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7年全球商品贸易出口国排名中,中国已然以9560亿美元的商品贸易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三,较上年增长了21%,占到了世界商品贸易出口额6.7%的份额。

一、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出口贸易额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出口的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以下特点:出口增长主要靠工业制成品来拉动,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尤为迅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到1995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已经上升到了85.6%,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在此基础上,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持续增加,并在2006年上升到93.6%,表明我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来拉动。其间工业制成品的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如轻纺产品保持平稳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导致机电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从1995年到2006年,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产品轻工产品和纺织品占出口比重从56%下降到约为37%,同期机电产品所占比重却从不足30%成长到56.7%。其次,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加,从1995年到2006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从6.8%上升到29%,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制成品。

二、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1)比较优势

在国际贸易领域,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地区)在本国(地区)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他国(地区)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那么就认为这个国家(地区)在生产该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代表作《政

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一国(地区)的比较优势取决于其与其他国家(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那么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就决定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结构的变化。即使是那些在各个生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的国家(地区),也可以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地区)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取具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仍然可以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各国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发挥自身经济的比较优势,并获得由此带来的比较利益,虽然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因索可以导致并影响国的贸易及贸易结构,但比较优势是决定一国对外贸易的首要因素,也是影响对外贸易结构的首要因素。比较优势是我国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资金、技术相对稀缺,生产成本较高,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还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的制约。因此,我国目前要从实际资源优势出发,继续发挥传统的以要素享赋和比较成本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可以为将来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技术、企业家才能,为我国技术创新和突破要素投入瓶颈以及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2)要素享赋

要素票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总额。要素票赋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共同创立的,也叫做H一0理论。要素票赋理论认为,要素票赋的差异是各国贸易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充裕的国家的资本报酬相对比较低廉,必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的劳动报酬相对低廉,必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每个国家都应当生产和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商品。要素票赋的不同决定了各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差异。那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要素票赋对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对外贸易结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医乏、技术相对落后、资本相对不足,在要素察赋上的优势还主要集中在大量的非技能劳动力上。就目前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我国的优势产业,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这一比较优势在短期内尚难以根本改变,因此,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不仅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的商速增长势头,而且可以大量地吸收我国城乡剩余劳动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但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要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劳动密集与先进技术相结合,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