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麻黄汤
麻黄汤的研究
麻黄汤的研究麻黄汤源自汉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主治太阳伤寒表实证。
如今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都有进展,如下所述。
一化学成分1.生物碱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较高,主要为苯丙胺类生物碱,该类成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麻黄的有效成分,至今已分离出10多种麻黄碱,但在不同种麻黄中其含量从1%到3%不等。
近年来又发现了新的生物碱类型:NawwarM A M等从E.alata中分离得到第1个喹啉类生物碱:4羟基7甲氧基2喹啉羧酸)。
StarrattA N等从E.pachyclada ssp. sinaica中分离得到一类新的喹啉类生物碱,分别为:4羟基6甲氧基2喹啉羧酸,4羟基2喹啉羧酸,4,6二羟基2喹啉羧酸。
2.挥发油麻黄所含挥发油成分复杂。
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2,3,5,6四甲基吡嗪、1α萜品烯醇;此外还含有β萜品烯醇、萜品烯醇4桂叶烯、二氢葛缕醇、对孟烯2醇7,1,3,4三甲基环己烯3醛等。
其中四甲基吡嗪和萜品烯醇的含量为2.26%和1.92%;吉力等运用GS MS分析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中挥发油成分,分离得到127个化合物。
从草麻黄中得到82个,木贼麻黄中有39个,中麻黄有63个。
其中1α松油醇的含量较高占31.64%;1,4桉叶素其次占12.80%;十六烷酸占16.22%。
3.黄酮类黄酮是麻黄属中一类重要成分,麻黄黄酮类主要有:芹菜素、山奈酚、槲皮素、无色矢车菊素、小麦黄素、草棉黄素、芹菜素5鼠李糖苷、3甲氨基棉黄素、山奈酚鼠李糖苷、无色飞燕草素、芦丁、白天竺秦苷、白花色甙、4,5,7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醇3OβD葡萄糖苷等。
4.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类麻黄果有一定的营养和食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腹有诗书气自华[11]麻黄果富含18种氨基酸,含量(mg/100g麻黄)如Leu(14.6)、Ile(62.1)、Phe(35.9)、Lys(15.4)、Val(28.4)、Thr(48.0)、Met(6.9)、Arg(111.9)、His(12.4)、Tyr(12.1)、Cys (40.8)、Gly(37.9)、Ala(165.7)、Ser(97.5)、Glu(350.3)、Asp(474.2)、Pro(162.8),并发现麻黄果氨基酸除了异亮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明显低于草莓中的以外,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都接近或超过草莓中的相应氨基酸含量,另外,含有较高的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医道宗内经伤寒论实修10.麻黄汤与汗法
10.麻黄汤与汗法麻黄汤与汗法前面讲到的两条条文中,仲景都用到了“麻黄汤”。
这里,我们就来具体讨论一下这个“麻黄汤”。
麻黄汤方如下:———————————————————————————————————————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一作“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
———————————————————————————————————————一、仲景第一方——麻黄汤很多人,都喜欢尊奉“桂枝汤”为仲景第一方。
其实,这些人,大多是一些不敢使用“麻黄”的人。
仲景所撰的《伤寒杂病论》,是以“伤寒”二字,来定名、立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仲景的这本伤寒杂病论》?书,为什么要定名为《伤寒只要通读过一遍这本书的人,就不难发现:其实仲景的这本书,讨论的就是【外感】的发病情况。
而这个【外感】的内容,是涵盖了中医“病因学”中“外因”中的外感“六淫”的相关内容。
也就是说,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讨论了外感六淫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外邪入侵人体导致发病的一些基本情况。
虽然除了“风|寒”之外,其他几个外邪,相对来说讨论的内容较少,但伤寒杂病论》呢?且不说其他的几种,就说在这本书中,与“寒邪”相并讨论的“风邪”,就至少也是有的。
仲景为什么要定名为《伤寒一直没有少过。
仲景也在太阳病、阳明病等章节中,在讨论“伤寒”的同时,必然会谈到“中风”,如“太阳伤寒”、“太阳中风”;“阳明伤寒”、“阳明中风”等。
可见,至少仲景在撰写条文的时候,是把“中风”放在“伤寒”的同样高度来编写的。
那么,仲景为何不定伤寒杂病论》?名为《中风中风杂病论》而叫做《伤寒大家不要以为这是没事扯着玩儿的话题啊,这是一个对大方向认识的问题。
前面已经谈过了,从广义上说,【伤寒】,是外感诸邪的总称。
麻黄汤证伤寒论
麻黄汤证伤寒论关于《伤寒论》中药物剂量折算的问题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千二百黍实其龠合之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汉书˙律历制》(二)伤寒表实证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经典著作教研室岳小强麻黄汤证【原文】★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黄湯主之。
()【病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治法】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方药】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辛温开腠发汗一宣一降止咳平喘两两个两先煎麻黄去上沫分三次服服药后温覆取微汗汗出病解停服饮食清淡适量。
【麻黄汤方后注】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不須歠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原文】太陽病脉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
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①劇者必衄②衄乃解。
所以然者陽氣重③故也。
麻黄湯主之。
()太陽病脉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词解】①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②衄:此指鼻出血。
③阳气重:此处指阳气郁遏较重。
【原文】傷寒脉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黄湯主之。
()【原文】脉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黄湯。
()脉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黄湯。
()【原文】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黄湯。
()【析义】太阳病症状: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等阳明病症状:不大便等喘与胸满为本条主症。
先表后里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
◇桂枝汤方证麻黄汤方证证名中风伤寒病因风寒风寒病机卫强营弱卫闭营滞症状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脉浮紧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辛温发汗调和营卫特征药桂枝配伍芍药姜枣配甘草麻桂与麻杏相关脏腑脾肺煎服法饮热粥、温覆温覆汗法禁例【原文】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淋家①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②。
()瘡家③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④。
()衄家⑤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脉急緊⑥直視不能眴⑦不得眠。
()亡血家⑧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⑨。
()汗家⑩重發汗必恍惚心亂⑾小便已陰疼⑿與禹餘粮丸。
麻黄汤证-伤寒论
1.先煎麻黄,去上沫; 2.分三次服,服药后温覆,取微汗;汗出病解 停服; 3.饮食清淡适量。
病人服药后出现流鼻血,是不 是病情加重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文】 太陽病,脉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 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 微除,其人發煩目瞑①,劇者必衄②,衄乃解。 所以然者,陽氣重③故也。麻黄湯主之。(46) 太陽病,脉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 愈。(47) 【词解】
太阳病症状: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等;
阳明病症状:不大便等;
喘与胸满为本条主症。
先表后里,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
桂枝汤方证
证名 病因 病机 症状 治法 特征药 相关脏腑 煎服法
中风 风寒 卫强营弱
麻黄汤方证
伤寒 风寒 卫闭营滞
恶风、发热、汗出、脉浮 恶寒、发热、无汗、身痛、 缓 脉浮紧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桂枝配伍芍药,姜枣配甘 草 脾 辛温发汗,调和营卫 麻桂与麻杏 肺
(4)小青龙汤证(40、41)
【原文】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①,乾嘔發熱而欬, 或渴,或利,或噎②,或小便不利、少腹滿③, 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40)★ 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發熱不渴。服 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41) ★ 【词解】
(3)大青龙汤证(38、39)
【原文】 太陽中風,脉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 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脉微弱, 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 肉瞤①,此為逆也。(38)★ 【词解】
①筋惕肉瞤(shun,音顺):肌肉跳动。
【病机】风寒束表,内有郁热。 【治法】发汗解表,内清郁热。 【方药】大青龙汤 麻黄汤倍用麻黄、甘草,加石膏、生姜、大枣。
麻黄汤
方解
风寒伤人肌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营气涩而不畅,所以外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内见喘逆。此时,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使肺气宣,毛窍开,营卫通畅,汗出而在表之风寒得解,诸证悉除。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的君药,并用来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本证之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黄、桂枝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所以柯琴评麻黄汤曰:“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 方义2: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夫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方剂学》讲课稿:麻黄汤《伤寒论》
《方剂学》讲课稿:麻黄汤《伤寒论》学习麻黄汤的典型性意义麻黄汤这个方,很多方剂学教材也好,参考书也好,都放在第一个。
为什么放在第一个?有很多方剂首先要了解,学这张方的目的是什么?说它是个基础方。
同时,它有学习的另外一些特定意义。
所以我们很多方有的要标出来,它学习的典型性意义。
它出在《伤寒论》,学习麻黄汤典型性意义有两个。
一个方面,历来把这个方,叫做“伤寒正局”。
古人说它“伤寒正局”,“伤寒”是外感风寒,提到“伤寒”是指的风寒中间重于寒,侧重于寒邪。
“正局”两个字,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典型。
那就是说外感风寒最典型的,伤寒最典型的基础病机。
最有代表性的。
古人没有这种代表性,典型性这些名词。
它叫“正局”,就是最标准的。
你知常才能达变,你掌握了最标准的,以它为参照,就能学习一系列的具体的,外感风寒的治法和方剂。
这是“伤寒正局”的含义。
第二个,人们常把这个方当作第一张方来学。
还有一个,它在我们方剂的君、臣、佐、使基本结构体现上最标准,四个药,非常标准。
是基础方剂的一种典型结构。
你前面总论刚学了君、臣、佐、使这些,到这要看看一个最标准的基本结构。
所以学习一个方,学生要知道,这个方学习一些典型性意义在哪里。
每个方学习,我们不是按照组成、功效、主治这样下来的。
往往先讨论病机分析。
因为跟上面学习的,《中基》、《中诊》里边的这个,《中医诊断学》,诊是诊,断是辨证。
跟辨证捕捉病机这个知识,利用这个原有一些知识,基础知识推理这样下来,所以学习《方剂》,当然也不是一种模型,有几种模型。
我们后面讲到具体方,有的先从药开始,有的先从病机分析开始,最典型可以从病机分析开始。
主证病机分析方解外感风寒表实证,张仲景称之为太阳伤寒。
太阳是表,伤寒以寒为主。
这病机分析围绕着,病机这种推理过程,寒邪作用体表以后,会发生哪些情况,拿体表来讲,人体还得有正气,正气是以营卫作为代表的。
整个人体,说它为气血而已,为阴阳而已。
概括性讲正气的话。
体表的气血,称之为营卫,所以提到营卫,实际上是涉及体表的,还没有涉及整体气血的变化,营卫是气血的浅层,“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汤头歌诀二、汤头歌诀·发表之剂
汤头歌诀二、汤头歌诀·发表之剂汤头歌诀二、汤头歌诀·发表之剂1、麻黄汤〔寒伤营无汗〕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
【方源】·张仲景本方由麻黄(去节)三两,桂枝二两,杏仁(去皮尖)七十枚,炙甘草一两,四味药组成,水煎分三服。
适用于外感寒邪,邪气在表,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痛,无汗而喘,舌苔白,脉浮紧,也就是《伤寒论》说的“太阳伤寒证”。
麻黄辛温,有发汗散寒邪的作用,是本方的主药,所以用它做方名。
桂枝也是辛温药,能引营分的寒邪,透出肌表,随汗而解。
杏仁苦温,有降气平喘和润肺解表的作用。
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还有轻微的解表作用。
所以四药配合在一起,就能由发汗驱除在肌表的寒邪。
但是,汗是人体津液所化,倘若过分大汗,反能伤人。
所以《伤寒论》服麻黄汤后有“复取微似汗”的规定,书中又有汗多亡阳的告诫。
因此歌诀所说“伤寒服此汗淋漓”的“淋漓”,应该活看,不应当认为是服麻黄汤后的正常现象。
2、桂枝汤〔风伤卫有汗〕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桂麻相合名各半,太阳如疟此为功。
【方源】·张仲景桂枝汤是《伤寒论》治太阳中风的一张方剂。
由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共五味药组成,水煎分三次温服。
太阳中风,就是通常所说的外感风寒在表的症候,症状是发热,头颈强痛,恶风自汗,或者恶寒,还可能见到鼻鸣干呕的现象。
因为自汗是表虚,所以不用麻黄。
本方以解肌和营卫为主。
解肌就是用一种比发汗轻的方法来解除肌表之邪。
所以用桂枝解肌散风以调整卫阳,芍药敛阴以调和营血。
再加炙甘草合中益气,生姜散寒止呕,大枣养脾益阴。
于是营卫合,风邪去,发热恶风自汗等症状也就消除。
桂枝汤与麻黄汤在治疗上主要的区别是病人的有汗与无汗。
古人曾说:“有汗不得用麻黄,无汗不得用桂枝”,就是指桂枝汤与麻黄汤两张方剂而言的。
但也有时需要把麻黄汤和桂枝汤各一半,合成一张叫作“桂枝麻黄各半汤”,实际上是由桂枝汤、麻黄汤的各三分之一组成。
JT叔叔《伤寒论偷偷教》19 伤寒方剂-麻黄汤系列-04-杂病问答
我们现在来讲那个肿瘤的通方,就是不抓主症的哦,就是次一级的医术了,可是虽然说是次一级的医术,也是很漂亮的医术。
因为中国人治肿瘤的方子,可以说是到了清朝的王洪绪才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就是神农本草经里头,其实本来就有讲麻黄这个药是可以破积块的。
可是呢,从汉朝一直到清朝这段时间,我们中医遇到肿瘤病,其实一直以来没有很会用麻黄,就是,麻黄,虽然太古时代的本草书就说它是可以破积块,积聚的这个块,可是用来用去都好像有一点不好,就用了麻黄就是发汗嘛,对不对,好像药性进不到肿瘤里面,那一直到王洪绪的《外科全生集》,才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方案,就是当熟地黄,地黄的药剂量是麻黄的20倍这个比例的时候,麻黄的药性会被地黄闷在里面,去发这个骨头缝里面或肉块里面的邪气,也就是地黄麻黄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当然在临床上,我如果开这个阳和汤的话,其实麻黄常常开到3钱,不是开5分。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麻黄其实多半都有制过,就是用热水煮过一道,煮过一道药性就比较弱了,而且我个人认为,觉得麻黄如果用到地黄的20分之一的时候,那个药力是让地黄非常补的进去,但要发出来就要比20分之一再多一滴滴,会比较好发。
所以,我在想古时候如果麻黄没有制过的话用5分OK,我们现在的话就1钱起跳,如果没什么feel(感觉)的话可以开到3钱。
麻黄太多了的话,你喝了这个药会觉得在喝发汗剂,这样就不对。
这个阳和汤虽然说喝了汤之后,要喝几杯酒,就是稍微偏烈一点的酒。
如果是高梁酒就2个小酒杯,如果是绍兴酒就喝个半碗、一碗这样子。
喝了酒之后当然还是会发汗,但是不是要他发麻黄汗,就是那个吃麻黄汤那种一下子身上发热、出大汗,那种反应不要让他有啊。
阳和汤不是一个发汗方。
那这个阳和汤当初中医记载阳和汤的书通常都讲,这个方子不可乱加减,因为的确是这样,因为那个时代的一般的中医,看到麻黄就怕了,看到什么又怕了,常常乱抽掉一个中药里的药,那这样就没有用了。
所以阳和汤里头啊绝对不可以乱动的是熟地和麻黄这一组,这个一定是不可以乱动的。
麻黄汤煎服法商榷
麻黄汤煎服法商榷“麻黄汤”是仲景发汗解表之千古名方。
中药正确煎服法是用药的最后环节问题,清代医学家徐灵台也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笔者以麻黄汤为例介绍中药方剂煎服应用,抛砖引玉,希同行临床应用时应辩证思维、古今借鉴,全程指导合理用药,使效如桴鼓。
标签:麻黄汤;煎服法商榷“麻黄汤”是出自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中》发汗解表之千古名方。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克)桂枝去皮,二两(6克)苦杏仁去皮尖,七十个(12克)炙甘草一两(3克)【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煎服法中有麻黄去节;桂枝去皮;杏仁去皮尖;先煮麻黄,去上沫等方法,笔者就这几种方法作简要总结,以飨读者商榷。
麻黄去节问题,历代有不同认识。
最早在汉代《金匮玉函经》中提出“折節益佳”,南北朝《鬼遗方》中有明确提出“去节”,梁代《本草经集注》中则要求“另理通”。
以上这些主张可能是使之通透易煎的意思。
明代《仁术便览》中说:“根治汗,有连根节全用者”。
所以麻黄根与节不能混为一谈。
历代认为麻黄草质茎发汗,根止汗,现代多去根用。
麻黄去节问题,有报道称节、节间、全节三者小鼠毒性实验表明,以节的毒性最大,特别是出现惊厥现象,从古至今要求麻黄去节是有道理的。
亦有报道称节所含的生物碱含量为节间的1/3,但节的重量仅占全草的3%,生物碱主要集中在节间(髓部),不去节对药效影响不大。
“桂枝”这一药物名称始见于唐659年苏敬《新修本草》。
唐以前的桂类药名称常用有桂、美桂、筒桂、牡桂、菌桂、皮桂、桂心等,实际是樟科植物桂之皮。
从《本草经集注》《雷公炮炙论》等书的描述,以及马王堆出土的实物来看,应为较厚的桂皮(身干或粗枝皮,类似今之肉桂)。
从《新修本草》的出现“桂枝”药名推测,唐之前有存在“桂枝”药名的可能性,但目前未见有可靠文献证明。
麻黄汤精解
还魂汤之说相信很多人一定听说过孟婆汤。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我们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碗忘川河水煮的孟婆汤。
孟婆汤比喻人们在死别的时候,往黄泉路上,放下一切,挥刀斩袖,然后化为飘缈,喝了孟婆汤意味着阴阳相隔,真正的生死相离,再也没有牵挂。
这是一碗沉重而令人心酸的汤!然而,伟大的中医总是以人为本,驱疾除病,救人于水火,创造出很多让人魂回魄归的汤剂。
下面这款汤,叫还魂汤!还魂汤,顾名思义就是断了“奈何桥”,救人于鬼门关!汤名出自中医古籍《千金》卷二十五。
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解释这本书的《千金方衍义》这样说:此即《伤寒论》“太阳例”中麻黄汤,以桂心易桂枝入肝以招其魂;麻黄入肺以通其魄;杏仁入络以降其逆;甘草入腑以缓其暴,暴逆散而魂魄安矣。
对照伤寒论条文,此汤确是汉代张仲景所用的麻黄汤。
有的人说生姜汤就是还魂汤,因为生姜也叫“还魂草”。
这种说法是望文生义随意乱说的是。
这个汤是治病的,但愿人人健康,永远都不用喝它!麻黄汤的组成下面就来学习一下此汤。
先看看麻黄汤是什么药汤,这么神奇。
麻黄汤组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煮法及吃法:煮水运以上四味中药,用水9碗,先煮麻黄,煮到水减二碗,再刮去上沫,然后放入其他药,煮取二碗半,去滓,趁药汤温服大半碗。
以出微汗为准,不需再喝热粥来增强发汗,如果吃一剂好了的话,其他二剂就不要吃了。
值得注意的是,方中的剂量是汉代的剂量,而且是相当于现代三剂的量,换算为今天的量,组方剂量如下:麻黄45克桂枝30克去皮甘草15克炙杏仁30克去皮尖以上煮法也是三剂一起煮的煮法。
为方便记忆,有网友将药方组成记成:干妈贵姓(即甘麻桂杏)。
麻黄汤的原始出处麻黄汤出自伤寒论,以下条文是对其的表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论》麻黄汤
《伤寒论》麻黄汤《伤寒论》麻黄汤导读:本文收集了麻黄汤的条文,麻黄汤的功效与作用,失治误治后处理,麻黄汤的临床运用医案。
【麻黄汤条文】 1.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倶紧者,名为伤寒。
(3) 2.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 3.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6) 4.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37) 5.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
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麻黄汤主之。
(46) 6.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1) 7.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2) 8.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55) 9.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232) 10.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235)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二两(6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12g)甘草炙,一两(3g)按:用量可据病症轻重、体质强弱增减,然桂枝、甘草绝不可大于麻黄。
【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煎服方法】水浸30分钟,煎30分钟,约400ml,分2次温服(药凉影响发汗)。
覆被使微汗,一服愈,止后服。
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以防蓄水。
【功效主治】太阳病,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咳喘,舌淡红润,苔薄白,脉象浮紧者。
【麻黄汤加减】1. 脉不浮紧,反沉而微细,少阴病也,加附子。
(参考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 2. 兼口咽干燥,喜饮思冷,烦躁等内热证者,加石膏。
(参考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3. 脉虚无力,或素体虚弱,或大病后、产后,酌加人参、黄芪、当归、熟地。
《伤寒论》麻黄先煎去上沫之煎服法
2 . 4 .
荥艾 灸 之 。冬 日天 阳之气 在 下 ,人 体 之 阳气 潜 于
内 ,冬天 阴寒之 邪盛外 ,故而取 井荥 以调脏 腑 内敛 之 阳 ,消亢烈 之寒 阴 ,至春来 害生之 时 ,能够强身
( 本 文 编辑 : 苏
玲 本 文校对 : 苏 玲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3 — 1 6 )
《 伤寒论》 麻黄先煎去上沫之煎服法
丁 庆 刚
( 长 春 中医药 大学 附属 医院针 灸科 ,长 春
摘
1 3 0 0 2 1 )
要 :麻 黄在 临床 应 用 中 ,其 煎 煮方 法不 同得 到 的疗 效也 不 同 ,所 以临床 中非 常 重视麻 黄 的 煎煮 方 法 。在 《 伤寒 论》 、 《 备
Sh a n g h a n L u n or l R e mo v i n g F r o t h D e c o c t i o n Me t h od o f E p h e dr a De c o c t e d E r a l i e r
D I NGQ i n g g a n g
护生发之少 火 。故春 夏之艾 灸应 先深 灸至 筋骨 部 , 得 气 后 再 引 持 阴气 到 达 阳分 皮 肤 部 。秋 冬 应 先 艾 灸
皮 肤 部 ,得 气 后 再 推 行 阳气 到 达 筋 骨 深 部 。 此 法 能
第 2 0 1 l 3 5 卷 年 第 4 8 期 月 ・ 总 下 第 半 2 0 月 8 期 刊
本 。人赖 阳气 以生 ,人 有 一息 阳气则 不 死 ,故 阳气 若
麻黄汤临床新用
麻黄汤临床新用作者:贾青梅王胜圣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第06期处方来源汉·张仲景《伤寒论》。
药物组成麻黄9g(去节),桂枝6g(去皮),甘草3g(炙),杏仁70个(去皮尖)。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常规用法上4味,以水9升,先煮取麻黄2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2.5升,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汤将息。
麻黄昧辛性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解肌散风,协麻黄发汗,兼除骨节疼痛;杏仁苦温,宣降肺气,得麻黄以助平喘之功;炙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为发汗峻剂,是治疗太阳伤寒表实无汗证的主方。
临床新用麻黄汤加羌活12g,白芷10g,葱白2寸,生姜10昏用治风寒感冒,形证俱实者。
方中麻黄麻黄汤加细辛5g,干姜8g,苏子12g,五味子8g,地龙15g,治疗风寒闭肺之支气管哮喘。
麻黄汤加半夏12g,葶苈子10g,白芥子9g,苏子12g,治疗痰饮弥肺之咳喘,效佳。
麻黄汤加制附子10g,辽细辛4g,制草乌9g,川芎10g,温经驱邪,治疗风寒痹痛,畏风恶寒,肢体掣动,拘挛不利,脉象沉紧者。
麻黄汤加独活12g,桑寄生18g,怀牛膝12g,地风10g,秦艽12g,木瓜15g,驱风止痛,治疗坐骨神经痛。
麻黄汤治疗病毒性肺炎,证属寒毒闭肺,宣降失司,方中配伍射干12g,地龙15g,冬花12g,细辛4g,苏子10g,温肺平喘。
麻黄汤加辛夷10g,白芷12g,细辛4g,苍耳子15g,川芎10g,治鼻渊。
新用方义麻黄汤原本是治疗风寒感冒表实无汗的主方,由于方烈峻汗,多不敢使用,其实,麻黄汤在临床中使用,只要剂量不超常,不像人们所讲的那么可怕。
像冬季风寒袭表,形证俱实,周身恶寒,无汗体痛,头痛恶心,脉象浮紧者,非汗出不足不言于祛邪,汗要出得恰到好处,不可屡汗伤阳。
临床中遇有风寒闭表的情况下,适当掌握麻黄与桂枝配伍的剂量,使汗出适度又减少身疼痛,配伍川羌活12g,白芷10g,川芎10g,生姜6片,葱白3寸,防风12g,3剂即安。
伤寒论第46条:麻黄汤
伤寒论第46条:麻黄汤伤寒论第46条原文: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
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麻黄汤主之。
衄,即出血,尤指鼻出血。
泛指外伤之外的身体出血,比如齿衄为牙龈出血,皮衄指皮下出血,肌衄指肌肉出血等等。
鼻出血是最常见的。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全是太阳伤寒的症状。
“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
太阳伤寒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过了八九日,还没好。
可见病程已经比较长了。
这时,表证仍在,即病性仍然还是太阳伤寒。
所以仍然要以汗法治疗,当发其汗。
前面讲了太阳伤寒的症状,当然就是用麻黄汤治疗。
总之,太阳伤寒不管过去了多少天了,只要病性仍然是太阳伤寒,那就还用麻黄汤。
所以,张仲景就用了“麻黄汤主之”一句。
“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本条病例有一点特别,主要是患者本身的体质原因,他不容易出汗。
服了麻黄汤之后,仍然没有痛痛快快地出汗,所以表证还是没有解除。
“服药已微除”服用了麻黄汤之后,稍微出了点汗,病情稍微有缓解。
但是没有完全痊愈,甚至只是轻微有一点缓解,微不足道。
“其人发烦目瞑”即患者感觉很烦躁,不愿意睁眼,或者睁眼会有眩晕,更加烦躁。
因为麻黄汤相对比较温燥,所以服药后如果表邪未解,就容易增加里热,里有热则烦躁。
如果汗出表解则不会有里热,就不会烦躁。
“剧者必衄,衄乃解”这种表未解里热又增加的情况比较严重,就会出现鼻出血的现象。
但是,鼻出血之后,病反而会痊愈。
邪有出路,病则解。
这种通过鼻出血而导致的痊愈,就是衄解。
所以,鼻衄也是可以治愈表证的,其原理和刮痧拔罐等中医疗法是一致的。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就是说,之所以出现衄解,是因为阳气重。
比较通俗易懂的说法应该是,患者卫气(体表的阳气)比较强大,患者血脉和体表的营气(体液和血浆)也比较充沛。
一方面卫气闭郁,紧缩,一方面营气充斥,扩张,双方对立交争,最后毛细血管壁被撕裂,进而出血。
方解
解表剂1麻黄汤《伤寒论》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方解: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夫宣所致。
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
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
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
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
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
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
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2桂枝汤《伤寒论》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方解: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
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
”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
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
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
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
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
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
伤寒论汤头歌诀九十二首
《伤寒论》汤头歌诀麻黄汤类方歌(八首)一、麻黄汤: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
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
不汗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
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
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连翘赤豆汤,湿热兼表身发黄。
麻翘姜辛梓皮枣,杏仁赤豆煮潦浆。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
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特长。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
此方本来无里症,助阳发汗保康乐。
八、麻黄升麻汤:麻黄升桂汤芍姜,知膏天冬苓术黄。
归蕤炙草十四味,寒热并用和阴阳。
葛根汤类方歌(三首)一、葛根汤: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
二阳合病下利治,刚痉无汗角弓张。
二、葛根加半夏汤:葛根加夏病二阳,下利呕逆表邪强。
疏表解肌利肠胃,合病治法好思忖。
三、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芩连加甘草,协热下利喘汗宝。
清热生津解表里,葛根用至八钱好。
抵当汤类方歌(三首)一、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硝黄草,桃仁桂枝五药讨。
太阳蓄血腹痛急,其人如狂成效好。
二、抵当汤:抵当汤顶事大黄,虻虫桃蛭力最强。
少腹硬满小方便,攻瘀逐热治发狂。
三、抵当丸:抵当丸即抵当汤,捣药成丸煮水浆。
连渣服之只一颗,缓攻瘀血正不伤。
栀子豉汤类方歌(七首)一、栀子豉汤:栀子豉汤治虚烦,懊憹倒置不得眠。
呕吐少气加姜草,胸窒结痛药不添。
二、栀子甘草豉汤:见栀子豉汤方歌内三、栀子生姜豉汤:见栀子豉汤方歌内四、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药有三,栀子厚朴枳实煎。
心烦腹满分上下,清烦泻满两证兼。
五、栀子干姜汤:栀子干姜治心烦,身热不去泻又添。
寒热并用分上下,清热温寒一方肩。
六、枳实栀子豉汤:枳实枝豉劳复宝,食后再加大黄好。
酒疸心热且懊憹,栀子大黄力能讨。
七、栀子柏皮汤:栀子柏皮湿热黄,发热尿赤量不长。
伤寒论汤方药物组成
伤寒论汤方药物组成
伤寒论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篇章之一,主要讨论了伤寒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机转变及治疗原则等内容。
在《伤寒论》中,汤方是治疗伤寒病的常用方剂,药物组成的选择是根据病情和病机进行的。
以下是常用的伤寒论汤方及其药物组成:
1. 葛附汤:葛根、附子、芍药、甘草。
2. 麻黄汤:麻黄、杏仁、桂枝、甘草。
3. 麻子仁丸:麻子仁、黄芩、黄连、厚朴、杏仁、芍药、甘草。
4.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5.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大枣、生姜、黄芩、黄连、桂枝、干姜、甘草。
6. 桂枝汤:桂枝、大枣、生姜、芍药、甘草。
7. 甘草干姜汤:甘草、干姜、大枣、芍药、人参。
这些汤方药物组成的选择和用量都会根据病情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汤方应由中医医师根据具体疾病情况进行确诊和合理用药,不可自行使用。
同时,治疗伤寒病也需要综合中西医治疗,遵从医嘱,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麻黄汤《伤寒论》麻黄汤导读:本文收集了麻黄汤的条文,麻黄汤的功效与作用,失治误治后处理,麻黄汤的临床运用医案。
【麻黄汤条文】 1.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倶紧者,名为伤寒。
(3) 2.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 3.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6) 4.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37) 5.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
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麻黄汤主之。
(46) 6.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1) 7.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2) 8.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55) 9.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232) 10.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235)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二两(6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12g)甘草炙,一两(3g)按:用量可据病症轻重、体质强弱增减,然桂枝、甘草绝不可大于麻黄。
【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煎服方法】水浸30分钟,煎30分钟,约400ml,分2次温服(药凉影响发汗)。
覆被使微汗,一服愈,止后服。
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以防蓄水。
【功效主治】太阳病,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咳喘,舌淡红润,苔薄白,脉象浮紧者。
【麻黄汤加减】1. 脉不浮紧,反沉而微细,少阴病也,加附子。
(参考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 2. 兼口咽干燥,喜饮思冷,烦躁等热证者,加石膏。
(参考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3. 脉虚无力,或素体虚弱,或大病后、产后,酌加人参、黄芪、当归、熟地。
4. 兼腹痛拒压,便秘等热实证者,加大黄、芒硝。
5.喘息明显而恶寒不甚者,去桂枝。
(三拗汤) 6. 咳嗽不得卧者,有水饮也,加干、细辛、五味子。
7.项背强直者,加根。
8. 兼关节肿痛,或身痛不能转侧等外湿证者,加苍术。
(参考麻黄加术汤)【转归及处理】1.服后未汗,系病重药轻?抑或麻黄太?或未按煎服法要求进行?若症状如前,仍可用原方。
或服热粥,以助药力。
若“未发热”者,应考虑太阳少阴两感症,加附子治之。
2.药后有热象、或津伤之兆,加知母、天花粉清热滋阴。
3.服后微汗出,或汗出不多,而头痛、恶风、发热仍在者,为汗出不彻,邪未尽解,据证选用桂枝汤、桂枝二麻黄一汤。
4.药后汗出热不解,或热反盛,或兼咳喘者,为病已热化,据证选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若表证已罢,大烦、大渴、脉洪大者,可服白虎加人参汤。
5. 汗后表证解,出现夜间烦躁不得眠,昼而安静者,干附子汤治之。
6.出现心悸喜按等心阳虚症状者,服桂枝甘草汤治之。
7.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苓桂草枣汤治之。
8. 药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半夏甘草人参汤治之。
9. 出现恶寒、脉微细、腿脚挛急者,芍药甘草附子汤治之。
10. 见小便不利、脉浮、发热、口渴、饮水则吐者,五苓散治之。
11.汗后心烦、懊侬者,.梔子豉汤治之。
12. 药后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治之。
13.汗后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治之。
14.药后汗出不止,系药量太大?或误犯禁忌?体质虚弱者,急需止汗,以防亡阳、亡阴。
若表未解,津已伤,身痛、脉沉迟者,桂枝新加汤治之;若汗漏不止者,用桂枝加附子汤治之;若恶寒、厥逆、烦躁、脉微细者,据证选用四逆汤或茯苓四逆汤;若汗出不止、口渴思冷、脉细数者,用生脉汤加山萸肉治之。
15.若误用于热盛者,出现神昏谵语,据证选用调胃承气汤,大、小复饮。
总之,本方为辛温发汗峻剂,宜于表实证而忌于表虚及里热证,故即使微有口燥咽干,思饮欲冷,或微汗出者,皆不可原方照搬,以防变证发生。
【麻黄汤禁忌】 1.阴虚,血虚,津液不足,有咽干舌燥,口渴思冷等热证者,及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均不可服。
2. 阳虚、气虚,症见身重心悸、脉微、脉迟等里虚寒证者,忌之。
3. 血压高者,慎之。
【类方】 1. 桂枝汤:同可治太阳病发热恶寒。
不同者,桂枝汤证为营卫不和,自汗出、脉浮缓可为鉴别。
2. 麻杏甘石汤:同为治疗发热、咳喘之方。
不同者,麻杏甘石汤证之发热咳喘由肺热引起,故有口渴、痰稠、脉数等肺热症状。
3. 大青龙汤:同为太阳病表实证之方。
所异者,大青龙汤证已化热,故有烦躁、口渴、思冷之症。
【麻黄汤临床运用】 1.治风冷哮及风寒湿三气成痹。
(《伤寒来集·伤寒附翼》) 2.治卒上气,喘息方。
(《肘后方》) 3.凡目暴病太阳,白珠血丝作淡红色,涕清如水,泪漏如泉,畏光甚,无眵,两眉头痛者,寒也,麻黄汤主之。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4.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及其他急性热病初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古方临床之运用》)5.失音。
兼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脉浮紧。
(《治验回忆录》)6.遗尿。
伴尿频尿急,发热微恶寒,肢节疼痛,舌淡,脉浮。
(《中医药》1992;4:19)7.呃逆。
呃声响亮,面咣畏寒,舌淡,脉浮稍紧。
(《中医》1992;6:269)8.加水蛭治痛经。
兼小腹冷胀,肢冷畏寒,带多清稀。
(《国医论坛》1993;5:15)9. 催生。
兼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
(《女科要诀》)10. 失表发黄。
暑月发热畏寒,未药已痊,渐次肢体怠惰,头腰重坠,通身带浮,面黄,唇舌指爪皆白,二便如常,脉浮紧而数。
(《映庐医案》)【麻黄汤浅议】此方为辛温解表,发汗散寒之重剂,适用于太阳伤寒表实证。
临床使用以恶寒,无汗,不渴,不烦,舌苔薄白,脉象浮紧为目标。
《素问.皮部论篇》云:“是故百病之始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人,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
”可见外邪入侵首袭肌表,若正气不足,抗邪力差,则通过络脉,传于经脉,进而聚积于胃肠。
本证为邪犯肌表,若治疗及时得当,自无传里入府之虑。
据有关资料介绍,体温通过辐射、对流散热,占总散热73%,蒸发散热占14.5%,呼吸散热占10.7%,二便散热占1.8%。
动物实验表明,青蛙切去肺可活六天,剥去皮则几分钟死亡。
可见散热主要由皮肤汗腺完成。
若风寒袭表,皮下汗腺收缩,散热障碍,必由肺代偿,此呼吸加快、喘息之缘由也,亦肺外合皮毛之理论体现也。
《伤寒论》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后世医家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
可见恶寒系寒邪在表之主要症状,由于卫阳被遏,温煦卫外功能障碍,故恶寒程度较甚,肌肤干燥粟起,俗称鸡皮疙瘩。
甚者凛然而寒,齿叩不已,即使居于温室,厚衣向火,恶寒亦不因之而减,与阳虚恶寒截然不同。
然单凭恶寒一症用本方尚欠妥当,须有无汗、发热、不烦渴、不思冷、口中和、痰涎清稀、舌淡苔薄白或无苔而润、小便清白等正不虚,里无热之症。
辛温发汗系伤寒恶寒唯一治法,先哲云:有一分恶寒,亦当温散。
方中麻黄桂枝,开玄府,达腠理,发汗力甚强,可祛邪于顷刻。
然辛温发散,极易耗津伤阴形成变病,故须严格掌握麻黄汤之适应证、禁忌证,及麻桂用量。
固然,阳热蕴盛,营阴不足,及阳气虚弱者为本方所忌;但寒邪束表,腠理闭塞之际,视麻黄桂枝为虎狼,畏而不用,坐失其时,致邪不解或传变他经,亦同属大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可见早期治疗意义之大。
然究之临床,麻黄汤证出现于外感初期,因体质、邪气之关系,部分病人表寒证停留短暂,稍顿即逝,转变为他证,故需尽快用药,祛邪于顷刻。
伤寒传变,由太阳麻黄汤证转为阳明病者,或服麻黄汤,汗出太多而成阳明病者,皆属禀赋素亏,阴津不足。
故阴虚津亏复感风寒者,古人主先补其汗源,待尺脉有力,再服本方汗解。
尺脉何时有力?余认为不切实际,应小其量治之,药后吃粥覆被,一如桂枝汤法,如是既可滋汗源助其汗出,又可避免汗后损阴伤阳;或用桂麻各半汤治之,或加人参当归补之汗之。
麻黄汤证之脉,大论或言浮紧,或言浮数,何也?临床观察,浮紧脉见于恶寒、未发热之际,浮数脉则现于恶寒、已发热之时。
故浮紧、浮数之太阳病皆可用麻黄汤以治,而尺脉微、尺脉迟则属麻黄汤之忌。
用治风、寒、湿痹,汗出可使疼痛缓解,不汗出亦可使疾病治愈。
以麻黄桂枝除解表外,复有散寒、通经,破癥瘕积聚之功,故不必强求一一汗出也。
【麻黄汤病案】1、阳虚伤寒某,男,48岁,人,爱好体育运动,锻炼持之以恒,故体壮鲜病。
2005年12月23日下午初诊,云发热三日,体温38℃?39℃。
初,在某医院就诊,化验血常规:白细胞3.3x10^9/L,中性0.72,血红蛋白139g/L,红细胞4.52x10^12/L,血小板163x10^9/L。
遵服阿奇霉素、泰诺,药后汗出热退,继而又热,行立无力,倦怠神疲,遂来求诊。
患者着厚衣,仍恶寒,自谓如入冰窖。
余摸之,四末不温,肌肤若烙。
无汗,头不疼而晕,体不痛而强,咳嗽痰少清稀。
胃纳差,大便日一行,口咽不干。
舌淡红润,苔白腻,脉象浮细。
审证察脉,此太阳伤寒也。
虽几经发汗,热不解而恶寒者,为表未解而正已虚也。
表未解则须解表,正已虚则当。
拟麻黄汤加味:麻黄10g 桂枝6g 杏仁10g 甘草6g 党参10g 附子6g一剂,顿服。
药后汗出津津,恶寒止,热退至37.2℃,次日为36.6℃。
嘱其检查血常规,五日后相告,白细胞4.2x10^9/L云云。
按:寒邪束表,应辛温发散,以驱其邪。
汗后不解者,正气虚也。
何以知之?脉细知也。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伤寒论》亦如是说。
脉细与脉微弱有别,“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脉细则不属禁也。
故遵“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说,选用麻黄汤,以其阳气不足,故加附子党参,珠联而璧合也。
本案可否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以治?余以为麻黄附子甘草汤以正虚为主,本案则以邪盛为要,孰主孰要,最需辨识,不容颠倒。
寒冷透骨,如坠冰窟,为恶寒之极,余亲有体验也。
余生长于晋北,小寒、大寒间,气温在零下20℃左右,以身着厚衣,不为之惧。
1998年盛夏某日,余游管岑山,山洼一景点——万年冰洞,深不知尺,现开发60米。
单衣进入,顿时牙齿相击,全身战栗,殆不可遏,慌忙攀登而出。
当时拼凑俚诗以记:洞颤不休,洞外热汗流。
咫尺两世界,全赖神斧修。
2.扁桃体化脓(寒包火)友人邱某,男,45岁,省银行干部。
2007年8月18日上午,彼从原太高速途中打来,称发热二日,欲回忻诊治。
近午临舍,云头痛,项强,全身肢节无一不痛,虽伏天,恶寒甚,咽喉痛,咳嗽,痰黏稠不利,震及头痛难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