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变换器单周期控制分析

合集下载

BUCK变换器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BUCK变换器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BUCK 变换器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理解开环、电压单闭环和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的原理,完成系统闭环控制调试;2、建立变换器的模型,通过仿真和实验掌握电压和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设计方法;3、验证BUCK变换器的输入输出波形特性,PWM波形,及输入输出数量关系,加深对BUCK变换器连续和断续工作模态下的工作原理及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熟悉SG3525的原理及使用方法,理解PWM波产生过程;研究BUCK变换器开环、电压闭环、电压电流双闭环状态下电路各器件,包括功率管、二极管、电感电压电流工作情况,输入输出电量关系,控制电路参数对变换器的性能的影响。

观察电压纹波,观察不同电感、频率和负载对电流连续点的影响。

理解BUCK 变换器闭环控制过程,掌握闭环性能指标。

变换器的基本要求如下:输入电压:20~30V输出电压:15V(输出电压闭环控制时)输出负载电流:0.1~1A工作频率:50kHz输出纹波电压:≤100m V三、实验仪器四、实验原理1)BUCK主电路原理图(图1)图1.BUCK主电路原理图2)控制电路SG3525内部结构框图()图2.SG3525内部结构框图五、实验步骤1、将BUCK变换器挂箱的所有开关关闭后再接线。

2、控制电路接20V直流电压,调节电位器RW1,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占空比为某一定值时SG3525 各管脚波形及驱动电路输出波形。

注意观察SG3525 的9脚、5脚波形和输出波形之间的关系,理解SG3525 芯片PWM 波产生过程。

调节RW2观测PWM波频率的变化,通过测得的PWM波计算PWM波频率。

3、控制电路接20V直流电压,主电路接6-30V可调直流电压,可控制开关S4打在开环状态。

当将开关打在单环时,电路工作在单电压环控制模式下,打在双环时,电路工作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模式下。

分别观察三种控制模式下SG3525各管脚波形及驱动电路输出波形。

(一).开环状态(1).电感电流连续情况:打开主电路电源,使主电路工作电压为25V,观察电感支路的电流波形,调节负载,使电感工作在电流连续情况下。

基于MCU的单周期控制开关Buck变换器分析与设计

基于MCU的单周期控制开关Buck变换器分析与设计

阁期 控 制 开关 电的控 制 部 分 以运算 放 大 电路 与 触发 器为核 心 ,功 能较 单一 本 文以B t t c ・ k 电路 为例 ,介 绍 了基 于M( : u的单 周期控 制开 关 电容 _ ) ( : 一 n ( 变换 器原理 , 用M( : u实行单 周期 控 制 实验 结果 表明 该方 法 可行
【 关键词 】开关电源;单周期控制 ;数字控制;微控制器
பைடு நூலகம்
1 。 引 言
疋 、 换器 址脉冲』 线性 f t " J 动 态 系统 , 辽 j 脉 I 线 性 制 卜 , 系统t k J 0 统 的眨坝 系统 稳定, 仃 女 i g f ' ] '  ̄ J J 仑性能 j 抗扰动性 1 1 1 2 1 o J } J f 圳 0 】 六仃竹 他统控 制 , J 浊 不 仃 f I O I ' )  ̄ , 0 1 ,如 :响 心述 j 怏 、执 也源 扰动 能 、谈 皎 J 。B u c k J 乜 路 电力 变换 器、 比伙 川 删逆 以 ^ 乏 风z I j , 匕 G 水能 新 能源 心 川 广泛
E L E CTR 0 NI CS W 0RL D ・
基 于 MCU的单 周 期控 制 开 关B u c k 变换 器 分析 与设计
三峡 大学 郭丕龙 季逍 阳 杨嘉欣
而传统单 【 摘要 】单周期控 制方法是一种大信号非线性控制技 术,采用非线性方法处理反馈信号,具有在一个控制周期 内达到稳态的特点
2 . 单 周期 控 制 的 基本 原理
s¨1
k ( t ) 柬m述 : ( 1 )
I 定频 辛 j 卜 , 矗= i / ,
动作I l ¨I 个, l 1 函数
过 传 统 的 J 川j J 【 J 拄H 州 数 ,最终 】 l j :

BUCK变换器的电流型单周控制方法

BUCK变换器的电流型单周控制方法

R
(15) (16) (16)

uˆin
uˆo
iˆL
iˆ o
图 4 BUCK 变换器主电路模型框图 1.4 电流型单周控制控制 BUCK 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电流型单周控制 BUCK 变换器的模型框图如图 5 所示,应用“Mason”公式可以得到各开环 传递函数,其中“控制-输出”传递函数为
Gcuo
uin = U in + uˆin iL = I L + iˆL
d = D + dˆ
uc = U c + uˆc
(5)
将式(5)代入式(4),并忽略二阶小信号变量,则可以分别得到式(6)和式(7)所示直
流稳态和交流小信号特性表达式
(KiUin + Ri I L )D = Uc
(6)
( ) ( ) KiUin + Ri I L dˆ + Kiuˆin + RiiˆL D = uˆc
BUCK 变换器的电流型单周控制方法
罗全明,周雒维,卢伟国,杜 雄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重庆市 400044)
摘要:本文首次提出一类适用于DC/DC变换器的电流型单周控制方法,包括电流+-单周控制(C+-OCC)、电流--单周控制(C--OCC)、
电流-单周控制(C-OCC)。首先介绍了BUCK变换器的电流型单周控制原理,然后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方法建立了其小信号模型,在此
I
R INT
DR
O
K
Q
R
FF
Q
S
CMP CLK
Kuo
uc
GC
ue
uref
图 2 电流型单周控制 BUCK 变换器

Buck变换器电机控制系统

Buck变换器电机控制系统

按变换功能分,dc-dc变换器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压-电压变换器,一种是电流-电流变换器。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用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要求是直流侧电压随电机转速变化而改变,因此这里采用电压ˉ电压的buck降压变换器。

若需扩展调速范围,则可采用bu ck ̄boost或cuk变换器。

buck变换器、buckˉboost变换器和cuk变换器工作中都存在着两种导电模式,即连续导电模式和不连续导电模式。

连续导电模式是指在一个周期中能量传递电感电流或能量传递电容电压总是大于零,即电感电流或电容电压是连续导电的;不连续导电模式是指在一个周期中电感电流或电容电压有一段时间为零,即它们在一个周期中导电是不连续的。

本节在后续的介绍中只讨论电感电流连续导电的情况。

buck变换器是pwm型dc-dc变换器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其电路拓扑如图1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当vt导通时,二极管vd截止,其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电源ui通过能量传递电感乙向负载r送入能量,同时使电感l能量增加;当vt截止时,电感释放能量使续流二极管vd导通,其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在此阶段,电感乙把前一阶段增加的能量向负载放出,使负载电压极性不变并且比较平直。

c是滤波电容,它使输出电压的纹波进一步减小。

从原理上说,此电容可去掉,只要电感l足够大,输出电压就可较为平直,但加上不大的电容,既可使纹波显著减小,还可减小电感量。

下面对buck变换器控制系统进行稳态分析,从而求出该变换器的输入输出稳态电压比、电流变比和电感电流纹波等特性。

为分析稳态特性、简化推导公式的过程,作如下几点假定:1)开关管、二极管均是理想元件,也就是指它们导通时电压为零,截止时电流为零,导通与截止的转换是瞬时完成的。

2)电感、电容均为理想的,即电感工作在线性区而未饱和,寄生电阻为零,而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为零。

3)输出电压申的纹波电压与输出电压的比值小到允许忽略。

1.连续导电模式在连续导电模式下,斩波器电感电流连续,电路分为两个状态,电路波形如图4所示。

开关变换器的单周期控制

开关变换器的单周期控制

开关变换器的单周期控制算法Keyue M. Smedley, Member, IEEE, and Slobodan Cuk,Senior Member, IEEE摘要:一种新型大信号非线性控制技术被提出来控制开关的占空比以致于在每个周期中开关控制器的开关参数的平均值能准确地等于或者正比于在稳态或暂态的控制参数。

单周期控制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可以有效抑制电源干扰。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开关变量的平均值能够紧随动态参数的变化,并且在一个开关周期内控制其可以校正开关错误。

控制参数与开关变量的均值之间不存在稳态误差也不存在动态误差。

用一个在连续周期中运行的buck变换器中进行的实验演示了其控制算法的鲁棒性并且证实了理论猜想。

这种新型的控制算法适用于脉宽调制,基于共振的或者软开关的开关控制器的所有类型在连续或者断续模式下电压或者电流的控制。

而且,它可以用于物理变量的控制,也可以用于某些以开关变量形式或者可以转换为开关变量形式的抽象信号的控制。

一、介绍开关变换器用于非线性脉冲动态系统的控制。

此类系统在合理的非线性脉冲控制下可以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更快的动态响应,并且在线性反馈控制下比同样的系统具有更强的电源抗干扰能力。

目前,在电力电子领域已经有很多工作致力于寻找大信号非线性方法来控制开关变换器。

在传统的反馈控制中,占空比线性化为了减小误差。

当电源受到干扰时,比如说有一个大的阶跃,因为误差信号必须先变化,占空比控制无法察觉到这瞬时的变化。

所以在输出电压中,可以观察到一个很明显的瞬态超调。

而这瞬态过程的持续时长取决于回路带宽。

在重新达到稳态前需要经过大量的开关周期。

在电流控制模式下[3]-[5],一个连续频率的时钟信号在每个开关周期的一开始将开关打开。

当到达控制参考信号时,开关电流开关增长,比较器改变其状态并关断晶体管。

通常会添加一个人为的斜坡信号来消除当占空比大于等于0.5时产生的震荡。

所以,如果这个人为加入的斜坡信号十分精准的等价于电感电流的下降斜率sf,那么系统在一个周期内将具有抗电源干扰的能力。

单周期结合PI控制的Buck电路的输出特性研究

单周期结合PI控制的Buck电路的输出特性研究
dy ami e p ns s a s e aie y l w. s a r fc e o nr l n c r s o e i lo r l t l so Thi p pe o us s n a co to me h d v t o whih s s on — y l c nr l nd PI c u e e c ce o to a
ZHAO h z S u—e,YI S o-e g,CHEN h n,W ANG N ha f n Se Zhe —hi ng s
(hjag U i r t,Hagh u3 0 2 ,C i ) Z ei nv sy n ei n zo 10 7 hn a
Ab t a t T a i o a ot g o p c n r l d B c o s t h v o d i h bt n f r t e i p td su b n e, n h sr c : r dt n l v l e lo o t l u k d e n’ a e a g o n i i o o h n u it r a c a d t e i a oe i
Re e r h o Out ut Cha a t r si s o c nv r e t m b n to s a c n p r c e itc f Bu k Co e t r wih a Co iain
o ec ce Co to n I Co to f On .y l n r la d P n r l
第4 5卷 第 5期 21 0 1年 5 月
电 力 电子 技 术
Po rEler nis we e to e
V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45, No. 5
M a 0ll v2
单周期结合 P 控制 的 B c I u k电路 的输出特性研究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新型无桥Buck PFC变换器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新型无桥Buck PFC变换器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研制开发基于单周期控制的新型无桥Buck PFC赖昌浩,李志忠,赵付立,郑宏展(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广东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是中大功率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此,提出变换器,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单周期控制策略,然后采用仿真软件进行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变换器能实现降压输出,并且能减小输入电流死角,改善了功率因数校正的效果。

单周期控制;无桥;功率因数校正A Novel Bridgeless Buck PFC Converter Based on One-Cycle-ControlLI Zhizhong,ZHAO Fuli,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PFC)technology has becomepaper,a novel bridgelessanalyzes the working principleand then verifies it by PSIM simulation software.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verter can 2020年9月25日第37卷第18期· 23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Sep. 25,2020,Vol. 37 No. 18 赖昌浩,等:基于单周期控制的 新型无桥Buck PFC 变换器工作模态三的工作电路如图2(c )所示。

当交流输入为负半周期时与正半周期时类似,S 1和S 2同时导通,S 3和S 4处于关闭状态。

输入电流经过S 1、S 2以及功率电感L ,通过中性线构成回路,对功率电感L 进行储能。

同时直流母线输出滤波电容C o 1和C o 2向负载R L 供能。

工作模态四的工作电路如图2(d )所示。

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和总结

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和总结

题目: 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与总结目录一、关于Buck变换器的简单介绍 (2)1、Buck变换器另外三种叫法 (2)2、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结构图 (2)二、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 (3)1、Buck变换器工作过程分析 (3)2、Buck变换器反馈环路分析 (4)3、Buck变换器的两种工作模式 (4)1)Buck变换器的CCM工作模式 (5)2)Buck变换器的DCM工作模式 (6)3)Buck变换器CCM模式和DCM模式的临界条件 (7)4)两种模式的特点 (8)4、Buck变换器电感的选择 (8)5、Buck变换器输出电容的选择和纹波电压 (9)三、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总结 (10)Buck 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与总结一、关于Buck 变换器的简单介绍1、Buck 变换器另外三种叫法1. 降压变换器:输出电压小于输入电压。

2. 串联开关稳压电源:单刀双掷开关(晶体管)串联于输入与输出之间。

3. 三端开关型降压稳压电源:1) 输入与输出的一根线是公用的。

2) 输出电压小于输入电压。

2、Buck 变换器工作原理结构图GabcWMV Gd图1. Buck 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图由上图可知,Buck 变换器主要包括:开关元件M1,二极管D1,电感L1,电容C1和反馈环路。

而一般的反馈环路由四部分组成:采样网络,误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 ,E/A ),脉宽调制器(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和驱动电路。

二、Buck 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1、Buck 变换器工作过程分析图2. Buck 变换器的工作过程为了便于对Buck 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的分析,我们首先作以下几点合理的假设:1) 开关元件M1和二极管D1都是理想元件。

它们可以快速的导通和关断,且导通时压降为零,关断时漏电流为零;2) 电容和电感同样是理想元件。

电感工作在线性区而未饱和时,寄生电阻等于零。

电流—单周控制双频BUCK变换器

电流—单周控制双频BUCK变换器

40 4 C ia 0 04, hn )
Ab t a t To r s le c n r lp o lm o o b efe u n y c n e tr fe t ey a d smpy,a c re ta nec c e s r c : e o v o to r b e frd u l rq e c o v re sefc i l n i l v u r n nd o y l
第 3 卷第 4期 1
21 0 0年 4月









Vo J № . l31 4
J un lo ri n ie r g U iest o r a fHabn E gn e n nv ri i y
Ap . 01 r2 0
d i1.9 9 ji n 10 74 .0 0 0 . 1 o:0 3 6/.s .0 6— 0 3 2 1 . 09 s 4
BC U K变换器为例 , 分析 了其控制原理及性能特点 , 利用状态空 间平均方法建 立 了电流一单周控制 双频 B C U K变换器主
电路、 控制 电路的小信号模 型 , 在此基础上进行 了电压外环补偿器设计 . 仿真及试验研究结果表 明: 电流一单周 控制方法 能使高频开关 电流应力最小 , 从而降低其开关损耗 , 提高变换效率. 此外 , 采用电流一单周控制 的电压外环补偿器设计 容
易, 实现电路简单可靠.
关键词 : 电流一单周控制 ;双频 B C U K变换器 ;小信 号模 型
中图分类号 :M4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67 3 2 1 ) -590 T 6 A 10 - (0 0 0 0 1-6 4 0 4

单周期控制Buck变换器输入电压调整率改善策略

单周期控制Buck变换器输入电压调整率改善策略
文献 『 7 1 对 单周 期控 制 B u c k变 换 器 的稳定 性 进
1 单周期控制 B u c k变换器工作原理
单周 期控制 B u c k变 换 器 的 电 路 图如 图 1所
示 。单 周 期控 制 B u c k变换 器 的 主 电路 由主开 关管
行了分析 : 当参 考 电 压小 于 输 入 电 压 时 , 在 任 何 电 路 参数 下 ,该 变换 器都 可 以工 作 在稳 定运 行 状态 。
式( 3 ) 和( 4 ) 联 立解得 :
V o = f

( 5 )
由式 ( 3 ) 和( 5 ) 可知 , 当输入电压变化时 , 占空 比可 以在 一个 开 关周 期 内实现 自动跟 随 , 而输 出 电
第 3期
2 01 3年 5月




No . 3 Ma v . 2 01 3
J o u na r l o f Po we r Su p p l y
单周期控制 B u c k变换器输入 电压 调整率改善策略
杨 政 , 徐文 尚 , 尚 绍华 , 李 迪
方面. 要求 电源 模 块 工作 在 更 低 的 电压 下 , 输 出更
大 的 电流【 - 2 1 ; 另一 方 面 , 对 电源 模 块 的动 态 特 性 的
要 求也 越来 越苛/  ̄ _ J l [ 3 1 。B u c k变换 器是 非隔离 型低 压 大 电流 电源 模块 最常 用 的拓 扑 。 其控 制方 法 是 电源
分 器是 由运 放 实 现 ,复 位 开 关 并联 在 积 分 电容 两
端, 控制单 元 用于产 生 P WM控 制信 号 , 通常 由一 个

单周期控制DC_DC变换器稳定性分析

单周期控制DC_DC变换器稳定性分析

Filippov 方法[5],此方法分析扰动采用的是单值矩
阵,即为一个周期内的状态转移矩阵,它对变换器
这种分段光滑系统非常适用。假定一个 T 内,系统
在满足 h(x,t)=0 的时刻进行开关状态转换,从状
态 1 转换到状态 2,然后保持在状态 2,一直到周
期结束,在下一个 T 开始时又运行在状态 1,那么
单周期控制工作原理和离散化模型21工作原理单周期控制buckboost变换器如图中若电路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模式二极管电压vd在开关管导通时等于负的电源电vd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故将vd进行积单周期控制dcdc变换器稳定性分析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44摘要
第 45 卷第 7 期 2011 年 7 月
27
第 45 卷第 7 期 2011 年 7 月
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
Vol.45, No.7 July 2011
分,并与参考电压 Uref 进行比较。在一个周期开始 时,开关管导通,uVD 进行积分,当其积分值达到 Uref 时,RS 触发器输出 Q 端为零,因此开关管关 断,同时,Q 端 输 出 为 1,使 得 积 分 器 的 积 分 电 容 短路,积分器复位。
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
Vol.45, No.7 July 2011
单周期控制 DC/DC 变换器稳定性分析
王明渝, 马 伟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4)
摘 要 :单周期控制变换器具有在一个周期内消除输入扰动的优点,在工程中常用小信号模型进行分析和设计。
Abstract:One-cycle controlled power converter has the ability to reject the input perturbation within one cycle.They are generally analyzed and designed using the small-signal model.The incorrect prediction of these models is pointed out.State transition matrix over a complete clock cycle is derived with Filippov method for one-cycle controlled Buck converters.The results show that one-cycle controlled Buck converter can operate with period-1 under any circuit parameters when the reference is less than the input,and that one-cycle controlled Boost converter can operate either with period-1 or with Hopf bifurcation.Dependence of stability on reference voltage and load resistor are analyzed. Keywords:converter;one-cycle control;small-signal model

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和总结

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和总结

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和总结一、简述首先简单地说,Buck变换器就像是一个电力的“翻译官”。

它接收一种电压,然后转换成另一种电压输出。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需要转换电压呢?别着急我们慢慢说,在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同的部件需要不同的电压来运行。

而Buck变换器,就是帮助我们调整电压,确保每个部件都能得到合适的能量。

Buck变换器就像一个电力调节器,确保我们的电子设备在不同电压条件下都能稳定运行。

那么它是如何实现这一功能的呢?接下来我们会深入探讨它的工作原理。

1. 介绍Buck变换器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电源管理领域的重要性好的让我为你介绍一下关于《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和总结》中的第一部分内容:介绍Buck变换器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电源管理领域的重要性。

想必大家对电子设备中的各种电源管理技术都颇感兴趣吧,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Buck变换器可以说是电源管理领域的明星角色。

那究竟什么是Buck变换器呢?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灵活的电力调整器,负责把输入的高电压转换成我们设备需要的低电压。

Buck变换器是电源管理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基本概念就是把高电压转换成我们设备需要的低电压,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而它在电源管理领域的重要性,就像一位优秀的管家,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高效。

2. 简述文章目的和内容概述接下来让我们简要谈谈本文的目的和内容概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分析和总结,使大家对这一技术有更深入的认识。

毕竟技术虽专业,但也需要我们能接地气地理解和运用。

这篇文章中,首先会介绍一下什么是Buck变换器,以便大家有个初步的了解。

接着我们会深入浅出地讲述它的工作原理,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让大家更容易明白。

然后我们会深入分析它的实际应用场景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当然还会包括如何进行优化和调整的实用技巧,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我们会对整个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帮助大家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图 1 Buck 变换器的单周其控制原理图 图 2 Buck 变换器单周期控制仿真图
许智榜: 硕士 讲师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60674106)
术 图 2 所 示 为 理 想 BUCK 变 换 器 单 周 器 控 制 仿 真 图, 采 用 固
定开关频率, 在每个开关周期开始时 S 闭合(Q=1, Qn=0), 开始对
图 4 给定电压变化时 Vd、Vint 和 Vout 的仿真波形


图 5 R 为 20Ω时 Vd、Vint 和 Vout 的仿真波形
DCM下,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如图 6 所示 , 在 t=t1 时 , S 断 开 ,
创 iL 下 降 , t1~t2 间 D 导 通 , 则 Vd=0, t2 时 , 电 感 电 流 释 放 完 毕 , 由 于
本文作者创 新 点 在 于 针 对 Buck 变 换 器 单 周 期 控 制 在 电 流 不连续时可能会出现的失控现象, 提出了改进措施, 从而大大 提高了变换器负载变化范围。 参考文献 [1]K. M. Smedley, S Cuk. One - Cycle Control of Switching Converters[J].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1995,10(6):625 ̄ 633. [2]N. Femia, G. Petrone, G. Spagnolo, M. Vitelli. One - Cycle control of converters operating in DCM[J]. Proceedings. 2006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ystems:839 ̄842 [3]曹香凝, 汪东旭, 严利民. 直流开关电源的研究[J]. 微计算机 信息, 2005, 21(3):130 ̄131. 作者 简 介: 许 智 榜(1971- ), 男 , 硕 士 , 讲 师 ,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智 能 电 气控制, 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 Biogr aphy:Xu Zhibang (1971 - ), male, researching work is focusing on intelligent electric control and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technology. (330013 南 昌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电 气 与 电 子 工 程 学 院 ) 许 智 榜 石晓瑛 通 讯 地 址:(330013 南 昌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电 气 与 电 子 工 程 学 院) 许智榜
关键词:单周期控制 OCC; Buck 变换器;电流不连续模式 DCM
中 图 分 类 号 : T M 46
文献标识码:A
Abstr act:One - Cycle control is a new nonlinear technique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a switched variable. It is firmness for power
3 DCM 下 OCC 失 控 分 析 及 改 进
措施
当负载电阻值发生变化, 如 R=12Ω时, 仔细观察 Vd 和 Vint 的波形, 发现虽然在 0.45ms ̄0.75ms 间出现了电流不连续 DCM 的情况, 此时单周期控制同样能保证输出电压恒定。但是当电阻 增加到 20Ω时(仿真波形如图 5 所示), 电路最后的稳定输出电压 为电源电压 15V, 即 S 始终闭合, 可见此时电路处于失控状态。
式(2)决定, 而与前一开关周期的状态无关。
1 T
∫dTs

vgdt=vref
(2)
从(2)式可知, 占空比 d 是 一 个 由 电 源 电 压 Vg 和 Vref 组 成 的 非线性函数。采用这种非线性控制, Buck 变换器输出电压 vo 是 Vref 的线性函数, 而与电源电压无关。
采用电力电子专用仿真软件 PSIM 6.0 对该电路 进 行 仿 真 , 仿 真 参 数 如 下 :Vg=15V, Vref=- 4V, C=30uF, L=0.48mH, fs=30kHz, Rs=1kΩ, Cs=33.3nF, R=8Ω。在 1ms 时 Vg 增加一个 10V 的阶跃电 压, 二极管两端电压 Vd、积分器 输 出 电 压 Vint 波 形 和 电 路 输 出 电压 Vout 波形如图 3 所示, 积分斜率与 Vg/(RsCs)成比例, 输入电 压 变 化 时 , 积 分 斜 率 相 应 变 化 ; 在 1ms 时 改 变 给 定 电 压 值 使 Vref=- 6V, Vd、Vint 和 Vout 波 形 如 图 4 所 示 。 根 据 仿 真 输 出 结 果 可 见单周期控制能有效地抑制输入电压 Vg 波动, 也能很好地跟随 给定指令输出。
(3)
输出端电压等于开关周期内二极管两端电压的平均值。只 要 积 分 器 复 位 时 间 比 电 感 放 电 时 间 短 , 即 在 t1 开 始 复 位 , 复 位 脉冲宽度小于(t2- t1), 即可保证 OCC 在 DCM 状态下仍有效。
图 7 改进后 Buck 变换器单周期控制仿真图 通 过 上 述 分 析 , 如 果 在 Vint 达 到 Vref 后 , 为 防 止 积 分 器 继 续积分直到饱和, 在下一个时钟周期到来时强迫积分器复位, 并 开通 S, 重新进行积分, 即可改善单周期控制。 分析图 5 波形可知, 在正常工作时, Vcomp 的脉冲总是发生在 对 应 的 时 钟 脉 冲 Vclk 之 后 , 但 出 现 失 控 时(0.46ms 处), Vcomp 出 现在 Vclk 之前, 故出现不能产生复位脉冲, 而且其后一直保持高 电平。可以利用该特点进行控制电路改进。 改进后 的 Buck 变 换 器 电 路 单 周 期 控 制 如 图 7 所 示 。 即 在 比较器后加一个与门, 正常工作时, 因不可能同时为高电平, 当 Vclk 为高电平时, 反相后与门输出为低电平, 与 Vcomp 电平一致。当 Vclk 为低电平时, 反相为高电平, 与门的输出与 Vcomp 电平一致, 即 正常工作时与不加反相器和与门时的图 2 完全相同。当电路出 现异常时(此时 Q=0, Qn=1, 无法产生积分器复位脉冲), Vcomp 为高 电平, 到下 一个时钟周期到来时, Vclk 经 输 出 低 电 平 , 使 与 门 输 出为低电平, RS 触发器使 Q=1, Qn=0, 继续积分, 此时 Vint 已超过 Vref, Vcomp 为高电平, 使 RS 触发器翻转, Qn=1, 积分器复位。
此 时 S 仍处于断开状态 , 故 t2~t3 间, Vd=Vout, 当 Vd 增加时开始对
新 其进行积分, 在 t3 时刻 S 在时钟的触发下导通, Vd=Vg, 积 分斜率
变 大 , 当 积 分 输 出 Vint 达 到 参 考 值 时 , S 在 Vcomp 的 作 用 下 断 开 ,
同时对积分器进行复位。
如果给定值 Vref 为一个常量, 则二极管电压的平均值 也 为 常 数 , 输出电压就保持常数。当 Vref 变化时, 二极管电压在每个周期的 平均值与 Vref 相等。当 Vref 出 现 一 个 阶 跃 变 化 时 , 开 关 变 量 的 平 均值能很快跟随给定值变化。采用这种控制方法, 其占空比由
图 8 改进的单词期控制 Buck 变换器仿真波形 对该控制方法进行负载瞬变仿真实验, 开始时负载为 20Ω, 10ms 时电阻突变到 380Ω, 输出电压的仿真波形如图 9 所示, 可 见输出能很好的稳定在给定值, 不会出现失控现象。
- 294 - 360元 / 年 邮局订阅号: 82-946
《现场总线技术应用 200 例》
您的论文得到两院院士关注
电子设计
图 9 负载瞬变时输出电压波形
5 小结
文 章 对 单 周 期 控 制 Buck 变 换 器 在 DCM 下 可 能 会 失 控 的 现象进行了分析, 针对问题给出了一种改进控制办法, 仿真表 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电源电压扰动和负载瞬时变化, 控制具 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快速的动态响应。
4 仿真结果与分析
为了验证以上改进措施的效果, 采用电力电子专用仿真软 件 PSIM 6.0, 对 改 进 的 Buck 变 换 器 与 原 控 制 器 进 行 对 比 仿 真 分 析 , 仿 真 参 数 如 下 :Vg=15V, Vref=- 4V, C=30uF, L=0.48mH, fs= 30kHz, Rs=1kΩ, Cs=33.3nF, R=20Ω, 改进 的 OCC 控 制 Buck 变 换 器的仿真波形如图 8 所示, 可以看到在 0.46ms 处, Vcomp 经过一 个很短的时间就回零了, 使积分器复位, Vint 回零。可以发现经过 大约 5ms, 电路的输出电压可以稳定在给定值了。其仿真结果可 以作为 Buck 变换器设计的依据。
2 OCC 的基本原理及运行分析
在 图 1 所 示 的 Buck 变 换 器 中 , 开 关 S 工 作 在 固 定 频 率 fs 下, 当 S 闭合 D 断开时, Vd=Vg; 当 S 断开 D 导通时(CCM), Vd=0, 电源电压 Vg 通过开关斩波, LC 低通滤波, 从而使负载端输出 电 压 Vo 恒定。通 过 分 析 可 以 发 现 Buck 变 换 器 的 输 出 电 压 Vo 就 是开关变量的平均值。二极管 D 两 端 平 均 电 压 Vd 等 于 二 极 管 每个电压脉冲面积除以开关周期, 即式(1)。
disturbance, but infirmness for load disturbance.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that OCC of switching converters operatirly. An improvement solution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allow the right working of the system even under load widely va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