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绩效管理 (1)
生产绩效管理的本质及意义
![生产绩效管理的本质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dcb808eaef8941ea66e0541.png)
被称为问题的大部分在广义上说是由于“追 求的目标与现状的差异”引起的现象,这样的问题 我们应该大力欢迎,因为问题的发生是改善—进 步向上的第一步。
生产管理的本质
A
P
C
D
生产绩效的定义
对于生产管理来说,绩效是指生产部 门人员完善自身业务技能,提高生产率的 过程和行为,也是被企业认可的工作总结 与结果。因此:
2. 同时,目标管理强调将员工个人前程目标与公 司整体经营目标紧密结合,使员工个人成长与 公司整体发展同步进行,达到双赢的目的。
量表法
评核方法
特性取向 1 (Trait Approaches)
行为取向 2 (Behavioral
Approaches)
评核内容 特 点
员工是怎样一个人 对人不对事 (What Employee Is?)
部门KPI 岗位KPI 业绩评价
部门CPI
部部 门门 12
部部 门门 34
岗位CPI 岗 岗 岗 位 位位 1 23
绩效成绩应用
绩效改善、绩效薪酬 、职位调整、 成长学习机会
季度 二级 考核
月度 三级 考核
KPI和CPI
KPI: 关键业绩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指影响公司战略,总体业绩的一些关键领域
员工做了些什么事? 把事情做对
(What Employee Does)
(苦劳)
结果取向
员工成就了些什么事 做对的事
3
(Outcome Approaches)
(What Employee Achieves?)
(功劳)
生产绩效的构成要素
① 评价对象:
② 一是生产业务系统,关系到企业生产计划的 实现和生产成本的控制;二是管理者及员工, 关系到他们的奖惩、升降问题。
生产车间绩效管理举措
![生产车间绩效管理举措](https://img.taocdn.com/s3/m/a279b4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1.png)
生产车间绩效管理举措
1. 设立目标:设立明确的生产目标,包括产量、质量等方面的指标,以便员工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2. 定量考核: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将生产车间的工作表现进行定量评估,确保公平和客观。
3. 奖惩制度: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设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同时也警示员工注意工作质量和效率。
4. 培训和提升:定期组织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生产车间的整体绩效。
5. 信息沟通: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员工对工作目标和要求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执行工作任务。
6. 团队合作:鼓励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互助,加强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整个车间的生产效能。
7. 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激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推动生产车间的绩效不断提升。
8. 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和工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稳定性,提高生产车间的效率和质量。
9. 实施技术创新:鼓励员工提出技术创新和改进方案,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提高生产车间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10.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生产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提高生产车间的整体绩效。
生产运作的绩效管理与评估
![生产运作的绩效管理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a6f09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2.png)
生产运作的绩效管理与评估引言绩效管理与评估是企业生产运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生产运作的绩效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评估,可以使企业更加高效地运作和管理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益,实现企业目标。
本文将从绩效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绩效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绩效评估的流程和指标等方面介绍生产运作的绩效管理与评估。
一、绩效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绩效管理是指对企业的生产运作绩效进行系统地管理和监控的过程。
它包括对生产目标的设定、生产过程的监控、生产结果的评估等方面,旨在提高生产效益,实现企业目标。
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监控和管理生产运作绩效,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
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绩效管理,可以评估各项生产资源的利用情况,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生产效益。
3.改进决策:绩效管理可以提供生产运作的数据和信息,帮助管理层做出准确的决策,并及时调整生产策略和方案,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绩效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在生产运作的绩效管理过程中,有许多方法和工具可供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和工具:1.KPI(关键绩效指标):KPI是用来衡量生产运作绩效的关键指标,包括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
通过设置和监控KPI指标,可以全面评估生产运作的绩效。
2.5S法:5S法是一种用于改善工作环境和管理方法的方法,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培养的五个步骤。
通过实施5S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环境质量,减少浪费,提高生产运作绩效。
3.Lean生产:Lean生产是一种通过消除浪费和提高价值流程的方法,以提高生产运作绩效。
通过实施Lean生产,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4.Six Sigma:Six Sigma是一种通过改进生产过程和减少变异性的方法,以提高生产运作绩效。
通过实施Six Sigma,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缺陷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生产经营绩效管理方案
![生产经营绩效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38de7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a.png)
2012年生产经营绩效管理方案
(提交自动化工程公司十二届二次职代会审议)
为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绩效管理激励、导向作用,有效引导全体职工围绕自动化工程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和各项重点工作,制定2012年生产经营绩效管理方案如下:
一、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目标和各项重点工作,以绩效指标为中心,以专业管理为依托,以计量管理、保产服务、工程利润为重点,紧抓内外部市场不放松。努力提升自动化工程公司盈利能力。
2、保产工作从故障停机时间、保产响应速度、重点设备故障率等方面设置绩效指标。
3、内部利润在综合考虑以往几年实际取得利润的基础上,对各单位重新调整、下达内部利润目标值,以内部利润目标值完成率设置绩效指标。
4、外部收入从外部项目指标计划完成率、项目利润率、按期回款率等方面设置绩效指标。
5、专业管理以股份公司专业管理绩效考评办法为依据,结合自动化工程公司自身管理特点,设置专业管理绩效考核指标。
2、通过对管理过程及业务流程的梳理,以计量、保产、内部利润、外部收入等方面为重点,设立绩效指标。
3、根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设立绩效指标。奖金继续向生产技术骨干和贡献大的人员,向技术含量高,工作责任大的岗位倾斜。
4、通过完善相应奖励政策,鼓励各单位采取多方面措施,创造效益。
三、绩效管理指标的设置
1、计量管理从量值准确率、计量器具合格率、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设置绩效指标。
结合股份公司生产经营绩效管理方案,建立自动化工程公司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合理下达绩效指标,有效发挥绩效管理的政策导向和杠杆作用,充分调动各单位和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二、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
1、以股份公司下达的绩效指标为目标,根据各单位的工作任务、性质及专业特点设置各单位绩效指标。
生产部绩效管理
![生产部绩效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4fec50dba1aa8114431d928.png)
总则
KPI应能够很容易取得并且公平有效。 KPI应能够很容易取得并且公平有效。 应能够很容易取得并且公平有效 KPI的总数应在 KPI的总数应在3至4项(最多4项)。 的总数应在3 最多4 KPI可以根据场地的需求选择。 KPI可以根据场地的需求选择。 可以根据场地的需求选择 KPI应联系到结果而不是过程。 KPI应联系到结果而不是过程。 应联系到结果而不是过程
• (一)缺货率
生产部门绩效管理
目的
激励员工并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和效能。 将员工个人绩效 与场地目标 和部/部门目标 结合起来。 结合起来。 激励员工有出色的表现,并为好的结果而得 激励员工有出色的表现,
到奖励。 到奖励。
挑战
涉及到许多员工。 涉及到许多员工。 如何衡量需依靠跨部门合作完成的工作结果。 如何衡量需依靠跨部门合作完成的工作结果。 关键绩效指标(KPI)难以与个人绩效联系。 关键绩效指标(KPI)难以与个人绩效联系。 KPI只有在生产部门是透明和量化的的, KPI只有在生产部门是透明和量化的的,而在其他功能 只有在生产部门是透明和量化的的 支持部门,如质保部、工程部、 维修部,则不够清晰 支持部门,如质保部、工程部、 维修部, 明了。 明了。 操作工对于将个人奖金与公司绩效挂勾难以接受,主 操作工对于将个人奖金与公司绩效挂勾难以接受, 要是由于缺乏“ 要是由于缺乏“Line of sight”。 sight”。
在禁烟区吸烟。 在禁烟区吸烟。 在工作区域用餐。 在工作区域用餐。 不得在规定时间前提前记录考勤。 不得在规定时间前提前记录考勤。 不穿戴防护服及相应设备。 不穿戴防护服及相应设备。 漠视警告。 漠视警告。 发生事故不报告,所有团队成员将被扣除奖金。 发生事故不报告,所有团队成员将被扣除奖金。
什么是生产绩效管理生产绩效管理有什么用
![什么是生产绩效管理生产绩效管理有什么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ef97a369eae009591becc2.png)
什么是生产绩效管理生产绩效管理有什么用【摘要】:什么是生产绩效管理,绩效从字面意义上看,"绩"是指员工的业绩,即工作结果,"效"是指员工的工作效率,即工作过程.对制造型企业而言,绩效是指生产部门人员提高自身业务技能、提高生产率的过程和结果.当对绩效进行管理时,既要考虑投入行为,也要考虑产出结果.因此,绩效管理包括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两个方面.什么是生产绩效管理绩效从字面意义上看,“绩”是指员工的业绩,即工作结果,“效"是指员工的工作效率,即工作过程。
对制造型企业而言,绩效是指生产部门人员提高自身业务技能、提高生产率的过程和结果。
当对绩效进行管理时,既要考虑投入行为,也要考虑产出结果。
因此,绩效管理包括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两个方面。
对制造型企业而言,生产绩效管理是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案、流程和制度,对生产部门所有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分析、有效管控及优化,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员工士气、降低成本、保证交期并促进安全生产。
生产绩效管理有什么用生产绩效管理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生产效率化,它以生产作业的过程为重点,针对生产资源(人员、设备、物料、作业方法等)有效的运用,如制作模具生产工作站的效率达到95%以上;另-方面是生产效能化、它以生产作业的结果为重点,主要针对通过绩效管理所产生的成果目标的完成程度,生产企业常以产量、质量、成本、交期、安全、士气等作为衡量指标。
1.生产效率化生产效率化,是将生产部门有限的生产资源经过规划,做到最佳的配置与运用,使资源的功能最大化。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人力资源的效率化。
可通过人力计划与配置、工作轮换、工作丰富化等方法促进人力资源的效率化。
(2)设备资源的效率化。
可通过设备自动化、人机配合、提高设备运转率等方法促进设备资源的效率化。
(3)物料资源的效率化。
可通过减少损耗量、利用余料、提高物料使用率等方法促进物料资源的效率化。
生产绩效管理
![生产绩效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d240069011ca300a6c39012.png)
26
7-1.作业流程分析
Business Management Consulting
——主讲嘉宾:林文田
教授
产品开发流程一
产品规划:产品创新提案
市场策略
业务策略 产品规划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7
7-1.作业流程分析
Business Management Consulting
——主讲嘉宾:林文田
教授
1.选定项目
2.工作分析
——主讲嘉宾:林文田
教授
3.设定目标 4.分析差異
5.通知培训 例:流程分析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4
7-1.作业流程分析
Business Management Consulting
——主讲嘉宾:林文田
教授
BPR总体流程—业务流程改善项目开展
S1 S1A1 得到管理 层支持与 委任 S1A2 了解战略 目标、需 求、IT建 设 S2A2 内部BPR 理念培训 S1A3 确认项目 目标、范 围 S1A4 确定项目 成员 S1A5 项目预算 和计划
2
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学系 中国生产力中心经营管理顾问师 同济大学高级经营管理班 美国查浦曼大学工商管理博士
【经
历】
1988国际技能竞赛板金组-------第一名 台北市立木栅工业职业学校---专业教师 台湾普敬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大陆普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天和工程企业有限公司---管理咨询顾问 专职顾问与讲师(八年) 中国市场总监认证培训---上海中心总监 北京恒汇能企管公司---------专职顾问
——主讲嘉宾:林文田
教授
价值流程分析VE:价值工程的概念
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如何实施
![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如何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d9913c7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e.png)
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如何实施在当今的工业生产和企业运营中,安全生产管理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合理实施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积极性,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持续发展。
一、明确安全生产绩效管理的目标首先,要明确安全生产绩效管理的目标。
这一目标不仅仅是减少事故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长效的安全生产文化,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将安全视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具体来说,目标可以包括:实现“零事故”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促进团队之间的安全协作等。
为了使这些目标更加具体和可衡量,可以将其细化为一系列的指标。
例如,事故发生率降低的具体百分比、安全培训的参与率和通过率、安全隐患排查的及时率和整改率等。
明确的目标和指标能够为后续的绩效管理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标准。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绩效评估指标在确定了目标之后,接下来就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
这些指标应该全面、客观、具有可操作性。
1、事故指标这是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包括事故的发生次数、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以事故发生与否来评判安全绩效,因为没有发生事故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安全隐患。
2、安全行为指标观察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行为表现,如是否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是否遵守操作规程、是否参与安全培训等。
可以通过现场观察、视频监控等方式进行评估。
3、安全管理指标考核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成效,如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安全检查的频率和质量、安全隐患整改的落实情况等。
4、安全文化指标衡量企业内部安全文化的建设情况,如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安全沟通的效果、安全建议的提出和采纳情况等。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员工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5、应急管理指标评估企业在应对突发安全事件时的能力,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情况、员工在应急事件中的反应和处理能力等。
生产人员绩效管理制度
![生产人员绩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d4d18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2.png)
生产人员绩效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生产人员绩效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生产人员的工作行为,明确岗位职责,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升整体绩效水平,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人员,包括生产线工人、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等。
三、绩效考核指标1.生产效率:包括生产线的开机率、生产速度、生产合格率等。
2.质量管理:包括产品合格率、废品率、返工率等。
3.工作纪律:包括工作时间准时到岗、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
4.团队合作:包括与同事之间的合作沟通、团队协作能力等。
四、绩效考核周期绩效考核周期为每月一次,每季度一次,每年一次。
五、绩效考核方法1.主管领导对下属的绩效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给予奖励或处罚措施。
2.员工可以通过自评、同事互评和领导评定等不同渠道获得绩效评价。
3.绩效考核结果将影响员工的晋升、加薪或奖惩等。
六、奖惩机制1.奖励措施:表现优秀的生产人员将通过加薪、晋升、荣誉称号等形式奖励。
2.处罚措施:表现不佳的生产人员将受到扣减奖金、降职、调岗等处罚。
七、绩效管理档案公司将建立生产人员的绩效档案,记录员工的绩效表现、奖惩情况等信息,作为员工绩效考核和晋升的依据。
八、绩效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公司将建立绩效管理监督机制,负责对绩效考核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
九、绩效管理的改进与完善公司将定期对绩效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和员工需求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十、总结生产人员绩效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帮助公司有效管理生产人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激励员工积极进取,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公司将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
生产绩效管理
![生产绩效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fefa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f.png)
生产绩效管理一、引言生产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员工绩效的评估和激励等方面。
本文将从绩效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生产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生产绩效考核方法以及生产绩效管理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探讨。
二、绩效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绩效管理指的是在组织中进行员工绩效评估和激励的过程,旨在提升员工的绩效,进而提高组织整体绩效。
绩效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用来识别和弥补组织绩效差距、促进员工个体发展、提升团队合作效率,以及优化组织资源配置等。
三、生产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1. 目标设定与沟通生产绩效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生产目标,并将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衔接。
生产目标需要从总体目标转化为具体可衡量的目标指标,并通过沟通和协商确保目标的共识。
2. 绩效评估与反馈绩效评估是生产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它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以便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准确的评定。
评估结果需要及时向员工反馈,包括对其优点的肯定和对其不足之处的建议。
3. 绩效改进与培训绩效管理不仅是对员工进行评估和激励,还需要通过改进和培训来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员工存在的问题和提升空间进行培训和辅导,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绩效。
4. 绩效奖励与激励生产绩效管理还包括绩效奖励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通过设定合理的奖励机制,能够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提升绩效,并增强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生产绩效考核方法1. 指标法指标法是生产绩效考核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设定一系列评估指标,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指标进行对比,以评估员工的绩效水平。
指标法的优点是客观性强,缺点是可能无法完全覆盖员工绩效的各个方面。
2. 行为法行为法是基于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态度进行评估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如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等,以判断员工的绩效水平。
行为法的优点是直观易懂,但缺点是容易受主管的主观判断影响。
关于绩效管理(一)
![关于绩效管理(一)](https://img.taocdn.com/s3/m/1430e80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6b.png)
关于绩效管理(⼀)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为了达到组织⽬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绩效⽬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的是持续提升个⼈、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基本知识绩效计划制定是绩效管理的基础环节,不能制定合理的绩效计划就谈不上绩效管理;绩效辅导沟通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作不到位,绩效管理将不能落到实处;绩效考核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环节,这个环节⼯作出现问题绩效管理会带来严重的负⾯影响;绩效结果应⽤是绩效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如果对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问题,绩效管理不可能取得成效。
绩效管理强调组织⽬标和个⼈⽬标的⼀致性,强调组织和个⼈同步成长,形成“多赢”局⾯;绩效管理体现着“以⼈为本”的思想,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员⼯的共同参与。
绩效管理的过程通常被看做⼀个循环,这个循环分为四个环节,即: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
按管理主题来划分,绩效管理可分为两⼤类,⼀类是激励型绩效管理,侧重于激发员⼯的⼯作积极性,⽐较适⽤于成长期的企业;另⼀类是管控型绩效管理,侧重于规范员⼯的⼯作⾏为,⽐较适⽤于成熟期的企业。
但⽆论采⽤哪⼀种考核⽅式,其核⼼都应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不应在指标的得分上⽄⽄计较。
⼆、绩效管理系统在多年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某专业⼈⼒资源研究机构结合国⼈特征设计了⼀套⽬标绩效管理体系,主要包含四个阶段:岗位分层分类,任务指标落实与下达,过程检查与监督,结果反馈与落实。
四个环节缺⼀不可的绩效管理体系才能够真正有效运⾏与⽀持企业发展。
三、影响因素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有员⼯技能、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激励效应。
员⼯技能是指员⼯具备的核⼼能⼒,是内在的因素,经过培训和开发是可以提⾼的;外部环境是指组织和个⼈⾯临的不为组织所左右的因素,是客观因素,我们是完全不能控制的;内部条件是指组织和个⼈开展⼯作所需的各种资源,也是客观因素,在⼀定程度上我们能改变内部条件的制约;激励效应是指组织和个⼈为达成⽬标⽽⼯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励效应是主观因素。
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附安全绩效考核标准
![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附安全绩效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d051038453610661ed9f43b.png)
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强化公司安全生产绩效管理,加大安全生产目标激励考核力度,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办法》等公司规章制度制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绩效奖金从公司年度工资总额中列支。
第四条安全生产绩效奖金的发放按照月度检查考核、月度兑现、与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挂钩的原则执行,以公历年为考核奖励周期。
第五条每年1月份,安全部负责制定下一年度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并分解至各部门,经公司安健环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审核确定后,各部门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在部门年度安健环目标管理责任书中明确,并由总经理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签订确认。
第二章部门类别划分及奖励标准第六条根据工作职责范围所承担的风险大小不同,将被考核部门划分为三类:一类部门:部、部、部;二类部门:三类部门第七条公司员工的安全生产绩效奖励标准按下表执行。
表:安全生产绩效奖励标准第三章安全生产绩效检查及考核第八条月度检查考核工作在公司安委会的直接领导下,由安全部牵头组织,采取定期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考核。
第九条安全生产绩效检查考核标准分“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质量管理”4个方面(见附件一:安全生产绩效检查考核标准),总分为100分。
第十条为保证检查考核的严肃性、公正性,由安全部将安全生产绩效检查考核情况汇总后,反馈至各部门核实,由考核部门签字确认。
安全部将安全生产继续检查考核得分汇总表及扣分情况汇总后由人力资源部核实。
第十一条若部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照部门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中的事故控制指标进行考核,未达到部门控制指标的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办法》中关于对事故责任部门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的规定落实处罚;超过部门控制指标的事故,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二条安全部每月通过安全会议、公示来公告等形式公布各部门当月事故统计信息及各部门得分情况,安全部每季度向各部门公布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执行情况。
生产车间员工绩效管理方案
![生产车间员工绩效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9fb7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1.png)
生产车间员工绩效管理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对于生产车间员工来说,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交付时间,因此,建立有效的生产车间员工绩效管理方案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绩效管理方案,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奖罚分明、鼓励创新。
三、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1.生产效率:包括生产数量、生产质量、生产周期等指标。
2.工作质量:包括产品的质量、合格率、次品率等指标。
3.团队合作:包括员工之间的协作、对上级的服从与支持、对下级的指导与帮助等指标。
4.创新能力:包括新产品开发、工艺改进、成本降低等指标。
四、绩效考核流程1.目标制定:生产车间与员工共同制定目标,确保目标具体、可行。
2.考核方式: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可以采用定量评价或定性评价的形式。
3.考核结果反馈: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员工,并进行解释和讨论,以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4.引导改进:分析考核结果,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并提供培训和指导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绩效。
五、激励措施1.薪酬激励: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薪酬奖励,并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如年度奖金、提供培训机会等。
2.荣誉激励: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表彰,如设立荣誉墙、月度最佳员工等。
3.发展机会:协助员工发现自身潜力,提供更高级别职位的晋升机会,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4.文化激励: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和知识,提高个人和团队绩效。
六、监督和评估机制1.监督机制:建立绩效管理部门,负责对绩效考核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
2.评估机制:定期评估绩效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七、改进措施1.根据员工反馈和绩效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绩效考核指标及流程,以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生产管理的绩效考核
![生产管理的绩效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d66f8182b9d528ea81c7792f.png)
更多广州生产管理师培训资料请访问:/public/4939.html生产管理的绩效考核生产管理绩效是指生产部所有人员通过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改善自己的工作态度,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机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员工士气、降低成本以及保证交期和安全生产的结果和行为。
生产部门的职能就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从产品品种、质量、数量、成本、交货期等市场需求出发,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企业的人力、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相应地,生产管理绩效主要分为以下六大主要方面:(1)效率(P:Productivity)效率是指在给定的资源下实现产出最大。
也可理解为相对作业目的所采用的工具及方法,是否最适合并被充分利用。
效率提高了,单位时间人均产量就会提高,生产成本就会降低。
(2)品质(Q:Quality)品质,就是把顾客的要求分解,转化成具体的设计数据,形成预期的目标值,最终生产出成本低、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物美价廉的产品。
产品品质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
对于生产主管来说,品质管理和控制的效果是评价其生产管理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所谓品质管理,就是为了充分满足客户要求,企业集合全体的智慧经验等各种管理手段,活用所有组织体系,实施所有管理及改善的全部,从而达到优良品质、短交货期、低成本、优质服务来满足客户的要求。
(3)成本(C:Cost)成本是产品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企业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对成本的高低,如果成本所挤占的利润空间很大,那么相应的企业的净利润则相对降低。
因此,生产主管在进行绩效管理时,必须将成本绩效管理作为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4)交货期(D:Delivery)交货期是指及时送达所需数量的产品或服务。
在现在的市场竞争中,交货期的准时是非常重要的。
准时是在用户需要的时间,按用户需要的数量,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砂石生产绩效管理方案(一)
![砂石生产绩效管理方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7a96c62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d.png)
砂石生产绩效管理方案(一)砂石生产绩效管理方案1. 问题背景砂石生产是一个重要的行业,但如何提高生产的绩效一直是一个挑战。
当前存在以下问题:•生产计划和实际生产存在较大偏差•生产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和浪费现象•缺乏对绩效的科学评估和跟踪2. 解决方案2.1 生产计划优化通过优化生产计划,减少生产偏差,提高生产效率。
•分析历史生产数据,制定合理的计划目标•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并进行合理分解和安排•考虑市场需求、资源供应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2.2 工艺流程改进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和浪费问题,进行工艺流程的改进和优化。
•分析生产流程,找出工艺瓶颈和浪费环节•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中间环节和不必要的工序•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2.3 绩效评估体系建立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追踪和评估生产绩效。
•设定生产绩效评估指标,包括生产量、质量、成本等方面•收集和整理生产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流程,以优化绩效3. 方案实施步骤3.1 项目启动与准备阶段•成立项目团队,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梳理生产现状,确定改进的重点和方向•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3.2 生产计划优化实施阶段•收集和分析历史生产数据,制定合理的计划目标•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调整•定期跟踪和评估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3.3 工艺流程改进实施阶段•分析生产流程,找出工艺瓶颈和浪费环节•制定工艺改进方案,包括优化工序和引入新设备等•实施改进方案,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3.4 绩效评估体系建立实施阶段•设定生产绩效评估指标和数据收集方法•建立绩效评估系统,包括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定期对生产绩效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启动持续改进循环4.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砂石生产绩效管理方案,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接近一致,减少生产偏差•工艺流程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绩效评估体系建立,实现绩效可视化和持续改进以上方案将有助于提高砂石生产的绩效,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生产系统绩效管理考核细则
![生产系统绩效管理考核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b2f2f2c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f.png)
生产系统绩效管理考核细则一、概述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生产系统绩效管理成为企业提高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细致全面的生产系统绩效管理考核细则,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绩效管理,提升生产效能和经济效益。
二、绩效管理指标体系1. 质量指标(1) 产品质量:包括产品合格率、不良品率、客户投诉率等指标。
(2) 流程质量:包括工艺控制指标、产品返工率、废品率等指标。
2. 生产效率指标(1) 产能利用率:衡量生产线运行的效能,包括生产能力利用率、设备利用率等。
(2) 生产周期:即从接单到交货的时间,衡量生产的快慢和灵活性。
(3) 制造周期效率:衡量生产流程中各环节的效率,包括物料采购、生产排程、生产执行等。
3. 成本指标(1) 人工成本:衡量企业人工资源配置的效率,包括人员利用率、人员满意度等。
(2) 物料成本:衡量企业物料采购与库存管理的效率。
(3) 运营成本:包括能源消耗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等。
4. 安全指标(1) 工伤事故率:衡量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的水平。
(2) 安全培训覆盖率:衡量安全培训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5. 环境指标(1) 环境影响:衡量企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 资源利用效率:衡量企业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
三、考核细则制定1. 制定管理责任人指定具体的管理责任人,负责绩效管理的落地执行,确保各项指标得到有效考核。
2. 设定指标目标根据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指标目标,确保细则与企业整体目标相契合。
3. 制定考核周期和频率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考核周期和频率,确保绩效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确定考核方法与依据设定绩效考核方法,可以采用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或综合指标的方式进行评估。
5. 考核结果反馈与激励措施及时反馈绩效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者进行适当激励和奖励,同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指导措施。
6. 持续改进和优化定期评估绩效管理的效果,并及时调整和优化考核细则,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变化的需求。
生产公司绩效管理制度
![生产公司绩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c39af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9.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生产员工,包括生产一线员工、生产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提升公司整体绩效为目标。
第二章绩效考核指标第四条绩效考核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第五条定量指标包括:1. 生产任务完成率;2. 产品合格率;3. 生产效率;4. 设备故障率;5. 能耗指标;6. 库存周转率。
第六条定性指标包括:1. 工作态度;2. 团队协作;3. 创新能力;4. 质量意识;5. 安全意识。
第三章绩效考核方法第七条绩效考核采取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第八条月度考核:1. 生产任务完成率:以当月实际完成量与计划完成量之比进行考核;2. 产品合格率:以当月实际合格产品数量与总生产数量之比进行考核;3. 生产效率:以当月实际生产量与标准工时之比进行考核;4. 设备故障率:以当月设备故障次数与设备运行时间之比进行考核;5. 能耗指标:以当月实际能耗与标准能耗之比进行考核;6. 库存周转率:以当月库存周转次数进行考核。
第九条年度考核:1. 综合月度考核成绩,计算年度绩效考核总分;2. 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晋升、薪酬调整、奖惩等依据。
第四章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第十条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奖惩、晋升、薪酬调整的依据。
第十一条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和晋升机会;第十二条对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员工,进行谈话提醒,必要时进行培训或调整岗位;第十三条对考核成绩连续不合格的员工,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十六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生产员工绩效方案
![生产员工绩效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84892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2.png)
生产员工绩效方案一、绩效管理目的:1、通过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考核,使员工明确工作重点,追求工作成果,实现公司目标;2、通过绩效考核的形式对员工阶段性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3、对上一考核期工作进行总结,为绩效改进及员工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4、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行合理的绩效奖金分配,树立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文化;5、为培训、薪资调整、年度评优、岗位调整、考核辞退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考核原则:1、基本原则:公开、公正、公平。
2、业绩导向原则:关注本岗位业绩指标是否达成,即“人与标准比”。
3、要求个人考核以事实和数据反映工作的成效性;4、主管对下属的绩效表现负直接责任,下属的成绩就是主管的成绩,主管应通过绩效辅导和过程管理,提高个人的能力及素质水平以促进持续的绩效改进。
三、绩效考核对象:1、除公司总经理以外所有转正员工,公司总经理由公司统一绩效考核;2、试用期内满一个月的新入职员工。
四、绩效考核周期:所有参加考核员工一律实行月度考核。
五、考核责任:1、员工:进行个人绩效管理,利用有效的工具和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表现,了解绩效管理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收集反映个人绩效的信息和反馈,努力达到较高的绩效目标,取得突破性成就。
2、直接上级和部门负责人:下属员工绩效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掌握绩效管理的工具和技巧,制定下属员工个人的考核指标,观察、记录员工的日常绩效表现,辅导员工进行绩效改进,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下属完成绩效计划和达到绩效目标,对下属进行绩效评估,与下属进行持续的绩效沟通。
3、公司总经理:依据公司年度目标和计划,制定各部门(负责人)的考核指标并进行考核,对各部门的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对各部门工作进行指导,促进整体绩效目标的达成和提高。
4、人事行***部:考核制度的制定与解释,宣传与沟通,考核工作的组织、监控与督导,考核数据整理统计、考核分布状况的审核,结果的应用与反馈,向员工和主管提供指导、支持与培训,受理员工的考核申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際
)
標 准 时 間
方 法 上 之 最
工
(
最身
时浪上品 費設
工的法制 时
责者管 任理
工上 时的
工的上因 时浪人作
費员業
責者作 任業
生产绩效管理 (1)
五、减少工作量及无效时间
1.增加工作量、减低生产力的因素 2.因设计及规格方面的瑕疵增加的工作量 (如过量过繁的材料) 3.设计不良,造成生产流程不顺畅、不经济。 4.缺乏标准(操作、质量)增加不必要的工作。 5.因制造或操作方法不当增加的工作量 6.使用错误设备,或在不良情况下操作。 7.流程不良,浪费搬运。 8.不良的工作方法及工作士气、场所、进料品。 9.因管理者因素造成的无效时间
是 企 业 追 求 的目标 也是 责任。
生产绩效管理 (1)
三、生产管理系统图
组织 职掌
用料计 划与控 制
新产品 研究开 发
技术 管理
产 销 管 理制
程 管 品理质 管理
施工 管理
保养 管理
组织 职掌
生产绩效管理 (1)
四.作業工時:
时必基
少規 工定
少的產 工必品
要本 工的
时的 时要本 工的計產
人员计算
生产绩效管理 (1)
績效评估系统有下列主要工作
• 一 适当的把握各项指标 • 二 评估各项指标使正常与异常能明确化 • 三 解析异常指标 并找出改善课题 • 四 共同确定各部门的改善课题 迅速讨论改
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绩效管理 (1)
绩效评估系统之运作程序
收集正确的原始资料
标必须做解析 并会同责任部门提出改善办 法.执行之部门及人员决定改善时间表 设定 预期目标. • 执行改善计划 ,再透过绩效管理系统计算绩 效指标, 并定期检讨达成状况.
生产绩效管理 (1)
绩效管理系统流程
生产活动
改 善
作业日报
标准时间
生
行
对各生产单
动
位汇集计算
产 计 划
制作管理指标 计算绩效
成本计算
• 造成绩效獎金有所偏差, • 因此应依据实施成效, • 召集相关人员再检讨修正, • 以期达尽善尽美的地步。
生产绩效管理 (1)
廿、生产绩效主要评核项目 及评核方式介绍:
生产绩效管理 (1)
绩效管理的意义
• 它是以人员为主体以标准时间来衡量人员 工作绩效计算出绩效指针
• 评估计算出的指标可分辨出正常与异常 • 对于正常指标要使其维持稳定 ,对于异常指
生产绩效管理 (1)
十、设定动机应予明确化
1、内部作业人员待遇不平衡,需一套明确制度,予以调和。 2、工作量不高,透过绩效奖金,刺激员工主动去创造发挥
员工的潜能。 3、材料损耗太大,拟由绩效奖金来管制,以减少浪费,提
高收率。 4、不良率太高品质不稳定透过奖励来提起员工注意,以降
低不良品的发生。 5、交期达成差,拟由绩效奖金来促使有关人员管制进度。 6、对公司制度规率视若無睹,或不配合绩效制度,作业
检核奖惩来激发人员确实配合。
生产绩效管理 (1)
十一、实施的对象应予确定
• 1、通常绩效奖金 适合直接从事业生产 或从事营业的从业人员。
• 2、实施对象之级职以主任(科长)以下人 员较适切, 主任(科长)级以上人员应以经营达成 或固定的经营津貼。
生产绩效管理 (1)
十二、评核的方式需先确认
• 1、评核类别 ①团体绩效 ②个人绩效 ③间接部门绩效
• 2、评核方式 ①论件计奖 ②论件计酬
生产绩效管理 (1)
十三、评核项目的研订
•
①產量
•
②品质
•
③收率
•
④用料
•
⑤利益目标达成率
•
⑥业绩目标达成率
•
⑦作业检核
•
⑧诉案罚扣
•
⑨交辦事项
生产绩效管理 (1)
十四、各评核项目评分比重的确立
• 由於各单位工作性质不同,管制重点 • 也不同,自無法同一评核项目评定, • 因此各单位有不同的评核项目, • 各考核项目所佔比率也有所不同。
生产绩效管理 (1)
2020/11/24
生产绩效管理 (1)
一、生产效率责任制度的目的:
• 1、降低成本 • 2、加强竞争力 • 3、依各车间,生产线班组,
个人别分配应获取的利益目标, 促其努力达成目标。
生产绩效管理 (1)
经营有两个最终目的:
• 1、追求利润 • 2、追求薪资 =>提 高 附 加 值 或 迅 际 效 益
• 绩效奖金评核制度, 试算及修正后,认属合理,
• 应将实施的辦法明文规定。
生产绩效管理 (1)
十八、施行细则包括项目
• 1、评核对象 • 2、评核项目 • 3、奖金来源 • 4、评核方式 • 5、其他奖罚规定 • 6、統计核算的作业规定
生产绩效管理 (1)
十九、实施结果的检讨与改进
• 实施后可能因评核项目不妥或评核标准不 适当……
生产绩效管理 (1)
五、减少工作量及无效时间
10.过多的产品种类,增加停用现象。 11.过多的设計变更,因停工或返工的无效工时。 12.订货及生产计划欠佳,增加人员及设备停用
时间。 13.设备故障使意外事件增加无效时间。 14.过多的会议或活动。 15.员工(操作人员)未控制内的无效时间 16.迟到、早退、怠工增加的无效时间。 17.工作粗心造成不良,发生重修、重做、报废、
退货,成本的浪费。
生产绩效管理 (1)
六、实施绩效制度应具备条件
• 1、完整的管理制度。 • 2、设定的标准应具有合理性及客观性。 • 3、每个成员对绩效獎励制度有相当的
了解。 • 4、应有充分发挥潜力的评核项目。
生产绩效管理 (1)
七、生产绩效、管理执行程部:
绩效奖励
目标 设定
实际 执行
绩效 评核
生产绩效管理 (1)
十五、事务流程及表單应能配合
• 配合绩效奖金的实施有关事务 • 各項表單应加以修正或增设 • 以便计算绩效奖金。
生产绩效管理 (1)
十六、试算及修正
• 正式实施绩效奖金之前, 应依据3-6个月实绩先行试算,
• 然后再检讨修正,以符合实际, 以利进行。
生产绩效管理 (1)
十七、订定施行细则
目标修订
差异 分析
生产绩效管理 (1)
八、绩效评估的类别
• 1、团体绩效(班組、科課、廠)。 • 2、个人绩效。
生产绩效管理 (1)
九、设立绩效奖励制度步骤
• 1、设定的动机应予明确。 • 2、实施的对象应予确定。 • 3、评估的方式需先确认。 • 4、评核项目评分的确立。 • 5、事务流程及表单应能配合。 • 6、试算及修正。 • 7、订施行细则。 • 8、实施结果的检讨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