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家的心事 董桥

合集下载

藏书家的心事

藏书家的心事

藏书家的心事
董桥
【期刊名称】《教师博览》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爱书越痴,孽缘越重;注定的,避都避不掉。

瑟帛(James Thurber)有一幅漫画是画书房,四壁是书,妻子气冲冲指着丈夫说:“这屋子里有老娘就不能有文学.有文学就没老娘!”可怕之极。

西摩·德·利奇(Seymourde Ricci)家里珍藏三万多本书籍拍卖行编印的书目,堆得满满的:有客人来,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董桥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94
【相关文献】
1.藏书家的心事
2.藏书家的心事
3.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4.广安“阳光问廉”第五年:持续关注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
5.聚焦突出问题,多措并举解决老年人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50-70年代文学)-试卷2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50-70年代文学)-试卷2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50-70年代文学)-试卷2(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聂华苓的代表作是 ( )(分数:2.00)A.《与永恒拔河》B.《桑青与桃红》√C.《台北人》D.《胡雪岩》解析:2.《三家巷》的作者是 ( )(分数:2.00)A.欧阳山√B.杨沫C.王愿坚D.陈翔鹤解析:3.以下哪部是陈映真的作品? ( )(分数:2.00)A.《将军族》√B.《城南旧事》C.《雪地上的星星》D.《桑青与桃红》解析:4.以下哪个人物不是出自《红岩》? ( )(分数:2.00)A.许云峰B.江姐C.华子良D.朱老忠√解析:5.林道静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分数:2.00)A.《创业史》B.《青春之歌》√C.《红日》D.《红旗谱》解析:6.20世纪50年代中期“干预生活”文学思潮的代表作是 ( )(分数:2.00)A.《青春万岁》B.《春之声》C.《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D.《活动变人形》解析:7.被称为“诗坛祭酒”的是 ( )(分数:2.00)A.余光中√B.杨牧C.洛夫D.叶维廉解析:8.贺敬之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是 ( ) (分数:2.00)A.《甘蔗林——青纱帐》B.《回延安》√C.《苹果树下》D.《雷锋之歌》解析:9.下列属于冰心的散文集的是 ( )(分数:2.00)A.《樱花赞》√B.《海市》C.《花城》D.《北极星》解析:10.以下属于杨牧的散文集的是 ( )(分数:2.00)A.《掌上雨》B.《年轮》C.《撒哈拉的故事》D.《双城杂笔》√解析:11.下列均属于秦牧的散文集的是 ( )(分数:2.00)A.《星下集》《贝壳集》《潮汐和船》√B.《东风第一枝》《亚洲日出》《海市》C.《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D.《双城杂笔》《藏书家的心事》《另外一种心情》解析:12.《蔡文姬》的作者是 ( )(分数:2.00)A.田汉B.郭沫若√C.曹禺D.丁西林解析:13.“文革”时期影响最大的“地下文学”作品是( ) (分数:2.00)A.《艳阳天》B.《西沙儿女》√C.《第二次握手》D.《金光大道》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14.下列属于林海音的作品的是( )(分数:2.00)A.《城南旧事》√B.《金鳇鱼的百裥裙》√C.《雪地上的星星》D.《婚姻的故事》√E.《晓云》√解析:15.以下关于杨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著有通讯《红石山》√B.著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C.著有通讯报告集《鸭绿江南北》D.散文常常从普通劳动者的言行中发掘美质E.有散文集《花城》√解析:16.下列出自《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人物是( ) (分数:2.00)A.林震√B.刘世吾√C.倪吾诚D.林道静E.梁生宝解析:17.以下属于痖弦作品的是( )(分数:2.00)A.《痖弦诗抄》√B.《深渊》√C.《盐》√D.《花季》E.《传说》解析:18.以下属于老舍的作品的是( )(分数:2.00)A.《茶馆》√B.《方珍珠》√C.《西望长安》√D.《龙须沟》√E.《全家福》√解析:19.以下作家作品对应正确的有( )(分数:2.00)A.郭沫若一《蔡文姬》√B.郭沫若一《武则天》√C.田汉一《关汉卿》√D.田汉一《文成公主》√E.老舍一《义和拳》√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2,分数:4.00)20.“新民歌运动”(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958年,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新民歌运动”,出版了新民歌的选集《红旗歌谣》,涌现了大量的农民诗人和“新民歌”,给诗坛带来了表面繁荣的创作景观。

一篇短文品董桥董桥的散文《孙多慈的寒江心影》读后感

一篇短文品董桥董桥的散文《孙多慈的寒江心影》读后感

⼀篇短⽂品董桥董桥的散⽂《孙多慈的寒江⼼影》读后感迦南地读书群群主梁昆先⽣说,计划中秋节组织⼀次读书活动,主题是董桥的书阅读分享,问我到时候能不能参加,我⾼兴地表⽰⼀定要参加。

在⼀段有闲的⽇⼦⾥,曾⽤⼼阅读了董桥的《旧⽇红》、《橄榄⾹》、《⼀纸平安》三本书,很是投⼊和享受。

接到读书会通知后,⼜捧起了董桥的《记忆的脚注》。

那篇《孙多慈的寒江⼼影》⼀读完,那种微熏的感觉⼜漫上⼼头。

禁不住想就着这篇千字短⽂,将董桥的⽂章品味⼀番。

董桥⽂章的题⽬⼤⽅⼜别致。

像《孙多慈的寒江⼼影》这篇⽂章,写谁?⼤⼤⽅⽅地冠在题⽬中:孙多慈。

写什么?精挑字巧组词:寒江⼼影。

⼼影是模模糊糊的⼼迹,带着⼀种不甚分明的婉约,还投映在⼀汪寒江中,别致地概括出⼀种凄凉的况味。

像《张充和的伤往⼩令》,也有异曲同⼯之妙。

董桥的⽂章开头都有些漫不经⼼。

像⾼明的画家,随意在纸上挑出不起眼的位置点上⼏笔,⼀幅画的意境凸显出来。

这篇⽂章说的是孙多慈和她的⽼师徐悲鸿的⼀段未果的情缘,他从在书画拍卖会上得了王少陵藏过的徐悲鸿的字画说起,对字画点睛微评后,引出与孙多慈的《寒江孤帆图》的⽐较,故事⾃然⽽然就说开来了。

董桥的⽂章选材巧妙,组织材料独具匠⼼。

孙多慈的两⾸诗、⼀幅画《寒江孤帆图》,加上⼀段逸闻、两名⼈证、⼀个结局,这些被董桥排列组合,拼出⼀幅孙多慈的寒江⼼影。

他只讲述、不评论,⽤云淡风轻的语⾔、波澜不惊的态度,引出读者不尽的唏嘘感慨。

董桥讲故事是滴⽔不漏。

事情说起来都有点捕风捉影的味道,但经董桥牧字牧词牧句的记述,把才⼦的郁结与佳⼈的幽怨,在影影绰绰中展现得明明⽩⽩。

我想,即使是当事⼈读来也⽆话可说,董桥就有这样的本事,仿佛什么也没说,却什么都交待的清清楚楚。

但他决不盲⽬地脑补剧情,⽽是点到为⽌。

使得他笔下的情事,总是那么⼲净⽽深邃,让⼈怦然⼼动。

董桥的⽂章还透着⼀种⽂化⼈的清⾼与洒脱。

笔下的⼈物多数是当代⽂化名家,他讲起他们的故事,像是对着朋友讲彼此熟悉的朋友,更本不屑于注释。

董桥语录精选

董桥语录精选

董桥语录精选董桥语录精选1. 董桥话中年中年最是尴尬。

天没亮就睡不着的年龄。

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

中年是吻女人额头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是用浓咖啡服食胃药的年龄。

中年是下午茶:忘了童年的早餐吃的是稀饭还是馒头;青年的午餐那些冰糖元蹄葱爆羊肉都还没有消化掉;老年的晚餐会是清蒸石斑还是红烧豆腐也没主意;至于八十岁以后的消夜就更渺茫了:一方饼干?一杯牛奶?总之这顿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下午。

〈中年是下午茶〉,《跟中国的梦赛跑》2.董桥谈"爱书"人对书真的会有感情,跟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有点像。

字典之类的参考书是妻子,常在身边为宜,但翻了一辈子未必可以烂熟。

诗词小说只当是可以迷死人的艳遇,事后追忆起来总是甜的。

又长又深的学术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点十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有的当然还有点风韵,最要命是后头还有一大串注文,不肯罢休!至于政治评论、时事杂文等集子,都是现买现卖,不外是青楼上的姑娘,亲热一下也就完了,明天再看就不是那幺回事了。

〈藏书家的心事〉,《这一代的事》3. 董桥题立言三境界着书立说之境界有三:先是宛转回头,几许初恋之情怀;继而云鬟潦乱,别有风流上眼波;后来孤灯夜雨,相对尽在不言中。

初恋文笔娇嫩如悄悄话;情到浓时不免出语浮浪;最温馨是沏茶剪烛之后剩下来的淡淡心事,只说得三分!〈夜读浮想〉,《辩证法的黄昏》4.董桥论治学今日学术多病,病在温情不足。

温情藏在两处:一在胸中,一在笔底;胸中温情涵摄于良知之教养里面,笔底温情则孕育在文章的神韵之中。

短了这两道血脉,学问再博大,终究跳不出``荡荡的虚境,合了王阳明所说:「只做得个沉空守寂,学成一个痴呆汉。

」〈「语丝」的语丝〉,《辩证法的黄昏》5.董桥谈写作写作如练琴,非日日苦练数小时不足以言「基本功夫」;无基本功夫者,虽情感如水龙头一扭而泻,究无水桶盛水,徒然湿洒洒一地水渍耳。

一日,有客问中台港三地文风之区别,笑而答曰:大陆文章一概受阉割,枯干无生机乐趣;台湾文章底子甚厚,奈何不知自制,喜服春药,抵死缠绵,不知东方之既白;香港文章则如洋场恶少之拈花惹草,黑发金发左拥右抱,自命风流,却时刻不离保险套,终致香火不传。

董桥散文选集

董桥散文选集

董桥散文选集董桥,1942年生,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董桥散文选集,供大家欣赏。

董桥散文选集:脂砚斋里的刘旦宅前不久在上海《新民晚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著名画家刘旦宅精心绘成的《红楼金钗十二图》由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发行十二枚一套电话磁卡,上海市红楼梦学会编号发行一千套珍藏型《红楼梦》电话卡折,供应红学会员之外,少量问世。

消息说,七月二十七日,刘旦宅、诗人胡邦彦、上海红楼梦学会会长孙逊为卡迷收藏者签名。

我不迷《红楼梦》,只迷刘旦宅先生画的《红楼梦》作品。

我先结识刘先生,后来连他渊源家学的公子天炜也成了我的好朋友。

刘先生好几年前给我画过一幅《宝钗扑蝶》;我一向怕宝钗,正派得发闷,可是刘先生这幅画太好了,到现在还挂在我的客厅里。

七十年代人民美术出版社印过一本刘先生的《石头记人物画》,郭沫若题籤,周汝昌配诗。

我实在喜欢书中那幅《平儿理妆》,写信恳请刘先生割爱让那幅原画给我。

刘先生回信说原画不在手头了,改天找到画稿给我另画一张。

我等了好久。

有一天,天炜来港,约我一叙,当面交下刘先生给我画的《平儿理妆》。

画不大,粉彩淡里透艳,平儿侧着身子调粉既罢,簪花髻上,腰间束一条枣红双环四合如意条;纤细的手指,水灵的眼睛,一袭薄纱绿衫几乎飘起幽香。

画上题识云:「予绘红楼珠翠甚夥,而桥公独锺平儿一人,数函索求,历经春秋,乃检得旧稿,依样为之,窃喜似符广告术语所谓今年二十明年十八之调耳。

公以为然否?望笑纳。

甲戌小雪刘旦宅」。

另有一纸是刘先生行书抄录周汝昌咏平儿的那首诗:「辛酸荼毒费寻思,调粉簪花浣帕丝;半响倚床悲喜尽,数痕痛泪避人知。

解味道人诗。

海云生书」。

一画一字,加上那样一段风趣隽永的题识,裱好之后我终於不舍得挂,生怕狎客偷香,轻薄了这般俏丽的平儿!文化果然如此醉人。

看到《新民晚报》的消息之后,我跟刘先生通电话,说我想买那一套电话磁卡。

刘先生开玩笑说,你要买,我得加个零。

心灵史与浮世绘——阅读鲍尔吉·原野的两个角度

心灵史与浮世绘——阅读鲍尔吉·原野的两个角度

心灵史与浮世绘 ——阅读鲍尔吉·原野的两个角度 乔雨书在文学的诸门类中,散文这种文体应用范围最广、写作者数量最多,举凡叙人、纪事、绘景、抒情、说理、歌颂、讽刺、嬉笑、怒骂、随感、札记……差不多有手皆能下笔,有口皆能成章。

这肯定是好事。

但这肯定也意味着,一个作家若以散文名世并独树一帜,又实属不易。

正是在此背景下,我开始了对鲍尔吉·原野其人其作的阅读,而同时,也就在所难免地接触到了许多值得读者尊敬和信赖的散文大家或研究者对他的评价:“鲍尔吉·原野是继老舍、萧乾之后最优秀的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他作品中的优秀篇目即使放到20世纪中国散文金字塔的顶端也毫无愧色”(楼肇明);“鲍尔吉·原野是一个好的散文家”“他的咏物散文如《刀》如《风》如《棉花》诸篇,就算放在康熙王朝所编的历代咏物诗选里也是毫无愧色的”(张晓风);他的作品“感情温厚,视野开阔,而又警句迭出,应该称为‘玉散文’才好”(王鼎钧);他是“我最喜爱的大陆作家”(席慕蓉)……显然,对鲍尔吉·原野,我光用自己的眼睛和声音去观察他谈论他几乎没有可能,但在此,我还是希望,能努力调动好自己的视线与腔调。

97心灵史鲍尔吉·原野最早写作诗歌,还写过短篇小说,然后才开始倾力写作散文。

他在一次访谈中直言不讳有如是写作履历的好处:“思想锐度与文体感觉可能比一上来就写散文的‘家’要好点”,他并没解释内中原因,但特别强调了自己散文“绝对真诚”的品质。

我们不妨顺藤摸瓜,去寻索一下诗歌和小说写作之于他散文写作的启迪作用。

鲍尔吉·原野在《白蝴蝶的波浪》中称引过雷蒙德·卡佛诗集《我们所有人》中的一句诗:“所有的诗歌都是情诗。

”换言之,诗歌是诗人写给世界的情书。

有着赤子之心的诗人始终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充满好奇、热爱和激情,而这世界也总能促动诗人神采飞扬、文字灵动、思绪纷繁,所以,诗人总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董桥谈写书、读书、藏书

董桥谈写书、读书、藏书

董桥谈写书、读书、藏书发布时间:2012-03-26 09:44作者:石剑峰字号:大中小点击:959次拜访董桥先生是在他港岛半山的家中,家具、藏书、摆设一切都整整齐齐。

用董桥先生自己的话说,因为他有洁癖,家中杂乱就写不了东西。

也因此,他无法忍受那些乱七八糟的白话文,他对自己的写作也很严格,词句都要像房间一样规整。

董先生说,写作半个世纪,他希望能不断超越自己,写得更好,最重要的是写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白话文。

这几年董先生的写作很少涉及时事,他解释说,自己对政治上的事情已经很厌烦了,政治上的那些人心态不好,失去了基本的做人分寸,而他不断写老人旧事,就是想告诉读者,以前的老派人是怎么样的,他们对待政治和生活是怎么样的。

石剑峰您今年七十岁了,现在还经常去报馆上班吗?董桥:我现在已经是半退休状态,一个星期只去报馆三个下午。

香港大学在跟我谈,给我一个小房间去写作、看书。

他们图书馆的东西多,我可以去看书,离开我现在住的地方也不远。

已经给我准备了一个房间,但是在山腰上,我走路腿不行啊!其实我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台子看书、写作,学生可以来看我。

这样的安排对我这种老人家也蛮好的。

这就是写书的好处,而且老了以后,不管你写得好不好,人家都会尊敬你。

说到看书,我现在还是买英文书多,读的也是英文书为主,这是习惯了。

中文书,一般我看完就送给朋友了。

您一直写散文,觉得自己现在写东西跟以前变化大吗?董桥:我觉得变化很大,我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现在的我一定比以前写得更好,但我以前写的还有童真,还好一点。

反正我一定觉得比以前好,我也在求变。

这很难啊!写作是很难的事情。

我很自觉地要超越自己,不然你写了要干嘛!我现在一个星期登一篇,有空就写一点。

对我来说,写是很快的,但是修改就慢,要慢慢想。

现在的人都不太改文章,我们都习惯了要看来看去改。

我还不能在电脑上写,只能在电脑上回邮件什么的,写文章还必须用笔。

写了大半个世纪,您会感觉厌烦吗?董桥:我也会有厌烦的感觉。

第三章第四节香港散文创作及其代表作家(课件)

第三章第四节香港散文创作及其代表作家(课件)

小思主要作品有: 路上谈》 小思主要作品有:《路上谈》、《日影行》、 日影行》 彤云笺》 人间清月》 《彤云笺》、《人间清月》、《今夜星光灿 染血的水袖》 烂》 、《染血的水袖》等。 小思作品特色:小思的散文善於以清新淡雅 小思作品特色: 的语言表现对人生、社会、文化的思考。 的语言表现对人生、社会、文化的思考。对 社会的批评,耐人咀嚼;写景咏物, 社会的批评,耐人咀嚼;写景咏物,构思精 人生的感悟,发人深思。 巧;人生的感悟,发人深思。化愤激愁郁於 沉挚,熔哲理凝思於淡雅,颇具特色。 沉挚,熔哲理凝思於淡雅,颇具特色。
曾敏之主要作品: 曾敏之主要作品:有《望云海》、《文苑春秋》、 望云海》 文苑春秋》 听涛集》 春华集》 观海录》 《听涛集》、《春华集》、《观海录》、 空间》 一念之差》 《桥》 、《空间》 、 《一念之差》 等。 曾敏之作品特色: 曾敏之作品特色:曾敏之的散文有鲜明的时代气 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内容涉及国家民族兴衰、 息、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内容涉及国家民族兴衰、 个体人生苦乐,见微知著,说古论今,亦见性情。 个体人生苦乐,见微知著,说古论今,亦见性情。 散文题旨鲜明突出,立意高昂,文字简洁明丽, 散文题旨鲜明突出,立意高昂,文字简洁明丽, 具有情事并茂的特征, 具有情事并茂的特征,形成了醇厚幽远而又刚健 锐利的风格。《鸟声》是他创作特色的集中体现。 锐利的风格。 鸟声》是他创作特色的集中体现。
梁锡华的散文对社会、人生、 梁锡华的散文对社会、人生、文化有独 到的剖析。他善于寓庄于谐, 到的剖析。他善于寓庄于谐,将学识巧 妙纳入幽默调侃语句中,奇思妙语, 妙纳入幽默调侃语句中,奇思妙语,格 言警句,俯拾皆是;擅用排比, 言警句,俯拾皆是;擅用排比,喜用铺 壮美的文风,极具张扬的表现力, 陈、壮美的文风,极具张扬的表现力, 形成了谐趣横生、明丽动人的风格。 形成了谐趣横生、明丽动人的风格。

读董桥

读董桥

另 一 端 说 来 就 多 少 让 外 人 有 点 费 解 了 : “ 要 紧 的 最 是 ,开 旧书 铺 的 大 半 是那 些 老头 , ‘ 搜 辑 鉴 别 ,研 其
赜校 雠 ,深 诣 孤 造 , 各 有其 独 到 之 处 ’ 起 码 不像 超 ,
级 市场 书店 里 的 少 爷 小 姐 那 么肤 浅 庸 俗 ,举 动 语 言 像 电 子计 算 机 那 么 无 理 。 ( 访 书 小 录 》 ” 《 )初 读 这段 文 字 颇 觉荒 诞 ,细 细 思 之又 觉入 情 入 理 ,爱 书 人 心 理 之 隐秘 处 昭 然若 揭 ,不 禁 莞 尔 。 《访 书 小 录 》描 写伦 敦 旧书 铺 中 的 人 物 更 有情 趣 , 更 见 灵气 : “ 里 旧书铺 古玩 店 很 多 的长 巷 短 街 原 是 这 灰 蒙 蒙 的 ,艳 阳 下 看 看 委 实寒 酸 ,秋 雨 一 来 ,反 倒 有 些 韵 味 。这 时 随 便 跨 进一 爿 旧 书铺 ,经 常会 碰 到 三 两
旧 书 店 ,喜 欢 一 点 旧玩 意 儿 ” 他 当 年 客 居 英 伦 ,遍 。
访 了伦 敦 街 头 的 大 小 旧书铺 ,总有 意 外 的收 获 ,遂 生 “ 得 生 存 ” 的 窃 喜 。 大 抵 藏 书 家 都 是 爱 好 旧书 的 , 偶 因 为 “ 书 太 白太 干 净 太嫩 ,像 初 生 的 婴 孩 ,叫 人 担 新 心是 不是 养 得 大 ,是 不是 经 得 起 风 霜 ;新 书 也 远 没 有 几 十年 前 旧版 书 那 股 书 卷 气 :封 面 和 书 脊 上 的 题 字 总 是 那 么 古朴 ,加 上 不 经机 器 切 过 的毛 边 ,尤 其 拙 得 可
日 : “ 朝 诗 文绘 画 皆不 自然 ,却凄 美 之至 ;芙 蓉 出 六

董桥:满抽屉的寂寞

董桥:满抽屉的寂寞

董桥:满抽屉的寂寞一朋友谈天谈起徐汗先生的小说j谈起徐先生过世四年多了,谈起我没有写过纪念徐先生的文章。

我说我尊敬的好几位前辈先后过世,我都写不出悼念文章。

悼念文章不容易写;天下好文章都要有布局,一有布局,难免都有点造作,有点假;说文章写得一真",写得"情见乎词",其实意思是说文章布局好,假得好,造作得好,弄假成真。

悼念的心情是真的,写出来恐怕失去真情,只剩美好得太厉害的词藻,那就不好了。

我很清楚怎么样写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自己写文章一向求好求精,真怕为了"练"出一篇上好的悼念文章,自己对死者的真感情都给"练"死了。

生平最怕读一些故意放下许多感情进去写的文章。

感情真那么多、那么容易流露出来,这世界一定单纯得多了。

写文章是智力的活动,不可太动感情;动了太多感情就不该写文章。

我写文章一向冷静、用功,很辛苦;悼念一个人的时候很难同时冷静用功的去做这样辛苦的工作。

徐先生过世四年多了,"悼念"他的心情早已经平静下来了,剩下的是偶然对他的怀念。

一悼念"是动态的;"怀念"是静态的。

朋友交往好像也有动态静态之分;我和徐先生交往是"静态"的。

二六十年代末期徐先生办《笔端》,我投了一篇稿子去,他来信约见面。

第一次见面没谈什么,只记得他说杂志计划分期评介几位英美作家,要我试写一写。

我当时没有固定职业,经济负担又重,一口答应他。

这以后,我大概给《笔端》写了好几篇东西;徐先生很了解我,又介绍我在一家报纸上翻译小说,天天连载,增加收入。

我们成了可以谈天的朋友。

有一次跟徐先生见面吃晚饭,他穿一件黑衬衫,打一条白领带,整齐、考究极了,我竟无端起想毛姆和毛姆的小说。

徐先生小说的文字欧化得很流畅,很有风格;人物的意识形态也不带什么中国传统味道,动作、感情都有几分洋味儿;他写小说又喜欢用第一人称,读起来更像毛姆。

中文系指定大学生必背篇目300篇

中文系指定大学生必背篇目300篇

运城学院中文系学生素质拓展与训练背诵指定篇目300篇第一学期:中国现代诗文40篇1《梦与诗》胡适2《月夜》沈尹默3《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4《炉中煤》郭沫若5.6《繁星》(一、一九)冰心7《春水》(五)冰心8《我们》宗白华9《晚祷》梁宗岱10《山里的小诗》冯雪峰11《蕙的风》汪静之12《妹妹你是水》应修人13《沙扬娜拉》徐志摩14《再别康桥》徐志摩15《偶然》徐志摩16《弃妇》李金发17《红纱灯》冯乃超18《死水》闻一多19《采莲曲》朱湘20《别丢掉》林徽因21《一朵野花》陈梦家22《季候》邵洵美23《雨巷》戴望舒24《断章》卞之琳25《烙印》臧克家26《我爱这土地》艾青27—34《诗八首》穆旦35《风景》辛迪36《泥土》鲁藜37《无题》阿垅38《故乡的野菜》周作人39《雪》鲁迅40《山中杂记》(七)冰心第二学期:全国卷高考语文大纲背诵篇目57篇1《诗经·氓》2《诗经·无衣》3《诗经·静女》4 《离骚》(节选)屈原5 《孔雀东南飞》(节选)6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7 《湘夫人》屈原8 《短歌行》曹操9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10 《长歌行》?11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2 《山居秋暝》王维13 《登高》杜甫14 《蜀相》杜甫15 《石头城》刘禹锡16 《锦瑟》李商隐17 《书愤》陆游18 《虞美人》李煜19 《雨霖铃》柳永20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1 《鹊桥仙》秦观22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2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24 《扬州慢》姜夔25 《渔翁》柳宗元26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27 《李凭箜篌引》李贺28 《过华清宫》杜牧29 《菩萨蛮》温庭筠30 《桂枝香》王安石31 《浪淘沙》李煜32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33 《江城子》苏轼34 《苏幕遮》周邦彦35 《一剪梅》李清照36 《将进酒》李白37 《兵车行》杜甫38 《蜀道难》李白39《峨眉山月歌》李白40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41 《客至》杜甫42 《旅夜书怀》杜甫43 《登岳阳楼》杜甫44《荀子·劝学》荀况45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46《过秦论》贾谊47《兰亭集序》王羲之48《归去来兮辞》陶渊明49《师说》韩愈50《阿房宫赋》杜牧51《六国论》苏洵52《游褒禅山记》王安石53 《陈情表》李密54 《赤壁赋》苏轼55 《滕王阁序》王勃56《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孟轲57 《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第三学期:当代、古代诗文50篇当代诗文25篇1《礁石》艾青2《相信未来》食指3《重读<圣经>》绿原4《悬崖边的树》曾卓5《回答》北岛6《远和近》顾城7《致橡树》舒婷8《双桅船》舒婷9《纪念碑》江河10《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11《你见过大海》韩东12《尚义街6号》于坚1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14《独白》翟永明15《白玉苦瓜》余光中16《社稷坛抒情》(第4段)秦牧17《怀念萧珊》(第3部分)巴金18《秦腔》(第7段)贾平凹19《稀世之鸟》周涛20《风雨天一阁》(第2部分)余秋雨21《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22《藏书家的心事》董桥23《牡丹的拒绝》张抗抗24《家书》(第1段)傅雷25《金岳霖先生》汪曾祺中国古代诗文先秦两汉部分25篇1《诗经•关雎》2《诗经•伯兮》3《诗经•黍离》4《诗经•伐檀》5《诗经•东山》6《诗经•蒹葭》7《诗经•东山》8《诗经•采薇》9.《论语•长沮桀溺章》10《论语•子路从而后章》11《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12《九歌•山鬼》13《归田赋》张衡14乐府民歌《陌上桑》15《四愁诗》张衡16《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17《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18《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19《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20《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21《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22《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23《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24 旧题《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其一25 旧题《苏子卿诗》四首其一第四学期:中国古代诗文60篇魏晋南北朝部分20篇1《登楼赋》王粲2《洛神赋》曹植3《结庐在人境》陶渊明4《别赋》江淹5《饮马长城窟行》陈琳6《室思》徐斡7《燕歌行》曹丕8《赠白马王彪》曹植9《咏史·夜中不能寐》阮籍10《幽愤诗》嵇康11《悼亡诗》潘岳12《咏史·弱冠弄柔翰》左思13《咏史·郁郁涧底松》左思14《乞食》陶渊明15《过始宁野》谢灵运16《拟行路难》鲍照17《对案不能食》鲍照18《出师表》诸葛亮19《北山移文》孔稚珪20《与朱元思书》吴均文中国古代诗文唐代部分40篇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从军行》杨炯3《长安古意》卢照邻4《在狱咏蝉》骆宾王,5《过故人庄》孟浩然6《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7《出塞》王昌龄8《燕歌行》高适9《别董大》高适10《鸟鸣涧》王维1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12《秋浦歌》李白13《送友人》李白14《行路难》李白15《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9《渔歌子》张志和20《陋室铭》刘禹锡2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22《秦中吟》白居易23《新乐府》白居易24《长恨歌》白居易25《琵琶行》白居易26《卖炭翁》白居易27《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8《小石潭记》柳宗元29《雁门太守行》李贺30《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31《阿房宫赋》杜牧32《江南春绝句》杜牧33《泊秦淮》杜牧34—40《从军行》(七首)王昌龄第五学期:中国古代诗文宋代部分43篇1《渔家傲》范仲淹2《苏幕遮》范仲淹3《浣溪沙》(一曲新詞)晏殊4《蝶恋花》晏殊5《鷓鴣天》晏幾道6《踏莎行·候館梅殘》歐陽修7《八聲甘州》柳永8 《望海潮》柳永9《北陂杏花》王安石10《定風波》蘇軾11《卜算子》蘇軾12《踏莎行》秦觀13《青玉案》贺铸14《六醜》周邦彥15《如夢令》李清照16《醉花陰》李清照17《好事近》朱敦儒18《水龍吟》辛棄疾19《摸魚兒》辛棄疾20《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21《風入松》吳文英22《酹江月》文天祥23《山園小梅》林逋24《戲答元珍》歐陽修25《明妃曲》王安石26《北陂杏花》王安石27《饮湖上初晴后雨》蘇軾2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29《题西林壁》蘇軾30《惠崇春江晚景》蘇軾31《登快閣》黃庭堅32《寄黃幾復》黃庭堅33《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黃庭堅34《示三子》陳思道35《催租行》范成大36《閒居初夏午睡起》楊萬里37《游山西村》陸遊38《劍門道中遇微雨》陸遊39《三月十七日夜醉自作》陸遊40《臨安春雨初霽》陸遊4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陸遊42《岳阳楼记》范仲淹43《醉翁亭记》歐陽修第六学期:中国古代、外国诗文50篇中国古代诗文元明清部分10篇1《窦娥冤》第三折(滚绣球) 关汉卿2《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端正好)——(叨叨令)王实甫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高启6《咏煤炭》于谦7《送东阳马生序》宋濂8《买柑者言》刘基9《朝天子咏喇叭》王磬10《胡十八刈麦有感》冯惟敏外国诗文40篇1《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英国〕华兹华斯2《致云雀》〔英国〕雪莱3《西风颂》〔英国〕雪莱4《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英国〕拜伦5《人生的四季》〔英国〕济慈6《夜莺颂》〔英国〕济慈7《老虎》〔英国〕布莱克8《葡萄牙的十四行诗》(第1首)〔英国〕伊莉莎白•勃朗宁9 《磨坊主的女儿》〔英国〕丁尼生10《英尼斯菲利湖中的小岛》〔爱尔兰〕叶芝11《回春》〔法国〕马拉美12《穷人之死》〔法国〕波德莱尔13《契合》〔法国〕波德莱尔14《早春的微笑》〔法国〕戈蒂埃15《迷娘》〔德国〕歌德16《晚歌》〔德国〕霍夫曼17《美好的时辰》〔意大利〕彼特拉克18《哦船长!我的船长》〔美国〕惠特曼19《收割》〔美国〕弗罗斯特20《没有走的路》〔美国〕弗罗斯特21《在地铁车站》〔美国〕庞德22《黑人谈河流》〔美国〕休斯23《黑人》〔美国〕休斯24《致大海》〔俄国〕普希金25《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俄国〕普希金2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国〕普希金27《雨前》〔俄国〕涅克拉索夫28《可爱的朋友》〔俄国〕布洛克29 《清晨升起霞光》〔前苏联〕高尔基30《青春的秘密》〔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31《给母亲的信》〔前苏联〕叶赛宁32《夜色幽黑》〔前苏联〕叶赛宁33《自由》〔匈牙利〕裴多菲34《爱情》〔匈牙利〕裴多菲35《我愿意是激流》〔匈牙利〕裴多菲36《宁静的海岸》〔印度〕泰戈尔37《纸船》〔印度〕泰戈尔38《在黄昏的时候》〔印度〕泰戈尔39《仿佛》〔印度〕泰戈尔40《青春颂》〔波兰〕密茨凯维奇。

200912101113362北岛

200912101113362北岛

的对象,而是作者心心相印的姐妹。
2、 以细节表达情感。
全诗共四小节第一小节短短两句将惠安 女子望眼欲穿的双眼定格,眼睛是心灵的窗 户,那似火的目光传递的是惠安女子对丈夫 或恋人刻骨的思念和无限的牵挂。
3、形式均匀,声韵和谐 在诗歌形式上,除了第一小节,其余
的小节都是五行,结构安排比较均匀。诗
歌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白玉苦瓜》、《天狼星》等。
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 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
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
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
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他的诗,早期受到西方现代派
影响,六十年代开始向民族传统回 归。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评论集: 《在马克思的胡须丛中和胡须 丛外》等。
写作以散文评论为主。
散文为学者型,
结构严谨, 善用比喻。
认为散文光有抒情是不够的, 还要具有一定的理性,始能达到
较高的层面。
《给后花园点灯》 作者生在商洋,学在台湾,久居伦敦、香 港,长期接受西方文化熏陶,但内心里却 始终保持着一团“浓得化不开”的中华文 化情怀。
贾平凹早年的散文淳朴、憨厚, 贾平 凹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具有丰富的当代中 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 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从《废都》、《白夜》、《高老庄》、
《土门》到最新的《病相报告》,贾平凹 的作品如脱缰的野马,奔驰在性欲的原野 上。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主要内容:作者通过给小妹的信,虽
在内容上,按时间顺序,从“幼子恋母”
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
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不断发展的情感,

第四十九章港澳文学

第四十九章港澳文学



梁锡华(1933—),著有散文集《挥袖话爱情》、《明月与君同》、 《四八集》、《八仙之恋》、《情系一环》等。此外还有长篇小说 《独立苍茫》、《头上一片云》、《李商隐哀传》、《香港大学生》、 《爱恨移民曲》等。 梁锡华的散文取材广泛,内容鲜明,既有对山水、人物的深情描绘, 也有对社会、人生文化的独到剖析。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反映社会世 态的杂感,如《牛仔裤》、《报屁股》。 梁锡华的小说大多取材他熟悉的社会生活和亲身经历,其特点是善于 构筑作品的意境,情节设置合乎逻辑,文字隽永幽默,虽有浓厚的学 院气息,但可读性很高。传记小说《李商隐哀传》堪称是学者小说的 典型,作品将史评、诗评和鉴赏融为一体,史学的缜密严谨性和文学 的虚构创造性相得益彰。


侣伦(1911—1988),香港新文学的拓荒者之一。著有中短篇小说集 《黑丽拉》、《无尽的爱》、《永久之歌》、《彩梦》、《阿美的奇 遇》,散文集《红茶》、《无名草》、《向水屋》、《笔语》等。 《穷巷》是侣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 西西(1938—),原名张彦,作品有长篇小说《我城》、《哨鹿》、 《候鸟》、《哀悼乳房》、《飞毡》,中篇小说集《像是笨蛋》,短 篇小说集《春望》、《像我这样一个女子》、《胡子有脸》、《母 鱼》,小说散文集《交河》,散文集《花木栏》、《剪贴册》、《耳 目书》以及诗集《石磐》。西西是在香港长大的新一代作家,在她的 小说中,香港的层次性和生存方式,是一个重要主题。她采用神魔、 童话、想象的写法来表现这座城市,如《我城》 、 《飞毡》、《玻 璃鞋》 等 。




香港小说: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和通俗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直面人生、切中时弊,关心香港社会,体察 底层生活,从而增强了香港文学的写实性和社会性,代表 作家如舒巷城、夏易、白洛、陈娟。 现代主义小说呼吁在废墟上重新建设,提出理性、良知、 缅怀和追求的使命,融合现代小说的种种技巧,赋予香港 文学先锋性、实验性的特征,代表作家有刘以鬯、西西、 也斯等。 另一类小说形态是通俗小说。香港的通俗小说,以梁羽生、 金庸的新武侠和亦舒的言情为主,旁及南宫搏、董千里、 高旅的历史小说,倪匡、张君默的科幻小说,梁凤仪的财 经小说。这些小说在不同维度上联系了传统文化和城市感 性,为现代小说增添了新文体。

董桥经典散文

董桥经典散文

董桥经典散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董桥当代散文:文章似酒春节前两天,收到伦郭书商寄来V.S.Pritchett的新文集A Man of Lettrs,灯下翻读,满心喜悦。

我近年爱读Pritchett的文字,短篇小说固然醇美,散文小品更都有学有识有情,这次读他的书中自序,尤其倾倒。

他慨叹英美文学传统中的“文人”过去深受敬重,而今世风变了,文人真笔真墨慢慢凋零,只剩最后寥寥几个在应景而已。

他们大半没有风靡读者,不教书,也算不得是学人,只管给一些幸免关门的报刊写文章疗饥。

这些人既不作兴辅陈高论,反而一心维护文化的静观价值。

到了映象科技教条统领天下之际,难免又分外关怀文字的命运,相信朵斯托耶夫斯基“人生不沾艺术等如虚度”之说。

传统文人下笔不能自休,每每在月刊季刊上一写洋洋几十页;今日文人福薄,所思所感只合化为几栏文字,多了人家嫌长:二次大战初期,英国纸张限量配给,有期刊请Pritchett撰文介绍通俗书,短短一千八百五十字,结果还是删去五十字。

机缘如此,文人操觚便不得不借助引喻,讲求简洁;数十年训练下来,文章越练越短,终成风格!我不难领会Pritchett这番心境,读后整个春节竟过得很踏实。

等到初五,我又意外收到刘大任从纽约寄来的《秋阳似酒》,那份喜悦也盈然注满心头。

我非常喜欢刘大任这批袖珍小说,一年前他寄第一篇《鹤顶红》给我发表的时候,我一读再读,觉得小说写到这样简洁这样深远,真可以当诗下酒了,难怪杨牧点出“当年刘大任的诗勾划着小说的情节,如今他的小说为我们兑现了诗的承诺”。

大任说他平生不太能忍受官僚巨贾的肥胖肚子和女人的虎背熊腰以及半生不熟的“划时代”文体和自以为是的滔滔雄辩,下笔于是不惜削、删、减、缩;真是妙喻。

爱读Pritchett,爱读刘大任,无非因为他们是真能在愚蠢的大时代里闪耀出智慧小火花的文人。

董桥经典散文

董桥经典散文

董桥经典散文董桥不会打字,拒绝学习电脑。

他说:“我对新世界没有兴趣。

”却也有一只iPhone 4,他笑说不是为了潮流,而是因为漂亮。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董桥经典散文,供大家欣赏。

董桥经典散文:故人沧桑如梦从前写老陶我说世道莽苍,俗情冷暖,萦怀挂心的尘缘恒常是厚朴的寻常人家,没有高贵功名,没有风云事业,大半辈子浮沉在碌碌生涯之中,闲时醉心的无非半窗绿荫,纸上风月。

我说我们在人生的荒村僻乡里偶然相见,仿佛野寺古庙中避雨邂逅,关怀前路崎岖,计较油盐家常,悠忽雨停鸡鸣,一声珍重,分手分道,不知什么时候又会在苍老的古槐树下相逢话旧。

那段日子我在写一组念人忆事小品,深宵伏案,满心故人,惊觉流年似水,沧桑如梦,他们跫然的足音恍如近在咫尺,几乎轻轻叫一声,那人自会提着一壶龙井推开半扇竹门跟我细数别后风尘,连年悲欢。

写那段文字那年我才六十,转一个身古稀过了,早春生辰那天收到云姑寄来小幅《心经》,洒金旧笺,蝇头工楷,眼力腕力恢复从前不输从前,连那两页长信的行楷也像林海音先生的字那么漂亮。

云姑喜欢林先生的书,喜欢林先生的字,林先生写给我的一叠旧信我曾经影印寄给她观赏。

她说林先生心情开朗,文笔明媚,读林先生的书读出了一线晨曦,温润亮丽。

林文月先生的著述云姑也读遍,林先生给我的信我也影印了一些给她留存。

她说这位月下的林先生神清心静,笔下和暖,读她的书恍如亲近一盏灯影,惹起万般思念。

云姑说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她在大陆从来没有读过两位林先生这样的文字:“老民国才有,新中国没有。

”她说林海音先生在老北平成长,《城南旧事》写得多么好看。

林先生信上追忆老北平云姑最爱读,说三言两语唤回多少历史的背影:你们走后,收拾收拾便睡到次晨,又休息两天才缓过来。

想要再找你们就来不及了,因为我想请你们带两本书便中送给牟润孙先生,台湾故宫印的《古都文物略》,是抗战前北平市政府出版的,那时还是袁良和秦德纯做市长。

是四开大本子,内容很有保存价值。

是亲家庄严先生的存本交给故宫印的。

藏书家的心事读后感

藏书家的心事读后感

藏书家的心事读后感
董桥的一部随笔文集,书名就叫《藏书家的心事》,其中有篇同名文章谈及他本人藏书的一些心路历程。

读完之后,我也心生感触。

书中说一位「藏书家」,藏书其实就是玩玩而已,谁会去当真看这些书啊,翻一翻就算是看过了,然后束之高阁收藏起来了,这或许代表了如今大时代里很多「藏书家」的一个心态。

我虽不是「藏书家」,但是却喜欢读书,家里也有好多好多的书。

和文章的作者一样,在买书读书的这个历程中,既有欢乐亦有痛苦,欢乐就是得到了好书,读到了好书,当然痛苦就是金钱造成的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好像「藏书家」越来越少了,这点无可避免。

但是,我仍然认为读书是人生一大快事,书买来总是要读的,而要读就当然读好书。

读好书才会受益一生,享受一生。

董桥:买书藏书,完全为了自己开心

董桥:买书藏书,完全为了自己开心

董桥:买书藏书,完全为了自己开心喜欢书的人,起初是见到喜欢的书,总要想办法买下来。

有些书买了很快就看完,有些书买了看了几页搁下来,从此不想再看下去。

这样,日子一久,存书多起来了,闲中翻翻这本,翻翻那本,慢慢觉得自己好像很有点学问,偶然口头上说什么“书到用时方恨少”,说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心中可真有点飘飘然。

后来,日子再久了,人事沧桑,住所变迁,难免要丢掉一些书,或者把书存放在旁的地方,从此拿不回来了,于是,心里这就突然飘散几缕闲愁,开始写“我的藏书”一类的文章,酸溜溜数说自己生平丢过几次书,从此不买书等等的话,觉得好像自己才配谈买书、看书、藏书这些听起来就够雅的事情。

其实,用到“藏书”这两个字,的确已经很有点气派。

到了每本书都钤上藏书图章的时候,境界果然更高了。

这时候,读不读这些藏书,恐怕也不太相干了。

私下想想,买书藏书,完全为了自己开心: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那种开心;灯下摩挲久觅方得的书那种开心。

至于“腹有诗书气自华”,无非是“书生的酸气”;家里满天满地的书,让客人看了错以为主人家有学问,那才是实话。

赚大钱既不必读破万卷书,写好文章,也犯不着猛抄别人书中的话,那么,收藏图书,跟收藏火柴盒其实一样,说穿了没什么太大的道理。

真想读书,图书馆里书很多,动用起来,想是不致教人感叹“方恨少”了吧。

偶见自称“书痴”、“书呆”的人,以为死后两袖清风,只剩半壁藏书传给子孙,这种人除非生来呆痴,不然可真是今之古人,真是可敬。

十几年前,我在一位老诗人家里见到一方闲章,雕的是“偶得而存”四个字,钤在他喜欢的字画古籍碑帖上头。

过了不久,诗人去世了;再过了不久,我在香港半山旧书铺里看到他的一两幅字画已经散出来了,当时想想,觉得他那个“偶”字用得再妥帖不过了。

后来再想想,又觉得这种感觉其实大有问题。

当年,鲁迅给徐訏写过“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的横条;后来,国内编印鲁迅墨迹,这幅字也收在集子里,只是本来的上款,竟给删掉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书家的心事董桥
爱书越痴,孽缘越重;注定的,避都避不掉。

瑟帛有一幅漫画画书房,四壁是书,妻子气冲冲指着丈夫说:“这屋子里有老娘就不能有文学,有文学就没老娘!”可怕之极。

西摩?德?利奇家里珍藏3万多本书籍拍卖行编印的书目,堆得满满的,有客人来,妻子忍不住抓着客人说:“全是书!你想看看我在哪儿挂我的衣服吗?”客人跟她进卧房,她打开大衣橱给客人看,里头堆满一幢幢的书目,连挂一件衣服的空档都没有。

“到处是书!”妻子说完掉头走开。

爱丁堡的沙洛利亚藏书之富出了名,不能不想办法应付“内忧”,老劝太太出门旅行;太太不在家的那几天,他不断打电话请各书商把他订下来的那一大堆书都运回来。

太太回来心里总觉得家里的书多了好多,只是本来就有十几万册,现在多了多少她实在不敢说。

沙洛利亚有钱,还不至于自己买书弄得家里没米。

钱不多,又爱书,更烦了。

多年前,英国有个穷藏书家,每买一本书,总是先照定价付钱给书商,再请书商帮帮忙,在那本书的扉页上写个很便宜的假价钱,最好不超过3英镑6便士。

这种安排妥当得很,他过世之后,太太变卖那批藏书过日子,发现所得甚丰,不禁伤心起来,怪自己过去整天埋怨丈夫买书浪费金钱。

贝森爱书,但家里穷,一辈子到处搜购旧书,装满一大布袋分批卖给旧书铺,解决吃饭问题,再回去编书著书,编过一册《好书待售一览表》,还编过毛姆的书目;著作则有四册《日志》。

早年,他母亲硬是要他去当理发师,他偏去买卖旧书。

母亲说:“只要你每星期给我赚30先令回来,我准你去买卖旧书。

赚不到30先令给我,你休想去做旧书生意,快给我滚到理发店去。

”贝森从此为了那30先令什么卑微的生意都做过。

幸好他还会弹钢琴,一度每个星期六下午到一家卖旧家具旧钢琴的铺子里去弹钢琴,用琴声引诱顾客来买旧钢琴,卖出一架旧钢琴他可以分到两三先令,弹一个下午琴则赚10先令。

贝森跟毛姆是老朋友,当年不少美国人愿意高价购买毛姆亲笔签名的初版书,贝森接到“订单”后就带着那些初版书去找毛姆,毛姆一一照写照签,而且规定所得“润笔”一律分成两份,一份给贝森,一份捐给他当年学医的圣汤玛斯医院。

都说毛姆生性凉薄,贝森竟得其独厚,也算缘分。

“痴”跟“情”是分不开的,有情才会痴。

中国人还有“书淫”之说,指嗜书成癖、整天耽玩典籍的人。

此处的“淫”字也会引起很多联想。

“耽玩”迹近“纵欲”。

人对书真的会有感情,跟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有点像。

字典之类的参考书是妻子,常在身边为宜,但是翻了一辈子未必可以烂熟。

诗词小说只当是可以迷死人的艳遇,事后追忆起来总是甜的。

又长又深的学术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点十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有的当然还有点风韵,最要命是后头还有一大串注文,不肯罢休!至于政治评
论、时事杂文等集子,都是现买现卖,不外是青楼上的姑娘,亲热一下也就完了,明天再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倒过来说,女人看书也会有这些感情上的区分:字典、参考书是丈夫,应该可以陪一辈子;诗歌小说不是婚外关系就是初恋心情,又紧张又迷惘;学术著作是中年男人,婆婆妈妈,过分周到,临走还要殷勤半天怕你说他不够体贴;政治评论、时事杂文正是外国酒店房间里的一场春梦,旅行完了也就完了。

最糟糕是“藏书家”给人的印象是个阳性词,古今中外都一样。

事实上,藏书家里头的确是男人多女人少——少得很少。

藏书家对书既有深情,访书也搀了几分追求女性的“欲望”,弄得爱书和爱女人都混起来了,结果,西方藏书家所用的藏书票,不少竟以仕女图作主题、作装饰。

西方仕女图藏书票上画的女人,漂亮不必说,大半还带有几分媚荡或者幽怨的神情,仕女身边偶有几本书,流露出藏书家心里要的是什么。

这当然又是后花园幽会的心态在作祟!爱书藏书已经是“痴”,
是“病”,是“淫”,是“罪”,藏书家还要在藏书票上寄托心事,罪孽更重,殊为多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