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疼痛临床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临床诊断核查表】

疼痛的诊断:是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表情、痛态及舌象、肤色等,以确定疼痛的部位和程度;闻诊察痛:则凭听觉和嗅觉,闻病人疼痛发出的声音、气味,以确定疼痛的部位和特征;问诊察痛:询问病人及陪诊者,以了解痛证发生发展的过程、现将一般常用的诊断方法。兹分述如下。

一、问诊的运用

问诊察痛,主要询问疼痛的部位、诱因、病史、特性、程度、时间及伴随症状。

(一)疼痛的部位

1.问身躯四肢部

(1)身痛:——周身疼痛,最常见于风寒束表,和阳虚内寒。若风湿留着肌表,症见身体酸痛或烦痛,肢困沉重,转侧不利;若身体偏于一侧疼痛,多为患侧受邪,气血郁滞于肌腠之间;若全身疼痛如被杖,为外感湿热疫毒;若阳虚内寒,则见周身疼痛而畏寒。

(2)颈项痛:——见于外感、落枕。若项痛连头,多为外感风寒,太阳经气郁滞;若颈痛引肩胛,为手太阳经脉病变;若颈项痛引肩背、腰部,为邪伤肾脏,《内经》称之为“阴痹”。扭伤性颈痛,多表现单侧,痛向肩背放射,并有负重感;若颈项痛,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转动时痛剧,其痛可向肩部放射者,又多是落枕。

(3)肩痛:——肩部肌肤疼痛,部位表浅,或牵拉背部,手臂

作痛,肩关节活动正常者,为外感风寒,经脉不利所致;肩部筋骨疼痛,部位较深,疼痛剧烈,经久不愈,肩关节活动障碍,局部发凉者,为肩部感受寒湿所致,见于“肩凝证”。肩部刺痛,经久不愈,则为瘀血阻于肩部经络,或因闪挫扭伤所致。

(4)背痛:——若上连项颈,板滞不舒,为外感风寒;背部滞痛,部位固定,活动减轻,则为瘀血阻络;若背部疼痛、噫气、叹息、或惊恐不安,为肝胃不和,经气不利,《内经》谓之“风厥证。”

(5)臂痛:——臂部疼痛,遇寒加重,且有重着牵拉感者,为感受寒湿之邪。表现为内侧痛者,为手少阴心经受邪;外侧痛,为手少阳三焦经邪;上臂外侧痛,为手太阳小肠经受邪。

(6)阴股痛:——即大腿内侧疼痛,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生,且常连及阴部,若双侧疼痛牵及阴部,常可在肝肾经络和脏腑的病变中出现,多是寒湿为患;若阴股痛始见于一侧,阴股内痛,且起突肿物者,是“疝气”。

(7)足痛:——足痛和足三阴关系密切,其病变虚实皆有,一侧或两侧足跟疼痛,不能久立者,为劳作过度,肝肾亏虚,或大病之后,气血亏虚所致;单纯足心痛,多为肝肾阴亏;全足疼痛,阴雨寒冷天加重,为寒湿侵袭,痹阻气血所致。

(8)四肢痛:——四肢关节红肿热痛,为湿热致痹;肢体关节刺痛,部位不移,夜间尤甚,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为寒湿瘀相搏,瘀血阻滞之故;四肢冷痛为脾阳虚衰,温煦不及;四肢烦痛则为风中脾胃,若四肢疼痛游走不定者,是风湿侵袭,闭阻经络,是为“风

痹”,若四肢疼痛而沉重者,是风寒湿痹称为“湿痹”。

(9)指趾痛:——多属外科疾病,初起指头麻木作痒,继则经肿热痛,病情发展可在肘部或腋部触及硬核,见于疽疮;足趾烂肿疼痛,痛如汤泼火燎,昼轻夜重,甚则发生溃疡或坏疽,见于脱骨疽。

2.头面五官

(1)头痛:——临床最常见,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痰浊、瘀血,均可引起头痛,故对本证应仔细询问,认真审证。

外邪侵袭引起头痛,根据循经路线辨证。①头后部痛,下连项背者,病在太阳经;②前额痛,连眉棱骨者,病在阳明经;③两侧疼痛,连及耳部,病在少阳经;④全头重痛,腹满自汗者,病在太阴经;⑤头痛连齿,指甲微青者,病在少阴经;⑥巅顶疼痛,牵引头角者,为病在厥阴经。

头痛因肝所致者,则又有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之不同

①若头痛偏于一侧,或痛在眉棱骨处,每随情志变化而增减。此为肝之郁结所致;②若头部胀痛,巅机尤甚,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则为肝炎上逆所致;③若头痛偏于两侧,或连巅顶,眩晕而耳鸣,怒则加重,此为肝阳上亢。

头痛因虚所致者,临床有气、血、阴、阳之不同,临床多表现为全头空痛,隐痛或冷痛。若一侧昏沉而痛,脘闷哎恶者,此为痰浊上扰清窍;若一侧局部刺痛,固定不移,经久不愈者,则为瘀血阻滞头络。

因头风引起,临床可见有下列几种:①头痛一侧,连及目齿、时

作时止,疼痛难忍,经久不愈者,为“偏头风”;②头痛如雷鸣,头面起核者,名“雷头风”;③两太阳穴处连脑痛者,名“夹脑风”;④脑户极冷,痛不可忍,项背怯寒者,为“脑风”。

(2)面痛:——面痛和三阴经脉关系密切,临床以半侧疼痛最为常见。若单侧颊部灼痛如刀割,连及上下唇及齿龈处,时发时止,痛时发热,此为痰热阻于面络;颜面之中、下部掣痛,或半面上下皆痛,时发时止,遇冷加重,此为寒痰阻于面络;半侧面部阵发性灼痛,痛连头角,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则为肝火上犯;半面痛如锥刺,痛处不移,昼轻夜重,为瘀血阻于面络;面部空痛连头,频频发作,遇劳加重,为气血亏虚,面络失养所致;耳下腮部酸痛,继之一侧或两侧腮部肿胀疼痛,边缘不清,为感受风热邪毒,见于“痄腮”。

3.胸胁脘腹部:注意胸痛、胁痛、胃痛、腹痛、乳房痛。

(1)胸痛:——胸属上焦,心肺居焉,故胸痛多属心肺疾患。胸痛憋闷,或连及肩背者,为胸痹;若左侧胸部疼痛剧烈、宛如锥刺,连及左侧肩背或左臂内侧,每突然发作,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者,为“真心痛”,是心阳式微,气血阻闭;胸部硬满疼痛,下连腹部,旁及两胁,手不可近者,为大结胸,乃水热互结所致;胸痛身热,咳吐脓血痰,味腥臭者,为肺痈,是热邪壅肺,后败肉腐;胸痛潮热盗汗,咳痰带血者,为肺痨,是肺阴亏虚,虚热内灼。

(2)胁痛:——胁肋胀痛,部位不定,为肝气郁结;胸胁刺痛,部位固定,为瘀血阻滞;胁肋隐痛,悠悠不休,则为肝阴不足;胁肋连及胸部,心下、肋间饱满,转侧及咳唾时加重者,为悬饮;胁肋灼

热刺痛,部位呈带状,或连及腰背,或连及心胸,为湿热蕴结肝胆之火丹;两肋拘急冷痛,牵连少腹、阴器者,为寒邪凝滞肝脉,可见于寒疝、脏结等病。

(3)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的疼痛,胃脘冷痛暴作,为寒邪直中胃腑;胃脘胀满疼痛,多是饮食停滞;胃脘攻窜作痛,连及两胁者,则属肝气犯胃;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属肝胃郁热;胃脘刺痛,部位固定者,乃因瘀血;胃脘隐痛,或为胃阴不足,或为脾胃虚寒、络脉失养所致。

(4)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其中脐以上为大腹,乃足太阴脾必属;脐以下为小腹,乃肾、肠、膀胱、胞宫所属;小腹两侧为少腹,为厥阴肝经所过,腹痛可见于多种疾病中,寒、热、食、瘀均可致痛。

大腹痛:——①大腹急暴疼痛,多为寒邪入腹。②大腹胀满疼痛而拒按,多是热结胃肠。③大腹胀痛,攻窜不定,下连少腹,为气机郁滞于腹。④大腹刺痛,部位不移者,则为瘀血阻于腹部。⑤大腹胀满疼痛,连及胃脘,则为食积停滞。⑥大腹疼痛,绵绵不休,则属中阳虚衰,气血不足。

少腹痛:——①少腹拘急冷痛,并连及睾丸坠胀疼痛,此为寒凝肝脉。

②少腹掣痛,时缓时急,作止无常,多为肝气郁滞。③少腹疼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者,为大肠湿热。④少腹拘急疼痛,小便频急者,为膀胱气化不利所致。⑤少腹隐隐作痛,以左侧为多,多属下焦虚寒。

脐周痛:——①脐周疼痛急暴,为寒邪直中太阴脾经。②腹痛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