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15ba7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5.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对网络配置、通信协议、网络服务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解决网络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实验中使用了若干台个人计算机,其配置包括:处理器_____、内存_____、硬盘_____等。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网络测试工具:Ping、Tracert 等三、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1、打开 Packet Tracer 软件,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PC 等。
2、按照设计好的网络拓扑结构,将设备进行连接。
本次实验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互联的简单网络。
3、为各设备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
实验二:网络通信协议的分析1、在搭建好的网络中,选择两台 PC 进行通信。
2、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并观察返回的结果。
3、利用 Wireshark 抓包工具捕获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包,分析其中的协议字段,如 IP 头、TCP 头、UDP 头等,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实验三:网络服务的配置与测试1、在服务器上配置 Web 服务,安装 IIS 组件,创建网站,并设置相关的权限和访问规则。
2、从客户端访问服务器上的网站,验证 Web 服务的可用性。
3、配置 FTP 服务,设置用户账号和权限,进行文件上传和下载测试。
实验四:网络安全的实现1、在路由器上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特定 IP 地址或端口的访问。
2、启用防火墙功能,设置安全策略,防止网络攻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分析成功搭建了网络拓扑结构,各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通过配置正确的网络参数,确保了数据包在网络中的准确传输。
实验二结果分析Ping 命令测试显示网络连通性良好,Wireshark 抓包分析揭示了数据包在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封装和解封装过程,对 IP 协议和 TCP/UDP 协议的工作机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3f62e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d.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实训报告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1aeeaf09e314332396893e3.png)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实训报告系别:___信息____系专业:__计算机____班级:__111____班姓名:__岑志海__学号_20___日期:_2012__年6_月22_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实训报告(一)一、课程实训目标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二、课程实训内容认识双绞线,制作网线。
三、课程实训步骤(1) 剥线。
用卡线钳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双绞线端头伸入剥线刀口,使线头触及前挡板,然后适度握紧卡线钳同时慢慢旋转双绞线,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取出端头从而拨下保护胶皮。
注意握钳力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剪断芯线。
剥线的长度为大约25mm。
(2) 理线。
双绞线由8根有色导线两两绞合而成,将其整理平行,按照568B 线序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色平行排列,整理完毕用剪线刀口将前端修齐。
修齐后长度12mm--15mm,不宜太长或太短。
(3) 插线。
一只手捏往水晶头,将水晶头有塑料卡子的一侧向下,另一只手捏平双绞线,稍稍用力将排好的线平行插入水晶头内的线槽中,八条导线顶端应插入线槽顶端。
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橙白色的线,其余类推。
(4) 压线。
确认所有导线都到位后,将水晶头放入卡线钳夹槽中,用力捏几下卡线钳,压紧线头即可。
重复上述方法制作双绞线的另一端,一条网线即制作完成。
(5) 检测。
使用电缆检测仪检测制作的网线是否正确连通。
将制作好的网线的两端分别插入电缆测试仪的两个插口,打开电源,如果接头制作正确,LED会按照序号逐对闪烁。
如果有LED不亮或LED不是按序号逐对闪亮,表示此网线接头制作有问题,应重新制作。
四、心得体会1、剥线时很容易剪开线芯,所以要小心,千万不能把芯线剪破或剪断,否则会造成芯线之间短路或不通或者会造成相互干扰,通信质量下降;2、在排线过程中,左手一定要紧握已排好的芯线,否则芯线会移位,出现芯线错位现象3、插线时水晶头有塑料片的一侧朝下,线一定要插到底,否则芯线与探针接触会较差或不能接触4、压线时一定要均匀缓慢用力,并且要用力压到底,使探针完全刺破双绞线芯线,否则会造成探针与芯线接触不良5、测试时仔细观察测试仪两端指示灯的对应是否正确,否则表明双绞线两端排列顺序有错《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实训报告(二)一、课程实训目标为了更好的掌握网络服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课程实训内容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三、课程实训步骤1、设置电脑从光盘启动后,将Windows Server 2003 企业版的安装盘放到光驱内启动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实习报告(5篇)
![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实习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916d2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c.png)
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实习报告(5篇)第一篇: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实习报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习报告周次6完成时间2013/10/13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实习4局域网组建与网络互连认识(仅供参考,不限于此)一、实习目的通过参观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网络结构,认识计算机网络组成,认识局域网的组网设备,了解网线(双绞线与RJ—45接头)的线序和制作方法;理解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掌握局域网组网方法,初步了解网卡和协议的安装配置。
参观认识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计算机网络的互连层次、设备,理解网络互联的概念、层次、设备;了解校园网的规划和建设。
二、实习内容1.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2.认识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3.了解网线的制作工具、线序和制作方法;4.参观并讲解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局域网组成;5.了解网络协议和网络配置。
6.参观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计算机网络互连,认识网络互连的拓扑结构、互连设备、服务器、网络其它设施等。
7.了解校园网的规划和建设。
三、实习步骤(过程)1、计算机主机内部主要结构与部件:内存条、网卡、主板、硬盘、光驱等。
网卡的两种不同种类:RJ-45接口网卡、。
信息盒连接多个计算机网卡以及交换机——总线型连接。
双绞线-实习使用双绞线是5类线,由8根线组成,颜色分别为:(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棕)RJ-45与双绞线接头连接方式。
2、参观实习机房网络的组成观察机房内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连接方式,交换机间的连接关系,网络拓扑结构等。
交换机的堆叠,结构化布线系统有: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
3、认识校园网构成和网络互联情况通过校园拓扑结构图,介绍学校网络整体拓扑结构、网络互连情况、网络提供的主要功能。
四、实习总结此次实习主要是了解局域网组建与网络互联的知识,通过参观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网络结构,认识计算机网络组成,认识局域网的组网设备,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等有一定的认识,了解校园网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a2635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8.png)
在IDS上安装并配置相应的检测规则,以便对网络流 量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安全策略对异常流量进行报警和记录。
实验步骤与操作
4. 漏洞扫描
使用漏洞扫描工具对内部网络进行扫描,发现潜在的安全 隐患。
根据扫描结果,评估网络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 施。
实验步骤与操作
5. 数据加密与安全通信 使用加密技术对数据传输进行保护,如SSL/TLS协议等。 配置安全协议,如VPN等,实现安全的远程访问和数据传输。
网络连接(如以太网)
实验步骤与操作
1. 实验准备 • 在计算机上安装Wireshark网络协议分析器。
• 通过网络连接将计算机连接到目标网络中。
实验步骤与操作
2. 数据包捕获
• 打开Wireshark软件,选择捕获数据包的网卡,并开始捕获数据包。
• 在捕获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过滤器来筛选出特定类型的数据包,如 IP、TCP等。
理解并实践各种网络设备的配置和使用 了解和掌握中小型企业网络的日常维护 和管理
实验设备
路由器
用于网络连接和数据 包转发
交换机
用于局域网连接和数 据帧转发
服务器
用于提供网络服务和 资源共享
客户端
用于访问网络服务和 资源共享
网络线
用于连接设备和传输 数据
实验步骤与操作
1.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并依据 设计进行设备的选型和连接。
实验设备
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IDS) 防火墙
网络交换机 路由器
实验步骤与操作
1. 网络拓扑结构搭建
准备实验设备,将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和IDS按照网络拓扑结构进 行连接。
实验步骤与操作
最新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报告
![最新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ebed1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9.png)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报告(通用6篇)一、实习目的我在xx的一家网络公司实习,总的来说,此次实习是一次成功的顺利的实习。
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已可能的完成了实习大纲的要求,既充分巩固了大学前期一年的专业知识,又对今后两年的专业科目学习有了新的理解,这次专业认识实习增强了我们的职业意识,并激发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据实习的经验识时务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技能,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在新闻传播领域,尤其是网络传播发展方向的人才需求。
二、实习内容我承担了ftp服务器的管理工作和公司内信息服务的日常检测工作,这同专业的发展方向是极其吻合的。
ftp服务带有自身的特殊性,用户可以在其中发布各种文档包括文本、声音、视频、多媒体等,对ftp的管理就要有极好的电脑知识尤其要对文件路径十分了解,还要有信息归纳的能力,将公司内用户上传的文档分门别类的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这也是作为我门专业学生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在ftp管理的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作为信息管理者和发布者是非辨别和政治敏感的重要,用户上传的文档是未经许可和身份认证的,所以在ftp 服务权限中对上传文件夹(up)做了只能上传而不能随意下载的处理,而管理员的职责是将up文件夹中的文档作初步审查,审查包括文档中是否包含xx的信息、是否包含x等不健康信息、是否倡导了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等各个方面。
所以说要做好这些事情,不细心负责,没有基本的专业素养,是很容易出现漏洞的。
刚到网络公司,领导并不了解你的工作学习能力,不清楚你会做那些工作,不清楚你想了解的知识,所以跟领导很好的沟通是很必要的。
同时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将来走上社会的一把不可缺少的钥匙。
通过沟通了解,领导对我有了大体了解,边有针对性的教我一些知识,我对网络部线,电脑硬件安装,网络故障排除,工作原理应用比叫感兴趣,所以领导就让我协同他们或独立的完成大小单位的网络安装与检修工作。
如网络故障检修、办公室的网络故障检修等,直接或间接保证了公司网络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在这方面的工作中,真正学到了计算机教科书上所没有或者真正用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巩固了旧知识,掌握了新知识,甚至在实践中x了书本上旧有的不合实际的知识,这才真正体现了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以致用。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61db0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0.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c9ce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3.png)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1开学第一周我们就迎来了计算机网络实训,这门课程与上学期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相对应,给了我们一个更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机会。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b5dd6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a.png)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学号:0945534118姓名:江涛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江涛(0945534118)一、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了解网络的运行状态,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测试、分析和诊断。
二、实验原理及内容实验内容1、网络层常用命令:ping,ipconfig,arp,route,tracert2、统计命令:netstat实验步骤1、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节点的连通性,测试教师指定的机器是否可连通;2、利用ipconfig命令查看主机的IP地址、MAC地址,以及主要的网络参数;3、利用arp命令查看主机的地址解析表,并增加和删除一些主机的解析记录;4、利用route命令查看主机的路由表,并增加和删除一些路由记录;5、利用tracert命令查看到指定主机之间的所经过路由器,分析路由的路径;6、利用netstat命令查看主机路由信息,以及TCP、UDP通信的连接信息和统计数据.三、实验结果1、2、4、5、四、实验条件局域网、校园网、PC机器实验二真实网络环境协议分析一、实验目的了解和熟悉常见网络协议的内部通信过程二、实验原理及内容实验内容安装网络包捕获软件,观察网络中的数据包实验步骤1、安装网络包捕获软件Ethereal2、配置网络包捕获软件,捕获所有机器的数据包3、观察捕获到的数据包,并对照解析结果和原始数据包4、配置网络包捕获软件,只捕获特定IP或特定类型的包三、实验结果及分析2、3、4、5、分析:IP数据报:45 00 01 35 94 81 40 00 40 06 ff d6 0a 04 17 12 79 0e 0b 47版本:4 、首部长度:5、区分服务:00、总长度:01 35、标识:94 81、标志片偏移: 40 00、生存时间:40、协议:06、首部检验和:ff d6、源地址:0a 04 17 12、目的地址: 79 0e 0b 47。
四、实验条件校园网、PC机、Ethereal软件。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cf8a7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1b.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3. 学习网络协议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如TCP/IP、DHCP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交换机、一台路由器、双绞线、网线等。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等。
2. 实验步骤(1)网络设备连接首先,将PC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
然后,将交换机的另一个端口连接到路由器的WAN口。
最后,将路由器的LAN口连接到PC机的另一台交换机上。
(2)网络设备配置①交换机配置进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VLAN ID、IP地址、子网掩码等。
②路由器配置进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参数,如WAN口和LAN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
同时,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③PC机配置在PC机的网络设置中,将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设置为与路由器LAN口相同的参数。
(3)网络测试①测试PC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交换机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交换机通信。
②测试PC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路由器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路由器通信。
③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另一个VLAN中的设备,检查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是否能够相互通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PC机与交换机之间连通(2)PC机与路由器之间连通(3)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相互通信2.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并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性、VLAN之间的通信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试,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认 知 网 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认 知 网 络)](https://img.taocdn.com/s3/m/23553302581b6bd97f19eace.png)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认知网络一·集线器(1)功能: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
(2)特点:在星型结构中,它是连接的中间结点,它起放大信号的作用。
所有设备共享Hub的带宽,也就是说,如果hub的带宽是10M,连结了10了设备,每个设备就是1M,Hub所有端口共享一个MAC地址。
(3)优点:同一网段使用的较多,比较便宜,设置方便缺点:i·用户数据包向所有节点发送,很可能带来数据通信的不安全因素,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容易就能非法截获他人的数据包;ii·由于所有数据包都是向所有节点同时发送,加上其共享带宽方式(如果两个设备共享10M的集线器,那么每个设备就只有5M的带宽),就更加可能造成网络塞车现象,更加降低了网络执行效率。
iii·非双工传输,网络通信效率低。
集线器的同一时刻每一个端口只能进行一个方向的数据通信,而不能像交换机那样进行双向双工传输,网络执行效率低,不能满足较大型网络通信需求。
(4)所在网络层:它工作于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第一层,即“物理层”。
(5)在网络层中的作用:信息分发,把一个端口接收的所有信号向所有端口分发出去。
一些集线器在分发之前将一些弱信号重新生成,一些集线器整理信号的时序以提供所有端口间的同步数据通信。
(6)当今市面上流行的该种设备的品牌:TP-LINK B-LINK 迅捷网络海联达D-LINK (7)各个集线器品牌现今流行的型号:TP-LINK TL-HP8MUTP-LINK TL-HP5MUB-LINK BL-HB24FAST FH05海联达Ai-H100B-Link BL-HB1二·交换机(1)功能:交换机也叫交换式集线器,它通过对信息进行重新生成,并经过内部处理后转发至指定端口,具备自动寻址能力和交换作用,由于交换机根据所传递信息包的目的地址,将每一信息包独立地从源端口送至目的端口,避免了和其他端口发生碰撞。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b62667360cba1aa911da7f.png)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目的:1、掌握几种常用网络命令,并能解释其显示内容的含义;2、理解各命令的含义,并能使用这些命令检测常见网络故障;实验要求:1、按实验内容要求执行各命令,认真记录实验结果;2、对实验结果能解释其意义。
实验内容:1、运行IPconfig命令运行该命令,记录主机名、DNS服务器、适配器信息、主机物理地址、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
实验结果:C:\Documents and Settings\cydn>IpconfigWindows IP Configuration: Ethernet adapter 本地连接dns后缀//特定连接的. : Connection-specific DNS Suffix:10.4.24.11// IP地址IP Address. . . . . . . . . . . . : 10.4.24.11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 Subnet Mask . . . . . . . . . . . : 255.255.255.192:10.4.24.62 默认网关// Default Gateway . . . . . . . . . : 10.4.24.62地址的配置信息显示所有的有关IPC:\Documents and Settings\cydn>ipconfig/all//网络配置窗口Windows IP Configuration:1s11 //主机名Host Name . . . . . . . . . . . . : 1s11DNS 后缀//主Primary Dns Suffix . . . . . . . :未知//节点类型: Node Type . . . . . . . . . . . . : Unknown否//IP 路由启用: IP Routing Enabled. . . . . . . . : No否//WINS 代理启用: WINS Proxy Enabled. . . . . . . . : No以太网适配器// Ethernet adapter 本地连接:后缀特定连接的dns // Connection-specific DNS Suffix . :Description . . . . . . . . . . . : Marvell Yukon 88E8056 PCI-E GigabiPCI - E千兆种类:马维尔育空河88e8056//以太网控制器// Ethernet Controller物理地址// Physical Address. . . . . . . . . : 00-21-97-2F-F0-06Dhcp Enabled. . . . . . . . . . . : No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启用:否IP Address. . . . . . . . . . . . : 10.4.24.11 //IP地址:10.4.24.11Subnet Mask . . . . . . . . . . . : 255.255.255.192 //子网掩码:255.255.255.192Default Gateway . . . . . . . . . : 10.4.24.62 // 默认网关:10.4.24.62DNS Servers . . . . . . . . . . . : 10.1.0.40 //DNS 服务器:10.1.0.402、运行ping命令运行该命令,分别ping 127.0.0.1,本机IP,网关IP,远程IP,本机名,远程域名。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00d1e5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b.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配置实验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配置方法2. 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3.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实验环境:1. 两台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2. 网线若干根3. 路由器一台4. 交换机一台5. 网线转接头若干实验原理:计算机网络是通过一系列网络设备(包括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和任务协作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配置包括计算机网络的连接、配置和管理。
本实验将通过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互联。
实验步骤:一、网线的制作首先,我们需要制作两根网线,用于连接路由器和两台计算机,以及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根据网线的制作标准,将网线的线序排列整齐,并用压线头压紧。
二、路由器的配置1. 连接路由器电源,并使用电脑通过网线连接到路由器的LAN口。
2. 打开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通常为192.168.XX.XX),并输入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用户手册或路由器背面标签上会有提示)。
3. 配置路由器的上网方式(如拨号、动态IP、静态IP等),并设置正确的上网参数。
4. 配置路由器的DHCP功能,以便计算机能够自动获取正确的网络配置。
三、交换机的配置1. 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上,并确保计算机能够正常上网。
2. 进入交换机的管理界面,配置交换机的端口为“trunk”模式,以便计算机能够通过交换机连接到网络。
四、计算机的配置1. 确保计算机的网卡驱动程序已正确安装,并能够正常识别网络设备。
2. 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检查计算机是否可以正常连接到网络。
3. 在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中,设置不同的网络适配器,以便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使用(如局域网、互联网等)。
五、测试网络连接1. 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并使用浏览器等工具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2.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如ping命令)测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通性。
最新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实训报告范文(通用5篇)
![最新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实训报告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b58e6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9.png)
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实训报告范文(通用5篇)实训期间把书本的知识带入了现实生活之中,发现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能代表拥有操作的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充分的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经过短短x星期的计算机实训,我深深体会到电脑的神奇和奥妙;也意识到自己在计算机上还有许多不足。
老师布置了一些的作业给我们操练,在老师精心的指导下我已把Excel,word,outlook,powerpoint等操作的很好了!现在我们已步入大学,经过x年的在校学习,对电脑还只是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但在这学期期间,一直忙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没能有机会放开课本,真正切身感受计算机魅力,所以在实训之前,电脑对我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但通过这次实训,我们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离我们不再遥远!据我了解,大多数同学都以前接触过电脑,也有玩过一些游戏,却不懂操作一些对我们以后工作有用的系统。
对于我们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渗透较少,之前都是老师操作为主。
此次实训就不同了,同学们都作了充分准备,在活动中同学们都提前来到教室上课,每位同学都认真的操作、练习;听着“嗒嗒”的打字声,心里真的不亦乐乎!和我们一同参与实训的还有xx老师和xx老师,在实训中也分别给予了我们指导,并且做详细的讲解,这次实训活动十分成功,除了各位同学的充分准备,还要感谢学院和食品系的各位领导及专业老师,没有他们做出努力,给学生手操的平台。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对电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超强的电脑操作能力,还必须有较广的社交圈和开阔的知识面,所以要把电脑作为一个重点来抓!然而,在我参加实训的第一晚上,我就发现自己错了,此次的电脑实训与以前参加过的实训大相径庭。
以前的实训都是应付考试的,实用性不强,而且那时学的东西,在工作中用的不多,时间长了不用也就忘记了。
而这次实训的内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和工具性很强,都是平时工作中经常用到的。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75611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5.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79c25f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4.png)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地点:6A-409 成绩:网络基础部分实验实验一:传输介质与网线制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性能及各自特点。
2.学习双绞线、同轴电缆网线的制作和掌握网线制作工具,电缆测试仪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1.掌握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连接方法与实际使用。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的网线。
三、实验设备实验所需设备有5类双绞线,RJ-45头,细缆,BNC接头,T型头,端接器、同轴电缆、收发器、AUI电缆、双绞线、同轴细缆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剥线钳、剪刀等。
四、相关基本知识1.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
2.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
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传输介质等基础知识。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原理目前计算机网络的有线通信大多采用铜芯线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粗缆与细缆,无屏蔽双绞线(UTP)、光纤等。
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网络终端设备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成相关传输介质所需的电信号或光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网络设备进行传输。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信息传输格式,因此,它们也就具有不同的传输方式、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
在组建局域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如覆盖范围、应用对象、性能要求、资金情况等)来决定采用何种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及相关的网络连接设备等。
双绞线:双绞线是由两根绝缘金属线互相缠绕而成,这样的一对线作为一条通信链路,由四对双绞线构成双绞线电缆。
双绞线点到点的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0米。
目前,计算机网络上用的双绞线有三类(最高传输率为10 Mbps)、五类线(最高传输率为10 0 Mbps)、超五类线和六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250 Mbps)、七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600 Mbps)。
双绞线电缆的连接器一般为RJ-45.(二)实验步骤1.首先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裁出计划需要使用到的双绞线长度。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264ecacc22bcd127ff0c14.png)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一、实验目的认识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器,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器,熟悉有关交换机配置的基本信息与常用的配置命令,并进行简单的Vlan划分。
二、技术原理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与转发器和集线器有很大区别。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1.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2. 通过远程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内管理。
三、实验背景苏理工某学院有两个专业:专业A和专业B。
该两个专业的学生同时上课时,将电脑都连接到一个交换机中。
请设计实验:1、使用一台主机通过Console端口配置交换机(包括修改交换机的名称、设置特权模式密码、telnet远程登录密码)并远程登录交换机;2、配置Vlan,使A、B两专业内部可以相互通信,但是A专业和B专业不能相互通信。
四、实验内容1. 认识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器,包括软件界面,设备、线路的选择与连接;2. 认识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和端口配置模式等;3. 使用计算机与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进行连接,并配置交换机;4. 使用4台pc机,配置每一台pc的ip地址,并讲该4台电脑连接到一个交换机上,并进行Vlan划分。
五、实验要求1. 每位学生将交换机的名称修改为Sw_XXX,其中XXX为自己姓名第一个字母缩写;2. 每次进入交换机特权模式都需要输入密码;3. 拓扑中的四台pc机,pc1和pc3可以ping通,pc2和pc4可以ping通,但是pc1与pc2、pc3与pc4之间不可相互通信六、实验的主要配置界面和实验的拓扑结构PC0串口配置交换机:网络拓扑结构:PC1效果:实验二静态路由器的配置一、实验目的1. 理解静态路由选择策略的含义,并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技巧;2.通过静态路由方式实现网络的连通;3. 熟悉广域网线缆的连接方式。
网络基础应用实验报告
![网络基础应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04dd5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9.png)
实验名称:网络基础应用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网络基础概念和协议;2. 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和使用;3. 学会使用网络诊断工具;4. 提高网络故障排查能力。
实验内容:一、实验一:网络基础概念与协议1. 实验目的:了解网络基础概念,熟悉TCP/IP协议栈。
2. 实验步骤:(1)阅读网络基础教材,了解网络基础概念;(2)学习TCP/IP协议栈的层次结构;(3)了解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概念;(4)掌握DNS、HTTP、FTP等常用协议的工作原理。
3. 实验结果:通过阅读教材和自学,掌握了网络基础概念和TCP/IP协议栈。
了解了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概念,以及DNS、HTTP、FTP等常用协议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二:网络设备配置与使用1. 实验目的: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2. 实验步骤:(1)了解网络设备的类型,如交换机、路由器等;(2)学习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如CLI(命令行界面);(3)配置交换机VLAN、端口镜像等功能;(4)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功能。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能够使用CLI对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基本配置。
学会了配置VLAN、端口镜像、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功能。
三、实验三:网络诊断工具的使用1.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网络诊断工具,提高网络故障排查能力。
2. 实验步骤:(1)了解网络诊断工具的种类,如ping、tracert、netstat等;(2)学习使用ping检测网络连通性;(3)学习使用tracert追踪数据包传输路径;(4)学习使用netstat查看网络连接状态。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网络诊断工具的使用方法。
能够使用ping、tracert、netstat 等工具检测网络连通性、追踪数据包传输路径和查看网络连接状态。
四、实验四:网络故障排查1. 实验目的:提高网络故障排查能力。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1025f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f.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3、掌握文件的查找;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5、通过控制面板查看和修改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设置;6、查看和修改系统基本配置信息。
7、通过用户管理设置,使计算机为多人合用,同时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它用户的操作权限;8、通过对计算机的环境设置,优化计算机的性能,加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提高计算机病毒应对能力。
二、实验任务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3、修改鼠标、显示器、输入法的设置。
4、显示系统硬件配置信息。
5、添加删除程序。
6、添加、删除用户,修改用户信息。
7、修改虚拟内存设置,优化计算机性能三、实验检查内容1、是否在E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3、是否将“notepad、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4、“notepad、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7、修改鼠标处于“正常选择”状态的显示图形8、修改显示器的分辨率9、设置CTRL+SHIFT+1为某种中文输入法的热键10、设置Windows系统在“关闭程序”事件时的声音11、查找本机CPU的频率12、写出本机网络适配器的名称13、添加一个以自己学号为名的用户14、将虚拟内存设置到D区,最大值为1GB。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书1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书1](https://img.taocdn.com/s3/m/14bdd0272f60ddccda38a0f4.png)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书系(部):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目录必做实验实验一网络基本概念及应用 (1)实验二网络标准和OSI模型的理解 (2)实验三网线制作及组网 (3)实验四对等网的创建与管理 (5)实验五TCP/IP协议配置与连通性的测试 (7)实验六子网规划与划分 (10)实验七交换机配置 (12)实验八路由器基本配置 (18)实验一网络基本概念及应用【实验目的】1、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了解Internet的发展过程,掌握获取Internet资源的方法。
熟练掌握百度、Google、Yahoo等Internet搜索引擎的使用;熟练掌握如文字、图片等Internet资源的下载。
3、熟练掌握电子邮件E-mail的使用。
【实验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备Internet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学习掌握E-mail的使用以及通过Internet获取资源的方法。
【建议学时】1学时【实验内容】1、英特网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的使用。
(1)打开英特网浏览器,之后浏览百度网站,应如何操作?(2)上步操作完成后,浏览器地址栏有什么变化?2、通过百度知道来搜索“Internet”,了解Internet的发展过程。
3、将上面搜索到的文字内容存在桌面的“英特网.DOC”WORD文档中。
4、打开浏览器搜索一张网络拓扑结构图,并存在英特网.DOC中。
5、在因特网上创建一个免费的E-mail帐号,来发送的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主题为Internet的发展过程,收件地址为老师指定,附件为“英特网.DOC”。
6、接收电子邮件。
**********************实验二网络标准和OSI模型的理解【实验目的】1、了解网络标准化组织。
2、掌握OSI模型知识,能够较清楚地理解OSI模型各层的功能。
【实验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备Internet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难点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理解OSI模型体系结构,以及各层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
实验报告本
20 ~20 学年第学期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师
网络工程系
20 年月
实验报告要求: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实验报告要求内容为:实验报告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同组人员、实验日期、实验简要步骤及记录,最后通过分析,完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完成实验报告注意事项:
1. 一律用A4纸打印,并在左侧装订;
2. 实验报告内容中所保存的截图应放置在相应处,文字内容全部手写;
3. 上一次实验报告应在下一次实验前交任课教师。
4. 实验成绩分优、良、及格、不及格。
5.实验成绩评定方法:⑴出勤情况10% ,预习报告占10%,实际操作50%,总结报告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