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唱游十个小印第安人课件3花城版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 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说课稿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十个小印第安人》是一首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属于花城版。
这首歌曲描绘了十个小印第安人的形象,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明快,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同时也能了解印第安人的文化特点。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是一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对音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音乐基础相对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素养,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十个小印第安人》,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描绘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演唱、节奏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印第安人的文化特点。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十个小印第安人》,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描绘的画面。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尤其是分组演唱时的节奏协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演唱和节奏训练。
2.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印第安人的文化特点。
3.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印第安人的文化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歌:教师范唱《十个小印第安人》,学生跟随哼唱,熟悉歌曲旋律。
3.节奏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4.分组演唱: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指导每个小组的节奏和音准。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强调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十个小印第安人》和歌曲的歌词,以及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演唱、节奏感和合作能力三个方面进行。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一年级下册《十个小印第安人唱游《十个小印第安人》》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D015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教案
1
课题:《十个小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
• 印第安人
是居住在于南、 北美洲各国的 原住民的总称。
在美国居住 的土著居民 大多数为印 第安人。
3
印第安人肤色很深,是黑红色的, 他们是以捕猎大动物为生的。
4
印第安人喜欢穿上颜色鲜艳的衣服, 也喜欢在身上、脸上涂上各种颜 料。
5
印第安人喜欢在头上插羽毛,他们把 羽毛作为勇敢的象征,荣誉的标 志。
6
现在大多数印第安人都生活在偏僻的 农村地区,而且仍住在原始的房 屋里。
7
印第安民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客的民 族,最初感恩节就是感谢印第安人 的。
8
听一听数一数
9
伴奏
10
11
结束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 唱游 十个小印《第安人》说课稿
(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唱游十个小印《第安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唱游十个小印第安人》是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的第三课。
本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歌曲以十个小印第安人的形象,展现了活泼、欢快的节奏和旋律。
歌曲内容富有童趣,易于学生接受和喜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新事物充满热情。
在学习音乐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准和节奏感,但音乐素养和表现力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舞蹈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热爱音乐、大自然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的演唱,以及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舞蹈、游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音乐。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和教学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十个小印第安人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欲望。
2.聆听:学生聆听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学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重点讲解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的演唱方法。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舞蹈: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创作,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
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的曲谱、歌词、重点音符和节奏标记。
花城粤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歌曲 《十个小印第安人》说课稿
花城粤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十个小印第安人》是一首一年级音乐下册的歌曲,选自花城粤教版音乐教材。
这首歌曲描绘了十个小印第安人的形象,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印第安文化,感受音乐的魅力。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明快,第二乐段节奏变化丰富,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音乐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他们对新事物充满热情。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标和节奏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印第安文化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之间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十个小印第安人》,了解歌曲背景,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模仿、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乐趣,培养对音乐的热爱,了解印第安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的演唱和音乐表现。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模仿、练习、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器等辅助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故事形式引入印第安文化,激发学生兴趣。
2.欣赏:播放《十个小印第安人》歌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学唱:分析歌曲结构,教授歌词和旋律,分组练习。
4.表演:学生分组演唱,教师指导,体会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
5.总结:回顾教学内容,强调歌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十个小印第安人》、歌曲结构、歌词、重点节奏和情感表达等方面,以简洁明了的图形、文字和符号展示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