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显而易见的错误的结论
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案要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
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
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2、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答案要点:社会历史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
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挥作用。
历史事件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
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正是通过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但不能由此得出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的结论。
3、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命题错误。
正确的说法是: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是自然界的产物,能够充当货币的材料是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性所决定的。
货币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商品经济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不会永远存在。
4、剩余价值包括三种形式: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命题错误。
正确的说法是:剩余价值包括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形式。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绝对动机,其最终结果却导致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
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四、简答题1、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1、第一,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导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普遍提高。
第二,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有效配置。
第三,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在一定条件下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2、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逻辑因果倒置
逻辑因果倒置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逻辑思维和因果关系的理解。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常常会遇到逻辑因果倒置的现象,即因果关系被颠倒过来。
本文将从人类视角出发,探讨几个常见的逻辑因果倒置案例,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逻辑因果倒置:先有结果后有原因的谬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谬误,即先有结果后有原因的逻辑因果倒置。
例如,有人通过购买彩票中奖了,然后认为自己购买彩票的行为是中奖的原因。
然而,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购买彩票并不能决定中奖与否,只是增加了中奖的可能性。
因此,正确的逻辑应该是:购买彩票是中奖的条件,而中奖是购买彩票的结果。
逻辑因果倒置带来的问题是,会让人们对事件的因果关系产生误解,从而导致不理性的行为。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人们错误地认为购买彩票就能中奖,他们可能会过度投入金钱,希望通过购买更多的彩票来增加中奖的概率。
这种行为是不理性的,因为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购买更多彩票会增加中奖的机会。
二、逻辑因果倒置:先有观察后有因果的误解另一个常见的逻辑因果倒置案例是先有观察后有因果的误解。
人们往往倾向于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断其原因,而忽视了可能存在的其他因素。
例如,观察到太阳升起后,人们认为太阳升起是导致天亮的原因。
然而,事实上,天亮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太阳升起只是天亮的表象。
这种逻辑因果倒置会导致人们对事件的理解产生偏差,形成错误的认知。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人们错误地认为太阳升起是导致天亮的原因,他们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认为太阳升起就是导致白天的唯一因素。
这种误解会限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阻碍科学的发展。
三、逻辑因果倒置的原因和影响逻辑因果倒置的原因主要包括认知偏差、知识不足和心理因素等。
人们在面对复杂的现象时,常常会倾向于寻找简单的解释,从而忽略了更复杂的因果关系。
此外,人们的经验和观念也会影响他们对逻辑因果关系的理解。
逻辑因果倒置带来的影响是误导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当人们错误地认识到因果关系时,他们可能会做出不理性的决策,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迪斯尼的失败案例
沃尔特•迪斯尼:决策之难,真的很难(2011-12-06 22:35:40)《决策之难:15个重大决策失误案例》也是一本研究错误的决策导致企业失败的书。
在我看来,它与保罗·卡罗尔和梅振家合著的《亿万美元的教训课》交相辉映,互为补充,堪称姊妹篇。
这本书的作者是保罗·纳特(Paul C.Nutt),俄亥俄州立大学费歇尔商业学院的管理学教授。
叙述成功的书很多,但分析失败的却很少,因此《决策之难》弥足珍贵。
要增加成功的几率,需要研究失败。
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那么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济于事。
实际上,一些错误和失败的决策完全有可能避免。
但研究表明,管理者们做出的商业决策,大约半数以失败告终。
跟据微软公司统计显示,超过74%的商业决策落后于预定计划或以失败告终,每年损失740多亿美元。
卡罗尔和梅振家曾经发现,失败通常不是源于执行不力,也不是时机不对或运气不好,而是策略错误。
纳特的结论与他们不谋而合。
纳特也发现所有的决策中有三分之二是建立在容易导致失败的策略基础上的。
但奇怪的是,决策者却总是忘却那些决策方法的斑斑劣迹——一次次地做相同的事情,却指望着有不同的结果。
决策者们或许也会想到在制定决策过程中所经历的无数成功与失败,然而他们却很少进行系统研究。
由于没有这种流行的分析,决策方法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就很容易被忽视。
于是他们就丢弃了许多更完美的决策方法,继续使用那些有着拙劣业绩的方法。
所以那些有着良好记录的决策方法,虽然被津津乐道,但却很少被采用。
纳特认为,当方案本身缺乏准确性时,不确定性就产生了。
而决策者忽视这种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时就可能采取更糟糕的举措。
当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失控或出现冲突的时候,这种本来就难以做出的重要决策就很有可能转变为一场失败。
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就是这样的例子。
巴老曾经盛赞迪斯尼,他在迪斯尼上花了很多时间。
他的那个著名的“美丽的城堡”,以及“又深又险的护城河”的比喻指的就是迪斯尼。
论效八大考点-推理类错误-强加因果
论效八大考点-强加因果强加因果错误的逻辑本质强加因果的错误本质是错误的建立了两件事情(两个行为)的因果关系。
同时或者先后发生的事情,不一定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影响我们做正确逻辑判断的最大敌人叫做“巧合”。
两件事情到底是因为“巧合”联系在了一起,还是因为两者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的验证,而不能武断的下结论。
在逻辑上,错误的建立两个事情的因果关系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种。
(1)时间上先后或同时发生的事情,逻辑上不一定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2)因果倒置,错误的判断了因果关系,把原因当成了结果。
(3)统计数据上看似有相关性,但逻辑上不一定有因果关系。
(4)由果推因,忽略了导致结果的其他原因。
(5)两个并没有必然相关性的论述,建立起因果关系1.时间上同时或先后发生的事情,逻辑上不一定有因果关系。
(1)某明星一去某城市开演唱会,该城市就会下雨。
很多粉丝起了一个绰号叫做“雨神”。
(2)某甲去朋友家做客,刚进门没几分钟就停电了。
该朋友笑称,你怎么这么大能量,一来把我家的电都搞没了。
(3)1978年利物浦队夺冠,英国王子结婚,教皇不幸去世;2005年利物浦队夺冠,英国王子结婚,教皇不幸去世;2018年,英国王子已经结婚了,利物浦打进了决赛,教皇老人家瑟瑟发抖。
(4)所有的“阴谋论”,在没有足够多确凿的证据之前,一切的猜测和联想都是有可能严重偏离事实的。
2.因果倒置,错误的判断了同时发生的两件事情的因果关系。
【范例】拥有宠物的人有较强的自我依靠能力,明显增强的忍耐力以及良好的社交技能,所以,养宠物是主人社会生存能力明显改善的原因。
上述论述的逻辑推理结构为:论据:养宠物的人同时生存能力强(A和B共存)结论:养宠物为因,能力强为果(A为因,B为果)即使在论据中的“养宠物”和“社会生存能力强”有因果关系,也有两种可能性。
(1)A为因,B为果,因为养宠物,所以社会生存能力强。
(2)B为因,A为果,社会生存能力强,所以愿意养宠物。
24个常见的逻辑错误(下)
第十三条:赌徒谬误你认为随机事物的发生和之前发生的事情是有相关性的。
有人在看到独立的随机事件(比如抛硬币)时,总觉得会和前面的事情有相关性(前面连着五个正面,下一个肯定要是反面了。
)第十四条:乐队花车你试图说明因为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相信同一件事物,这件事情就是对的。
一个事物或观点的流行程度和它本身是否合理没有关系。
地球是球形的,在人们相信地球是平的时代地球也是球形的,地球才不管你信不信它呢。
例子:看到《货币战争》怎么那么畅销,小红相信一定是罗斯柴尔德和共济会在背后操纵着整个世界。
小红犯了乐队花车谬误。
第十五条:诉诸权威你利用一个权威人物、机构的观点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要证明一个观点,只是摘录别人的观点是不够的,至少要知道所提到的权威为什么有那样的观点。
因为权威人物、机构也是会犯错误的,所以不能无条件的假设合理性。
当然,权威人物、机构的观点有可能是对的,所以不能只因为对方使用了诉诸权威的谬误就认定这个观点肯定是错的。
例子:小红不知道怎么反驳进化论,于是就说:“我老公孙越是大科学家,他觉得进化论是错的。
”小红犯了诉诸权威的谬误。
第十六条:合成谬误你认为一个总体的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性,对于这个总体的其他部分也是普适的。
很多时候,对于一个组成部分存在合理性的事物,对于其他组成部分并不具有合理性。
我们常能观察到事物之间的一致性,所以当一致性不存在的时候也会偏见的认为有一致性。
例子:小红买了辆自行车,当她看到自行车的车座是人造革的时候,她就觉得自行车的其他部位也是人造革的。
第十七条: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你提出了一个观点,并收到了别人的批评,你试图用“诉诸纯洁”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观点。
你试图通过马后炮和修改标准的方式来维护自己那有缺陷的观点。
例子:小红:“所有荷兰人都喜欢喝胡辣汤。
”小明:“孙越就是荷兰人,他就不喜欢喝胡辣汤。
”小红:“好吧,所有【真正的】荷兰人都喜欢喝胡辣汤。
”——小红这里就犯了“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的谬误第十八条:基因谬误你通过一个事物的出身来判断它的好坏。
公务员行测常见推理判断错误分析
公务员行测常见推理判断错误分析公务员行测是国家公务员及其他事业单位招录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
其中,推理判断是公务员行测中的重要部分,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然而,在推理判断这一环节中,常常出现各种错误。
本文将对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推理判断错误进行分析,以帮助考生充分了解并避免这些错误。
一、无中生有错误在推理判断中,无中生有错误是一种常见的错误类型。
这种错误表现为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凭借主观臆断得出结论。
例如,在题目中给出了A与B的关系,并要求推理出C与A的关系,但考生却凭借自己主观的判断,得出了C与B的关系,从而出现无中生有的错误。
二、调换因果错误调换因果错误是公务员行测中另一种常见的推理判断错误。
这种错误发生在考生将原因和结果的因果关系颠倒,错误地认为结果是原因,原因是结果。
例如,在题目中给出了A导致了B的发生,却被考生错误地认为是B导致了A的发生,从而产生了调换因果的错误。
三、偷换概念错误偷换概念错误在公务员行测中也是一种常见的推理判断错误。
这种错误发生在考生将相关概念进行了替换或错误解读,从而产生了错误的结论。
例如,在题目中给出了A和B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却被考生错误地认为A和B是相同的,从而导致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四、误用普遍情况错误误用普遍情况错误是公务员行测中另一常见的推理判断错误。
这种错误表现为考生基于个别案例或特殊情况,错误地推广到整个普遍情况。
例如,在题目中给出了一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考生却错误地认为这个结论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况,从而产生了误用普遍情况的错误。
五、漏洞推论错误漏洞推论错误是公务员行测中较为复杂的推理判断错误。
这种错误表现为在推理过程中忽略了一些关键信息或逻辑漏洞,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例如,在题目中给出的信息中存在矛盾或遗漏,考生却未能正确识别这些漏洞,导致了漏洞推论的错误。
以上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推理判断错误分析。
对于考生来说,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需要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并且在备考过程中注重题目的理解和分析。
看清八种日常推理错误
看清八种日常推理错误看清八种日常推理错误文:斯蒂芬·劳谬误是推理错误。
推理——论证的运用——是哲学家的主要工具。
当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推理。
因此,在遇到逻辑错误时能够识别它是很重要的。
本章帮你识别八种常见的推理错误(你自己也很有可能偶尔犯这些错误)。
1.事后归因谬误(迷信谬误)我担心我的考试,于是吉尔买了个幸运符保佑我过关,我带上了符,第一门考试过关了,所以幸运符有用!我准备带着它参加其他考试,它也会保佑我顺利通关的。
这是事后归因谬误的例子。
这里还有两个例子:·约翰的通灵人告诉他,在他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她会传送心灵感应。
他成功了!所以他的通灵人确实具有神奇的力量!从此以后他总是在爬山时去寻求她的帮助。
·地方税增加了,看,犯罪率也上升了,所以高地方税造成了犯罪。
因此地方税绝不应该增加!考察这三个例子,你会发现其中的结论都是因为两个事件相继发生,所以第一个事件必定造成了第二个事件。
这显然是错误的推理。
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事件接着另一个发生,两者之间其实没有因果关系。
例如。
我把水壶插头插上,马上就有颗彗星撞上木星,难道是我造成了它们之间的碰撞?显然不是。
相继发生的事件当然也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也许提高税收确实会引起犯罪率的提升,也许约翰的通灵人确实帮助了他取得成功。
关键是,这种“一次性”的观察完全不能证明第一个事件引起了第二个事件。
我们得到的教训是:不要匆忙下结论。
注意,事件相继发生可能有理由让我们调查两事件之间是不是有因果关系,但它本身不足以让我们理性地相信这种因果关系的存在。
不幸的是,迷信的人很容易犯事后归因谬误,胆大莽撞的人也确实能从中获益。
你只要指出,有人在你店里买了幸运符后马上中了刮刮乐的奖,很快会有轻信跟风之徒把你的店铺挤得水泄不通。
2.诉诸权威的论证(名人代言广告的最爱)·“我马上会找到我的真命天子。
”“你怎么知道?”“我问了码头上的算命机,它就是这么说的。
【史记正义】的错误前提,必然导致错误结论
【史记正义】的错误前提,必然导致错误结论刘玉文董宝瑞先生在近作《对“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的确当解释》中曰:『《史记正义》确实有“河,黄河也。
山,华山也。
从华山及黄河以南为中国也”的注释,但对“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这一句,经过一番惯用的逻辑推导最后得出:『秦岭一带的山脉由华山一带越过黄河,向东北经中条山、太行山,到达燕山,在昌黎碣石山一带至于渤海而尽。
』唐代人在注释《禹贡》大都主张古黄河在碣石入海,这无疑是正确的,张守节也不例外,但在古黄河的入海地点上却产生了错误。
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在解释九河碣石时误认为“古黄河从平州入海”。
如《史记.夏本纪》“冀州”【史记正义】注释曰:“黄河自胜州东,直南至华阴,即东至怀州南,又东北至平州碣石入海也。
东河之西,西河之东,南河之北,皆冀州也。
”显然张守节把黄河的入海地点搞错了,人为地向东北斜拉了五百余里。
这样今昌黎境就占了大便宜,平州的河(假想黄河)南之地也可以算“中国”了(但应属兖州之域)。
平州一的部分勉强可算“东河之西”(实际在假象黄河西北)的地域可算在冀州之内了,所以董先生就“冀州、冀州”起来了。
但是黄河若从天津南、黄骅东入海,你还“冀州”得起来吗?孤竹,四荒之一也。
现在的科技知识已证明【史记正义】关于黄河入海的前提是错误的。
古黄河入海口最北不超过海河下游,不可能到河北昌黎入海。
所以《史记正义》『“言中国山及川东北流行,若南山首在昆仑葱岭,东北行,连陇山至南山、华山,渡河东北尽碣石山。
”』中的“碣石”是指平州碣石,其结论必然是错误的。
【史记正义】的解释也有自相矛盾之处。
董先生不妨看看这一段:《史记.夏本纪》:“播为九河……入于海。
”【史记正义】释曰:“播,布也。
河至冀州,分布为九河,下至沧州,更合同为一大河,名曰逆河,而夹右碣石入于渤海也。
”你看,逆河在沧州,夹右入海也在沧州,毋庸置疑,那被逆河所夹的“碣石”也就必然在沧州。
人生没有悔药经典语录
人生没有悔药经典语录1. 人生就像一场单程旅行,哪有什么悔药可吃啊!就好比你上了一辆火车,开出去就没法回头了,只能一路向前。
想想那些错过的机会,要是能重来该多好,可惜没如果啊!例子:我以前有个很好的工作机会,没好好珍惜,现在想想,真是后悔死了,要是有时光机就好了。
2. 人生没有悔药,这不是明摆着的嘛!就像射出的箭,哪能再收回来呢?那些曾经犯过的错,就只能自己承担后果咯。
例子:他年轻时冲动犯下大错,现在再怎么懊悔也没用了,只能努力去弥补。
3. 哎呀,人生哪来的悔药呀!这就跟下棋一样,落子无悔呀!一步错,可能全盘皆输,能怪谁呢?例子:她在感情里选错了人,现在过得很痛苦,可世上没有后悔药让她重新选择。
4. 人生没有悔药,这多简单的道理啊!就好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呀!那些虚度的光阴,现在后悔也来不及啦。
例子:我以前总是偷懒,现在看到别人都有成就了,才后悔当初没努力,可是已经晚了。
5. 人生可没有什么悔药卖哦!这就如同打破的镜子,再怎么拼凑也回不到最初的样子啦。
曾经失去的,就只能留在回忆里咯。
例子:他们因为一点小事分开了,后来都很后悔,可人生没有悔药能让他们回到过去。
6. 人生没有悔药,你说是不是?这好比是撕碎的纸张,没法再复原了呀!那些做错的选择,只能自己默默吞下苦果。
例子:他选错了投资项目,亏了好多钱,现在后悔不已,但也没办法了。
7. 嘿,人生哪会有悔药呀!就像流逝的时间,一去不复返呀!曾经错过的人,再也找不回来了哟。
例子:她当初没有珍惜那个对她好的人,现在想起来,心里满是遗憾,可又能怎样呢。
8. 人生没有悔药,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嘛!就像写错的字,即使擦掉也有痕迹呀!那些犯下的愚蠢错误,只能自己买单咯。
例子:他在考试中粗心大意做错了很多题,出来后特别后悔,可是已经无法改变了。
9. 哇塞,人生真的没有悔药呀!就跟走岔的路一样,回不去啦!曾经放弃的梦想,现在想想多可惜呀。
例子:他以前为了安稳放弃了自己的艺术梦想,现在年纪大了,时常感叹,要是当时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盘点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中易犯十大逻辑错误
盘点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中易犯十大逻辑错误在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题中考生很容易陷入一些“陷阱”,只要这些错误能绕过去,就一定能拿下这部分分数,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就把这些错误指出来。
1、同语反复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一样违反了定义的一条规则,即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具体地说,同语反复是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例如:乐观主义者就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的人。
2、循环定义循环定义是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
例如: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在这个定义中,定义“丈夫”必须用“妻子”这个概念,而定义“妻子”则必须用“丈夫”这个概念,因此,这个定义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明。
3、概念不当并列对概念分类的标准不一致会导致概念不当并列的逻辑错误。
例如:【例1】我最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英国的、法国的、古典的,我都爱读。
上述陈述在逻辑上犯了哪项错误?A.划分外国文学作品的标准混乱,前者的按国别的,后者的按时代的。
B.外国文学作品,没有分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等。
C.没有说最喜好什么。
D.没有说是外文原版还是翻译本。
【中公解析】正确答案:A。
A指出了题干对外国文学作品分类中犯的逻辑错误是标准不一致。
B指出的是如何分类好,不是题干的逻辑错误;C和D明显不合适。
4、偷换概念在同一思维中如果没有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就会犯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例2】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著作,因此,《狂人日记》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下列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上述推理的逻辑错误?A.偷换概念。
B.自相矛盾。
C.以偏概全。
D.倒置因果。
【中公解析】正确答案:A。
题干中的推理两次提到“著作”,前一个指鲁迅著作的总体,第二个指一部具体的著作《狂人日记》,前后概念不一致,为偷换概念。
B、D显然不合适。
选C也不妥,因为“以偏概全”类的错误是从个体或部分的特性出发,推广到全体时所犯的推理错误。
5、转移论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论证有效性分析八大常见逻辑错误
论证有效性分析八大常见逻辑错误在职研究生:MBA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经常是困扰MBA考生的一个障碍,且是他们容易丢分的一个项目。
中公管理人从历年英文考试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八大论证有效性分析常见错误,供参加在职硕士研究生考生们学习。
一、以偏概全简单枚举法的结论是或然而非必然的,可靠的结论往往建立在,数目,范围充足的,取样对象之间的差距要够大。
通常把样本过少、结论明显过假,或者过于简单的方法称为“以偏概全”。
常见问题有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情况;有论证条件过于单薄无法支持论证的情况;也有对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不够清楚、准确的情况。
例:在针对巴黎市民对垃圾食品偏好度的调查中,调查人员在巴黎的各大麦当劳餐厅随机抽取了300人做调查,发现巴黎市民更喜欢程度高达75%。
分析:该调查的样本仅仅来自于巴黎的快餐厅,在巴黎快餐厅吃饭的人就餐偏好不能代表巴黎市民的就餐偏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二、类比不当作类比的两个事物之间固然有相似之处,但也与所差别。
于是从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地方的相似,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仍相似的结论,就不具有必然性。
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已知相同属性与推出的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其相关程度越高,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大。
相反,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小。
例:熊猫和棕熊是近亲,他们都具有相似的牙齿额肠道结构,适应于肉食,所以,熊猫常用的食物是肉类。
分析:该例中就用到了类比不当的错误,熊猫和棕熊虽然在很多地方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大不相同,这些是构成两者食物结构不同的原因。
类比除了两个物体之间的类比还有同一个物体不同时间的类比,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类比都是有问题的,因为当时间发生了变化,物体所处的环境也可能发生了变化,而且不能排除偶然性。
例:上次我打得赢他,我这次一定也打得赢分析:世上没有常胜将军。
三、因果倒置因果关系具有共存性。
指原因和结果是在时空上相互接近的,并且总是共同变化的:原因的变化将引起结果的相应变化,结果的改变总是由原因的改变所引起。
逻辑谬误文不对题例子
逻辑谬误文不对题例子一、以偏概全定义:依据不充分的例证得出普遍的结论。
示例:“我的舍友说她的哲学课很难,我的哲学课也很难,因此,所有的哲学课必定都很难!”本例的依据仅为两个人的感受,是不足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建议:检查所选用的例证:是否只有不多几个人的观点或者经历?如是,则应考虑是否需要增加证据,抑或缩小结论涵盖范围。
(注意:本例结论若改为不那么绝对的“某些哲学课对某些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则不属于“以偏概全”。
)二、推不出定义:给出的论据的确能够支撑某种结论,然而却非欲论证的结论。
示例:“惩罚的严厉程度应当与违法的严重程度相吻合。
现如今,对酒后驾车的惩罚也许不过只是罚款。
然而酒后驾车乃是非常严重的违法,可以导致无辜行人的丧命。
因此,酒后驾车应当适用死刑。
”这里的论据实际上可以支撑若干结论,例如“对酒后驾车应当严惩”等等,但却不能支持适用死刑的正当性。
建议:分清论据与结论。
检查论据,看它们可以客观地给出什么结论。
检查结论,看它需要什么论据作为支撑,然后检查实际是否给出了这样的论据。
“推不出”的逻辑谬误往往发生在结论过于宽泛或者过于绝对之时,因此,如果所提主张较大,则应特别小心仔细。
三、事后归因(亦称“假性因果”)这一谬误的名称来自拉丁语“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意为“后此,故因此”。
定义:认为事件甲之后发生了事件乙,因此事件甲导致了事件乙。
有时时间上似乎相互关联的两件事,实质上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换言之,相互关联并不等于存在因果关系。
示例:“琼斯总统提高了税收,之后暴力犯罪上升。
因此,琼斯总统对犯罪上升负有责任。
”税收增加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犯罪上升的一个因素,但本例并未揭示二者存在因果关系。
建议:要避免“事后归因”,本例的论证就需要给出一定的解释,阐明税收增加如何最终就会引起犯罪上升。
因此,避免这一谬误的办法就是:如果要说甲导致乙,就还应说明甲如何导致乙,而不能仅仅说是因为甲先发生乙则后发生!四、滑坡谬误定义:声称某事之后将会发生一连串通常是可怕的后果,但却并无充分证据支撑该推论。
推理前提不正确的案例
推理前提不正确的案例
推理前提不正确,也称为“假前提”,会导致推理错误。
以下是一些推理前提不正确的案例:
1.偷换概念:在推理过程中,将一个概念偷换成另一个概念,导
致结论不成立。
例如,在论证“所有猫都是动物”时,将“猫”的概念偷换成“狗”,得出结论“所有狗都是动物”,这是不正确的。
2.错误归纳:基于不充分的样本或错误的观察得出一般性结论。
例如,只观察到一些黑人喜欢吃巧克力,就得出所有黑人都喜欢吃巧克力的结论,这是错误的。
3.以人推物:将适用于人的属性或规律推论到其他物体上。
例如,
认为电脑也有感情和意识,这是不正确的。
4.因果倒置:将结果误认为是原因。
例如,认为经济增长导致通
货膨胀,但实际上是通货膨胀导致了经济增长。
5.假设矛盾:假设的前提与已知事实或逻辑相矛盾。
例如,假设
地球是平的,这与已知的地球是球体的事实相矛盾。
6.以偏概全:基于有限的信息或片面的观察得出全面的结论。
例
如,只观察到一些老年人喜欢打太极拳,就得出所有老年人喜欢打太极拳的结论,这是不正确的。
7.忽略证据:在推理过程中忽略对结论产生影响的证据。
例如,
在论证某药是否有效时,忽略其他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导致结论不准确。
总之,推理前提不正确可能导致结论不成立或错误。
在推理过程中应
避免这些错误,确保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
“显而易见”下的缺失——《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听课后的感想
“ 弦图” 曼
— —
尽在横格中
邢 成 云
2 O 1 2 年 山东省滨 州市 中考数 学一道压轴题 的溯源与改进
⑩ 山东 省 滨 州 市 北 镇 中学 初 中部
⑩ 山 东 省 滨 州 市 北 镇 中 学 刘 丽 凤
我们 知道 , 赵 爽的 “ 弦图( 或勾 股 圆方 图 ) ” 是 由四个 全等 的直角三角形 围成 的 ,赵 爽利用它巧妙地证 明了勾 股定理 , 其证法之优美 、 精巧, 令 人叹为观止 , 它是证 明勾 股定理 最著名 的证法之 一 , 特别是 “ 弦 图” 一 图蕴含两种 证法更是举 世无双. “ 弦 图”是证 明勾股定理 的无 字经典
逐 步提高 , 到九年 级时 , 应帮助学 生达到用 “ 符号表 示推 理” 的层次 . 所以, 教学 过程 中 , 要 抓住 每一次机 会 , 引导
学生证 明相关 的结论 ,在学生证明结论的过程申帮助学
4 2 4 . 2 . 2 直线与 圆的位置关系》 . 下面是课堂 中的教学片段.
师: 经过刚才的探讨 , 我们知道 了直线与圆具有三种
边形 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紧接着就请学生 自己证明这个
结论.教材 这样设计 的 目的就是使推理论证 成为学生 观
察、 实验 、 探究得 出结论 的 自然延续 , 帮助学生养 成严谨
的思维习惯和科 学的精 神.
篱 菡 豳
中‘ ? 擞・ ? 初 中 版
2 0 1 3 年1 月
考 纲 点 睛
d = r ; 直 线f 与 O0 相离铮矗 >
线z 的距离d 等 于半径r 时 ,直线f 上其余各点到圆 50 的距 离都大 于r , 因此直线址: 其余各点 都在 圆外 , 只有 唯一 的
论穆勒的“谬误”理论与方法
逻辑是研究正确推理论证方法及其规则的。
“谬误”作为推理论证的重要内容,在西方逻辑发展史上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穆勒(1806-1873年),英国著名哲学家,著有《逻辑学体系》(A System of Logic)、《对威廉•汉密尔顿爵士哲学的考察》(Examinations of Sir William Hamilton's Philosophy)等等。
其中,穆勒认为写作《逻辑学体系》的目的就是把全书献给“谬误”,他提出的“哲学中的谬误”①曾一度引起了人们的非议。
如何看待穆勒的“谬误”思想是研究穆勒逻辑思想的必要所在。
本文对穆勒的“谬误”理论与方法重新进行梳理、分析,以期对穆勒逻辑思想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 穆勒对“谬误”概念的厘清与界定“谬误”在生活中是常见的,正如穆勒所言:“我确实倾向于认为:谬误……已经成为了三分之二坏哲学的原因,而且特别是人类的心灵从未停止产生坏的形而上学的原因”②。
在《对威廉•汉密尔顿爵士哲学的考察》中,穆勒指出,他需要大量篇幅去反驳一个特殊的形而上学系统,而“谬误”就是其背后的根源。
由此,穆勒提出了自己对“谬误”的认识。
首先,在“概括的谬误”中,穆勒写道:“在生命的行为中——在人类的实际事务中——错误的推论或对经验的直接解释,除非经过思维能力的大量培养,否则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他们所获得的最高程度的文化之后,这种错误的推论,在行为上产生的相应错误是相当频繁的”③。
在穆勒看来,“谬误”本质上是把显而易见的证据错当成实在证据,“我们对于事物的观念必须符合事物本身的真实性”④。
穆勒称“谬误”为一种错误,这种错误是普遍存在的,容易自然地产生且难以纠正,它们不仅会导致观点的错误,还会导致行为上的错误。
正是基于此,穆勒认为要纠正“谬误”就是“要研究那些根本不是证据的各种显而易见的证据,以及那些实际上不等于结论的显而易见的结论性论穆勒的“谬误”理论与方法佟 璐(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摘 要:“谬误”作为西方逻辑史的核心内容,为各时期逻辑学家所重视。
李伟希:逻辑谬误之不当类比
李伟希:逻辑谬误之不当类⽐2015年,新浪微博上有⼀句这样的话,曾经⼀度很⽕:⼈的眼睛有5.76 亿像素,却终究看不懂⼈⼼。
这句话其实从逻辑来说,就是典型的不当类⽐。
这⾥联系2句话的最核⼼的⼀个字就是“看”,也就是这句话认为看东西的看与看懂⼈⼼的看是都是看,属性是⼀样的,都是看。
其实不是,因为眼睛看东西的看是⼀种图像处理,⽽看懂⼈⼼的看,却是⼀种⼼理认知活动,属于⼼理学的范畴。
图像处理学与⼼理学是2个完全不同的学科,没有可⽐性,不能如此的使⽤类⽐推理。
不过随后有⽹友做了⼀个回复:那是因为摄像头⼲不了CPU的活,这是⼀个神回复!这⾥也是⽤的类⽐推理,但这个类⽐推理是成⽴的。
我们来分析⼀下:在⼈和电脑这两个不同的事物间,⼈的眼睛类似于电脑的摄像头,⽽⼈的⼼脏类似于电脑的CPU,他们之间相同的属性都是整体组成的关系,⼈是整体,⼈的⼼脏,⼈的眼睛是组成,电脑是整体,摄像头和CPU是组成,并且眼睛和摄像头共同的属性都是输⼊图像,⼈的⼼脏和CPU都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部位。
注意,此时的⼈⼼应该理解成⼈的⼼脏,如果理解成⼈的⼼理活动,那么将⼈的⼼理活动类⽐于电脑的CPU⼜很难成⽴了。
类⽐推理:是基于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种推理形式,本质上类⽐是⼀种主观的不充分的似真推理,因此,要确认其猜想的正确性,必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
我们再来看⼀个关于郭德纲代⾔⼴告的经典案例。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曾经代⾔减肥茶,被消费者举报减肥茶⽆效,还被央视315晚会曝光,认定为是虚假⼴告。
但郭德纲对此不服,提出多条反驳意见,其中⼀条是:有⼈质疑⼴告上写着迅速抹平⼤肚⼦,说不灵。
郭德纲说:呵,你那是是矫情。
⽅便⾯袋上印着⼤虾⾁块,也没见⼈上⽅便⾯⼚上吊去;藏秘排油⼴告画上还有四个藏族姑娘呢,您也要?这⾥⽤的是类⽐推理,最后郭德纲还推出买减肥茶要送姑娘这样荒谬的结论。
听起来是挺逗的,细⼀分析,逻辑上⼤有问题。
课堂上起哄导致同学打架检讨3000字
第一篇、3000字大学旷课翘课检讨书课堂上起哄导致同学打架检讨3000字尊敬的辅导员:你好,在此我怀着愧疚和懊悔的心情向你做一次深刻的检讨。
这是一次发自内心的良知和深切悔悟的检讨,这次检讨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重新使自己的思想步入正轨,使我重新明白了学生要以学习为本,学习放在第一位。
不管有任何理由逃课是错误的,这次错误触及到了我内心灵魂深处,在我黑暗而冰冷的内心再一次播上火种,熊熊烈火再一次复燃,心理的呐喊声再一次响亮在耳边,使黑暗、冰冷、迷失方向的心再一次踏上奔向光明的列车。
我痛定思痛过后决定从下学期开始洗心革面重新做一次合格的大学生。
逃课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逃课,是一种公认的显而易见的逃课,具体表现在早退、迟到、无故旷课等;另一种是隐性逃课,是一种变相逃课危险性很大具体表现在课堂上睡觉、走神、看小说杂志、聊天等。
这几种逃课的表现形式在我们课堂中再常见不过了,这些现象如果不及时制止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而我,没能提高思想意识杜绝这些不良现象。
大学中逃课现象并不鲜见,不少大学生基于心理压力、情感因素、迷恋网络、个人情绪及身体不适等原因为挡箭牌而逃课,而迟到,也不是一件可忽略的小事。
做为一名大学生是不应该有的,首先没有遵守校园校规制度按时上课,其次对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步入正确的思想轨道,长期以往养成生活、学习懒散的作风,给全班做了个坏榜样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早退,更不是能置之不理的小事。
自从我们上课前走进教室到下课后走出教室,什么同学等着我聚会吧,什么这节课是选修课吧,什么老师讲课没兴趣吧,做为一名学生这些统统是不合理的理由。
没有理由不守时,没有理由辜负老师的心血课程,没有理由欺骗父母对你的期望,更没有理由断送自己的前途。
无故旷课,是逃课中最为严重的,比起迟到、早退情节更为严重。
许多学校的老师一在强调严禁旷课,虽然仅仅旷了一天课会反映出很多问题。
学知识就像盖大厦一样,地基没打好再漂亮的摩天大厦也经不起“社会飓风”的考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道显而易见的错误的实验结论
【情景】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某同学将镁条放在热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同学们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生成的气体进行了两种推测:推测一:该气体是氢气;推测二:该气体是氧气.请选择上述任意一种推测进行实验验证.
(2)反应后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有碱性物质生成;
(3)请你对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红色褪去这种现象进行探究.(只要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热的Mg(OH)2溶液与空气的CO2反应,生成盐,溶液褪色.
方案一:向热的Mg(OH)2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通入CO2,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假设二: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
方案二:向热的Mg(OH)2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然后在溶液上方滴加植物油,形成油层,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质疑】
1.本实验关键的问题就是实验温度发生改变,假如温度不变,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色当然可以说明有碱性物质得到。
2.原因:酚酞变红的主要元素就是OH-离子浓度的问题,假如OH-浓度大于10-6mol/L以上,则为红色。
3、水是一种电解质,水的电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水的温度为95℃时,水中的OH_浓度刚好为10-6mol/L,当水沸腾以后,水中的OH-浓度当然大于10-6mol/L,即便没有碱性物质得到,溶液也会变红色,同样道理,当温度降低的时候,酚酞颜色褪去。
4、实验证明:只要加热含酚酞的蒸馏水,就可以证明以上结论是否错误。
后记:其实你可以先加好酚酞,在加热试管里的水,就是在水沸腾的时候溶液会变红,冷却下来,红色依旧。
去实验室试了一下,真的是这样的,一点都不假。
如果你加热沸腾以后,稍不沸腾了再加酚酞,溶液是不会变红的。
Ps:由于氢氧化镁的Ksp为1.8*10-11,因此饱和的氢氧化镁的PH还是比较大的,大约PH大于10.
但是,本实验中,也许得到的氢氧化镁不足够地多,因为本题甚至无法说明有氢氧化镁得到。
由此想到,搞浓度的氨水实际上也是可以和金属铝反应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浓氨水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已经足够大,能和金属铝反应,可以溶解氢氧化铝了!
离子反应的本质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