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合集下载

隔离种类及措施

隔离种类及措施

隔离种类及措施
隔离是一种用于防止疾病传播的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个体隔离:对已经感染疾病的个人进行隔离,以防止其传播给他人。

这可以通过将患者单独安置在特定的隔离病房或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来实现。

2. 家庭隔离:将有疾病症状的个体隔离在家中,以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外界接触。

这可以通过在家中设立一个独立的隔离区域,避免共用物品以及加强个人防护来实现。

3. 社区隔离:对整个社区或某些区域实施隔离措施,以防止疫情的扩散。

这可能包括实行居家令、封闭某些街区或地区、限制人员流动等措施。

4. 集中隔离:将疑似病例、潜在接触者或确诊患者集中到特定的隔离场所,以便更好地进行监测、医疗和隔离控制。

在实施隔离措施时,还需要采取以下一些常见的措施:
1. 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佩戴手套、勤洗手、避免接触眼睛、鼻子和口腔等。

2. 清洁和消毒:定期对隔离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尤其是经常接触的表面和物品。

3. 提供充足的医疗服务:确保隔离区域内有足够的医疗设备、
药品和医护人员,以及紧急情况处理计划。

4. 监测和追踪:对隔离区域内的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并追踪他们的接触史,以及确保病例的及时报告和隔离。

5. 提供心理支持:隔离措施可能对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压力和焦虑,因此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隔离种类和传播途径及措施

隔离种类和传播途径及措施

隔离种类和传播途径及措施(一)严密隔离(黄色标志)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

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取严密隔离。

非典型肺炎也须采取严密隔离。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1.病人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

室内用具力求简单、耐消毒,室外门上挂有明显隔离标志,禁止探视、陪护及病人出病室。

2.接触病人时必须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密。

3.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须严格消毒处理。

4.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进行焚烧处理。

5.病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 次。

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呼吸道隔离适用于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百日咳、流脑等。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1 .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住同一病室,有条件时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

2 .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病人离开病室时需戴口罩。

3 .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需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

4 .为病人准备专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

5 .病室内空气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 次。

(二)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消化道隔离适用于由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

肠道隔离可切断粪- 口传播途径。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1.不同病种病人最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隔离,每张病床应加隔离标记,病人之间不可互换物品,以防交叉感染。

2 .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需分别穿隔离衣,接触污物时戴手套。

3 .病室应有防蝇设备,并做到无蟑螂、无鼠。

4 .病人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食物及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

5 .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作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处理。

(三)接触隔离(橙色标志)接触隔离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二、隔离措施
(一)基于切断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基 于传染源特点,切断疾病传播方式的隔离。
2.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用于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 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隔离室使用黄色隔离标志;
相同病原体引起感染的病人可同居一室,通向走道 的门窗应关闭。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或使 用负压病室;
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适用于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近距离(1m内)移动 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疾病。
隔离室使用粉色隔离标志;
相同病原体引起感染的病人可同居一室,通向 走道的门窗应关闭。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 病室或使用负压病室;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二、隔离措施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一、隔离的种类
1.传染病隔离:将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病人和可疑传染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控制 在特定区域,与一般人群暂时分离,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机会,同时也 便于污染物的集中消毒及处理。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一、隔离的种类
2.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是以保护易感人群作为制定措施的主要依据而采取的隔 离,将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病人和少数易感者,置于层流洁净病房中,使其免受感染。
(一)基于切断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区域流程, 在不同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正 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与病人近距离(1m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 必要时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戴手套;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隔离的种类及措施ppt课件

隔离的种类及措施ppt课件
措施 • 病人应住单间病室,不许接触他人。 • 接触病人时需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医务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病人, 必要时戴手套。 • 凡病人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床单、被套、衣 物、换药器械均应先灭菌,然后再进行清洁、消 毒、灭菌、 • 被病人污染的敷料应装袋,作好标记后送焚烧处 理。
• 接触病人时必须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和隔离 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密。 • 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须严格消毒处理。 • 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进行焚烧处理。 • 病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 毒,每天一次。
(二)接触隔离 接触隔离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 触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四)肠道隔离 肠道隔离适用于由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 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 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隔离 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 措施 • 不同病种病人最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隔 离,每张病床应加隔离标记,病人之间不可互换物品,以 防交叉感染。 • 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需分别穿隔离衣,接触污物时戴手套。 • 病室应具有防蝇设备,并做到无蟑螂、无鼠。 • 病人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食物及排泄物 均应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 • 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作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 处• • • • 标识明确,卫生设施齐全 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符合要求 分类处理隔离室内物品 每日消毒隔离室环境 加强隔离患者心理护理 掌握解除隔离的标准 终末消毒处理
隔离技术
隔离区域的划分 1、清洁区 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2、半污染区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 域 3、污染区
(五)血液-体液隔离 血液-体液隔离适用于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血 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 梅毒、乙肝等

隔离种类和传播途径及措施

隔离种类和传播途径及措施

隔离种类和传播途径及措施(一)严密隔离(黄色标志)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

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取严密隔离。

非典型肺炎也须采取严密隔离。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1.病人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

室内用具力求简单、耐消毒,室外门上挂有明显隔离标志,禁止探视、陪护及病人出病室。

2.接触病人时必须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密。

3.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须严格消毒处理。

4.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进行焚烧处理。

5.病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

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呼吸道隔离适用于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百日咳、流脑等。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1.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住同一病室,有条件时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

2.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病人离开病室时需戴口罩。

3.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需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

4.为病人准备专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

5.病室内空气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

(二)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消化道隔离适用于由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

肠道隔离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1.不同病种病人最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隔离,每张病床应加隔离标记,病人之间不可互换物品,以防交叉感染。

2.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需分别穿隔离衣,接触污物时戴手套。

3.病室应有防蝇设备,并做到无蟑螂、无鼠。

4.病人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食物及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

5.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作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处理。

(三)接触隔离(橙色标志)接触隔离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隔离种类及措施PPT课件

隔离种类及措施PPT课件
隔离种类及措施ppt课件
• 隔离基本概念与原则 • 常见隔离种类介绍 • 具体措施实施流程 • 不同场景下应用举例 • 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01
隔离基本概念与原则
隔离定义及目的
隔离定义
隔离是指将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 、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等人群,在 指定的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治疗,以 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隔离措施
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住一室;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室内物品表面和地面应每天 清洁消毒1~2次。
消化道隔离
适用对象
适用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伤寒等。
隔离措施
不同病种最好分室居住,如条件不允许时也可同居一室;接触患者时应穿隔离衣、换鞋、手清洗或消 毒;患者粪便、呕吐物、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处理;患者的生活垃圾应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接触隔离
适用对象
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 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 狂犬病等。
隔离措施
患者应住单人病室,室内物品力求简 单并耐消毒;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时应 穿隔离衣、戴手套;患者用过的医疗 器械和物品应严格消毒或灭菌处理。
血液/体液隔离
适用对象
适用于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 或体液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艾滋病等。
播给易感者。
虫媒传播
病原体通过昆虫叮咬或吸血等 方式传播给易感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特点,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确保患者和易感人 群的安全。
隔离方法
包括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和昆虫隔离等。具体方法 根据疾病类型和传播途径而定,如佩戴口罩、手套、穿防护服等防护措施,以 及定期消毒、通风换气等措施。

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隔离措施的改进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
优化隔离流程
提高公众对隔离措施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加强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隔离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
针对隔离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隔离点设 施不完善、隔离人员管理不规范等,提出 优化建议,提高隔离工作效率。
加强国际合作
完善法律法规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分享 隔离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维护社会稳定
有效的隔离措施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疫情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 活的影响。
02
CATALOGUE
隔离的种类
物理隔离
总结词
通过物理手段将个体或物品与外 界隔离,以减少接触和交叉感染 的风险。
详细描述
物理隔离通常采用封闭空间、设 置屏障、限制人员进出等方式, 例如将患者隔离在病房内,或对 疑似病例进行居家隔离。
制定和完善与隔离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 各方责任和义务,为隔离工作提供法律保 障。
05
CATALOBiblioteka UE隔离的挑战与应对策略隔离的挑战
心理压力 生活不便 社交隔离 经济损失
隔离期间,人们可能会感到孤独、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 些情绪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隔离期间,人们可能无法外出工作、学习、购物等,导致生活 上的诸多不便。
隔离的重要性
控制疾病传播
隔离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限制患者、疑似患者、 接触者等特定人群的行动自由,降低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
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易感人群,隔离可以减少他们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从而降低感 染风险,保护易感者的健康。
减轻医疗负担
通过实施隔离措施,可以减轻医疗机构的负担,避免疫情大规模爆发 时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

传染病的隔离种类(一)2024

传染病的隔离种类(一)2024

传染病的隔离种类(一)引言概述:传染病是指通过不同途径传播给他人的疾病,为了防止传染病的扩散,隔离措施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的隔离种类。

正文:1. 医疗隔离- 规范隔离措施:医疗机构应该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包括单人病房、独立设施、隔音设备等。

- 医疗器械隔离:医疗器械应分类管理,确保隔离病人使用的医疗器械不与其他病人共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 医疗废物隔离:传染病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隔离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他人产生污染。

2. 家庭隔离- 病人家居隔离:患者应待在特定的空间内,与他人保持距离,减少家人和邻居感染的机会。

- 家庭清洁与消毒:定期对家庭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对接触过患者的物品进行专门处理,防止病原体传播。

- 家属个人防护:家属在接触患者时需要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患者体液等。

3. 社区隔离- 临时隔离点:在社区或城市设置临时隔离点,对患者进行集中隔离和观察,减少感染传播风险。

- 交通管控:限制传染病患者的交通出行,减少病原体扩散的可能性。

- 人员管理:对于社区内可能接触到传染病患者的人员进行登记和管理,及时排查和隔离潜在传播者。

4. 区域隔离- 封控与封锁:在传染病疫情尚未控制之前,对某一区域进行封控和封锁,禁止非必要人员进出,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 空间隔离:将不同传染病的病人隔离在不同的空间内,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 社会活动限制:限制人员聚集和社交活动,减少传染病扩散的机会。

5. 国际隔离- 边境管控:对于来自疫情国家或地区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入境检疫和隔离观察,防止病原体的引入。

-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传染病信息的共享和合作,共同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传染病的跨境传播。

- 疫苗与药物研发:国际科研机构应联合进行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以提高传染病防控的整体效能。

总结:传染病的隔离种类多种多样,包括医疗隔离、家庭隔离、社区隔离、区域隔离以及国际隔离等等。

通过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隔离种类

隔离种类

隔离种类严密隔离为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设计的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

如:鼠疫,霍乱,炭疽等具体措施1. 住单间病房,门外挂隔离标志,不得随意开启门窗。

禁止病员走出病室和探视。

2 .接触此类病员,必须戴好帽子,穿隔离衣裤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橡胶手套。

3.一切用物一经进入病室即视为污染均应严格消毒处理或销毁;病员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均应严格消毒处理。

4.其他按一般消毒隔离和终末消毒处理进行。

呼吸道隔离是对病原体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所采取的隔离方法。

适用于:麻疹,流感,百日咳,开放性肺结核等疾病。

具体措施1. 将同种疾病的病员安置在一室,病室通向走廊的门窗关闭,出入随手关门。

2.接触病人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3 .病员的口,鼻分泌物需消毒处理。

4.注意病室的通风换气,每晚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或者过氧乙酸喷雾消毒。

消化道隔离是对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饮水,食具或手并经口引起传播的疾病所给予的隔离方法。

适用于伤寒,副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具体措施1.不同病种最好分室居住,同居一室时须做好床边隔离。

2.常用治疗器械,应固定专用。

3.每一病人应有自己的食具和便器,其排泄物,呕吐物和剩余食物须消毒后排放。

4.护理人员须按病种分别穿隔离衣,并消毒双手。

5.病室应有防蝇设备。

接触隔离是对病原体经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的传染病所采取的隔离方法。

适用于破伤风,狂犬病,气性炭疽,性传播疾病等.具休措施 :1.最好分室居住。

2.密切接触病员时须穿隔离衣,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者应避免作伤口换药或护理等操作,必要时戴橡胶手套。

3.被伤口分泌物或皮肤脱屑所污染的物品器械,敷料等须严格消毒处理。

4.病员接触过的一切污染物品,应先灭菌再清洁。

昆虫隔离是对病原体通过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所进行的隔离方法。

适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等。

具体措施1.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由蚊叮咬传播,室内应有防蚊措施。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方式及防护措施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方式及防护措施
常见传染病隔离方式及防护措施
隔离种类 适用范围
防护措施
处理流程
1、有条件时,应收住负压病房,无条件收住负压病房
时,病人住单间或同种感染病人住同一病室;
2、进入病房时,戴帽子、防护口罩,并注意口鼻连接处
结合紧密,及时更换;
空气隔离
肺结核、水痘、 麻疹、流行性出
血热等
3、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 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 4、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戴手套; 5、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应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2、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3、近距离接触病人或进行可能有喷溅操作时穿隔离衣, 接触污染物戴手套; 4、污染物品应装入有标记的黄色胶袋,并封闭处理;
5、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须进行作时要戴外科口罩;
3、接触患者时
飞沫隔离
百日咳、麻疹、 白喉、流行性感 冒、病毒性腮腺
炎、流脑等
3、近距离接触病人,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 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戴护目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防 护服; 4、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应戴手套; 5、脱去手套等防护用品后应认真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做好相应的防护 措施; 4、转床、检查 或手术时应先通 知对方科室,注
6、限制病人活动,病情允许时,病人应戴外科口罩; 明所采取隔离种
7、加强病房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
类及适当的隔离
8、病人出院后终末消毒,医疗废物密封运送。
措施;
1、病人住单间病房,或同种疾病的病人可以住同一间病
房;
接触隔离
适用于多重耐药 菌感染、肠道感 染、皮肤感染等
6、保持门窗关闭,定期进行严格的空气消毒;
1、确诊传染病
7、禁止病人到病房外活动,病情容许时戴外科口罩,定 后由医师开立隔

隔离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隔离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隔离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隔离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如下:
1. 严密隔离(也称为防护隔离或最高级别隔离):
适用疾病:适用于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传播途径不明或者已知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污染物品等多种途径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肺炭疽、SARS、埃博拉病毒病等。

2. 呼吸道隔离:
适用疾病:针对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疾病,如麻疹、水痘、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感、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等。

3. 消化道隔离:
适用疾病:主要针对经口摄入污染食物或水源而传播的疾病,例如伤寒、副伤寒、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4. 接触隔离(也称保护性隔离):
适用疾病:适用于经皮肤接触、粘膜或直接接触体液传播的疾病,以及对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的感染性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新生儿带状疱疹、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等。

5. 昆虫隔离:
适用疾病:针对由蚊子、虱子、蚤等昆虫媒介传播的疾病,如疟疾、登革热、莱姆病、回归热等。

6. 血液/体液隔离(又称血液传播预防措施):
适用情况:主要用于防止血源性病原体的传播,比如艾滋病病毒(HIV)、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等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情况,在医疗场所进行采血、输血、手术及护理操作时尤其重要。

每种隔离措施都有相应的具体操作规范,包括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患者安置、病房环境消毒、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保护性隔离的措施

保护性隔离的措施

保护性隔离的主要措施一、隔离的种类:严密隔离霍乱、呼吸道隔离肺结核、消化道隔离细菌性痢疾、接触隔离气性坏疽、血液-体液隔离艾滋、病昆虫隔离乙脑、引流分泌物隔离急性结膜炎、保护性隔离;二、保护性隔离: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治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也称反向隔离;三、实用范围: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如严重烧伤、白细胞减少或缺乏、白血病及免疫缺陷病人等;四、主要措施:病房管理要求:1.与感染病人分开,病床间距应≥米,特殊病人单独安置;2.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消毒;3.调节好室温20~22℃,湿度尽量保持50~60%左右;4.病房内的物品摆放尽量简单,不摆放鲜花,植物等易携带细菌的物品;5.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使空气中的细菌数≤200cfu∕m3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7.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8.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探视人员管理:1.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禁止患有传染性疾病尤其时上呼吸道感染者前来探视;2.符合要求可以探视的家属,需在指定时间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等方可进入病房;3.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禁止患有传染性疾病尤其时上呼吸道感染者前来探视;医护人员管理要求:1.发现医护人员患有或怀疑患有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菌者,应避免接触病人;2.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和一次性脚套;3.病室内准备专用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及注射护理用品,并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各种用物应按规定严格消毒灭菌和终末处理;4.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做到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手快速消毒剂消毒手;杜绝患者自身感染:1.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晨起、睡前用软毛牙刷或棉签刷牙,餐前餐后漱口,以达到预防口腔感染的目的;3.护理人员须严密观察患儿口腔粘膜是否光滑、有无分泌物、牙龈是否肿胀;4.预防肛周皮肤感染、患者的饮食管理;五、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到1、保持病室内的洁净2、严格管理探视及陪护人员3、增强无菌管理4、预防医源性感染5、加强基础护理6、维护和促进全身皮肤粘膜的完整及膳食的消毒与指导;。

隔离的种类与处理原则

隔离的种类与处理原则

.
(七)保护性隔离
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
低下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如:早产儿、严
重烧伤、白血病、脏器移植、免疫缺欠等
• 措施
病人
• 设专用隔离室,病人住单间病室隔离。
• 凡是进入病室人员,应穿、戴灭菌后的隔离衣、帽子、口 罩、手套及拖鞋。
• 接触病人前、后或护理另外一位病人前均要洗手。
• 凡患者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菌者,包括医务人员,均应避 免接触病人。
隔离区域的划分
1、清洁区 域
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
2、半污染区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 的区域
3、污染区
2020/7/24
.
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隔离按传播途径不同划分,以切断传播途 径为制定措施的依据。
(一)严密隔离 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
直 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 霍乱、鼠疫 等。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
脑等。 • 措施 • 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住同一病室,有条件时尽
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 • 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病人离开病室时需戴
口罩。 • 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需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
燥,必要时穿隔离衣。 • 为病人准备专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须经消
毒处理后方可丢弃。 • 病室内空气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
每天一次。
2020/7/24
.
(四)肠道隔离 肠道隔离适用于由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 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甲型肝 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隔离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 措施 • 不同病种病人最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隔
离,每张病床应加隔离标记,病人之间不可互换物品,以 防交叉感染。 • 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需分别穿隔离衣,接触污物时戴手套。 • 病室应具有防蝇设备,并做到无蟑螂、无鼠。 • 病人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食物及排泄物 均应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 • 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作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 处理。

感控基础知识培训

感控基础知识培训
将病人的血液、分泌物、体液、排
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 在接触上述物质、黏膜与非完整皮肤时 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ICU医院感染是一个关系到抢救成败、病人安全、医疗质量、医院声誉的 问题。 ICU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严峻问题,和它的斗争是长期的。 医护工作者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 患有感染性疾病者暂不得进入。 •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 • 外出时必须换鞋、穿外出服。
手卫生
• 一般洗手
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解除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无菌物品: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TEXT
无菌区:是经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后被污染 的区域。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操作前准备
环境清洁宽敞
通风
操作者
修剪指甲,戴好 帽子、口罩
2.操作中保持无菌
面向无菌 区域,手 臂不可跨 越无菌区
不可朝向 无菌区讲 话、咳嗽、 打喷嚏
ICU环境及物品要求
物品管理
♩ 仪器设备管理 ♪ 无菌物品管理 ♫ 严格清洗消毒 ♬ 废物正确处理
医院感染对医务人员要求
ICU人员入室要求
• 重症医学科属于封闭式管理,患者病情危重,抵抗力弱,做好感控 工作尤为重要。
• 工作人员进入ICU流程:医务人员通道进入-换鞋-更衣室着专用工作 服-戴帽子-口罩-洗手-进入病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一、严密隔离
适用于传染性强或传播途径不明的疾病所采取隔离措施。

如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

要求病人住单人房间(同病种可住一室),室内物品力求简单并耐消毒,门口挂有醒目标志,禁止探视;进入病室要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换鞋,不得随意开启门窗;物品一经进病室即视为污染,均应严格消毒处理;室内空气每日消毒1次,地面及距地面2米以下的墙壁、家具用消毒液每日擦洗1次,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及其一切用物应严格消毒。

二、呼吸道隔离
适用于病原体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所采取的隔离方法。

如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要求:同种病人可住一室,但相互间不得借用物品或传阅书籍;接近病人时应戴口罩、帽子和穿隔离衣,并保持干燥;病人到其他科室会诊或治疗时应戴口罩,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经消毒后方可倒入专用下水道或焚烧,病室内空气每日消毒1次。

三、消化道隔离
适用于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食具、手及水源,并经口引起传播的病症所给予的隔离方法。

如病毒性肝炎、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要求:不同种病人应尽可能分室收住,如同住一室两床相距不少于2
米;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护理不同病种的病人应更换隔离衣,并消毒双手;病人的食具、便器、呕吐物、排泄物须严密消毒;病室地面、家具每日消毒液喷洒或擦拭;病人之间不得接触或交换用物、书报等;病室应有完善的防蝇设施。

四、接触隔离
适用于病原体经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的传染病所采取的隔离方法。

如破伤风、炭疽、狂犬病等。

要求:不同种病人分室收住,不得接触他人;进行治疗护理时必须穿隔离衣,皮肤有破损者,避免伤口换药及护理,必要时戴手套,已被污染的用具和敷料应严格消毒或焚烧。

五、昆虫隔离
适用于病原体通过蚊、虱、蚤等昆虫传播的疾病所进行隔离的方法。

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班疹伤寒等。

要求:病室应有严密的防蚊设备;虱传播的疾病,病人要洗澡、更衣并经灭虱处理后方可进入病室。

六、床边隔离适用于普通病区发现的胃肠道传染病人,传染病区暂无床位收住,临时以病床为隔离区的一种隔离方法。

要求:床头挂隔离标志;床间相距不小于2米或用屏风隔开;要有专用隔离衣、洗手消毒液、听诊器、体温计、病人之间不得相互接触;病人的各种用物、排泄物、便器等须经消毒处理;病人出院或转院时病室及病床设施应妥善消毒。

六、保护性隔离
亦可称为反向隔离。

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易感染的病人,如大面积烧伤病人,早产婴儿、白血病病人及脏器移植病人等所采取的保护性措施,避免由他人(包括医护人员)将病室外的致病菌带进病室内而采用的隔离方法。

要求:病人住单间病室,家具及地面每日用来苏水擦拭或0.2%漂白粉澄清液作喷洒消毒;接触病人前须洗手,戴口罩、帽子、换鞋并穿清洁隔离衣;患有呼吸道疾病者或咽部带菌者应避免接触病人,病室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2小时,通风换气时注意保暖,以免病人受凉。

七、血液、体液隔离
适用于病原体通过血液、体液(引流物、分泌物)等传播的疾病的隔离方法。

如肝炎、爱滋病病毒等感染性疾病。

要求:注射器、针头、输液器、侵入性导管等须严格按“一人一针一管一巾”的要求,进行各项检查、治疗及护理;若须回收用具应在病室内进行消毒处理,然后送到供应室交换;标本应醒目注明,以引起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