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的三个环节
新授课的三个环节
新授课的三个环节新授课的三个环节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传授和学生学习的三个主要阶段。
这三个环节包括导入环节、教学主体环节和课堂总结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个环节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问题、图片、视频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导入环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问题导入: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图片、视频导入:利用精彩的图片或视频来导入课堂内容,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故事导入:讲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 实例导入: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入课堂内容,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感受知识的力量,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以确保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持续集中。
导入环节的内容要与课堂主题紧密相连,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欲。
二、教学主体环节教学主体环节是整节课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阶段。
在教学主体环节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思维训练。
教学主体环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知识讲解: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2.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三环节教学
“三环节”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上的应用落实教学常规,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创新,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
三环节即“课前预习、课堂实施、限时作业”。
三环节教学法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设计”,设计的思路是根据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活动构建的原则,把预习的目标转化为预习问题,把预习问题转化为预习任务,把预习任务转化为预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预习,不但可以提前了解学习内容,降低课堂学习难度,促进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预习中我们要设计科学的有层次的题目,注重检查,防止预习走过场,流于形式,切实发挥预习的真正功效。
可以采用课上反馈,也可利用课余检查。
在“课堂实施”中要: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要落实师生之间的合作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凸显同学之间的合作。
2、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优质高效课堂,教师的主导是关键,要发挥好导师的作用。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要创建优质高效课堂。
“优质,应该理解为教师的引导是优质的、教师组织的活动是优质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优质的、布置的作业是优质的等。
高效,应该理解为课堂组织没有无效环节,教师的点拨准确,让学生产生了心灵上的震撼。
但是,所谓的高效又不能机械地为一堂课赋予太多的任务,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这样就应该本着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基本原则,课堂实际环节和设计问题不要多,要简练而又突出落实,活动要充分,力求一课一得” 。
3、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要提高服务意识,要真心热爱每个学生,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部分学困生和学厌生,要有耐心、有爱心、有信心、一视同仁,不偏袒、不偏心,要满怀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要全心全意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好务。
“限时作业”环节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判断或检测学习行为是否有效或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较大表、学达标、教学当堂都要达标。
高中数学创新教育的“三个阶段”.
高中数学创新教育的“三个阶段”2017-08-04高中数学创新教育的“三个阶段”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点看法。
一、教师备课时的创新实施创新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的理念,所备的课要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适应。
备课时一般做到:(1)教学目的要创新。
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2)教学过程要创新。
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3)教学方法要创新。
可以采用提问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单一,思维不封闭僵死。
(4)教学程序要突出创新。
(5)师生合作要体现创新性。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着,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
(6)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等。
例如:高中数学(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数列第三节“等差数列前n项和”在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无论是一期还是二期教材,在引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这一节课中都是用了高斯计算:1+2+3+…+100作为引例。
而这个引例只是说明了怎样做的问题,却没有道出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触及到思维层面的东西,没有使学生的思维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不能让学生的知识深度迁移能力得到发展。
因此,我在上这节课时作了“补形”的设计,该方法反映了等差数列的本质,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等差数列性质的理解,而且该推导过程体现了人类研究、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采用了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即从特殊问题的解决中提炼方法,再试图运用这一方法解决一般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尤其是借助图形的直观性,学生“补数”的思路获得就水到渠成了。
创新教育的三条主要途径
创新教育的三条主要途径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有三条途径:所谓创新教育的教学原则,就是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以及教学要求,制定的一些用以指导创新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
1.课堂教学——无论是今天,还是将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课堂教学仍将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因而它也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
实施创新教育,就应该用创新教育的教学原则来组织教学过程、制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途径、选择教学方法。
其具体原则如下:(1)探索性原则——创新教育本身是一项富有高度探索性的事业,所以创新教育的教学活动应该营造探索气氛、形成发明情景、提供创新契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表现出在学习上的探索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探索中锻炼成才。
(2)动态性原则——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之中,创新教育的研究对象也是如此。
传统教育对任何学习课题常常是以静态的模式进行表述,不利于学生了解事物的内涵和实质。
因此,创新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课题作动态化分析,在变化中深入研究。
(3)综合性原则——综合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须趋势,它在创新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创新教育要求教学内容必须与社会需要进行综合、要求教学目标必须与社会发展进行综合。
它还要求学生必须联系学习和社会的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和分析。
(4)合理性原则——世界上的任何发明创造,既有可行性问题,也有合理性问题,方案技术上可行并不代表实际应用中合理。
创新教育要求教会学生既可以提出各种创造性设想,又可以评判各种创造性构思,要能按一定的标准,对所分析的对象作出合理的评价。
(5)个性化原则——创新教育特别看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为宗旨。
它要求人们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理解学生的志向和情感,但它并不对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包容或迁就。
创新教育积极指导学生发展特长、突出个性、实现首创。
2.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
它是课堂教学这一传统教学方式在内容上的补充、方法上的改善、形式上的扩展,也是创新教育积极追求的一种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创新的实施步骤
课堂教学创新的实施步骤引言课堂教学创新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创新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本文将介绍课堂教学创新的实施步骤,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步骤一:目标设定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创新的第一步。
通过设定目标,能够明确教师希望学生达到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并为之后的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设计提供指导。
在设定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目标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步骤二:内容设计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应当与目标相匹配,有助于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使用列点的方式来展示课程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例如: - 知识点1 - 知识点2 - 知识点3 每个知识点可以进一步展开,并配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步骤三:教学方法选择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是促进课堂教学创新的关键步骤之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需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常见的创新教学方法包括:- 问题导向的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 情境教学: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和技能。
步骤四:教学资源准备在实施课堂教学创新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材、课件、多媒体素材、实验设备等。
准备教学资源时,要确保资源的质量和准确性,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匹配的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步骤五:教学实施教学实施是课堂教学创新的核心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步骤六:评估与反馈课堂教学创新的最后一步是评估与反馈。
高中数学创新教育的“三个阶段”
高中数学创新教育的“三个阶段”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点看法。
一、教师备课时的创新实施创新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的理念,所备的课要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适应。
备课时一般做到:(1)教学目的要创新。
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2)教学过程要创新。
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3)教学方法要创新。
可以采用提问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单一,思维不封闭僵死。
(4)教学程序要突出创新。
(5)师生合作要体现创新性。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着,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
(6)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等。
例如:高中数学(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数列第三节“等差数列前n项和”在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无论是一期还是二期教材,在引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这一节课中都是用了高斯计算:1+2+3+…+100作为引例。
而这个引例只是说明了怎样做的问题,却没有道出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触及到思维层面的东西,没有使学生的思维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不能让学生的知识深度迁移能力得到发展。
因此,我在上这节课时作了“补形”的设计,该方法反映了等差数列的本质,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等差数列性质的理解,而且该推导过程体现了人类研究、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采用了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即从特殊问题的解决中提炼方法,再试图运用这一方法解决一般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尤其是借助图形的直观性,学生“补数”的思路获得就水到渠成了。
二、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计算机教学创新教育三大环节论文
计算机教学创新教育的三大环节一、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
它不但需要学生在短时间里接受新事物,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通过对新知识的运用,创造出新成果来。
所以,计算机学科也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学科。
那么,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效果呢?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匠心独到的问题,把上机实践的操作题设置成多种问题,组织学生上机操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而且能够启迪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出独创性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升华。
如在学习excel时,引导学生把求和、条件查找、排序等知识与平时考试相结合,让学生自己输入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并排出本班的成绩榜,使学生既学到了计算机知识,又把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
在课堂中应不怕学生的观点有误,就怕学生没有观点,对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学生都要表扬,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不会思维到敢于思维和乐于思维的好习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总是在他们积极思考与激烈的争论中闪现的。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畅所欲言,强化创新意识学贵有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造的基础。
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创造灵感的闪现。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不安于现状、执意要求创造的内在驱动力。
它是创新活动强有力的推动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
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因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教学要创新,教师就应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多给学生创设问题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学生勤思多问,标新立异;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权威,不满足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的内容能独立思考,并能从多种角度认识同一事物,探索出新的问题。
政治课教学创新三步曲
政治课教学创新三步曲黄仕友“上课讲条条,考试背条条,考完全忘掉”,要改变政治课这种不良状况,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以新教法促新学法,才能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搞活政治课堂,提高学生素质。
一、创新教法出活力。
要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使政治课活起来,必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为主动。
为此:1、建立激励竞争的机制,展开学习竞赛。
每节课前出示学习目标,(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类),学习重点难点。
每堂课题后四分钟竞赛检测,使学生在紧张有序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2、革新教法,加强教学双边活动,教师要树立服务学生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对教材中重难点知识要精于发问、启导,对“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等栏目要引导学生去想、去议、去做,所引用的漫画名言警句要启迪学生去思考,等等。
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旁听者。
二、创新内容激兴趣。
针对政治课时代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一是每堂课安排2-3分钟的新闻简报,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二是根据新课内容收集有关社会生活、学生思想行为实际的材料。
如初二讲法律时,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框题内容收集一个案例进行交流、评述。
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创新训练强素质。
政治课的训练包括显性训练和隐性训练两种类型。
显性训练是指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应用,它主要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书面或口头作业来达到目的。
隐性训练是指在理论知识指导下进行实际的思想行为训练,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它主要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开展辩论会、演讲会、讨论会等活动,从中深化学生的认识,使知识、觉悟、能力三者协调统一,以增强学生素质。
语文教学创新的三个环节
读 者对 小 麻 雀 生 死 未 b 关 心 , 的 更
成 。因 此 , 们 在 ” 我 目标 、 自学 、 创 新” 教 学 实 验 中 , 多 教 学 任 务 的 许 都 是在 学 生 的 热 烈 讨 论 和激 烈 争 辩 中完 成 的 。 如 在 学 习 《 麻 雀 》 小
一
成 敢 于 创 新 勇 于 挑 战 的 高 素 质 人
才
语 文 教 学 的创 新 , 贯 穿 到 与 应 学 生 有 关 的 每一 个 环 节 中去 。
维普资讯
笔 者 认 为 语 文 学 科 巳 不 仅 仅 是传 统 意 义 上 的 工 具 学科 . 同时 也 是 一 门培 育 创 新 能 力 和 创 新 思 维 的基 础 学 科 我 们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必须充分 发挥语 文学科 在创新人
才培 育 中 的学 科 优 势 . 教 学 为 主
渠道 . 堂 为 主 阵 地 , 以必 要 的 课 辅 学生 自学 和语 文 活 动 . 大 限度 地 最 开 发 学 生 的创 造 潜 能 , 学 生培 养 把
种 话 动 有 利 于 发 挥 群 体 智 慧 的作 用 , 更 好 地 强 化 创 新 意 识 的 形 能
这样 写 是 作 者 的 疏忽 吗 ? 经 点 拨 ,
学 生 动 瞎 、 口 、 手 , 养 他 们 的 动 动 培 自学 能 力 和 自学 习 惯 笔 者 在 语 文 目标 、 自学 、 新 学 实 验 中 , 创 教 遵 搪 上 述 教 导 和 规定 , 抓 学 生 的 在 自学 能 力 和 自学 习 惯 的 培 养 过 程
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步骤和特征
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步骤和特征1. 引入新教育理念学校创新教育的第一步是引入新的教育理念。
这意味着学校需要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反思,并思考如何将创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中。
例如,可以尝试采用项目制学习、探究式学习或跨学科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
2. 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创新活动、开设创新课程以及提供创新资源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思路,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供多元化学习机会学校创新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不同领域的选修课程、提供实践机会、组织实地考察等方式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全面的技能和知识,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4. 倡导个性化教育学校创新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辅导。
这包括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并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评估方法。
5.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创新教育需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关键角色,他们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教育技能。
因此,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趋势和方法,并提供机会让教师进行反思和交流。
6.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学校创新教育需要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些合作伙伴可以是其他学校、教育机构、高校或企业等。
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学校可以共享资源、开展联合项目,并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反馈。
学校创新教育的步骤和特征是多样的,上述只是其中的一些主要方面。
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创新教育策略。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三段六步”教学效果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三段六步”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是引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道重要风景。
在不断探索教育技术、拓展教育手段、完善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演进和更新。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学生接触到和接受到的信息呈现出多元和碎片化的特点,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尤其是三段六步教学法。
一、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教育主流方向之一。
教育创新能够带动教育的进步,支撑教育的发展,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
创新教学方法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教育知识,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为他们拓展发展更广阔的天地。
二、“三段六步”教学法简述“三段六步”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分为三段,每段包含六个步骤,简称“三六教学法”。
三段分别是问题导入、问题解决和总结反省。
六步是:启发兴趣、布置任务、展开活动、点拨总结、评价讲评和探究体验。
这种“三段六步”教学法既强调阶段性教学,又注重学生情感、认知和操作三个层面的学习。
教师应聘用科技手段、活动设计、教学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学习和交流,以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三段六步”教学效果1. 科技手段的应用现今社会正在经历互联网科技的逐步普及和深度融合时期,科技手段的应用为教育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三段六步教学法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云端平台、教学软件等高科技手段,不仅能够提升教师讲课的魅力和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活动设计的创新活动设计是“三段六步”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果。
因此,对于活动设计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从任务性、探究性、合作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等方面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活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合作探究、获得快乐和实践经验。
小议课堂创新的三部曲
小议课堂创新的三部曲摘要:课堂教学要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教材的要求,是学生的要求。
文章认为课堂创新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师生关系的创新;教学设计要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
关键词:课堂创新;创新思维;新教材创新是先进文化的显著特征,是21世纪的时代精神,教育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新课标下的新课程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我在这几年的实验教材教学的实践中认为,新教材主要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有所创新。
而课堂创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一、在师生关系上有所创新这是课堂创新的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要创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上课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维才能充分活跃起来,自由思考,大胆质疑。
那么如何创造出这种氛围呢?我的实践是微笑加鼓励表扬。
首先是一个微笑,既让学生心理轻松起来,又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其次赞扬鼓励既是对学生见解的承认,又是对学生的欣赏。
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还能唤起学生的自我完善意识。
如在上《音乐巨人贝多芬》这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对贝多芬外貌、神态、语言的描写,可以得出他是一个有什么样个性特征的人。
本来这个问题教参上的答案是:坚毅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但在我的鼓励下,学生还归纳出他孤僻、暴躁等一些特点。
这些虽不是课文重点要强调的,但在文中确实有所表现。
如果我根据教参上的要求一味的否定学生的这些富有人性的见解,就等于用教条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所以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新知胜义,奇思妙想的基础。
二、在教学设计上要有所创新要让学生的思维创新关键在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问题具有启发性,开阔性。
思维的创新在于联系实际,多角度有深度的思考问题。
如在教《行道树》时,首先我让学生通读课文感知:行道树快乐的是什么?忧愁的又是什么?在分析过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在心里想自己的忧愁快乐又是什么?于是我就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快乐和忧愁,然后再说一说行道树的快乐和忧愁是什么,将自己的快乐和忧愁与行道树地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想一想为什么会有不同。
创新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结合教学内容与学情,精心设计,用时恰当,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
对于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本环节则因课型而定。
2.自学展示,诊断疑难——检查自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和错点,以便“以学定教”准确把握教学起点。
对于复习课,本环节则展示自学案中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梳理和诊断练习,以暴露问题,了解学情。
对于试卷评讲课,本环节则展示学习小组错题统计、归类及错因分析。
3.合作学习,探究方法——针对重点、难点、疑点和错点,小组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相结合,教师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并引导学生探索归纳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对于复习课本,环节则针对暴露问题,结合典例的学习与教师点拨,促进学生纠错深化。
对于试卷评讲课,本环节则让学生自主纠错,反思内化;教师重点点拨,方法指导。
4.自主训练,反馈纠错——要用好不少于15分钟的学生练习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自主检测”,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问题,个别问题当面辅导,共性问题集体纠错。
对于复习课,本环节则瞄准考点,进行达标训练。
对于试卷评讲课,本环节则进行变式训练,以实现二次达标。
5.小结评价,布置作业——合理用时,引导学生重点小结概括知识要点、结构、方法和规律,并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教师布置课后巩固作业和自学案学习要求。
实践课创新教学环节包括(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学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实践课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其教学环节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实践课创新教学环节的设计。
二、实践课创新教学环节内容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情境导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将学生带入到实际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探究: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1)案例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项目教学:将教学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3)翻转课堂:课前,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学生自主学习;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高课堂互动性。
(4)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强化实践环节,注重技能培养(1)实践教学: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创新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 评价体系改革,关注学生全面发展(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出勤、课堂参与、团队合作等。
(2)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实践成果,如实验报告、项目成果等。
(3)多元化评价:结合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课创新教学环节实施策略1.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对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2. 教学资源建设:收集、整理与实践教学相关的案例、项目、实验等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支持。
3. 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等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教学的三个环节
创新教学的三个环节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如何巧妙、有机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在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一、在创新意识上下功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创新品格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学生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
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从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创设一个民主教学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不失时机地调动学生的创新情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自信心、创新勇气、协作精神和独立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积极去探索、去选择新方法新途径处理问题。
教师再适时使用夸奖的言辞、友好的微笑、热情的鼓励来激发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经常处在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
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情感和创新品格就渐渐地培养起来了。
比如我在教学自读课文时,常常提出激励性目标,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查找资料,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点。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分组集体备课,鼓励学生自己分析课文,上讲台讲新课。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气氛空前热烈,做事格外认真。
每组同学多向交流,配合默契。
优秀的教案被肯定后,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争当“小老师”。
通过同学们思考、讨论、整理、讲解,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情感和创造品格。
二、在创造思维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理学家奥托指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
教材创新 教学创新 强化实践:落实创新理念的三环节
教材创新教学创新强化实践:落实创新理念的三环节发布日期:2010-07-20教了几十年书,经历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在同事们合作与帮助下,不断教学实践,悟出一个道理: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人才一代要比一代强,这是规律。
教师工作要顺乎这个规律,不止要学生超越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且要一届比一届好。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树立创新理念,而且把它作为教学实践的主旋律,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现把这一心得体会表述如下。
一、教材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引擎教书需要一本好教材,好教材有几点标志: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信息,不止内容新颖,而且体系有所创新。
教材不同于专著,它要把基本概念交代清楚,说理要透彻,系统性要强。
教材要摆正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处理好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把相关内容衔接得好,而且篇幅适当。
再者学生好读。
1992年我与同事出版的土壤地理学教材就是按这几点要求来写的,其中特别关注创新性。
在近代,国际上土壤地理学发生重大的变革,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土壤系统分类,70年代在世界上广为传播,成为世界土壤分类的主流。
然而,1949以来,我国土壤地理学属于地理发生分类体系。
因此中国的土壤分类学处于系统分类与发生学分类交替时期。
面对这一实际国情,出版一本既能照顾我国长期使用发生学分类的实际情况,又能掌握本学科发展趋势的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地理学教材显得十分必要。
一方面我们不能丢了历史,要求学生学了本教材能看懂土壤地理学历史各时期的论述。
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掌握未来,使学生学了本教材能掌握国际上本学科的新动态。
而这两者又不是对等的,应该有所倾斜,要从以新替旧的角度来编写教材。
将两种思路迥然不同的分类制融会在一个教材中,这不止在技术上有诸多难处,更会遇到新旧学术思想矛盾冲突所带来思想障碍,因为两种分类制不单纯是分类指标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认识土壤在思想方法上的差异。
发生学分类是从生物气候带为主因素的环境条件来识别土壤,而土壤系统分类则是从土壤本身属性来识别土壤。
学校教育创新流程
学校教育创新流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校教育创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学校教育创新的流程,并介绍其中的关键步骤和要点。
一、需求调研和问题识别在进行教育创新之前,学校需要进行需求调研和问题识别。
这一步骤是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观察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二、创意生成和筛选在确定了需求和问题后,学校可以进行创意生成和筛选。
这一步骤旨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和策略。
可以采用头脑风暴、集体讨论等方式,鼓励教师和学生提出各种创意,并对这些创意进行筛选和评估,选出最具可行性和创新性的方案。
三、方案设计和实施在确定了创新方案后,学校需要进行方案设计和实施。
这一步骤包括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资源调配和组织安排。
学校需要明确目标和指标,并制定相应的评估和监测机制,以确保创新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
四、师资培训和支持为了保证教育创新的成功,学校需要提供师资培训和支持。
教师是教育创新的关键力量,他们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教育技能。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如研讨会、讲座、课程等,来提升教师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五、评估和改进教育创新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
学校应该建立评估机制,对教育创新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并及时反馈结果。
通过分析评估结果,学校可以了解创新的成效和不足之处,根据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六、经验总结和分享学校应该及时总结和分享教育创新的经验。
这可以通过教学研究、教育论文、学术会议等方式进行。
通过分享,学校可以向其他学校传递创新的理念和方法,促进教育创新的共同进步。
总结:学校教育创新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
通过需求调研和问题识别、创意生成和筛选、方案设计和实施、师资培训和支持、评估和改进以及经验总结和分享等关键步骤,学校可以不断推动教育创新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和发展机会。
仅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学的三个环节
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如何巧妙、有机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在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一、在创新意识上下功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创新品格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学生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
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从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创设一个民主教学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不失时机地调动学生的创新情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表现
欲、自信心、创新勇气、协作精神和独立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积极去探索、去选择新方法新途径处理问题。
教师再适时使用夸奖的言辞、友好的微笑、热情的鼓励来激发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经常处在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
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情感和创新品格就渐渐地培养起来了。
比如我在教学自读课文时,常常提出激励性目标,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查找资料,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点。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分组集体备课,鼓励学生自己分析课文,上讲台讲新课。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气氛空前热烈,做事格外认真。
每组同学多向交流,配合默契。
优秀的教案被肯定后,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争当“小老师”。
通过同学们思考、讨论、整理、讲解,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情感和创造品格。
二、在创造思维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奥托指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
”关键的是怎么去培养创新学习的习惯。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成了“注射器”,学生成了“接收容器”,
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学生却“雾里看花”。
临考时再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目光+灯光”,学生成了“机器”,更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法,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倡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做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创造思维的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想象、活跃的灵感、独特的知识结构等特点,从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等角度有机地引导学生用新方法解决问题。
在《七根火柴》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来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大家各抒己见。
有的说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一个关于中国红军战士的故事;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茫茫草地的故事;一个无名战士保护和传递七根火柴的故事……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
十种答案,各有各的理由,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教师适当地进行鼓励,并概括、分析,指导学生在全面地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发散思维。
这样,学生在比较分析中不但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能力。
又如,我在讲《愚公移山》一文时,一方面根据学生要求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法,使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
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
的兴趣。
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特别是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的设疑,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的激情,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目的。
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互相设疑,激发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真正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
有的学生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也有的学生唱反调,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
这时,我及时引导和鼓励,并举出了许多“话在题外”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跳出框框,发散思维,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
学生很受启发。
三、在创造技能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
掌握创新的方法是实现创新的基础。
笛卡尔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学生要创新必须掌握相应的创新的方法。
如量变质变的方法、类推的方法、物理和数学方法、多媒体方法等。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博览群书,形成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在各种事物的比较和类推中创造性地学习。
譬如,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对重点段落进行阅读指导,有针对性地出一些能培养创新能力的题目来让学生做,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但是,课内阅读量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功夫在课外。
因此,我要求
学生自主阅读,自行订阅《语文报》、《德育报》、《作文通讯》等书刊,并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的有创造性的指导。
(1)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引导学生科学地安排课外阅读时间。
计划可以一期一定,中途也能做必要修改,使其常新,保证其切实可行。
(2)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
教给他们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等方法,以达到开卷有益的目的。
(3)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从内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内容反复深化,并适时使用工具书。
(4)阅读后要及时写出体会、心得,并适时检查阅读情况,用以上方法达到创新学生阅读方法的目的,并收到良好效果的目的。
作文教学也是一样。
只有“读书万卷”,才能“行万里路”。
作文重在积累材料。
有了材料,才能“下笔如有神”。
在作文训练中,我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多看、多读、多模仿,积累方法,积累素材。
同时,十分注重训练的系列化。
在记叙文写作指导时,我从开头、选材、过渡、照应、悬念、结尾,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等多方面入手,逐一重点训练。
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文开头时,我要求学生尝试用开门见山、先声夺人、先抑后扬等多种方法开头,学会用歌词、诗词、故事、景物、细节等方法开头,从而全面掌握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如此一来,学生在实践中渐渐地掌握了创新的方法,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单位:安徽泾县稼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