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试卷4

合集下载

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南书房(2009年历史学统考真题)正确答案:清朝的内廷机构。

原为康熙帝书房。

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帝调翰林等官入乾清宫南书房当值,称为南书房行走,人数不固定。

除陪皇帝写字作诗外,也秉承皇帝意旨拟写谕旨,发布政令,实际上是皇帝处理政务机要的秘书班子。

南书房的设立,削弱了议政大臣会议的权力。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不再参与国家政务。

2.军机处(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正确答案:清代雍正设立的处理机要的中枢机构。

雍正八年(1730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参与政务的权力。

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

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1791年废止,内阁成为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事均归于军机处。

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也无专官。

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以原官兼任,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3.廷寄(南京大学2009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正确答案:清代公文传送制度之一。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逐渐形成。

朝廷给各省高级官员的谕旨,交由内阁传抄者,称为明发;凡属机要文书,不便由内阁明发者。

则由军机大臣专办,盖军机处印密封,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字样,用四百里或六百里文书递送各省,称为廷寄。

清末,廷寄改由电报拍发,故称电寄。

4.总督(南京大学1997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正确答案:清朝地方军政大员。

大致两省或三省设一总督,每省设一巡抚,其无巡抚省份,例由总督兼理。

总督为正二品。

乾隆时全国共设有八个总督,即直隶总督,管辖今河北省及内蒙古一部分地区,驻保定;两江总督,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驻江宁;闽浙总督,管辖福建、浙江二省,驻福州;两湖总督,管辖湖南、湖北二省,驻武昌;陕甘总督,管辖陕西、甘肃二省,驻兰州;四川总督,驻重庆,义驻成都;两广总督,管辖广东、广西二省及南海诸岛,驻广州;云贵总督,管辖云南、贵州二省,驻贵阳,又驻云南。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世界史基础真题正确答案: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著。

伯罗奔尼撒战争发生于公元前431一前404年,交战双方是斯巴达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与雅典领导的提洛同盟。

作者修昔底德作为雅典将军曾在该次战争中服役。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所记事件止于公元前411年。

全书共8卷。

此书把当时希腊哲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逻辑方法应用到历史研究中,为后世的历史编纂学树立了典范。

涉及知识点: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2.【色诺芬】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上古史真题正确答案:古希腊史学家。

早年师从苏格拉底。

公元前401年参加希腊雇佣军助小居鲁士争夺波斯王位,未能成功,次年率军从波斯返回。

公元前396年投身斯巴达,被母邦判处终身放逐。

著有《远征记》《希腊史》以及《回忆苏格拉底》等。

《远征记》记载了他率军从波斯回到希腊的悲壮经历,为后人提供了有关希腊雇佣军与波斯帝国的许多真实细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涉及知识点: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3.【波里比阿】正确答案:古希腊史学家。

约公元前205年生于希腊梅格洛玻利斯城。

公元前169年任阿哈伊亚同盟骑兵长官。

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中作为人质被送往罗马,约公元前150年回到故乡。

著有《通史》一书,共40卷,记叙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到公元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战争结束的历史,旨在说明罗马强盛的原因。

现仅存前五卷及其他各卷片断。

涉及知识点: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4.【李维】南京大学2002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正确答案:古罗马史学家。

公元前59年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帕塔维乌姆。

他用毕生精力写成《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一书,共142卷,其中11—20卷和46—142卷已佚。

记述自传说中的埃涅阿斯到达意大利至公元前9年的史事。

历史文献学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文献学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文献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历史文献的收集与整理B. 历史文献的创作与传播C. 历史文献的鉴定与评价D. 历史文献的保存与修复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内容?A. 历史文献的版本研究B. 历史文献的校勘研究C. 历史文献的读者研究D. 历史文献的编纂研究答案:C3. 历史文献的鉴定主要依据哪些方面?A. 作者的生平B. 作品的创作背景C. 作品的版本与流传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4. 历史文献的校勘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校对文字B. 校对标点C. 校对注释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5. 历史文献的版本研究主要关注哪些问题?A. 版本的历史演变B. 版本的比较研究C. 版本的真伪鉴定D. 所有上述问题答案:D6. 历史文献的编纂工作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选题策划B. 资料收集C. 编辑加工D. 所有上述步骤答案:D7. 历史文献的保存工作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物理保存B. 数字化保存C. 法律保护D. 所有上述方面答案:D8. 历史文献的修复工作通常需要哪些专业技能?A. 纸张修复B. 墨迹修复C. 装裱技术D. 所有上述技能答案:D9. 历史文献的数字化保存主要采用哪些技术?A. 扫描技术B.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C. 数据库管理技术D. 所有上述技术答案:D10. 历史文献的法律保护主要涉及哪些内容?A. 著作权保护B. 知识产权保护C. 文物保护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版本比较B. 校勘整理C. 历史考证D. 文化分析答案:ABCD2. 历史文献的鉴定工作通常需要参考哪些资料?A. 作者的生平资料B. 作品的创作背景资料C. 作品的版本流传资料D. 作品的评论与研究资料答案:ABCD3. 历史文献的校勘工作主要解决哪些问题?A. 文字错误B. 标点错误C. 注释错误D. 内容遗漏答案:ABCD4. 历史文献的编纂工作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选题的科学性B. 资料的系统性C. 编辑的规范性D. 出版的可行性答案:ABCD5. 历史文献的保存与修复工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A. 保护原貌B. 延长寿命C. 便于使用D. 传承文化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意义。

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 3. 史料分析题 4.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始农业时期,黄河流域主要种植()。

A.粟B.高粱C.水稻D.玉米正确答案:A2.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兴修主持人是()。

A.西门豹B.李冰C.郑国D.潘季驯正确答案:B3.东汉时,号称“三独坐”的是()。

A.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C.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D.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正确答案:D4.我国境内最早的石窟寺是()。

A.新疆克孜尔石窟B.敦煌莫高窟C.大同云冈石窟D.洛阳龙门石窟正确答案:A5.下列对元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

B.元杂剧是北方地方戏“院本”和宋、金传统的“诸宫调”两者结合的产物。

C.元曲是在各民族文艺形式融合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新型文艺。

D.元曲是宋词和唐诗融合的结果。

正确答案:D6.下列“总理”中性质相同的是()。

①孙中山总理②奕总理③袁世凯总理④唐绍仪总理⑤段祺瑞总理A.①③⑤B.①③C.③④D.④⑤正确答案:D7.“门户开放”政策之所以能扩大美国在华侵略势力,主要是因为()。

A.美国有了独立的侵略政策B.政策得到了西方列强的认同C.充分利用了美国的经济优势与列强竞争D.便利了美国获得自己的势力范围正确答案:C8.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容易得到发展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早C.沿海地区首先接触西方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正确答案:B9.在卢沟桥事变中奋起抵抗日军侵略的中国军队是()。

A.第十九路军B.西北军C.第二十九军D.东北军正确答案:C10.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是()。

A.综合发展B.平衡发展C.重点发展重工业D.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正确答案:D11.种姓制度形成的时代是()。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清前期在边疆地区施行的不同于内地行省的统治措施。

(四川大学2014年中国通史真题)正确答案:(一)东北地区。

在东北地区,清廷实施军府制,设奉天将军驻盛京(沈阳),吉林将军驻吉林,黑龙江将军驻齐齐哈尔。

又分设总管、副都统等机构,加强管理。

对于边远地区如黑龙江下游、库页岛等地未人旗籍的少数民族,则沿用当地旧制设乡长(喀喇达)和姓长(噶珊达)。

清政府还在黑龙江两岸和额尔古纳河设卡伦,建立常规巡边制度,加强对俄国的防范。

(二)蒙古地区。

在内外蒙古地区,均实行札萨克制,即盟旗制度。

蒙古各部划分为旗,旗是基本行政单位,合若干旗为一盟。

旗有札萨克(即旗长),盟有盟长。

札萨克为世袭之职,盟长则由中央任命。

此外,中央又派大员驻在各要地,以加强控制。

此外,清政府在内蒙古地区设察哈尔、热河都统、绥远将军,在外蒙古地区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库伦办事大臣等,以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管理。

(三)新疆地区。

在新疆地区,乾隆时征服准噶尔及回部后,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设伊犁将军,驻惠远城(今霍城东南),又设参赞大臣为辅,总理天山南北路之军事、政治、边防诸务。

在天山南路地区,也就是在回部(维吾尔族)地区,于喀什噶尔(今喀什市)设参赞大臣,节制天山南路各城。

伯克,由维吾尔贵族充任,以管理各城事务,但废除原有的伯克世袭制,伯克可随时升调,其制与内地的官制基本相同。

(四)西藏地区。

乾隆年间,清廷提高了驻藏大臣的职权,明确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地位平等。

西藏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长官及各大寺庙的管事喇嘛,都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简选。

西藏的对外联系,均由驻藏大臣全权办理。

达赖、班禅的财政机构的一切收支,统归驻藏大臣稽查总核。

达赖、班禅的继承人问题,也必须由驻藏大臣监临决定。

乾隆帝特创金本巴瓶制度,在大昭寺内设一金本巴瓶,规定达赖、班禅及大呼图克图的灵童转世,须由诸喇嘛当众于金瓶内抽签,并由驻藏大臣或理藩院尚书亲临监督确定,以避免地方上层贵族操纵,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控制。

2023年历史考试历史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共四套)

2023年历史考试历史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共四套)

2023年历史考试历史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共四套)以下是2023年历史考试历史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的四套试题。

每套试题包含一系列选择题和简答题,供考生进行练和复使用。

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集权国家?- A. 春秋时期- B. 商朝- C. 秦朝- D. 唐朝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 A. 孔子- B. 刘邦- C. 嬴政- D. 韩非子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辽代的开国皇帝?- A. 朱元璋- B.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C. 苏轼- D. 耶律楚材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宋朝的经济特点。

试题二选择题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取得胜利?-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南京条约签订- D. 中国成立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明朝开国皇帝?- A. 朱元璋- B.- C. 李世民- D. 成吉思汗3. 下列哪个朝代统一了中国南北?- A. 晋朝- B. 元朝- C. 夏朝- D. 清朝简答题2. 请简要描述中国历史上的长城。

试题三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世界文明古国被认为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之一?- A. 罗马帝国- B. 古埃及文明- C.- D. 蒙古帝国2. 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 A. 鲁迅- B. 孙中山- C. 项羽- D. 屈原3.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朝- C. 两汉时期- D. 唐朝简答题3. 请简要描述中国历史上的红楼梦。

试题四选择题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迈向社会主义道路?- A. 鸦片战争- B. 五四运动- C. 甲午战争- D. 建国前后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A. 周恩来- B. 蔡伦- C. 乾隆皇帝- D. 孔子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兴之世?- A. 隋朝- B. 金朝- C. 唐朝- D. 明朝简答题4.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历史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历史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历史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第一节:选择题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明朝时期的开国皇帝?A. 刘邦B. 朱元璋C. 秦始皇D. 汉武帝2. 印度教的最高神明是谁?A. 佛陀B. 克里希纳C. 凡尔赛斯D. 伽尼沙3. “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个国家?A. 日本B. 中国C. 英国D. 美国4.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哪个事件?A. 伊拉克战争B. 波兰事件C. 九一八事变D. 德国入侵法国5. 下列哪个国家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A. 加拿大B. 印度C. 日本D. 俄罗斯第二节:判断题判断下列史实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写“正确”,错误的请写“错误”。

1. 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2. 美国的原住民是美洲大陆的最早居民。

3. 法国大革命是在18世纪末发生的。

4. 英国在19世纪中叶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5. 文艺复兴是发生在16世纪的欧洲历史事件。

第三节: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和应用领域。

2. 请简要介绍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原因。

3. 请解释世界两次大战与冷战的关系。

第四节:论述题请从历史学的角度论述以下问题: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变革是否总是推动了社会进步?在论述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案例,分析人类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同时,可以探讨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和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

结语通过这份历史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并思考历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历史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历史文献学试题十套

历史文献学试题十套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典籍,二是指贤才。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诗、书、礼、义、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刘向)和(刘歆)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汲冢周书)。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金刚经》。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典通》、郑樵的《通志》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青铜器;金文则指商周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总集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1899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2,辑佚——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3,四分法——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

4,线装——线装书为纸书的一种装式,在前后各加一张护页,连同正文用线装订在一起,不包书背。

线装克服了以前各种装帧的缺点,因而最终成为古代图书装帧的主流。

线装书约出现于宋代,至明代中叶以后成为主流。

5,索引——索引,古今又称玉键、针线、韵检、通检、备检、引得等。

历史文献学试题

历史文献学试题

历史文献学考试试题1、“文献”的概念及其内涵变化。

☆概念:“文”在古意中指典籍文章,“献”指古代耆旧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也包括耆旧先贤的事迹经历。

现代广义的文献个概念是它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不仅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

从情报学角度的概念是:以一定方式将人类所获得的知识或信息记录于一定载体之上所形成东西叫做文献。

内涵变化:文献一词,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

在我国关文献概念的描述,最早见于《论语.八佾》至元代,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马端临,首次以“文献”一词命名的专著《文献通考》面世。

自孔子至元·马端临均把“文献”概念的内涵表述为可作叙事、论事佐证的古今典籍及圣贤的言论,即文献兼指书和人。

此说至今仍有影响。

后来,文献概念的内涵偏指著述或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

如:历史文献。

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

如医学文献。

”该定义强调了文献的历史继承性和资料性。

198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文献著录总则》,对文献概念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该定义强调了文献是知识。

凡是能耳闻、目睹到的并记录在一定的物质上的知识载体,均称之为文献。

《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将文献定义为:“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内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该定义强调了文献是可以进行加工处理的“单元知识”;存贮(记录)“单元知识”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存贮声音、图像、文字、符号等知识的磁性载体(磁带、磁盘、光盘)文献等。

在国外,文献一词首先由法国保罗·奥特勒于1905年提出,随后流传于世。

其中英语的“文献”与“情报”的最初含义交叉,后来才分开。

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文献概念则是《汉俄英情报学词典》中的解释:文献是“包括固定情报以及用于传递和使用情报的物质客体。

历史文献学考试试题

历史文献学考试试题

历史文献学考试试题(本文根据题目要求以一种适合历史文献学考试试题的格式进行书写)历史文献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历史文献学的基本概念?A) 文献的收集与整理B) 文献的研究与分析C) 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D) 文献的修复和保护2.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几方面?A) 古代文献B) 现代文献C) 史料的鉴定与考证D) 文献材料的发掘3.下列哪个是历史文献学研究的方法之一?A) 实地考察B) 实验分析C) 数学建模D) 社会调查4.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学的区别是什么?A) 前者注重文献及其研究方法,后者注重历史事件及其描述。

B) 前者研究文献材料的发掘与整理,后者研究历史事件的发展与演变。

C) 前者注重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后者注重历史事件的解读与分析。

D) 前者研究文献和史料的鉴定与考证,后者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

二、简答题1.请简述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古代和现代的文献,如经部、史部、子部、集部、方志等各类文献。

研究历史文献不仅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从中获取各种历史资料和信息,为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和路径。

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还原历史真实,为后人提供宝贵的历史遗产。

2.请简述古代文献的鉴定与考证方法。

古代文献的鉴定与考证方法主要包括:校勘、考据、辨伪、比较、推测等。

校勘是通过对文献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准确校对,以确定文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考据是通过对参考文献和历史资料的比对和分析,对文献的记载和说法进行验证和推导。

辨伪是通过对文献的风格、内容、时代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文献的真实性和伪造程度。

比较是通过对多种文献的对比研究,找出异同之处,推测出可能的真相。

三、论述题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历史文献学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可适当增加字数进行详细论述)1. 文献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来源:历史文献学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和来源。

历史学基础(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春秋》】正确答案:孔子依据鲁国史书加以删编而成的编年体史书。

记载春秋鲁国鲁隐公至鲁哀公二百多年的历史,记述内容丰富。

后来有人对史实进行补充叙述和评论,先后有《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和《春秋左氏传》。

《公羊》《毂梁》两传主要对《春秋》中的文字加以阐释,《左传》则以叙事为主。

《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涉及知识点: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2.【《战国策》】扬州大学201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正确答案:记载战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

作者不详。

西汉末年,刘向按照国别编订,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定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

该史书记载了公元前490年知伯灭范、中行氏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共270年中发生的重要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史事,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涉及知识点: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3.【《后汉书》】正确答案:二十四史之一,南朝宋范晔著。

《后汉书》记载了从王莽至汉献帝的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其中八志由司马彪续作。

范哗写此书是为了“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

《后汉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

注疏以清惠栋《后汉书补注》和王先谦《后汉书集解》最为重要。

涉及知识点: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4.【《南史》】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历史文献学复试真题正确答案: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寿著。

《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书的纪传体史著,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述南朝四代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作者撰写此书是为了“追终先志”,即继承其父李大师未完成的事业。

历史学基础考试试题

历史学基础考试试题

历史学基础考试试题历史学作为一门研究过去事件、人物、社会和文化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考察学生对历史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以下是一套历史学基础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秦朝D 汉朝2、以下哪场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夷陵之战D 淝水之战3、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A 安史之乱B 藩镇割据C 黄巢起义D 朱温篡唐4、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 伽利略B 牛顿C 达尔文D 爱因斯坦5、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 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通道C 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D 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6、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A 来克星顿的枪声B 《独立宣言》的发表C 萨拉托加大捷D 约克镇战役7、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德国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巴黎公社的成立C 第一国际的成立D 十月革命的胜利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A 莫斯科保卫战B 斯大林格勒战役C 中途岛战役D 诺曼底登陆10、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北约的成立D 华约的成立11、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象征是()A 金字塔B 狮身人面像C 木乃伊D 象形文字12、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是在()A 梭伦改革时期B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C 伯利克里时期D 马其顿统治时期13、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A 耶稣B 穆罕默德C 释迦牟尼D 马丁·路德14、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A 意大利B 英国C 法国D 德国15、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 林则徐B 魏源C 李鸿章D 张之洞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_真题-无答案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_真题-无答案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66,考试时间90分钟)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

1. 【《汉书.艺文志》】2. 【《东观汉记》】3. 【陈寿】4. 【范晔】5. 【《白虎通义》】兰州大学2002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开大学2017年中国历史真题6. 【《隋书.经籍志》】中山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A)真题7. 【唐修八史】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历史学真题8. 【《贞观政要》】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通史真题;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历史学科基础真题;山西大学2018年中国历史真题9. 【刘知几】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专门史复试真题;西北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10. 【《史通》】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兰州大学2013年中国史基础真题;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辽宁大学2014年历史学专业基础真题;兰州大学2015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吉林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西北民族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11. 【杜佑】北京大学1998年中国古代史学史真题12. 【十通】2016年历史学统考真题;河北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13. 【《通典》】厦门大学2002年专门史中国通史真题;中山大学2013年历史学基础真题;辽宁大学2018年历史学真题14. 【《唐六典》】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山大学2017年历史学基础真题15. 【《蛮书》】内蒙古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16. 【《太平广记》】17. 【《太平御览》】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史真题18. 【《册府元龟》】南京大学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9. 【欧阳修】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史学史真题20. 【司马光】21. 【《资治通鉴》】安徽大学2012年中国通史复试真题;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中国通史真题;黑龙江大学2017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历史学基础真题22. 【《三朝北盟会绩》】2012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南京大学201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历史学真题;厦门大学2018年历史学真题23. 【十三经】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历史文献学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专门史复试真题;北京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清华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复旦大学2018年历史学真题;河北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24. 【郑樵】清华大学2004年中国通史真题25. 【《通志》】26. 【袁枢】27. 【《通鉴纪事本末》】28. 【马端临】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史学史真题;南京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9. 【《文献通考》】南京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辽宁大学2015年历史学专业基础真题;西北民族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30. 【王圻《续文献通考》】南京大学2015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真题31. 【胡三省】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历史文献学复试真题32. 【金石学】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兰州大学2015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内蒙古大擘2017年中国史真题;内蒙古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

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精选试题)

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精选试题)

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学1、西汉()和()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和()。

2、西晋之时,汲郡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

3、清代考史三大家为()、()和(),分别著有《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等考史名著。

4、()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5、《天下郡国利病书》6、《古今图书集成》7、吐鲁番文书8、简牍文献9、甲骨学“四堂”10、周原甲骨闻11、《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信史”的典范,简单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12、简要介绍“四书”。

13、就史料学的角度而言,《旧唐书》具备怎样的优点。

14、《诗经》的史料价值如何。

15、金石铭文的史料价值如何。

16、试阐述文字学“六书”说。

17、唐代官修的六部正史名称18、元刻本《十三经注疏》各经的注疏者(包括经书名、经书所对应的注疏者人名及所处朝代)。

19、北宋四大类书(书名及主持编修者)。

20、五部可用于查找历史专著、论文的工具(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及出版年份)。

21、五部总集文献(包括书名及作者)。

22、国古代纸本文献的主要装潢形制。

23、史料解读:《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新五代史》称:“大致褒贬祖《春秋》,故义例谨严;叙述祖《史记》,故文章高简,而事实则不甚经意。

”24、翻译:“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

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

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构,非所以得名也。

”《颜氏家训·名实》25、简述“文献”的概念及其内涵变化。

26、历史文献学的定义及其与历史学的关系。

27、简述孔子与六经的关系。

28、试述刘向、刘歆父子的历史文献学成就。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2,分数:64.00)1.名词解释21-28小题。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世界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著。

伯罗奔尼撒战争发生于公元前431一前404年,交战双方是斯巴达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与雅典领导的提洛同盟。

作者修昔底德作为雅典将军曾在该次战争中服役。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所记事件止于公元前411年。

全书共8卷。

此书把当时希腊哲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逻辑方法应用到历史研究中,为后世的历史编纂学树立了典范。

)解析:3.【色诺芬】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上古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希腊史学家。

早年师从苏格拉底。

公元前401年参加希腊雇佣军助小居鲁士争夺波斯王位,未能成功,次年率军从波斯返回。

公元前396年投身斯巴达,被母邦判处终身放逐。

著有《远征记》《希腊史》以及《回忆苏格拉底》等。

《远征记》记载了他率军从波斯回到希腊的悲壮经历,为后人提供了有关希腊雇佣军与波斯帝国的许多真实细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解析:4.【波里比阿】(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希腊史学家。

历史学基础(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左传》】扬州大学201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吉林大学2013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内蒙古大学2015年中国史真题正确答案:儒家经典之一。

亦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编年体史书。

一般认为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叙事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是研究先秦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史学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涉及知识点: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2.【《竹书纪年》】北京大学2006年考古学通论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北京史复试真题;扬州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吉林大学2016年历史学基础真题正确答案:战国时魏国的史书,又称《汲冢纪年》。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汲郡汲县人盗掘当地古墓时发现。

《竹书纪年》内容,上起传说时代,下迄战国后期,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

书中有不少史事的记载与传统说法大异,但亦有些记载与甲骨文和金文相符。

至宋代,《竹书纪年》再度亡佚。

今本《古本竹书纪年》,是清代以来的学者从古书中辑收《竹书纪年》的各种引文而成的辑本。

涉及知识点: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3.【《三国志》】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史学史真题正确答案:二十四史之一,西晋陈寿著。

《三国志》记述从汉灵帝至晋武帝九十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魏国志》三十卷,《蜀国志》十五卷,《吴国志》二十卷,共六十五卷。

原是各自为书,一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

注疏以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最有价值,与《三国志》并行。

涉及知识点: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4.【《北史》】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历史文献学复试真题正确答案: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寿著。

《北史》记载自北魏登国元年(386年),下迄隋义宁二年(618年),记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

历史学基础-试卷4_真题无答案

历史学基础-试卷4_真题无答案

历史学基础-试卷4(总分74, 做题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2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红山文化的代表件墓葬形式为( )。

SSS_SINGLE_SELA 悬棺葬B 玉殓葬C 土坑竖穴墓D 积石冢2.汤与桀战于( ),夏桀败走。

SSS_SINGLE_SELA 翟B 毫C 鸣条D 阳城3.汉章帝会群儒于白虎观,讨论经义,由( )写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白虎通》)一书,这部书系统地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形成今文经学派的主要观点。

SSS_SINGLE_SELA 班固B 桓宽C 王充D 刘歆4.忽必烈即位后,封吐蕃喇嘛教首领( )为国师,又加封他为帝师。

SSS_SINGLE_SELA 别迭B 赛典赤·瞻思丁C 耶律楚材D 八思巴5.率领土尔扈特部历经千辛万苦回归祖国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SSS_SINGLE_SELA 车臣汗B 达瓦齐C 渥巴锡D 土谢图6.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官督商办性质的民用企业是( )。

SSS_SINGLE_SELA 轮船招商局B 开平矿务局C 上海机器织布局D 天津电报总局7.1901年6月,发表《立宪法议》,首先提出君主立宪要求的是( )。

SSS_SINGLE_SELA 张謇B 汤寿潜C 康有为D 梁启超8.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 )。

SSS_SINGLE_SELA 实业救国B 民主共和C 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D 三民主义9.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事件是( )。

SSS_SINGLE_SEL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八七会议D 广州起义10.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是( )。

SSS_SINGLE_SELA 文学社B 南社C 创造社D 文学研究会11.古代两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足( )。

SSS_SINGLE_SELA 《摩诃婆罗多》B 《罗摩衍那》C 《荷马史诗》D 《吉尔伽美什史诗》12.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正式形成的时代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基础(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试卷4(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5,分数:70.00)1.名词解释21-28小题。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国语》】(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记录春秋历史的国别史。

其编撰体例,以“国”分类,以“语”为主。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齐、晋、郑、楚、吴、越等诸侯国的历史,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

据说《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解析:3.【《史记》】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中国通史真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1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扬州大学2017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二十四史之一,西汉司马迁著。

《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余万字。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

注疏以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最为著名。

)解析:4.【《晋书》】北京大学1996年魏晋南北朝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著。

记述从三国时期末年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该书同时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

全书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叙例、目录各一卷,共一百三十二卷。

后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注本有清吴士鉴《晋书斟注》、近人姚名慕《晋书纂注》(帝纪部分)等。

)解析:5.【《旧唐书》】(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二十四史之一,后晋刘昫等撰。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晋高祖石敬瑭下令编修唐史,开运二年(945年)书成,时因刘昫为相,故该书署名刘昫。

原名《唐书》,后为区别北宋欧阳修等人编的《新唐书》,改名《旧唐书》。

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的历史。

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及列传一百五十卷。

)解析:6.【《宋史》】(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二十四史之一,元朝脱脱著。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宋史,至正五年(1345年)修成。

《宋史》记载了北宋、南宋两个朝代的历史。

全书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计四百九十六卷,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 解析:7.【《明史》】(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二十四史之一,清张廷玉著。

清顺治二年(1645年)开设明史馆,乾隆四年(1739年)定稿。

《明史》记载了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到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二百七十余年的明朝历史。

全书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

《明史》是官修史书中编修时间最长的一部。

)解析:8.【《春秋繁露》】南京大学201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汉董仲舒著。

全书共17卷、82篇。

该书在政治上,推崇《公羊春秋》,阐发“春秋大一统”之旨,糅合儒家与阴阳家思想,对自然和人事做各种牵强附会的联系,建立了以“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为主要内容的神秘主义政治哲学体系;提出“奉天法古”和“三纲五常”等政治思想,对后来的政治思想有重要影响。

注本有清凌曙《春秋繁露注》、苏舆《春秋繁露义正》等。

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主持修订了太初历,同时开始写《史记》。

公元前99年因为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获赦出狱后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卒年不可考,一般认为卒于公元前86年。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

)解析:9.【陈寿】(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晋史学家。

字承祚,三国时巴西安汉人。

师事同郡史学家谯周,仕蜀汉为观阁令史。

时宦官黄皓专权,朝臣多曲意附和,寿独不为之屈,屡被谴黜。

入晋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统一全国后,他博采官私史书,撰《三国志》65篇。

)解析:10.【唐参八史】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唐初编修的八部正史。

唐太宗时,设史馆官修史书,令宰相监修。

唐代先后修撰的正史有八部,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以及李延寿私人编修的《南史》和《北史》。

鉴于梁、陈、北齐、周、隋五史没有志,后来又编修了《五代史志》,一并附进《隋书》,即《隋书》十志。

)解析:11.【杜佑】北京大学1998年中国古代史学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唐代史学家。

字君卿,京兆万年人。

787年拜尚书左丞,后转为刑部尚书。

803年拜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平生嗜学,手不释卷。

感刘秩著《政典》条目未尽,补其缺,撰《通典》200卷,成为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并写成《理道要诀》10卷、《管氏指略》2卷、《宾佐记》1卷。

)解析:12.【《太平广记》】(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北宋李昉等撰小说类书。

该书专门汇录从汉代到北宋初年的野史、笔记、小说等书内的故事,共500卷,另目录10卷。

全书按题材分为92门,附150多个小类,小类之下又分若干小题,总计3000多个细目。

凡55部,收先秦至宋初书475种,现存235种。

神怪故事所占比重大,如神仙55卷、女仙15卷、报应33卷、神25卷、鬼40卷。

)解析:13.【司马光】(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北宋史学家。

陕州夏县人。

1038年中进士,1065年进龙图阁学士。

1066年撰《通志》8卷奏呈。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判西京御史台,在洛阳居住15年,不论政事,专心编写《资治通鉴》294卷,1084年书成。

1085年任宰相,尽废新法,恢复旧制。

他的著作除《资治通鉴》外,还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80卷、《涑水纪闻》16卷。

)解析:14.【郑樵】清华大学2004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南宋史学家。

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人。

宋室南迁后,曾致书政府官员以自荐,未被所用。

晚年专心整理《通志》二百卷。

1149年书成进呈,诏藏秘府,授枢密编修官。

一生手不辍书,著述甚丰,今存者,除《通志》外,尚有《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辩妄》等。

)解析:15.【马端临】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史学史真题;南京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南宋史学家。

字贵与,饶州乐平人。

南宋末宰相马廷鸾之子。

曾以恩荫补承事郎,漕试第一。

因廷鸾忤贾似道去职,端临留家侍养,不复做官。

入元后,初起为慈湖、柯山书院山长,终于台州儒学教授。

著《文献通考》348卷,以补杜佑《通典》之不足,历时20余年乃成。

)解析:16.【金石学】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复试真题;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兰州大学2015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内蒙古大学2017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宋代学者开辟的研究青铜器以及石刻等的一种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