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想教学设计
语文综合性活动《青春随想》教案
语文综合性活动《青春随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顾青春时光,感悟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2.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表达、交流、分享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抒发青春感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表达。
2.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青春题材的歌曲,如《青春修炼手册》。
(2)引导学生分享歌曲中的青春元素,引发学生对青春的思考。
2.活动一:青春故事分享(1)分组: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任务:每组收集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
(3)分享: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故事分享,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4)评价:根据故事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选出最佳故事奖。
3.活动二:青春诗歌创作(1)引导:介绍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节奏、韵律、修辞等。
(2)创作:要求学生以“青春”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
(3)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朗诵自己的诗歌,其他组员可以鼓掌、点评。
(4)评价:根据诗歌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诗歌奖。
4.活动三:青春感悟交流(1)引导:邀请学生谈谈自己对青春的感悟,可以是从活动一、活动二中获得的启示,也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2)交流: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
5.活动四:青春纪念品制作(1)引导:介绍纪念品制作的基本方法,如手绘、剪纸等。
(2)制作:要求学生以“青春”为主题,制作一个纪念品。
(3)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纪念品,其他组员可以鼓掌、点评。
(4)评价:根据纪念品的创意、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评价,选出最佳纪念品奖。
(2)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与感悟。
(3)教师布置作业:以“青春随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四、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2.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分享故事、创作诗歌、发表感悟等。
语文综合性活动《青春随想》教案
语文综合性活动《青春随想》教案一、活动主题:青春随想二、活动目标:1. 引导学生感悟青春的宝贵,激发学生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活动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2课时五、活动过程:第一环节:话题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关于青春主题的诗词、散文等,激发学生对青春话题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青春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环节:青春感悟(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青春梦想、青春奋斗、青春挫折等,进行讨论。
2.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观点。
第三环节:青春表达(10分钟)1. 教师出示若干关于青春的关键词,如:热情、勇敢、拼搏等。
2. 学生以这些关键词为素材,自选形式(如:诗歌、散文、故事等),进行现场创作。
3. 学生分组展示作品,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评价或提出建议。
第四环节:青春励志故事分享(5分钟)1. 教师提前准备几个青春励志故事,请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分享。
2. 学生分享故事,并谈谈自己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活动感悟,提出自己在青春期的困惑或问题,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青春话题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2.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3. 学生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七、教学资源:1. 与青春主题相关的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
2. 青春励志故事素材。
3. 写作纸张、文具等。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3.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青春主题的写作比赛,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青春话题。
2. 邀请青春励志故事的当事人或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增加活动的实效性。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特点,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2. 培养学生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青春期特点、珍惜青春、健康成长。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意义。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如何处理青春期的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青春期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准备小组讨论的任务书,明确讨论要求和成果展示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青春期特点: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3. 珍惜青春:引导学生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为实现梦想奠定基础。
4. 青春期人际关系:分析青春期人际关系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健康成长。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7.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内容6. 自我认知与自尊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与重要性。
掌握自尊的构成要素,了解自尊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学习提升自尊的方法,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
七、教学内容7. 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认识情绪的类型与表达方式。
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包括自我调节和应对策略。
掌握压力识别与缓解方法,提升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八、教学内容8. 人际沟通与社交技巧分析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学习倾听、表达和非语言沟通技巧。
九、教学内容9. 时间管理与目标设定认识到时间管理对学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九年级语文上册《青春随想》优秀教学案例
3.结合课文,反思自己的青春岁月,制定一个合理的成长计划。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激发情感共鸣
本教学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情感导入语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情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青春的美好与矛盾,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学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1.文章中哪些描述让你感受到了青春的美好与矛盾?
2.你是如何看待青春期的困惑和挫折的?
3.从文章中,你得到了哪些关于珍惜青春的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讨论提纲,形成小组观点。在此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问题导向,培养思维能力
案例中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青春话题。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小组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他们的青春岁月留下宝贵的财富。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青春随想》的内涵,我将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展示与青春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元素,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富有情感色彩的导入语,引导学生进入青春的世界,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教案设计第一章:青春的认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青春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
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对青春的珍惜和利用。
1.2 教学内容:青春的定义和特点:介绍青春的概念,探讨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和情感变化。
青春的意义和价值:探讨青春时期的机遇与挑战,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是实现梦想和目标的黄金时期。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起学生对青春的兴趣和思考。
讲解青春的定义和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和情感变化,提供相关资料或案例进行讲解。
探讨青春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时期的机遇与挑战,分享成功案例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动力和目标意识。
第二章:青春的梦想与目标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是实现梦想和目标的黄金时期,激发他们设定并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梦想和目标的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的计划和行动能力。
2.2 教学内容:梦想和目标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梦想和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追求动力。
设定和追求梦想和目标的方法和步骤:介绍设定明确目标的方法,探讨如何制定计划并采取行动实现目标。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梦想和目标的兴趣和思考。
讲解梦想和目标的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梦想和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提供相关案例或故事进行讲解。
探讨设定和追求梦想和目标的方法和步骤: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设定明确目标的方法,分享成功案例或故事,并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计划并采取行动实现目标。
第三章:青春的人际关系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青春时期的人际关系问题,提高他们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起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兴趣和思考。
第四章:青春的自我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时期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危险,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第一章:青春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的定义和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是人生中宝贵的时期。
培养学生的青春意识和积极心态。
1.2 教学内容:青春的定义和特点。
青春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珍惜和充分利用青春。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青春的定义和意义。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青春的价值和如何珍惜青春。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关于青春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青春的重要性。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青春相关的歌曲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1.4.2 新课导入:讲解青春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青春的意义。
1.4.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关于青春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青春的重要性。
1.4.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青春的价值和如何珍惜青春。
1.4.5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总结青春的意义和如何充分利用青春。
第二章:青春期的变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适应青春期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2.2 教学内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身体发育、性成熟等。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情绪波动、自我认同等。
如何正确面对和适应青春期的变化。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面对和适应青春期的变化。
小组活动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青春期经历和感受。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关于青春期的歌曲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4.2 新课导入: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适应青春期的变化。
2.4.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青春期经历和感受,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困惑。
2.4.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关于正确面对青春期变化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2.4.5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总结如何正确面对和适应青春期的变化。
九年级语文上册《青春随想》教案、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根据课堂学习,运用课文《青春随想》中的修辞手法和重点词汇,结合自己的青春经历,撰写一篇关于青春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主题鲜明,立意深刻,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2.深入阅读课文,选取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并撰写一篇150字的鉴赏短文。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学会珍惜青春、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难点设想:通过课文学习,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青春的意义,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设想: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与青春相关的课文或文学作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示例:“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关于青春的课文?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持。
示例:“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青春随想》是出自一位著名作家之手,他曾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春的美好与困惑。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的世界,感受青春的魅力。”
4.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设想: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首关于青春的诗歌或歌曲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青春的思考,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第一章:青春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青春的含义,认识到青春是人生中宝贵的阶段。
引导学生珍惜青春,积极面对青春期的挑战。
1.2 教学内容:青春的定义和特点青春的重要性青春期的挑战与机遇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青春的意义和重要性。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青春期的挑战和如何应对。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意义。
1.4.2 新课导入:讲解青春的定义和特点。
1.4.3 实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青春期挑战和机遇的实例。
1.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身经历的青春期挑战和解决方案。
1.4.5 分享和总结:学生分享讨论结果,总结青春的意义和如何珍惜青春。
第二章:青春的目标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青春期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制定目标和计划的能力。
青春期目标的重要性如何设定青春期的目标如何制定和实施计划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青春期目标的重要性和如何设定目标。
实践法: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目标和计划。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目标。
2.4.2 新课导入:讲解青春期目标的重要性和如何设定目标。
2.4.3 实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制定和实现目标的实例。
2.4.4 目标制定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个人目标和计划。
2.4.5 分享和总结:学生分享目标制定和实施计划的经验,总结青春期目标的重要性。
第三章:青春的奋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奋斗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
培养学生制定奋斗计划和坚持努力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奋斗的意义和重要性如何制定奋斗计划如何坚持努力并克服困难讲解法:讲解奋斗的意义和如何制定奋斗计划。
实践法: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奋斗计划并坚持努力。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奋斗的意义。
3.4.2 新课导入:讲解奋斗的意义和如何制定奋斗计划。
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教案设计第一章:青春的意义1.1 教学目标了解青春的定义和意义。
探讨青春期的特点和挑战。
激发学生对青春的美好向往和珍惜。
1.2 教学内容引入青春的概念,解释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意义,如成长、探索、梦想等。
分享青春期的挑战,如压力、焦虑、自我认同等。
1.3 教学活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青春的理解和感悟。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青春期面临的挑战,增强同理心。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写一篇关于青春意义的短文。
第二章:青春的梦想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
2.2 教学内容介绍梦想的概念,强调梦想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可以是学业、事业、个人成长等。
教授如何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包括目标设定、时间管理和行动步骤。
2.3 教学活动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互相鼓励和支持。
引导学生进行梦想规划,制定实现梦想的步骤和时间表。
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自己的梦想计划,并进行讨论和改进。
第三章:青春的探索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探索的重要性,培养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3.2 教学内容介绍探索的意义,强调好奇心和创新精神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包括兴趣爱好、才能和价值观的探索。
教授如何培养好奇心和创新精神,如提问、尝试新事物、思维碰撞等。
3.3 教学活动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才能,互相启发和鼓励。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完成一份关于自己兴趣和潜能的问卷调查。
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并进行讨论和改进。
第四章:青春的挑战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面临的挑战,并学会应对策略。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困难和挫折,增强抗压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青春期面临的挑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挑战,包括时间管理、情绪调节、寻求支持等。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1.1 设计依据1.1.1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
1.1.2 通过阅读和赏析《青春随想》,让学生感受青春的美丽与激情。
1.1.3 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意义,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和创造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背景介绍2.1.1 课文作者简介:了解作者的生长背景,作品风格等。
2.1.2 课文创作背景:介绍课文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2.1.3 课文主题解析:解读课文主题,理解青春随想的内涵。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重点3.1.1 课文朗读与解析: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律美,解析课文中的意象与修辞。
3.1.2 青春主题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青春的意义,分享他们的青春故事。
3.1.3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青春随想,培养他们的文学创造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青春随想》。
4.1.2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
4.1.3 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青春随想作品。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理解并赏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5.1.2 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主题,感悟青春的深刻内涵。
5.1.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他们进行文学创作。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案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课文原文投影仪6.1.2 笔记本电脑6.1.3 投影胶片七、教学过程7.1 教学步骤7.1.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青春主题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1.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7.1.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的结构,解读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7.1.4 青春主题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青春的内涵,分享他们的青春故事。
7.1.5 创作练习:布置课后创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自己的青春随想。
语文综合性活动《青春随想》教案
语文综合性活动《青春随想》教案一、活动主题:青春随想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活动,深入思考青春的内涵,认识到青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对于青春的理解和感悟。
3.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三、活动内容:1. 青春的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关于青春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对青春有更深入的理解。
2. 青春的感悟: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青春的感悟的作文,表达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和感悟。
3. 青春的表达:学生通过朗诵、演讲等形式,表达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和感悟。
四、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关于青春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对青春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实践阶段: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青春的感悟的作文。
3. 展示阶段:学生通过朗诵、演讲等形式,展示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能够深入理解青春,表达自己的感悟。
2. 对学生的朗诵、演讲等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关于青春主题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等,为学生阅读提供素材。
2. 学生准备纸笔,用于记录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3. 音响设备,用于学生朗诵、演讲时的背景音乐。
七、活动注意事项:1. 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注意理解作品中的青春主题,感悟作品中的情感。
2. 学生在写作感悟作文时,要真诚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避免空洞和套话。
3. 学生在朗诵、演讲时,要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表达自己的情感。
八、活动拓展:1.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悟,分享彼此的青春故事。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关于青春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青春主题的辩论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九、活动时间安排:1. 准备阶段:2课时2. 实践阶段:2课时3. 展示阶段:1课时十、活动效果预测:1. 学生通过活动,对青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加珍惜自己的青春岁月。
《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教案设计
《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青春的美好,认识青春期的烦恼,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青春期。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第一课时:认识青春a.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青春期,分享青春期的感受。
b.让学生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他人的青春期,感受青春的美好与烦恼。
c.教师总结青春期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
2.第二课时:青春的诗歌a.让学生欣赏和朗读关于青春的诗歌,感受诗歌中的青春气息。
b.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青春诗歌进行背诵和默写。
c.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第三课时:青春的散文a.让学生阅读关于青春的散文,体会散文中的青春感悟。
b.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青春散文进行朗读和分享。
c.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中的主题和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第四课时:青春的小说a.让学生阅读关于青春的小说,了解小说中的青春故事。
b.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青春小说进行阅读和分享。
c.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第五课时:青春的梦想a.让学生畅想自己的未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梦想计划。
b.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梦想的调查报告。
c.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鼓励学生勇敢追求梦想。
三、教学方法1.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的文学作品和青春期的图片,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采用问答法、引导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2.通过学生的诗歌、散文、小说创作,了解学生对青春的理解和感悟。
3.通过学生的梦想计划和调查报告,了解学生的未来规划和团队协作能力。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第一章:青春的认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青春是人生的宝贵时期。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1.2 教学内容青春的定义和特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青春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青春期的认识和感受。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
第二章:青春期的身体变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包括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身体变化,建立自信。
2.2 教学内容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身体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如何正确对待身体变化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及其原因和过程。
互动法:进行身高、体重等身体变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互动积极性。
收集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进行评价。
第三章:青春期的心理变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包括情绪、性格、认知等。
3.2 教学内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心理变化的原因和表现如何正确对待心理变化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和表现。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案例分析积极性。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析成果,进行评价。
第四章:青春期的健康生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包括饮食、运动、睡眠等。
4.2 教学内容青春期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健康饮食的原则和方法适量运动的意义和方式良好睡眠的培养和重要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青春期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知识。
实践活动法:进行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实践活动积极性。
收集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进行评价。
综合性学习活动课《青春随想》教学设计(九年级)
明确主讲人职责
主讲人需承担课堂设计、教学实 施、学生指导等核心任务,确保
教学质量和效果。
提供必要支持
为主讲人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 支持,如优秀课件、教学案例、 技术支持等,确保教学活动顺利
进行。
加强团队协作,共同研讨解决问题
建立协作机制
组建教师团队,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共同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 题和困难,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
合作企事业单位
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邀请专业人士进校园为学生举办职业规 划、面试技巧等方面的讲座或实践活动。
利用社会资源
结合课程内容,利用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 现场教学或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通过媒体宣传,提高课程知名度和影响力
校园网站和公众号
利用学校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课程介绍、教学动态 和学生作品等信息,提高课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及孩子的学习情况,同时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利用网络平台
02
建立家长微信群或QQ群,方便家长之间及与教师的沟通交流,
及时发布课程动态和孩子的学习成果。
个别沟通
03
针对孩子在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与家长进行个别沟
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社会资源整合,邀请相关人士进校园开展讲座或活动
邀请优秀校友
邀请本校毕业的优秀校友回校,与在校学生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 和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综合性学习活动课《青春随想》 教学设计(九年级)
汇报人: 2023-12-19
目 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 • 评价策略与标准制定 • 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建立 • 教师团队建设与培训提升 • 家长参与和社会影响力扩大
语文综合性活动《青春随想》教案
语文综合性活动《青春随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对青春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青春的意义: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青春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理解青春的美好和成长过程中的困惑。
2. 青春的故事:让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的青春故事,感受青春的激情和成长的过程。
3. 青春的思考:让学生通过写作、讨论等形式,对青春期的烦恼、梦想、责任等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青春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准备分享自己的青春故事。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青春的意义,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3. 阅读分享:学生分组阅读收集到的文学作品,选择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享和讨论。
4. 青春故事:学生自发组成小组,分享自己或他人的青春故事,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评价。
5. 青春思考: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围绕青春期的烦恼、梦想、责任等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用写作、讨论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写作等。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分享青春故事、表达观点和感受等方面的语言组织和表达效果。
3. 学生思考深度:评价学生在青春思考环节中对青春期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深度。
五、教学资源1. 文学作品:收集关于青春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用于阅读分享环节。
2. 写作材料:提供作文纸、彩笔等写作工具,鼓励学生用手帐、绘画等方式记录和表达自己的青春思考。
3. 讨论话题:准备与青春期相关的话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六、教学活动设计1. 青春诗歌朗诵:学生选择一首关于青春的诗歌,进行朗诵表演,通过诗歌表达青春的感悟。
2. 青春期话题辩论:组织学生就青春期遇到的烦恼、梦想、责任等话题进行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教案设计
《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教案设计第一章:青春的理解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青春的含义,认识到青春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
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烦恼和挑战,并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
1.2 教学内容讲解青春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分析青春期常见的烦恼和挑战,如身体变化、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
提供应对青春期烦恼的方法和技巧,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自我调节等。
1.3 教学活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青春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青春期的挑战。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解决青春期烦恼的场景。
第二章:青春的目标设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设定青春期的目标和计划,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目标,培养学生的计划和执行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目标设定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分析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步骤,如制定计划、分解任务、持续努力等。
2.3 教学活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和策略。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目标设定的项目。
第三章:青春的成长与挑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的成长和挑战,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3.2 教学内容讲解青春期的成长和挑战,如身体变化、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
分析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如学习新知识、锻炼身体、培养社交能力等。
3.3 教学活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面临的成长和挑战。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个青春期的成长问题。
第四章:青春的梦想与追求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学会坚持和努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培养学生的梦想追求意识。
4.2 教学内容讲解梦想和追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梦想是人生的动力。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特点,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的态度,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与青春期相关的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分组讨论的任务和评价标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青春期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意义。
2. 学习青春期特点介绍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发展规律。
3. 案例分析呈现青春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正确面对青春期,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与青春期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7.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拓展1. 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青春期主题的班会或讲座,邀请专家或家长分享经验,增加学生对青春期的认识。
2. 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剧、心理咨询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青春期的挑战。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2. 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兴趣小组或俱乐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八、教学反馈1. 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解决。
九、教学评价1.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践成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语文综合性活动《青春随想》教案
语文综合性活动《青春随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青春的内涵,认识到青春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青春的概念与内涵2. 青春的重要性与价值3. 青春期的问题与应对4. 青春的目标与追求5. 青春随想的作品展示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青春的内涵,认识到青春的重要性与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春的内涵,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分组讨论青春的概念与内涵,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重要性与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青春期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青春期的挑战。
3. 展示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青春随想作品,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 激励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树立青春的目标与追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青春的概念与内涵,引发学生对青春的思考。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青春的重要性与价值,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青春期的问题与应对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青春随想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青春的理解程度和认同感。
2. 学生参与讨论、案例分析和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展示。
4. 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七、教学资源:1. 青春随想的文章、故事和视频等资料。
2. 青春期问题与应对的案例库。
3. 展示平台的准备,如黑板、投影仪等。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思考。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第一章:《青春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的定义和意义。
2. 引导学生珍惜青春,充分利用青春时光。
3. 培养学生的青春责任感。
教学重点:青春的定义和意义,青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珍惜青春,培养青春责任感。
教学准备:教材、PPT、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青春的定义,让学生了解青春的基本概念。
2. 分析青春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
3. 讲述青春的责任感,强调学生在青春期间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三、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关于青春珍惜和责任感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反思自己在青春期间如何珍惜时光、承担责任。
第二章:《青春期的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2.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烦恼。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重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如何正确面对青春期的烦恼。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烦恼,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准备:教材、PPT、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介绍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体的发展。
2. 分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心理的特点。
3. 讲述如何正确面对青春期的烦恼,提供应对策略。
三、讨论与分享(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青春期烦恼,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反思自己在面对青春期变化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第三章:《青春的目标设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目标设定的重要性。
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青春随想》,让学生理解青春的美好与价值,激发他们对青春的热爱和珍惜。
2. 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文学手法表达自己对青春的认识和感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青春随想》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 学生运用文学手法创作关于青春的作品。
4. 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青春随想》,掌握其中的文学手法,并进行创作实践。
2. 难点:如何运用文学手法表达对青春的独特认识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青春随想》的内容和文学手法。
2. 实践法: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展示和评价作品。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青春的认识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含义,激发他们对青春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青春随想》,理解其中的内容和主题。
3. 分析文学手法:讲解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让学生分析其表达效果。
4. 创作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学手法,创作关于青春的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这五个章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案设计,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青春随想》的理解程度,包括内容的把握和文学手法的识别。
2. 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看他们能否有效地运用文学手法表达自己对青春的理解。
3. 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在作品展示和评价过程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课文《青春随想》的文本。
2. 相关青春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文学手法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
4. 作品展示的平台,如班级展示板或电子展示文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和阅读理解《青春随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随想》(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青春随想”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题目。
教材上设计了如下环节:青春的心愿、青春的座佑铭、青春的知识、青春的颂歌。
在认真研究这些环节设计内容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一些环节做了调整。
如删去“青春的心愿”这个环节,是考虑到对着大海、高山喊出自己的心愿的方式不太适合课堂,直接让学生陈述心愿的方式又太单调,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因此就大胆地把此环节删去了。
又比如,把“青春的座佑铭”与“青春的知识”这两个环节综合到一起,体现为诵读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诗文和青春心理自测及青春诤言等环节。
全课的整体思路是:学生自由畅谈青春——集中歌颂青春——感受青春风采——青春励志,从而激发青春的热情与活力。
2、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刚刚迈入青春的门槛,既有着青春的激情又有着青春的梦幻,在用激情浪漫的眼光看待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时,他们会发现青春是如此的丰富可爱;在向着理想之路迅跑的时候,他们会发现生活之路并不平坦……青春,可以说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自己逐渐成长,更聪明、更善解人意,有更多的朋友;忧的是成长中许多的不如意,对友谊的困难,与父母交流的障碍等。
本单元的课文也涉及到了几位少年,在对课文内容及人物形象的探索中也引发了学生对“青春”这个话题的一点感受与思考,本活动的设计,就是给学生一个宽阔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倾吐青春的声音,运用已学过的一些方式抒发对青春的独特感受——快乐和忧伤,感受奋斗是青春的主旋律,青春就是奋斗之美。
对于刚进入初三的学生来讲,已经掌握了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并熟背了一些古诗词名句,但还未能将这些知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在一起,本节课将通过一些活动,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接本班后我发现学生在诵读上比较有兴趣,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行规范的指导,因此本课将借“青春颂歌”环节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一点诵读指导;另外,由于本课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因此,除了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外,在“青春励志”环节还体现了语文与心理学的融合,学生在关注自身心理的同时懂得关注朋友、祝福朋友。
二、教学目标通过查找以“青春”为话题的名人名言、诗句、心理健康知识等,了解更多知识,继续发展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仿句、赠言等活动复习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活用已学过的古诗词名句,通过学生诵读、教师领读等活动,提高朗读水平;通过对名人成就与年龄关系的一段文字材料的分析,提高对文字材料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畅想青春”“青春励志”环节的活动,扬起青春的激情、战胜青春的困惑,同时客观地认识自我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朋友祝福与鼓励,在此过程中感受到青春路上友谊的力量。
三、教学媒体黑板、多媒体课件四、设计思路这是一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目前上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有两种倾向,在的只重综合性,把语文课上成了“杂烩课”;一种课重思想性与活动的特点,把语文课上成了班会课。
我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与一般的语文的区别就在于语文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语文学科本身就与生活密不可分――她来自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所谓“大语文观”不是对语文的全新认识,而是对语文的准确定位是对语文实质返璞归真的认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就应体现大语文观,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因此,本课在设计时就力图以“青春”为话题,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或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语文知识,或提升某方面的语文能力,并在活动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联系的美好,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的奇妙。
在环节设计上,有三个大的步骤:激疑导入,主体部分和结语。
在“主体部分”分四个小主题的活动:畅想青春篇、青春颂歌篇、青春风采篇、青春励志篇。
青春这个话题本身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所以在设计上只要有巧妙的构思,就一定会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课堂充满活力。
这份设计经过实践,学生反映较好:1 整体设计脉络清晰,过渡自然、流畅,学生能明确每个环节的内容和目的。
2 学生在优美、凝练的语言引导下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思想启迪,激发出了他们的创造性,如“青春励志篇”之“青春诤言”环节,学生的语言相当形象、生动,且与教师的导语相呼应,表现出教师引导的实效性。
3 内容丰富,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都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及语文与学生生活和学生心理的密切联系。
4 许多环节设计巧妙、有趣,如“描绘青春”“聆听青春”,学生很感兴趣,参与积极性很强;板书设计配合学生的发言选择相应的彩色笔书写,这一细节的安排也使学生觉得很有趣;教师范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也掀起了课堂的小高潮;“青春诤言”环节给了青春中的友谊以表白的舞台,所以在课堂上产生了不少闪光的思想和精美的语言(见前面“活动过程”),成为课堂的又一亮点。
5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及对学生的尊重,使学生能想、能说、能读、能写、能评、能合作、能交互。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怎么去完善,都有一种无法达到完美的缺憾。
这份教学设计也是一样,经过实践,感觉在以下几方面还不满意:1导入语虽优美,但偏长了点,且给人一种美得遥远的感觉,缺乏课堂的交互性与亲切感。
可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以谈话的方式而不是演说的方式,也许学生会觉得亲切些。
2 青春期心理健康应该是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此有关的书或网站等,使学生能随时进行自我调控。
附一:[板书设计]彩)附二:[学生自创作品]1青春是一篇文章。
虽然很简单,却很精致;虽然很短小,却有余味。
我的青春,有着剧本的外衣、散文的身体和诗歌的心,我对它有种特殊的感觉,虽然它真切地在胸腔中涌动,却又无法用手中的笔来描绘它,但如果这种朦胧的感觉像数学上的1就是1,2就是2一样准确明了,那世上就没有令人向往的青春了。
人们在青春中,既有着成长的喜悦,又有着蜕变的痛苦,也许当人们嘲笑我们像昆虫一样作茧自缚,用一些别人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情来烦恼自己的时候,也正是我们蛹化成蝶之季。
——刘瑾2 每个人都有或者曾有青春,有它的时候,我们不觉得得到了什么,当它悄然离去,也许人们只会把这当作成长的完成。
青春是什么?是轻率?是成长?是新旧交替的过渡?也许都是,因为青春本是一道沟,是一个过程,也许还是一种心态,一种记忆。
——青春是一阵长长的风,来自无影,去向无踪。
——邓梦奇3 富翁说/我有金钱,我无所不能/天使说/我有羽翼,我展翅飞翔/女孩说/我有爱情,我浪漫幸福/我轻轻地说/我不羡慕/金钱是一时拥有/飞翔是无处停靠/爱情是虚无的幻想/我有青春青春如花般烂漫/但只有一次/青春如民谣般动听/音调循环只有一轮/青春如江河般气势磅礴/永流不返/所以——请珍惜/拥有青春/珍惜青春/青春——这华美过一切的霓裳——沈曦玥4 我们行走在青春的美丽中/她的美丽让我们着迷/只是美丽/纯粹而彻底青春的气息像空气又像水/无时无刻无孔不入/让黑夜无眠/让白昼不倦/让呼吸调整/ 让心跳猛烈轰鸣/让血液沸腾滋长/你看见/她正奔向你吗?青春之花,绽放在诗一般的季节里/我祈盼风儿把花开的声音传给你/把花的芬芳馥郁带给我/把花的福气留给你/ 让花一般的幸福拥抱你/感受花一样的幸福/你听见花开的声音吗?时间一出现/四季就分明了/时间把青春带走了/那一刻/我们不再拥有蜕变中的美丽所有的美丽青春都是短暂的/是的/美丽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美丽呢?——马杨明熙5青春美在生命力,而生命力的支柱是心态。
当人们在追求长生之术时,却常常忘了,年轻不是完全指身体,更是指年轻的心。
如果人的身体长生不老,而不管自己老去的思维,那么思维最终会僵化,成为一个长生之死者。
要年青,就要永远以年青人的心去拼搏、去奋斗、去幻想、去释放激情……如果有一天当我们发现两鬓已悄悄爬上皱纹,乌黑的头发也渐渐被银丝代替时,还依然坚持对理想的追求,依然保持生命的活力,那他就会永远年轻。
——李中琪6青春散场琥珀的时光沉落/扑满时光荏苒的罅隙/灼灼熠熠/蓦然间的回头/昨日时空的伤痕逆转/浮华的幸福,灿烂的童话/一瞬间就从身边掠过/在它们曾经经过的地方散落下闪亮的光我即将离开这座校园/离开这座青春的城梦幻的城/怀抱着理想和绝望的爱情/像到来的时候那样消失/尽管我的内心无比留恋……蝴蝶是一张找不到投寄地的信笺/在空中/轻舞飞扬/那我的青春/应该寄放在哪里——庄茂祥7青春,顾名思义,青涩的春天正如我们初始的生命,像春天里的青果,只有慢慢咀嚼才能悟出真谛。
“青春到底是什么”,我想,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青春像初生的小鸟,望着蓝蓝的天,准备展翅翱翔。
青春像初生的牛犊,瞪着好奇的眼睛,审视着这个离奇的世界。
青春像初开的书的第一页,充满了奇幻的色彩,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是什么……——苏滨洋8青春没有过去时,没有将来时,80后早已风平浪静,70后更已彻底遗忘,90后正是当今弄潮儿——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青春只有现在时!长江后浪推前浪,浪头正是青春潮!——周超然附三:[诵读材料]1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歌唱。
/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那些年青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青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2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附四:材料分析普希金写成名作《自由颂》,18岁;肖邦创作世界名曲《C小调练习曲》,20岁;牛顿发现万有引力,23岁;数学大王高斯开创近代数论,24岁;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26岁;曹禺创作中国话剧奠基作《雷雨》,23岁;华罗庚成为知名数学家,25岁;丁磊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创办“网易”,26岁,成为中国首富,32岁;哑女邰丽华领舞《千手观音》28岁…附五:青年成才十大心理障碍理想型沉浸在理想王国里,眼高手低,不愿脚踏实地地干平凡的工作。
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件事没有做完,又想到第二件事,不切实际。
自卑型自以为事事不如人,受到冷遇更受不了,总觉自己是一个局外人,郁郁寡,自暴自弃。
闭锁型有些青年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别人不同,又不易为别人所理解,因而他们倾向于把自我体验封闭在内心,而不愿向他人表白。
失意型失意,是当人的期望不能实现,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感到沮丧的心理体验。
它使有些人会产生不正常的自我评价和期望,将导致个人社会适应的失调。
嫉妒型这不但有碍于别人,而且有害于自己,对成长是极为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