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控制

合集下载

脊灰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脊灰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脊灰防治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1、提高参训人员对脊灰病的了解,了解脊灰病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方法等相关知识。

2、使参训人员掌握脊灰病的防控技能,学会正确的预防脊灰病的方法和措施,避免发生脊灰病疫情。

3、提高参训人员对脊灰病防控工作的重视,增强责任感,积极参与脊灰病防控工作。

二、培训内容1、脊灰病病毒的基本知识脊灰病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途径传播,易引起暴发流行,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了解脊灰病病毒的基本情况对于预防脊灰病具有重要意义。

2、脊灰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脊灰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头痛、咽峡炎、肌肉疼痛以及腹泻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肢体无力、瘫痪等症状。

掌握脊灰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脊灰病患者,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

3、脊灰病的预防措施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等;注重环境卫生,保持生活场所的清洁卫生;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等,都是预防脊灰病的有效措施。

4、脊灰病的防控策略积极开展对脊灰病的监测和监测工作,对于发现疫情,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控制传染源的传播,做好相关的环境消毒等工作。

三、培训对象1、医务人员2、卫生防疫工作者3、教育工作者4、社区工作者5、公众群众四、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脊灰病防治知识培训将安排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为期3天,时间为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培训时间为下个月的6日至8日。

五、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将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展开,让参训人员学到更多的知识。

六、培训要求1、参训人员要积极参与培训,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掌握脊灰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2、参训人员要积极配合培训组织的各项工作,做到守时参加培训,听从学院安排。

七、培训收益1、通过本次培训,参训者将对脊灰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学会正确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提高对脊灰病防控工作的重视。

2、通过本次培训,将增强参训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积极性,促进社区脊灰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措施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措施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措施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 5 岁以下的儿童,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肢体残疾甚至死亡。

幸运的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能够大大降低脊髓灰质炎的发病风险。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措施。

一、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脊髓灰质炎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我国使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主要有两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和注射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

OPV 是一种口服疫苗,通常在宝宝 2 月龄、3 月龄、4 月龄时各口服一剂,4 岁时再加强免疫一次。

OPV 服用方便,价格低廉,能够产生肠道免疫,有效地阻断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但 OPV 存在极少数的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发生的风险。

IPV 则是通过肌肉注射接种。

宝宝在2 月龄、3 月龄时各注射一剂,4 月龄和 18 月龄时分别再接种一剂。

IPV 安全性高,不会产生 VAPP和 VDPV,但生产成本较高,且不能产生肠道免疫。

在实际的预防接种工作中,通常会采用序贯免疫的策略,即先接种IPV,再口服 OPV,以结合两者的优势,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接种 OPV 还是 IPV,都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并且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接种后,宝宝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一般在 1-2 天内会自行缓解。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高热、抽搐、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

二、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脊髓灰质炎也非常重要。

要经常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彻底清除手上的细菌和病毒。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

水果要洗净去皮后再食用,蔬菜要煮熟煮透。

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打扫房间,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知识(优秀范文五篇)

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知识(优秀范文五篇)

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知识(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知识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知识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

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一、接种禁忌症:1、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

2、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剂型疫苗。

3、凡发热、腹泻(1日大便超过4次)、急性传染病者忌服。

二、接种注意事项:1、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俗称糖丸)前后半小时内不要哺乳或喂食热食物。

2、糖丸疫苗要用冷开水送服,并应在现场由接种人员观察下服用。

3、如小孩吐出或部分吐出,需进行补服1粒。

4、接种后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开。

三、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1、仅少数人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皮疹等轻微反应。

2、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3、在极少数婴幼儿中,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后,有可能发生急性迟缓性麻痹症状即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PP),发生率约1/300万-1/500万。

四、接种效果3次服苗后,保护率可达 90%以上。

血清中3型抗体阳性率可达 95%以上。

同时抗体可阻止野病毒在肠道生存。

第二篇:脊髓灰质炎疫苗操作规程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操作规程一、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

二、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

同时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症的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

三、疫苗要放在冷藏包内,做到“苗不离冰”,严格“一人一杯一勺”制度。

四、服苗方法:(一)用一次性小勺将脊髓灰质炎疫苗送入儿童口中(液体疫苗可直接滴入),用凉开水送服咽下。

脊髓灰质炎人卫四版PPT课件

脊髓灰质炎人卫四版PPT课件

脊髓灰质炎的传播方式
01
02
03
粪口传播
病毒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污染水源、食物、玩具等 物品,再经口摄入,进入 肠道繁殖。
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 环境,再经口摄入,进入 肠道繁殖。
呼吸道传播
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进入 呼吸道后繁殖。
脊髓灰质炎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肢体疼痛 、肌肉麻痹、瘫痪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 诊断。实验室检测包括病毒分离、抗 体检测和核酸检测等。
02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预防疾病传播
疫苗接种是预防脊髓灰质炎传播 的有效手段,通过群体免疫,可 以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保护易
感人群。
保护儿童健康
脊髓灰质炎病毒对儿童危害极大, 疫苗接种能够降低儿童感染风险, 避免因感染导致的残疾和死亡。
脊髓灰质炎人卫四版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脊髓灰质炎概述 •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 • 脊髓灰质炎的治疗 •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与控制
01 脊髓灰质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 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 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肌肉麻痹 和瘫痪。
特点
脊髓灰质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 童,通过消化道传播,病毒在肠 道内繁殖,随粪便排出体外,污 染环境。
强化疫苗接种
确保所有儿童按照免疫规划接 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提高接种
率。
监测与评估
建立健全的脊髓灰质炎监测系 统,定期评估疫苗接种情况和 疫情状况。
病例管理
对疑似脊髓灰质炎病例进行及 时诊断、隔离和治疗,防止疾 病传播。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预防和措施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预防和措施

谁容易出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免疫系统受损者
免疫系统较弱的个体,如患有某些慢性疾病 的人,风险更高。
这些个体的身体可能无法有效抵抗病毒及其 后遗症。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在儿童时期及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的关 键。
遵循国家疫苗接种计划,确保每位儿童按时接种 。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早期识别
谁容易出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
谁容易出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高风险人群
儿童和青少年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高风险 群体。
这些人群在感染病毒后更可能出现严重的后 遗症。
谁容易出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既往感染者
曾感染过脊髓灰质炎的患者,无论是轻度还 是重度,均可能出现后遗症。
即使症状在感染后消失,后遗症仍可能在几 年后出现。
这些后遗症可能表现为肌肉萎缩、运动障碍和神 经损伤等。
什么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肌肉无力、关节疼痛、疲劳和呼吸 困难。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只会经 历轻微不适。
什么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影响
这些后遗症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 活动能力。
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康复和支持。
为什么要重视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预防? 提升社会意识
重视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预防有助于提升整个社 会的健康意识。
通过普及知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健康保护。
谢谢观看
为什么要重视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预防?
保护家庭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不仅影响患者,还对家庭生活 带来压力。
通过预防,可以减少家庭成员的负担,提升生活 质量。
为什么要重视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预防? 降低社会成本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接种成功案例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
自20世纪80年代起,全球范围内开展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 通过广泛的疫苗接种运动,全球脊髓灰质炎病例大幅减少。
印度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历程
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推广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经 过多年努力,终于在2014年宣布消灭了本土传播的脊髓灰质 炎病毒。
治疗与康复案例
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 经胃肠道进入血液,再侵犯脊 髓和脑干。
易感人群
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儿童,尤 其是未接种疫苗的儿童。
全球范围内的爆发与控制
01
爆发
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多 次爆发,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 地区。
02
03
控制
消灭
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球范围内 开始广泛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有效控制了该病毒的传播。
03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措施
02
01
03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避免与病毒接触。
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区
避免前往脊髓灰质炎病毒高发地区,减少外出。
疫苗接种
及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提高免疫力。
治疗方法
01
02
03
药物治疗
在感染初期,可以使用抗 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利 巴韦林等。
支持治疗
对于出现症状的患者,需 要进行支持治疗,如呼吸 支持、营养支持等。
新药研发
加大投入,推动脊髓灰质炎病毒相关 的新药研发,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 治疗方法。
国际合作与全球卫生安全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威胁,确保全球卫生安 全。
全球卫生安全
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防控纳入全球卫生安全战略,推动各国共同参与,形成全 球联防联控的格局。

脊髓灰质炎的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脊髓灰质炎的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脊髓灰质炎的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前角灰质受到病毒侵害而引起的传染病。

该疾病主要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主要传播途径为经由口腔进入人体后经脑脊髓膜扩散,引起神经系统病变。

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较高,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群体。

本文将对该疾病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定义、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和治疗等内容,旨在增加对脊髓灰质炎的了解,提高对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意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脊髓灰质炎这一疾病展开讨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脊髓灰质炎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症状和治疗。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解释和分析,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种疾病的特点、危害与对策,从而提高对脊髓灰质炎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逐一分析这些方面的内容,并给出详细的解释和论述。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探讨脊髓灰质炎对社会的影响,并展望未来在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发展方向。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明了,逻辑严谨,旨在为读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引起对脊髓灰质炎这一疾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1.3 目的:脊髓灰质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脊髓灰质炎的名词解释,帮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这种疾病。

通过对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和治疗等方面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脊髓灰质炎,并且增强对于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本文也旨在呼吁政府、医疗单位和社会各界关注脊髓灰质炎疫情,加强预防措施和宣传教育工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2.正文2.1 脊髓灰质炎的定义: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中的神经元受到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该病主要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是一种急性传染病。

脊髓灰质炎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成年人也可能感染。

疾病的流行季节通常是夏秋季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患上脊髓灰质炎后,病毒会攻击脊髓灰质中的运动神经元和前角细胞,导致神经元的破坏和功能受损。

脊髓灰质炎知识点总结

脊髓灰质炎知识点总结

脊髓灰质炎知识点总结1. 病因脊灰病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引起的。

该病毒主要通过口-粪传播途径传播。

当感染者排泄病毒时,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他们的粪便中的病毒可能通过食物、水或表面传播给他人。

2. 症状脊灰病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咽喉痛、肌肉无力和瘫痪。

最常见的病例是肢体瘫痪,尤其是小儿麻痹症。

除了肌肉无力和瘫痪,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3. 预防脊灰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分别是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和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定期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4. 检测与诊断如果怀疑患者感染了脊灰病,需要进行相关检测来确认诊断。

血液或咽拭子检测可以检测是否存在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

脊灰病的诊断还包括通过脊髓脑脊液检查。

5.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来治疗脊灰病。

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支持疗法,包括休息、营养支持和物理治疗。

对症治疗也是重要的,如控制疼痛、维持呼吸功能等。

对于肌肉无力和瘫痪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康复治疗。

6. 疫情监测与控制由于脊灰病主要通过病毒传播,疫情监测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出现病例,需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和检测。

同时还需要对社区进行宣传教育,加强环境清洁和个人卫生,遏制病毒的传播。

7. 心理与社会支持脊灰病患者和其家人可能会面临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由于疾病的严重性,患者可能感到沮丧和焦虑。

此外,瘫痪可能会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都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脊髓灰质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预防是最为重要的措施,而疫情监测和控制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对症治疗外,心理和社会支持也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全面的措施,我们有望最终控制脊髓灰质炎疫情,保护人们的健康。

3、脊灰疫情防控跟应对新

3、脊灰疫情防控跟应对新

病原学
1. 肠道病毒属微小RNA病毒科 2.单股RNA,无包膜 3.分I II III3个血清型,型间少有交叉免疫 4.耐寒冷,低温下长期存活,但对热、干燥及氧化消毒剂敏感
发病机制
病毒经口入人体,在 扁桃体及肠道淋巴组 织繁殖。
无症状型(隐性感染)
进入血液循环形成 病毒血症,出现前 驱期症状。
通过血脑屏障侵入 中枢神经系统引起 瘫痪前期症状。
定义
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相比,衣壳蛋白 1区(VP1区)核苷酸序列变异介于0.5%~1%之间(有5~8个
碱基发生变异)。 VDPVs: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核苷酸序列变异介于
1%~15%。 VDPVs病例:从AFP病例粪便、咽部或脑脊液、脊髓组织标本 分离到VDPVs,经省级专家诊断小组鉴定,临床不能排除脊
cVDPVs病例或脊灰野病毒病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cVDPVs病例或脊灰野病毒病例后 ,应在2小时内报告卫生部。卫生部负责向相关省份、有关部门、
国际组织、有关国家、港澳台地区通防护 风险评估
加强AFP监测 加强口岸监测 开展强化免疫
疫情处理原则1 ---隔离消毒与个人防护
概述
1、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临床主要表现发热及肢体弛缓性瘫痪 3、多发生于小儿,俗称“小儿麻痹症”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性 流行特征
流行病学
人是唯一贮存宿主,显性、隐性感染者都是传染源 主要经粪-口传播 儿童 4月-5岁高发;流行时以隐性感染及无瘫痪型病 例为主(95%),瘫痪型仅占1/1000
危AFP病例。
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高危AFP病例后要在1个工作日内报告
同级的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脊髓灰质炎——儿童免疫规划预防的传染病9

脊髓灰质炎——儿童免疫规划预防的传染病9

脊髓灰质炎——儿童免疫规划预防的传染病9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感染者可能出现肢体麻痹,多数留下跛行等终生致残。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为流行高峰,我国7月至9月发病最多,一般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在普及儿童OPV免疫之后,发病率显著下降。

2000年我国已经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但仍存在发生输入性野病毒所致的脊髓灰质炎病例的风险。

一、病原学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脊灰病毒按其抗原性不同,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共3个血清型,型间无交叉免疫。

该病毒仅感染人,无其他动物宿主,病毒在-70℃的低温下可保存活力达8年之久,在4℃冰箱中可保存数周至数月,在污水和污物中可生存6个月。

该病毒耐热,加热56℃30min即可灭活,煮沸和紫外线照射可迅速将其杀灭。

对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漂白粉等敏感,可将其迅速灭活。

二、传染源脊髓灰质炎的传染源为脊髓灰质炎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

由于病毒携带者、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和无麻痹型患者不易被发现,因此在传播该病上起重要作用。

患者自发病前2天至3天,到发病后3周至6周都具有传染性,退热后传染性减少。

三、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在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播。

感染者一般通过粪便排出病毒,数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可达3周至6周,甚至长达3至4个月,通过污染食物、用具、玩具、手而传播。

四、易感人群人对脊髓灰质炎普遍易感,主要以隐性感染者不易诊断的轻型患者为主,麻痹型患者甚少。

人感染后产生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

五、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的潜伏期为3天至35天,平均为5天至14天。

感染脊灰病毒后大部分表现为隐性感染,感染后无症状出现,不产生病毒血症。

4%~8%的感染者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咽部不适,扁桃体肿大等;可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腹部不适等;也可出现流行性感冒样症状,如头痛、乏力、关节和肌肉酸痛等。

脊髓灰质炎知识问答

脊髓灰质炎知识问答

脊髓灰质炎知识问答1.什么是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俗称为小儿麻痹)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年幼的儿童。

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经口腔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内繁殖。

90%以上受感染的人没有症状,但他们排泄的粪便带有病毒,因此传染给他人。

少数感染者出现发热、疲乏、头痛、呕吐、颈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症状。

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导致不可逆转的瘫痪。

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2.脊灰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有哪些?传染源主要是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

该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粪-手-口,也可通过飞沫、食物、水及苍蝇、蟑螂传播。

3.脊髓灰质炎有什么临床症状?脊灰病毒由口进入胃肠道,潜伏期为3—35 天,一般7—14 天。

肠道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人体感染脊灰病毒后,病毒会侵犯机体的运动神经。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及肢体疼痛,部分病例可发生肢体麻痹,恢复较慢,需要6 个月或更长时间,相当多数留下跛行的后遗症。

严重病人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4.脊髓灰质炎的主要威胁人群有哪些?脊灰主要影响5 岁以下儿童。

但如果人群抗体水平低,也可引起大年龄组儿童以及成人发病。

5.在我国脊灰疫苗的接种程序?儿童2、3、4 月龄各服1 次,4 岁再服一次。

但部分脊灰输入风险较大或免疫工作薄弱地区要视情况对特定年龄组儿童开展脊灰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以维持人群高的免疫力。

6.公众如何做好脊灰防控?脊灰是“可防不可治”的一种传染病,但感染后一旦发病将会造成终身残疾。

预防和控制脊灰传播和患病的关键是预防接种,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唯一有效手段。

国家免费向适龄儿童提供疫苗。

饭前便后洗手,不混用生活用品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

因此,要搞好环境卫生,做好水源保护,及时杀灭苍蝇、蟑螂。

做好粪便和垃圾的消毒、清运。

教育群众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变质的食品,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垃圾,勤更衣、勤洗澡、常晒被褥,有病早就医。

(完整版)11.脊髓灰质炎

(完整版)11.脊髓灰质炎

前驱期 1-3天
瘫痪前期 3-5天或更长
瘫痪期
恢复期
5-10天少数 数月 12-16天
机制 症状
鼻咽部肠上 皮细胞或淋 病细胞中增 值
无症状
表现 隐性感染 90-95%
第一次病毒血症 第二次病毒学证
上感的症状发热 咽痛,
胃肠道的症状恶 心呕吐腹痛,
流感样症状头痛 疲倦肌肉酸痛
顿挫型4--8 %
再次发热,中枢神经 系统感染的表现.头 痛呕吐,颈背肌痛, 颈强直,嗜睡,皮肤 感觉过敏,拒抱,脑 膜刺激征。三角架症
谢谢
• 我国自1995年起即阻断了脊髓灰质炎野病 毒的循环,2000年,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 包括我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实现了无脊 灰目标。
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
• 我国1991年开始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 对具有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14种(类) 疾病进行监测,对发现的病例采集粪便 标本进行检测,以明确是否为脊灰病毒 感染所致。
降颅压,镇静, • 瘫痪肢体的处理;保护瘫痪肢体受压及外伤,并
置于功能位。
如何预防脊髓灰质炎
1、 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 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 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 2、一旦发现病人,应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患者衣 物用具应煮沸或日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 3、做好日常卫生 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 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 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
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 质炎病例 •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 • 急性起病,迟缓性麻痹 (肌张力减弱,肌力降低,腱反射减弱和消失) .目前巴州报告要求是;任何年龄的AFP 病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

面临问题和挑战3
外来人口方面 1994年以来历年强化免疫活动数据统计:
每年7岁以下外来儿童有16万人, 每年脊灰疫苗零剂次免疫儿童有1000020000人(既往未服过疫苗 + 服过疫苗无接 种记录 + 服过苗接种记录遗失)。
北京市消灭脊灰监测要求
脊灰疑似病例定义
定义:任何<15岁儿童发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病例及任何年龄怀疑为脊灰的病例。
消灭脊髓灰质炎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王新高
概述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系由脊 灰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 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受 该病毒感染后多数没有症状, 为亚临床型经过,约1%-1‰ 的感染者出现急性单侧性(或 双侧的)弛缓性麻痹。因本病 多发生在儿童时期,故俗称为
小儿麻痹症。
引起脊灰的病原体为单链、正链的RNA病毒。 病毒粒含有五种结构蛋白,分别为VP1、VP2、 VP3、VP4和VPg。按免疫性可分为三种血清型, 称为I型、II型和III型,每个型别的脊灰都可 引起致病。各型之间缺少交叉保护作用。其中 Ⅰ型最容易导致瘫痪,也最容易引起流行.
%;
标本检测及时性标准
麻痹
标本送至 采集粪便 省实验室
报告细胞培养结果
阳性标 本送至 国家实 验室
报告型 内鉴定 结果
14 天
4.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急性期过后瘫痪肢 体大多从远端起逐渐恢复,腱反射也逐渐复 常。最初3~6个月恢复较快,以后仍不断进 步,但速度减慢,1~2年后仍不恢复成为后 遗症。若不积极治疗,则长期瘫痪的肢体可 发生肌肉痉挛、萎缩和变形。
预防
脊髓灰质炎没有特效药,只能采取预防措 施。多次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使儿童 终身免疫。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发与预防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发与预防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发与预防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见于儿童。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通过口腔、鼻腔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严重情况下可导致肢体瘫痪、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目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研发出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科学家们长期努力的成果。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的历程。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最早于1909年被奥地利医生Landsteiner和Popper在进口的一批西印度猴子的脊髓中发现。

随后,Sabin、Robbins和Enders等人逐渐开展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研究工作,并最终证实了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

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发脊髓灰质炎疫苗最初是采用活病毒制备的,主要有Sabin和Lederle两种制备方法。

Sabin疫苗是由Sabin于1950年代研制的,采用弱毒株,口服即可接种,具有易接种、高免疫效力等优点,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脊髓灰质炎疫苗;Lederle疫苗则是Lederle公司于1955年制备的,采用有毒株,需注射使用,现已不再生产。

由于Sabin疫苗接种方便、效果显著,于1988年被列为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基础疫苗之一。

此后,在国内外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下,也研发出了各种基于中和抗体和B-细胞表位的新型脊髓灰质炎疫苗,如Salk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等。

这些新型疫苗的研发不仅加强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效力和安全性,也使得人们更加了解脊髓灰质炎和疫苗研发的过程。

三、脊髓灰质炎疫苗的预防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关键。

常见接种策略有按照3-dose或2-dose方案进行接种。

根据行政规划,我国所属区域对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策略、接种时间等有所差异。

此外,提高个人和公众的卫生健康意识也非常重要,避免吃未经煮熟的食品、不注意卫生等,都是预防脊髓灰质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脊髓灰质炎》课件

《脊髓灰质炎》课件

04
个人卫生
保持手部卫生,避免与病毒接 触。
环境卫生
改善水源和卫生设施,减少病 毒传播。
隔离与治疗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并及时 提供医疗救治。
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对脊髓灰质炎的认识 ,增强预防意识。
国际合作与控制
国际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 儿童基金会(UNICEF)等国际组
织在脊髓灰质炎防控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
国际合作项目
例如全球疫苗接种联盟(Gavi)等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支持和技 术援助。
跨国合作
加强跨国界的病毒监测和信息共享 ,共同应对脊髓灰质炎的威胁。
03
脊髓灰质炎的治疗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干扰素 等,以抑制病毒复制和扩散。
通过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手段,帮 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发症的发生。
家庭环境改造
03
根据患者的需求,对家庭环境进行适当改造,如调整家具布局
、增设扶手等,方便患者的生活起居。
05
脊髓灰质炎的未来展望
研究进展
疫苗研究
继续研究更有效、更安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提 高免疫效果和持久性。
疾病机制研究
深入探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机制,为治疗和 预防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手术治疗
对于脊髓灰质炎引发的肌肉萎缩、畸 形等问题,可采取手术治疗进行矫正 。
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节气血, 缓解肌肉疼痛和萎缩。
中药治疗
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使用中药 方剂进行治疗,如四君子汤、六
味地黄丸等。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 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加强常规免疫工作, 消除免疫空白;
2.加强监测,尽早发 现高变异株及VDPV。
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4
我国脊灰突发事件发生情况
1994年报告最后一例本土野病毒病例; 1995~96年云南省发现4例缅甸输入的野病毒病例; 1999年青海省循化县发现1例从印度输入的野病毒病例; 2002年四川攀枝花市发现脊灰疫苗重组株(VRPV)流行; 2004年贵州省贞丰县发生脊灰疫苗衍生株(cVDPV)循环; 2005年安徽省发生免疫缺陷脊灰疫苗衍生株(iVDPV)病例; 2006年广西发生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病例; 2007年山东、山西、广西分别发生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
人类消灭天花仅仅用了10年的时间。但是全球消灭脊灰的 战役已经进入第20个年头,与最初目标期限2000年相比, 八年已经过去了,热情随时间递减。
高比例的亚临床病例 高隐性感染率,难以甄别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VAPP、VDPV、脊灰病毒与其它病毒重组
全球人口和政治局势的变化 62亿人口,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各国的政治独立性增加,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阿富 汗政治冲突和军事动乱等
➢ 2)在尼日利亚北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远地区,因 政治冲突和军事动乱OPV接种工作无法开展。
➢ 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在已经宣布消灭脊灰的十多个国 家,脊髓灰质炎卷土重来。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5
➢目前人们仍然不是很清楚为什么在印度北部 OPV免疫效果是如此之差。每剂疫苗的血清抗 体阳转率只有10%,这意味着要连续接种15次 以上才能使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所需标准。
2005年,也门、印尼、埃塞俄比亚、苏丹、安哥拉、 马里、索马里、喀麦隆、厄立特里亚、尼泊尔等10个 国家均先后发现由境外输入病例。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4
➢ 消灭脊灰一再推迟的主要原因:
➢ 1)在印度北部地区,因人口稠密,脊髓灰质炎口服活 疫苗(OPV)未能有效地阻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在当地人 群中的循环;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3
1.随时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的危险
全球
2000年以来海地、菲律宾等国发生了具有神经毒力的 脊灰疫苗衍生株的流行;
1995年以来,印尼无本土病例,2003年停止强化, 2005年发现首例病例,分离到I型脊灰野病毒,为境 外输入;
也门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于2005年发现首例由境外 输入病例,并分离到I型脊灰野病毒,共报告478例;
1988年在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WHO提出 的“到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决议
美洲区、西太区、欧洲区已相继实现无脊灰目标 目前非洲区、东南亚区、东地中海区的一些国家
仍有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全球消灭脊灰进展2
本土流行国家与脊灰报告病例数
25
2500
流 20 行 国 15 家 数 10
福建
天津 北京
新疆 重庆
西藏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9
脊髓灰质炎 的预防控制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疫规划所 2008年7月
内容提要
全球消灭脊灰进展 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 维持无脊灰工作面临的困难 我省AFP病例监测情况分析 消灭脊灰的主要策略
全球消灭脊灰进展1
1985年泛美区(PAHO)首先提出到1990年在美洲 区消灭脊灰的目标
➢ 其它省卫生系统外脊灰封存(第三阶段) 2007年10月启动,2008年6月最后完成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1
随时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的危险 AFP监测系统仍存在薄弱环节 OPV接种率在部分地区较低 VDPV的威胁 VAPP的影响及OPV的免疫策略 脊灰病毒封存工作难度很大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2
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2
➢ 监测
➢ 建立AFP监测系统 ➢ 开展六省加强脊灰监测项目,监控野病毒输入: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新疆、西藏
➢ 应急
➢ 及时发现并开展VDPV的调查处理 ➢ 针对野病毒输入
➢ 脊灰病毒实验室封存
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3
开展六省加强脊灰监测项目
1.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 阻止野病毒输入; 2.加强监测,在第一时 间发现输入病毒。
周边国家2006、2007年的脊灰流行情况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8
境外野病毒输入
1995 1型 1996 3型 1996 1型 1999 1型
病例直接入境
我国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的分布
海南
贵州 广西
河北 湖南
甘肃
黑龙江 山西
陕西 宁夏
四川 山东
江苏 青海
云南
辽宁 浙江
吉林 河南
湖北 江西
上海 内蒙古
安徽 广东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6
➢ 中国
➢ 与仍有脊灰野病毒流行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 汗、缅甸等国接壤;
➢ 1995-1996年云南发现4例由缅甸输入的脊灰野病 毒病例;
➢ 1999年,青海省发现由印度输入病例。
维持无脊灰面临的困难7
阿富汗31、17
巴基斯坦40、32
印度676、864
缅甸0、15
尼泊尔5、5 孟加拉18、0
全球消灭脊灰进展3
2008年仍有脊灰流行的国家
非洲
尼日利亚、安哥拉、刚果、乍得、尼日尔
东地中海地区 巴基斯坦、阿富汗、苏丹 东南亚地区 印度、尼泊尔
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1
免疫
常规接种:以乡镇为单位脊灰苗免疫率达到90%以上 强化免疫:自1993年起 “扫荡”免疫:
①1995年、1996年在云南; ②1999年底在我国西北、西南部分地区; ③2000年上半年针对青海发现的输入野病毒病例.
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5
脊灰实验室封存
➢ 卫生系统内脊灰封存清册登记(第一阶段) ➢ 2006年5月启动 ➢ 共上报50439家生物医学实验室 ➢ 存脊灰野病毒1312株 ➢ 潜在感染性材料13621份
➢ 卫生系统外脊灰封存试点(第二阶段) ➢ 2007年3月起在黑龙江、广西试点,涉及教育、 农业、质检、药监等13个部门
5
1918
1961 1997
2000 病
1255
1500
1307
例 数
1000
719
Hale Waihona Puke 784483500
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本土流行国家数 报告脊灰例数
印度(866) 尼日利亚(285) 民主刚果(41) 巴基斯坦(32) 乍得(21) 阿富汗(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