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文学作品语言的品析-丁继慧.docx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分析-word文档资料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分析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分析、知识点分析、考点例析(现代文训练需要少讲精练,重在学生的悟读.)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考点:感知并能概括文章(段)内容知识要点:准确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概括文章(段)的主题。
考试说明:1、能判断对文章(段)内容的概括正确与否。
2、能准确概括出文章(段)的中心。
努力避免感知不准,理解不透,概括不准或不全等问题。
3、能找出最能体现文章(段)主题的语言材料或事件材料。
4、能结合自已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就文章(段)主题谈一点体会。
考点例析:错也是对(刘墉)小时侯,父亲常教我写毛笔字,每当我写到一半,对其中一笔不满意而懊恼迟疑,父亲总会安慰我:“上一笔没写好,可以用下一笔去救。
练字的人,不但要会写好,还要懂得救好。
因为如果你会救,就无所谓错误了!错也是对!譬如一个人写‘太’字,第二笔写歪,别人认为没办法写好,却见他将最后两笔也改了个角度,结果不但漂亮,而且妙极了!”父亲还说有一次康熙皇帝出巡,到了西湖,灵隐寺的主持求皇帝写幅字,康熙原想题“灵隐寺”,但落笔时不小心,将“灵”字上面的雨(繁体字的“灵”字上面是“雨”字头)写大了,下面纸幅有限,怎么也不能把“灵”字写完,旁人都捏把冷汗,却见皇帝气定神闲,大笔一挥,改写为“云林禅寺”(繁体字的“云”字上面也是“雨”字头)。
那幅字至尽仍挂在西湖,大家只觉得笔飞墨舞,是幅好字,有谁会去计较那是写错之后的权宜之计呢!我当时太小,听不懂,直到有一天父亲带我去看漫画家表演--只见台上挂着一大张白纸,漫画家邀观众上去,随便画几笔,然后立刻根据那几笔,改成一幅画。
有些观众存心找麻烦,故意东勾一圈,西画一条,大家这么想,都认为画家会被难倒,却见画家略一思索,就解决了问题。
我开始了解,这世上一般人认为错的事,不见得就是错,有些人不但能将错变为对,而且对的比别人对的还要好。
所以在中学,我试着在作画没有灵感时,把纸折皱,摊在地上看那折痕,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居然能看出许多美丽的山峦和川流。
(完整word版)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考点透视在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测试的题型灵活多样,既有主观性试题,也有客观性试题.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分析综合能力,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能力。
它要求学生在阅读某篇文章后,能尽快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因此,解答这类题目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筛选整合有效信息,分析结构层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等.知识讲解筛选整合信息所谓筛选整合信息,就是对文本中言语信息的获取、筛选、概括、加工的过程。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一篇文章中常常有许许多多的信息,但是,在做题时,却不需要运用所有的信息,而是根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迅速而准确地筛选出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加工、整合,回答相关问题。
一、筛选什么样的信息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对解答问题有用的重要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几点: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信息;反映文章布局结构的信息;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文章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阐述等。
这些信息内容有作者直接、明白地表述出来的“显性信息”,也有含而不露、隐藏在文字里面的“隐性信息".隐性信息,或者是文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或者是作者对问题的发展只是做了一定的暗示,或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或者在文章的分析总结中临时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或者是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换,等等。
二、获取信息的途径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种,如文本信息、题干信息和其他有关题目的信息,等等。
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如文本的题目、作者的情况、文后的注释;题干的信息如本书前面所阐述的“明示"或“暗示”的信息等,都是可以利用的信息.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1。
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做现代文阅读题时,总是要运用概念的,文中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所在.基本概念的表现形式就是词语,这些词语是信息的语言标志,因此,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考生应根据语言标志来获取相关信息。
2019-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知识点及参考答案
2019-2020 年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知识点及参照答案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知识点1、记述文要素2、事件(情节、心理)概括示例 1:梳理作者写作的思路,把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满。
父亲摸黑砍柴限示例 2:依照文章内容填空。
(共 4 分 )时间:某一天地址:我的办公室门口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来由: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诘问我经过:(2 分)结果:(2 分)示例 3: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2~ 4 字),并简要说说惹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心理变化:孤单绝望→ 悚然一惊→()→()→ 感触万千示例 4:本文记述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
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满。
站在村口远瞭望去→(1)→(2)→静静地坐在堂屋里→( 3)→站在老屋门口示例 5:母亲的鹤发,让“我”“感觉疼爱” 。
文中表达了哪两件让“我”疼爱的事?答案示例: (1) 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意思对即可 )。
示例 6: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高出 6 个字)→→→→老头“我”善同学3、描述方法⑴环境描述示例:六月天,烈日当空,田里的禾苗被炙烤得无力地垂下了颀长的叶片。
答案示例:运用环境描述,写出了天气的酷热,表现了父亲的勤劳。
⑵人物描述示例:文中描述人物富饶表现力,试举一例说明。
(4分)4、修辞方法5、人物形象(解析、议论)示例 1: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详尽事例简要解析。
(写出两个方面即可)示例 2:选文中的“我”拥有哪些性格特色?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描述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我”的性格特色?。
示例 3: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怎样议论?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说说。
( 5分)答案示例:示例一:我感觉作者这肃决定是对的。
由于老屋虽老,却珍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回到老屋,他的心灵就有了归宿;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但需要好的居住条件,更需要有精神的家园,比方人们迁居或远行时,总是对故园怀有一种特其他感情。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文学作品语言的品析-丁继慧
2、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 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 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3分)
——2009杭州《向一棵树鞠躬》P115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榆树对雨水的渴望。
要点不全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榆树“拦” 不住雨水,“挽留”不住露珠,表现了榆树 对雨水的渴望和它忍受着干旱和贫瘠的苦痛。
——2008重庆《别踩疼了雪》P117
综合练习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 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2008南京《田野上的白发》P103
2、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3分)
——2009南京《蔷薇几度花》P98-99
展示
3、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
——2008南京《田野上的白发》P103
展示
二 品味句子含义
试试看?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2010南京《天窗》P95
“生活的根”指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或成长的基础。 这句话指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 A 抓有比喻义或象征义的关键词语,联系 上下文,围绕文章的中心作答 。
满分
(二)抓关键词
抓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拟声词……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 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 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 声的美妙和我听雨的沉醉。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1、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 心湖上奏响,泛漾起重重细细的波纹。 ————2010南京市中考《天窗》P95
最新品味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点——现代文阅读复习材料
品味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点——现代文阅读复习材料品味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点——现代文阅读复习材料四班级:姓名:说明文一、2007徐州中考语文试卷第15题:第四段画线句中加点字“最”(车骑出行是汉代画像石中最流行的材料)能不能删掉?为什么?答:二、2007南通中考语文试卷第8题:对文中横线上空缺的句子,有下面两种不同的说法。
试比较一下,哪一种说法更合理?为什么?①奥运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将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气候条件②奥运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有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气候条件答:三、2007无锡中考语文试卷第13题:第②自然段“如果将其(转基因蚊子)放归大自然的话,繁殖能力极强的它们将很快取代自然界的蚊子,彻底消除疟疾的传染源”中的“如果……将……”能不能删掉?为什么?答:四、2007镇江中考语文试卷第7题:说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做第①题)①探测器“约会”小行星。
②而造访小行星,也成为科学家们太空探测的重要目的之一。
答:五、2007淮安中考语文试卷第8题:文中画线句中(柱身往往也像希腊的石柱一样向上略微收缩而具有“弹性”,甚至也知道像帕台农庙那样向内微倾,纠正视觉偏差。
),删去“略微”后,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句简要回答。
答:记叙文一、2005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第13题:阅读第(8)段,选择段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答:选句:理由:二、2006淮安中考语文试卷第11题:①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②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
③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从上文加方框的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文句中蕴涵的语言运用的美或情感表达的美。
选句序号:[ ]答:三、2007淮安中考语文试卷第12题:A(胡杨)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
B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尊巍然耸立的雕像。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5 小说阅读(七大考点七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重难点05 小说阅读(七考点七技巧)小说阅读是中考的重要内容。
从命题材料看,小说阅读材料几乎都来自课外,所选材料突出思想性,注重艺术性和时代感,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视材料的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从考查内容看,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对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的把握,始终是命题的方向和重点;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价、情感体验、写法揣摩、哲理感悟等为考查着力点;而对小说艺术技巧的考查将会更加灵活;引导学生提升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人文发展要素的试题将得到进一步重视。
从题型看,与散文的考查一样,以主观性试题为,选择、填空等客观性试题将进一步淡出,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和表达的的开放性试题会逐步增加,而且赋分相对较高。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5个左右,赋分多在12-15分之间,有的省市会高达20分。
考点一、分析人物形象【设题形式】1.阅读全文,概括/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
4.小说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5.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6.分析某一次要人物的作用。
【答题要点】1.总体把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2.分析情节发展,感知人物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3.品析人物描写,彰显人物性格。
借助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以此衬托主要人物。
4.品读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节的品味,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
5.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后者是人物命运、性格及结局的外因。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重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记叙文材料来自散文和小说,其中散文占了一大半。
从选材看,内容广泛,涉及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等。
文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亲情友情、人与社会、自然风景等,注重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引导学生对生存、生活、人文的关怀和思考。
从题型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百分之七十是主观题,选择题占比不多、填空题更少。
开放性试题增多,赋分相对较高。
2024年的散文命题,除了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外,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题型,如赏析题、微写作等。
从命题角度看,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写法揣摩、感悟体验为考查着力点,考查考生对文章的主旨、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全方位理解。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5个左右,赋分15-20分,个别地方甚至更高。
考点一、散文的标题【设题形式】1.如何理解标题的深刻含义?2.赏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3.给文章拟个合适的标题。
4.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替换?为什么?【答题要点】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3)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概括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或性格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2)结构上:贯穿全文线索。
(3)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4)主旨上:点明文章的主题;寄托……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5)情感上: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6)手法上: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7)效果上: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营造氛围,富有诗情画意等。
3. 拟写标题的方法(1)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拟写;(2)抓住文章的核心事物拟写;(3)抓住文章的核心事件拟写;(4)抓住作者的情感拟写;(5)抓住文章的线索拟写;(6)抓住作品反复出现的内容拟写。
中考复习:语文现代文阅读欣赏型考点-语文综合知识.doc
中考复习:语文现代文阅读欣赏型考点|语文综合知识-中考复习:语文现代文阅读欣赏型考点【考点内涵解说】提取型考题实际上是阅读题中的一种信息筛选题。
其显著特点,就是要求考生直接选用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句子等内容答题。
这样的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答案基本上是唯一的,便于阅卷与评分。
请看下面一些中考原题,答题要求很明确,那就是考生得按要求“提取”。
1、“我”跟陌生人交谈时,原来是如何设防的?用原文中的3个四字词语作答。
2、根据第3段文字的内容,在下图的4个空白处填写相应的词。
3、从这一段冲找出能概括本段意思的句子。
4.这段文字中有一个句子能突出全段的主要意思,写出这个句子。
5、写出文中能体现本文主题的句子。
6.用浪纹号在原文中画出明确表现这段文字中心的语句……一般来说,回答提取型的题一定要用文中原有的语句答题,特别是在题目中有规定的情况下。
但有的时候,也可从原文出发但不一定完全用原文答题,在原文很长的情况下,可对原文的语言材料进行浓缩。
【基本层级练习】(一)昆虫对花的颜色也是有选择的。
比如蜜蜂就不大喜欢黄色,而喜欢红色和蓝色。
更有趣的是有些花还选择昆虫。
例如金鱼草,它的花平时闭合着,等到它所喜爱的一种小蜂飞来的时候,花就立即开放了。
别的小昆虫来“叩门”,它理也不理。
还有待宵草,它的花到夜间才张开笑脸。
这时候,有一种白天总在阴暗的地方的小蛾,就飞来帮它传送花粉。
1.写出概括表达全段内容的句子:2.文中哪一个字表现了全段文字说明的重点:(二)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不仅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
因为他带给人们科学的实践精神,他教给人们怎样批判旧的学说,怎样认识世界。
他首先告诉人们不要停止在事物的外表,而要依靠人类的实践,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事物的本质。
譬如对天文现象的认识,就不能让直觉支配,以为太阳等恒星都在绕地球转动,而不去全面深入地研究太阳系内全部行星的运行。
他还启示人们,不应该迷信古书上的道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重视实验和实践;要有勇气怀疑并且敢于批判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中考语文总复习——散文阅读知识讲解(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散文阅读责编:薛燕考点透视散文是一种自由、灵巧的抒写见闻感觉的文体,它独到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经过一个十分精髓、和蔼的形式,读到作者关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阅读和赏识散文,既要仔细领悟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仔细剖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在考试中屡次露脸。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能够划分写实作品与虚假作品,认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款式。
”“赏识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初步意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利启迪。
对作品中动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尝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从《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能够看出,散文的阅读主要考察考生对散文基本特点及主要表现手法的掌握状况,借此考察考生对散文的理解能力、剖析综合能力和鉴赏研究评论的能力。
散文的考点往常有六个:1.掌握文章线索,理清写作层次。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特别作者的感情变化要注意领会。
3.重点词句的理解及含义的领会。
4.领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妙处。
5.品尝作品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
6.开放性试题:写出从文中获取的感悟、启迪。
知识解说阅读散文的知识贮备一、散文的定义及特点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发掘此中的内涵、真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其主要特点:形散神聚。
形散: 1. 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 表现手法灵巧多样:象征、衬托、对照 3. 表达方式不名一格:常常以抒怀为主,把表达、描绘、谈论、抒怀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亮。
二、散文的分类1.叙事散文: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较平庸,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极罕有单调、完好、波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琐碎、零碎之事来反应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表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假,因此更为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想之精妙,构造之谨慎,感情之细微,特别回味无穷。
2025年中考语文散文复习:披文入情,品味语言,赏析表达技巧课件
欣赏艺术技巧既是中考重点,也是中考难点,这类考点旨在考查考 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要求较高。本考点常考的题型有以下两个: 语言特色鉴赏,表达技巧鉴赏。对于这两类题型,均需先准确判定所 用技巧或所属语言特色,然后再结合文本多角度透彻分析。
【必备知识图解】
【复习备考建议】
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语势流畅,多用短句 多用长句,多用对比和辩证性语言
解题三步走 第一步 确认技巧,准确选点 语言艺术范围较广泛,要针对题目类型和文本特色确定鉴赏点,找 出属于鉴赏对象独有的特色或技巧。①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如人 称的使用、描写方式、抒情方式。②从表现手法(狭义)的角度分析, 如象征、衬托、对比等。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如比喻、比拟、 夸张、排比等。④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分析,如词语的准确、鲜明、生 动、形象,句式的整散等。⑤从语言风格入手,如平实、华丽、清新、 典雅、幽默、辛辣、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生动形象、富 有情趣、地方色彩鲜明等等。 在指出表达技巧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语段分析。
确选点,确 应该注意的是,概括时应该注意人物语言和作者语言的
认技巧
区别。
第2步:结 合文本,分 析效果
结合文本具体内容,紧扣语言(关键的词语、句子),分析 表达作用。
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不直接表达情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 设问、比喻等修辞
质朴(平实)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言
质朴与
华丽
华丽(典雅)
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 偶、用典等修辞手法
庄重与 诙谐
简洁与 细腻
庄重
诙谐 简洁 细腻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 品析语言共24页文档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 品析语言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Fra bibliotek谢谢!
24
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汇总(含答案)
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汇总考点一:把握内容1.“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① 并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② 确定概括的范围.③ 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各部分内容。
概括的方法为:人+事+结果。
(什么人为了什么干了什么。
)2.概括心理、情感、态度变化方法:①联系主旨,把握情感/态度/心理。
②结合关键语,确定情感/态度/心理。
作品中的关键性语句,有时直接表明。
③作者或人物的情感/态度/心理;有时则在文首或文尾,或抒情,或议论,或含有深刻含义的语句中,表明或暗示作品的主旨,从而显示出作者或人物情感/态度/心理。
④根据人物描写,分析情感/态度/心理。
对文中人物进行的种种描写,其实往往是作者情感/态度/心理的寄托或流露。
⑤抓住景物特征体会情感/态度/心理。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往往是为了表现与之相同、相似、相关或相对、相反的情感/态度/心理。
3.内容理解方法:①筛选有用信息。
②对有用内容进行概括。
③答案有时可直接从原文引用,有时则要自己概括。
④答题时思维视野要笼罩全篇,要尽量把“因”的点找全,组织答案尽量按照原文顺序。
⑤认真审题,看清需要概括的内容是全篇还是某几段;(明确范围)⑥仿照示例概括段意,注意语言的准确、全面。
(根据已给示例来进行仿写)例题(一)藏起来的右手祝师基(1)站在城北边的山上,不仅能感受满山苍翠,还能鸟瞰全城,这里自然成了摄影发烧友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2)好几次,我在这里练习摄影的时候,都发现一个姓杨的老头特别显眼:他不仅摄影时只用左手,干其他事时也是只用左手,右手老是揣在衣服口袋里。
我有点纳闷,就好奇地问他:“摄影是个技术活,你为何只用左手?”(3)对我的好奇,老杨只是笑笑。
后来,问的人多了,他才回答说:“我要试着用一只手来生活。
”我越发感到纳闷:两只手好好的,干吗只用一只手?(4)时间久了,我知道了更多关于老杨的事。
他原在一家公司工作,从某天开始,老杨在公司干啥事都只用左手,领导觉得他有损公司形象,一气之下便解雇了他。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第二轮)中考语文-《现代文专题阅读之语言品析》课件2
中考链接
第⑥段中母亲接到第一个打给她的电话时,“用惊喜而疑 惑的眼神望着我,讷讷地竟不敢靠前”,“捧着听筒的手在 微微地颤抖'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对自己能接到电话的难以置信;接到电话之后的 激动和兴奋
中考链接
(2010,辽宁省沈阳市)《上天种的花》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 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母亲用温暖的手 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读 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 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 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 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了。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 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
春天的期待
惊蛰刚过,春天坐稳了它的江山。春 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季 节;春天,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 让我们共同在语文田园中耕耘,期待今年 丰硕的成果!
[来源:学科网 z x x k .com]
现代文专题阅读之
语言品析
复习目标:
一、明确考点,有针对性训练。 二、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三、规范答题,准确答题。
结构作用品析 (题目、段落首句、结尾)
说说题目的含义(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 妙用修辞、一语双关、揭示中心 《奔落的雪原》 《小溪流的歌》 《爸爸的花儿落了》 《失根的兰花》 《冬日看海人》《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心声》《生命 生命》 《走一步,再走一 步》结构作用品析 (来自目、段落首句、结尾)小结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讲练测专题28 赏析语言特点(讲义)
专题三现代文阅读第28讲赏析语言特点考情分析【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中对于记叙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几点。
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5.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
6.领略数字时代精彩的文学世界,欣赏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魅力。
【考查重点】1.语言风格2.句式特典3.语言特色【命题趋势】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记叙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走向:一是从选文范围看,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拓展,大多出自文摘类杂志(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特别关注》《微型小说选刊》)等精美时文,作者一般集中于当代热点作家(如张丽钧、张抗抗、毕淑敏、刘亮程、周国平、李丹崖、周海亮、马德、丁立梅等)。
二是从选文内容看,更加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要求,更加注重对文化内涵、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挖掘,十分重视选文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文章占较大比例。
三是从命题方向看,分值比重仍会不断加大,主观试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受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有所体现。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9教材例文学考点94
【教材其他设问】 1.(七上《散步》“思考探究”)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 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 2.(八上《背影》“思考探究”)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 起了什么作用?
【随州设问】 1.(2019·随州第 5 题)文章以“故乡的风”为题,有什么作用? 2.(2017·随州第 21 题)文章以“拉面”为题,有何作用? 【全国设问】 (2022·河北)阅读选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寻找“红衣姐”》。
【随州设问】 1.(2022·随州第 9 题)探究文章的主题及其现实意义。(见本书 P122“中 考真题体验”一、5) 2.(2019·随州第 9 题)概括选文主旨,并探究其中反映的时代精神。
【教材其他设问】 1.(七上《植树的牧羊人》“思考探究”)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 的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 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 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考点 13 拓展探究(2016,2015) (原题呈现 P145)5.(八上《白杨礼赞》“思考探究”改编)文章开篇入题, 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你认为有必要写高原 景象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示例】有必要。通过写高原景象,交代了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 托出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杨树出场铺垫、蓄势。
(3)分析内容主旨:①根据标题找出文章中的相关段落,概括主要内容(对 象+事件);②明确文章主旨,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答题规范】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内容主旨。 考向 2 标题作用 (原题呈现 P144)2.(2)本文以“白杨礼赞”为题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内容上: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奠定全文的感情 基调;结构上:总领全文并充当文章的线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范本(2篇)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范本一、古文篇1. 宋词赏析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而它在语文中考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生在复习期间需要重点理解和分析宋词的意境、修辞手法以及文化内涵。
常考的宋词有《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水龙吟·丙辰中秋》等。
2. 唐诗鉴赏唐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顶峰之作,也是语文中考复习的重点。
学生应该熟悉常见的唐诗名篇,如《春晓》、《静夜思》等,并且要掌握其中的意境、修辞手法等。
3. 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语文中考的常见题型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的古文阅读技巧,包括理解古文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辨析词义等。
常考的古文有《岳阳楼记》、《论语》等。
二、现代文篇1. 散文阅读散文阅读是语文中考的重点之一。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并理解散文的意义、主题、写作手法等。
常见的散文题材有人物、景物、故事、描写等。
2. 中篇小说中篇小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它一般是指篇幅介于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之间的小说作品。
学生在复习期间要熟悉并分析中篇小说的结构、情节、人物形象等。
3. 长篇小说长篇小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它一般指篇幅较长的小说作品。
学生需要读懂并分析长篇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塑造等。
三、文学常识篇1. 文学常识学生需要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如文学流派、文学家、文学作品等,以便在语文中考中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
2. 文化常识学生需要了解一些文化常识,如历史、地理、传统文化等,以便在语文中考中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
四、阅读策略篇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中考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的阅读理解技巧,如抓主旨、理解细节、推理判断等。
2. 阅读速度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速度,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完考题,并且正确地理解题意。
3. 阅读材料分析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意义、主题、结构等,以便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以上是____年语文中考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范本(2)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的考点归纳总结如下:1. 主题意义理解:阅读理解文中的主题意义,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03:赏析语言特点(原卷版+解析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03:赏析语言特点(原卷版)考点解析:品味散文语言主要指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就是分析、理解那些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把握它们对形象刻画、事件叙述.结构安排、表达主旨产生的作用。
散文的语言描写细腻,表达深刻,内涵丰富。
高考散文命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散文中负载信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语句(重要词语、句子)进行理解。
鉴赏语言特色类题型,其命题角度多为局部的,也有从整体上考查的。
局部语言赏析题也是从词语选用(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文言语,是使用成语还是引用古诗文)、句式选用(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陈述句与感叹句、反问句)、修辞手法(主要角度)、语言特色四个角度切入的。
不过,还有一个角度虽不常见,但须关注,即语言之美。
可考虑汉字声调的平仄相间,双声叠韵词的使用,叠词、单音词的妙用及押韵等问题。
当做到以声传情时,语言就具有了声韵美和情韵美。
文章整体语言的赏析虽也从上述方面切入,但更多的是从语言风格角度切入的,如生动形象、质朴平易等。
鉴赏散文的语言特色,主要从分析文本全篇或某段的语言特色(风格)及表达效果这两个角度进行考查。
一般而言,散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生动、形象、凝练,具有强烈的感彩。
不同类别的散文,其语言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本考点侧重从欣赏的角度来品味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命题者一般会选择表达上富有特色的语句(或段落),往往一题三考,即含义、作用、赏析。
这类题目又分两种,一是侧重语言特点的局部赏析,一是侧重语言风格的整体赏析。
常见的设问形式(1)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2)请简要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
(3)文中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方法指导审清语言特色的题干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语言特色”“表达效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鉴赏语言特色的角度(1)用词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现代文阅读
——文学作品语言品析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总结记叙文语言品析的方法。
2.体会、欣赏优美的语言文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归纳总结记叙文语言品析的方法。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考要求:
A.体会和推敲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B.借助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
C.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文学作品语言的品析,常常通过作品中一些最能体现作品特点的关键句考查,由此确
定我们这节课的专题,中考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语言品析。
二、怎样进行语言品析
文学作品语言品析大概包括两类:一、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品味句子的含义。
板书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文学作品语言品析
品味句子的含义
什么叫有表现力?
一般指语言简洁准确、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
典雅、凝练、朴素等。
很多时候这种表现力是因为它使用修辞方法实现的。
(一)、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抓修辞方法
⑴、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重重细细的波纹。
(教会方法)—— 2010 南京市中考《天窗》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美妙和我听雨的沉醉。
答题步骤①修辞手法(比喻、拟人)②表达效果(生动形象)③表达作用(表现了雨
声的美妙(客观描述)和我听雨的沉醉(主观情感)。
提醒 :
谈表达作用时,不宜脱离句子,空谈主旨 .
⑵、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
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刘成章《安塞腰鼓》)
这个句子用比喻与排比连用的句式(
效果),就像安塞腰鼓的鼓点声铿锵有力感)。
修辞手法),语势强劲豪迈,有着鲜明的韵律感(表达(客观描述),表现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叹(主观情
作业试批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⑴、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实战演练)
—— 2009 南京市中考《蔷薇几度花》P98-99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表现作者对那一丛蔷薇花的赞美。
⑵、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
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2009 杭州《向一棵树鞠躬》P115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榆树
的渴望和它忍受着干旱和贫瘠的苦痛。
“拦”不住雨水,“挽留”不住露珠,表现了榆树对雨水对于一些没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应如何品析呢?
2、抓关键词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等。
⑴、“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快地流下来了。
”
探攀着上面,我的泪很
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⑶、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
抓什么样的词语对赏析这句话有帮助?什么是叠词?有什么作用?)
答题步骤①找出赏析的词语②表达效果③表达作用
运用叠词,文句形象且有音韵美,写出雨声的美妙和我听雨的沉醉。
重重细细的波纹。
(可以
小试牛刀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
——— 2008 南京市中考《田野上的白发》
“跪、爬行”这两个动词突出了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了母亲此时太累了,体力不支,表现
了母亲的坚强。
(二)品味句子含义
主要指文中具有强烈感情色彩和深刻含义的句子。
它们在文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
或升华主题的作用。
(学生做后,总结方法)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2010 南京市中考《天窗》
揭示中心
▲
A抓有比喻义或象征义的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围绕文章的中心作答
答案:
“生活的根”指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或成长的基础。
这句话指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
个人一生的发展。
或: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
(2 分,意对即可 )
B抓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
如有些词语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或是正话反说等
特殊含义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背影》
“聪明”本是褒义词,在这里褒义贬用。
这是作者事后省悟过来时对自己的责备之词。
只
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迂腐,而不能够体谅父亲的爱子之情,真是太不聪明了。
答题步骤①
找出有特殊含义的词,确定用法②表达效果兼作用
当时
小试牛刀
第( 16)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 3 分)—— 2008 重庆《别踩疼了雪》P117
▲
答案: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或“困难”、“磨难”,扣“夜黑”。
1 分),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扣“雪白”。
1 分),我们就能乐观面对,就能战胜不幸(扣住“压”。
1分)(意合即可)答这类题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围绕文章的中心回答问题,切不可断章取义或作孤立的
分析。
有时候,指定赏析的语句会有多个答题点,需要从几个角度进行赏析。
做语言赏析类试题时,注意答题的步骤。
三、综合练习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2 分)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 2008 南京市中考《田野上的白发》
2、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3分)————2009南京市中考《蔷薇几度花》
3、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
(3分)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 2010 河北《最美的善举》
答案
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而“一行行”“整齐匀称”则突出了母亲
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意思对即可 )
2、“甜”字,一语双关,既写出了老人的手工灶糖给人们带来了甜甜的滋味,还赞美老
人的手工灶糖给很多人带来了甜蜜和快乐。
3、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
一般”,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
画线句子传
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四、作业《五年中考三年模拟》
P102十一 (2)
P109二( 3)
P113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