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押题 小说阅读3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压轴题 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分类精编含答案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压轴题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分类精编含答案一、小说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箫之韵梁晓声时下,文化人士的这个协会那个协会,都搬入文化局新盖的机关楼里了,腾出的那些房子,租作酒楼、洗浴中心什么的。
美术家协会的房子由一位五十几岁的副主席承包,改造成了画廊。
前不久,我应友人相邀,前往画廊,赴茶聚,幸会了那位副主席。
他姓谭,留髯,穿唐装,着布鞋,形象特古代。
一隅,有白发翁抚古琴,仙风道骨,其调袅宛。
友人言:“今日谭先生高兴。
”问何故?答曰:“近来售画频频。
”谭先生忽然问我:“怎么不发高论?”我笑道:“听琴。
”谭先生神情郁悒,轻叹一声,正欲开口,有人制止:“万勿再提小穆。
”众人一时默然,各动怀想之容……友人送我归至宾馆。
我忍不住问小穆何人?友人说,谭先生创办画廊之初,公开招聘善箫者,结果一下子就吸引了近百名应聘者,但都难令谭先生满意。
这过程中谭先生收到一封求职信——写信人声明,自己是个只哑不聋的哑巴。
因为都不满意,谭先生就想起了那封信。
即日下午,一个面容清秀的小青年出现在谭先生面前。
谭先生给了他一支笔,两页纸。
先问青年姓甚名谁,何方人氏,青年写出自己的名字“穆小小”,接着写了“保密”二字。
又问师从,笔答“父亲”。
其字娟小,笔画工整。
再问其父艺从何来?似有所讳。
半页纸没写满,谭先生已无心多问,命吹来。
青年唇触之际,箫音悄起。
但觉五声曼妙,缠绵低回,如诉如泣,似怨似慕。
欣录之。
谭先生刚刚创业,急于收回投资,处处精打细算。
对于小穆的薪水,也不例外,月付三百元而已。
每到一小时另付50元。
小穆默然认可。
且要求不论早晚,随传随到。
自用小穆,谭先生的财运,一月旺过一月,却连为小穆定做的一套服装,也从定薪里照单扣钱。
画家画商,凡听过小穆吹箫的,无不大加称赞。
谭先生得意,小穆知足。
两周后,不知从哪儿来了一个修鞋的老头儿,在画廊门旁摆开了摊位。
谭先生命手下捧人。
老头儿作揖打躬,苦苦哀求。
恰逢小穆前来赶场。
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语文(全国甲卷)(A4考试版)
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全国甲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植物审美是中国美学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先秦以来的植物审美传统形成了比德、移情、畅神等基本审美模式,随着宋代理学的兴起,植物审美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将比德、移情与畅神植根于清明的理性上,从而丰富了植物审美的理论内涵和哲学品格。
宋代植物审美是古代植物审美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所体现的美学精神空灵生动、亘古常新,在现当代植物审美的理论建构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②宋代植物审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对岁寒之美的欣赏,这是继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后,再次从性理之学上对其加以理论的自觉重构,并成为宋代流行的审美精神,也是后世民族文化心理与审美趣味的鲜明体现。
“岁寒三友”的称呼出现在宋代。
宋人林景熙《王云梅舍记》云:“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对梅花的欣赏在宋朝达于极盛,且多与“孤洁”等相关,如辛弃疾《临江仙探梅》“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与花的形态相比,更注重其精神。
对岁寒及与此相关的幽独精神的推崇成为宋代植物审美中的重要风尚,造成这一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
③首先,从自然气候环境来看,宋代出现的对寒林雪景的审美和艺术表现潮流与当时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梅花在宋代被称为花中之魁与其时气候变冷有重要关系。
北宋后期,开封常出现冬天极寒、春秋寒等恶劣气候,气候环境的变化也会反映在人们的生活感受和艺术表现中。
④其次,从社会环境来看,岁寒美学也与社会家国和个人的遭际相关。
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3(五省联考卷)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本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发表议论,不论在传统的叙事文类中,还是在现代小说里,都是作者(故事讲述者)的天然权利。
议论和叙事,两者相辅相成,是小说和故事重要的结缔组织。
议论的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时,议论代表了作者或叙事代言人的声音,寻求与读者(听众)进行直接的交流;有时,发表议论的,是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不同人物对事件的看法,在文本中构成复杂的对话关系;当然,议论的运用,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改变或调节叙事节奏;诸如此类。
不管怎么说,议论的使用,或许与小说或故事本身一样古老,同时,经过一系列改头换面的乔装打扮,一直延续至今。
②列夫·托尔斯泰如果想在写作中发表议论的话,往往会随时中断引人入胜的故事,并将它遥遥无期地搁置起来。
他似乎并不在乎读者对这种突兀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在《战争与和平》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巴尔扎克的做法也差不多。
似乎伟大作家的标志之一,就是拥有随时发表议论的特权。
就算你知道巴尔扎克在小说的某处要展开洋洋洒洒的议论了,就算你对作家的这种做法感到很不耐烦,在一般情况下,19世纪的读者还是会立刻被他博学、风趣、睿智的议论文字吸引住,不太舍得“跳读”。
③不过,不知从何时开始,议论,甚至包括与议论直接相关的“讲述”和“概要叙事”,都成了小说写作的禁忌。
作家们被告知,最好不要在作品中发表什么议论,而应该将议论所要呈现的内容通过人物的行为,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
伴随着对列夫·托尔斯泰以及巴尔扎克几乎众口一词的批评,议论最小化成了现代小说的某种“金科玉律”。
比如说,在小说中做出“包法利夫人走向了壁炉”这样的暗示,要比直接交代“包法利夫人感觉有些冷”,显得更为“高级”。
久而久之,当代小说形成了某种不成文的箴规:“场景叙事”总要比“概要叙事”好;“显示”总要比“讲述”好;通过人物行动来显示意义,总要比直接付诸议论和交代好。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甲卷】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甲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夏商直到春秋时期,文学传播以口头传播为主。
那时虽然有了甲骨、金石、竹木简及帛丝等文字载体,但是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它们在文学传播方式中还不能居于主导地位。
《汉书》中有“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全在竹名故也”。
也就是说,《诗经》虽然在秦代被焚毁,但是汉代还能完整保留下来,就是因为人们口口相传,不完全是依靠竹帛的记录。
西汉以后,直至唐代,随着统治者对文学典籍的重视,特别是造纸技术的不断提高,萌芽于先秦时期的抄写才真正成为文学传播的主要方式。
魏晋时期甚至出现了“佣书”,即专职抄写员。
“佣书”的出现大大加快了文字的传播速度。
当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作品为世人追捧,出现过“每有一诗到都下,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的场面。
至于雕版印刷,有史可考的说法是源自唐初。
进入五代时期,雕版印刷得到了统治者的鼓励。
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技术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清人编著的《书林清话》记载:“书籍自唐时镂版以来,至天水一朝,号为极盛。
而其间分三类:曰官刻本,曰私宅本,曰坊行本。
”描述了宋代雕版印刷呈现的特征——官府、私人和民间集体共同参与,刻书地域分布广泛,书籍种类和数量众多。
《宋史•邢禺传》载:景德二年(1005年)夏,宋真宗到国子监视察,问及书籍刊刻情况,邢禺回答说:“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传正义皆备。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含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三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数千年来,中国画历经发端、童稚、成熟、升华的漫长路程,由实用而艺术化,形成了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呈现方式。
一幅优秀的中国画,常能以“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点线皴擦、风姿绰约的笔情墨象、“似”与“不似”的意态呈现、冲淡玄远或冲突涌动的静谊视觉,形成强大的情感张力;足令观賞者衣带渐宽终不悔地展玩不巴的,正是画作中种种对抗而平衡的巨大张力所予人的艺术审美愉悦。
欣赏中国画,其要在意象、在技法、在韵致、在境界,其法在观物、在游心、在体道、在畅神。
须紧扣意象和技法这两大介质,从物我、情景、形神体道等意象归纳和线条、形态、色彩、构图等技法剖析两途,层层倒遇,以迫近画作的风神和特质;透过画作的物化形态,体悟主导其意象创构和技法表现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内核,即生命、节律、体势、气韵等主体价值,品味出画作的境界酒养之美。
然而,就艺术而论,画作赏鉴或品评优劣,首在是否能令观者产生共鸣、打动其心,是否能使其从中捕捉并直通画家所欲传达的观念、思想、情绪,是否能令观者从中获得启迪与教益,而非“似”与“不似”。
故赏画之先,观赏者必须知晓浸润、孕育中国画的中国文化的特质。
这是欣赏中国画的出发点、落脚点和重大关窍。
若以人物、山水、花鸟画类,分而论之,则人物画所重之“传神”,即借由临摹直观可视的人物表情、眼神、形体语言、肢体动作、背景布局等,表现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求取以形写神之功:山水画所推崇的“诗情画意”,即借由,描摹山式、云雾的雄壮或秀美、粗犷或冷峻、俊逸或萧散之多元样态,力求景中寓情、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独造,亦即以高、平、深“三远”的画面结构之法,与“计白当黑”的虚实处理之法,将大自然的美与文人逸趣紧密糅合;花鸟画所言之“石分三面”,实指阴阳两面与别开生面等的“道”和“理”,其中深蕴着“三生万物”的生命哲理。
中国人历来善于以已度物、将心比心,并以为万物都是生生不息的生灵。
2024年高考语文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专题09小说阅读仿真押题含解析
小说阅读(仿真押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无须多言[美]鲍勃·佩克斯“你们不知道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些年来,我始终以为你们对我的话不感爱好。
”老人这样对他们说。
这是我离开餐厅的时候听见的。
餐厅里济济一堂。
坐在我四周的要么是家庭聚餐,要么是挚友聚在一起聊聊最近的新闻、商务会议,也有像我这样只是来放松一下的。
当然,大家都热情地交谈着。
不过我对面的那张桌子上有点不一样,那张桌子上的人总是默默无语。
我刚坐下来时,望见两个男人静静地坐在那里。
其中一个看上去30多岁,穿着旧工作服,头上仍旧戴着棒球帽。
另外一个我猜有80岁左右,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皱纹,呈现着岁月的痕迹。
身上穿着一件建筑工人常穿的红格子衬衫夹克,比较厚,外出时穿着应当很温煦,但是也不会厚到会限制你的行动。
不过看起来他没有什么地方要去,就像他们之间的谈话一样,没什么要说的。
“噢,我今日实在是饿坏了,爸爸。
铲雪、扫雪的工作就是这样。
”年轻人说。
“嗯,是啊。
”老人答道。
接下来又是很长时间的缄默。
突然,我听到年轻人说:“他们来了。
”手指着门口。
年轻人看上去轻松了很多。
最终有人要加入到他们中间,把谈话接着下去了。
新来的两个人,看起来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十来岁的孩子。
女人坐在年轻人的旁边,老人起身给孙女让出一个位子。
女人边坐边说:“爸,真兴奋见到您。
”“我也一样。
”老人说。
接下来又是缄默,甚至比之前缄默的时间还要长。
服务员走过来,他们点了早餐。
老人起身,嘴里叨念着:“我要去一下洗手间,人上了年纪,总是这样。
”老人离开后,年轻人说:“天啊,我真不知道该对他说什么。
我们就坐在这里到处看,他总是不说话。
”“我明白,可是该对他说什么?”女人说。
“他这么个老人,对一个老人该说些什么呢?”孩子插了一句。
哦,不。
我起先坐不住了,我简直无法坐在那里再听他们说下去。
我要说上几句,话到嘴边我咽不下去了,哪怕他们可能会说这不关我的事。
“问一问他童年的事情。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三)(上海卷) 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三)(上海卷)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
(苏轼《赤壁赋》)(2)__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
(________《离骚》)(3)曹操《短歌行》用《诗经·郑风》中的“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思慕之情。
【答案】①.渺沧海之一粟②.众女嫉余之蛾眉兮③.屈原④.青青子衿⑤.悠悠我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渺、沧、粟、嫉、蛾、衿。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昔周公之相也,况处三公之尊,以养天下之士哉?(﹝西汉﹞桓宽《盐铁论》)①皆诸侯卿相之人也,②是以俊义满朝,贤智充门③谦卑而不吝,以劳天下之士④孔子无爵位,以布衣从才士七十有余人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2)前人批注有助于我们赏析作品,脂砚斋评语被认为是理解《红楼梦》的重要依据。
脂砚斋认为贾政这一人物“有深意存焉”,下面对此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宝玉有来自上天的灵窍禀赋,贾政却来自人间现实环境。
众人都在做梦时,只有贾政是醒着的。
小说家给予贾政重任,让他兴建家园、重整家园,在各种紧要关头,起动警惕、总结、前瞻等作用。
贾政恨宝玉不务正,专在“浓词艳赋上作工夫”。
贾政打宝玉,是边怒打边流泪。
贾政一路提醒宝玉什么是现实生活,随时鞭策宝玉,催促宝玉醒来,必须接受历练而成长成熟,否则不能做好自己承继贾府的准备。
贾政是成人的标征。
在痛恨儿子是无用之人的同时,作父亲的却也一眼看得见他奇异天生。
我们终于明白了批评家脂砚斋所言——贾政之为人物,“有深意存焉”。
是贾政,扶养宝钗母子;是贾政,携贾母和黛玉等灵柩归葬南乡;是他,送别宝玉。
可以说,掉落人间的补天之石是宝玉,支撑现实人间的则是贾政。
A.对比宝玉的灵窍天赋,并讽刺礼教使读书人思维僵固B.凸显贾政的守旧思维,隐喻家族未来必然会走向衰败C.体现人在历练后,学会承担才是成熟面对生活的态度D.指出在现实人生中,可以选择浪漫地或理性地过生活【答案】(1)D(2)C【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排序的能力。
【附答案】2023高三语文押题卷
【附答案】2023高三语文押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三(新高考九省卷)(原卷版)
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三(新高考九省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命题报告命题新方向:现代文阅读I围绕美育选材,选取两则关于古今美学思想的论述类文本,根据九省联考题型,增加一道选择题;现代文Ⅱ注重考查小说词句的理解,文言文阅读,关注教考衔接,命题课内课外相结合,语言文字运用按九省联考题型命题,作文采用近年高频出现的读写结合命题,贴合高考命题的风向。
命题新情境:命题注重创设个人体验类情境,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创设的情境与考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居处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对于《论语》中孔子与孔门弟子来说,居处不仅是日常生活所需,也是君子品质的体现,是“仁”之展开与实践,是儒家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这种居处观由此成为孔子仁学思想的一个缩影,获得了儒家哲学意义。
居处本身并不会产生哲学意义,但君子与普通人看待居处的态度不同,这种居处就获得了儒家哲学意义。
《论语·学而》载:“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在孔子看豙,“食无求饱”与“居无求安”是一种君子品质,居处不能追求安乐。
《论语·述而》载:“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燕居”是孔子居处的一种方式,亦谓“闲居”。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是孔子“燕居”时的一种气象,蕴含着“悠然自得”“气定神闲”的审美情趣。
孔子的居处观,也存在一种儒家的审美向度。
《论语·里仁》记载:“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即依仁而居,申明儒家居处的道德向度,而“为美”则指向一种审美实践。
后儒多以“善”改“美”,或以“善”释“美”,这一方面突出了“里仁为美”的道德向度.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遮蔽了“里仁为美”的审美向度。
在孔子与孔门弟子的儒家视域中,居处不仅是日常生活所必需,而且是对“仁”的展示与践行,也是君子品质的修养路径,这种居处观对后世儒家影响深远。
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新高考押题卷(三)语文试题
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新高考押题卷(三)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词学著作,在词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现代词学思想及词学流派的生成和发展上。
从现代派词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王国维是启蒙者,胡适是奠基者,胡云翼、郑振铎等人是开拓者。
现代派词学烙有《人间词话》粉深刻的影响印记。
一《人间词话》崇尚的审美理想境界与传统词学完全相反。
王国维论词标举“境界”,而境界的核心则是“真”:“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在外部表现之“真”方面,王国维与传统词学是对立的。
《人间词话》称外部表现之真为“不隔”,“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与之相反的则是“隔”,所谓“隔”就是表达不真切、不直观。
王国维特别反感“隔”,他批评姜夔词“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又批评史达祖、吴文英词“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
现代派词学家深受王国维《人间词话》审美观的影响。
胡适所持的审美标准与王国维高度相似。
胡适强调的审美标准是“不失真”,真切显豁的表达。
郑振铎论词也十分重视“真”,在他看来,作品中有“真情”并不难,难就难在能够将“吐出的情绪而写之于纸上”。
王国维与现代派词学家在审美标准的原则方面是高度一致的。
他们强调审美的直观性、明晰性;颠覆了从南宋以来直至常州词派乃至近代一直占据词学思想核心位置的含蓄蕴藉、要眇委婉的传统理念,并由此构筑了全新的词史观。
二唐宋词史观是词学的重要问题,对词体审美的认识决定了对词史典范风格流派的认识和取舍。
王国维认为五代北宋时期是词史的高峰,南宋之后衰敝不振。
王国维称五代北宋是“极盛时代”,“南宋以后,词亦为羔雁之具”,王国维评吴文英、张炎这两位在当时备受推崇的南宋词人云:“梦窗砌字,玉田垒句,一雕琢,一敷衍。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学类文本阅读(高考新题型)(小说)专练三(含答案)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学类文本阅读(高考新题型)(小说)专练三(含答案)高考冲刺:文学类文本阅读(高考新题型)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奖状杜秋平到西部贫困的山区后,我的脾气变得越发的坏了。
其实早先我已经意识到这里条件的恶劣了,但未曾想到竟是如此之差。
要不是来西部支教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有许多优惠政策,我想我是不会来的。
总算熬过了多半年的时间,再没多久就可以回去了,离开这里的艰难与困苦。
寒风吹着四面透风的破旧教室,我的心冰凉冰凉的;但是看到学生们天真的小脸、单薄的衣衫、带着冻疮的手指,我的心突然有些愧疚。
我是有些对不起他们的,他们是多么希望我能多呆些时间,甚至希望我能长久地留下来。
可我呢,却一直想着回到大城市去。
我鼻子酸酸的。
我想起夏日里学生们给我带来家里舍不得吃的瓜果,他们真诚地捧到我的面前微笑着说,老师,你吃你吃嘛。
我想起冬日里他们还用带着冻疮的小手捧起我的大手给我往手上哈暖气,把温暖一直送到我的心里。
可我终究没有太高的觉悟,我还是盼着回去。
我强打着精神,继续一日日给孩子们上课,心里却在盘算着回去的日程。
学生们都很听话,特别是那些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事实上这里多半是贫困的学生。
学生们成绩还不错,他们也很上进,每每考试,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获得奖状。
是的,奖状,他们拿回家后会得到父母的夸奖,把奖状小心翼翼地、庄重地贴在墙上,这就是全家的荣誉啊。
虽然学校连奖品都买不起,但小小的、单薄的一张奖状就足以让他们感觉无上的光荣。
小强子得到过奖状,他高兴地跳过;小霞也得到过,她高兴得连流出的鼻涕也忘了擦。
小娜堡到鲍最多,她有一双天真而智慧的眼睛:不怎么爱说话,笑得也很少,但领到奖状的那刻她总是微笑着的,冲着我微笑。
我组织完考试,决定过几天就离开。
学生们提前知道我要离开的消息,都显得闷闷不乐,他们用祈求的眼神看着我,轻轻牵着我的衣角嘟囔着小嘴舍不得离开我。
上完最后一节课,我认真注视着每个学生,希望能记住他们每张可爱的面孔。
2020年高考语文108所名校押题精选03 文学类文本阅读(原卷)
押题精选03文学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石碣①茅盾玉臂匠金大坚还没刻完半个字,忽地又是扑嗤一声的笑起来,抬头望他的秘密工作中的伙伴。
“金二哥,又笑,怎的?”靠在太师椅上慢慢地摸胡子的圣手书生萧让轻声说。
“萧大哥,你真是活像智多星吴用了!再过几天,我就管你叫智多星罢!”“慢着,金二哥,刚才,你又笑,到底为的甚么?”“想到你和我躲在这里干这个,就要笑。
”料到这玉臂匠还有几分不了解。
和玉臂匠原是老朋友,知道这位朋友的嘴巴原来靠得住,和他手里的刻字刀一样可靠,但是眼前这“石碣”的事儿太重大了,他萧让便觉得很有再切实叮嘱一番的必要。
然而要把吴用的“策略”解释明白也颇困难。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的勾当,本来全靠的“公平”二字叫大家心悦诚服;都是受不过冤屈,才来这水泊里落草的。
失却了“公平”,也就不配做绿林好汉。
同是头领,同是忠义堂上的虎皮交椅,诚然也还有个第一第二之分,但这是纪律呀!没有不守“纪律”的绿林,而况“主座”属谁,也该付之公议,不应当有私心,弄诡诈。
不幸的是军师吴用今回的“策略”看起来太像是诡计了。
萧让再把军师吴用嘱咐过的话语想了一遍,然后轻声儿慢慢儿说:“金二哥,你看,玉麒麟比宋大哥如何?”“都是江湖上闻名的好汉呵!”玉臂匠头也不抬的回答了。
“哦——金二哥;好歹,总有个,高下罢?”只有急促的刀尖落在石面上的剥落剥落的声音代替了回答。
“众多兄弟,都说,玉麒麟,仗义疏财,一身好武艺,心地又直爽;宋大哥兀自佩服。
金二哥,看来遮莫是玉麒麟强些罢。
”这回却把玉臂匠的头掀起来了。
对于萧让的忽然议论到宋卢的短长,金大坚深觉得诧异。
自己不是屡次承蒙他告诫莫要臧否水泊内的大头领么?今儿他自己亦犯了规么?和他的刻字技术同样地古朴的金大坚的心,忍不住暗笑;老没有机会发泄的几句话便脱口冲出来了:“人总是成群打伙的。
和卢员外亲近的一伙儿自然说卢员外好哪。
”“金二哥,你总知道,我们一百单八人,不是一样的出身呀。
【创新设计】(课标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押题练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5分)女巫的面包[美]欧·亨利玛莎小姐是街角上那家小面包店的老板娘,她今年四十岁了,有两千美元的银行存款、两颗假牙和一颗多情的心。
错过婚姻的女人真不少,但同玛莎小姐一比,她们的条件可差得远了。
有一个顾客每星期来两三次,玛莎小姐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
他是个中年人,戴眼镜,棕色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的。
他说英语时带很重的德国口音。
他的衣服有的地方磨破了,经过织补,有的地方皱得不成样子。
但他的外表仍旧很整洁,礼貌又十分周全。
这个顾客老是买两个陈面包。
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个,陈面包五分钱却可以买两个。
除了陈面包以外,他从来没有买过别的东西。
有一次,玛莎小姐注意到他手指上有一块红褐色的污迹。
她立刻断定这位顾客是艺术家。
而且还很潦倒。
玛莎小姐坐下来吃肉排、面包卷、果酱和喝红茶的时候,常常会好端端地叹起气来,希望那个斯文的艺术家能够分享她美味的饭菜,不必待在阁楼里啃硬面包。
玛莎小姐的心,我早就告诉过你们了,是多情的。
为了证实她对这个顾客的职业猜测得是否正确,她特意把以前拍买来的一幅画搁在柜台后面的架子上。
那是一幅威尼斯风景画,一座壮丽的大理石宫殿矗立在水景上。
此外,还有几条小平底船,有云彩、苍穹和许多明暗烘托的笔触。
艺术家是不可能注意不到的。
两天后,那个顾客来了。
“两个陈面包,劳驾。
”“夫人,你这幅画不坏。
”她用纸把面包包起来的时候,顾客说道。
“是吗?”玛莎小姐大为高兴地说,“你认为这幅画不坏吗?”“宫殿,”顾客说,“画得不太好。
透视法用得不真实。
再见,夫人。
”是啊,他准是一个艺术家。
玛莎小姐把画搬回房间里。
他眼镜后面的目光是多么温柔和善啊!他的前额多么宽阔!一眼就可以判断透视法——却靠陈面包过活!假如天才有两千美元银行存款、一家面包店和一颗多情的心作为后盾,艺术和透视法将能达到多么辉煌的成就啊——但这只是白日梦罢了,玛莎小姐。
最近一段时间,他来了以后往往隔着货柜聊一会儿。
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小说阅读3
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小说阅读3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小说阅读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4分)匆匆过客路遥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
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
我的心情沉重了.明天就是春节呀!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
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这声音是绝望的,似乎不是对着某一个确定的人,而是对所有在场的人发出的一种求援的呼唤。
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曲着一位老人——正是他在反复喃喃地念叨着。
他蓬头垢面的,看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
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这是一个盲人!我顿时感到一种愤愤不平了。
当然我首先气这个汽车站-—竟然不能解决这样一些完全应该解决的问题。
但我更气这个候车室里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肯为这不幸的老人帮忙的!先排哪个队呢?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
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
我终于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了!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很愉快: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
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
时髦青年!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
奇怪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完了,后面的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青年妇女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
那个男青年两只拳头紧捏着,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
“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他有点吃惊地盯着那个妇女旁边站着的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用一种极温柔的语调不连贯地说:“你……别怕!〞那小伙子的腮帮子急速地动了几下,泪花子在眼里直转.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车票,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
押题精选03 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版)-高考语文108所名校押题精选_1
押题精选03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石碣①茅盾玉臂匠金大坚还没刻完半个字,忽地又是扑嗤一声的笑起来,抬头望他的秘密工作中的伙伴。
“金二哥,又笑,怎的?”靠在太师椅上慢慢地摸胡子的圣手书生萧让轻声说。
“萧大哥,你真是活像智多星吴用了!再过几天,我就管你叫智多星罢!”“慢着,金二哥,刚才,你又笑,到底为的甚么?”“想到你和我躲在这里干这个,就要笑。
”料到这玉臂匠还有几分不了解。
和玉臂匠原是老朋友,知道这位朋友的嘴巴原来靠得住,和他手里的刻字刀一样可靠,但是眼前这“石碣”的事儿太重大了,他萧让便觉得很有再切实叮嘱一番的必要。
然而要把吴用的“策略”解释明白也颇困难。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的勾当,本来全靠的“公平”二字叫大家心悦诚服;都是受不过冤屈,才来这水泊里落草的。
失却了“公平”,也就不配做绿林好汉。
同是头领,同是忠义堂上的虎皮交椅,诚然也还有个第一第二之分,但这是纪律呀!没有不守“纪律”的绿林,而况“主座”属谁,也该付之公议,不应当有私心,弄诡诈。
不幸的是军师吴用今回的“策略”看起来太像是诡计了。
萧让再把军师吴用嘱咐过的话语想了一遍,然后轻声儿慢慢儿说:“金二哥,你看,玉麒麟比宋大哥如何?”“都是江湖上闻名的好汉呵!”玉臂匠头也不抬的回答了。
“哦——金二哥;好歹,总有个,高下罢?”只有急促的刀尖落在石面上的剥落剥落的声音代替了回答。
“众多兄弟,都说,玉麒麟,仗义疏财,一身好武艺,心地又直爽;宋大哥兀自佩服。
金二哥,看来遮莫是玉麒麟强些罢。
”这回却把玉臂匠的头掀起来了。
对于萧让的忽然议论到宋卢的短长,金大坚深觉得诧异。
自己不是屡次承蒙他告诫莫要臧否水泊内的大头领么?今儿他自己亦犯了规么?和他的刻字技术同样地古朴的金大坚的心,忍不住暗笑;老没有机会发泄的几句话便脱口冲出来了:“人总是成群打伙的。
和卢员外亲近的一伙儿自然说卢员外好哪。
”“金二哥,你总知道,我们一百单八人,不是一样的出身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小说阅读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4分)匆匆过客路遥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
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
我的心情沉重了。
明天就是春节呀!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
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这声音是绝望的,似乎不是对着某一个确定的人,而是对所有在场的人发出的一种求援的呼唤。
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曲着一位老人——正是他在反复喃喃地念叨着。
他蓬头垢面的,看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
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
这是一个盲人!我顿时感到一种愤愤不平了。
当然我首先气这个汽车站——竟然不能解决这样一些完全应该解决的问题。
但我更气这个候车室里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肯为这不幸的老人帮忙的!先排哪个队呢?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
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
我终于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了!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很愉快: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
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
时髦青年!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
奇怪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
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完了,后面的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
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
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青年妇女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
那个男青年两只拳头紧捏着,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
“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他有点吃惊地盯着那个妇女旁边站着的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用一种极温柔的语调不连贯地说:“你……别怕!”那小伙子的腮帮子急速地动了几下,泪花子在眼里直转。
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车票,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
“您不要奇怪,”他说,“我是买到了一张803次的车票,但这不是给自己买的。
我第二次排队才准备给自己买一张。
您带着孩子,待下去太不方便。
我不走了,但请您替我在路上照料照料那个人。
”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瞎眼老头。
”我一下子被震惊得目瞪口呆!那青年妇女尖叫了一声,惊喜地喊叫着说:“呀,我这张票也是给他买的呀!”一刹那间,他们谁也不说话了。
他们静静地互相看着对方,两张纯洁的年轻的脸,像大理石雕塑一般美丽。
此刻,站在他们身边的我,像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傻瓜;又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学生,羞愧地站在班主任的面前。
那青年妇女说:“同志,我根本不是去桃县的!我本来是要买802次车票的。
但看见那个老头太可怜了,我觉得有责任帮助他,我又怕给老头买不上票,就厚着脸皮插到您前面了。
快要进站了,您赶快和那老头上车去吧!”只见那个男青年神色庄严地从她手里接过车票,掏出车票钱放到了青年妇女的手里;然后弯了腰,小心翼翼地在那个小女孩的脸蛋上亲了一下,便转身走了。
我猛地迈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步伐,走到了那位青年妇女面前,掏出车票,对她说:“你要802次的票吗?我,退票。
”她惊喜地一边掏钱,一边说:“真运气!太谢谢您啦!”我接过钱,把帽檐往下拉了拉,默默地走过拥挤的人群,出了候车室。
外面已经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
飞舞着的雪花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飘落着。
街道上一片寂静。
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机关走去。
1.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我”认为时髦青年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有什么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也有人认为是时髦青年。
对此,你的看法是怎样的?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4分)父亲的隔年花仲达明母亲的离世,让他变得沉默寡言。
回到教室,他周围的气氛一落千丈。
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甚至,他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大吵大闹。
课堂上,他除了睡觉就是打盹。
老师关心地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就面条一样地耷拉着头站着,不说会,也不说不会。
有一次课间,因为同桌和别人大声讨论问题,他红着眼站起来要和同桌打架,理由是打扰了他趴在桌子上睡觉。
班主任带着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
两个人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一节课下课,彼此什么话也不说。
到另一节课上到一半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趴在班主任的肩膀上,一直哭到下课。
好多天,他的眼泪一直窝在心里。
在家里,看到原本滴酒不沾的父亲每天喝得酩酊大醉,看到从不抽烟的父亲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好几次,他都差一点和父亲发生冲突。
夜晚,他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他知道,这个残缺的家,也许再也没有以前的温暖了,而他,必将从这里走出去,走出这个曾经给他无限幸福如今却又给他无尽痛苦的家园。
离家的前一天,父亲拿出母亲在世时准备春天播种的那半盆花种,放到夕阳下的磨盘上散潮,然后又一个人出去找酒喝了。
他气极了。
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之后,他收拾收拾行李,回学校去了。
两个星期以后,当班主任陪他再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家门。
邻居把他父亲留下的几百元钱塞到他的手里,告诉他,父亲种下一亩多地的花种,竟没有发出一个芽,一气之下,出去打工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在班主任的照顾下,他情绪好多了。
放假前的一天,窗口的同学告诉他有人找他,出去一看,竟是几个月不见的父亲。
那一刻,他想告诉父亲所有的真相,但在父亲面前,他却说不出半句话。
①父亲只是用力地搂着他。
寒假,他和父亲聊起外出的原因,父亲再次提到那些没有发芽的种子。
他安慰父亲道,也许那些种子太过悲伤了,要等悲伤消尽才能长出芽来。
②父亲“嘿嘿”地笑了一阵,说,也许是吧。
人也一样,你看前一阵子我不是又喝酒又抽烟嘛。
春节过后,他说服父亲,不要出去打工,和邻居们一起种花,这两年花的行情看好。
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
父亲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动那块没有发芽的田地。
几场春雨过后,那块空了一年的地上,竟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
父亲在一个雨天,挽着裤管,披一件白色塑料雨衣,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到学校里找到儿子,欣喜地告诉他,那块地,终于发芽了。
他看着激动不已的父亲说,那是隔年花。
父亲根本不知道那块地里的种子隔年发芽的原因。
他在绝望的时候,把父亲准备第二天用来种的种子在锅里炒到半熟;第二年春天,又新买了一些花种,种到那荒了一年的土地里。
他在一篇作文里说,自己就是一朵隔年花。
作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为他的作文打了最高分。
因为,一朵隔年花盛开,一定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天。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5.小说中的班主任是一位富有智慧的老师,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情感和心理?(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
”这段叙述在小说情节的展开中有什么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试探究小说以“父亲的隔年花”为题的深意。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专题专项专练211.解析:在分析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明确概括出环境的特点,如本文开头几段出现的“沉重”“乱”“绝望”等。
二是从小说的氛围、情节、人物的塑造及主题的表达等角度各有侧重地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开头营造了一个寒冷、混乱、绝望的氛围,写出了人人都在为回家过春节而特别忙碌,为后面小说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6分)2.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作者对时髦青年的态度(赞美),而“我”的这一想法明显表明“我”对时髦青年很反感,由此可得出这里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然后考生结合文章内容,围绕欲扬先抑手法的作用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欲扬先抑,使得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为后面表达“我”的羞愧与让票作铺垫。
(6分)3.解析:这道题要求梳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那么抓住文中有关“我”的情感态度的词语就成了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生找到相关的词,如“沉重”“愤愤不平”“愉快”“满足”“崇高感”“反感”“目瞪口呆”“激动”“默默”等,然后结合情节对这些词语进行恰当的陈述即可。
参考答案:①因天气糟糕,不知道自己能否买到票回家过春节而心情沉重;②因无人帮助盲眼老人买票而愤愤不平;③因买到自己的票而感到愉快,并因将要帮助老人买票而心生崇高感;④反感时髦青年,因时髦青年与青年妇女争抢最后一张票而感到厌恶;⑤震惊于时髦青年与青年妇女买票的真相,并感到羞愧;⑥将自己的票让给青年妇女,心里得到安宁。
(6分) 4.解析: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但要注意结合文本作答。
不管认为谁是小说的主人公,都要分别从情节的完整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小说主旨等方面逐一分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一)小说的主人公是“我”。
小说是以“我”的视角来记叙事情的,小说开头和结尾部分的环境描写都是以“我”的感受为主的。
“我”是整个事件的观察者。
文中重点写了“我”的心理变化,突出表现了“我”对时髦青年的态度的变化。
文章以“我”的行为开始,以“我”的行为结束,“我”的行动贯穿始终,“我”是小说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