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材料学王革辉(东华大学考研专用).
服装材料学,王革辉,自考
![服装材料学,王革辉,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cfc586680b1c59eef8c7b4f1.png)
纤维的保养性能主要体现在服装制品保管和 照料的难易。 注:天然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都易受霉 菌作用,特别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若服装 沾有油污,就会成为霉菌的营养,导致霉菌 生长,可能使服装霉烂变质。
蛋白质是蠹虫、衣蛾、蛀虫等的食物,特 别是沾有污物的蛋白质纤维制品更易被虫蛀 。
(二)洗涤
绝对伸长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即为断裂伸 长率ε(%) (断裂伸长率)ε=(断裂伸长)∆L*100% (纤维长度)L
纤维在拉伸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
,随着作用力的增大,伸长变形也逐渐 增加。
拉伸曲线:记录纤维在拉伸过程中拉 伸力与伸长变形之间关系的曲线。
(二)纤维的弹性
蠕变:纤维在一个大小的外力作用下,变 形随时时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现象称为蠕 变。
耐热性 耐热性:纤 维材料抵抗因热 而引起的破坏的 性能叫做耐热性 。表1-10比较了各 种纤维的耐热性 能。
四、纤维的电学性能
影响纤维材料电阻大小的最主要因 素是纤维的吸湿性和空气的相对湿度。
注:纤维的吸湿量大而电阻小。
五、纤维的吸湿性能
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具有较高的吸湿 能力
回潮率:表示纺织材料吸湿程度的指标。
弹性回复率:在所有伸长变形中(急弹性变 形、缓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所占的比例 称为弹性回复率。 注:弹性回复率数值越大,纤维的弹性越 好,变形回复能力强,反之则差。
(三)纤维的疲劳
纤维疲劳:纤维因蠕变也会逐渐损伤,以 致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三、纤维的热学性能
纤维的热学性质与纤维分子的 结构形状的热运动状态有关。
(三)热对纤维材料的影响
纤维在受热过程中,内部结构和性质 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温度升高会使分子运 动加剧,纤维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减小, 物理机械状态改变,纤维最终熔融或分解 。如图:1-9
东华大学服装材料和服装结构设计
![东华大学服装材料和服装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ed94be960590c69ec376c6.png)
王朝辉副教授
王建萍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及研究 方向 服装设计与 工程
刘咏梅副教授
张道英副教授
导师介绍
服装舒适性及功能服装
王革辉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及研究 方向 服装舒适性 与功能服装
陈益松 教授、博士、 中共党员 学科及研究方 向: 服装舒 适性、三维人 体测量、服装 评测系统研究
李东平 副教授 硕士生导 丁雪梅副教授、 师 学科及研 硕士生导师 究方向 新 型纤维及 功能性服 装研究开 发
专业介绍
发展: 年代初期。 发展:中国服装高等教育起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服装设计与工程 学科: 学科:工学 门类: 门类:轻工纺织食品类 设有服装设计与工程硕士点的院校: 设有服装设计与工程硕士点的院校:硕士点 北京服装学院 大连轻工业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江南大学 青岛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四川大学 苏州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武汉科技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中原工学院
李敏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王云仪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导师介绍
服装产业经济
蒋智威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及研究方向 服装设计与工程 和服装史 论
万艳敏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及研究方向 服装设计与工程 等
李敏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导师介绍
名师介绍
张文斌 教授 博士生硕士生导 师 学科及研究方向 服装师 学科及研究方向 服装产业经济、企业 管理
李俊 教授 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学科及研究方向 功能防护服装 服装环境工效学等
导师介绍
服装结构方向
崔志英副教授 张祖芳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及研究 方向 服装平面结 构设计等 余国兴 副教授 硕士生导 师 学科及研 究方向 服装结构 设计、针 织服装
东华大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考研-资料
![东华大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考研-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5e0acf628ea81c758f57882.png)
• 长度
• 细度
第一章 服装材料用纤维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特点
性能特点
体积质量:1.54 g/cm3 力学性能: 干态强力 2.6~4.9 cN/dtex; 湿态强力 2.9~5.6 cN/dtex;断裂伸长
业务培养目标及要求
• 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及要求:在本门学科掌握 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 学或独立担负管理或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社 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 (2009年新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 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 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 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 才。
东华大学服装学院
服装学院创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东华大学最具特色的学院之一, 是我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水平最高的服装学院。学院具有服装设计 与工程学科博士点,服装设计与工程、设计艺术学两个硕士点。
服 装 设 计 与 工 程 专 业
1
1991年,服装设计与工程硕士点成立。
2
3 4 5
1996年,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产生强烈光泽,使强度增加,吸色能力提高,易于染色印花,这种加 工过程称为丝光
第一章 服装材料用纤维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特点
碱缩处理:若棉织物在烧碱溶液中,不施加张力,任其收缩,能使织物 紧密、丰厚,富有弹性,保形性好,这一过程称碱缩。
电学性能:不易产生静电
耐气候性:耐光性一般 热学性能:棉纤维耐热性较好,不如涤纶、腈纶,但优于羊毛、蚕丝, 和粘胶接近。 染色性能:染色性能良好,可以染成各种颜色 保养性能:易受霉菌等微生物的损害;弹性差
1305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1305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https://img.taocdn.com/s3/m/ed4e99cbd5bbfd0a79567395.png)
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级研究生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名称:设计学(代码: 1305 )二级学科名称:工业设计(代码: 130501 )二级学科名称:室内与环境设计代码: 130502 )二级学科名称:视觉传达设计代码: 130503 )二级学科名称:服装设计(代码: 130504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设计学硕士点现设四个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
该硕士点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25人,讲师7人,其中博士3人,在读2人,硕士27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近五年来,该学科主持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教育部委项目4项,广东省高校科技资金项目2项,广州市高校科技资金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教材12部(册),在国家级、省级画展及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作品、论文280余件(篇);获国家级科研奖16项,省部级科研奖8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获发明专利7项。
工业设计方向学科带头人詹武教授,现为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硕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广东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装饰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州市工业设计促进会理事。
曾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广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作品)二十多篇(幅)。
承担和完成了教育部体卫艺司、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大学多项科研课题,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工业设计大赛多次获奖。
室内与环境设计方向学科带头人黎志伟教授,现为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高级评委,广东省学士学位授权审核系统评审专家,曾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广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出版专著3部,教材1部,曾在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作品)20多篇(幅),曾设计并直接管理施工的装饰工程20多项。
2016年东华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2016年东华大学考研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300f28c484254b35eefd3413.png)
《纺织材料学》,于伟东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版
834
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基础
《生物医学材料》,李玉宝,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生物医用纺织品》,王璐、金马汀,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年版。
835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孙关宏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836
信号与系统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
无
第三单元无考试科目
--
无
第四单元无考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全国统考科目
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全国联考科目
201
英语一
全国统考科目
202
俄语
全国统考科目
203
日语
全国统考科目
204
英语二
全国统考科目
211
翻译硕士英语
《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纲》《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编,北京பைடு நூலகம்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统考科目
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1.《国际商务》,王炜瀚王健梁蓓,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ISBN 978-7-111-42330-0;
2.《国际管理》英文版(第7版),海伦?德雷斯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ISBN 978-7-302-27708-8
F0002
综合面试
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专业外语水平、实践(实验)能力
F0101
专业综合(一)
四选二:
《纺纱学》,郁崇文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年版
《织造学》,朱苏康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版
服装材料学 王革辉(东华大学考研专用)
![服装材料学 王革辉(东华大学考研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161d1c150740be1e650e9a36.png)
绪论一、填空、选择1、服装材料是指构成服装所用的所有材料,包括面料和辅料。
2、面料指的是服装表面的主体材料。
常用的服装面料有纺织服装面料(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编织物)和非纺织服装面料(毛皮和皮革等)。
3、针织物按生产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两类。
4、毛皮又称裘皮,是经过鞣制的动物毛皮,由皮板和毛被组成。
5、皮革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光面或绒面动物皮板。
6、服装辅料是除面料之外的其他所有的服装材料,包括里料、衬料、絮填料、垫肩、缝纫线、花边、纽扣、拉链、绳、带、钩、袢等。
7、里料是服装最里层、用来部分或全部覆盖服装反面的,使服装的反面光滑、美观、穿脱方便、增加保暖性的材料。
8、衬料是介于面料与里料之间起支撑作用的服装材料。
9、絮填料是介于面料与里料之间起隔热作用的服装材料。
二、名词解释1、机织物:用两组纱线(经纱和纬纱)在织机上按照一定规律相互垂直交织成的片状纺织品。
2、针织物:用一组或多组纱线通过线圈相互串套的方法勾连成片的织物。
按生产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两类。
3、非织造布: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粘合、熔合或其他化学、机械方法加工而成的薄片或毛毡状制品。
三、简答1、近几年,服装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哪几个特点?答:A、对牢度特性的要求有所降低,对美学特性的要求提高;B、强调舒适性;C、强调易护理性;D、突出轻薄化;E、强调保健性、安全性和环保性;F、突出功能性;G、要求面辅料配套化。
第一章服装材料用纤维一、填空、选择1、服装材料用纤维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2、天然纤维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
3、化学纤维根据高聚物的来源分为再生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4、按纤维长度常把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分为长丝和短纤维两大类。
长度超过几十米或上百米的纤维称为长丝,分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两种。
5、服用纤维多由高聚物(高分子化合物)组成,不同的高聚物成分及排列形成了不同纤维,即纤维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它是影响纤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服装材料学 王革辉
![服装材料学 王革辉](https://img.taocdn.com/s3/m/b5f49a8e83d049649b6658f5.png)
粘胶面料
(二)醋酯
1、醋酯纤维具有丝绸风格,多制成光 滑、柔软的绸缎,不耐高温,难以通过 热定形保持永久的褶裥。 2、强度低,缩水率大。
醋酯面料
(三)铜氨纤维
铜氨纤维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有真丝感 。 耐磨性和耐疲劳性比粘胶纤维好,容易 染色。 注:常用于高级服装。
铜氨面料
二、合成纤维
棉纶面料
(三)腈纶
优点:腈纶外观白色,卷曲、蓬松、手 感柔软,酷似羊毛,被称为“合成羊毛 ”。 缺点:腈纶强度和耐磨性差,褶裥处易 磨损、断裂,吸湿性差,易产生静电, 起球,导热性能差,保暖性好。 最突出点:耐日光和耐气候性好,耐弱 酸碱,易洗快干,防虫蛀和霉菌。
腈纶面料
(四)丙纶
涤纶面料
(二)锦纶(尼龙)
绵纶相对密度小于涤纶纤维,具有防风 雨性能,常用于风衣或羽绒服。 优点:绵纶最突出的特点是耐磨性能好 于其他常用纤维,强度和弹性好,耐疲 劳能力强,有优良的耐用性。 缺点:回弹性能差,容易变形,吸湿性 能差,易产生静电和沾污,耐热及耐光 性能差 注:耐碱不耐酸。
氨纶面料
氨纶不倒绒面料
(六)维纶
维纶洁白色,柔软似棉,被称为“合成 棉花”。 强度和耐磨性好,质轻,导热性差,保 暖性好,化学性能稳定,常用来做工作 服装。
谢谢观赏
主要用于地毯或非织造织物。
优点:质轻(比水还轻),耐磨,不易 起皱,缩水率小,良好的抗化学品、虫 蛀和霉菌。 缺点:吸湿性差,容易起静电和起球, 不耐热,100°C以上开始收缩。
丙纶面料
(五)氨纶
氨纶被称为弹力纤维,具有优良的延伸 性我弹性。
耐化学品和耐气候性能好 长时间与人体油脂和汗液会变黄
服装材料学-自考考试大纲-王革辉主编
![服装材料学-自考考试大纲-王革辉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2bdba6fd7c1cfad6195fa73b.png)
《服装材料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本考试是由高职高专毕业生参加的“专升本”选拔性综合课程考试,主要考核考生对《服装材料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服装用纤维(一)纤维分类及其形态结构特征(二)常用纤维性能分析(三)纤维服用性能分析(四)纤维鉴别第二章服装用纱线(一)纱线分类及其特征(二)复杂纱线(三)新型纺纱方法纺制的纱线(四)纱线品质对织物外观和性能的影响第三章服装用织物(一)织物概述(二)织物的组织结构(三)织物的服用和加工性能(四)各类织物特征及其适用性第四章新型服装材料(一)新型天然纤维服装材料(二)新型化学纤维服装材料(三)功能性服装材料(四)其他新型服装材料第五章服装用裘皮与皮革(一)毛皮(二)皮革第六章服装辅料(一)服装衬料与垫料(二)服装里料与絮填材料(三)服装扣紧材料(四)缝纫线与其他辅料第七章服装及其材料的舒适卫生和保健安全性能(一)服装和人体的关系(二)服装的舒适卫生性能(三)服装及其材料的保健安全性能第八章服装材料的选择(一)选择服装材料的原则和依据(二)选择服装材料的方法与要求(三)各类服装的材料选择第九章服装及其材料的保养和整理(一)服装及其材料的去污(二)服装及其材料的熨烫(三)服装及其材料的染整(四)服装及其材料的保管(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2、难度层次:本课程考试题划分为较易、中等难易、较难、难度较大四个层次,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为20%、30%、30%、20%。
3、试卷结构:名词解释占6.67%,填空题占13.33%,单项选择题占13.33%,判断正误题占13.33%,问答题占40%,计算题占13.33%。
(四)考试参考用书1、《服装材料学》(第三版),朱松文等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2、《现代服装材料学》,吕逸华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19943、《服装材料学》,王革辉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4、《现代服装材料学》,周璐英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附录:《服装材料学》考试题型示例(总分15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公定回潮率: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按原料的来源,天然纤维可分为、和三大类。
基于LabVIEW构建服装压测试系统的方法
![基于LabVIEW构建服装压测试系统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069f3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4.png)
基于LabVIEW构建服装压测试系统的方法
杨晓亚;王革辉
【期刊名称】《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12)004
【摘要】介绍了虚拟仪器以及LabVIEW,其中虚拟仪器由通用仪器硬件平台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构成,应用软件LabVIEW是虚拟仪器最大的开发平台,它最多的应用就是数据采集.构建服装压测试系统也包括硬件选择与软件程序设计,其中硬件选择需要考虑选型参数,包括通道数,待测信号的幅度以及采样率和分辨率等.软件运用LabVIEW的底层Ⅵ,DAQmx设计数据采集程序.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杨晓亚;王革辉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51;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41.79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LabVIEW的多功能虚拟仪器的构建方法 [J], 张鑫
2.基于LabVIEW构建电子仪器自动测试系统 [J], 李海明;朱保安;王双记
3.基于LabVIEW的自动测试系统中动态报表的生成方法 [J], 王晓兰;李建海;肖骏
4.基于LabVIEW平台的电化学测试系统的构建 [J], 陈波;李强;孙言飞
5.基于LabVIEW构建网络化虚拟仪器测试系统 [J], 刘金宁;陈德祥;孟晨;方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纱线表面毛羽对羊毛针织物刺痒感的影响
![纱线表面毛羽对羊毛针织物刺痒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009fa0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9.png)
纱线表面毛羽对羊毛针织物刺痒感的影响
王革辉;刘蕾;江少琳
【期刊名称】《山西纺织服装》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为了分析纱线表面毛羽对针织物刺瘁感的影响机理,首先测量纱线表面毛羽的直径与数量,然后将羊毛纱线织成针织物领圈,通过主观穿着实验来评价针织物的刺痒感,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衡量不同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发现纱线表面粗末端毛羽数量占毛羽总数的百分比是最重要的评价羊毛针织物刺痒感的指标。
【总页数】5页(P24-28)
【作者】王革辉;刘蕾;江少琳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国家知识产权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5.56
【相关文献】
1.细羊毛纱线及丝绒混纺纱线毛羽成因分析与消除方法探讨 [J], 刘月玲
2.槽筒材质和表面状态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J], 於涛;李济群;夏兆鹏;张欣
3.表面纤维直径与羊毛机织精纺面料的刺痒感 [J], 王革辉;张渭源;王花娥;Ron Postle
4.羊毛表面特征对针织物起毛起球的影响 [J], 万爱兰;于伟东
5.纱线毛羽的分布及络筒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J], 郎军;林兰天;周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几种新型絮料的保暖性
![几种新型絮料的保暖性](https://img.taocdn.com/s3/m/c352424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6b.png)
几种新型絮料的保暖性
王革辉;赵媛媛
【期刊名称】《上海纺织科技》
【年(卷),期】2014(42)9
【摘要】对市售的新型絮料(仿丝棉絮片、喷胶棉絮片、羊毛/涤纶混合絮片、七孔棉絮片)和羽绒的保暖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上述不同结构的絮料的保暖性差异。
结果表明,在相同厚度下,羽绒的热阻最大,仿丝棉絮片次之,七孔棉絮片最小,羽绒的热阻约为仿丝棉絮片的1.5倍,七孔棉絮片的3倍;在相同面密度下,羽绒的热阻最大,仿丝棉絮片次之,羊毛/涤纶混合絮片最小,羽绒的热阻约为仿丝棉絮片的2.3倍,羊毛/涤纶混合絮片的3.9倍。
【总页数】3页(P59-61)
【关键词】新型絮料;羽绒;保暖性;测试;热阻;厚度
【作者】王革辉;赵媛媛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1.923.2
【相关文献】
1.几种被胎絮片的保暖性能研究 [J], 郭小娟;任丽然;李美真
2.聚乳酸混合絮料保暖性研究 [J], 杨可;徐丹娘;潘郑樱子;周易凡;王利君
3.对几种絮料保暖性的比较研究 [J], 赵媛媛;王革辉
4.木棉系列絮料的保暖性 [J], 谈丽平;王府梅;刘维
5.洗涤对不同絮料保暖性的影响 [J], 王革辉;赵媛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温微胶囊整理织物工艺优化研究
![调温微胶囊整理织物工艺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9e31c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9.png)
调温微胶囊整理织物工艺优化研究
季宋文;王革辉;马骥
【期刊名称】《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采用浸轧的方式,将含有固-液相变材料的调温微胶囊和水性聚氨酯粘合剂的混合溶液处理到纯棉织物上,使织物具备一定的调温效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粘合剂和水溶液的最优配比;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优浸轧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粘合剂浓度越大,织物增重越明显;纯棉织物经过整理后透气、透湿性能降低,抗弯刚度变大。
在调温整理液配方相同的条件下,轧余率越大,织物增重越明显;当轧余率为110%,烘焙温度为120℃,烘焙时间为5min 时,经调温整理的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
【总页数】6页(P16-21)
【作者】季宋文;王革辉;马骥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5.5
【相关文献】
1.织物石蜡系蓄热调温整理剂纳米微胶囊的研制 [J], 许漪
2.织物芳香、抗菌整理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J], 张婉清;缪宏超
3.织物芳香、抗菌整理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J], 张婉清;缪宏超
4.锦纶织物阻燃整理工艺优化研究 [J], 曹国兰;崔运花;马玲
5.调温微胶囊整理织物性能研究 [J], 季宋文;王革辉;李玲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填空、选择1、服装材料是指构成服装所用的所有材料,包括面料和辅料。
2、面料指的是服装表面的主体材料。
常用的服装面料有纺织服装面料(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编织物)和非纺织服装面料(毛皮和皮革等)。
3、针织物按生产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两类。
4、毛皮又称裘皮,是经过鞣制的动物毛皮,由皮板和毛被组成。
5、皮革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光面或绒面动物皮板。
6、服装辅料是除面料之外的其他所有的服装材料,包括里料、衬料、絮填料、垫肩、缝纫线、花边、纽扣、拉链、绳、带、钩、袢等。
7、里料是服装最里层、用来部分或全部覆盖服装反面的,使服装的反面光滑、美观、穿脱方便、增加保暖性的材料。
8、衬料是介于面料与里料之间起支撑作用的服装材料。
9、絮填料是介于面料与里料之间起隔热作用的服装材料。
二、名词解释1、机织物:用两组纱线(经纱和纬纱)在织机上按照一定规律相互垂直交织成的片状纺织品。
2、针织物:用一组或多组纱线通过线圈相互串套的方法勾连成片的织物。
按生产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两类。
3、非织造布: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粘合、熔合或其他化学、机械方法加工而成的薄片或毛毡状制品。
三、简答1、近几年,服装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哪几个特点?答:A、对牢度特性的要求有所降低,对美学特性的要求提高;B、强调舒适性;C、强调易护理性;D、突出轻薄化;E、强调保健性、安全性和环保性;F、突出功能性;G、要求面辅料配套化。
第一章服装材料用纤维一、填空、选择1、服装材料用纤维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2、天然纤维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
3、化学纤维根据高聚物的来源分为再生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4、按纤维长度常把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分为长丝和短纤维两大类。
长度超过几十米或上百米的纤维称为长丝,分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两种。
5、服用纤维多由高聚物(高分子化合物)组成,不同的高聚物成分及排列形成了不同纤维,即纤维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它是影响纤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6、影响纤维服用性能的形态结构特征,主要指纤维的长度、细度和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横断面和纵向形状、外观以及纤维内部存在的各种缝隙和孔洞等。
7、羊毛纤维的粗细常以品质支数来表示,品质支数的高低代表纤维的粗细。
8、纤维断面形态包括转曲或横节结构,鳞片状结构,沟槽结构,平滑结构,表面多孔结构。
9、影响织物和服装等纤维制品外观审美性能的主要是纤维的细度、长度和形态结构等;10、影响生理舒适性能的主要是纤维的吸湿性能、热学性能及电学性能等;11、影响穿用耐久性能和保养照料性能的主要是纤维的力学性能、耐气候性、耐化学品性能以及纤维的保养性能等。
12、合成纤维比其他纤维的体积质量小,比重最小的是丙纶,比水还轻。
13、在纤维受到外力作用一段时间后去除外力,纤维产生的部分伸长变形(称为急弹性变形)会立即回复,随着去除外力后时间的延续,又有部分伸长变形(称为缓弹性变形)继续回复,但最终仍有部分伸长变形(称为塑性变形)不能回复。
14、弹性回复率可以衡量纤维的变形回复程度,衡量纤维的弹性好坏。
弹性回复率数值越大,纤维的弹性越好,变形回复能力强;反之则差。
15、静止空气的导热系数最小,是理想的热绝缘体,因此纺织材料尽可能富含静止空气,例如纺制中空合成纤维,是提高保暖性能的有效措施。
16、影响热定形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时间。
17、纤维素纤维与腈纶易燃。
羊毛、蚕丝、锦纶、涤纶、维纶等可燃的。
氯纶难燃的。
石棉、玻璃纤维是不燃的。
18、表示纤维及其制品燃烧性能的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表征纤维可燃性的指标,如纤维的点燃温度(燃烧开始的温度)和发火点(开始冒烟的温度),用来衡量纤维是否容易燃烧;另一类是表征纤维阻燃性的指标,如极限氧指数,衡量纤维是否容易维持燃烧。
极限氧指数(LOI)是材料点燃后在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的体积百分数。
19、提高纺织品的阻燃性能的途径通常有两个:一是制造难燃纤维,二是对现有纺织品进行阻燃整理。
20、纤维的电学性能,主要包括纤维的导电性能与静电性能等。
21、电阻是表示物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纤维的电阻一般以比电阻表示,纺织纤维常用的是质量比电阻。
22、影响纤维材料电阻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纤维的吸湿性和空气的相对湿度。
23、衡量吸湿性的指标常用回潮和含水率表示。
24、纤维的耐气候性主要涉及纤维的耐日光性、机械性能和生物性能。
25、中国、美国、埃及、巴基斯坦、印度等为世界主要产棉国。
26、棉纤维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
27、苎麻起源于中国,被称为“中国草”,中国、菲律宾、巴西是主要产地。
128、羊毛是由许多细胞聚集构成,结构复杂,在显微镜下从径向观察,可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包覆在毛干外部的鳞片层;组成羊毛实体主要部分的皮质层;由毛干中心不透明的毛髓组成的髓质层。
髓质层只存在于较粗的纤维中,细毛无髓质层。
29、皮质层位于鳞片层内,是羊毛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羊毛物理、化学性质的基本物质。
30、羊毛纤维具有独特的缩绒性能。
羊毛鳞片的方向性、羊毛纤维的波状卷曲和柔软性及弹性是产生缩绒现象的原因。
31、羊毛由于不易传导热量,采用高捻度高支纱所织造的被称为“凉爽羊毛”的轻薄精纺毛织物也是夏季的高档服装用料。
32、山羊绒有“软黄金”之称。
绒毛纤维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没有髓质层。
33、马海毛原产于土耳其安哥拉地区,所以又称安哥拉山羊毛。
美国、南非、土耳其是主要产地,我国宁夏也有少量生产。
34、蚕丝纤维又称真丝,为天然蛋白质纤维。
蚕丝是唯一的天然长丝纤维,光滑柔软,富有光泽,穿着舒适,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誉为纤维皇后。
35、由几个茧一起抽得的未经精练过的丝称为生丝,生丝经过精练脱胶以后称熟丝。
生丝硬,熟丝软。
36、绢丝是以蚕丝的废丝、废茧、茧衣等为原料,先加工成短纤维,然后再经过纺纱捻合而成。
37、紬丝以绢丝纺剩下的下脚丝、蛹衬为原料纺纱而成,外观光泽、品质质量、强度都比绢丝差。
紬丝成纱粗细不均匀,但风格粗犷,手感柔软。
常用于织制绵绸。
38、粘胶纤维以木材、棉短绒和芦苇等含天然纤维素的材料经化学加工而成,按性能分为普通粘胶纤维和高强高湿模量粘胶纤维等不同品种;从形态分有短纤维和长丝两种形式粘胶短纤维常称人造棉;粘胶长丝又称人造丝,分有光、无光和半无光三种。
39、粘胶纤维的基本成分是纤维素。
普通粘胶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较低,横截面呈锯齿形,纵向有沟槽。
40、醋酯纤维由含纤维素的天然材料经化学加工而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醋酸酯。
41、铜氨纤维由纤维素溶解于铜氨溶液中纺丝而成。
42、涤纶的学名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简称聚酯纤维。
它有许多商品名称,如特利纶、帝特纶、大可纶等。
1953年开始工业化生产,是合成纤维中发展最快、产量最大的一类纤维。
涤纶有长丝和短纤维之分。
43、锦纶为聚酰胺纤维,1938年美国杜邦公司将聚酰胺纤维命名为“尼龙”44、腈纶为聚丙烯腈纤维,商品名称有奥纶、阿克利纶、依克丝纶等,以短纤维为主由于特有的热延伸性,腈纶适用于制作膨体纱、毛线、针织物和人造毛皮等制品。
腈纶被称为“合成羊毛”。
45、丙纶的最大特点是轻,它的相对密度在常用纺织纤维中最小,比水还轻。
46、氨纶具有优良的延伸性和弹性,又称为弹力纤维。
最著名的商品名称是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莱卡,此外,还有埃斯坦和奥佩纶等。
47、维纶的商品名称有维尼纶和仓敷纶等。
目前维纶在服装上应用少。
维纶洁白如雪,柔软似棉,因而常被用作天然棉花的代用品,又称“合成棉花”。
二、名词解释1、纤维:自然界中细长的物体很多,通常把长度比直径(直径在几微米或几十微米)大千倍以上且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强力的纤细物质统称为纤维。
2、纺织用纤维:通常又细又长,而且具有一定强度、韧性和可纺性,在机械性能、细度和长度、弹性和可塑性、隔热性、吸湿性、化学稳定性等方面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3、化学纤维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特定的加工制成。
4、再生纤维以天然高聚物(如木材、棉短绒、牛奶、花生、大豆等)为原料,经纺丝加工制成。
5、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材料中的小分子物质为原料,经人工合成得到高聚物,再经纺丝制成。
6、结晶区:服用纤维中大分子的排列,在某些部位排列较为整齐,形成结晶结构(晶区)另一些排列不整齐的部位称为非晶区(无定形区)。
7、结晶结构部分的体积占纤维体积的百分比称为结晶度。
8、纤维中大分子按纤维轴向排列的一致程度称为取向度。
9、纤维的体积质量是指单位体积纤维的重量,常用g/cm3或mg/mm3来表示。
它决定于或纤维本身的结构,如纤维长链分子的分子量和结晶度等特征。
10、纤维的力学性能纤维在拉伸、弯曲、扭转、摩擦力、压缩、剪切等各种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各种变形的性能称为力学性能。
11、拉伸变形:在服装加工和使用中,纤维主要受到沿着轴向(即长度方向)的外力(称拉伸力)作用,在拉伸外力作用下,纤维的伸长称为拉伸变形。
12、纤维受拉伸而断裂所需的力称为绝对强力。
单位为牛顿或厘牛顿。
13、纤维被拉伸到断裂时,所产生的伸长值称为断裂伸长,也称绝对伸长。
绝对伸长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即为断裂伸长率。
14、蠕变:纤维在一个大小不变的拉伸外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现象称为蠕变。
15、弹性回复率:在所有伸长变形中(急弹性变形、缓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可回复部分(急弹性变形和缓弹性变形)所占的比例,称为弹性回复率。
16、疲劳:纤维因蠕变也会逐渐损伤,以致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17、比热容:质量为1g的材料温度变化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2称为该材料的比热容,度量单位J/(g.°c)。
18、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一种接触散热方式称为传导散热,简称导热。
19、导热系数是指厚度为1m的材料上下两表面间温度差为1°c时,1s内通过1m2表面积所传导的热量瓦数,单位 W/(M.°c)20、纤维的热收缩是指在温度增加时,由于纤维内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弱而产生的纤维收缩现象。
21、合成纤维或其织物受热到玻璃化温度以上时,纤维内部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纤维的变形能力将增大。
如果再加一定张力,强迫纤维变形,在冷却并解除外力作用后,合成纤织物的形状就会在新的分子排列状态下稳定下来。
使用中的温度只要不超过定形温度,纤维或织物的形状就不会有大的变化,合成纤维的这种性能称为热塑性。
利用纤维的热塑性进行的加工处理,称为热定形。
22、耐热性:纤维材料抵抗因热而引起的破坏的性能,叫做耐热性。
23、纤维的燃烧性能:纺织纤维是否易于燃烧及在燃烧过程中表现出的燃烧速度、熔融、收缩等现象称为纤维的燃烧性能。
24、熔孔性:在穿着过程中,织物某个局部受到或接触到温度超过熔点的火花或热体时,接触部位会形成熔孔,这种性能称为熔孔性,抵抗熔孔现象的性能称为抗熔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