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案 3.2 乐音与噪声
八年级物理 3.2 乐音与噪音精品教案 沪科版
4、知道噪音的危害、来源以及防治途径。
____
我们将好听悦耳、有规律的声音叫做乐音,由声源的规律振动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
、“低声细语”
①,教师提出:振动的快慢跟刻度尺伸出的长短有何关系?
细;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听起来低沉.
成两段的圆珠笔
提出问题:笔帽是靠什么发声的?音调有什么不同?教师再联系那是因为老师声音的音调不够高。
璃发出的声音刺耳难
防止噪音的例子:摩托车的烟囱上安装了消音器、高速公路习惯上称声音的这三个特征为声音的三要素。
.频率低,振幅大。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教学设计3.2 探究乐音的特性
第2节探究乐音的特性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了解乐音的特性。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第二节,讲解了乐音的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给出了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明确了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关于声现象的生活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讨论、观察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但是对于声音特性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尤其是关于音调和响度,学生往往比较容易混淆。
教学目标
1.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影响因素。
2.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乐音三特性的影响因素。
3.能主动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总结成功的经验。
核心素养
对声音的三个特性的讲解有利于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
同时在研究声音的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提问与猜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养成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善于推理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性。
难点: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续表
教学反思。
乐音和噪音初中物理的教案
乐音和噪音初中物理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及特点。
2. 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
3. 学会区分乐音和噪音,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及特点。
2.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
教学难点:1. 乐音和噪音的区分。
2. 声音的传播和接收原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音叉、尺子、气球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声音,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乐音和噪音。
2. 提问: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音?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探究乐音和噪音的特点(15分钟)1. 讲解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听觉来区分乐音和噪音。
2. 实验演示:用音叉、尺子、气球等器材,让学生感受乐音和噪音的产生和变化。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乐音和噪音的特点。
三、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15分钟)1. 讲解声音的产生:振动产生声音。
2. 讲解声音的传播:声波通过介质传播。
3. 讲解声音的接收:耳朵如何听到声音。
四、乐音和噪音在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1. 举例说明乐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语言等。
2. 举例说明噪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噪声除尘、噪声诊断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及特点。
2. 强调乐音和噪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总结乐音和噪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短文。
2. 做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声音,让学生了解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及特点。
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乐音和噪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最后,通过举例说明乐音和噪音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和分析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及特点,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并认识到乐音和噪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乐音与噪声》教案
初中物理《乐⾳与噪声》教案《乐⾳与噪声》教案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乐⾳及它的三个特征:⾳调、响度和⾳⾊。
2、过程与⽅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概括出发声体振动频率与⾳调的关系,分析声⾳响度的⼤⼩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发声体与听者之者的距离的关系,感受不同发声体的⾳⾊不同。
(2)培养学⽣观察能⼒,实验操作能⼒和概括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激发学⽣研究⾃然现象的兴趣。
(2)培养学⽣的科技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学⽣实验和演⽰实验,引导学⽣得出⾳调和响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调与频率的关系。
教学器材:学⽣⾃带橡⽪筋,⽊梳,塑料尺,玻璃,泡沫塑料。
教学过程:⼀、引⼊新课学⽣:(⼀学⽣⽤沾⽔的泡沫在玻璃上摩擦,发出刺⽿的声⾳;另⼀学⽣拖动⾛道上的凳⼦发出讨厌的声⾳)教师:刚才的声⾳好听不好听?学⽣:不好听。
教师:我们把像这样嘈杂刺⽿,令⼈烦噪的声⾳叫噪声。
教师:下⾯,同学们会听到怎样的声⾳呢?请同学们仔细辨别这些声⾳,看看有什么不同。
学⽣:(演奏《解放军进⾏曲》,使之发出低沉,响亮的声⾳。
)教师:这声⾳好不好听?学⽣:好听。
教师:像这样优美动听,令⼈愉快的声⾳就叫乐⾳。
歌唱家的歌声,各种乐器演奏发出的声⾳都是乐⾳。
教师:(改变⾳量,使之发出明显变⼩的声⾳)教师:声⾳有什么变化?学⽣:声⾳变⼩了。
教师:同是乐⾳,为什么有⾼、低不同?⼜有⼤⼩不同?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让我们⼀起来学习第三节乐⾳与噪声。
⼆、讲授新课1、⾳调(1)⾳调概念教师:请同学们⽤塑料⽚先后在⽊梳上快划和慢快,仔细观察,辨别塑料⽚的振动快慢及它发出的声⾳的⾼低的关系?学⽣:(动⼿操作)稍停!教师:有什么关系?学⽣:快划,塑料⽚发出的声⾳⾼,慢划,塑料⽚发出的声⾳低。
教师: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声⾳的⾼低叫⾳调。
声⾳⾼,就是指⾳调⾼,声⾳低,就是指⾳调低。
塑料⽚快划,发出的声⾳⾼,⾳调⾼;慢划发出的声⾳低,⾳调低。
(八年级物理教案)3.2乐音与噪音教案
3.2乐音与噪音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3.2 乐音与噪音教案教学目标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3、能使学生进行简单的专项社区调查,使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的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难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自制“水瓶琴”、音*、啤酒瓶等。
部分学生备用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手风琴、长笛、鼓、锣等。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新课复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出示一些装有不同水量的啤酒瓶,敲击它们让其发声。
用录音机放一段乐音与噪声。
举手回答引起兴趣,知道乐音及噪声。
知道声音有不同的性质特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声音的不同特性产生研究的兴趣。
进行新课一、响度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力击鼓,也可用其它乐器发声。
让其观察同一个物体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时,发生体的振动情况验证自己的猜想。
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结果。
演示实验: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响同一音*,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情况下音*发声的响度和泡沫塑料球被弹开的距离。
归纳探究结果。
判断探究结果是否证实了先前的猜想。
师生共同归纳出影响响度的因素。
●二、音调让学生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一些器材设计实验,使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验证自己的猜想。
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方案以及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
演示实验:教材p39图3-20,引导学生仔细辨别声音的高低,找出影响因素。
●三、音色组织学生做游戏。
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乐器都演奏c调的“1”和“3”,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看能否辨别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提出问题:你是怎样辨别不同的发生体的。
教师归纳。
鼓励学生列举自己熟知的*音色辨别不同发生体的事例。
物理初二上沪科版3.2乐音与噪声教案1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1.妨碍因素:振动的快慢--------频率
频率---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requency).
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
2.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
学生猜想:
乐音与噪声什么原因会有两种绝然不同的效果呢?
1、噪声的定义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无规那么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客观缘故〕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主观感受〕
2、声音的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
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dB,一般15—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了50分贝会妨碍睡眠和休息、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里,会使人的听力受损甚至引起其他病症、
城市环境噪声标准
适用区域
等级A声级〔分贝〕
白天
夜间
特别住宅区〔医院,疗养院〕
45
35
居民区,文教区
50
40
商业中心区,
60
50
[师]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师】振幅是确定响度的惟一因素吗?
[师]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能够向学生简单介绍缘故: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这确实是多普勒效应。〔观看影片〕
[演示]音调和响度的关系
用口琴先用力吹“1”,再轻轻吹“5”.请同学们比较它们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乐音与噪声》教学设计
《乐音与噪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区分乐音和噪声,准确说出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及其影响因素,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方法。
能举例说明乐音和噪声在生活中的实例,并能简单解释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如探究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乐音的美妙,培养学生对音乐等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使学生认识到噪声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减少噪声污染。
二、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对声音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且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这为学习乐音和噪声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2、学习能力八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实例来辅助。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尝试,这有利于开展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等活动。
3、兴趣爱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对音乐比较感兴趣,喜欢听流行音乐等,这可以作为教学的一个切入点,让学生从熟悉和喜爱的事物中去发现乐音的特征。
同时,他们也对周围环境中的声音现象比较关注,如汽车的喇叭声、建筑施工的噪声等,便于引导他们思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4、学习风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倾向于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如实验演示、视频播放等。
他们也喜欢参与课堂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1、乐音的定义、特征(音调、响度、音色)及其影响因素。
2、噪声的定义、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3、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乐器发声、交通噪声、工厂噪声等,加深学生对乐音和噪声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乐音和噪声的基本概念、特征、危害及控制方法等基础知识,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2乐音与噪音 教案2.doc
第二节乐音与躁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环节。
过程与方法:1.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行简单的专项社区调查,让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2.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的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难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教具准备】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自制“水瓶琴”、音叉、啤酒瓶等。
部分学生备用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手风琴、长笛、鼓、锣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录音]教师提前录好一段赏心悦目的轻音乐和一段在繁忙路口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的声音,上课时用录音机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并做出判断: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乐音使人感到烦躁的声音→噪音方法1:[播放录音]用录音机播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请同学分析低音部和高音部的不同?男声和女声的不同?演奏乐器有哪些?引入乐音的三要素.方法2:请班上会乐器演奏的同学表演.(应有两种以上的乐器),引入乐音与噪声。
(二)进行新课一、乐音与噪声教师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制造一段刺耳的噪声,让学生认识乐音与噪声。
教师补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只要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乐音的特征1、响度(1)鼓面上放些黄豆,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观察黄豆跳动的高度,比较鼓发出声音的强弱。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响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观察激起水花的大小,比较音叉发出声音的强弱。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做一做用同一硬纸片,以同样的速度,大小不同的力,划过同一把梳子,观察纸片变形幅度,比较发出的声音响度大小。
初中物理“乐音和噪声”课外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乐音和噪声”课外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区分乐音和噪声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乐音和噪声的定义及特点。
2. 乐音和噪声的产生原因。
3. 乐音和噪声的防治方法。
三、教学重点1. 乐音和噪声的定义及特点。
2. 乐音和噪声的产生原因。
四、教学难点1. 乐音和噪声的区分。
2. 乐音和噪声的防治方法。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乐音和噪声的特点。
2. 采用讲授法,讲解乐音和噪声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采用提问法,激发学生的思考。
教案部分:一、引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乐音的美妙。
2. 教师播放一段嘈杂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噪声的烦恼。
二、实验探究1. 实验一:声音的产生(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音叉和一个钟表。
(2)学生将音叉放在钟表上,轻轻敲击音叉,观察钟表的摆动。
(3)学生观察并记录钟表摆动的幅度和频率。
(4)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乐音的特点。
2. 实验二:声音的传播(1)学生准备一个气球和一个长管。
(2)学生将气球放在长管的一端,用嘴巴吹气,使气球在长管中传播。
(3)学生观察并记录气球在长管中的传播情况。
(4)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乐音和噪声的传播特点。
三、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乐音和噪声的定义及特点。
2. 教师讲解乐音和噪声的产生原因。
3. 教师讲解乐音和噪声的防治方法。
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2. 学生回家后,观察并记录身边的乐音和噪声,思考如何防治噪声。
六、实验探究1. 实验三: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学生准备不同长度的尺子,放在桌面上。
(2)学生用手拨动尺子,观察并记录不同长度尺子发出的音调。
(3)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八年级《乐音和噪声》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课堂问答,小组评价,个人学习反思。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乐音和噪声为切入点,播放一段优美的乐音和一段嘈杂的噪声,让学生闭眼聆听并感受它们之间的差异。
5.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音与噪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环境的意识,认识到噪声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面对挑战的自信心。
5.通过学习乐音与噪声,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音乐,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八年级《乐音和噪声》为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乐音与噪声的基本概念、特点及防治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乐音与噪声的定义,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3.过渡语:通过学生对乐音与噪声的初步感知,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乐音和噪声》。
(二)讲授新知
1.乐音与噪声的定义及特点
-乐音:具有固定音高、音色和谐的声音,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噪声:无固定音高、音色杂乱刺耳的声音,可能对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
2.讨论要求:每个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以便在班级分享。
(四)课堂练习
初中物理 §3-2 乐音和噪声
§3-2 乐音和噪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从生活经验中体验乐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2)知道影响乐音特征的主要因素。
(3)能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2.能力目标:(1)能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征的主要因素。
(2)能完成简单的社区调查,并能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3.情感目标通过对噪声及其危害和防治的了解,使学生具备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重点难点】从生活经验中了解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教具学具】多媒体设备,自制或搜集的视频,录制的声音,笔盒,橡皮筋,直尺,二胡,吉他,听诊器,不同品质的瓷碗等。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要教法】观察、实验、交流、讨论【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事先录制的《命运》(理查德·克莱得曼)、《运动员进行曲》、《街道汽车声、人声》、《电锯声》。
请同学们说一说听了上述不同声音的感受。
学生交流并回答。
导入课题:乐音和噪声二、新课教学1)乐音和噪声下定义:乐音: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
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者污染环境的声音。
展示乐音和噪声的波形。
播放周杰伦的歌曲《双截棍》,提问是否好听。
(预备两种方案:其一,若学生都说好听,则提问如果这首歌曲在半夜播放,是否觉得好听;其二,若有一部分学生说好听,一部分说不好听,则指出生活中对乐音和噪声的判断与人的感受有关)教师:同一首歌,对不同的人感受不一样;同一首歌,在不同的时间,给人的感受也不一样。
交流和讨论:小明和姐姐小雨在芜湖步行街上玩,听到一个音响店正在播放林俊杰的《曹操》,小明说好听极了,而小雨却说太吵人。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2)乐音的特征1、关于响度:用吉他轻拨一个音,然后再用力拨出同样的音,请学生说出有什么不同。
(声音的大小不同)重复上述做法,同时请一名学生帮忙,分别洒上碎纸屑。
学生观察纸屑的弹起情况。
交流和讨论:这说明了声音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板书:响度: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
八年级物理教案-乐音与噪声
乐音与噪声§3.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
3. 知道声音的传播过程。
过程与方法:1. 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 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世界,以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乐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弄清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噪声的防治【教学设备】吉他、发音齿轮【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
这说明同样是声音,它们之间也也有不同之处,有的声音好听悦耳,有的声音难听刺耳,我们把这种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把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声。
一、乐音与噪声1、乐音: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如mp3播放的优美的歌曲、悠扬的小提琴曲等。
2、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声,如工地上搅拌机的声音,切割机的声音等。
乐音与噪声的界定教师: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乐音是发声体做有规律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而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比如有时候你不喜欢听音乐,这时音乐对你来说也成了噪声,所以乐音和噪声具有相对性,时效性,地域性。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声源做有规律的振动的时候产生的声音叫乐音。
那么乐音有什么特性呢?我们看电视或者播放音乐的时候,通常有个按钮可以调节音量的大小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判断声音是有大小,强弱之分的,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大小)称为响度。
初中物理“乐音和噪声”课外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乐音和噪声”课外实验教案第一章:引言1.1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课外实验,了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区分乐音和噪声,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1.2 实验原理乐音和噪声是声音的两种不同类型,乐音是指具有一定音高和音长的声音,噪声是指没有明确音高和音长的声音。
第二章:实验器材与方法2.1 实验器材音叉尺子鼓锣噪声发生器放大镜实验记录表格2.2 实验方法用音叉、尺子、鼓和锣产生乐音和噪声。
使用噪声发生器产生不同类型的噪声。
使用放大镜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第三章:实验操作3.1 乐音的产生将音叉敲击在桌面上,观察并记录音叉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
用尺子拨动弦乐器的弦,观察并记录弦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
3.2 噪声的产生使用噪声发生器产生不同类型的噪声,观察并记录噪声的特点。
用鼓和锣敲击产生乐音,观察并记录乐音的特点。
第四章:实验结果与分析4.1 乐音的特点乐音具有一定音高和音长,振动有规律。
乐音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振动的振动模式。
4.2 噪声的特点噪声没有明确音高和音长,振动无规律。
噪声无法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振动的振动模式。
第五章:实验总结与反思5.1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了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区分乐音和噪声,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5.2 实验反思学生可以思考乐音和噪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减少噪声污染,提高生活品质。
教师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六章:实验拓展——声音的传播6.1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课外实验,了解声音的传播特性,探究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6.2 实验原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6.3 实验器材与方法实验器材:音叉、水、玻璃罩、空气。
实验方法:将音叉固定在实验台上,分别在空气、水中敲击音叉,观察并记录声音的传播情况。
第七章:实验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7.1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课外实验,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初中物理“乐音和噪声”课外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乐音和噪声”课外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区分乐音和噪声。
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乐音和噪声的概念及特点。
2. 乐音和噪声的产生原因。
3. 乐音和噪声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1. 乐音和噪声的概念及特点。
2. 乐音和噪声的产生原因。
四、教学难点:1. 乐音和噪声的产生原因。
2. 乐音和噪声的应用实例。
五、教学方法:1. 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乐音和噪声的特点,探究乐音和噪声的产生原因。
2. 讲授法:教师讲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实例。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享实验心得。
六、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音叉、锣鼓、收音机、录音机等。
2. 实验场地:教室或实验室。
3. 实验指导书。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乐音和噪声的兴趣。
2. 实验一:观察乐音和噪声的特点(1) 教师指导学生用音叉敲击物体,观察并区分乐音和噪声。
(2)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分享实验心得。
3. 实验二:探究乐音和噪声的产生原因(1) 教师指导学生用锣鼓等乐器演奏,观察并分析乐音和噪声的产生原因。
(2)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分享实验心得。
4. 实验三:应用实例(1) 教师指导学生用收音机、录音机等设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辨别乐音和噪声。
(2)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分享实验心得。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乐音和噪声的概念、特点及产生原因,强调乐音和噪声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作业:1. 复习乐音和噪声的概念、特点及产生原因。
2. 思考乐音和噪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完成实验报告。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 学生对乐音和噪声概念、特点及产生原因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3.2 乐音与噪声课
型单一型: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检查课综合课:
实验课: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一一响度、音调和音色,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3.进行简单的专项社会调查,使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
重难点重点:(1)能对生活中声音的三个特性加以辨别。
(2)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难点: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
教
学
设
计
利用阅读指导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
一、引入新课:
师:激昂的进行曲令人精神振奋,婉转的歌声让人如痴如醉,但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却使人紧张、烦燥。
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无规律、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做噪声,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乐音与噪声。
板书
二、进行新课:
1.乐音的特性。
演示实验: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打鼓面或拔动琴弦,大家听到的声音大小不一样。
师:物理学中把入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板书
(1)响度。
演示实验:再请一位同学用力敲打鼓面,鼓声越大,鼓面上的小纸人跳得越高。
师:鼓声越大小纸人跳得越高,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物体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振
动幅度简称振幅)
生甲:用一只手将一根橡皮筋张紧,另一只手拔动橡皮筋,橡皮
筋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现场表演)生乙:将一把尺子压在桌边,露出桌面一部分,如图所示。
用大小不同的力拔
动尺子,尺子振幅不同,声音的响度也不同。
尺子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现场表演)生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音叉的振幅可从悬挂的乒乓球被弹开角度大小看出来。
(现场表演)生丁:用大小不同的力拔动吉他,琴弦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师;大家讲得很好,懂得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物理现象,规律,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