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四光的爱国故事
地质学家李四光事迹材料7篇
地质学家李四光事迹材料7篇地质学家李四光事迹(篇1)阅读了李四光的故事后,我感想很多,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自己争取得到的权利》一书。
故事主要讲了:李四光在他爸爸口中得知在武汉三填有个地方可以免费上学,于是,他到了那所小学读书。
因为他刚上学时就发奋读书,所以成绩一直很好,虽然几次考试都是名列第一,但是他每次都没被保送,于是,他就准备自己出国,最后还是回到了学校。
他的行为被校长知道了,校长被惹怒了,于是就要把李四光开除学校。
但是,他的老师说:“给李四光一次机会吧,如果这次没有考第一名,就让他退学,如果考上了,就可以保送。
最后,他终于名列前茅,争取到了保送的权利……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的感悟是:李四光居然能用自己的实力夺取报送的机会,这是一般小学生都难做到的事情,让我很惊讶。
李四光果然能考上学校的第一,让我又高兴又嫉妒。
我要向他学习……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成功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努力争取而获得的。
地质学家李四光事迹(篇2)李四光是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奠基人。
在他童年时期,父亲因为反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经常要躲避官府的追查。
李家生活上只能靠母亲纺线织布补贴家用。
因此,李四光从五六岁开始就帮着母亲干活儿,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李四光从小就喜爱读书,善于思考。
1904年,15岁的他到日本留学。
面对语言的差异和理科基础的落后,他发奋读书,进步飞快,让人刮目相看。
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参加留学生集会,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
孙中山先生勉励他:“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05年,李四光加入同盟会,成为第一批盟员中最年轻的一个。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归国,1913年考入英国伯明翰大学。
他认识到要想振兴中华,必须先振兴实业;要想振兴实业,就必须找到埋藏在祖国地下的矿藏。
于是他就换到了地质学专业,开始了一生的地质学术研究之路。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李四光终于写出了《中国北部之蜓科》的研究论文,有力支持了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
先辈爱国主义先进事迹
先辈爱国主义先进事迹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先辈为了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尊严,英勇奋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他们的事迹,至今仍感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李四光,这位杰出的地质学家,是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地质学的研究,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和地质学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回到祖国,投身于艰苦的抗战中。
他带领着地质勘探队伍,深入到中国的各个角落,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地质资料。
李四光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不仅为中国的地质学研究树立了榜样,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还有雷锋,这位普通而又伟大的战士,是我们永远的学习楷模。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的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国。
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强大力量,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这些先辈的事迹告诉我们,爱国主义并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无论是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劳动者,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先辈,如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科学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这些先辈的先进事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民族精神。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
在这个新时代,我们要铭记先辈的教诲,传承他们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爱国主义。
首先,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始终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忠诚。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李四光爱国故事
关于李四光的爱国故事李四光(1889?971) 地质学家。
湖北黄冈人。
字仲揆。
早年参加同盟会。
参加了辛亥革命。
1919 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
1920 年回国。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协主席,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8 年参加中国共 - 产-党。
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
主张用力学研究地壳现象、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把各种构造形迹看作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从而创立了“构造体系〞的根本理论。
用此理论分析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大面积储油层。
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主张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根底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
著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李四光的故事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1889 年 10 月 26 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黄冈县的四龙山镇。
因为他是父亲的第二个儿子,所以,父亲给他起名叫李仲揆。
少年时的李仲揆,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
1902 年, 14 岁的李仲揆听说省城办了一所官费的高等小学堂,但凡学习好的都能够去报考 ; 特别是听说那里不学“四书五经〞,而是教授国文、算学,成绩优秀者还能出国留学。
所以,李仲揆终于说服了父母,带着借来的几个盘费,徒步到省城报考。
李仲揆办理了报考手续,买了一张报名单。
是因为太兴奋,太紧张 ?还是没见过世面 ?李仲揆提笔在姓名栏中端端正正写下了“十四〞二字,而不是“李仲揆〞。
“糟糕 ! 〞他差点叫起来,“怎么能把年龄当成自己的名字呢! 〞无论怎样懊悔,也已经晚了。
重新买一张报名单吧,身上剩下的钱已经不多了,何况还要住宿、吃饭。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资料
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
童年随父亲入村塾读“四书”、“五经”,学写诗文。
他勤奋好学,爱好劳动。
由于常听父亲讲甲午中日海战,中国惨败,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的故事,他从小就萌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
他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为中国争气,学会造船,打败帝国主义的侵略。
1902年,两湖开办新学堂,李四光离开家园,到了省城武昌,考入西路高等小学堂。
由于他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因此学习未满两年,没有毕业就被湖北省选派官费留日深造。
1904年7月,到达东京,入宏文书院习日语。
徐悲鸿.(1895-1953),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
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人物画。
徐悲鸿4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耳濡目染,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
9岁随父学画,10岁已能作父亲的助手。
农忙时,兼做耕作,贫苦的劳动生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
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
17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家境每况愈下。
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
他在小学,中学任图画教师,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
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
1915年徐悲鸿再次赴沪,在友人帮助下,在“暇余总会”(当时的赌场)一隅借住,刻苦创作,同时到夜校学习法文。
他画了一匹马,寄给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
其弟高奇峰十分赞赏他的画艺。
这时,徐悲鸿虽考取了震旦大学,但无钱进学,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资助。
后又结识了康有为,得有机会观摩康所收藏的碑帖。
并在艺术观上也受到康有为的影响。
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秋返北京,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结识陈师曾。
1919年赴法留学。
在著名画家达仰的画室学习素描,1921年去德国,就学于画家康普的画室,次年归巴黎。
1925年经新加坡回国。
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临画,游历瑞士,意大利。
李四光人物事迹100字
作文一<<李四光:地质之光>>李四光爷爷可厉害啦!他从小就爱动脑筋。
长大后,为了找到宝藏——石油和矿石,他不怕吃苦,到处跑。
有一次,他在荒山野岭里走了好多天,鞋子都破了。
但他不放弃,终于发现了大油田,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要向他学习。
作文二<<李四光:探索大地的勇士>>李四光叔叔是个大英雄。
他对石头特别着迷,整天研究。
有一回,他为了弄清楚一种奇怪的石头,翻山越岭去很远的地方。
路上遇到好多困难,可他一点儿也不害怕。
最后,他的研究帮助国家找到了好多宝贵的资源。
我们也要勇敢探索。
作文三<<李四光:地质之光>>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对一块大石头产生好奇,这激发了他探索地质奥秘的决心。
长大后,李四光不畏艰难,四处考察。
他的努力让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文四<<李四光的传奇人生>>李四光从小就爱动脑筋。
有一次,他看到家乡的巨石,便琢磨起它的来历。
长大后,李四光致力于地质研究。
他踏遍祖国山河,经过不懈努力,找到了大油田。
他的成就激励着我们要勇敢追求梦想,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文五<<李四光:地质之光>>李四光爷爷可厉害啦!他从小就爱动脑筋。
长大后,为了找到宝藏般的石油和矿产,他不怕吃苦,到处考察。
有一次,他在荒山野岭中迷路了,但他没有害怕,靠着自己的知识和勇气找到了出路。
他的努力让我们国家有了更多的资源。
作文六<<李四光:探索大地的勇者>>李四光叔叔是个大英雄。
他总是背着包包去那些没人去过的地方。
有一回,他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就像找到了宝贝一样开心。
他仔细研究,最后发现了重要的地质秘密。
他的坚持和勇敢,让我们为他骄傲,也激励着我们去探索世界。
<<李四光:地质之光>>李四光爷爷可厉害啦!他从小就爱动脑筋。
世界名人故事李四光.doc
世界名人故事李四光李四光以科学家、地质学家的身份享誉全球,同时,他作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创始会员之一,也是现代中国进步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李四光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李四光的故事篇一李四光是农村中一位穷教书先生的儿子。
他的祖父母更穷。
他们是蒙古族,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在清朝光绪年间,沿途乞讨,流落到湖北黄冈的回龙山旁。
回龙山,蜿蜒起伏,气象不凡。
人们传说回龙山原有九条龙蛰伏在这里,后来都乘着云雨回到龙宫去了,独有那第九条小龙,舍不得这个地方,又返了回来,后来变成回龙山。
它确实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李四光的祖父看到这个去处靠山有水,不愿再四处流浪,就带着妻儿在一座破庙里住了下来。
白天,他带着儿子李卓侯上山砍柴打草,换点粮食、零钱养家活口。
晚上,他带着儿子在灯光下读四书五经。
清朝的时候设有科举考试。
李卓候在父亲的教诲下进府应考,倒也考上了一个秀才,只可借家中无钱无势,因此也并没有得到什么出路,只得在离家比较远的另一座破庙里,设了一个馆,靠着教几个农村的学生糊口。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就在这回龙山下的下张湾里诞生,因为他是父亲李卓侯的第二个儿子,父亲给他起名叫仲揆。
六岁,小仲揆跟着一位名叫陈二爹的老先生发蒙了,他学习很用功,经常受到陈二爹的夸奖。
爸爸让他这么早就读书,也是抱着“早发蒙、早出息”的希望。
家里虽然贫寒,但是,他交代给小仲揆的妈妈,家里宁可少吃点油,每天晚上也要给孩子们一盏灯油,让他们可以在晚上读点书。
那个时候农村里已经有煤油灯了,不过不是带灯罩的,只有一根灯论儿,插在一根铁皮管盖上,就着瓶里的煤油燃烧着。
这种灯,冒出来的火焰红红的,还带着一股又黑又难闻的煤烟;它的火花,是一闪一闪的,飘忽不定。
时间稍微长一点儿,就会熏得人的鼻孔里和牙齿上都留下一层黑,脑袋也疼,眼睛也累。
父亲怕把儿子熏坏了,所以特地关照要给孩子点清油灯。
清油灯的优点比煤油枪子灯要强多了,它灯光清亮,轻烟不起,也没有怪味。
李四光的主要事迹3篇
李四光的主要事迹首篇:李四光的早年经历及政治生涯李四光,江苏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由于家庭贫困,他只能在家里帮忙务农,未能接受正规的教育。
但是他非常聪明,自己学习很刻苦,渐渐地掌握了基本的读写算能力。
1980年代初,李四光到广东打工,开始了他的人生旅程。
由于渴望学习,他参加了夜校,期间还自学了英语、法语等外语。
1995年,李四光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后,他一直投身于政治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工作者。
2003年,李四光被任命为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
在这个岗位上,他负责宣传工作,为党的形象塑造和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多次获得表彰和荣誉。
在宣传工作中,李四光特别注重借助新媒体、社交媒体等新的宣传手段,不断创新,把宣传工作做得更有影响力。
2008年,李四光又被任命为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在此期间,他牵头推动了一系列重要的省级宣传活动,比如江苏文化年,江苏意识形态工作系列活动等。
他还密切关注网民热点话题,积极引导网络舆论,稳定社会大局。
李四光的政治生涯一直充满亮点,他不仅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而且在实践中也表现出超强的能力和责任感。
他的成绩在江苏已经被广泛认可,成为了江苏政界的一面旗帜。
第二篇:李四光主导的江苏经济发展作为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李四光不仅关注宣传工作,还密切关注江苏的经济发展。
他主导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工作,为江苏经济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江苏省委决定成立江苏经济发展委员会,李四光成为了经济发展委员会的主任。
他精心谋划,独具匠心地设计了江苏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为江苏经济的大步前进奠定了基础。
李四光提出的产城融合理念得到了江苏省委和全省人民的高度认可。
由此,江苏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江苏特色的城市经济模式。
李四光还聚焦科技创新,提高江苏的核心竞争力。
他领导下的江苏经济发展委员会,加大投入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和人才培养力度,致力于打造江苏的高科技产业基地。
李四光的故事
在二十世纪20年代,世界地质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倔强的李四光偏偏不信,他认为外国人没有仔细考察过中国,凭什么如此断言?于是他深入到太行、云贵等山区实际考察。
李四光用自创的地质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预测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存在石油。
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先后发展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和汉江等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石油出人意料地滚滚冒了出来。
除了石油之外,新中国的建设还需要铀,这是制造原子弹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但能做原子弹原料的含量极低,需要大量矿藏。
1989年,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生而不凡,少而有志。14岁的他告别父母,只身前往武昌求学。
当他填报名单时,不慎把年龄填到姓名栏。他又舍不得花钱再买一张报名单,就灵机一动,把“十”改成了“李”。
但想着名字叫“李四”也太难听了,这时抬头看到学堂的匾额上的“光被四表”四个大字,索性在名字后面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李四光在20年代初就致力于铀元素的勘探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55年,他临危受命,主持“铀矿床”的勘探工作,在他的指导下,中国陆续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铀矿床。
晚年的李四光,由于长时间工作的劳累,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或许感到时光的有限,他更加拼命地工作。他从不出席晚会、纪念等活动。他要尽可能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用的地方。
两年后李四光以优异的成绩公费赴日留学,他去日本的初衷是为了学习先进的造船技术,为中国造出一流的兵舰。但他发现当时祖国正是积贫累弱,没有足够的钢铁,何谈造船?
李四光的故事简短30字
李四光的故事简短30字
摘要:
1.介绍李四光的生平背景
2.阐述李四光的学术成就
3.分析李四光对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
4.总结李四光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
正文:
李四光(1907-1987),原名李瑞,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
他在地质力学、地震预测、第四纪冰川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学术成果。
李四光生于湖北黄冈一个贫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立志为国家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1923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转入地质系,成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的弟子。
在留学日本期间,他深入研究了地质力学,并将其应用于我国的地质研究。
李四光在我国地质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等职务,领导并组织了一系列地质勘查工作,发现了大庆、胜利、辽河等大油田,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他在地震预测和第四纪冰川研究方面的成果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李四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活动,带领地质队伍在后方开展勘查工作,为祖国的复兴储备资源。
新中国成立后,他致力于地质事业的开拓与发展,为我国的现
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四光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他一生勤奋好学,追求真理,锲而不舍,成为了一代科学巨匠。
他矢志报国,严谨治学,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崇高精神。
李四光的一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关于李四光的名人故事(精选9篇)
李四光的名人故事关于李四光的名人故事(精选9篇)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为大家带来李四光的名人故事,快来看看吧李四光的名人故事篇1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黄冈,家里很穷,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子,家里供不起他上学。
村里有个老秀才叫陈二爹,李四光经常去他家玩,跟着他读书识字,算是启蒙。
李四光聪明好学,受到陈二爹的夸奖,就免除李四光的学费,免费授课。
李四光更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那个时候农村里已经有煤油灯了,不过不是带灯罩的,只有一根灯论儿,插在一根铁皮管盖上,就着瓶里的煤油燃烧着。
这种灯,冒出来的火焰红红的,还带着一股又黑又难闻的煤烟;它的火花,是一闪一闪的,飘忽不定。
时间稍微长一点儿,就会熏得人的鼻孔里和牙齿上都留下一层黑,脑袋也疼,眼睛也累。
父亲怕把儿子熏坏了,所以特地关照要给孩子点清油灯。
清油灯的优点比煤油枪子灯要强多了,它灯光清亮,轻烟不起,也没有怪味。
晚上,李四光坐在一张桌子跟前,他不忙打开自己的书包,却先看了看油盏里的灯芯。
妈妈在里面放了两根灯芯,李四光用拨灯轻轻拨去一根,只剩下一根。
“就点两根灯芯吧,孩子。
”妈妈疼爱地说,“这是你爸爸关照过的。
”“不是这个意思,妈妈。
点一根灯芯,我可以多学一倍的时间。
” 李四光说。
妈妈也就不再勉强。
李四光就这样默默地读呀,写呀,谁也不打扰谁,一直坚持到灯盏里的油点完。
妈妈坐在他们的桌子旁边,就着这一根灯芯所发出来的亮光,摇着她的纺车。
晚上纺点纱线,还能换得几个零钱,好买点火柴、油盐,也给孩子们买点读书用的笔墨纸张。
李四光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创造出精彩的人生,而他留下的这段学习经历依然激励着我们。
李四光的名人故事篇2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人,爷爷又卧床不起。
父亲是教书先生,收入微薄,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
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很小,但十分懂事。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国庆节手抄报:李四光的爱国故事
【关键字】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国庆节手抄报:李四光的爱国故事李四光在农村生活了近14个年头。
从五六岁起,他就在父亲教书的私塾里读书,还要帮着母亲打柴、舂米、推磨、提水......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刻苦奋斗的精神和倔强的性格。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之后,洋务派兴起,湖北办起了许多新学堂,以讲新学而标新立异。
李四光被深深地吸引,他只身前去投考,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在新学堂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由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被省里选作官费留学生,送到日本学造船。
李四光在日本度过了7年,在那里,他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李四光回国后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汉口的保卫战,作为新被任命的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他亲自组织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夫运军火、上前线。
随后,他被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
正当李四光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时,辛亥革命失败了。
他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科学救国”之路。
他去英国留学,先是学采矿,以后转到地质。
他祈盼着有一天,得见政治清明之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留学生活并不轻松。
为了维持不断上涨的学费,李四光假期到矿山去做工。
在伯明翰大学的6年里,他不仅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先后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婉言拒绝了一家矿山的高薪聘请,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
李四光名言——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
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
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
——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乱编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的小故事
篇一:李四光的故事李四光爷爷的故事李四光爷爷是我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年轻时他曾被派往日本学造船,派往英国改学地质,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
他不为国外优厚的待遇和工作所动,学成后毅然回国了。
李四光爷爷在地质科学上为祖国赢得的第一荣誉,就是发现了中国内地有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大量的实据,推翻了那些国内外学术权威认为在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理论,为我国进行地质研究,奠定了真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李四光爷爷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
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
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
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
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李四光爷爷热爱地质科学,从事科学研究,一向是一丝不苟,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严格的,连走路,也要学生练好基本功。
他经常对学生说,搞地质经常到野外去工作,脚步就是测量土地、计算岩石的尺子,要求迈出的每一步的距离都要相等,并且要记住自己每一步的步长。
李四光爷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走路不紧不慢,步子大小相等,迈一步就是0.85米。
不论到哪儿,他仿佛老在度量距离。
李四光爷爷搞科研,每天总是要到街上路灯通明时分,才骑着自行车回家;爱人总是焦急地等待着他回来吃饭。
繁忙时,李四光连回家吃饭也忘了,爱人等急了,只得派女儿去叫他。
一天,为撰写一篇学术论文,竟忘记天晚该回家了。
他正在凝神思考时,偶尔抬眼,瞅见一个小女孩静悄悄地站在桌边,他未加理会,又低头继续写作,并轻声催道:“你是谁家的小姑娘啊?天这么晚了,快回家吧,不然你妈妈该等着急啦!”这时,只听见小女孩埋怨说:“爸爸,妈妈不是等我着急,是等你在着急哪!”李四光听到孩子叫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女孩是自己的女儿李林。
国之脊梁李四光的故事
国之脊梁李四光的故事嘿,咱今儿个来讲讲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那可是咱国家科学界的大英雄啊!就好比是那夜空中最亮的星,闪闪发光。
你想啊,要是没有他,咱对地球的好多秘密还摸不着头脑呢。
他就像个勇敢的探险家,在地质科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李四光小时候啊,就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
那劲头,就跟咱小时候对新奇玩意儿着迷一样。
他整天在山里跑来跑去,观察石头啊,研究地质现象啥的。
这习惯,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后来,他去学习地质,那可真是如鱼得水啊!他努力钻研,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小蜜蜂,拼命采集知识的花蜜。
他提出的那些理论,那可都是响当当的!就好比是给地质科学大厦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别人都觉得不可能的事儿,他偏要去试试,结果还真就让他给弄成了。
这不是牛是什么?咱再想想,要是没有他对地质构造的深入研究,咱国家找石油啊、矿产啊啥的,能那么顺利吗?那肯定不能啊!他就像是给咱国家开了一双能看到地下宝藏的眼睛。
李四光的精神,那也是值得咱好好学习的呀。
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这不就是咱中国人的那股子倔强劲儿嘛!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就像咱对好吃的东西的那种馋劲儿,根本停不下来。
咱平常遇到点小麻烦就打退堂鼓,看看人家李四光,那才叫真正的勇敢呢!咱是不是也得有点骨气,有点决心,像他一样为了梦想去拼一把?李四光的故事,就是一本激励咱前进的教科书。
咱得好好读,好好学。
咱不能光知道羡慕人家厉害,咱也得行动起来呀!难道咱就甘心一直这么普通下去?那可不行!咱得奋起直追,说不定哪天咱也能像李四光一样,为国家做出大贡献呢!李四光,他就是咱的榜样,咱的骄傲!让咱一起向他学习,为了咱国家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李四光的成功故事精选_励志故事
李四光的成功故事精选你还记得李四光的光荣事迹吗?你对他的有所了解吗?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李四光的成功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四光的成功故事篇1:李四光的爱国故事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的一个贫苦家庭。
他从小勤奋好学,13岁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城武昌高等学校。
离开家乡坐船去武昌上学时,李四光看见帝国主义军舰在长江里横冲直撞,激起的大浪掀翻了中国的小木船,非常气愤,发誓一定要学造船,造出大军舰,把洋人赶出长江,赶出中国。
1920xx年在日本创建同盟会,16岁的李四光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孙中山勉励他说:“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后来李四光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被保送去日本学习造船。
可是,造船需要钢铁,钢铁又要矿石作原料。
于是,李四光又远渡重洋,去英国考上了伯明翰大学预科学采矿。
学了两年后,他想中国地大物博,矿藏一定很丰富。
因此,第一重要的是要找到铁矿、煤矿、石油,而要掌握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就得学地质学,于是他进了地质系学习地质,同时还兼学物理系的课程。
这期间,他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48年,李四光接受国际地质学会的邀请来到英国伦敦,在第xx 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上作了《新华夏海之起源》的学术报告,博得与会者的一致赞誉。
一天清晨,李四光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12月2日沈阳解放,……”新中国就要诞生了!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在剑桥大学中国留学生举行的年会上,他激动地说:“我虽然60岁了,身体一直不好,但我一定要回到祖国去,把自己的余生奉献给新中国!”国民党驻英国大使馆秘书找到李四光,掏出了一张5000美金的支票,说:“你向世界发表个公开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又威胁说:“你如果不肯,我们将采取必要措施,将你扣留在国外。
”李四光听罢气愤至极,当即严厉斥责:“我归国之心能用金钱收买吗?我要回国,不要美金!”李四光冒着被国民党扣留送往中国台湾的危险,排除万难,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实现了他为祖国效力的愿望。
李四光的名人故事
李四光的名人故事范文一:李四光:用诗歌传递爱国情怀李四光,一位永远在中国人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的诗人。
李四光生于清朝末年,经历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沧桑变迁,眼见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李四光深感到中国的危难,于是他用诗歌来传递爱国情怀。
李四光的诗歌中充满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前途的牵挂。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他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山东的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故乡情怀,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在《南歌子》中,他以南方山川美景为背景,寄托着自己对于民族前途的坚定信仰和对祖国未来的期许。
在《江南春》中,他展现了南方田园风光,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的向往和热爱。
李四光的诗歌中还时常涌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例如《抗战之春》和《七千里之外》这两首诗歌,在诗中透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呼吁全国人民团结抗日,捍卫祖国的尊严和利益。
总之,李四光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感受力,体现出了深深的爱国情怀和对于中国未来的坚定信仰,被誉为“诗中爱国者”。
重点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李四光这位名人的诗歌创作思路和主要作品,从中不难看出,本文的核心是强调李四光的爱国情怀和中国主题,让读者感受到这位创作者的深情款款以及对于祖国未来的坚定信仰。
其中还涉及了李四光的的艺术特点和作品的具体内容,读起来生动有趣、重点突出。
用词分析:本文用词简明扼要,深入浅出。
语言通俗易懂,属于中等词汇量。
整篇文章的用词体现出了作者对于李四光这位名人的敬爱和敬仰,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深沉感情。
本文特别突出了李四光的爱国主题,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对祖国的责任和使命感。
范文二:李四光:用行动铸就抗战传奇李四光,一位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将领。
他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是个贫苦的农民,但这并没有阻挡李四光追求自己的理想。
他自幼勤奋好学,最终不辱使命,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将领。
在抗日战争时期,李四光作为新一个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奉命率领三十五名志愿者,成功爬上了山头制高点,极力压制日军的进攻,并在敌人反扑时凭着勇气和智慧联合周边部队,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取得了抗日战争中的第一个胜利。
关于科学家爱国的作文
关于科学家爱国的作文篇一《爱国科学家李四光:打破地质迷局》李四光可是相当厉害的科学家。
他心里装着国家,满脑子都是怎么为国家作贡献,可有意思了。
李四光在国外那也是有头有脸,但他呀,一心就想回国。
当时咱中国地质情况那就是个大谜团,很多外国人说中国没石油啥的,就好像啥都看透了似的。
李四光就不信这个邪,他回来后就到处实地考察。
我就说他考察东北那一趟吧。
那大冬天的,冷得不行。
他穿着厚厚的棉衣,棉鞋在雪地里踩得咯吱咯吱响。
进了山里,那山路滑得很,一不小心就能摔个大跟头。
他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岩石。
有时候搬开大石头就得费半天劲,手冻得通红通红的,就像胡萝卜。
看到那些石头的纹路,他就像发现了啥宝贝似的。
拿着放大镜,眼睛睁得老大,一根发丝似的纹路都不放过。
身边跟着的助手都快被冻傻了,李四光还在那兴奋地说着自己的发现。
他就这么一点一点探索,结合自己学到的知识,把那些地质结构分析得透透彻彻。
最后发现了大庆油田啥的,狠狠地打了那些说中国没石油的外国人的脸。
他就是这样,为了国家,各种吃苦受累都不怕。
就这么个大科学家,埋头钻研,让国家在石油等资源这块有了底气。
这就是李四光,一个爱国的科学家,在艰苦的环境下,凭借自己的本事和决心,为国家的发展挖掘宝藏。
篇二《钱学森:冲破万难归国的科技巨星》钱学森这个人,一提起来就满满的都是故事。
他也是个爱国心爆棚的科学家。
钱学森在美国那学问做得很棒,美国人舍不得放他走,就千方百计阻挠他回国。
那手段可多了,简直跟防贼似的。
但是钱学森就是铁了心要回来建设新中国。
我给你讲个他回国途上的事儿。
他当时被美国各种刁难之后,总算是登上了回国的船。
那船上的日子可不好过。
空间又狭小,东西又杂乱。
但是钱学森心里激动啊,想着马上要回祖国了。
他就在那小角落里边,还时不时拿个本子写写画画。
有时候船晃悠得厉害,他就一手扶着桌子,一手还拿着笔在那思考航空航天的那些高深问题。
吃的呢,也就是一些简单的饭菜,有时候饭菜看着都不咋让人有食欲,但是钱学森也不讲究,填饱肚子就行,满心都是回国后怎么搞科研。
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的故事李四光教授是中国现代卓越的地质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教育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把自己一生的辛勤劳动都献给了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他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成就卓著,蜚声海内外,是我国冰川学研究的奠基人。
他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好学生曾写过一首诗,这首诗也是他自己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崎岖五岭路,石迹耿千秋。
山兮复何在,嗟君从我游。
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
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
下面是关于他的几个故事。
蒋介石多次表示要其出任教育部长、大学校长或驻英大使,都被他拒绝。
李四光一生经历了中国社会几次大的变革。
辛亥革命的经历,使他得出应以科学来改变旧中国面貌的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种“科学救国”的理想已是难以实现的幻想。
北洋政府时期,军阀之间混战不已,没有一个管老百姓的死活。
李四光曾化名在报上发表过一些讽刺、责骂的文章。
南京政府时期,他亲眼看到国民党的腐败和对科学的不重视,看到爱国青年仍然受到追捕迫害。
1933年,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兼“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铨被特务暗杀,李四光非常气愤,把刚鉴定出来的一个古生物化石新属以杨铨的名字来命名,用这种科学家特有的方式表示纪念与抗议。
鉴于李四光在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地位,蒋介石多次表示要其出任教育部长、大学校长或驻英大使,都被他拒绝。
“我在周先生身上产生一个最大的感觉———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
”在困顿与痛苦中,李四光逐渐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性。
抗战期间,他在重庆两次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向他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分析当时形势的发展前景。
李四光深受感动,情不自禁地对家人说:“我从周恩来身上产生一个最大的感觉: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
”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接到密令,要李四光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新中国的政协委员职务,否则予以扣留……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
李四光的英雄事迹简介100字
李四光的英雄事迹简介100字李四光是一位杰出的中国军事将领,他的英雄事迹令人钦佩。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带领部队勇敢地抵抗日本侵略者,为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四光的英勇行为和坚定信念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他的事迹也被广泛传颂。
李四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他在年轻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与革命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四光毅然决定投身军队,为保卫祖国而战。
李四光在战场上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勇敢的战斗精神。
他带领部队进行了一系列精确而有力的打击,有效地削弱了日本侵略者的力量。
他的军事战略和战术手段被广泛认可,并成为了后来中国军队的重要参考。
除了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李四光还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对士兵的关心而受到赞誉。
他始终把士兵的生命安全和军队的战斗力放在首位,为士兵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训练环境。
他的榜样行为激励着士兵们,使他们更加坚定地投入到战斗中。
李四光的英雄事迹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他还在战后的重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积极参与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国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领导才能和智慧使他成为了中国军队和政府的重要支柱。
李四光的英雄事迹不仅仅是一个个个体的奋斗,更是中国人民的集体努力和牺牲。
他代表了无数中国军人和民众的意志和勇气,他的事迹激励着每一个人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尊严而努力。
李四光的英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勇敢和坚定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的智慧和领导才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李四光的英雄事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的勇气和智慧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的贡献和牺牲为中国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向李四光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尊严而努力奋斗。
李四光的爱国故事
李四光的爱国故事
人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比作使中华腾飞的两个“翅膀”,是非常正确的。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不会有国家的强盛。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科学家。
为了建立中国的地质科学,探明地下宝藏,他到外国留学后,不愿在外国当工程师,而是回到国内,不辞辛苦地到各地考察,进行地质研究,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比如,他把力学的理论用到地壳变动的研究中,提出了地质力学的理论,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国人一直说我国是贫油地区,用石油只有从外国进口。
李四光不信那一套。
他经过周密考察,用自己的理论,推断中国的地下有丰富的石油。
后来,科技工作者和石油工人,根据这一理论,果然在我国东部找到了大油田,先后建成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一江一汉等石油生产基地。
这不但证实了李四光预言的正确,还彻底甩掉了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现在我国不仅可以石油自给,还出口
到国外,大大增强了国力。
像李四光这样为祖国富强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还有不少。
他们是一爱一国者的典范,是民族的一精一英。
捍卫民族尊严的李四光
45
一句“我改”比十句“对不起”来得真诚。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强调
的是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误给集体带来负面消息,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我在年轻的时候就曾犯过一个类似的错误,因为写错了一个作者的名字,搞得张冠李戴,文章发表后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好在我及时地纠正了错误,发表了书面道歉,又当面给作者表示了歉意,才消弭了影响,人家才没有追究责任。
今天,好在书尚未出版,我们及时发现了错误,没有形成错
怎能不令人心悦诚服?
以错为师
光平静地说:“比起那些为国捐
躯的革命同志来说,这一点点钱根本不值一提!再说,钱不就是用于最该用的地方吗?我觉得这些钱捐得值。
”
到了1934年12月,根据中英两国交换教授讲学的协议,李四光应邀前往英国讲学。
在船上,李四光认真审查并修改了自己的讲稿。
他认为,中国地质有其独特的区域特点和自在的完整性,绝不能生硬套用那些仅仅根据西欧区域地质建立起来
严和民族气概。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李四光的爱国故事
李四光(1889?971)地质学家。
湖北黄冈人。
字仲揆。
早年加入同盟会。
参加了辛亥革命。
191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
1920
年回国。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从事古生
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
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协主席,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地质
力学的创立者。
主张用力学研究地壳现象、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
的规律,把各种构造形迹看作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从而创立了“构
造体系”的基本理论。
用此理论分析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
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大面积储油层。
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主张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
预报指明了方向。
著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
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黄冈县的四龙山镇。
因为他是
父亲的第二个儿子,所以,父亲给他起名叫李仲揆。
少年时的李仲揆,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
1902年,14岁的李仲揆
听说省城办了一所官费的高等小学堂,凡是学习好的都能够去报考;特
别是听说那里不学“四书五经”,而是教授国文、算学,成绩优秀者
还能出国留学。
所以,李仲揆终于说服了父母,带着借来的几个盘费,徒步到省城报考。
李仲揆办理了报考手续,买了一张报名单。
是因为太兴奋,太紧张?还
是没见过世面?李仲揆提笔在姓名栏中端端正正写下了“十四”二字,
而不是“李仲揆”。
“糟糕!”他差点叫起来,“怎么能把年龄当成自己的名字呢!”
无论怎样后悔,也已经晚了。
重新买一张报名单吧,身上剩下的钱已
经不多了,何况还要住宿、吃饭。
李仲揆双眼注视着“十四”二字,一簇思维的火花在幼小的头脑中迸
发出来。
他重新提起笔,把“十”字改成“李”字,不过,这“四”
字与“仲”字的笔划和字形却相差太大,确实是难以改成。
难道还能
改叫“李四”不行!不真成了人们平时说到不相干的人而代用的“张三”、“李四”了吗!
第一次离家出门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他急得鼻子尖都渗出了汗珠。
忽然,眼睛一亮,瞥见大厅正中挂着一块横匾,上面刻着“光报四表”四个大字,李仲揆急中生智,在“四”字的下面,加上了一个“光”字.
“李四光”!李仲揆端详着自己起的新名字,心里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好!四面光明,光照四方,前途大有希望!
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南路高等小学堂。
从此,李四光便“取代”
了李仲揆。
他那富有战斗性和科学精神的一生,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光照四方!
年轻的李四光,曾被派往日本学造船,派往英国改学地质,取得了地
质学硕士学位。
他不为国外优厚的待遇和工作所动,学成后毅然回国了。
李四光在地质科学上为祖国赢得的第一荣誉,就是发现了中国内地有
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大量的实据,*了那些国内外学术认为在中国不存
有第四纪冰川的理论,为我国实行地质研究,奠定了真实可靠的理论
基矗
李四光热爱地质科学,从事科学研究,一向是一丝不苟,对学生的要
求也是严格的,连走路,也要学生练好基本功。
他经常对学生说,搞
地质经常到野外去工作,脚步就是测量土地、计算岩石的尺子,要求迈出的每一步的距离都要相等,并且要记住自己每一步的步长。
李四光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走路不紧不慢,步子大小相等,迈一步就是0.85米。
不论到哪儿,他仿佛老在度量距离。
李四光搞科研,每天总是要到街上路灯通明时分,才骑着自行车回家;爱人总是焦急地等待着他回来吃饭。
繁忙时,李四光连回家吃饭也忘了,爱人等急了,只得派女儿去叫他。
一天,为撰写一篇学术论文,竟忘记天晚该回家了。
他正在凝神思考时,偶尔抬眼,瞅见一个小女孩静悄悄地站在桌边,他未加理会,又低头继续写作,并轻声催道:“你是谁家的小姑娘啊?天这么晚了,快回家吧,不然你妈妈该等着急啦!”这时,只听见小女孩埋怨说:“爸爸,妈妈不是等我着急,是等你在着急哪!”李四光听到孩子叫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女孩是自己的女儿李林。
他不由得笑出声来,忙答道:“这就回家,这就回家。
”
李四光晚年仍极大地注重地震研究。
他经常分析大量的观察资料,还冒着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地震的预兆。
逝世的前一天,他还恳切地对医生说:“只要再给我半年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的。
”
1971年5月2日,*沉痛地当场宣读李四光女儿李林写给他的信,以此代致悼词
1971年4月29日凌晨,李四光的动脉瘤破裂,被送进北京医院抢救。
*得知后,立即派自己的保健医生赶到医院,一直守护在手术室旁,随时将李四光的病情和抢救措施向*报告,直到李四光停止呼吸。
因为当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务院办公厅的主要军代表说,中央决定追悼会上一律不致悼词,相关负责同志就没有安排准备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