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陆军讲武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
云南陆军讲武堂
“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

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

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

创办于近一个世纪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直到今天遗址尚存,并且于1988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就是位于昆明城中心、著名风景区翠湖西岸承华圃这块土地上,现今还存在着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

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

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

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

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

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今天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

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不仅平添几分古色古香,也显现了讲武堂当年的雄宏气魄。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开办于1909年。

与创办
云南陆军讲武堂
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

清朝末年,清王朝为挽救垂亡的封建统治地位,镇压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开始效仿西方,建立新式陆军,兴办军事学堂。

云南陆军讲武堂始建于1907年,1909年正式开学,1928年结束。

原武备学堂总办高尔登任总办(校长),李根源任监督(教育长),学生分甲、乙、丙三班,设步、骑、炮、工4个兵科。

甲班学生来源于清朝新军驻滇部队19镇的营、连、排级军官,要求除毕业于日本人军官学校及军官学堂外,均需入堂受训;乙班学生从巡防营的营、连、排级军官中抽调有一定文化者进行;丙班学生招收16-22岁的普通中学毕业生。

云南陆军讲武堂至1928年为止,共招收学生4000多人。

云南陆军讲武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讲武堂的教职员工基本上由留日学生中的同盟会员担任,学校各兵科科长、执事官、各班班长基本上是同盟会会员。

同盟会在讲武堂建立了秘密组织,在师生中传播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扩大同盟会组织。

讲武堂的学生中有几位成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其中有丙班的学员朱德、12期华侨学生叶剑英、17期学生崔庸健等。

当时,晚清编练新军,计划在全国编三十六镇(师),其中第十九镇建于云南。

新军编练亟需新型军官,清政府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作出统一的规定:“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护理云贵总督兼云南藩台沈秉经向清廷奏准,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

校址设在昆明原明朝沐国公练兵处,占地7
万余平方米。

1909年(宣统元年)8月15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高尔登为首任总办(校长)。

学堂开办之初,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科,设甲、乙、丙三班。

课程仿照日本士官学校加以调整而成,分为学科、术科两项。

讲武堂聘用了一批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日本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任教。

朱德铜像
至辛亥革命时,讲武堂已为云南新军输送中下级军官600余名。

在辛亥云南起义和护国运动中,云南陆军讲武堂是培养革命力量的重
要据点,团结云南革命力量的核心。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胜利的
消息使云南的革命党人深受鼓舞,蔡锷、李根源等几次举行秘密会议,决
定10月30日晚在昆明发动起义,并推举蔡锷为起义军总司令,李根源为
副司令。

是晚,以讲武堂学生为骨干的起义军向总督署等要地发动攻击,
经过10多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起义军占领昆明,即通电全省、全国成立中华军都督府。

辛亥云南起义的成功,推翻了清朝在云南的统治,支援了武
昌起义,推动了辛亥革命在全国范围的胜利。

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
讲武学校。

以云南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在护国、护法战争中战
绩辉煌,故学校声誉日隆,威名远扬。

邻省甚至邻国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来
昆明报考求学。

据不完全统计,从第十一期至第十七期,朝鲜、越南来留
学的青年达200余名。

1930年,龙云在讲武学校成立滇军教导团,龙自兼团长,除步、骑、炮、工四兵科外,增设宪兵、经理、交通三个区队以培养专业军官。

教导
团共办三期。

至此,云南陆军讲武堂、讲武学校共办22期,包
叶剑英铜像
括校内举办的各种培训队、班,共培养各类军官、军士约9000人。

1915年,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出卖
国家主权,激起中下级军官的极大愤慨。

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由云南
陆军讲武堂的进步师生组织和发动了一场永灭帝制、再造共和的伟大革命。

当时云南将军唐继饶和从北京秘密来昆明的蔡锷等人于1915年12月25日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武装讨袁,编组护国三个军,出师、川、桂、湘。

讲武堂为适应扩军需要增设了班次,为前线作战培养了大批中下级军官,在全国人民的声援下,云南首义的护国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938年,该校按黄埔军校系列,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

黄埔军校的9个分校,均由蒋介石兼校长,具体实行主任负责制,昆明分
校由龙云兼主任。

依照黄埔军校系列定为黄埔第十一、十四、十六、十七、
十八、十九、二十期,培训各类学员近8000人。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9月,第五分校奉令停办。

云南陆军讲武堂这块地方,不仅紧靠着昆明城内中心一颗耀眼的明珠—翠湖,而且还由于其绿树成荫、湖水清澈、环境幽雅、鸟雨花香,更使之成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云南陆军讲武堂与翠湖两相陪衬,从而又使之成为人文色彩浓郁的风景名胜旅游之地。

[1]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创办与清末新军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

20世纪初,
练兵场
清政府决定在全国编练新军36个镇(师)。

地处边疆的云南,因国防需要,计划建立新军两镇。

1909年2月,云南新军编成一个镇,被授予第十九镇的番号,官兵总计为10900人;与此同时,全省巡防队也改为营制,共62个营,第十九镇与巡防营官兵总计约3.5万人。

新军的编练迫切需要新式军官,因此开办陆军学堂以培养人才,势在必行。

云南陆军讲堂是清末各地创办的讲武堂中最为重要的一所。

它初办于1907年9月,由陆军小学堂总办胡景伊兼管,开学之初有学员86人,而到2月,留堂者仅41人,学堂设施及教学质量均较差,结果才7个月就停办了。

一年以后,由护理云贵总督沈秉堃及云贵总督锡良经过一番筹备后又重办。

云南陆军讲武堂复办之际,正好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6期中国留日学
教室
活动场所,革命党人事实上掌握了讲武堂的
大权,使之成为
兵器
要据点,成为西南地区团结革命力量的核心。

筹备之初,讲武堂总办(相当于校长)由云南兵备处总办高尔登兼任,同盟会员李根源任监督(相当于主管教学训练的副校长或教务长)。

到1910年5月,高尔登连名义上的讲武堂总办也辞了,李根源继为总办,沈汪度为监督,张开儒为提调,这样,讲武堂的一二三把手全为同盟会员所担任。

正是因为如此,重办以后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焕然一新。

云南陆军讲武堂在其开办之初,明显地有几个重要特点,使它显得更不一般。

第一、规模较大,班次较多
,学生人数也比较多。

云南陆军讲武堂一开始就开设了甲、乙、丙三班,计420人。

以后又从丙班学员中挑选成绩优秀者100人,特授学术,为特别班。

1910年初随营学堂(系由部队中选拔学术科学好的军士和上等兵,加上一部分普通学校学生)200人并入丙班。

同年5月,云南两级师范学堂的优秀毕业生有志从军者30人,投入讲武堂,于是讲武堂又设一“附班”。

这样,开办之初,全校学生只有630人,1910年8月,甲、乙两班第1期学员毕业时,又调选了甲、乙两班第2期学员各80人入堂学习。

这样,辛亥革命爆发前,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接受过军事训练和民主革命思想洗礼的近800人。

这批人返回新军和巡防营,成为辛亥云南起义的重要骨干和基本的力量。

第二、学制较长
根据清末关于军事学堂学制的规定,讲武堂的学制每1期一般为4个月,除假期及往返时间外,实际在堂学习时间仅为3个月,而云南陆军讲武堂甲、乙班学制为1年,特别班为两年半,丙班为3年,学制要比规定的时间长几倍(而实际执行却又短一些)。

第三,课堂设置完善
教学质量较高。

云南陆军讲武堂分步兵、炮兵、骑兵、工兵、辎重五种兵科。

甲、乙班入堂后重点学习军事学科,如地形学、筑城学、兵器学、
军制学、卫生学等,并学习兵科教程,如本兵科的典、范、令等。

丙班、特别班先学习普通学科及军事学基本教程,如国文、伦理、器械画、算术、史地、英文或法文、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阵中勤务令、工作教范、野外演习等,然后分科专业学习军事学科和本兵科教程。

学校的制度和作风是仿效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纪律非常严格,每天上课6小时,上操2小时,早晨有体操和跑步,晚上还有自习,而且夜间有紧急集合的训练。

由于课程较为完善、教学严格、纪律要求高,使得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生的质量在当时与其它军事学堂相比,高出一筹。

由于这些特点,使云南陆军讲武堂成了培养民主革命战士的军事学校,并且对云南以及全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云南陆军讲武堂复办后,经过李根源等人的努力,终于在1909年9月28日开学。

制定的校训为“坚忍刻苦”四字,讲武堂还制作了系列军歌,歌词慷慨激昂,富有感染力,每晨早操都要集中唱讲武堂军歌。

我们已知讲武堂的系列军歌有七首,其中重要的一首是:
风云滚滚,感觉他黄狮一梦醒。

同胞四万万,互相奋起作长城。

神州大陆奇男子,携手去从军。

但凭团结力,旋转新乾坤。

哪怕它欧风美雨,来势颇凶狠。

练成铁臂担重任,壮哉中国民!壮哉中国民!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凭双手撑住苍穹。

睡狮昨天,醒狮今天,一夫振臂万夫雄。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翘首昆仑,风虎云龙,泱泱大国,取多用宏。

黄帝之裔神明胄,天骄子,红日正当中。

辛亥革命以后,云南陆军讲武堂改名为云南陆军讲武堂学校,继续办了19期,先后培养了数千名人才。

讲武堂师生在后来的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推翻蒋家王朝的解放战争中,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中国人民以至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

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较著名的有: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毕业生:
学、筑城学、卫生学、马学,各种典范、令,以及战术实施,沙盘教育,野外演习等。

讲武堂的教官军事素养好,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学效果非常突出。

讲武堂的教官和学生在后来的军事生涯中,经得住战火考验,不仅具有新的军事知识理论,熟知战术战法,而且能征善战,英勇无比。

所以,滇军被后人称誉为"强兵强将,能征惯战"的队伍。

讲武堂在进行严格军事训练的同时,也注重学员操行的培养,要求着装军容一丝不苟,要求学员和善礼貌,公买公卖,严禁惊扰百姓。

学校用正直与忠诚的爱国主义精神熏陶影响学生。

正如李根源编写的校歌所唱:"风潮滚滚,感觉那黄狮一梦醒,同胞四万万,互相奋起作长城……练铁肩,担重任,壮哉中国民:正当中!"这一切正好与清朝统治者的愿望相反,讲武堂成为了培养大批民主革命战士的新式学校,成为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主要阵地。

李根源是较早加入同盟会的会员,他以隐密的革命党人身份主办讲武堂后,乘机大量聘用具有士官毕业生资格的同盟会员及具有革命思想的人土到校任教。

全校教官41人,同盟会员有17人,反清革命派有11人,倾向革命的教师有8人。

1910年4月李根源任总办后,委任湖南籍土官生沈汪度任监督,加上原任提调的张开儒,他们3人都是同盟会员。

可以说讲武堂实际的行政领导权已经掌握在革命党人手中了。

在讲武堂的课堂中,在野外演练的阵地上,革命的教官都应用各种方式,用举例、暗示、隐喻的方法,宣传反清思想,"以革命大义激励学生"。

方声涛教官对资产阶级民主的理论很有研究,秘密宣讲孙中山的主张,对学生有很深影响。

唐继尧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李根源让学生看滇越铁路通车,以法国殖民者耀武扬威的现实素材,激发学生反帝爱国情绪。

与口头宣传、现实教育相配合,革命的书刊也在师生中广泛而秘密的流行。

《民报》、《云南》、《警世钟》、《猛回头》等都是进步学生争相传阅的刊物。

但是,革命党人在讲武堂的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云南陆军讲武堂
清兵曾到学校搜查革命书刊,开除了传阅革命书籍的历史教官李伯东,自动剪去发辫的几名学生被监视上课。

李根源任劳任怨,极力保护师生。

大家也团结一心,谨慎开展革命活动。

同盟会在讲武堂的组织十分严密,一般以小组活动,相互之间无横向联系。

而且还秘密发展同盟会员,朱德就是进校后不久加入同盟会的。

这些办法十分有效,才使得反动统治者查无实据。

讲武堂为辛亥革命做了较好的人才准备。

留日回国的同盟会员大量进入讲武堂和云南新军,正是革命党人遵循孙中山革命计划的一种安排。

朱德忆当时的情形说:"大家经常谈论和考虑的,就是怎样发动革命起义。

在昆明"重九起义"中,曾在讲武堂任职的教官占大多数。

新军中的讲武堂毕业生在起义斗争中起着重要的骨干作用,在这一场真刀真枪的浴血拼杀
中,讲武堂师生身先士卒,有的英勇牺牲。

云南陆军讲武堂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熔炉。

在后来反对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中,讲武堂师生怀着尚武报国的忠诚,不惧强权,不畏牺牲,勇往直前,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建立了举世瞩目的功勋。

历届毕业生中,许多人后来成为杰出的革命将领。

第三期的朱德、第十五期的叶剑英,双双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

龙云、卢汉将军为云南和平解放做出过贡献。

还有解放军中的白族将军周保中,后来成为朝鲜国家领导人的崔庸健等都从讲武堂走上革命道路。

这些爱国人士和著名人物永远成为了讲武堂的骄傲。

由于该校教员多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很多人在日本学习时就是倾向革命党的分子,一部分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

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概要,使学校成为培养反清革命的重要据点,团结云南革命力量的核心。

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将军,如朱德、叶剑英等。

为充分肯定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培养出众多民族英雄和爱国人士的历史功绩,1983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陆军讲武堂光耀史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