第三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合集下载

钛白粉生产工艺中钛渣的绿色综合利用

钛白粉生产工艺中钛渣的绿色综合利用

钛白粉生产工艺中钛渣的绿色综合利用发布时间:2023-02-06T02:30:35.80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9月第18期作者:郭如峰[导读] 钛渣是多种钛的氧化物的总称,其中含有大量具备较高回收价值的金属。

郭如峰江苏镇钛化工有限公司江苏镇江 212000摘要:钛渣是多种钛的氧化物的总称,其中含有大量具备较高回收价值的金属。

对其进行绿色综合利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钛渣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环保方法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制得SiO2-CaO产品,所得的碱液再进行碱溶处理。

生产全过程都是环保的,化工原料均可二次循环,可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符合我国最新提出的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钛白粉;钛渣;综合利用一、引言当前市场对原料要求较高的氯化钛白粉。

我国钛资源总量多,但由优质的钛矿藏资源相比较国外来说存在较大的不足,呈现出一种数量多但是质量不高的分布态势。

TiO2在常温下基本不发生化学反应。

难溶于各类弱酸,即便是对于硫酸这种强酸,TiO2也仅仅是呈现一种微溶的状态。

我国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产业升级,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钛白粉生产国之中生产能力最前的国家,产量排名已经排至第一。

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应用于涂料,油漆等诸多行业。

钛的渣料是一种在生产钛合金所得到的钛渣含有铁,铝,硅等可回收金属的混合化合物,因为其中包含多种具有较高的可回收利用价值的物质,所以学界对其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展开了较多的研究工作。

研究钛渣的绿色综合利用,不仅能保护环境,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利用钛渣生产二氧化钛,可以优化加工时间,减少污染,降低副产物的生成量,具有多种优势。

国内钛渣冶炼设备还不够先进,主要是开放式圆弧炉,距离国外相关冶炼技术以及硬件设备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追赶。

总的来说,我国钛渣的生产技术还存在不足,需要不断改进熔炼工艺,降低能耗,实现无污染生产。

二、从硫酸氢铵焙烧钛渣中提取二氧化钛1.1原材料原料及试剂:钛渣;硫酸氢铵、硫酸铁铵、硫氰酸钾、碳酸氢钠等化学试剂购自广州市化学试剂厂,分析纯。

主编朱子峡编辑贡晓丽校对何工劳Tel

主编朱子峡编辑贡晓丽校对何工劳Tel
坚持不懈 重建专委会并接轨国际
为国效力 开启我国数据通信研究
1963 年,邮电部提出了一系列通信新技术 攻关项目,经中央批准列入了 1964 年国家重大 科研项目计划。由于该项目是 1964 年邮电部进 行的第一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所以代号设定 为“6401”,其宗旨是尽快改变当时我国通信长期 落后的状况,改善国家的干线通信能力。它的主 体分为两部分:一是有线电缆的大通路;二是无 线微波的大通路。承担单位主要是邮电研究院, 北京邮电学院承担其中的子项目。
蔡长年后来回忆,小时候最害怕两件事,一 是怕债主上门讨债;二是怕上学交不起学费,因 为交不起学费就要停学。“我的大哥于我的影响 非常之大,由于他在苦学之后依靠技术发展得 很顺利,使家庭经济情况由穷困转入安全。将他 与我父亲的情况对比,使我决定走技术这一条 路。当我选择了学习工程技术这样一条道路以 后,便想尽一切办法完成自己的学业,避免一切 可能的挫折,这也使我所选择的高中和大学都 是纯技术观点很厚重的。”
在经过多年的授课和科研之后,蔡长年对 自己的信息论讲稿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修改和 补充,与其研究生汪润生合作,于 1962 年出版了 我 国 首 部 信 息 论 领 域 的 高 校 教 材 — — —《信 息 论》。全书共包括 4 个部分和 6 个附录,除第二 部分由汪润生执笔外,其余 3 个部分和全部附录 皆由蔡长年执笔完成。在编写过程中,蔡长年对 每一部分的内容都作了细致的推敲,包括在文字 润色上也反复斟酌、修改;在阅览汪润生写完的 稿件时,每次都及时提出修改建议,细心给予指 点和启发。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从广义的通信 方面来阐明和讨论信息论问题。
1944 年底,蔡长年获得了交通部发布的赴 美国进修学习和实习的机会。1947 年 1 月,蔡长 年回国,从事电信工程管理工作,后任交通部第 二区(苏、浙、皖)电信管理局工务处处长,直至 1949 年 8 月被列为精简对象。

地质学家李四光事迹材料7篇

地质学家李四光事迹材料7篇

地质学家李四光事迹材料7篇地质学家李四光事迹(篇1)阅读了李四光的故事后,我感想很多,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自己争取得到的权利》一书。

故事主要讲了:李四光在他爸爸口中得知在武汉三填有个地方可以免费上学,于是,他到了那所小学读书。

因为他刚上学时就发奋读书,所以成绩一直很好,虽然几次考试都是名列第一,但是他每次都没被保送,于是,他就准备自己出国,最后还是回到了学校。

他的行为被校长知道了,校长被惹怒了,于是就要把李四光开除学校。

但是,他的老师说:“给李四光一次机会吧,如果这次没有考第一名,就让他退学,如果考上了,就可以保送。

最后,他终于名列前茅,争取到了保送的权利……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的感悟是:李四光居然能用自己的实力夺取报送的机会,这是一般小学生都难做到的事情,让我很惊讶。

李四光果然能考上学校的第一,让我又高兴又嫉妒。

我要向他学习……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成功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努力争取而获得的。

地质学家李四光事迹(篇2)李四光是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奠基人。

在他童年时期,父亲因为反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经常要躲避官府的追查。

李家生活上只能靠母亲纺线织布补贴家用。

因此,李四光从五六岁开始就帮着母亲干活儿,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李四光从小就喜爱读书,善于思考。

1904年,15岁的他到日本留学。

面对语言的差异和理科基础的落后,他发奋读书,进步飞快,让人刮目相看。

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参加留学生集会,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

孙中山先生勉励他:“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05年,李四光加入同盟会,成为第一批盟员中最年轻的一个。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归国,1913年考入英国伯明翰大学。

他认识到要想振兴中华,必须先振兴实业;要想振兴实业,就必须找到埋藏在祖国地下的矿藏。

于是他就换到了地质学专业,开始了一生的地质学术研究之路。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李四光终于写出了《中国北部之蜓科》的研究论文,有力支持了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

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

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

一、单项选择题((10题))1.D 2.A 3.A 4.A 5.A 6.A 7.A 8.B 9.B 10.B 1.社会主义时期是A.民族消亡的时期B.民族同化的时期C.民族融合的时期D.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ⅴ2.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的共同因素A.在不断增多ⅴB.在逐渐减少C.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D.正在消失3.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特点、民族差异A.长期存在的时期ⅴB.迅速消失的时期C.迅速扩大的时期D.越来越多的时期4.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A.增强ⅴB.减弱C.消失D.淡化5.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A.增强ⅴB.减弱C.消失D.淡化6.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A.增多ⅴB.减少C.淡化D.没有7.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A.增强ⅴB.减弱C.消失D.没有8.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政治原因A.有毛泽东主席的领导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ⅴC.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D.市场经济的建立9.第一次做出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表述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ⅴC.邓小平D.江泽民10.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表述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的领导人是A.江泽民B.胡锦涛ⅴC.温家宝D.回良玉二、多项选择题(10题)1.BCD 2.ABCD 3.ABD 4.ABC 5.ABCD 6.ABC 7.ABD 8.ABC 9.ABCD 10.ABC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民族的途径有A.民族革命B.废除各民族内部旧的政治制度,即政治革命ⅴC.废除各民族内部旧的经济制度,即经济革命ⅴD.原来处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各个民族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ⅴ2.我国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有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共同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ⅴ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共同因素增多的政治和社会原因ⅴ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是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ⅴ3.我国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有A.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B.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C.有利于民族自决D.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4.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原因是ⅴA.民族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ⅴB.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ⅴC.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D.民族不平等的政策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表现领域有A.经济生活和文化发展方面B.风俗习惯方面C.心理素质方面D.宗教信仰方面6.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在经济领域的表现有A.产业结构ⅴB.生产方式ⅴC.生产力水平ⅴD.改革开放7.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差距长期存在的原因有A.历史原因ⅴ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ⅴC.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D.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ⅴ8.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这一科学判断和理论观点反映了A.社会发展规律ⅴB.民族发展规律ⅴC.社会主义的本质ⅴD.各民族发展方向的多样化9.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意义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根本前提D.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现实途径,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10.国家关于民族自治地方逢十周年纪念日的庆祝活动的安排有A.民族自治区逢十周年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中央派小型代表团前往祝贺并发贺电ⅴB.民族自治区逢十周年纪念日的庆祝活动,新华社发消息ⅴC.自治州、自治县的庆祝活动,中央或有关部门相应派代表前往祝贺并发贺电ⅴD.大宴宾客,馈赠贵重礼品三、判断对错(10题, Aⅴ代表判断正确,B代表判断错误)1.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规律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规律

研究方法与流程
• 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 多种技术手段,开展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等工 作。
研究方法与流程
研究流程
1
2
1. 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3
2. 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工作,获取第一手数 据。
研究方法与流程
3. 进行室内实验分析,包括岩石学、矿物学、地 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03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
进行了评价,划分了不同级别的矿产资源潜力区,为国家矿产资源战略
规划和勘查开发提供了决策支持。
研究不足与展望
基础地质研究不足
技术方法创新不足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尽管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面 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基础地 质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空白, 需要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 工作,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 发提供坚实的地质支撑。
分布广泛
矿产资源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区市,其中一些地区因特定矿产 资源丰富而著称。例如,山西、陕西等省份煤炭资源丰富, 东北、西北等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巨大。
矿产资源储量与品位
储量巨大
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如煤炭、稀土等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石油、天 然气等资源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品位较高
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品位普遍较高,部分矿种的品位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 高品位矿产资源有利于提高开采利用效率,降低选矿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的关系
成矿规律是潜力评价的基础
成矿规律研究是揭示矿产资源形成、分布和富集规律的科学,为潜力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 数据支持。
潜力评价是对成矿规律的验证和应用

履职尽责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履职尽责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履职尽责心得体会履职尽责心得体会(通用10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履职尽责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履职尽责心得体会篇1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特别是“珍惜岗位讲贡献,履职尽责创佳绩”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多次深入到村和机关单位,入户调研,经过调研发现,全乡经济和社会主要存在着以下五方面问题:一、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科学发展的意识不强。

全乡经济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种植业方面,种植结构单一,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种植业亩均收入500元左右,属常规低水平生产状态。

养殖业虽然以养牛为主的养殖生产已初具规模,但管理简单,黄改、饲草饲料、防疫、圈舍建设相对滞后,农民在养牛产业方面的收入还没有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二、工矿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今年春季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鑫隆矿业的调水工程,但二期扩建需增电荷3500千瓦,目前还不能及时解决,探矿证和采矿证仍在办理过程中,佳营米业公司正在建设过程中,基地建设,变压器台投入尚未解决,广兴墙壁保温材料厂至今还没有供电,企业全面投入正常生产还存在资金不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三、农业生产发展同样存在着资金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全乡存款总额3600万元,存贷比例70%,存款集中在全乡30%户的手中,多数户想发展,但普遍缺乏发展资金。

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差。

农业基础建设方面仍在吃七八十年代的老本,村级基础建设除村村通工作投入外,几乎没有大的投入,脏、乱、差是每个村都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五、村级组织建设参差不齐。

部分村创先争优的意识不强,目前仍有两个村没有独立的办公用房,集体经济收入低而不稳。

上述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实现全乡经济和社会快速和谐发展将难以做到。

通过此次学习、讨论和调研使我深刻认识到,要想实现创先争优目标,首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带头学习理论,做政治立场坚定的表率。

岩溶学词典

岩溶学词典

岩溶学词典GLOSSARY OF KARSTOLOGY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编主编袁道先EDITED BY SPECIAL COMMITTEE ONKARST GEOLOGY,GEOLOGICALSOCIETY OF CHINACHIEF EDITOR YUAN DAOXIAN地质出版社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前言统一岩溶学名词定义是一项重要工作,学术名词混乱,不但影响岩溶学科的发展和国内外岩溶学术交流,也影响岩溶地区的各种勘察、生产、科研工作的进行及成果报告的编制。

根据1978年10月在桂林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岩溶学术会议上通过的《岩溶名词术语座谈会纪要》中的决定,开始了统一岩溶学名词定义的筹备工作。

在这期间,曾先后两次向全国有关单位征求对“名词词目”方案的意见和征集典型岩溶照片。

承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共收到了32个单位40封来信和大量照片,对“词目”方案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推动了这一工作的进展。

在参考国内已有岩溶词汇及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和云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公司等单位联合初拟了《岩溶(喀斯特)学名词定义草案》(讨论稿)。

拟稿过程中还参考了国外70年代发表的五种岩溶名词汇编。

《草案》讨论稿于1982年8月印发有关单位及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广泛征求意见。

1983年8-9月间,英国岩溶地貌学家M.M.斯维婷在桂林讲学期间,对《草案》讨论稿的160个条目逐条提出了详细意见。

1983年9月,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云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公司、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贵阳师范学院地理系等单位的代表在桂林对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了认真讨论。

在修改《草案》讨论稿的基础上产生了《岩溶(喀斯特)学名词定义(草案)》。

这个草案于1983年10月提交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全国岩溶学术会议进行讨论。

现将本词典的编制原则简要说明如下:1. 所列164条词目,力求包涵岩溶学各个学科方面。

19-20版: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创新设计)

19-20版: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创新设计)

教材问题解答
@《创新设计》
(3)总体评价:李四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学,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 李四光不迷信外国权威、让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与杰出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 立了光辉榜样;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志向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 心,也是青年学生的人生楷模。
16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11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教材问题解答
探究 全面评价李四光
@《创新设计》
[史料探究] 史料一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 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 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 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 史料二 1964年12月,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 行勘探而发现的。” 史料三 2009年李四光被授予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
22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教材问题解答
@《创新设计》
(2)李四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学,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李四光不迷信 外国权威、让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与杰出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典范; 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志向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也是青年学生 的人生楷模。
13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教材问题解答
@《创新设计》
答案 (1)原因:李四光的发现推翻了外国科学家关于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
论。
意义: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是对科学的杰出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地质调查总院“第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名单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地质调查总院“第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名单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地质调查总院“第三届青年学
术研讨会”获奖论文名单
佚名
【期刊名称】《化工矿产地质》
【年(卷),期】2014(000)001
【总页数】1页(P64-64)
【正文语种】中文
一等奖
1、袁建国:辽宁北票市台吉营子金矿显微构造特征及成因浅析,地质调查总院
二等奖
1、金松:内蒙古大梁道班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探讨,地质研究院
2、任永健:黑龙江五常张家湾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地质研究院
三等奖
1、贺小黑:地震条件下不同类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地质调查总院
2、王凡:西澳州Cattle Creek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探讨,地质研究院
3、刘军省:金河磷矿马槽滩矿区大巷突水原因及防治措施剖析,地质研究院
4、李艳:皂基在磷矿浮选中浮选性能优缺点研究和改进措施探讨,地质研究院
5、吴艳妮:湖南省辰溪县荆竹溪矿区磷矿选矿工艺研究,地质研究院
6、张霞:含铜高的铁矿石中铁的测定,地质研究院。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在南昌隆重召开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在南昌隆重召开

幕 式 ,学会 理 事 长 、会 议 组 织 委 员 会 主 展 》的 大 会 报 告 。 这 些 报 告 既 有 地 球 动 作 用 。
任 、中 国 科 学 院 地 球 化 学 研 究 所 所 长 胡 瑞 忠 研 究 员 致 开 幕 词 ,江 西 省 国 土
科 学的 前 沿 研 究 ,也 有 成 矿 理 论 和 找 矿 方 法 的 总 结 和 最 新 进 展 ,受 到 与 会
勘 查 开 发 局 共 同承 办 。 全 国成 矿 理 论 与 找 矿 方 法 学 术 讨
演 化 》《中 国钨 锡 矿 床 成 矿 规 律 和 成 矿 背 景 》《大 陆 碰 撞 成 矿 作 用 一以 特 提 斯
法 》《危 机 矿 山典 型 矿 床 成 矿 规 律 和 找 矿 预 测 研 究》《矿 田 构 造 物 理 化 学 研 究
日上 午 隆 重 开 幕 。 中 国 地 质 科 学 院 矿 产 资 源研 究 所 毛 景 文 院 士 主 持 会 议 开
《IOCG 矿 床 :概 念 的 提 出 、演 变 和 成 因 争 论 》和 《条 代 状 铁 建 造 (BIF)研 究 进
为我 国矿 产 资 源 领 域 科 技 工 作 者 交流 成 果 、促 进 学 科 发 展 拉通成 矿 系统 的 深 部 过 程 与 成 矿 机 理 》《我 国岩 浆 硫 化 物 矿 床 的 特 点 及 找 矿 潜 力 》
用 》和 《现 代 分 析 测 试 技 术 及 应 用 》, 375位 代 表 作 了 口 头 学 术 报 告 。 会 议 交 流 讨 论 面 广 、内 容 丰 富 、气 氛 热 烈 ,
都 、昆 明 、桂 林 、长 沙 召 开 了 7次 。 每 次 《穿 透 性 地 球 化 学 理 论 和 进 展 》《太 平 属 元 素稳 定 同位 素 在 矿 床 研 究 中 的 应

采矿系教师简介

采矿系教师简介

采矿系教师简介华心祝个人简介 (2)孟祥瑞个人简介 (2)高明中个人简介 (3)李德忠个人简介 (3)钱彪个人简介 (4)涂敏个人简介 (4)余忠林个人简介 (5)廖学东个人简介 (5)赵光明个人简介 (5)査文华个人简介 (6)杨科个人简介 (6)常聚才老师简介 (7)高召宁个人简介 (7)李迎富个人简介 (8)徐乃忠个人简介 (8)王磊个人简介 (9)成云海个人简介 (9)付志亮个人简介 (9)李英明个人简介 (10)付宝杰个人简介 (10)张向阳个人简历 (10)韩磊个人简介 (11)刘效云个人简介 (11)华心祝个人简介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5年、2005年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97年入选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入选安徽省高校“十五”优秀人才,2007年荣获第八届“安徽青年科技奖”,2008年获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第六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兼任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顶板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煤矿顶板事故防治专家组成员及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井工开采专家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专家库成员。

曾主讲本科生《煤矿开采学》、《非煤矿开采技术》、《采矿新技术》等课程。

主持完成和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校级教研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发表教研论文2篇,参编国家“九五”规划教材《采矿学》,第三批国家级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

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重点攻关等国家级项目5项,主持完成和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和承担其它纵横向科研21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共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3项,获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1项;获市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安徽省科技成果14项。

学案7: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学案7: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清单一早年经历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留学日本(1)留学学校:日本高等工业学校。

(2)学成回国:被赐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2.留学英国(1)留学学校:英国伯明翰大学。

(2)改学地质:希望学成回国开发矿藏,不受外国人摆布。

3.报效祖国回国后到,一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祖国培养地质人才。

清单二科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1.创立地质力学(1)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提出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假说。

(2)抗日战争时期,发表论著,介绍自己对地壳运动所造成的不同类型构造体系的测定和推论,并在《》一书中,提出了“地质力学”这一名词。

(3)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作了题为《》的学术报告。

地质力学作为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

(4)20世纪60年,完成《》一书,该书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

2.其他科学领域(1)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李四光通过对大量化石的研究,创立了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在冰川学的研究上,确定中国的存在,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深化认知]地质力学是李四光在批判已有地质理论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不完全是“土生土长”的学说,其真正确立的标志是《地质力学概论》一书的正式发表。

清单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1.石油的开发(1)石油地位:石油是重要的能源之一,被称为的血液。

(2)表现: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中国摘掉了“”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2.铀矿开采李四光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

3.地震研究晚年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加强了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探究点一李四光的崇高人格[史料探究]材料一1937年李四光终于完成了《冰期之庐山》的初稿,明确地指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

会议名称

会议名称

国内主要学术会议预告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铝电解槽新型结构技术研讨会2013-7-1 北京市第13届断裂力学国际会议2013-5-26 北京市第四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2011-11-4 上海市第十二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2011-10-16 北京市第二届洁净钢生产技术国际研讨会2011-8-23 辽宁省第十三届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IFToMM2011)世界大会2011-6-19 墨西哥第12届世界钛会2011-6-19 北京市第二届Geohunan 国际会议2011-6-6 湖南省2011 IEEE/ICME 复合医工学国际会议2011-5-22 黑龙江省第六届表面工程国际学术会议2011-5-10 陕西省第八届泛华统计国际学术会议2010-12-19 广东省2010年IEEE信息论与信息安全国际学术会议2010-12-17 北京市2010年IEEE计算与信息科学国际学术会议2010-12-17 四川省中国第九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2010-12-17 陕西省第十三届亚洲流体力学会议2010-12-17 孟加拉国第一届可持续城市化国际会议2010-12-15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遗传及进化计算国际会议2010-12-13 广东省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2010-12-10 广东省首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题研讨会2010-12-10 广东省第8届国际最优化方法及应用大会2010-12-10 上海市第9届基于web的学习国际会议(ICWL 2010) 2010-12-8 上海市第1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2010年会)2010-12-4 广东省第七届创新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2010-12-4 湖北省2009海峡两岸功能材料论坛2010-12-4 江苏省2009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2010-12-1 上海市首届全球华人口腔医学大会暨2010中国国际口腔医学大会2010-12-1 福建省第七届世界引导式教育会议2010-12-1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2010-12-1 黑龙江省2010电气工程与自动控制国际学术会议2010-11-26 山东省第二届信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2010-11-26 山东省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年会2010-11-23 海南省2010年亚太数字内容安全与数字版权管理会议(DCS-DRM 2010)2010-11-20 北京市2010年亚太数字内容安全与数字版权管理会议2010-11-20 北京市2010先进数据挖掘及应用国际会议2010-11-19 重庆市中国加拿大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1-18 北京市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2010-11-17 福建省第5届智能系统与知识工程国际会议2010-11-15 浙江省第十届亚太地区塑性工程及应用会议2010-11-15 湖北省第七届亚澳复合材料会议2010-11-15 台湾省第十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2010-11-13 浙江省“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1-12 福建省2010年法律语言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年会2010-11-12 重庆市国际语篇分析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语篇分析研讨会2010-11-12 上海市2010全国固体力学大会/《固体力学学报》创刊30周年庆祝会议2010-11-11 湖北省第十二届IEEE通信技术国际会议2010-11-11 江苏省第二届集体智能计算国际会议2010-11-10 台湾省2010年先进钢铁材料国际会议2010-11-9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2010-11-9 浙江省第六届材料与热加工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国际学术会议2010-11-9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15届亚洲放电会议2010-11-7 陕西省第15届亚洲气体放电会议2010-11-7 陕西省第二十五届世界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大会暨展览会2010-11-5 广东省2010年中国(国际)光整加工技术学术会议2010-11-5 广东省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二届词典学与二语教学国际研讨会2010-11-5 四川省第八届中国认知语言学国际论坛2010-11-4 北京市2010 年全国软件与应用学术会议(NASAC2010)2010-11-4 江苏省2010年多媒体信息网络与安全国际会议2010-11-4 江苏省第三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2010-11-3 湖北省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学术会议2010-11-1 江西省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2010-11-1 江苏省中国生态经济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2010-11-1 浙江省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2010-11-1 四川省2010中国北京国际建筑科技大会2010-11-1 北京市中国徐州第四届国际甘薯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日韩甘薯学术研讨会2010-11-1 江苏省第十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2010-11-1 浙江省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2010-11-1 重庆市第十一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2010-11-1 海南省2009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筑钢结构分会学术会议2010-11-1 湖北省2010北京国际粘接技术研讨会2010-10-31 北京市2010“面向可持续建设的工程管理”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2010年年会2010-10-30 江苏省第三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应用国际学术会议2010-10-29 浙江省第四届中国传感器网络学术会议2010-10-28 湖南省2010年智能信息处理与可信计算国际研讨会2010-10-28 湖北省2010国际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2010-10-28 广东省亚洲胸心外科医师协会第20届年会2010-10-28 北京市2010北京标准物质国际研讨会2010-10-26 北京市首届全国益生菌与食品微生物学学术会2010-10-25 上海市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PBPT2010 2010-10-25 北京市第六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2010-10-25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信号处理国际会议2010-10-24 北京市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暨第七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2010-10-23 湖北省2010年Web信息系统与挖掘、人工智能与计算智能国际会议(WISM'10-AICI'10)2010-10-23 江苏省灾害防治技术与管理国际研讨会2010-10-23 重庆市第四届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管理国际会议2010-10-23 四川省“第四届国际计算机及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2010-10-22 江西省2010年“智能无损检测与信息处理(INDIP) 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0-22 江西省2010年计算机应用与系统建模国际会议(ICCASM 2010) 2010-10-22 山西省第五届智能计算及应用国际会议2010-10-22 湖北省第二届“标准化与国际贸易”国际论坛2010-10-22 浙江省第四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0-22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十三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2010-10-22 上海市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2010-10-22 湖北省第十届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2010-10-22 海南省2010年首届亚洲精神分析大会2010-10-21 北京市第一届网络与分布式计算国际大会2010-10-21 浙江省第四届世界自然医学学术大会2010-10-21 江苏省第十一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2010-10-20 湖南省第二届先进纺织材料及加工技术国际会议2010-10-20 浙江省2010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2010-10-20 福建省第九届亚洲热物理性能会议2010-10-19 北京市第三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0-19 湖北省第十二届国际羊毛会议2010-10-19 上海市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2010-10-19 湖北省第九届太平洋钢结构会议2010-10-19 北京市第十四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2010-10-18 上海市第八届世界酸雨大会2010-10-18 北京市2010亚洲光电子会议和展览2010-10-18 北京市第一届中国粒子加速器会议(CPAC2010)2010-10-18 北京市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2010-10-16 陕西省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0-16 天津市“地方治理与政治发展——深圳特区政府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2010-10-16 广东省讨会第九屆海峽兩岸太空∕空間科學研討會2010-10-16 台湾省2010年全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国际学术论坛2010-10-16 天津市中国运筹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10年全国学术交流年会2010-10-16 北京市2010年国际机器人焊接、智能化与自动化会议暨第八届中国机器人焊接2010-10-16 上海市会议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2010-10-16 河南省第三届图像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和第三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2010-10-16 山东省国际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全国(南京)2010年针刀学术年会2010-10-15 江苏省第二届矿山灾害预防与控制国际学术会议2010-10-15 山东省第十三届水利量测技术综合学术研讨会2010-10-15 辽宁省2010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第二十届地铁学术交流会) 2010-10-15 上海市第二届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学术年会2010-10-15 贵州省第十届中日统计研讨会2010-10-15 四川省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0年年会暨第21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2010-10-14 江苏省术交流会中华放射学会第十七届全国学术大会2010-10-14 山东省2010年国际机器人焊接、智能化与自动化会议(RWIA ’2010)2010-10-14 上海市第27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NDBC 2010)2010-10-14 北京市第三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研讨会2010-10-14 北京市第三届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2010-10-13 上海市第二届工程废弃物资源化与应用研究国际会议2010-10-13 上海市第六届国际学生论坛2010-10-13 北京市第十五届全国高压学术讨论会2010-10-12 河北省第四届中国粒计算学术研讨会(CGrC2010) 2010-10-11 重庆市第四届亚洲动植物染色体研讨会2010-10-11 北京市第七届全国高聚物分子与结构表征学术讨论会2010-10-11 上海市2010年第七届国际酒文化学术研讨会2010-10-11 江苏省第九届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议(ICHD-2010)2010-10-11 上海市第四届中国Web智能学术研讨会(CWI2010) 2010-10-11 重庆市第十届中国Rough 集与软计算学术会议(CRSSC2010) 2010-10-11 重庆市国际土地退化防治学术研讨会2010-10-11 陕西省宏微观岩土力学与岩土技术国际研讨会2010-10-10 上海市第八届反应堆热工水力、运行和安全国际会议2010-10-10 上海市经济发展思想比较国际研讨会2010-10-10 湖北省2010岩土多场耦合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2010-10-10 四川省全国第八届水文泥沙学术讨论会2010-10-10 湖南省钙信号前沿国际研讨会2010-10-10 北京市同步辐射细胞CT国际研讨会2010-10-10 北京市第12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2010-10-10 江苏省第16届亚洲运动会科学大会2010-10-10 广东省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2010-10-10 北京市第八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2010-10-8 山东省第九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大会2010-10-8 山东省第四届均相催化论坛暨第一届中国-加拿大催化双边会议2010-10-8 云南省2010物流工程与管理国际会议2010-10-8 四川省中日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学术研讨会2010-10-6 福建省海峡两岸苏铁类及兰科植物保育研讨会2010-10-4 台湾省第22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2010-10-1 安徽省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2010-10-1 江苏省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议2010-10-1 安徽省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2010-10-1 山东省第十六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2010-10-1 广东省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2010-10-1 贵州省中国书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0-1 浙江省2010年“中国·西部苗族”学术研讨会2010-10-1 云南省2010年全国岩土锚固工程学术研讨会2010-10-1 重庆市第三届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展战略高层论坛2010-10-1 北京市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2010-10-1 陕西省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2010-10-1 江西省第69届世界铸造会议2010-10-1 浙江省第16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2010-10-1 湖南省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学术研讨会2010-10-1 北京市第十届中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2010-10-1 海南省第十一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2010-10-1 湖北省语义知识和网格国际会议2010-10-1 浙江省第十次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2010-10-1 重庆市第十七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2010-10-1 北京市第五届土木工程中的纤维复合材料国际会议2010-9-27 北京市广外应用语言学论坛2010-9-24 广东省2010 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2010-9-24 台湾省第七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2010-9-24 吉林省2010中国-泛俄地区交通铺面国际学术会议2010-9-23 陕西省2010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2010-9-23 北京市第六届亚太地区循证医学研讨会2010-9-23 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可视分析学术研讨会2010-9-22 北京市第十二届国际心胸血管麻醉学术会议2010-9-22 北京市第二届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学术研讨会2010-9-20 北京市2010中国国际供电会议2010-9-20 江苏省第七届国际音乐考古学学术研讨会(国际音乐考古学研究会[ISGMA]第2010-9-20 天津市七届学术研讨会)第27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2010-9-19 法国第四届土壤-植物连续体中磷动态过程国际会议2010-9-19 北京市第三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2010-9-18 陕西省第二届基于指示器技术的土地复垦及其可持续发展应用研讨会2010-9-18 北京市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第十二届通信设备结构工艺学术会议2010-9-17 北京市2010技术创新、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9-17 山东省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2010-9-17 山东省第十一届全军骨科学术大会2010-9-17 云南省2010生命系统建模与仿真国际会议&2010可持续能源与环境中的智能计2010-9-17 江苏省算国际会议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18次全国学术会议2010-9-17 重庆市第十届工业管理国际会议2010-9-16 北京市第十一届合金与复合材料半固态成形国际会议(S2P2010)2010-9-16 北京市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暨第25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2010-9-16 北京市(APAO2010)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2010-9-16 陕西省第十七届全国网络与数据通信学术会议2010-9-16 河北省第十三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0年CSCO学术年会2010-9-16 北京市第十三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2010-9-15 山东省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2010-9-15 浙江省第五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2010-9-15 上海市中德城市环境与气候变化适应性政策和技术研讨会2010-9-15 福建省“蛋白质组学与疾病”专题研讨会2010-9-15 上海市2010年全国第六届油气层序地层学大会2010-9-15 北京市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2010-9-15 上海市第10届国际轧钢大会2010-9-15 北京市第二届亚热带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10-9-15 湖南省2010年东北亚生态科学论坛2010-9-14 辽宁省第三届仿生工程国际会议(ICBE'10) 2010-9-14 广东省第七届国际网络与并行计算大会2010-9-13 河南省第18届国际环境生物指示计大会2010-9-13 安徽省水工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技术国际研讨会2010-9-13 江苏省2010第二届智能计算与自然计算国际会议(CINC2010) 2010-9-13 湖北省第六届国际环境催化大会2010-9-12 北京市2010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学术会议(9月东南大学) 2010-9-11 江苏省第十四届亚洲心身医学大会2010-9-10 北京市第三届全国妇产和计划生育超声医学学术会议2010-9-10 四川省第四届危机响应与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区国际大会2010-9-10 黑龙江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2010-9-10 湖南省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2010-9-9 重庆市第三届先进设计与制造国际会议(ADM2010)2010-9-8 英国第二届亚太离子液体与绿色过程国际会议2010-9-7 辽宁省第六届世界工业层析成像大会2010-9-6 北京市第三届IASTED非洲能源与电力国际会议2010-9-6 博茨瓦纳第三届IASTED非洲建模及仿真国际学术会议2010-9-6 博茨瓦纳第三届IASTED非洲水资源管理国际学术会议2010-9-6 博茨瓦纳IASTED非洲卫生信息国际学术会议2010-9-6 博茨瓦纳第六届世界工业过程层析成像会议2010-9-6 北京市第十届中红外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会议(2010) 2010-9-5 上海市2010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信息学术交流年会征文通知2010-9-4 山东省第十五届华东固体力学学术会议2010-9-4 上海市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2010-9-3 江苏省中国航空武器装备试验与发展学术论坛2010-9-1 甘肃省第九届中国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研讨会2010-9-1 青海省全国医学影像学学术会议2010-9-1 江西省北京世界精神病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全国学术会议2010-9-1 北京市第十五届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2010-9-1 北京市第三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ISACS-3)2010-9-1 甘肃省第九届全国信息隐藏学术研讨会(CIHW2010)2010-9-1 四川省第十二届全国LED产业研讨与学术会议2010-9-1 广东省第十五届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2010-9-1 北京市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石油化工2010-9-1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中国(天津)2010 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2010-9-1 天津市新学术会议第12届计算机系统设计及其在铁路和其他运输系统中运作国际会议2010-8-31 北京市第10届致密恒星系统的建模国际会议2010-8-30 北京市2010年真空技术在光电材料与器件中的应用研讨会2010-8-29 上海市“挑战性地区的城市林业”国际会议2010-8-29 北京市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2010-8-28 上海市国际环境信息学学会2010年度年会-生态信息与生态系统保护2010-8-27 北京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国际研讨会2010-8-27 浙江省2010跨国公司与对外投资国际会议2010-8-26 陕西省跨国公司与中国:对外投资与贸易国际论坛2010-8-26 陕西省第二届智能人机系统与控制论国际学术会议2010-8-26 江苏省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2010-8-26 辽宁省全国第六届种子病理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种子健康与农业发展国际2010-8-25 北京市会议第三届国际高级计算智能研讨会2010-8-25 江苏省第五届亚大洋洲染料敏化及有机太阳能电池会议2010-8-25 安徽省第五届国际岩石应力研讨会2010-8-25 北京市第四届IEEE管理和服务科学国际学术会议(MASS 2010)2010-8-24 湖北省第5届国际计算机新科技与教育学术会议(ICCSE 2010) 2010-8-24 安徽省第三届21世纪和谐核电系统国际会议(ISSNP2010)2010-8-23 黑龙江省2010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2010-8-23 河南省第八届国际高温气体净化技术研讨会2010-8-23 山西省国际林业研究联盟(IUFRO)第23届世界大会2010-8-23 韩国第十二届国际磁力轴承学术会议2010-8-21 湖北省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2010-8-21 湖北省第十二届磁悬浮轴承国际学术会议2010-8-21 湖北省2010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会议2010-8-21 北京市2010第二届天然产物与传统医药国际会议2010-8-21 陕西省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二十五届青年学术年会2010-8-20 辽宁省2010年航空器适航与空中交通管理学术年会2010-8-20 北京市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2010-8-20 黑龙江省第一届铁道工程关键技术国际学术会议——高速、重载及城市轨道交通2010-8-20 北京市第五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暨第二届全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2010-8-20 青海省第五届国际古昆虫大会2010-8-20 北京市IEEE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国际学术会议2010-8-20 湖北省第五届化石昆虫、节肢动物及琥珀国际会议2010-8-20 北京市第一届智能信息处理国际会议(ISIIP2010)2010-8-20 江苏省第三届计算、通信、控制和管理国际会议(CCCM2010) 2010-8-20 江苏省2010年全国头颈肿瘤功能重建与综合治疗专题学术会议2010-8-20 云南省2010年全国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专题学术会议2010-8-20 四川省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2010-8-20 四川省2010年全国人工智能大会2010-8-20 北京市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2010-8-19 北京市第二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学术会议2010-8-19 江苏省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2010-8-19 安徽省第四届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讨会(2010 太原)2010-8-19 山西省中国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世界气象组织论坛2010-8-19 北京市第六届全国分析哲学会议2010-8-18 山西省2010年中国工程概率统计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10-8-18 湖南省长城2010国际医学物理大会暨第15届中国医学物理学术年会2010-8-18 上海市第十届华东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安徽省耳鼻咽喉-头颈外2010-8-18 安徽省科第十四次年会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年会2010-8-18 辽宁省第21届世界癌症大会2010-8-18 广东省第五届国际前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会2010-8-18 吉林省2010年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2010-8-17 海南省第七届国际认知科学大会2010-8-17 北京市2010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2010-8-17 青海省中国科学院网络社会学术研讨会2010-8-16 北京市第五届亚洲激光等离子体加速与辐射研讨会2010-8-16 上海市第五届电子学习与数字娱乐国际会议2010-8-16 吉林省传染病及疫苗国际学术会议2010-8-16 湖北省2010年IEEE 自动化与物流国际会议2010-8-16 香港特别行政区混合式教学法国际会议2010-8-16 北京市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2010-8-16 吉林省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2010-8-16 吉林省第四届全国组合数学与图论大会2010-8-16 江苏省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2010-8-15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19届年会2010-8-15 韩国第6届国际东亚理论语言学论坛(TEAL-6)2010-8-15 北京市2010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2010-8-15 辽宁省西部蓝皮书2010”新闻发布会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论坛2010-8-15 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中日双边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研讨会2010-8-15 陕西省2010年移动通信安全年会2010-8-14 北京市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2010-8-14 湖南省2010 国际信息工程会议ICIE 2010-8-14 河北省第8届生成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8-12 北京市第八届生成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8-12 北京市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2010-8-11 甘肃省第六届自然计算国际会议和第七届模糊系统与知识发现国际会议2010-8-10 山东省第六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2010-8-10 河南省第三届全国掺杂纳米材料发光性质学术会议2010-8-10 陕西省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2010-8-10 陕西省2010全国麻风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10-8-10 宁夏回族自治区可持续建筑材料的设计、性能与应用国际会议2010-8-10 湖北省第九届分布式计算及其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8-10 湖北省第21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2010-8-10 浙江省第八届国际侏罗纪大会2010-8-9 四川省第16届国际晶体生长会议暨第14届国际气相和外延生长会议2010-8-8 北京市第六届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国际学术研讨会(ISPEMI2010) 2010-8-8 浙江省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研讨会(关于纳米材料及异质结构力学的表面效应)2010-8-8 北京市第五届全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院长、系主任会议2010-8-8 黑龙江省第二届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会议2010-8-8 北京市冷冻电镜三维分子成像国际研讨会2010-8-8 北京市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大会2010-8-8 黑龙江省2010年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8-7 陕西省(IPPRIE 2010)2010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国际论2010-8-7 安徽省坛2010年全国密码学与信息安全教学研讨会2010-8-7 云南省“自主系统智能控制”专题研讨会2010-8-7 北京市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变态反应疾病中青年学术论坛2010-8-7 北京市2010年度国际制冷技术交流会2010-8-6 广东省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研讨会2010-8-6 贵州省2010管理科学与安全工程国际会议2010-8-6 山东省全国第十二届中医糖尿病大会2010-8-6 辽宁省2010年亚太青年通信学术会议(APYCC2010) 2010-8-6 云南省2010年第12届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2010-8-6 吉林省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2010-8-6 山东省第十二届中国机器学习会议2010-8-6 山东省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2010-8-5 北京市第六届国际氧化锌及相关材料研讨会2010-8-5 吉林省中国科学院结构免疫学及生物信息学学术研讨会2010-8-5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2010-8-5 山东省同步辐射谱学和成像学术研讨会2010-8-4 江苏省2010 IEEE 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国际会议2010-8-4 陕西省。

成矿规律研究总结概论

成矿规律研究总结概论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第!期
地质矿产研究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成矿规律 研究总结概论
梅友松, 王京彬, 金 浚
$%%%$( )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北京

要:本文重点论述了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时空
分布、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共生组合和典型矿床剖 析等方面的研究途径和研究要点。 关键词: 成矿中心; 成矿条件最佳组合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找矿勘查工作,在成矿规律研究总结所获认识 指导下, 才有利于收到好的找矿效果。 因此探讨针对 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研究途径与研究要点甚关重 要。为此, 从长期找矿勘查、 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取 得找矿成功与突破的实例中,从我们自己在这方面 的实际体验中, 就此问题做了如下概要论述, 期望有 益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与同矿种和不同矿种 "—#级成矿区带
在空间产出的相互关系,并根据物探成果了解成矿 构造、 含矿建造、 矿化部位等的三维空间形态。 据此, 选定找矿主要矿种、 类型度高、 低不同的矿田、 矿床范围内, 分 别要从矿体特别是主要矿体的自然形态、 产出特点, 和 ( 或 ) 从主要矿化地段的矿化、 矿致异常与产出特 点的研究入手, 查明与容矿构造的关系。 研究有关成 矿时期, 特别是主要成矿时期, 容矿构造类型、 样式、 性质、 组合与变化特点, 产出规律和在垂向上、 侧向 上的分带规律。 研究容矿构造与配矿、 导矿构造的组 合关系与特征, 及其与其它构造的关系。 确定含矿建 造、 含矿层位的成矿特点, 研究容矿围岩、 容矿岩浆 的种类、 特征、 形成环境、 时代及空间分布, 和水文、 古水文地质成矿条件等。 研究成矿条件控制矿床、 矿 体、 矿床类型、 矿化蚀变及其相关异常的特征、 空间 产出规律和成矿时代。 根据物化探工作成果, 分析矿 体、矿致异常和盲矿体及相关的成矿条件等的三维 空间形态和产状特征。编制矿区地质成矿特征图 件。 注意查找成矿中心, 特别是主要成矿中心所在地 区, 优选有望找矿地段和分析找矿前景。

运筹学教学案例

运筹学教学案例

《运筹学》教学案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系统工程教研室二○○五年五月一日目录案例1 某集团摩托车公司产品年度生产计划的优化研究 (1)1 问题的提出 (1)2 市场调查与生产状况分析 (1)3 建模与求解 (2)4 结果分析 (4)5 方案调整分析 (5)案例2 年度配矿计划优化 (9)1 问题的提出 (9)2 分析与建模 (10)3 计算结果及分析 (10)案例3 某汽车修配厂钢板综合下料问题的研究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钢板下料现状分析及综合利用设想方案 (13)3 建模与求解 (15)4 结果分析与进一步讨论 (16)案例4 某配合饲料厂关于饲料配方的优化研究 (18)1 问题的提出 (18)2 饲料配方的现状分挤 (18)3 配方优化研究 (19)4 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22)案例5 某设计项目人员指派方案的研究 (24)1 问题的提出 (24)2 基本情况分析 (24)3 建模与求解 (25)案例6 关于泗洪县110kV泗金线施工工期的探讨 (29)1 绪论 (29)2 工程概述 (29)3 确定目标任务并列出关系作业表 (30)4 绘制初始网络图 (30)5 计算网络时间参数,确定关键路线 (31)6 工程的时间优化与调整 (31)7 工程费用如下: (32)8 工期探讨摘要 (34)案例7 网络计划 (35)案例8 北方莱金属罐铸造厂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 (38)1 问题的提出 (38)2 生产主要过程及员优生产计划 (38)3 计算结果的简单分析 (40)4 生产计划的优化后分析(灵敏度分析) (40)5 结论及建议 (44)案例9 某白泥矿合理配车间题的研究 (46)1 问题的提出 (46)2 现状分析与研究思路 (46)3 建模及计算 (47)4 结果分析与进一步讨论 (48)案例10 运用PERT方法对某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进行优化 (51)案例11 火车调车场作业调度问题的分析 (54)1 问题的提出 (54)2 问题分析 (54)3 求解 (55)4 结果分析 (56)案例12 运输路线的最优化问题 (57)1 问题的提出 (57)2 资料及分布 (57)3 建模与求解 (58)4 分析与讨论 (59)案例1 某集团摩托车公司产品年度生产计划的优化研究1 问题的提出某集团摩托车公式是生产各种类型摩托车的专业厂家,有30多年从事摩托车生产的丰富经验,近年来,随着国内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该集团原有的优势逐渐丧失,摩托车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方法:小秦岭脉状金矿勘查应用效果好

“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方法:小秦岭脉状金矿勘查应用效果好

“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方法:小秦岭脉状金矿勘查应用效果好陕西小秦岭金矿床“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及找矿意义张欢欢1,2,陈虹2,白和1,李长寿1,董红毅1,刘晓龙11 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导读:众所周知,叶天竺等创立的勘查区“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方法,在全国整装勘查区、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果。

寻找脉状金矿床难度大,特别需要相关理论指导。

张欢欢等运用“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在以石英脉型为主小秦岭金矿田通过开展构造—蚀变专项填图、典型矿床解剖等工作,重点研究了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的特征标志;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圈定了13处找矿靶区,其中两处找矿靶区经工程验证见到工业矿体,预测效果良好。

本文成果为“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指导找矿提供了实践案例。

内容提纲0 前言1 成矿地质体2 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3 成矿作用的特征标志4 “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模型5 找矿预测与钻探验证6 结论及成果意义0 前言1.1 研究现状小秦岭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秦岭造山带北部,是豫陕小秦岭贵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印支期秦岭造山带与华北地台全面碰撞以来,形成了一大批金矿床、矿化点。

经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现含金石英脉1200余条,其中陕西境内600余条,累计探明金工业储量400余吨,先后建设了潼关西潼峪金矿、东桐峪金矿、华阴蒲峪金矿、洛南陈耳金矿等矿山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然而数十年的大规模强力开发,矿区浅部资源已趋于枯竭,许多矿山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为了摆脱困难局面,区内矿山和地勘单位都加强了矿田中深部找矿工作,期望通过开展中深部找矿获得重大突破,延长矿山企业服务年限。

对于该区金矿成矿模型,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胡正国等最早提出了“变形—变质”的热动力成矿模式,强调了地质构造环境和地球动力学条件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遥感找矿面临的新挑战——香山科学会议纪要

遥感找矿面临的新挑战——香山科学会议纪要

统一指挥和统一标准的氡测量,其中包括岩石土壤、室内外环境、地下旅游景点、地下工事、 地表水系与地下水,特别是高氡浓度的地下热水等。强调要尽快对我国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有 关氡问题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统一指挥的总结研究(核工业、地矿、卫生、有色金属等)。 会议深入研究探讨了氡、钍射气及其子体的监测、危害估计及其控制等问题,为制定全国 防氡战略计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会议期间,特别强调对取得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实用性与纵 横向对比的重要性,强调了关键是有效抓好防控氡的危害。 这次会议共收到29篇论文或摘要(会议交流材料)。讨论的中心议题有:氡及其子体所致人 体辐射剂量与效应;室内外氡、钍浓度水平;氡、钍及其子体监测技术和氡的来源与控制。关 键是危害的控制措施与监测技术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3期
会议报道
183
北京地质研究院马飞院长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 林森副司长在致词中“代表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对这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 到会的中德专家表示热烈欢迎。”林森副司长指出“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 越大。”同时强调“核电的发展带来了安全处置放射性废物的问题,尤其是高放废物的问题。中 国政府十分重视高放废物的安全管理和处置”; “安全处置放射性废物是中德两国政府高度重视
“遥感信息找矿”_“理论找矿”一“模式找矿”的遥感找矿新途径,是实现“将遥感信息的应
用从技术层面提升到科学层面”,促进遥感找矿深化应用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重要途径。 在上述主题报告的基础上,围绕4个中心议题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和热烈而深入的研讨。通 过研讨,提出了如下一些共识: (1)加强遥感找矿基础研究。遥感找矿基础研究薄弱是当前遥感找矿面临的一大挑战。随着 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其在地质领域的深入应用,现有的遥感找矿基础工作已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1-岳麓版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1-岳麓版

课题:“地质之光”李四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李四光的求学经历,了解他在地质科学研究上的主要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通过对李四光求学经历的了解,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3.通过了解李四光的杰出贡献,感受学习科学知识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性,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的理解。

教学重点:了解李四光的研究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

教学难点:理解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历史神入法、小组自学法、史料分析法及文本细读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PPT出示图片: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大庆油田图片出示国外地质学家关于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和中国是“贫油国”的论断。

20世纪20年代,一批外国地质学家对中国冰川进行了一番考察。

他们认为,中国所处的纬度太低,即使在第四纪时全球温度下降,在中国也不可能演变成冰川横流。

因此,考察后他们断言说:“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我们没有发现,你们中国人也不可能找到。

”1913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组织了一个调查团到中国的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河北、东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调查,没有什么收获。

据此,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埃蒙斯教授于1921年断言:“所有的产油层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海相地层或与海相地层密切相关的淡水地层。

”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学教授勃拉克韦尔德在一篇题为《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的论文中再次强调,中国没有中、新生代海相沉积,似乎为“中国陆相贫油”又增加了论据。

我国由此被扣上了贫油的帽子。

中国没有第四季冰川,中国是“贫油国”。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前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两个论断,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提出问题:那么,这两个洋神话是谁打破,又在何时打破的?1963年12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我国石油产品已经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_王登红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_王登红

第8 8卷 第1 2期2 0 1 4年1 2月 地 质 学 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Vol.88 No.12Dec. 2 0 1 4注:本文为中国地质大调查“我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编号1212010633903)和“中国矿产地质与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编号1212011220369)、“中国分矿种(组)矿产地质总结研究”项目(编号12120114039601)、“中国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与总结”项目(编号12120114039701)等联合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4-08-30;改回日期:2014-11-21;责任编辑:周健。

作者简介:王登红,男,1967年生。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成矿规律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讯地址:100037,北京市百万庄路26号;电话:010-68999048;Email:wangdenghong@sina.com。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王登红1),徐志刚1),盛继福1),朱明玉2),徐珏1),袁忠信1),白鸽1),屈文俊3),李华芹4),陈郑辉1),王成辉1),黄凡1),张长青1),王永磊1),应立娟1),李厚民1),高兰1),孙涛1),付勇1),李建康1),武广1),唐菊兴1),丰成友2),赵正1),张大权5)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3)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 4)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武汉,430205;5)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内容提要:对重要矿产开展全国性的资源潜力评价,是国情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又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性工作。

自2006~2013年的8年间,通过对400多个典型矿床的野外调查,开展了典型矿床和区域成矿规律的全面研究,编制了成矿规律研究的技术要求,组织了全国性的技术培训,指导了大区和省级项目成矿规律研究工作,完成了大区和省级项目典型矿床和成矿规律研究成果的验收、汇总和综合,编制了全国单矿种(组)成矿规律相关专题图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同位素定年的方法和成矿规律编图方法,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奠定了扎实了理论基础,有效地指导了潜力评价和地质找矿工作,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显著地提升了我国成矿学的研究水平。

河北省天桂山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演化

河北省天桂山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演化

1 绪论1.1 研究背景全球喀斯特约有2000×104km2,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最广的国家之一,总面积约有124×104km2,占全国总领土面积的13%。

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分布面积最大,有最为著名的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等喀斯特地貌景观,其中的一部分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1.1 国外研究历史及现状十九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司威治在南斯拉夫西北部高原上发现了由石灰岩溶蚀而成的沟状、井状或林状等奇特地貌形态,而在高原地区的洞穴中又发育有笋状、柱状、花状的晶莹璀璨、千姿百态的地下溶洞堆积地貌景观。

经过仔细地观察和研究后,司威治将这些特殊的地貌现象命名为“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一词也由此诞生[1],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进入二十世纪,喀斯特地貌被逐渐纳入地理学、地质学的研究范畴,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率先掀起了研究喀斯特地貌的热潮,并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诞生了“喀斯特学”这门新的分支学科。

这一时期的研究基本涉及到了喀斯特地貌景观类型及特征、地质构造对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喀斯特水动力学、喀斯特发育演化历史等各个方面,成果丰硕,观点和认识也多种多样。

学术研究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极大地促进了“喀斯特学”的发展,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如在喀斯特学研究中术语使用混乱、对喀斯特地貌形成发育过程中各自然地理因子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争议较大、对喀斯特形成演化的研究中只注意大型喀斯特现象而忽略小型喀斯特现象、对地下水在喀斯特化岩块中循环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问题分歧较大等[2、3]。

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喀斯特学研究已不局限于自身的基础理论问题,而是更加注重将喀斯特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求相结合,在喀斯特理论的应用研究方面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研究者们由此开始将喀斯特地貌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基于喀斯特形成和演化规律对其景观价值、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进行探索,其中尤以喀斯特洞穴景观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倍受重视,“洞穴学”这一新的喀斯特研究体系也应运而生,研究内容也因此深入到了洞穴景观形成机理、洞穴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旅游洞穴类型划分、旅游活动对洞穴环境影响、喀斯特洞穴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各个领域[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