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苑廉政教育基地讲解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棠苑廉政教育基地讲解词
欢迎各位光临甘棠苑廉政教育基地参观,我是讲解员***, 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
甘棠苑廉政教育基地位于陕州古城西北部,占地面积25亩,由民营企业家吴启民先生投资兴建。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座建筑叫钟鼓楼,它始建于唐代,当时也叫樵楼,是专门用来报时、报警的。大家看,拱洞上方“钟鼓楼”三个镏金大字是由原中国书法协会主席启功先生题写。拱洞旁“四面云山三面水,一城烟树半城田”,这幅对联生动形象的概括了陕州古城当年优美恬静的自然环境。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钟鼓楼门洞。在原陕州古城北城门的拱洞下方立有十九根木柱,它代表了河陕汝道的十九个郡县,每根木柱上都挂有一个木笼,里边装的是官靴和官帽,素有“清官留靴,赃官留帽”一说,他是老百姓对历代官员是否清廉的褒贬评论,与之对应的是左边的八大廉吏和右边的四大贪官。因北城门现已无法参观,就将其复制过来了。
钟鼓楼匾额“云浮千秋”和“江山千古”都是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的范曾先生题写。对联“钟声唤醒千人梦,鼓音催香百里山”,是陕西省书法协会副主席茹桂先生书写的。对联“世长势短莫以势压人,人多仁少须以仁择人”这副富含哲理性的对联则为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
穿过钟鼓楼门洞,可以看到甘棠苑大门前有两块巨碑,右边的是
唐《召伯祠碑记》碑,原碑是唐德宗贞元年间陕州县令所立。左边的是《陕州召公甘棠庙碑》,原碑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前后修复召公祠时立的碑,由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撰写碑文。现在的这两块巨碑碑分别是吴启民先生2012年6月重新竖立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型仿古建筑群——甘棠苑,它是在原古代召公祠的遗址上修建的,是祭拜召公的纪念性建筑。“甘棠苑”的苑名是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提议命名的,门楼上方悬挂的匾牌“甘棠苑”三个字,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傅佐题写的。两面的对联“倡廉风年年珠圆玉润,顺民意时时月朗气清”是茹桂先生所书写的。东影壁墙上的“廉风垂范”也是茹桂先生题写;西影迎壁墙上“甘棠遗爱”题词和召公画像是范曾先生题画。
各位里边请,进入甘棠苑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湖石,大家看它像什么?对!像大象,大象是吉祥物,放在这里是屏风,起照壁墙的作用,建苑者一番苦心把它安奉在这里,祈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风调雨顺。
大家向右边看是清风亭,它取自于明代诗人李元伯的一首诗:“在昔召公去,国人爱棠树。如今树已空,时复吹清风”。两边的对联是由我市的著名书法家邵玉铮先生书写的。“清池水浅曾留月,古木枝遒正倚风”巧妙地把清风二字嵌于联中,亭里的石碑碑文是建苑者吴启民先生撰写的《甘棠苑记》,表达了他建苑的初衷。
前边这个角落是供游客小憩的地方,墙壁上有原三门峡政协副主席杨书忠先生撰写的长诗《甘棠遗爱》,详细地记述了召公治陕的故
事,还有吴启民先生撰写的《甘棠颂》。这里还有一颗甘棠树,下边石头上刻着孔子赞美召公的一段话;“思其人,必爱其树,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
请大家随我回到玉石桥畔,在桥的两侧分放着两块非常有灵气的湖石,东边叫恐龙悟道,西边叫猛虎初禅,意思是说连猛虎和恐龙这样凶猛的动物,在召公精神感染下,在社会正气的召唤下都能渐断恶念,产生良知,何况人呢?希望各位来到这里能有所启示,有所收获。
我们再看前面这座桥是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共分三道,分别叫做静心桥,清心桥,净心桥。从中间的静心桥走过,能够顺境不骄,逆境不躁;从右侧的净心桥走过,能够净化心灵,自强不息;从左侧的清心桥走过,能够像召公一样清正廉明,爱结民心。心静则明,心净则公,心清则善。请大家选择喜欢的桥通过。
走过桥的中央在向右侧看,是一片非常漂亮的石林,这块巨石上刻的“清正廉明”四个大字是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书写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高6.8米,重60吨的大理石雕像,就是甘棠苑纪念的圣贤召公。召公姓姬,名奭﹙shi﹚,是西周初期赫赫有名的一位政治家。陕州是西周时周召分陕而治的重要界区,分陕而治,使召公与古陕结下了不解之缘。《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至陕视察的时候,地方官吏要老百姓把房屋腾出来让他休息,烧茶备饭招待他。召公说:“不劳一身,而劳百姓,不是仁政”,就在甘棠树下办公,倾听百姓的诉求,解民之忧。累了就在甘棠树下休息,渴了吃棠梨果子。他这种宁劳一身,而不劳百姓的做法,被称为“甘棠遗
爱”,召公被誉为“廉吏始祖”,深受历代人们的敬仰,产生了流传千古的《召南·甘棠》诗以及陕州城内自发捐修长期延续的召公祠。
瞻仰了召公雕像,就来到这座召公大殿。召公大殿是在原来召公祠的基础上修建的,长42米,宽12米,高15米。“召公殿”匾额题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钟明善先生所题,对联“彰古贤以扬正气,遏人欲以复天理”是吴启民先生撰写的《甘棠苑记》中的两句话。进入大殿我们首先看到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端坐在中央,他就是西周大政治家召公塑像。两边的对联“心存仁义春常在,道合乾坤福自生”为前中国书法协会主席张海先生题写。
现在我们参观《棠阴明镜》展览。
为使人们深入了解召公,感受召公那“宁劳一身,不劳百姓”的情怀,体味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渊源和三门峡的廉政新风,三门峡市纪检委、三门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三门峡市博物馆、中国文化促进会召公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了《棠阴明镜》展。
现在请随我一起参观展览。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有着清正廉洁传统的伟大的党。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当然也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本”就是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的民本主义思想;这“源”就是产生于周朝初年的“敬德保民”的观念。展览由召公其人、思想光华、去而益咏、香远益清、崤函清风五部分组成。
我们看第一部分“召公其人”。
穿过历史的烟云。作为我国廉政思想的生发者和践行者、留下“甘棠遗爱”佳话的召公在历史上又是怎样的人呢?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近召公,详细了解这位3000年前的廉政始祖。
召公是西周文王姬昌的庶子,武王姬发的异母弟弟,其最初封地在召,故称召公。因其封国在燕,又称燕召公。又因他与周公旦辅佐成王,“作上公,为二伯”,又称为召伯。死后谥号“康公”。召公是西周早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在周初的政治舞台上,曾先后辅佐文、武、成、康四代周王,官至太保(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与周公旦、太公望并列为“三公”,为西周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勤政爱民的思想,更是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下面简要介绍下召公的功绩:
第一、召公对周王室所建功勋极为显著,他循行南国、佐弟开疆、平定叛乱、营建洛邑,为周朝的建立、稳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文王实施灭商大业时,召公就受其委派与南方诸侯国联系,组织了反商军事同盟。1902年,陕西岐山西南召公封地刘家塬村出土的太保玉戈上27字铭文,记载了召公这一功绩。
召公不仅是周初伟大的外交家,也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他积极辅佐弟弟武王开拓疆土、征战灭商,使周的政治版图扩展到中原地区。“每日拓疆百里许”。《诗经.召旻》的结尾这一节突出体现了召公英勇作战、神气不凡的军事才能。
武王病逝,成王继位后,召公与周公共同辅佐幼主。面对政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