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迫切需要解决的八个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语文迫切需要解决的八个问题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对于我们一线的老师来说,迫切需要解决八个问题。这八种倾向,严重地腐蚀语文教学的价值内涵。问题是这几种倾向,还比较普遍地被认为是正确的、好的倾向。是新课标的体现。这八种倾向是错误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产物,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出现的新的歧路;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它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些历史积弊在新的条件下的恶性发展。它的实质,是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任其发展下去,将在很大程度上消弭掉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根本内涵。因此,我们对这八种倾向应该引起高度警觉!

1、“泛语文”批判:正确处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新课标有一个著名的命题,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今天不来讨论这个命题。我们来看看在这践中我们老师们是如何理解这个命题的,在实践中到底是如何操作、实现这个主张的。

例如有一个老师上《智取生辰纲》,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带领学生讨论“杨志为什么会丢失生辰纲”,并列出原因8种之多。部下无能说。权力受制说。对手强大说。天意弄人说。作者安排说。内部矛盾说。自掘坟墓说。社会决定说。这根本就不是学语文,这是学习“如何押送生辰纲”。不是学课文,而是学课文里所描写的、所涉及到的生活内容、人文内容。

学《跨越百年的美丽》大谈居里夫人美在何处。学语文,变成了学课文中所写到的人文内容。语文被淹没掉了。语文被边沿化,被模糊化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语文课上成了生活常识课、思想方法课、自然科学课、数学课、物理课、历史课、地理课、经济课,或者任何什么别的课,但就是不是语文课。

“泛语文”就是“没有语文的课文课”,有人称这样的语文教学已经“丧魂失魄”:它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本质性内涵了。这样振聋发聩的呼喊,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省。

2、“反文本”批判:正确处理学生与文本的关系。

文本碎片化:文本的完整性、整体性的瓦解。《背影》,的父亲爬铁轨是“违背交通规则”的“解读”大加赞赏,认为是一种“创造性阅读”。文本的抒情性被否定了。基本情感倾向不承认了。

文本的无限漫延。文本结构的完整性、整体性一旦被打破,文本就成为一个没有边界的“意义链”上的一节,例如:老师:四婶不让祥林嫂参与祭祀,祥林嫂应该怎么办:一把火烧了鲁四老爷家。好,有反抗精神。

对文本的反叛。你说《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好父亲,我偏说“父亲有些婆婆妈妈,这样对孩子关怀备至,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超视域对接”是“泛立场”、无中心、无止境、无可无不可的,因而也就是无价值无意义的。

“反文本”反掉的是什么呢?它当然反掉了对文本的僵化的理解、一元化的解读,但是,它同时也反掉了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承认文本的客观性,承认文本对阅读的前提性的意义,这是阅读教学之所以必要、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如果不承认文

本的客观性和前提性,那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阅读,不需要阅读教学了。因此,反文本,反掉的实际上不仅仅是文本,而是阅读,是语文,是教学。

既要多元解读,又要多元有界。

既要坚持解释学立场,又要避免过度诠释。

3、“无效讨论”批判讨论法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关系。

现在则流行“讨论”,如何评价这种“讨论热”,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可一概否定,也不可全盘接受。关键是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有没有问题或是不是真问题。什么是“问题”: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一个老师教一篇课文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要学生讨论:人与人交往是择手段还是不择手段。这是个“问题”吗?这是一个道德原则,是一个人的道德选择,它的“问题”所在不是“矛盾、疑难”而是人有没有良心。

需不需要讨论。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什么问题才需要讨论呢?第一须涉及思想方法,通过讨论明确思考问题的方法;第二须关涉事物的性质,通过讨论集思广益,深化对事物的认识;第三须比较其他教学方式,讨论是不是最好的、最经济的。有一个老师上《论语》,问:孔子纪念馆在哪里?学生回答不出,好,每四人一组,讨论。有一个老师上《桃花源记》,问,有谁知道桃花源在哪里?不知道,好,讨论。很多老师不明白,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教学

功能是什么,或者更明确地说,我为什么需要讨论。

有没有条件讨论。是个问题,也需要讨论,但有没有条件讨论?学生在课堂里可不可能展开自己的讨论。例如一个老师上鲁迅的一篇小说,上来就问:中国最博大精深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哪一部?要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没有几十年的文学功底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读破万卷的功夫、没有系统的理论修养、没有长期的良好的文学教育、没有相当的学术地位,恐怕也是不敢来讨论的。但我们老师就让十几岁的孩子来讨论这个问题,还美之曰“相信学生”。

怎么讨论。符不符合讨论的要求。现在语文课堂里的所谓讨论有七“不”两“假”一“无”。七“不”是:不给时间(不给时间思考)、不给材料(空想)、不给背景(没有任何依据)、不给方法(瞎猜)、不交锋(各说自话)、不辩驳(只要说出来了的都对)、不分析(只有表态不问为什么)。两个“假”是:假答案(问的是A答的是B)。《荷花淀》为什么要写女人。这个设问的原意是导向对小说风格的关注。但结论:女人没打过仗,所以她们到了战场上就闹笑话,而这体现了一种乐观主义精神;假统一(不管是什么答案都会评为好所以是假统一)。一个“无”是:无结果(没有解决任何矛盾和疑难)。这样的讨论是徒具“讨论”的形式而毫无“讨论”的意义,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猖獗。

4、“教师不作为”批判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新课程要求在师生关系上作比较大的调整。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或简单的教练员角色,而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组织

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然而,新课程的这一思想几乎被极度误解:变成了“不要教师”了。用严华银老师的话说,是“一下子全线退出甚至自暴自弃似乎是赌气式的撒手”。我把这种教师的“全线退出”称之为“教师不作为”。具体包括三种现象:

一是教师无设计。新课标将教师定位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这个组织者的一个最主要的职能就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生成与预设、教学步骤的把握和推进、教学活动的协调与指挥、教学成果的分析与评判。这是“组织者”这个概念的当然内涵。但现在有的老师走向了“无目标”“无预设”“无教案”的地步:教师只要进走教室就行了。

二是教师不活动。我见过这样的公开课:老师走进课堂,然后喊“上课”,然后宣布上哪篇课文,然后提了两个问题,剩下来的事情就是为学生递话筒。下课铃响了后老师说:“这一堂课,大家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现了极大的创造力,老师非常满意。下课。”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不干活了。

三是教师没立场。过去是什么问题都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教参。现在彻底改变了,是什么答案都是对的了。最近看了一个老师的教学实录,课文是《孔雀东南飞》,仍然是讨论,讨论的题目是“焦母为什么要折磨刘兰芝,要赶刘兰芝走”,讨论了一节课,结论是五花八门,其中最出格的有:

“兰芝太完美了,以致焦母疑心兰芝会给焦家带来祸害”,“焦母自私,胆怯,就想打发她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