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绝迹民间方言
东北方言土语
![东北方言土语](https://img.taocdn.com/s3/m/bf37c3c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5.png)
东北方言土语一字贼——特别。
贼拉好,特别好。
老——可。
老好了,可好了。
标——疯、傻、呆潮——同上。
削——揍、打。
我打你,我削你。
呛——吃。
毕——盖帽了。
全振了。
呔——吃。
靠——关系铁。
杠——彩虹二字扒瞎——撒谎。
白呼——胡说八道。
埋汰——不干净,脏。
毛愣——不稳当,亦指人在睡梦中无意识的说笑,喊叫翻身等。
淤作——舒服、得劲儿。
的瑟——体轻、不稳重。
淤囊——窝囊。
插皮——事情办的不顺利,整两岔了。
砢碜——丢人、害臊。
计咯——伴嘴、争吵。
立马——立刻、马上。
卖放——有意宣传他人的不是。
作实——劳靠、柱实。
嘎咕——蔫坏。
假咕——本来自己有困难也不愿接受他人施舍,装硬汉。
联像——长相差不多。
砀害——影响别人方便。
嘠哒——地方。
甩箱——散架子了。
亦指人身体的不适。
图瘪——做人不硬气,爱占小便宜,小气。
靠勺——专注,有韧劲儿。
苟球——办事不光明正大,鼠窃狗偷。
苟必——背后讲究人。
尿性——有两下子,能耐。
尿泡——熊了,没能耐了。
尿叽——性格不爽快,计较。
喇茬——汹狠、利害尿汤——说话办事不利索,亦指人的性格。
麽计——话说不到点子上,车轱轳话。
狼了——不行了。
完蛋了。
掐算——算卦、占卜。
唠忙——参加宴请。
牙子——霸道、狠毒。
招天——整日,成天。
毛嗑——向日葵。
刀螂——螳螂。
汗塌——背心儿。
劳木——撬杠。
打栏——母牛发情。
反群——母马发情。
碜疯——出疯头。
齁巴——气管炎、肺气肿。
胰子——肥皂、香皂。
•••小旅——小偷。
烧锅——酒坊。
领静——痛快、利索。
侠子——手枪。
烟炮——北方冬天大风刮起的漫天飞雪。
老——老伴儿、能给痒痒的人。
盘缠——路费。
洋火——火柴。
起灯——火柴。
打尖——住旅店。
挠杠——跑了。
邦克——上口粗底细的小水桶。
打耙——说话不算数。
打围——打猎。
故动——蔫坏。
围子——村子、曲蛇——蚯蚓。
牛子——雄性外生殖器。
窑子——妓院。
敞亮——开明、大方、痛快。
诓人——骗人。
忽悠——鼓吹、引诱、煽动。
筛糠——哆嗦、抖动。
东北经典方言顺口溜具有地方特色
![东北经典方言顺口溜具有地方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86f833d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2.png)
东北经典方言顺口溜具有地方特色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大家有没有听过东北人说呢?下面是小编整理了一些东北顺口溜,欢迎大家阅读。
东北顺口溜十个人八个黄,还有两个是色狼。
十个人八个邪,还有两个假纯洁。
十个人八个扯,还有两个性饥渴。
癞蛤蟆背小手--愣充地方小领导你马上给我土豆子搬家——滚球子警察抓他爹——公事公办十坛醋泡一根黄瓜——你就可劲儿酸吧得意的狸猫凶似虎,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地上有个大钱包,你说哈腰不哈腰。
不在放荡中变坏,就在沉默中变态。
中华儿女千千万,这个不行咱就换。
没有单行道,学坏不分老和少。
今天来人真不少,除了空座全满了。
点背不能怨社会,命苦不能怪政府。
都是我的错,加上月亮惹的祸。
一不偷二不抢,不反人民不反党。
越看你越阴险,就像。
白天是教授,晚上是野兽。
面容很憔悴,一脸旧社会。
眼睛长瘸了,看人看走眼了。
东北顺口溜精选屋漏偏遭连阴雨,儿到荒年饭量增,喝口凉水都塞牙,放屁就砸脚后跟三十不浪四十浪,五十正在浪尖上,六十后浪推前浪,七十还要浪打浪又陪吃又陪喝,娇娇滴滴叫大哥。
傍大款找猛男,下定决心赚大钱。
嘴里发苦,心里发堵,比守寡还不。
起的比鸡早,吃的比猪差,干的比驴多。
披着人皮的色狼,穿着便衣的流氓,变了态的色情狂。
混没了,财产混少了,职务混小了,老婆还混跑了。
烟不抽,酒不喝,跳舞的时候别乱摸。
送你两个字的民间俗语:活该!送你两个字的佛教术语:报应怕粪的不是屎克螂,怕死的不是我。
帅呆了,酷毙了,简直是无法比喻了。
苍蝇虽小,也是块肉啊。
三十不浪四十浪,五十正在浪尖上,六十后浪推前浪,七十还要浪打浪。
南来地,北往的.佳木斯的,鹤岗的.赶大集的,逛市场的.提干的当厂长的.东北经典顺口溜小孩得管,小树得砍屋漏偏遭连阴雨,儿到荒年饭量增,喝口凉水都塞(sei)牙,放屁就砸脚后跟孤注一掷,放手一博。
下定决心,不管死活儿有限的存款,投入到无限的股市崴了脚,闪了腰,后脑勺卡个大金包跟比尔盖子喝过两碗豆腐脑天灵灵,地灵灵,男女妖精快显形,天兵天将我来请,王母娘娘急如令。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cfe1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1.png)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东北那旮旯的方言,那叫一个带劲!今天就给大家来个东北方言的大汇总,让咱一起瞅瞅这独特的语言魅力。
先来说说一些常见的词汇。
“嘎哈”,这就是问“干啥”呢。
“膈应”,意思是讨厌、烦人。
“埋汰”,可不是把东西埋起来,而是说脏。
“磕碜”,形容人长得丑或者东西不好看。
“咋整”,就是问怎么办。
东北话里还有不少形象生动的形容词。
比如说“秃噜反仗”,形容做事反反复复。
“破马张飞”,表示一个人行为失控,手舞足蹈。
“五迷三道”,形容人迷迷糊糊,神志不清。
“毛楞三光”,形容人做事不稳重,毛手毛脚。
在表达程度方面,东北方言也有自己的一套。
“贼”这个字用得可多了,“贼拉好”就是特别好,“贼难吃”就是特别难吃。
“老”字也常见,“老好了”“老有意思了”,就是非常好、非常有意思。
还有一些和身体部位有关的词,也很有特色。
“波棱盖儿”指的是膝盖,“胯骨轴子”是胯关节,“肩膀头子”就是肩膀。
再说说一些日常用语。
早上打招呼会说“早起来了?”回答可能是“嗯呐,早起来了。
”问人吃饭没,会说“你吃了吗?”要是没吃,可能会回“没吃呢,咋的,你要请我啊?”东北方言在描述天气和季节的时候也很有趣。
冬天冷得“嘶嘶哈哈”,形容冻得直吸凉气。
夏天热得“捂了嚎风”,表示热得难受。
在东北,形容人的性格也有专门的词。
“虎了吧唧”说的是这人有点莽撞,“二虎八叽”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奸懒馋滑”那就是说人又奸又懒还馋又滑头。
还有一些和动物有关的方言。
“家巧儿”是麻雀,“蛤蟆骨朵”是蝌蚪,“长虫”是蛇。
东北话里的动词也特别有意思。
“扒拉”,可以是用手拨动,也可以是找人的意思,比如“你扒拉我干啥?”“捯饬”就是打扮、整理。
“捅咕”有摆弄、鼓捣的意思。
形容东西的量词也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
“一骨碌”“一嘟噜”“一沓子”“一旮旯”,听着就特别有画面感。
在东北,有些词的发音也很独特。
“上街(gāi)”“解(gǎi)手”“来客(qiě)了”。
奉天(沈阳)方言(土语)300句
![奉天(沈阳)方言(土语)3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e53a925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a.png)
奉天(沈阳)方言(土语)300句东北沈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着7000多年的文明史,又是清朝的发祥地,这里四季分明,冬季漫长,人民勤劳善良,风趣幽默。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人文文化使之产生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语言表达特点。
本人根据自己的所闻所知收集归纳和整理了这些奉天(沈阳)方言(土语),不一定太贴切,还望各位海涵。
1、旮沓白——卷心菜2、玉根头——芥菜疙瘩3、面起子——小苏打4、秃了皮——皮肤挫伤5、卡跟头——人摔在地上6、含了呼哧——啥事不在乎7、瘦驴拉硬屎——逞能8、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形容家底殷实9、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形容外人好办事10、发了——形容有了意外的收获11、甩了——一般指男女朋友没看上不处了12、馊了——主要指食物有酸味了13、捂了——粮食发霉1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意思是要用笔记事15、手巧不如家什妙——说明工具的重要性16、跟屁虫——小跟班,形影不离17、倒霉蛋——总是运气不好18、遛弯——散步19、焦酸——食物特别酸20、恶苦——主要指药品特别苦21、粑甜——食物特别甜22、齁辣——主要指特别辣的红辣椒23、喷香——指食物特别香24、嘎巴脆——食物吃起来有响动25、眼生——不熟悉不了解26、嘴硬——形容做错事还不承认27、装孙子——两层意思,一是自以为是,二是不敢露面28、坏菜了——形容事情很糟糕29、凉快了——形容事情没办成30、喞隔——形容俩人闹矛盾发生口角31、找不到北了——遇到高兴事忘乎所以32、熟头巴脑——彼此知根知底33、毛楞——办事毛手毛脚34、急头白脸——耍态度35、撂脸子——心情不好,满脸不高兴36、火上房不着急——慢性子或者说拖拖拉拉37、吊儿郎当——游手好闲,不思进取38、腥了吧唧——主要指食物有腥味39、抠了吧唧——不大方,该花不花40、稀里咣当——形容粥喝汤太稀,没玩艺41、蔫了吧唧——不爽快,萎靡不振42、穷嗖嗖的——没有经济实力43、傻乎乎的——脑袋不聪明44、通红——形容特别红45、焦黄——形容特别黄46、却绿——形容特别绿47、瓦蓝——形容特别蓝48、却紫——形容特别紫49、却青——形容发青50、透亮——两层意思:一是物体通透;二是做事爽快51、扒瞎——说谎话52、三吹六哨——吹牛、胡说八道53、賊啦好看——人长得漂亮54、嗖嗖的——走路快、一阵风55、溜溜的——听话56、妥妥的——事情办好了57、勒勒——指某人某个家庭收拾的不干净、不利索58、嘞嘞——不停的说59、嘎吧溜丢脆——做事情麻利60、臭美——指人过于修饰外表61、硬实——一般指老人身体健康62、大发啦——指某件不好的事情向坏的方向发展63、扣篓子——指趴着睡觉64、牵驴——一伙人假装买卖骗人上钩65、生帮子——没成家的小伙子66、青皮子——泛指瓜果之类没熟透67、没面子——指说话办事没人理会68、少有——不常见69、开溜——偷偷摸摸的走70、岔气了——肚子不舒服71、倒驴不倒架——外强中干72、花茬子——隔三差五,偶尔73、花花事——出人意料的事74、没谁了——出类拔萃75、听蝲蝲蛄叫唤还不种庄嫁了——不听那套76、扔大个——吹牛皮77、色(shai)赖——不怎么样78、上心——当回事79、盲流子——一般指乞讨的人80、方人——形容给别人带来霉运的人81、喧乎——被子软乎82、细致板牙——说的非常细83、掰开瓤说馅——形容说得细别84、鼓秋——小捅咕85、小捅咕——小动作86、小伎俩——小把戏87、隔路——看问题与正常人不一样88、賊陶——指小孩子特别淘气89、埋了咕汰——东西脏了90、完犊子——遇事躲一边、拿不起事91、硬菜儿——拿的出手的菜92、硬头货——拿的出手的物品93、搁楞儿——指在菜肴里乱翻94、膈应——招人烦95、开淆(xiao)——开学96、冤大头——无缘无故受牵连97、艮——天大的事不着急98、香饽饽——单位里的红人99、撂挑子——关键时刻给领导出难题100、玩轮子——耍心眼101、拔犟眼子——固执己见102、更夫——指夜间看门的老人103、八卦——不贴边的闲话104、魂画的——指淘气的小孩子脸脏105、脑袋被球闷了——形容做傻事106、脑袋被门挤了——形容异想天开107、脑袋进水了——形容脑袋有病了做傻事108、一条道跑到黑——不能自拔109、放声——有事通知一下110、败家仔——不能勤俭持家的后生111、不走心——什么事不上心112、喇叭筒——扩音器113、嘴瓢了——指说话不上正道114、逛荡——没目的的到处走115、开瓢——指脑袋被打坏了116、抻筋——不爱动弹117、抽你——打你118、撬行——拆台119、挠头事——难办的事120、噶古事——很少很少遇见的事121、噶古人——跟正常人的思维不一样122、出溜人——言而无信123、小店——小气124、小气——吝啬125、小家子气——格局不大126、小得溜的——小心谨慎127、小伙——没结婚的大男孩128、小捧——捧在手里的东西少,一个手捧东西129、大捧——两只手合在一起捧东西130、四仰八叉——摔个迎面朝天131、嘴啃泥——面朝下摔倒132、大白话——能说会道133、瞎白话——胡说八道134、倒骑驴——人在后面登的三轮车135、倒牙——吃了不合适的食品牙有反应136、格拉牙——俄时有点吃的东西137、咧嘴——形容对某件事情不屑一顾138、眼眶高——形容人高高在上139、豁牙子——多指小孩子有虫牙140、认命——自认倒霉141、早先——很早以前142、早前——以前143、找事——二层意思,一是找活干,二是挑起事端144、找挨打——形容做错事145、鸟悄的——不声不响、不显山、不露水146、鸟事——不着调的事147、挖墙角——比喻坏了别人的好事148、就呼——凑合149、扯呼——胡扯150、面呼——多指食物煮的烂或者指人软弱好欺负151、肥实——有肉、这个螃蟹肥实152、勾人——找人闹事153、完呼——完了154、认头——你就承认吧155、咋咋呼呼——表现自己156、牛呼呼——人傲慢157、聋三拐四——精力不集中158、说出龙叫唤——形容什么话也不听159、喘口气——歇一会160、不不楞楞——不服气,不听摆弄161、吵吵吧火——吵闹162、脖子梗梗——不服气,趾高气扬163、烦人吧拉——讨人厌164、赖赖唧唧——指小孩子哭哭啼啼缠人165、电炮——打人的拳头166、扁担沟——一种昆虫的名167、酒人——嗜酒如命的人168、白痴——不学习胡搅蛮缠的人169、魔头——不讲道理的人170、老面——发面用的面引子171、面瓜——说明人窝囊172、面子——在众人面前有位置173、搁哪——一那个位置在哪里还有一层意思东西放哪里174、搁那——东西放在那个地方175、搁哪呢——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了176、撂那——东西放在那177、撂哪里了——东西放在哪了178、整个楞——形容全部179、整事——挑起祸端180、整景——弄虚作假181、吭哧瘪肚——说话前言不搭后语182、灰头土脸——还没来的急洗漱183、和稀泥——没原则、老好人184、打圆场——解围185、挑事——没事找事186、啥不是——说某人没能力187、胳臂箍——指胳臂上戴的红袖标188、喞各浪——口角189、扯利根楞——扯淡190、打西马哈——说话不负责任191、扒瞎——别人认为你在说谎192、扒拉——找东西或是把别人拽在一边193、酋东西——取东西194、楞是——硬是,自作主张195、倔驴——人犟不会拐弯196、犟嘴——顶嘴197、炮仗——鞭炮198、劲道——面有抻头199、虎头——做事欠考虑200、絮叨——反复说201、磨叨——不停的说202、唠叨——烦人的说203、叨咕——说说204、叨叨——乱说205、怪招——超呼寻常办法206、不是那么回事——事情的结果出人意料207、架哄哄——人牛气,不好接触208、驴哄哄——人不听话,不听摆弄209、假哄哄——虚情假意210、山炮——缺心眼211、少有——小孩子淘气过分212、少教育——小孩子缺乏教育213、少嘞嘞——少说话214、短练——没有经验215、短削——找挨打216、没电了——一时语塞217、没啥玩意——指某人肚里没墨水218、不来电——相亲没有感觉219、美劲——形容人眉飞色舞220、懒劲——指人不爱干活做事221、次劲——指人德行不好222、欢劲——主要指小孩子活泼好动223、虚劲——不实在,假情假意224、吹劲——吹牛皮225、差劲——人表现的不好226、狠劲——心狠手毒227、有劲——话说到点子上228、来劲——比喻对某件事不满意激动了229、没劲——比喻对某件事不感兴趣230、敢劲——同有劲231、虎劲——敢闯敢干232、飙劲——有点缺心眼233、酸劲——有点吃醋了234、带劲——夸人长的好或者事情做的漂亮235,馋劲——嘴馋236、痛快——办事利落237、痛快点——别磨缠238、人出去啦裤裆丢家啦——丢三落四239《》擎现成的——不动手等着吃喝240、没眼力价——眼里没活241、油瓶子倒了都不扶——啥活都不干242、记吃不记打——指小孩子贪吃243、缺八辈德了——缺德244、缺你还做不了槽子糕了——不缺你一个人,揶揄人245、一股脑——毫无保留246、一抓溜——用手抓一点东西247、一溜烟——特别快248、一出溜——人在路面滑的地方摔倒249、一脑门汗——形容人出汗多250、一杆子支出二里地——形容推脱的意思251、一家子——同姓客套话252、一嗓子——说话大家响应253、一棵树上吊死——做事死性254、透亮——办事透明255、一咕噜——一段256、一匝——拇指和食指张开的距离257、一提溜——一提溜鸡蛋258、日日快——跑得快259、猴年马月——不一定什么时候260、浮皮潦草——简单的了解261、猫腰——低着头、屈着身262、胡弄猫呢——糊弄人、工作不认真263、狗扯羊皮——互相推诿264、没刚——没有骨气265、有刚——有骨气266、老姑娘——没结过婚的大龄女子267、咋呼呼——表现自己268、牛呼呼——人傲慢269、聋三拐四——精力不集中270、说出龙叫唤——形容什么话也不听271、色(shai)赖——贬低人的话272、滴流——打吊瓶273、铁子——关系铁,特别好(过去指情人)274、喘口气——歇一会275、准成——一个人办事有谱,守信用276、泡将——办事没准的人277、嚎嚎——喊叫278、左气啦——左撇子279、鼓秋鼓秋——琢磨琢磨280、叨咕叨咕——说一说281、得咕得咕——讲一讲282、凿——意思有老猪腰子283、有老猪腰子——有自己的想法284、撒楞点——快点285、估摸——核计286、约摸——核计287、拿得出手——体面288、饭桶——拿289、藏奸耍滑——做事不实在,不肯出力290、喝猫尿——贬低喝酒多了的人291、马大哈——办事毛手毛脚292、丢三落(音luo)四——马大哈293、打肿脸充胖子——装作一副有钱有势的样子294、撮合——中间人的意思,褒义词295、搅合——在中间乱参合,贬义词296、溜缝——跟着一方起哄297、哄哄——形容某件事有眉目了298、架笼——不好接触299、滚犊子——一边去300、粉面子——淀粉。
东 北 俗 语 集 锦
![东 北 俗 语 集 锦](https://img.taocdn.com/s3/m/1b5fcf19227916888486d782.png)
东北俗语集锦中国地大物博,方言众多,仅东北就有很多的方言,我把东北的一些土话收集起来,仅供众人欣赏。
动物类:沙沙虫(黑色蝗虫),油吱嘎(蚂蚱的一种),蚂螂(蜻蜓),蛐蛐儿(蟋蟀),曲蛇(蚯蚓),蝲蝲蛄(蝲蛄),顷怀子(青蛙),大眼贼儿(田鼠),豆杵子(田鼠),长虫(蛇),马蛇子(蜥蜴),老鹞子(老鹰),尥(liao)蹶子(骡马用后腿向后踢),蛤蟆骨朵儿(蝌蚪),臭鸪鸪(布谷鸟),咖(ga)螺(河蚌、海蚌),老鸹(gua)(乌鸦),黄皮子(黄鼠狼),蚰蜒(象蜈蚣而略小),草爬子(蜱、一种吸血的虫子),老雕(老鹰),哈什蚂(灰褐色的蛙),牛犊子(小牛崽),猪羔子(猪崽儿),羊羔子(小羊崽儿),虎犊子(骂人的话),兔羔子(兔崽子,骂人话),王八犊子(骂人话),柳粪球子(小鸟,也叫柳树叶子和柳罐斗子),扑了蛾子(飞蛾),鵏鸽子(鸽子),长脖子老等(一种脖子长的水鸟),老家贼(麻雀),黑瞎子(黑熊),张三儿(狼),花大姐(七星瓢虫),鲫瓜子(鲫鱼),沙半鸡儿(形似鹌鹑的一种鸟类,每只约重半斤而得名),傻狍子(比较傻的一种动物,后指有傻气的人),生理类:碑儿陋头(额头),夹(ga)肢窝、胳肢窝(腋窝),跛了盖儿(膝盖),筋梁骨(脊背),票花(屁股),跑破鞋(不正当的男女性关系),腮帮子(脸蛋),拉粑粑(拉屎),嘎拉哈(动物和人的拐踝骨),拨浪锤儿(牛骨做的纺线用具),哈啦子(口水),孬服了(化脓了),咂咂(乳房),咂咂头(乳头),卵子(男人的生殖器),胯子(女人的生殖器),吊(男人生殖器),腮帮子(脸蛋),下巴頦(下巴),大腿拌儿(大腿弯),脖梗子(脖子后边),哈喇子(口水),吃咂(吃奶),刺挠(痒痒),闲嘎嗒牙(吃零嘴儿),后丘(臀部),磕巴(结巴),妈了巴子(骂人嗑、女人的生殖器),囊囊膪(猪腹部肥而松的肉),气卵子(疝气),雀蒙眼(指夜盲症),缺心眼儿(理智不健全),身板儿不利索(指怀孕),有身子了(怀孕),双身子(孕妇),一对双(双胞胎),双目朗(双胞胎),捎色(褪色,或丢脸),拴马桩(耳台或耳垂上长的肉阄),双棒儿(双胞胎),秃老亮(秃顶或秃头的人),食品类:饽饽(bobo)(馒头或其它面食),锅嘎吧儿(锅巴),馍馍(干粮或者馒头),酒肴(下酒菜),肴物(好吃的),称呼类:老(妻子或老太婆),屋里的(老婆或妻子),往们(我们),摊们(他们),拖油瓶(后娘带来的孩子),老娘们儿(专指成年女性或指老婆),个个(自己),自己个(自己),护肚巾(兜肚),小尕子(小孩),半拉子(半个劳动力),妯娌俩(哥俩的媳妇),老花子(叫花子),孙男弟女(指同族的老少辈人),屋里的(妻子),地域类:哪疙瘩的(哪地方的),干哈呀(干啥),来戚(qie)了(来客人了),整个浪(全部或者整体),拐嘎(拐角),上外头(即上厕所),称为类:茅楼儿(厕所),茅道(茅房),毛道儿(羊肠小路),车轱辘(车轮子),拐旮(墙角),乱尸岗子(埋死人的地方),旮旯(墙角或角落),电驴子(摩托),屁驴子(摩托),公母俩(夫妻俩),老毛子(俄国人),大鼻子(俄国人),地蹦子(不踩高跷的秧歌),电匣子(收音机),戏匣子(唱片、留声机),屁驴子(摩托),房山头(房山墙两头),疙瘩揪儿(头后的发揪),轱辘棒子(没结婚的老男人),壕沟(水沟),好信(好奇),合炉(合拍、合手),合得上(合不上),饸饹话(含乎话),痨病(肺结核),倒厦子(偏屋),胡子(土匪),胡巴烂啃的(烧焦的样子),绝户(指没有儿子的人),绝根儿(断子绝孙),搂筢儿(搂柴草的筢子),石砬子(石头砬子,地面上突起的巨大岩石),东北俗语集锦(二)物品类:袼褙儿(用碎布糊表成的厚片,做鞋用的),棉恼(棉袄),挎兜(衣兜),手捂子(棉手套),手巴掌(手套),手闷子(棉手套),钱褡(da)(钱包),冰猴(尜尜,陀螺),帊(pia)叽(用纸叠的,孩子们用手煽着玩的),胡琴儿(二胡),双响子(二提脚),麻雷子(较大的爆竹),盖帘儿(高粱杆串的板),喂大罗(俄语,梯圆型水桶),水筲(水桶),柳罐(柳条编的打水用具),辘轳(井上打水用的绞盘),火叉子(烧火用的叉子),囊洞子(烧火的灶坑洞子),灶坑(烧火做饭的地方),羹匙儿(小勺儿),粪积子(粪筐),冰猴(陀螺),棉猴(带帽子的棉衣),大刺花(礼花),小洋鞭(鞭炮),二百二(红巩药水),六六粉(一种农药),扫帚疙瘩(扫帚头),洋火(火柴),洋钉(钉子),胡琴儿(二胡),臭油子(沥清),圪挠(碎柴火),羊就(和泥用的乱草),挂牵儿(过年贴的剪纸类的东西),蛤蟆镜(太阳镜),活裆儿裤(小孩穿的开裆裤子),免裆裤(老式的免腰裤子),家巴什儿(工具),叫叫儿(口哨),金镏子(金戒指),炕琴(炕上的长卧柜,上边可以搁被子),炕梢儿(火炕的末端),偏厦(紧贴山墙接出的小房),破铺衬(破旧的碎布),烧高香(指修好积德),王八盒子(匣枪),盒子炮(手枪),乌拉(用皮革缝制的头前带褶的一种鞋),植物类:花骨朵儿(花蕾),茑花(niaohua棉花),酱杆儿(高粱杆的每一结),树荄(gai)(高粱杆),婆婆丁(蒲公英),车轱辘菜(马前子),苘(qing)巴菜(苣荬菜),毛嗑(葵花籽),草棵子(草丛),西葫芦(角瓜),时间类:夜个儿(昨天),前个儿(前天),后个儿(后天),秋半季儿(即秋天的时候),容空儿(宽限时间),体根儿(起初,原先),动作类的:跳槽(随意改变服务处所),嘚啵嘚啵(形容说话絮絮叨叨),瞎掰(瞎说),白话(瞎说),小嘴巴巴儿地(形容能说会道),扒楞扒楞(用手动一动),动摊动摊(活动活动或者动动地方),护犊子(护孩子或者动物护崽子),滚犊子(滚蛋、滚开),滑头(油滑,不老实),我消你(我打你),揍人(打人),咧咧歪歪(站立不直,歪歪斜斜的样子),焯一下(用开水烫一下蔬菜),炸一下(开水烫蔬菜),咂摸(琢磨),擖(ka)哧擖(ka)哧(用刀刮,后引用挨批评了),踅(xue)摸(寻找),摩挲(masa)(用手轻轻的摸),马溜的(快点的),呜孬一下就过来了(呼啦一下,形容速度快),捯(dao)哧捯哧(梳洗打扮),拧嗒拧嗒的(走路的样子),鸟悄的(轻轻的,悄悄的,没有声响),屁颠屁颠的(乐颠颠的),不尿你(不理你),不吊你(不理你),搁了搁了(搅拌),搅和(搅拌),欠儿蹬似的(能显或多嘴多舌),嗷唠一声(喊一声),冷不丁的(不防备),闲咯的牙(闲聊),会武把抄(会点功夫),惦兑惦兑(寻找),没处掏动(没地方找),拘挛了(委缩了),抽抽了(委缩了),缩缩了(委缩了),夹楔儿(往排好的队伍里挤),挠头(事情难办、不易解决),挠杠(跑掉),嘁哧喀嚓(形容爽快、干脆),齐刷刷地(整齐),趄歪(侧歪),穷撩扯(挑逗,招惹是非),圈拢(往一块团结,使不分散),揍饭(做饭),变戏法的(变魔术的),捎带而已(顺便),往后稍(倒退着走),收秋儿(收尾),数数搭搭(指责对方的过失),耍狗坨子(出洋相),耍钱(赌博),摔脸子(吊脸子,给人颜色看),甩际子(发脾气),掏换亦称(掏弄、淘换、搜寻),忒儿喽(啜饮或抽泣的声音),往后腾(拖延),秃噜反帐(做工不细,质量不好),舞把操(能力或技艺),东北俗语集锦(三)形容人的:破马张飞的(张牙舞爪的不讲究),舞马长枪(形容发怒或情绪激动的样子),五迷三道(形容神志不清的样子),无急六受(无法忍受的程度),乌眼青(眼框被打的发青的样子),讨人嫌(惹人厌烦),损样(样子难看),缩脖端腔(形容寒冷或萎靡不振的样子),霜打啦(形容人的精神蒌靡不振),水汤尿裤(形容不挺拔,不利落),得瑟(形容能显能吹忘乎所以的样子),恶(ne)道(霸道厉害),矫性(个别个性),娇情(发贱),格路(形容人特),假古(假心假意),玍(ga)古(人的脾气或者东西不好等),故动(形容人心眼坏),吧扯(瞎扯),屄扯(骂人能说的意思),吧瞎(说瞎话),犟眼子(说话犟死理),鼻儿故了(死了),老鼻子了(形容特别的多),砢碜(kechen)(寒碜),真尕(ga)(抠门,小气),王八头(女人给男人戴绿帽子),糊弄(欺骗、蒙混),傻了叭叽(不精明),二了叭叽(有点傻),屌儿啷噹(不成器的样子),稀罕(喜欢),嘚儿呵的(不精明),马溜的(快点的),鼻涕嘎瞎的(邋遢,不利落),蔫了叭叽的(不精神,无精打采),眵(chi)目糊卡哧眼的(不干净,不整洁),眵(chi)目糊(眼屎),真闲乎人(讨厌人),各影人(烦人),虎了叭叽(不精明),肚囊子(肚子),垫补垫补(先吃点垫垫底),甜嘴不拉舌的(东西少,没够吃)甜不拉梭的(稍有点甜),损种(骂人话,不是好种),不着吊(不听使换),磨叽(罗唆),干(干等),等(等现成的),不打紧的(不要紧的,撒磨(四处看),贼拉的快(特别的快),虎绰的(虎了叭叽的),迂作(舒服),粘包了(粘上了,麻烦了),哩根楞儿(闲事儿),叮把儿来(总来),腊不渣儿(小不点或最小的孩子),摆鼻儿(显摆),出溜了(打滑了),打出溜滑(在冰上打滑或在路上打滑),走道了(改嫁了),主意正(有主意),下狠茬子(下狠招),成致好了(特别的好),鼻涕嘎瞎的(埋汰,不干净),砢碜(难看),得了八嗖的(得嗦),埋了八汰的(埋汰),油了八叽的(油乎乎的),个色(和别人不一样),个路(性格特),挨克(挨批评、受训),挨梃(挨揍、挨打),爱小(贪便宜、图小利),八杆子拨拉不着(互不相干、不挨边),八字没一撇(没头绪),宾篱子(监狱),拔尖(争强好胜),把家虎(会过日子、小气),掰扯(讲道理),败家(挥霍浪费),班对班的(一般大的),半拉克叽的(半个、不完整),包屈(委屈),背包捋散的(不整齐),可不咋地(可不是嘛),备不住(可能是),奔儿娄八相的(大额头、难看),笨笨咔咔的(说话不利索,笨手笨脚的),彪乎乎的(缺心眼),摽劲(暗暗叫劲、比赛),憋屈(烦闷、委屈),瘪茄子了(打瘪了、蔫巴了),不懒(不错),不是善茬(不寻常、惹不起)不断溜儿(连续不断),不着调(不听使唤、不认真),不是物(不好人),不打奔儿(说话流畅、办事利索),不得烟抽(不受赏识、不被重视),不开面(不讲情面),不缕会儿(没在意),不玩活儿(不好好干活),不显山不露水的(不显露),猜谜mei儿(猜谜),搭火(俩人合伙),差成色(差劲),掺和(把两种或几种东南搅拌一起),插伙(合伙),敞怀(衣服不系扣子),潮的乎的(潮湿或发傻),扯老婆舌(说瞎话),扯哩哏儿棱(瞎扯),扯大彪(说粗话),吃不住劲了(挺不住了),抽冷子(冷不防的),冷不丁的(没防备),出门子(出嫁),出菜(出力或出钱),出血(出点代价),杵迷了(傻了),杵子(拳头),穿小鞋(叼难人),吹灯拔腊(完事儿了),凑合事儿(凑合、对付),将就(差不多、对付),窜稀(拉肚),搭碴(说话接碴),打恋恋(常在一起),打下手(帮手),溜须(巴结、讨好),大扯了(厉害了、大发了),嫌乎(厌恶),大概齐(差不多),大估景(大约、差不多),得咕(瞎说),嘚嘚(絮絮叨叨),嘚嘚瑟瑟的(轻浮、不稳重),嘀溜蒜挂(散乱、不规整),得劲(舒服),吊脸子(给脸色看),一嘟噜(一串),对撇子(对劲),蹲坑儿(监视、守候),糟糕儿五眼(人不咋地),儿把刀(手艺差),反盆了(颠倒了),放杵(发呆),嘎巴溜丢脆(干脆利落),嘎嘎新(嘎巴新),干巴拉瞎的(形容人干瘦或干吃),干拉儿(喝酒没菜干喝),咯眼(不顺眼),哽哽唧唧(闹人、磨人),鼓秋(暗地挑拨),鼓涌(蠕动),鬼头蛤蟆眼的(狡猾、坏主意多),滚球(滚蛋),哈拉了(油变质了有味了),海去了(特别多),嚎唠(大声喊),红眼巴嚓的(眼睛红红的),猴头巴相(猴头巴脑的、难看),齁巴(气喘病人),胡嘞嘞(胡说),呼嗒(就剩一口气了),胡扯六拉(胡乱说),囫囵半片(不完整),护犊子(护孩子),滑磨吊嘴儿(油嘴滑舌),坏菜了(事情弄糟了),火刺棱的(火得楞的),祸祸(践踏、糟害),祸害(败坏),急歪(恼火、生气),急头掰脸(急赤白脸、急头白脸),挤对(挤兑、强迫他人就范),挤挤插插(人多拥挤),假假咕咕(不实惠、虚假),架不住(禁不住、受不住),尖嘴巴舌(会耍嘴皮子),贱皮子(不识抬举),贱薄喽嗖(轻佻、不庄重),将将巴巴(将巴、勉强),犟眼子(固执),觉警(景)儿(有所觉察),赖嚎子(比喻好哭的人),烂眼枯瞎(形容眼睛闹毛病的样子),烂眼子事儿(指不正当的事),狼哇哇(形容哭得厉害),浪(卖弄风骚),驴性(不驯顺、不明事理),抹搭(眼皮向下而不合拢),瞎嗙嗙(瞎说),腚蹲儿(跌倒时屁股着地),扑棱(象声词、翅膀抖动的声音),怯生生(形容胆怯和害羞的样子),求爷爷告奶奶(形容到处求人),球球蛋蛋儿的(形容矮个子人),焌溜qū.Liu(用不带火苗的火烧烫),肉头(柔软而有韧性),肉筋筋(办事不爽快、不果断),软咕囔的(亦称软搭哈的、软拉巴唧,指缺乏弹性的食品和物件),撒眸(撒目,四下观看),撒泼(大吵大闹,不讲道理),撒欢儿(兴奋而连跑带跳),撒丫子(撒腿快跑),撒谎撂屁儿(说谎话),撒欢尥蹶(狂奔迅跑),赛脸(顽皮),三七疙瘩话(牢骚话),三只手(通常指小偷),三老四少(民间秘密结社的青帮),傻拉巴登(痴呆,憨傻),傻得呼哧(形容不太精明的样子),水汤尿裤(形容不挺拔,不利落),顺拐(走路时,一侧的胳膊腿同时朝着一个方向动),撕撕巴巴(撕扯,扭打,拉拽),死个丁的(食物不松软、不暄腾,死脑瓜骨(死木头疙瘩,比喻思维迟钝、事理不通的人),四六不懂(什么事理也不明白),四样儿齐)啥都齐全,一样不缺),胎胎歪歪(不挺实,软弱,堆随),螳朗子(指软弱可欺的人),舔腚(指溜须拍马),跳槽(换地方),真填活人(真喜庆人),烧包儿(因有钱财而表现出来的得意状),实打实凿(实心实意),识文断字(乡下指有文化的人),十个头儿的(比喻十分完善),熟头巴脑(相互之间很熟悉),死脑瓜骨(比喻思维迟钝),死木头疙瘩(事理不通的人),死气白赖(纠缠个没完),四六不懂(什么事理也不明白),四样儿齐(啥都齐全,一样不缺),随份子(随人情),随根儿(各个方面都很象父辈),胎胎歪歪(不挺实,软弱),堆随(不挺实),瘫巴(瘫痪,瘫子),弹弄不起(对付不了),武弄不起(不好对付),螳朗子(指软弱可欺的人),掏兜儿(指扒手),土鳖(迂腐,不合时宜),,土包子(指没见过世面的人),腿打摽(干使劲迈不动步),东北俗语集锦(四)其它类:漂白漂白的(形容特别的白),大漂月亮地儿(形容月色非常明亮),红不棱登的(形容颜色),黑不溜秋的(形容颜色),绿了叭叽的(形容颜色),焦绿焦绿的(形容颜色特别的绿),贼啦的(特别的),嗯讷(是的意思),垴(nao)和(huo)(暖和),呐了(饿了),不夸堆儿(形容东西少,不够数),欻欻(chuachua)的(象声词,形容队伍走的整齐),欻(chua)拉(象声词,欻拉把菜倒进锅里),嗍(suo)啦嗍(suo)啦(吸吮,把鱼刺嗍啦嗍啦),喀嚓(象声词,形容声音),喀吧(象声词,形容东西断了),冷不丁的(没防备),酸不溜的(有点酸),甜不唆的(有点甜),腻歪(心烦),浮溜浮溜的(容器满了要溢出来了),几了拐弯的(形容弯儿特别多),倒戗刺儿(倒钩的刺儿),戗茬(反方向的茬口),稀能(路不好走,泥泞),嚼裹儿(好吃的),疙瘩溜秋的(不规整或不光溜),光溜(光滑),弄个好歹的(弄坏了怎么办),半拉(半个),拉饥荒(欠债),寒碜(丑陋难看、丢脸),屁了嘎叽的(比较油滑),张嘎(翻个),尜油(两边晃不着地),才刚(刚才、方才),夹生(半生不熟),借由子(借机),筋叨(食物有筋性),紧巴(衣服紧巴登的、日子紧紧巴巴的),紧称(不宽松、空隙小),紧怕(很怕、非常害怕),近便(距离不远、靠近),可怜不识见儿(值得同情怜悯),嗑杈(从枝节处又长出来的新芽),啃青儿(庄稼未完全成熟就吃),口挪肚攒(会节俭、能积攒),夸堆儿(显堆儿),宽绰(宽阔、面积大),拘魂码(拘魂单儿、迷信用的),开脸(姑娘出嫁时请人用线裹掉脸上的汗毛),开眼(长见识、放山人挖着人参了),拉饥荒(欠债),喇忽(马虎、办事不认真),唻大彪(说脏话),捞梢(捞筲、捞本儿),牢绷(结实、坚固),老赶(外行),老奤儿(对河北、唐山人的称呼),老猪腰子(有主意),劳忙的(帮忙办红白喜事的人),乐不得的(正和自己的心意),乐颠馅儿(非常高兴的样子),勒大脖子(勒索),里挑外撅(挑拨是非),里出外进(很不整齐的样子)里外里(情况虽然不同而结果并无区别),立事了(懂事了),利整点(利落整洁点),连蒙带唬(蒙混、欺骗),脸儿小(腼腆的样子),恋糊(稠、浓),凉瓦瓦(略有凉意),两眼一抹黑(指人生地不熟),两说着(难下结论),蹽了(跑了),蹽杆子(跑掉了),蹽杠子(跑了),撩扯(招惹),撂挑子(甩手不干),尥蹶子(骡、马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溜严(没缝隙),溜边儿(总向后躲、沿着边),溜须舔腚(形容献媚的样子),溜平(光滑平整),溜溜的(胆怯顺从的样子),溜缝儿(用语言堵塞他人的漏洞),麻达山(迷失方向),埋汰(不干净),买好(讨好),卖呆儿(看热闹),卖谝(显示、夸耀),满不在乎(不在意),忙三迭四(忙三火四),猫冬(冬季没事做,在屋里闲着),猫月子(妇女分娩后的一个月),吃猫食儿(饭量很小),毛愣(不稳重),铆大劲(使出最大力气或尽最大努力),冒蒙儿(没把握、凭着猜测办事),冒漾(液体超过容量而外溢),没辙(没主意、没办法),没咒念(没办法),没打拢儿(没理会),没皮没脸(比喻不要脸面),没深拉浅(说话没有分寸),没着没落(没有着落、无可奈何),没缕会儿亦称“没徐乎儿”。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ca1e2d9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f.png)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东北那旮旯的方言,贼拉有特色,听起来就带劲!今天咱就来唠唠100 条常用的东北方言。
1、隔路:形容人的性格怪异,不合群。
2、秃噜:事情没办好,搞砸了。
3、磕碜:形容人长得丑或者东西不好看。
4、得瑟:形容人不稳重,爱显摆。
5、稀罕:喜欢。
6、扒瞎:说谎话。
7、刺挠:身上痒。
8、忽悠:用假话哄骗。
9、急眼:生气发火。
10、埋汰:弄脏,污蔑。
11、咋整:怎么办。
12、咯应:讨厌,让人不舒服。
13、敞亮:形容人做事大方,不吝啬。
14、麻溜:动作快,迅速。
15、邪乎:厉害,超乎寻常。
16、皮儿片儿的:形容东西乱七八糟。
17、魂儿画儿的:脸上脏得不成样子。
18、毛愣三光:做事不稳当,毛手毛脚。
19、五迷三道:形容人神志不清。
20、费劲扒拉:费了很大的劲。
21、破马张飞:形容人行为粗鲁。
22、七了喀嚓:形容做事干脆利落。
23、稀里马哈:做事马虎,不认真。
24、吊儿郎当:形容人不务正业,游手好闲。
25、无脊六兽:形容无聊到极点。
26、吭哧瘪肚:说话费劲,不流畅。
27、二虎八叽:形容人傻愣愣的。
28、扬了二正:形容人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29、傻了吧唧:形容人傻。
30、虎了吧唧:形容人莽撞。
31、嘶嘶哈哈:因寒冷而嘴里发出的声音。
32、老天扒地:形容人年纪大,老态龙钟。
33、老么咔哧眼:形容人年纪大,相貌丑。
34、水裆尿裤:形容人穿戴不整齐,不利落。
35、舞舞轩轩:形容人不老实,张牙舞爪。
36、扭头别棒:形容人生气时扭头不理人的样子。
37、针扎火燎:形容心情焦急,坐立不安。
38、直吧愣蹬:形容人挺直僵硬。
39、急头白脸:着急发火,态度不好。
40、吵吵巴火:大声吵闹。
41、窝窝囊囊:形容人懦弱,没本事。
42、抠抠搜搜:小气,不大方。
43、鼻涕拉瞎:形容人邋遢,不整洁。
44、油光锃亮:形容物体表面光滑发亮。
45、滴里嘟噜:形容物体下垂的样子。
46、咕咕秋秋:形容小声嘀咕。
47、比比划划:形容人说话时用手比划。
东北四大腥顺口溜
![东北四大腥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52930b4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d.png)
东北四大腥顺口溜
摘要:
1.东北四大腥顺口溜的背景介绍
2.顺口溜的具体内容
3.东北四大腥的含义及文化内涵
4.顺口溜在东北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5.结论
正文:
1.东北四大腥顺口溜的背景介绍
东北四大腥顺口溜,又称“东北四大怪”,起源于我国东北地区,具体出现时间无法考证。
它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顺口溜,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描绘了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成为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
2.顺口溜的具体内容
东北四大腥顺口溜的内容分别为:
(1) 棒打狍子瓢舀鱼,山上溜达野鸡飞。
(2) 大姑娘叼烟袋,小媳妇骑驴上市场。
(3) 养活孩子吊起来,火盆上炕烤爷奶。
(4) 窗户纸贴在外,翻穿皮袄毛朝外。
3.东北四大腥的含义及文化内涵
东北四大腥顺口溜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示了东北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民间风俗以及人们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这些顺口溜既有对东北人民勤
劳、乐观、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的赞扬,也包含了对陈规陋习的调侃与反思,体现了东北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
4.顺口溜在东北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东北四大腥顺口溜在当地流传广泛,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它对于东北地区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起到了积极作用,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东北地区独具魅力的民间风俗。
同时,这些顺口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北地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风貌。
5.结论
东北四大腥顺口溜作为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学形式,以其幽默风趣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成为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dd584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0.png)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东北那旮旯,方言贼拉有特色!今儿个咱就来好好唠扯唠扯东北方言。
先来说说这“忽悠”。
这词儿在东北可老常见了,意思就是用巧言令色来蒙骗别人。
比如说:“你可别忽悠我,我精着呢!”“磕碜”也是东北话里常挂嘴边的。
要是说一个人长得磕碜,那就是说长得不好看。
要是说一件事儿办得磕碜,那就是说这事儿办得太糟糕,不漂亮。
“扒瞎”,意思就是说瞎话、撒谎。
“你别在那扒瞎,我才不信呢!”“膈应”这个词儿也挺有意思,是讨厌、让人不舒服的意思。
“我可膈应他那一出了。
”“埋汰”,一般指脏、不干净。
比如说:“这地方太埋汰了,赶紧收拾收拾。
”“秃噜”,有多种意思。
可以表示事情没办好,比如“这事儿让我给办秃噜了”;也可以说说话不算数,“你别秃噜扣”。
“咋呼”,形容一个人咋咋呼呼,不稳重。
“这人一天到晚咋呼个没完。
”“刺挠”,就是身上痒痒的感觉。
“这几天没洗澡,身上刺挠得慌。
”“得瑟”,指人不老实、爱显摆。
“你看他那得瑟样儿!”“急眼”,表示生气、发火。
“别把我惹急眼了!”“旮旯”,就是角落的意思。
“在那旮旯里找着的。
”“哈喇子”,就是口水。
“看你馋得,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备不住”,意思是说不定、有可能。
“备不住他今天能来。
”“扯犊子”,这是一句比较粗俗的话,意思是说瞎话、胡说八道。
“唠嗑”,就是聊天的意思。
“咱俩坐下来好好唠唠嗑。
”“磨叽”,形容一个人做事慢吞吞、不利索。
“你能不能别磨叽了!”“熊色(sǎi)”,形容一个人窝囊、没出息。
“瞧你那熊色!”“憋屈”,心里不痛快、委屈。
“这事儿整得我可憋屈了。
”“够呛”,表示对事情不太乐观,难以实现。
“这事儿够呛能成。
”“卡秃噜皮了”,就是破皮受伤了。
“不小心摔了一跤,卡秃噜皮了。
”“马路牙子”,就是马路边上的石头沿儿。
“波棱盖儿”,指膝盖。
“胯骨轴子”,就是胯关节。
“棉脑”,指棉袄。
“棉靰鞡”,是一种冬天穿的棉鞋。
“胰子”,就是肥皂。
一些经典的辽宁(东北)方言
![一些经典的辽宁(东北)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bea0970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c.png)
一些经典的辽宁(东北)方言二虎八鸡:傻乎乎扒拉:拨弄扒瞎:说谎半拉儿: ban-4 lar-3 一半儿波罗儿盖:be-3 le ganr-4 膝盖掰扯:分析,计算白唬:bai-2 hu能说(通常指能瞎说)鼻嘎吧:bi-2 ga-2 ba 鼻屎备不住:有可能,也许包源儿:全部,全包了冰流子:冰柱不靠谱(不靠盘儿):不符实际扯蛋:胡说八道*呲哒: ci-1 da训斥撮子:装垃圾的容器刺挠:痒刺猫乎:ci-1 mao-1 hu-1 眼屎藏猫儿乎:捉迷藏敞亮:形容一个人不藏心眼儿,大方直爽.**打八刀:离婚,分手*打哑吧缠:故装不懂打狼:最后一名打奔儿: 1,接吻 2,停顿,卡壳* 叨菜:夹菜点儿正(背) :运气好(坏)耳残: er-3 chan-2 耳屎二椅子:不男不女###嗯呢:是疙瘩(简称疙):地方姑娘:女儿旮旯儿:ga-3 la-2 角落疙不溜脆:十分流利地* 嘎:ga-3 :1,小气,吝啬 2,蛮不讲理嘎:ga-4 超过,比下去嘎拉:ga-3 la 贝壳###高:放,搁果:吸,吮刚刚的:形容程度大,(可以修饰一切形容词)嘎拉哈:ga-3 la ha-4 一种用动物关节做的儿童玩具(有失传的危险哟)干仗(才知道这也是东北话,一直当普通话用呢,呵呵):打架咯应: 讨厌(这么重要的词居然忘了,该打啊)含拉子:han-2 la-2 zi 口水虎了吧叽:同二虎八叽忽悠:这个不用解释了吧,不会的来打我* 划开拐:想通了###急眼:ji-1 yan-3 发火迹哥:闹别扭###嗑尘:ke-1 chen 1,难看 2,丢人坑吃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一般是由于紧张或受辖制时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老鼻子:很多老么卡(刺)眼:形容又老又丑的人老嘎瘩:兄弟姐妹里最小的那位唠嗑:聊天* 妈灵:ma-1 ling 蜻蜓末了儿:最后了磨叽:me-4 ji 罗嗦卖呆儿:1,看热闹 2,发呆尿性(东部方言):有骨气,真汉子闹听;闹心* 念三七儿:旁敲侧击蔫吧:没精神,枯萎pia-4迹:一种硬纸片做的游戏工具七吃喀嚓:麻利,干净利落###欠儿蹬:应该是好出头,多事的意思气管子曲咕:小声说戚儿:qier-3 客人日日的:ri-2 ri-2 de 速度快* 如作: ru-1 zuo 舒服赛脸:明知不对,故意那样做###啥:什么水勒巴察:水性大秃噜:失败,放开土包子:土生土长地没见过大世面的人###铁子=老铁:哥们,好朋友妥了;行了,好了无极六瘦:闲的没啥意思抓心挠肝的感觉舞马长枪:张牙舞瓜武武玄玄:同上* 五迷三道:迷迷糊糊稀里马哈:马虎邪乎:厉害###向着:偏袒兴许:可能,也许寻思:xin-2 si 思考,想稀罕:喜欢###一整(就):总是,动不动(就)……杨了二正: 是形容一个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做着事情心里却不知道想些什么其他的事情眼力价:形容一个人看人准不准,多指会不会来事儿。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dbd27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04.png)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东北那旮旯的方言,那叫一个带劲!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今儿个咱就来好好唠唠这东北方言。
先来说说“犊子”这个词,在东北话里可太常见了。
“滚犊子”就是让你赶紧走开,别在这碍事;“扯犊子”意思是说瞎话、不靠谱;“护犊子”则是形容长辈过分偏爱保护自己的晚辈。
“忽悠”这个词也是家喻户晓。
比如说“别听他忽悠”,就是说别被他骗了、别上他的当。
再来讲讲形容人的词儿。
“虎了吧唧”说的是这人有点傻愣愣的,做事冲动;“二虎八叽”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埋了咕汰”形容人或东西脏;“磕碜”就是长得丑。
“山炮”呢,说这人傻、土气、不懂事。
东北话里还有很多独特的动词。
“扒瞎”意思是说谎;“扒拉”可以是用手拨动,也能表示推开;“撒楞的”就是让你快点、麻溜的;“秃噜”有掉链子、没办好的意思,比如“这事办秃噜了”;“卡秃噜皮了”就是皮肤擦伤了。
“膈应”这个词大家应该也不陌生,就是讨厌、让人不舒服;“稀罕”表示喜欢;“得瑟”说的是这人不稳重,爱显摆;“刺挠”是身上痒。
咱们再说说日常用语。
“咋整”就是怎么办;“干哈”是干啥;“不远遐儿”表示距离不远;“整个浪儿”是全部、整个的意思。
还有一些和吃有关的方言。
“饽饽”泛指各种面食;“嘎嘎香”形容食物特别香;“齁咸”就是特别咸。
在东北,冬天的“冰溜子”是房檐上结的冰柱;“棉靰鞡”是一种棉鞋;“炕席”是铺在炕上的席子。
形容天气,“贼拉冷”就是非常冷;“大烟炮”说的是暴风雪。
东北话的语气词也很有特点。
“哎呀妈呀”表示惊讶;“嗯呐”就是答应、是的意思。
总的来说,东北方言生动、形象、接地气,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东北人的豪爽劲儿。
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东北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街头巷尾,东北方言都能让人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热情和质朴。
它就像东北的黑土地一样,肥沃、实在,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东北人。
东北地道方言
![东北地道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8dc09c1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8.png)
东北地道方言Aāi[挨剋] āi kēi 受到指责、训斥。
[例]那家伙~多少次了,也没脸。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
[例]“李老疙瘩不~,是不会那么老实的。
”[哀咕] āi gu 央告。
[例]“小白鞋怎么~,他就是不答应。
ài[爱小儿] ài xiǎor 贪便宜,图小利。
[例]那个姜老板是个土鳖财主,贪财~……Bbā[八杆子拨拉不着] bā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无联系。
[例]“好好念书,是正经,别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 bāzì mé yī piě 指事物尚无头绪。
[例]别听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bā·de 说话侃快、脆生。
[例]那丫头说话~,就是做起事来糊涂。
[巴锔子] bājūzi 锔子。
[例]“青砖面的锅台,秫秸穿的锅盖,打了三个~的水缸……”(《回头草》,载《绿野》1981年第3期)[笆篱子] bālí·zi 监狱。
[例]“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韩老六告了状,他被抓去蹲了三个月~,完了送到进寿当劳工。
”(《暴风骤雨》)[扒瞎] bāxiā 撒谎。
[例]“二老歪,你寻思我~哪!”(《风雨月亮泡》),载《说唱艺术》1982年第1辑)bá[拔尖儿] bá jiānr (1)好胜,抢上。
[例]二丫头在姐们里最能~。
(2)居首位。
[例]他在班级里学习~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
[例]李二最能~,谁也犟不过他。
bǎ[把家虎儿] bǎ jiā hǔr 过日子俭朴,不乱花钱[例]赵大嫂真能过日子,是个~。
[] bǎ·ba 屎。
[例]别让孩子到处拉~。
bāi[掰扯] bāi·che 说话,讲道理。
东北地区农村(辽东、辽南)比较常见的满语方言
![东北地区农村(辽东、辽南)比较常见的满语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b1df7e2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8.png)
东北地区农村(辽东、辽南)比较常见的满语方言阿玛——爸爸讷讷——妈妈阿姆格——岳父萨格大玛法——老大爷、老爷爷阿木巴讷讷——老大娘、老奶奶萨里甘——妻子、老婆格格——姑娘、小姐、公主巴克什——教书先生色夫——师父、师傅巴图鲁——士兵、勇士额真——另外、地主、主人、道领额云——姐姐额驸——姐夫、驸马劳金——干活阿哈——奴仆、用人萨满——巫婆、巫医、跳大神的穆坤达——族长、村长牛录——八旗兵初级建制,一牛录为十人哈哈其——小孩儿、儿童小阿哥——小伙子、男青年克汉——王爷伙洛——村庄、堡子哈达——山梁,峻岭沃克托西——医生犯乎——惹事讲古儿——讲故事棒槌——人参今个儿——今天明个儿——明天前个儿——前天大前个儿——大前天后个儿——后天大后个儿——大后天这疙瘩——这个地方那疙瘩——那个地方这块儿——这个地方那块儿——那个地方老爷们——成年男人老娘们——已婚女人嫁汉子——女人出嫁后尾——后边东半晌——上午晌午——中午晌间——中午饭光棍——单身男子臭家女——嫁不出去的女人走道——寡妇再嫁、改嫁飞棍——毛笔梯根——原来脖刀——菜刀坐月子——生小孩死求八咧——死皮赖脸咧咧叭叭——很吃力疙瘩流秋——不光滑土卡拉——硬土块打圈子——母猪发情叫秧子——母猫发情反群子——母狗发情扯蛋——说瞎话没冒儿——十拿九稳砸锅——把事办坏了巴济——勉强拉查——厉害搁肢——用手抓挠别人掖下木头搁椤——短木头咯蝇——招人厌烦合烙——办事说话没准赖塞——衣貌不整邋遢——不利落埋汰——肮脏、不干净拉忽——爱惹事秃鲁扣——失言、说话不算数哎呀呵——惊讶哑谜了——不知声扎咕扎咕——治病有门儿——有办法老鼻子——有很多老了——去世古夜——瞎话稀不扔——没有几棵苗包圆——全买了。
那些即将消失的东北方言
![那些即将消失的东北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8ebbe62858fb770bf68a5504.png)
3.多加声母n
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绝大部分韵母是可以自成音节的,不用声母,所以称为零声母音节。在东北方言区,有些地方零声母音节要少一些。例如,恶人(è)东北方言多读成恶人(nè)、癌症(ái)东北方言易读成癌症(nái)、棉袄(ǎo)东北方言中读棉袄(nǎo)。
4.个别字声母变换
在东北方言中,有些音节的声母发音与普通话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不是表现在一个音节对应的所有字上,而是反映在该音节所属的个别字上,有些甚至是个别字的个别词上。这类字往往都是一些常用字。例如,同胞(bāo)东北方言读同胞(pāo);例如,解扣儿(jiě)东北方言读成解扣儿(ɡǎi)。
导语:东北话近年来以娱乐形式为载体走红,甚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火热程度。电视里是赵本山式的东北话的小品,广播电台里是单田芳式的“东北普通话”评书。如果这么看,东北方言真算是繁荣得一塌糊涂。然而,自1955年我国开始推广普通话以来,普通话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话语空间,方言日渐式微。如此看来,东北方言的火爆也只是“片面的繁荣”,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东北方言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多样性的标志,是东北地区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因此,在各方面信息与科技如此发达、各地争相打造文化品牌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发挥、保护好自身的语言及文化资源优势?东北方言将何去何从,迎接怎样的明天?
逐渐消失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续篇之一
![逐渐消失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续篇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4210e00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b.png)
逐渐消失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续篇之一感谢@ BF绿色之梦@丫头她爹@乐观的鲸鱼Uv@热心海浪Oe@转折xh@常开笑口999……等几位网友,补充我之前对方言的解释和部分文字的修正,并提供很多新的词汇。
今天先发一部分比较常见的方言,基本都是农村劳动人民日常用语,很多已经消失了,像跟牛马车有关的,像“港”字现在基本没有人再说了,因为时代变化太快了,所有人都很“港”,“港”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笑口提供的几个词语,正在整理,以后在其他文章里发布。
1、单字方言•客(qiěr):客人。
•港:时尚,时髦。
•裹:吸吮,喝。
•约(yāo):称量。
•柞(zhǎ)/捺(nǎ):大拇指和中指伸直以后的距离。
•掏(tǎo):庹。
两臂与肩平齐并伸直后的距离。
•棒:瓶。
一棒就是一瓶的意思;一玻璃棒子,可以是一瓶酒一瓶水,有时候也代表一种武器。
•噶(gā):打赌;联姻。
咱俩噶点啥?就是咱俩赌点啥;噶亲家,就是谈论儿女婚事。
嘎字还可以组成一下词语:嘎达揪(gādajiu);嘎(gà)哈呀;干嘎(gà)巴嘴;这人有点噶(gǎ)。
•出:一种状态,有时候是得意洋洋,有时候五迷三道……;死出,损出(损色sunsǎi)。
•呲:特别快的速度,高速高压喷出液体(类似于滋水枪)。
•蒯(kuǎi):蒯水;挠痒痒。
用水舀子蒯点水喝;脊梁骨有点痒,帮我蒯蒯。
•哏(gěn):性格怪癖,不容易相处。
•敲:阉割。
敲猪:对猪进行阉割。
以利于猪的健康、快速生长。
•听(tìng):批评,训斥,欺负,打。
让你不老实,是不是挨听了(是不是被批评了)。
•贼、整、啥:已在前边文章叙述,这里不再添加。
2、形容声音和状态水瓢•枯吃:声音,尖锐物插入某物时发出的声音;陷入泥潭时。
(有点像咕叽,但不是)。
•啪嚓:声音,摔倒在地上的声音。
例:走着走着,啪嚓一下摔在地上了。
•咣当:撞击的声音,从高处掉落到地上的声音,。
•夸嚓:咔嚓。
声音,砸,倒塌。
东山墙夸嚓一下就倒了。
东北特色方言(老逗了)
![东北特色方言(老逗了)](https://img.taocdn.com/s3/m/0420ae0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e.png)
东北特色方言(老逗了)东北特色方言(老逗了)东北特色方言(老逗了)东北特色方言1. 妈令:蜻蜓 11. 踏拉板:拖鞋2. 愚作: 舒服 12. 大鼻听:鼻涕3. 噶哈:干啥 13. 钱串子:蜈蚣4. 撩了: 跑了 14. 羊拉子:毛毛虫5. 先头:开始。
15. 马葫芦子:下水道6. 姨子:肥皂 16. 马路牙子:路边石7. 家巧:麻雀 17. 扣逼飕飕:小气8. 搭谷: 搭理 18. 波灵盖儿:膝盖。
9. 意头: 太阳 19. 藏猫猫:捉迷藏10. 豁楞:搅和 20. 大电炮: 狠狠的一拳21. 逼逼扯扯:讨人厌地说个不停22. 好赫儿:好吃的,长用来逗小孩儿23. 哏(gen三声):屁了吧唧的24. 尬(ga四声)点儿哈:赌点什么25. 这(zei四声)嘎达:这地方26. 锛(ber二声)儿楼(lou轻声):前额27. 忽悠:丧失诚信,不着边的语言行为。
28. 邪呼:非常厉害或严重29. 坷碜:不好看。
30. 卖呆儿:看热闹。
31. 秀咪:腼腆,不好意思,憨态可掬的样子。
32. 得瑟:喜形于色,臭显摆。
33. 贼毙:太好啦,好得不得了。
34. 消你:报复你。
35. 叽咯浪:拌嘴、吵嘴。
36. 边拉儿:旁边儿。
37. 磨叽:喋喋不休,废话多。
38. 不忿:不信,不服。
39. 劲儿劲儿地:执着,有精神头儿。
40. 哈拉味儿:油脂性的食品发霉变质后,产生的气味。
41. 埋汰:引申为语言上的污蔑行为。
42. 耍大刀:办事没准,戏弄人。
43. 借比儿:邻居。
44. 扒瞎:说话虚假成分大,顺嘴跑火车。
45. 各应:烦人,讨厌。
46. 秃噜:事情没办好。
47. 瘪独子:混蛋。
48. 二乙子:不男不女。
49. 欠儿登:哪儿有事哪儿到。
50. 吭呲瘪肚:速度慢,吃力,费劲儿。
51. 刺挠:身体某个部位发痒。
52. 横是:可能是。
53. 扯哩哏儿棱:瞎扯。
54. 胡嘞嘞:形容胡乱说。
55. 划魂儿:猜疑,犯寻思。
东北话大全
![东北话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c43a9e0ba0d4a7302763ac1.png)
东北话大全【巴巴儿的】bābār di说话娓娓动听。
你说话巴巴儿的,尿炕哗哗的。
【白呲拉骨】bái cīlāɡǔ物体发白而难看。
你这衣服白呲拉骨不好看。
【半潮乱架】bàn cháo làn jià发傻而鲁莽。
【半拉不落】bàn lǎbùluî未全部完成的状态。
房子盖的半拉不落,哪有时间出去玩呀。
【半拉囫片】bàn lǎhúpiàn ①物体破碎不整或未完全弄碎的状态。
②(言语、文章等)不系统、不完整。
【半拉架儿】bàn lǎjiàr 粗通某种技艺;不熟练。
车修不太好,我是半拉儿架。
【暴土狼烟】bào tǔlánɡyān 尘土飞扬的样子。
土道不好,汽车一过暴土狼烟。
【彪楞】biāo lenɡ缺心眼而莽撞。
【破头齿烂】pîtou chǐlàn 破烂不堪,乱七八槽。
【飘轻儿】piāo qīnɡr (重量)很轻。
【瓢】piáo 平或圆的物体弯曲变形。
【麻爪儿】mázhuǎr 形容因害怕、惊慌而手足无措的样子。
【忙颠儿的】mánɡdiān r di 非常匆忙的。
老贱骨头,孙子一要啥,忙颠儿的就买去。
【抹不丢儿的】mǒbu diūr di 害羞,不好意思的样子。
【磨唧】mîji ①说话啰嗦;②办事不利索,拖泥带水。
他那人磨唧,什么干不了。
【没冒儿】mãi mào r 表示有把握;没问题。
瞧好吧,没冒儿了,这场球我们准赢。
【蒙登】mēnɡdēnɡ头脑错乱,不知所措。
接到电话我就蒙登了,急忙就往医院跑。
【明睁眼露】mínɡzhēnɡyǎn lîu 易见;非常明显。
【木个张的】mùɡe zhānɡdi 形容麻酥酥的感觉。
手砸疼了吧?没大事,就是木个张的。
【费劲巴力】fâi jìn bālì很费力的;非常不容易。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44556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e.png)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东北那旮旯的方言,贼拉有特色,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情。
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这东北方言。
先说说一些常见的词汇。
“犊子”这个词,在东北话里出现频率可高了。
“滚犊子”意思是让人滚开,“扯犊子”就是胡说八道。
“磕碜”,形容人长得难看或者事情做得不好。
“稀罕”可不是单纯喜欢的意思,还有珍惜、在意的意味。
比如说“我可稀罕你了”,那就是打心眼里在意你。
再瞅瞅形容人的词儿。
“虎了吧唧”说这人有点傻愣愣的,做事冲动。
“二虎八叽”也差不多这意思。
“尖嘴猴腮”,就是形容人长得贼精瘦,长相不讨喜。
“毛愣三光”说人做事毛毛躁躁,不稳当。
还有一些关于动作的方言。
“扒拉”,可以是用手拨动,比如“扒拉扒拉菜”,也能表示推开,“别扒拉我”。
“卡吐露皮了”,意思是摔破皮了。
“秃噜”,比如“面条秃噜嘴里了”,就是快速地吃进去。
“薅”,像“薅羊毛”“薅草”,就是用力地拔。
东北话里的语气词也特别有意思。
“哎呀妈呀”,表示惊讶或者感叹。
“咋整的”,带有疑问和无奈。
“嗯呐”,就是表示同意、是的意思。
咱接着唠唠日常生活中的用语。
“埋汰”,说东西脏或者说人贬低别人。
“膈应”,心里觉得不舒服、讨厌。
“憋屈”,心里委屈不痛快。
“麻溜的”,就是赶紧、快点。
在吃的方面,东北方言也有不少特色。
“苞米”就是玉米,“大碴子粥”是用玉米粒煮的粥。
“蘸酱菜”,各种可以生吃的蔬菜蘸着大酱吃。
形容天气的,“嘎嘎冷”,那是说冷得厉害。
“贼拉热”,自然就是特别热。
东北话里还有很多独特的短语。
“五迷三道”,形容人神志不清。
“破马张飞”,形容一个人张牙舞爪,不讲理。
“吊儿郎当”,说人不务正业,没个正形。
在交流中,东北方言的幽默和直爽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说“别跟我整那些没用的”,直接表达了不想听对方啰嗦。
“你瞅啥?瞅你咋地!”这经典的对话,充满了火药味,又带着东北人的豪爽。
总之,东北方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充满了生活气息。
东北土话大全(配解释)-东北土话大全
![东北土话大全(配解释)-东北土话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ca82992a45177232e60a27b.png)
东北土话大全(配解释)1、毛愣三光-—形容人做事情浮躁,不踏实飞(武武玄玄)—-形容人不安静2、咯了盖儿—-膝盖3、卡了-—摔倒,栽跟头了4、埋汰--脏,形容词也做动词用,埋汰人,比喻侮辱人5、上该里溜达--上街上,到街里闲逛6、唠扯--聊天7、唠嗑—-谈话,聊天8、钢钢地好、钢钢狠—-非常好,非常狠9、你装呐--贬义,你在装模做样10、的瑟——贬义,指人不好看不雅观惹人生气的吊儿郎当的样子11、削——打,暴打12、整事儿—-装腔作势,故意作出某中行为13、麻溜--快一点儿14、贼——副词,与很、特别一个意思15、沙棱儿—-分两种意思,一是和麻溜一样表示快一点儿的语气词二是表示爽快、干脆的形容词16、寒碜、科碜——害羞、不好意思,丑陋17、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18、界壁儿--邻居,指隔着一堵墙的邻居19、捣扯(声调,降调)--收拾,整理20、嘞嘞—-唠叨21、秀篾——腼腆,拘束22、B车或者BB车车:唠叨,罗嗦的意思,贬义词23、老蒯——老伴儿,好像只用来形容女性24、远点儿删着—-离我远点儿,滚蛋25、急眼:意为”发火”,”恼羞成怒”,”愤怒"26、老鼻子:"特别多"的意思。
27、滚犊子:意为"滚蛋"。
28、抓瞎:意为”白搭","白做了"29、咋整:意为”怎么办"30、整个浪儿:意为"全部","整个"31、稀罕:意为"喜欢”32、闲嘎嗒牙:意为”闲扯",可以理解为用闲扯来消磨时光33、熊色:贬义,形容一个人讨厌的样子34、晒脸:意同"的色”,多指小孩子35、干不拉瞎-—形容某种东西很干的36、山炮--就是傻了8急37、备不住——有可能,也许38、鼻嘎吧—-bi—ga—ba鼻屎39、不远匣—-指不太远40、扯蛋-—胡说八道41、刺挠--痒42、眼力价——形容一个人看人准不准,多指会不会来事儿43、敞亮:形容一个人不藏心眼儿,大方直爽44、包源儿-—全部,全包了45、点儿正(背)-—运气好(坏)46、挡害--碍事47、二虎八鸡—-傻乎乎48、二椅子—-不男不女49、疙不溜脆—-十分流利地50、果-—吸,吮51、含拉子—-ha—la-zi口水52、干仗--打架53、迹哥-—闹别扭54、尿性—-有骨气,真汉子55、曲咕——小声说56、戚儿——qier客人57、土包子-—土生土长地没见过大世面的人58、铁子=老铁——哥们,好朋友有时也指男女不正当关系59、五迷三道——迷迷糊糊60、稀里马哈--马虎61、无机六瘦-—形容无聊到了极点,闹心,不知道干什么62、暴土扬尘—-多形容满天灰尘,扬沙天气(沙尘爆)63、洋吧二正--形容做事不认真,三心二意64、埋了咕汰(埋了八汰)—-多形容人或房间衣服等,不干净,不整洁65、得得(四声)搜搜-—多形容人做事情炫耀,骄傲自大66、吭吃瘪肚-—形容说话结巴,语无伦次67、突鲁反仗——形容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不讲信用,不能说到做到68、傻了八叽—-形容人比较呆傻69、二虎八叽-—同上(也可以形容人做事莽撞)70、斯斯哈哈--拟生词,东北的天气冷出门不带手套,冻手的时候吐哈气用来暖手,因此演变成被冻的程度71、老天巴地—-形容人长的老,岁数大了72、老么卡眼儿——同上73、皮儿片儿——主要形容房间不整洁,东西摆放比较凌乱74、魂儿画儿—-形容脸上有污垢,有黑泥75、破马张飞(武武玄玄)——形容人不安静76、吊儿郎当—-形容人游手好闲,没有正经的事情做7、五迷三道-—主要形容人酒后失态,一般形容人喝多酒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甩裆尿裤- 21:披哩扑咙- 22:虚头八脑- 23:提溜八褂 -24:鼻涕拉撒 25:舞舞扎扎- 26:鳖犊子27:磨磨叽叽- 28:直吧愣蹬
绝迹的东北方言 值得收藏
有一种数量叫老鼻子,有一种运动叫滚犊子,
有一种创伤叫秃噜皮,有一种吃态叫提拉秃噜,
有一种性别叫二乙子,有一种比喻叫欠儿登,
有一种厉害叫尿性,有一种不着调叫得儿呵的!
有一种策略叫咋整,有一种浪费叫祸祸,
有一种反复叫磨叽,有一种状况叫毛楞,
有一种容貌叫磕碜,有一种讨厌叫咯应,
有一种表达叫吭哧瘪肚,有一种打扮叫油光崭亮
有一种能力叫吭哧瘪肚,有一种故意叫净引儿地,
有一种设施叫马路牙子,有一种工程叫半拉咔叽,
有种频率叫做晃常儿,有一种失败叫突鲁反仗。
有一种骨头叫波罗盖儿,有一种心态叫杨得二正,
1:无肌留瘦 2:埋了咕汰- 3:得得搜搜 4:吭哧瘪肚- 5:突鲁反仗- 6:老天扒地 7:皮儿片儿 -8:魂儿画儿 9噶咕 10大幺母
29:往那一矗- 30:油光崭亮- 31:豁牙露齿32:支愣八翘 33五马长枪- 34扬得二正 -35三吹六捎- 36整个浪儿- 37窝窝囊囊-
38针扎火燎- 39“劲儿劲儿地 40比比划划- 41抹抹张叽-42筋鼻瞪眼 43咕咕秋秋 -44鼓鼓孬塞 -45滴了当啷- 46闹心吧
68 “备不住 69 包源儿 70 呲哒” 71 扒瞎 72 “冰嘎”, 73半哒子 74“冰流子 75闷头儿 76 不远遐 77有钢儿
有一种观察叫撒漠,有一种掩护叫打狼,
有一种为人叫得瑟,有一种软弱叫尿叽-,
有一种疑问叫噶哈,有一种习惯叫埋汰,
有一种聊天叫唠嗑,有一种速度叫麻溜,
有一种愤怒叫急眼,有一种喜欢叫稀罕,
有一种充裕叫可劲儿造,有一种战斗叫干仗,
有一种为人叫 虚头八脑,有一种清闲叫无肌六瘦,
有一种作风叫得得搜搜-;有一种性格叫破马张飞,
48豁牙漏齿 -49磕了吧嗔- 50连跑带颠 -51屁的流星 52唧唧歪歪 53 缸缸地 54 卖呆儿、 55“叽咯浪 56“嘎拉哈 57闷儿、
58上“边拉儿”去 59 “恩呐 60 屠必 61“夜儿个” 62浮溜浮溜 63唠扯 64扒拉“ 65掰扯” 66“白唬” 67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