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高中语文朗读训练
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的思考与实践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现代文,培养语感,增强语言听力能力等。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注重朗读训练,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
一、重视朗读教学的意义1、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朗读是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朗读文本,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语速,流畅地表达思想,增强自信心。
2、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和现代文朗读能够让学生更快地熟悉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语音特点,更好地领会文本的语义和情感,增强对文化传承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语音语调朗读让学生有意识地对文本进行情感表达及语音、语调的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语言表达形式的理解,形成良好的语感。
4、增强学生语言听力能力通过听优秀的朗读,学生会准确地听出语音和语调中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语音和听力能力,具备更好的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
二、朗读教学的实践方法1、分层次组织朗读活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的要求和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对于初学者,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逐渐掌握语音和语调;针对高水平的学生,可以进行有挑战性的练习,如朗读快速口语对话或有特定情感表达的篇章,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2、关注细节,讲究技巧在朗读教学中,细节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比如说,在朗读的调节声音中,要注意句末升降调,注意语句的韵律,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音符的流淌和节奏的规律。
此外,鼓励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动作和表情演绎,从而加强情感表达。
3、跨科目协作,整合教育资源对于那些热衷于音乐和戏剧的学生,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可以引入歌唱、舞蹈等课程元素,使课程更加丰富有趣。
同时,也可以与其他科目的老师合作,如美术、体育等,来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三、专业知识培训与教育引导1、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优秀的文本,并自行录制朗读,通过听取和对比自己和别人的朗读,不断提升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情感感染力。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论文]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摘要:1、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朗读训练;2、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3、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4、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关键词:朗读训练;语文素养;语言思维;审美教育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251-01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听所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见,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
但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尤其是朗读的训练最容易被忽视。
以读为本,是我国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这一方法对于现代新课改下的语文学习来说,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新课改下的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
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语文的素养。
因而,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
如《荷塘月色》一文,朱自清用自己的所见所感将荷塘月色的描写结合起来,描写了月下的荷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些内容就能体会到这里没有写月却处处有月,感受到景的优雅、朦胧、幽静之美,感受到作者心情的变化,感受到修辞运用所带来的意蕴美。
加强朗读训练 提高语文素养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朗读是语文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增强记忆
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介绍
如何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想朗读好文章,首先要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在阅读时,要注意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准确度,
不可以模糊地读糊涂地想,而应该抓住关键词汇和句子,理解全文的主旨和目的。
二、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语音语调是朗读训练中重要的一环,要想朗读好文章,就需要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我们要学会正确地把握每个字音和音调,遵循汉字的读音规则和语调规律,通过朗读来表
达思想感情。
此外,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语速和节奏的掌握,不可以过快或过缓,要让
每个音节和停顿都正常自然。
三、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感染力
朗读是一种带有情感投入的演讲形式,要想吸引听众和达到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注重
情感的表达和感染力。
在朗读时,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激情和热情,根据不同文章的情感特
点和表达方式,调整情感的高低和强弱,将自己的情感真实地传递给听众,让人们产生共
鸣和思考,从而达到真正的艺术效果。
四、多读经典名著和优秀文章
读书常常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语言文化,多读经典名著和优秀文章,对于提
高语文素养和朗读能力大有裨益。
我们应该挑选一些经典名著和文学名作,认真阅读,以
此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朗读技巧,同时也能够欣赏到文学艺术的精髓和魅力。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感情朗读又是以理解课文为基础而进行的,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感情朗读又反作用于课文的理解,当学生能够把本来毫无生气的文字符号通过朗读折射出一定的情感光芒,则说明已经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教学中学生能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课文读流利,可是有感情朗读,却是需要老师的引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呢?一、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1、建立民平等师生关系,为“敢读”创设氛围。
敢读是学生爱读、会读的前提。
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应以平等、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学生。
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开来,从而培养学生对自己朗读能力的自信。
像“你读得真好!”“读得不错!”的语言应成为老师课堂上常用的鼓励语。
而“老师,让我来读吧。
”“我不同意。
”“我有意见。
”这些生动的、富有个性的语言,是学生自信的表现,是创设敢读氛围的基础。
2、强化主体意识,读出个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朗读教学老师应首先树立和尊重学生有独立见解的观念,让学生充分地自由感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个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例如在上《荷塘月色》一课时,精彩的课件为学生从视角、听觉上展现生动的荷塘之景后,学生朗读得特别卖劲,似乎在有意的去感受朱自清当时的心情,于是我适时的让学生开始讨论对朱自清当时的心情的理解,最后大家得到统一认识。
3、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在朗读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并创设机会,加强培养学生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阅读评价的能力。
如何在高中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何在高中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如何在高中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基本训练就是朗读。
通过朗读可以对学生加强指导,让学生对课文理解更透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同时也能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增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因此,语文课加强朗读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朗读训练贯穿其中。
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整体,并产生对生命和对人生的感悟,在读的过程中熏陶和升华自己的情感,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保证阅读教学的优化,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通过正确阅读打好语文基本功小学生在充足的字量和普通话发音正确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朗读课文。
这对学生的朗读提出了要求,可以用普通话连贯和通顺地朗读,重视情感运用和抑扬顿挫。
在现实中有的学生咬字不清晰,长期这样讲话也会不清楚。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有的学生忽视标点符号,在读的过程中不重视停顿,这样的朗读容易出错,并且基本上没有时间思考。
一些文本出自大师之手,多含有高深的思想和远见,小学生刚刚步入人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和哲理。
此时教师就要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用各种有效的方法缩小他们之间的距离。
总之,朗读速度太快和太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不利的,教师要纠正学生的这些错误,提高学生朗读的正确性。
二、教师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激励通过激励性语言,可以对学生的朗读兴趣进行激发。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通过激励措施的实施,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朗读。
学生都喜欢被教师表扬。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朗读之后,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激励性和赞美性的点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心充足的情况下,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更高,以后朗读也会更加投入,朗读效果也会更好,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三、教师加强朗读的指导和示范小学生的特点是知识不丰富和知识面窄,但是有很强的语言模仿能力。
如何在高中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何在高中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基本训练就是朗读。
通过朗读可以对学生加强指导,让学生对课文理解更透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同时也能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增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因此,语文课加强朗读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朗读训练贯穿其中。
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整体,并产生对生命和对人生的感悟,在读的过程中熏陶和升华自己的情感,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保证阅读教学的优化,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通过正确阅读打好语文基本功小学生在充足的字量和普通话发音正确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朗读课文。
这对学生的朗读提出了要求,可以用普通话连贯和通顺地朗读,重视情感运用和抑扬顿挫。
在现实中有的学生咬字不清晰,长期这样讲话也会不清楚。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有的学生忽视标点符号,在读的过程中不重视停顿,这样的朗读容易出错,并且基本上没有时间思考。
一些文本出自大师之手,多含有高深的思想和远见,小学生刚刚步入人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和哲理。
此时教师就要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用各种有效的方法缩小他们之间的距离。
总之,朗读速度太快和太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不利的,教师要纠正学生的这些错误,提高学生朗读的正确性。
二、教师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激励通过激励性语言,可以对学生的朗读兴趣进行激发。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通过激励措施的实施,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朗读。
学生都喜欢被教师表扬。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朗读之后,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激励性和赞美性的点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心充足的情况下,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更高,以后朗读也会更加投入,朗读效果也会更好,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三、教师加强朗读的指导和示范小学生的特点是知识不丰富和知识面窄,但是有很强的语言模仿能力。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方法有哪些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方法有哪些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水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方法一、加强对语文教师的朗读培训,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水平。
张志公先生指出:“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教师”“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有广博的学识,见多识广,要掌握科学教学方法。
”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花大力气,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朗读专题培训,加大语文朗读教学的教研力度,开展朗读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鼓励教师探索、尝试,进行朗读教学实验。
二、创设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
”一堂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朗读课,能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给人一种艺术的氛围。
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
而轻松活泼的氛围是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的前提,老师应以平等、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学生,让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开来,培养学生对自己朗读能力的自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朗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个性,创设敢读的氛围,激发朗读的兴趣。
三、做好示范,加强朗读指导语文教师一定要锻炼、培养自己成为朗读的高手,练就过硬的朗读能力,从而能够充分感染学生,灵活地驾驭课堂。
同时,教师在对课文的讲析时,尽量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语调的变化;老师的示范和朗读录音的示范都是很好的方法。
老师的示范会给学生“望尘可及”的心理,更有说服力。
朗读录音教材是朗读大师经过认真揣摩,反复练习后制作的出色作品,使学生学有标准,学有兴趣,能够较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提高朗读水平。
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培养学生朗读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朗读的艺术修养。
浅谈高中语文朗读的方式及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朗读的方式及策略【摘要】朗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提高其他语文能力的基础训练,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了朗读的方式,如自由朗读、齐声朗读、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熟读背诵、配乐朗诵等。
同时也谈了朗读的策略:一是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二是努力创设朗读情境;三是定期组织开展诗文朗诵会等活动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训练方式策略朗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之一,无论是字音、字形,还是文学鉴赏、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是从朗读教学开始的。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朗读的方式和策略。
一、朗读的方式1.自由朗读。
自由朗读训练适用于新课文的初读阶段和学完课文的品读阶段。
初学课文,安排学生自由朗读。
其作用有二:一是随意性大,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高中生有自己独立的认识、思辨能力,自主探索作品,自由空间广阔,符合认识新知、独立感知的要求;二是有利于发现朗读难点,如字音、词义、断句等方面的问题。
2.齐声朗读。
这一训练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督促学生准确读出原文,尊重原文,不丢字、不加字、不倒读、不回读。
训练学生眼到、口到的能力,看得要准确,读得更要准确,在朗朗书声中,促使自己专注于文章,达到准确读出文章的目的。
针对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增多的现状,适当安排齐读,是非常必要的。
读得准确,才能熟悉文言文语言习惯,对这种特殊的语言习惯有了把握,才能做到读来“上口”,产生文言语感。
齐读并不一定要求众口一“调”,齐读可以大声地、放开来读,专注程度比自由朗读要高,是指名朗读的“预备式”。
3.指名朗读。
大部分教师都青睐这种朗读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指名朗读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把握文章的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指名朗读相关段落也是探讨答案、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读”中悟,在“听”中悟,心、眼、口、耳并用,自是理解的另一番天地。
指名朗读可以是针对全篇的整体朗读,也可以是分部分、段落的朗读,不拘长短,酌学情而定,依篇章而行。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浅谈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中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提高学生感受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朗读教学;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97-01清代的唐彪曾这样形容反复吟咏朗读后可达到的美妙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其实,我们很多老师也都认同朗读对提高语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也知道要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强朗读方面的训练,可到底该怎样进行训练?要真正读好一篇文学作品,又该做到哪些呢?其实仔细琢磨朗读教学也是有规可循的。
下面,就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朗读教学的理解。
一、朗读方式应灵活多样(一)齐读。
齐读是语文课堂普遍采用的形式。
齐读声势大、训练面广,便于教师集体纠错。
但个别学生滥竽充数,想着洪亮缺了感情,缺憾也确实存在。
所以它较适合在课文讲解之前和讲解结束后采用。
(二)范读。
泛读是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自己示范朗读,目的是用感情线牵引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文章美感。
我在上《故都的秋》这节公开课时,一开课就做了示范朗读,目的就在于引领学生感悟古都的秋色秋味,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后来听课老师评课时也很认可我的做法。
当然,一节课中范读不宜过多,教师的范读不是为了显露自己的朗读才华,而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自己开口读书的兴趣,进而启发学生思维,领悟文章内涵。
(三)引读。
引读是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强化讲解效果的有效方式。
有的课文篇幅较长,全文朗读没有必要。
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挑选出文章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语段、描写议论抒情的精彩片断进行朗读,用以突出教学的重点。
例如讲授《祝福》一课时,就可以采用引读法。
先让学生找出关于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着读。
中学语文朗读技巧的训练与提升
(中学语文朗读技巧的训练与提升)一、朗读训练的重要性和目的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感受语言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朗读训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朗读技巧的训练与提升1.语音训练语音是朗读的基础,正确的语音是正确传达感情的前提。
在朗读训练中,要注重语音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首先,要注重音准,即发音准确,不读错音;其次,要注意音变,如连读、变调、轻声等;最后,要注重语速和节奏,根据文章情感和内容调整语速和节奏。
2.停顿训练停顿是朗读中的重要技巧之一,适当的停顿可以使朗读更加流畅自然。
在朗读训练中,要注重停顿的合理性和层次性。
要根据句子结构和文章内容来确定停顿的时间和位置,一般来说,句子的中间和句末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而句首和句末则要轻读。
3.重音训练重音是朗读中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对重音的调控,可以更好地传达文章的情感和重点。
在朗读训练中,要根据文章内容和情感来确定重音的位置和轻重程度。
一般来说,要突出关键词语和语气词要重读,而其他词语则要根据情感需要进行轻读。
4.语调训练语调是朗读中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通过语调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情感和语气。
在朗读训练中,要根据文章内容和情感来选择合适的语调。
一般来说,叙述和说明时要用平调,表示悲痛、庄严、赞扬等情绪时要用降调,表示疑问、反问、惊讶等情绪时要用上扬调。
5.情感表达训练情感表达是朗读的核心,只有通过真挚的情感才能真正打动听众。
在朗读训练中,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和表现。
要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把自己融入到文章情境中,通过语音、语调和语速的变化来传达文章的情感和情绪。
同时,要注重与其他朗读技巧的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三、朗读技巧的训练方法1.听读训练法听读训练法是通过听录音或老师范读来进行朗读训练的方法。
通过听录音,可以学习标准的语音、语调和语气;通过老师范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模仿和练习。
学习技巧:学习高中语文勤于朗读背诵
学习技巧:学习高中语文勤于朗读背诵学习技巧:学习高中语文勤于朗读背诵高中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勤于朗读背诵勤于朗读背诵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朗读要做到吐字清晰,音准气足,节奏停顿合理,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准确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朗读人物的对话,要力求模拟出人物的心情、口吻,使人物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听者面前。
朗读诗歌要铿锵悦耳,语势错落有致,节奏抑扬回环,具有音乐美。
通过琅琅地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了。
背诵要下苦功夫。
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
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
以上就是“高中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勤于朗读背诵”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写好高中语文作文的经验_基础知识一、作文要学会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
语汇是文章的细胞。
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
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
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
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
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
课标对于诵读的要求高中
朗读的基本要求有: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句、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1、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教学的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的“正确”一说,指的就是普通话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由此可见,普通话的基本功训练是正确朗读的前提。
汉语拼音的教学在一年级上期就已经完成,但是由于方言的影响,孩子们在朗读中往往会碰到一些难点音,这些音发得不够准确或者不够完美,就会成为朗读的绊脚石。
2、确保读书的时间。
关于语文朗读的时间,教师可以结合年级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材的情况,对朗读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
教师需要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进行朗读,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进行朗读,朗读的声音要洪亮,吐字必须清晰,字音准确,在自学性朗读的情况下,认真的对待阅读。
3、安排好停顿。
首先是语法停顿,即是根据语句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
其次是逻辑停顿,又叫强调停顿。
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特殊含义,可以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化停顿的时间,或者不是在语法停顿的地方适当停顿,从而表示出词组、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再次是结构停顿,即是表示文章的段落、层次等次的停顿。
4、确定好重音。
首先是语法重音,这是由语法结构形成的重音,表结果、程度、情感的补语重读,如“打扫干净”、“悲伤极了”;动补短语,表趋向的动词重读,补语不重读。
句子重音:短句谓语部分重读;句子主语是疑问代词时,主语重读;一般情况下,定语、状语、补语应读得较重。
其次是逻辑重音,这是根据上下文对句子中一些词语加以特殊强调从而重读的音节。
逻辑重音比语法重音重而长,其位置不是固定的,它随着语言、说话人的意图和感情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如“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荣誉”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荣誉”,重音不同,所强调的意思也就不同。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措施(共2篇)
第1篇: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浅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加强自身语文素养,对自身语感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属于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高中学校普遍存在忽视朗读教学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更好学习语文知识内容。
在新课改逐渐深入下,教师对于朗读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只有正确培养学生朗读习惯,并充分发挥朗读教学所具有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整体教学质量。
因此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朗读教学进行详细阐述。
朗读教学主要是对学生字音判断能力和字形区别等进行锻炼,使学生更好区分相识字词。
现阶段,在各高校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并没正确认识朗读的意义,导致学生朗读能力不断下降。
传统朗读教学主要是以齐声朗读为主,这种朗读方式的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在整个朗读过程中,不仅感情不足,而且朗读过程停顿无序。
长期以来,对学生学习语文产生许多不利影响,是目前各高校所面临的重点课题。
一、对朗读教学进行分析朗读形式主要包括:自由朗读、齐声朗读、熟读背诵三种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
第一,自由朗读。
在新课程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并不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将其学生语感能力。
而自由朗读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学生可以依据自身情感完成阅读,充分表达出自己对于该课程的认识,自主完成课文的探索,比较适用于学生学习新内容。
而学生也可以在自由朗读后,及时找出朗读难点,如断句和字音等问题。
第二,齐声朗读。
主要是指:在朗读原文基础上,保持学生朗读步调的一致,不出现加字和丢字的情况,利用齐声朗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口读能力以及眼力,并加强学生集中力,在认真阅读后,真正了解第三,熟读背诵。
只有对古诗韵脚等进行熟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言文。
可是,在熟读背诵过程中,切忌“死记硬背”现象的出现,引导学生在真正理解的条件下,对课文进行背诵,并在认真欣赏基础上,做到熟读背诵。
例如:在对李白的《蜀道难》进行朗读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真正体会李白热爱祖国河山情感;而在朗读杜甫的《登岳阳楼》时,能充分展现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具有较强的现实风格。
语文朗读技巧范文
语文朗读技巧范文语文朗读是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训练方式之一、通过朗读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和语气的表达能力。
下面是一些语文朗读技巧,帮助提高朗读的效果。
一、字词准确:在朗读时,应注意每个字词的准确发音。
可以通过阅读课文、语文课外读物等来积累生词,熟悉并掌握正确的发音。
同时,也要注意词的重音,尤其是多音字和红字,避免发音错误,影响整个句子的语调。
二、语意流畅: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起承转合,让语言流畅自然。
可以通过模仿语音节奏、语气和重点表达的方式,使朗读更具有感染力。
在朗读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停顿和间隔,以突出重点和表达感情。
三、抑扬顿挫:朗读中的语音语调的婉转、抑扬顿挫要准确自然,使听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可以通过观察语言的抑扬顿挫特点,掌握语言的音高、音量和音色变化,准确地传达语言的情感。
四、语调的变化:朗读时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和情感变化,做出相应的语调调整。
可以通过改变语音的音高、音量和音色等方式,使朗读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五、提前准备:在朗读之前,应提前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内容,熟悉文章的语法结构和意义。
可以通过标记重点词语、语调和停顿的方式,提前做好朗读的准备工作。
同时,也要注意识别文本中的标点符号和情感线索,以便在朗读时准确传达文本的意义和情感。
六、适度表达感情:在朗读时,适度地表达感情可以更好地体现文本的意义和情感。
可以通过掌握语言的节奏、音调和音色,使朗读更具有感染力。
在朗读过程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正确的情感表达,避免过分夸张和过度情绪化。
八、多练多听:只有经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提高朗读的效果。
可以选择优秀的朗读作品进行模仿和学习,通过模仿和反复朗读来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同时,也要多听别人的朗读,学习他们语音的优点和特征,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总之,语文朗读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训练方式,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来提高。
通过掌握以上的朗读技巧,可以提高朗读的准确性、流畅度和感染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优化朗读方法 提高语文素养5篇
优化朗读方法提高语文素养5篇第1篇示例:对于朗读的内容选择要有选择性。
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朗读内容。
可以选择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读。
通过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朗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要注意声音的调节和语调的把握。
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声音的抑扬顿挫,让声音起伏有致,生动有力。
同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对于文中表达的情感色彩要做到心领神会,让声音与文字中的情感相呼应。
要注重语速和停顿的掌握。
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语速,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要根据内容的情感变化和节奏要求适时调整语速。
同时要注意停顿的掌握,适当的停顿可以让朗读更加生动有力,让听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内容。
要注重朗读的体态和表情。
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配合,可以适当运用手势、眼神和微笑等方式,让朗读更加生动有趣,让听者更容易被感染和打动。
优化朗读方法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让语文学习更加富有趣味和成效。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调整,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朗读者,提高语文素养,让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关注朗读方法,提高语文素养,让我们的语文学习之路更加丰富多彩。
第2篇示例:语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修养和素质。
在当今社会,语文素养不仅仅是学习语文课程必备的基础,更是人们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
而优化朗读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素养,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如何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进而提升语文素养。
要提高语文素养,关键在于提高朗读的能力和技巧。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做到真实、准确、流畅、自然,才能更好地传达文字的意义。
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优化朗读的方法。
其一,要注重细节。
朗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节的处理。
比如语调和语速的控制、停顿的处理、重音的把握等等,都是影响朗读效果的重要因素。
只有注重细节,才能做到完整地表达文本的内涵和情感。
其二,要注重情感表达。
浅谈如何加强高年级朗读训练
浅谈如何加强高年级朗读训练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小学生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才能全面的进行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训练,不断的促进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发展,我觉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掌握以下几点:一、明确要求(一)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读熟文本朗读不能是随意的读,老师要给规定阅读的目的,例如在《新型玻璃》时先规定学生要在朗读中带着以下问题去读,新型玻璃包括哪几种,每种玻璃有哪些特征等,朗读带着目的去读,才不会盲目的读,才能够长知识。
另外要做到熟读,读一遍不通顺的话就读第二遍甚至是更多遍,对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进行查阅,在朗读中也增加了知识的储备。
在朗读中还要注重的一点就是要严谨,哪怕是标点符号、段落划分对于全文的理解都是很有帮助的。
只有按照这些要求,才有可能学好一门说话的语言。
(二)读懂文意,进而掌握属于自己的阅读技巧在阅读过程中要带着问题去读,鼓励学生进行预习,看着课后的问题自己先找到答案,然后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对照,整个的思维过程就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在反复的论证中,理解文章意思,进行深入的思考、揣摩,领会文章的结构布局,进而掌握文章写作的规律,并以此指导自己以后的写作。
二、认知必要性(一)朗读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利的朗读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做到出口成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因为有些东西并不是只靠听就可以获得的,要从自己的朗读中找出灵感,按照抑扬顿挫等,体会作业的心境,进而产生对文学的兴趣,牢牢地记住所讲的内容,这既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促进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无疑是一举两得。
因此要在朗读中由简入难,逐步提升朗读的水平和理解的能力。
(二)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没有大量的时间进行朗读训练,直接导致了学生阅读能力退化通过对一般学校的调查,发现到了高年级就很自然的缩减了语文的课时,同时语文的教学内容也增加了,比如作文、句型训练和阅读分析等,老师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词语句子的分析以及内容得到分析上了,只是偶尔的让一些朗读能力好的学生进行单个的朗读,很多人没有表现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自然而然的忽视了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考查,学生的朗读能力在那一个时间段弱化了,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能力会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软肋。
怎样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
怎样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摘要:朗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而不应忽视其独特的功效。
要大胆把时间交给学生,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加强朗读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
他们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应形成,到了高中阶段无须再行教学,或者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或仅仅把朗读看做一种技巧,其本身并不具有自足性教育价值,甚至认为朗读教学功能有限,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没有太大帮助。
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几年后仍然出现的为数众多也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肯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吸收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朗读进行了深入地阐述,把朗读提高到相当高的地位,新课标在“课程目标”
“实施建议” “评价建议”部分均给出了相关表述,例如新课标提出了“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
该表述既表明了新课标有关高中生朗读能力语音层面、技巧层面、言语表达层面的新要求(用普通话、流畅、恰当),同时也包含了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朗读教学的作用及功能认定, 即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而且也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进行语言积累的一条有效途径。
这意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加强高中语文朗读训练
摘要:朗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而不应忽视其独特的功效。
要大胆把时间交给学生,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加强朗读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
他们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应形成,到了高中阶段无须再行教学,或者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或仅仅把朗读看做一种技巧,其本身并不具有自足性教育价值,甚至认为朗读教学功能有限,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没有太大帮助。
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几年后仍然出现的为数众多也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肯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吸收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朗读进行了深入地阐述,把朗读提高到相当高的地位,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部分均给出了相关表述,例如新课标提出了“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
该表述既表明了新课标有关高中生朗读能力语音层面、技巧层面、言语表达层面的新要求(用普通话、流畅、恰当),同时也包含了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朗读教学的作用及功能认定,即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而且也是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进行语言积累的一条有效途径。
这意味着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朗读教学重要地位的高度认同。
1.加强朗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要朗读熟悉一批有代表性的包括各种内容、体裁、风格的诗文,消化领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多积累典范的规范汉语的语言材料。
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通过直觉思维方式直接感受语言,对语言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
多读多记规范的、精当的书面语言,诵读准确、生动、鲜明的精彩诗文,口诵心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
由此可见,朗读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手段。
而且从读入手,带动说写,可以用规范汉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
2.保持朗读的连续性和合理性。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贵在老师导行,持之以恒;重在实践中落实提高,创造机会多读多练。
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而上升的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应注意朗读在其中的连续性和合理性。
我们反对把早读时齐读式的朗读,提倡早读时朗读的多样性,
这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产生厌烦心理:我们也反对课堂教学中只让学生听专家朗读,老师范读,而不让学生参与的朗读,倡导教学中要因势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这才可调整课堂节奏,实现师生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更反对把朗读扩大化,把什么文章都拿来乱读一气,倡导朗读选择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才可达到朗读之熏陶渐染,培养语感,升华情操的目的。
同时,还要认识到教学生朗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常抓不懈。
还要纠正基础年级才需要朗读的错误观点,虽在高考中未直接考学生的朗读的情况,经其中许多题目都关乎朗读,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有赖于学生在平时大量的反复朗读来实现的,只靠大量无声的习题只会损伤语文的美感,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出不会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考试高手。
3.扩大朗读范围。
在一些教师与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有这么一个观念:教材上要求背诵的内容才需要朗读。
他们把朗读训练与背诵等同起来,于是乎教师只要求学生去朗读那些教材中规定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也只是去朗读这些要求背诵的内容.其目的只是为了背诵。
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朗读只是进行背诵的一种方式而已,而不能把这两者等同起来。
朗读有助于背诵,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朗读的内容应该远远超过教材中所要求背诵的内容。
因为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朗读还对学生体会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着重要作用。
朗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其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故而,朗读的内容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要求背诵的内容,应该立足于全部教材且走出教材,全方位地寻找朗读的材料,以期过到朗读真正的要求与目的。
另外,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还有一个问题存在,即许多教师认为朗读只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并不需要参与进去。
语文科的朗读训练必须是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广大语文教师应清楚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上的作用与地位,更应清楚朗读训练在现实具体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才能更好地去扬长避短,科学合理有效地实施朗读训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朗读能力,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激发学生“爱读、乐读”的兴趣入手,把以上各种朗读方法和技巧运用到课堂的实践中。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