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床施工方案79042
市政道路路床施工方案

1、施工测量放线清表后由测量人员先进行施工测量放线,首先恢复中线,定出开挖边线及高程控制点,并每10m设一里程桩,为防止道路基层宽度不够,开挖的路槽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60cm左右。
2、路床开挖、整平(1)路床整形用挖机开挖路床,测量人员跟踪测量的方式进行。
为了避免超挖和开挖不到位,测量员每5米测设开挖深度控制点,并留5CM的虚度。
(2)槽帮按要求挖出坡度,修整平顺,为防止路床受雨水浸泡,应时刻关注天气情况,要在下雨之前,及时在路床外侧修好边沟及积水坑,以便排出雨水。
(3)推土机跟在挖掘机后面根据高程控制点及时进行粗平及排压,保证路床虚度一致。
推土机排压后的,测量人员再次测设高程控制点,虚度为2CM,由刮平机根据控制点进行细平,用装载机及时将刮出来的多余的土清走,保证路床宽度。
3、碾压成型细平后由振动压路机、三轮压机本着先轻后重的原则对路床进行碾压。
碾压时先从路外侧边缘开始,外侧轮的1/2压在路肩上,每次重轮重叠1/2~1/3,逐渐压至路中心,即为一遍,碾压一遍后,再仔细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即时修整,修整时应从表面下挖深翻松8-10cm,然后再进行填补。
第一次由振动压路机静压按2km/h速度进行,一进一退两遍;第二次振动碾压,速度相对加快,按3km/h进行,二至三遍;第三次三轮静压,开始按1.8km/h 速度,加快按2.4-2.7km/h进行,4-6遍;路基边缘两侧多压二遍。
碾压应遵循由低到高、从边到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后轮重叠1/2~1/3轮宽的原则。
碾压密实,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经检测压实度至符合要求为止。
确保无弹簧、松散、起皮土等现象。
当无法达到碾压密实度和强度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再确定处理方案。
如大面积弹软,则及时向监理、业主、设计汇报,并根据设计方案掺加石灰施进行基底处理,而小范围弹软的,则向监理、业主汇报后根据现场情况局部翻开晾晒或超挖一定深度进行换填。
4、报检、验收路床碾压成型后,及时找监理、业主及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报验、检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路床施工方案

路床施工方案路床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路床施工方案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路床是道路施工的基础,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路床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路床施工前准备在进行路床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2.1 确定施工图纸施工图纸是进行施工的依据,包括路床的布置、厚度等。
施工前应仔细研究施工图纸,确保理解并准确执行。
2.2 检查工程设备和材料在施工前,应检查工程设备的完好性和操作性,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3 制定施工计划根据施工图纸和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顺序、作业时间和施工人员的分配等。
3. 施工过程3.1 清理工地施工前,应清理工地,清除杂物和积水,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3.2 试坑检查根据施工图要求,在施工区域进行试坑检查,确认地下结构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问题需要及时调整。
3.3 探测地下管线在施工前应进行地下管线的探测,确保施工不会损坏地下管线。
3.4 路基处理3.4.1 原地路基处理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对原地路基进行处理,包括挖填土方案、土壤改良和压实等。
3.4.2 临时路基处理对于需要临时道路的情况,如需要通行期间的施工等,应进行临时路基处理,确保施工期间车辆能够安全通行。
3.5 路基压实在路基处理完成后,应进行路基压实。
根据土质情况和施工图纸要求,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和方法进行压实,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6 路面铺设在路基压实完成后,可以进行路面的铺设。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和路面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铺设方法和工艺,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4. 施工质量控制4.1 工艺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4.2 工艺检验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工艺检验,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和整改。
5. 安全措施在路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安全,做好以下措施:5.1 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路床施工方案

路床施工方案测量定线→挖方段路床开挖→填方段清理与掘除→路基土方填筑→石灰土处理层→成活与养护一.测量定线测量放线采用Ⅲ级管理,Ⅰ级管理由业主提供测量控制网,Ⅱ级管理由项目经理部测量室依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每100M在路线两侧设置导线点.水准点,Ⅲ级管理项目分部测量班根据Ⅰ.Ⅱ级控制网加密控制点,沿路线每10M设置路线中心桩.边线桩,各构筑物两边独立设置控制点。
对Ⅲ级管理设定的控制点,由Ⅱ级管理在施工前加以复合。
对路基中心线由Ⅲ级管理放线,Ⅱ级管理复核,路基边线由Ⅱ级管理放出,同时根据路基填筑的高度不同,放坡坡度不同,放出路基边坡的坡脚及开挖段的上口线。
由测量人员进行清表前原地面高程测量,结合设计路面高程初步计算出清表宽度。
平坦地段每10m作一断面,起伏较大地段进行加密断面。
路基正式填筑前每10m测设一组中线桩。
为确保路基碾压质量,在路堤土两侧需各加宽30cm,当路堤碾压成活后再进行刷坡达到设计宽度及坡度要求。
二.挖方段路床开挖挖方段施工时,先取50米做为试验段,将路床清除至设计路床顶标高-1cm,记录测量数据,再经过灰土拌和碾压等工序验收后,记录实测高程,确定下一步大面积施工时挖方时的下挖深度。
一般采用机械开挖,挖至基底标高以上200mm时停止机械挖土,改用人工捡底。
挖方路基的施工标高应考虑到压实后下沉量,其值应有试验确定。
三.填方段清理与掘除1在土方回填前,首先清除路基范围内的表土,根据路基下坡角边线进行清表,清表深度取决于现况土质情况,原则上清除表层土30cm并挖除原地面30cm以下不适宜做为填筑路基的材料,包括:淤泥.垃圾.有机质残渣.地下构造物,地下洞穴等,清至露出原状土层,用重型压路机(18t)进行碾压,对原状土进行土壤压实度检测。
土基压实度达到95%后方能进行上部回填,路基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不小于30cm,并分层压实。
对局部坑洼处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使路基面平整,然后再进行土方填筑。
路基路床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城市新建道路工程,道路全长X千米,道路红线宽度为Y米,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设计车速为V km/h。
道路起点为A点,终点为B点,沿线穿越多个区域,涉及不同地质条件。
为确保道路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路基路床工程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成立路基路床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工作。
下设工程技术组、材料供应组、施工班组等。
2. 施工人员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包括路基路床施工、测量、试验、质检、安全等岗位人员,并进行岗前培训。
3. 施工机械设备根据工程需要,配置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洒水车、装载机、平板车等机械设备。
4. 施工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各类路基材料,如土、砂、石、水泥、石灰、土工布等。
三、施工方法1. 路基施工(1)土方开挖:根据设计图纸,采用机械开挖,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地下管线和设施。
(2)土方填筑:选用适宜的土方填筑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填筑,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标准。
(3)路堤施工:根据地质条件,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路堤施工,如填筑、压实、加固等。
(4)路床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床施工,包括填筑、压实、平整、排水等。
2. 路床施工(1)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路基路床放样,确保施工精度。
(2)土方填筑:选用适宜的土方填筑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填筑,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标准。
(3)压实: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4)平整:采用推土机进行平整,确保路床表面平整。
(5)排水:设置排水设施,如排水沟、涵洞等,确保路基排水畅通。
四、质量控制措施1.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2. 施工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工艺、施工参数、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4.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完成工程后,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路床处理施工方案

路床处理施工方案1. 引言路床处理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
本文将针对路床处理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施工人员正确处理路床问题,确保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
2. 施工前准备在开始路床处理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2.1 路床检查和评估在施工前,需要对现有路床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主要目的是确定路床的强度、平整度和排水状况等,以确定需要采取何种施工措施。
2.2 设备和材料准备根据路床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常用的设备包括挖掘机、压路机等,常用的材料包括碎石、沥青等。
2.3 施工人员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足够的技术和安全意识,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和材料。
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安全指导,以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 路床处理施工步骤3.1 清理工程在施工前,需要清除路面上的杂草、垃圾和残留物。
使用适当的清理设备,对路面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2 挖掘和填充根据路床的情况,使用挖掘机进行挖掘工作,清除不符合要求的土壤和杂质。
然后使用合适的填充材料,填补坑洞和不平整的地面,确保路床的平整性。
3.3 压实工程使用压路机对填充材料进行压实,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足够的压实次数和压实方式,确保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4 排水工程在路床处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排水问题。
根据路床的坡度和周围环境,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良好的排水条件。
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设置排水沟、挖掘排水渠等。
3.5 足够的养护时间完成路床处理之后,需要给予足够的养护时间,以确保路床的稳定和强度的提高。
在养护期间,要注意避免施工车辆和行人的碾压,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4.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在路床处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以确保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安全。
4.1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栏,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施工人员要佩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和防护鞋,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路床施工方案

路床施工方案
路床施工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下面给出一种路床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1. 路基开挖: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机械进行路基开挖,保证开挖面平整,并保留必要的控制及安全措施。
2. 填筑石料:选择符合规格的优质石料进行填筑,采用合适的填筑层厚度,保证填筑层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3. 石料碾压:采用振动碾压机进行石料的碾压,保证填筑层的密实度和均匀性,以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
4. 水平校平:利用水平仪对路面进行校平,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平坦度,避免积水和减少车辆行驶时的颠簸感。
5. 破碎石层铺设:铺设破碎石层,以进一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性能,确保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 桩基处理:对需要处理的桩基进行加固和保护,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避免地基沉降和桩身变形。
7. 路肩修整:对路肩进行修整,保证路肩的平整度和坡度,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
8. 沥青层施工:采用热拌沥青工艺进行沥青面层施工,确保沥
青的均匀性和密实度,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9. 交通标线标志设置:根据道路交通管理要求,设置合理的交通标线和标志,指导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并提高交通安全性。
10. 清理和交付:施工结束后,对工地进行清理,清除垃圾和杂物,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交付道路使用前,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采用以上施工方案进行路床施工,能够保证路基的坚固性、平整度和稳定性,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行车安全性,为交通出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路床施工方案

路床施工方案路床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1. 制定施工计划:根据设计要求和交通管理要求,制定施工计划并报批。
2. 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土石方施工用的砂石、水泥、铁筋等,以及施工用的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等。
二、施工工艺1. 路线勘测: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路线,并进行勘测,确定路线的坡度和路基宽度。
2. 移除障碍物:清除工地上的积水、杂草等,移除路线上的障碍物。
3. 开挖土方: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挖掘机开挖路基,挖掘机要在开挖时保持平稳,并避免对路基造成破坏。
开挖完毕后,对土方进行平整和压实。
4. 回填土方:将挖掘的土方进行回填,回填时要按照层次进行,每层回填后要进行压实,确保路基的坚固稳定。
5. 路面铺设:在路基上铺设防渗层和防护层,每层的铺设要平整牢固。
在铺设过程中,要留出较为平整的面层倒角。
6. 路面沥青铺设:在防护层上,使用沥青进行铺设,每次铺设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
沥青铺设后,用辊压进行压实,并验收是否达到要求。
7. 横断面整形:对路面进行整形打磨,确保路面平整,没有颠簸和凹凸不平的地方。
8. 施工完工验收:验收工程质量,包括路基的均匀、压实程度和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厚度等。
三、施工安全措施1. 交通管理: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指示交通,保证施工期间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2. 工地封闭:对工地进行封闭,确保施工期间工地的安全,防止路外人员进入施工区。
3. 现场消防:配备灭火器材,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4. 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四、施工质量控制1. 现场巡查:由质量监督人员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记录:在施工过程中,记录施工的各项数据,包括材料使用量、土方开挖量、沥青铺设厚度等,以备施工完毕后的验收。
3. 施工过程检测:使用仪器对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沥青铺设等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通过以上的施工方案,可以确保路床施工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市政道路路床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路床施工方案市政道路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路面是市政道路的重要部分,路面必须要进行路床施工,保证路面的平整、耐久和稳定性。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市政道路路床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现场踏勘:对现场道路进行勘测、测量,确定道路的长度、宽度、高程、纵横坡度等。
2. 设计施工方案:根据踏勘数据,制定施工方案,包括路面材料、路面结构、路面整体厚度等。
3.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路面材料,包括碎石、石子、水泥、骨料等。
二、基础处理1.清理基底:清除基底上的杂物、泥沙、积水等,保证基底的平整、干燥。
2.打磨基底:使用振动器等工具将基底表面打磨平整,确保基底硬度均匀。
3.调整基础高度:根据设计方案要求,使用水泥夹砂等材料,调整基础高度,并压实。
三、路面结构1.下层结构:在基础上铺设厚度为20厘米的碎石作为下层结构,进行压实。
2.中层结构:在下层结构上铺设厚度为20厘米的中层结构,使用石子均匀散布,压实加固。
3.上层结构:在中层结构上铺设厚度为8厘米的上层结构,使用骨料均匀散布,进行压实。
四、整体施工技术1.压实:在铺设材料的同时进行压实,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度。
2. 清理:在施工完成后,清除路面上的碎石、骨料等杂物及泥沙、积水等,保持路面的干燥清洁。
3.养护:路面施工完成后,需要对路面进行养护,使用喷水车等方式对路面进行湿润处理,保证路面的硬度和稳定性。
五、安全措施施工现场必须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要求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对需要停水、断电、道路交通管制等工作要提前通知居民和交通部门。
综上,市政道路路床施工是一项需要严格执行规范化操作的工程,确保施工质量和道路耐久性。
同时,也需要涉及工人安全,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
路床施工方案

路床施工方案1.引言路面是道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路床作为支撑和传递荷载的基础,对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路床施工方案,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序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旨在提供一个系统化和高效的路床施工指南。
2.材料选择2.1 填埋土填埋土在路床施工中起到支撑和稳定路面的作用。
选择填埋土应考虑以下因素:•土壤性质:应选择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和抗压性能的土壤,并进行相应的土工试验以确保其满足工程要求。
•砂土比例:填埋土中的砂土比例应合理控制,过多的砂土会使土体变得松散,而过少的砂土则会影响土壤的稳定性。
•水分含量:填埋土中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过高的水分会导致土壤流失和沉降,过低的水分则会使土壤干裂。
2.2 石料石料是构成路床的重要材料,其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高强度:石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承受来自交通荷载和自然荷载的压力。
•粒径分布:石料应具备合理的粒径分布,以提供良好的孔隙结构和排水性能,减少水分对路床的渗透和影响。
•石料种类: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合理选择适合的石料种类,如砂石、碎石等。
2.3 沥青沥青是常用的路面施工材料,其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硬度和粘度:选择适当硬度和粘度的沥青,以保证在不同季节和交通流量下的路面性能。
•耐久性:沥青应具备较高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稳定性:沥青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车辆荷载下保持路面平整和不产生变形。
3.施工工序3.1 路基准备路基准备是路床施工中的关键步骤,包括以下工序:•清理:清除路基上的杂物、积水和软土等,保持路基的平整和洁净。
•压实:对路基进行压实处理,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可以采用振动压路机或压路碾等设备进行适量的压实。
•填埋土:根据设计要求,将填埋土均匀地铺设在路基上,并通过适当的控制水分含量和压实处理,使填埋土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3.2 石料铺设完成路基准备后,进行石料铺设,包括以下工序:•前期处理:在路基上进行适当的刨平和修整,以提供均匀的基底和良好的施工条件。
路床处理施工方案

路床处理施工方案1. 简介路床处理是公路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为了提供稳定、均匀的路面基础。
路床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路基变形和沉降,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寿命。
本文档旨在介绍路床处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步骤、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 施工步骤2.1 原始路面清理在进行路床处理之前,需要先清理原始路面,确保基础清晰、平整。
具体步骤包括:1.清除路面上的垃圾和杂物,如石块、土石方残留物等。
2.清除路面上的积水,确保路面干燥。
2.2 路基夯实在清理完原始路面后,需要进行路基夯实。
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挖掘机或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将路基表层翻掘至设计标高。
2.使用压路机对路基进行夯实,夯实面积不应超过压路机胶轮的宽度。
3.夯实时要保持压路机的稳定和均匀的行走速度,确保路基夯实均匀。
2.3 路面平整路基夯实完成后,需要进行路面平整。
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铲车等机械,将适量的碎石铺设在路基上,碎石的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2.使用压路机将碎石进行夯实,夯实时要保持夯实面积和压路机的行走速度均匀。
2.4 路面整平路面平整是路床处理的最后一步,需要将路面整平并达到设计要求。
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摊铺机将沥青或其它道路铺设材料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
2.使用平辊对摊铺材料进行压实,压实时要保持平辊的稳定和均匀的行走速度。
3.根据需要,可使用平刀等工具对路面进行修整,确保路面的水平度和纵向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在进行路床处理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和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中,需对各种施工机械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路基夯实和路面压实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掌握夯实层数和夯实面积。
•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垃圾和杂物,保持施工环境整洁。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进行路面整平时,应注意控制摊铺材料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路床整形施工方案(挖土、压实)

1、施工测量放线清表后由测量人员先进行施工测量放线,首先恢复中线,定出开挖边线及高程控制点,并每10m设一里程桩,为防止道路基层宽度不够,开挖的路槽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60cm左右。
2、路床开挖、整平(1)、路床整形用挖机开挖路床,测量人员跟踪测量的方式进行。
为了避免超挖和开挖不到位,测量员每5米测设开挖深度控制点,并留5CM的虚度。
(2)、槽帮按要求挖出坡度,修整平顺,为防止路床受雨水浸泡,应时刻关注天气情况,要在下雨之前,及时在路床外侧修好边沟及积水坑,以便排出雨水。
(3)、推土机跟在挖掘机后面根据高程控制点及时进行粗平及排压,保证路床虚度一致。
推土机排压后的,测量人员再次测设高程控制点,虚度为2CM,由刮平机根据控制点进行细平,用装载机及时将刮出来的多余的土清走,保证路床宽度。
3、碾压成型细平后由振动压路机、三轮压机本着先轻后重的原则对路床进行碾压。
碾压时先从路外侧边缘开始,外侧轮的1/2压在路肩上,每次重轮重叠1/2~1/3,逐渐压至路中心,即为一遍,碾压一遍后,再仔细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即时修整,修整时应从表面下挖深翻松8-10cm,然后再进行填补。
第一次由振动压路机静压按2km/h速度进行,一进一退两遍;第二次振动碾压,速度相对加快,按3km/h进行,二至三遍;第三次三轮静压,开始按1.8km/h速度,加快按2.4-2.7km/h进行,4-6遍;路基边缘两侧多压二遍。
碾压应遵循由低到高、从边到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后轮重叠1/2~1/3轮宽的原则。
碾压密实,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经检测压实度至符合要求为止。
确保无弹簧、松散、起皮土等现象。
当无法达到碾压密实度和强度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再确定处理方案。
如大面积弹软,则及时向监理、业主、设计汇报,并根据设计方案掺加石灰施进行基底处理,而小范围弹软的,则向监理、业主汇报后根据现场情况局部翻开晾晒或超挖一定深度进行换填。
4、报检、验收路床碾压成型后,及时找监理、业主及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报验、检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路床施工

路床施工为保证路床压实度及平整度,采用如下施工方案:1)路基处理及回填:路基处理时将各种残余废旧管线全部挖除,路基翻浆部位全部挖出后,回填素土夯实,回填时,按分层厚度标准要求分层填筑夯实,以保证路基整体压实度要求。
2)路床内管线处理方案:路床下无法拆除的浅层管线,影响基层的连续施工,同时该处无法采用机械施工,其处理方法为破除管线两侧土渣至管底以下15cm,并予以清除,采用砼灌注,对管线进行包封。
3)路床内检查井的处理:带上浮板的检查井,由管线单位提供符合本道路设计承载力要求的上浮板,安装时上浮板顶面高程在新建路面结构层以下。
对不带上浮板的检查井,基层施工完毕后在检查井四周割缝,剔除松散的填料,统一分层回填。
4)路基施工碾压前检查铺设管线是否到位,避免局部刨掘,影响路床的整体性。
路床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压实度(%)及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土路床石路床范围点数1压实度(深度0~30cm)快速路和主干路轻型击实981000m2 3用环刀法检验轻型击实95次干路轻型击实95轻型击实93支路轻型击实92轻型击实902 中线高程±20mm ±20mm 20m 1 用水准仪测量3 平整度20mm 30mm 20m 路宽(m)<9 1用3m直尺量取最大值9~15 2>15 34 宽度+200mm,0 +100mm,0 40m 1 用尺量5 横坡±20mm且不大于±0.3%±0.5% 20m路宽(m)<9 2用水准仪测量土质路基最低压实度表填挖类型深度范围(cm)最低压实度(重型击实)快速路及主干路填方0-80 95 80-150 93 >150 90挖方0-80 95。
路床施工方案79042

路床施工方案测量定线→挖方段路床开挖→填方段清理与掘除→路基土方填筑→石灰土处理层→成活与养护一、测量定线测量放线采用Ⅲ级管理,Ⅰ级管理由业主提供测量控制网,Ⅱ级管理由项目经理部测量室依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每100M在路线两侧设置导线点、水准点,Ⅲ级管理项目分部测量班根据Ⅰ、Ⅱ级控制网加密控制点,沿路线每10M设置路线中心桩、边线桩,各构筑物两边独立设置控制点。
对Ⅲ级管理设定的控制点,由Ⅱ级管理在施工前加以复合。
对路基中心线由Ⅲ级管理放线,Ⅱ级管理复核,路基边线由Ⅱ级管理放出,同时根据路基填筑的高度不同,放坡坡度不同,放出路基边坡的坡脚及开挖段的上口线。
由测量人员进行清表前原地面高程测量,结合设计路面高程初步计算出清表宽度。
平坦地段每10m 作一断面,起伏较大地段进行加密断面.路基正式填筑前每10m测设一组中线桩。
为确保路基碾压质量,在路堤土两侧需各加宽30cm,当路堤碾压成活后再进行刷坡达到设计宽度及坡度要求。
二、挖方段路床开挖挖方段施工时,先取50米做为试验段,将路床清除至设计路床顶标高—1cm,记录测量数据,再经过灰土拌和碾压等工序验收后,记录实测高程,确定下一步大面积施工时挖方时的下挖深度。
一般采用机械开挖,挖至基底标高以上200mm时停止机械挖土,改用人工捡底。
挖方路基的施工标高应考虑到压实后下沉量,其值应有试验确定。
三、填方段清理与掘除1在土方回填前,首先清除路基范围内的表土,根据路基下坡角边线进行清表,清表深度取决于现况土质情况,原则上清除表层土30cm并挖除原地面30cm以下不适宜做为填筑路基的材料,包括:淤泥、垃圾、有机质残渣、地下构造物,地下洞穴等,清至露出原状土层,用重型压路机(18t)进行碾压,对原状土进行土壤压实度检测。
土基压实度达到95%后方能进行上部回填,路基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不小于30cm,并分层压实.对局部坑洼处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使路基面平整,然后再进行土方填筑。
市政道路路床施工方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1、施工测量放线清表后由测量人员先进行施工测量放线,首先恢复中线,定出开挖边线及高程控制点,并每10m设一里程桩,为防止道路基层宽度不够,开挖的路槽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60cm左右。
2、路床开挖、整平(1)路床整形用挖机开挖路床,测量人员跟踪测量的方式进行。
为了避免超挖和开挖不到位,测量员每5米测设开挖深度控制点,并留5CM的虚度。
(2)槽帮按要求挖出坡度,修整平顺,为防止路床受雨水浸泡,应时刻关注天气情况,要在下雨之前,及时在路床外侧修好边沟及积水坑,以便排出雨水。
(3)推土机跟在挖掘机后面根据高程控制点及时进行粗平及排压,保证路床虚度一致。
推土机排压后的,测量人员再次测设高程控制点,虚度为2CM,由刮平机根据控制点进行细平,用装载机及时将刮出来的多余的土清走,保证路床宽度。
3、碾压成型细平后由振动压路机、三轮压机本着先轻后重的原则对路床进行碾压。
碾压时先从路外侧边缘开始,外侧轮的1/2压在路肩上,每次重轮重叠1/2~1/3,逐渐压至路中心,即为一遍,碾压一遍后,再仔细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即时修整,修整时应从表面下挖深翻松8-10cm,然后再进行填补。
第一次由振动压路机静压按2km/h速度进行,一进一退两遍;第二次振动碾压,速度相对加快,按3km/h进行,二至三遍;第三次三轮静压,开始按1.8km/h速度,加快按2.4-2.7km/h进行,4-6遍;路基边缘两侧多压二遍。
碾压应遵循由低到高、从边到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后轮重叠1/2~1/3轮宽的原则。
碾压密实,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经检测压实度至符合要求为止。
确保无弹簧、松散、起皮土等现象。
当无法达到碾压密实度和强度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再确定处理方案。
如大面积弹软,则及时向监理、业主、设计汇报,并根据设计方案掺加石灰施进行基底处理,而小范围弹软的,则向监理、业主汇报后根据现场情况局部翻开晾晒或超挖一定深度进行换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床施工方案测量定线→挖方段路床开挖→填方段清理与掘除→路基土方填筑→石灰土处理层→成活与养护一、测量定线测量放线采用Ⅲ级管理,Ⅰ级管理由业主提供测量控制网,Ⅱ级管理由项目经理部测量室依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每100M在路线两侧设置导线点、水准点,Ⅲ级管理项目分部测量班根据Ⅰ、Ⅱ级控制网加密控制点,沿路线每10M设置路线中心桩、边线桩,各构筑物两边独立设置控制点。
对Ⅲ级管理设定的控制点,由Ⅱ级管理在施工前加以复合。
对路基中心线由Ⅲ级管理放线,Ⅱ级管理复核,路基边线由Ⅱ级管理放出,同时根据路基填筑的高度不同,放坡坡度不同,放出路基边坡的坡脚及开挖段的上口线。
由测量人员进行清表前原地面高程测量,结合设计路面高程初步计算出清表宽度。
平坦地段每10m 作一断面,起伏较大地段进行加密断面。
路基正式填筑前每10m测设一组中线桩。
为确保路基碾压质量,在路堤土两侧需各加宽30cm,当路堤碾压成活后再进行刷坡达到设计宽度及坡度要求。
二、挖方段路床开挖挖方段施工时,先取50米做为试验段,将路床清除至设计路床顶标高-1cm,记录测量数据,再经过灰土拌和碾压等工序验收后,记录实测高程,确定下一步大面积施工时挖方时的下挖深度。
一般采用机械开挖,挖至基底标高以上200mm时停止机械挖土,改用人工捡底。
挖方路基的施工标高应考虑到压实后下沉量,其值应有试验确定。
三、填方段清理与掘除1在土方回填前,首先清除路基范围内的表土,根据路基下坡角边线进行清表,清表深度取决于现况土质情况,原则上清除表层土30cm并挖除原地面30cm以下不适宜做为填筑路基的材料,包括:淤泥、垃圾、有机质残渣、地下构造物,地下洞穴等,清至露出原状土层,用重型压路机(18t)进行碾压,对原状土进行土壤压实度检测。
土基压实度达到95%后方能进行上部回填,路基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不小于30cm,并分层压实。
对局部坑洼处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使路基面平整,然后再进行土方填筑。
2非适宜性材料的挖除:在按照设计的清表深度进行清表后,在填方或零填路基施工范围内,存在垃圾坑、鱼塘、淤泥及建筑物基础等不适宜路基填料要求的地段,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采取挖除换填的方式进行处理。
施工时按照监理工程师指定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挖除,挖除后经过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后,采用砂砾进行换填。
四、路基土方填筑路基填筑采用全断面回填,路基填土到场后必须检验回填土的含水量,如含水量过大,则将土进行凉晒处理,控制回填土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大1%-2%范围内,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4.1卸料布土路基回填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根据设计要求,每层填土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暂按每层虚铺25cm摊铺。
运土车辆由专人指挥,按指定的行驶路线运送,自卸汽车从取土场把土运到现场后,从一端开始,左右成排,前后成行,按10m一个断面布土,每个断面均匀卸两车土。
铺设宽度每侧超过路基设计宽度0.3米,以保证路基边坡部分回填土能有效压实,避免出现路堤边缘滑坡。
4.2摊铺整形粗平整型:先用推土机进行粗平1~2遍,粗平后宜用推土机在路基全宽范围内进行排压1~2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其后用人工通过拉线法用白灰再次撒出高程点(预留松铺厚度),根据大面的平整程度,对局部高程相差较大(超出设计高程±50mm时)的工作面继续用推土机进行整型,推土机整平过程中本着“宁高勿低”的原则,大面基本平整高程相差不大时(一般指超出设计高程±30mm时),再用平地机整型。
稳压:先用平地机进行粗平一次,试验员及时检测其含水量,必要时通过洒水或者晾晒来调整其含水量,含水量合适后,用轮胎压路机快速全宽静压一遍,为精平做准备。
精平整型:人工再次拉线用白灰撒出高程点,平地机进行精平1~2次,并及时检测高程、横坡度、平整度。
对局部出现土块中的现象,人工及时处理。
对局部高程稍低的土面严禁直接采取薄层找补,应先用人工或机械耕松10mm左右后再进行找补。
同时测量人员及时取点测量实际虚铺厚度。
4.3碾压第一遍使用重型振动压路机静压或轻振进行碾压,然后再强振压实,压路机最大行驶速度不应大于4km/h。
压路机振动频率应控制在30~45Hz的范围,过大振动频率将会降低压实效果。
压路机振幅应控制在0.7~1.8mm。
碾压从路基两侧向路中间推进,压路机碾压轮迹重叠轮宽的1/3。
首段施工过程中,重型振动压路机每碾压2遍后,检测一次土壤压实度。
检测方法采用灌砂法。
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则继续碾压直到合格为止。
并记录数据指导以后大面积施工。
碾压时直线段先压两边再压中间,小半径曲线段有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
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压路机振动碾压后表层比较疏松,为了消除这种缺陷,振动碾压后应慢速静压一遍。
先作业段应按1:1的坡度分层留台阶。
若同时施工,应分层相互教叠衔接,搭接长度应大于2m。
碾压成活后修整到设计宽度。
路基边缘处不宜碾压时,应人工用蛙夯进行夯实。
在试验段施工全过程记录压实遍数、碾压速度及压实度等数据,施工完毕整理数据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
五、石灰土处理层本工程在路床顶面设计15cm的9%石灰土处理层。
施工中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路拌的方法进行施工。
5.1一般规定5.1.1石灰土配合比按干质量计。
石灰剂量以石灰质量占全部土颗粒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即石灰剂量=石灰质量/干土质量=9/100。
石灰土配合比按干质量计。
施工时应先测定石灰和土的含量及湿密度,然后将干质量的配合比换算成湿松体积比。
石灰土的拌和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压实15cm的虚铺用量。
5.1.2路拌法拌和灰土时,应在已成活的路基上拌和石灰土。
石灰稳定土应该在春季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最低温度应在5ºC以上,石灰土养护期间应保证温暖和热的天气。
避免在雨季进行石灰土施工。
5.1.3石灰土中的土应采用细粒土,施工时尽可能的粉碎,土块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mm。
施工中配料准确,路拌法施工时,石灰应摊铺均匀。
在洒水和拌和时也应均匀,碾压时保证混合料在最佳含水量或略小于最佳含水量(1%~2%)的状态下进行碾压,并应根据土和石灰的含水量变化,及时调整拌和的用水量。
直至达到不小于规定的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
严格控制层厚和高程,保证路拱横坡的准确。
5.1.4石灰土施工应在当天碾压成型,完成后必须保湿养生,不使土层表面干燥,也不应该过分潮湿。
5.1.5石灰土上未进行基层施工之前,禁止开放交通。
5.1.6石灰土在施工过程中,严禁采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
5.1.7取50米长的整辅路基做为试验段进行碾压,碾压应在石灰土接近最佳含水量的1~2%时进行,碾压后立即进行高程复核。
5.1.8拌和好的石灰土应当天碾压成活。
5.2施工准备5.2.1材料准备:灰土层中的土应选择塑性指数为15~20的粘性土;石灰采用磨细生石灰,其技术指标符合规范的要求,并在施工时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
堆放时间较长时,应采取覆盖防潮措施。
5.2.2实验准备:在进行石灰土施工之前,应取所定取土场中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试验项目包含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击实试验、有必要时要进行有机质含量及硫酸盐含量试验、石灰中的钙镁含量等试验。
5.3路拌法施工施工工艺:准备下承层→备料、摊铺土→施工放样→摊铺土→洒水闷料→平整和轻压→卸置和摊铺石灰→拌和与洒水→整形→碾压→局部处理→成活与养护5.3.1准备下承层必须在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认可的下承层上施工灰土层。
5.3.2备料通过试验确定合格的取土源,采用自卸车运输到施工现场。
石灰选择在靠近公路地势较高的地点集中存放。
5.3.3施工放样测量放线采用Ⅲ级管理,Ⅰ级管理由业主提供测量控制网,Ⅱ级管理由项目经理部测量室依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每100M在路线两侧设置导线点、水准点,Ⅲ级管理项目分部测量班根据Ⅰ、Ⅱ级控制网加密控制点,沿路线每10M设置路线中心桩、边线桩,各构筑物两边独立设置控制点。
对Ⅲ级管理设定的控制点,由Ⅱ级管理在施工前加以复合。
对路基中心线由Ⅲ级管理放线,Ⅱ级管理复核,路基边线由Ⅱ级管理放出,同时根据路基填筑的高度不同,放坡坡度不同,放出路基边坡的坡脚及开挖段的上口线。
平坦地段每10m作一断面,起伏较大地段进行加密断面。
路基正式填筑前每10m测设一组中线桩。
为确保路基碾压质量,在路堤土两侧需各加宽30cm,当路堤碾压成活后再进行刷坡达到设计宽度及坡度要求。
5.3.4摊铺土通过事先试验确定的土的松铺系数,用自卸车将土运输到施工现场,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将土摊平。
施工过程中,应将土均匀的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在摊料过程中,应将土块、超尺寸的颗粒人工拣除。
5.3.5洒水闷料如果土中的含水量过小,应在土层上洒水闷料,洒水应均匀,防止出现局部水分过多的现象。
5.3.6平整和轻压对于摊铺成型的土层,用6-8t的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5.3.7卸置和摊铺石灰检查土层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3~5%,然后在土层表面根据石灰的含量,将土层表面划分成10×10的方格,并计算每个方格中应卸置的石灰数量。
用刮板将石灰均匀的摊开,石灰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的地方,并且厚度均匀。
计算公式:计算用量为每平方米用量灰土击实数据=A吨/立方米石灰密度数据=B吨/立方米该层厚度=C米石灰用量=0.09* C*A/1.09吨石灰方量=0.09* C*A/1.09/B立方米5.3.8拌和与洒水拌和过程中采用稳定土拌和机先拌和1遍,检测并调整含水量使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2%。
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应用喷管式洒水车补充洒水。
水车起洒处和另一端掉头处应超出拌和段2m以上。
然后再拌和1~2遍,使水分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匀。
随时检查调整翻拌的深度,使土层全部翻透。
拌和工作结束后,洒水后,应再次进行拌和,拌和机械应紧跟在洒水车后面进行拌和,减少水分的流失。
混合料拌和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无明显的粗细料离析现象,且水分合适均匀。
5.3.9整形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立即粗平整型:先用推土机进行粗平1~2遍,粗平后宜用推土机在路基全宽范围内进行排压1~2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其后用人工通过拉线法用白灰再次撒出高程点(预留松铺厚度),根据大面的平整程度,对局部高程相差较大(一般指超出设计高程±50mm时)的工作面继续用推土机进行整型,推土机整平过程中本着“宁高勿低”的原则,大面基本平整高程相差不大时(一般指超出设计高程±30mm时),再用平地机整型。
稳压:先用平地机进行粗平一次,试验员及时检测其含水量,必要时通过洒水或者晾晒来调整其含水量,含水量合适后,用轮胎压路机快速全宽静压一遍,为精平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