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禹襄《打手要言》《四字秘诀》

合集下载

同学经典—武禹襄“身法八要”解

同学经典—武禹襄“身法八要”解

同学经典—武禹襄“身法八要”解作者王瀚墨拳照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

禹襄出身望族,博览群书,文武兼备。

据史料记载,武禹襄的老乡杨露禅去河南温县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十几年,禹襄见而好之并从杨学拳并教杨的次子班候习文。

武禹襄学东西善追根问底,后赴温县赵堡镇从陈清平直接学拳,精妙始得。

其长兄澄清从河南舞阳县盐店得到一篇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转交给禹襄。

太极拳本为民间秘传,起源尚无定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短短不足五百字,是当时仅有的太极拳理论文章。

禹襄得之若珍宝,常常比照参悟,反复实践以验其效。

武禹襄终生研究太极拳,及至到老,病卧床榻,犹为侍疾者讲论拳术,娓娓不倦。

他所练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新架,也不同于杨式大架、小架,学而后化,自成一家,被后世尊为武式太极拳。

其甥李亦畲、李承纶均从其学,尤以李亦畲拳艺最精。

武禹襄传世拳论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四字秘诀》、《身法八要》、《十三势说略》等,在太极拳领域影响巨大。

所有拳术的口诀与要领,在解不在背。

在这里简要讲一下我所认识的武禹襄身法八要,与同道交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武禹襄的身法八要是指: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裹裆、护肫、涵胸、拔背。

而理解透彻这八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明白“身法八要”是分了四对:提顶与吊裆、松肩与沉肘、裹裆与护肫、涵胸与拔背,这四对中或上下相对,或因果相对,或里外相对,或前后相对。

武禹襄所讲的“八要”是内家拳的核心内容,是内家诸拳法皆需遵守的共同要领,不能仅仅从太极拳的角度去看它,更不能认为这是武式太极拳所独有。

所谓提顶,就是大凡练太极拳人人皆知的虚领顶劲(虚领二字,说得好;顶劲二字反而把劲给描述死了),这个提顶解决的是不耷拉脑袋的问题,低头猫腰是练拳的通忌。

提顶的提字用得好,头顶好像有一丝丝力量在上面提着一样,就像灯笼被提着似得。

中国的武术,除顶劲之外,身上其它所有的劲都是往下走的,一个武术的高手的劲力结构就像个圆锥体,顶劲就是圆锥体的尖部;它无论再细微,但必须有,绝对不能缺,还要清晰;有了它,人就有精神,人身上的劲路也就有了统领。

武派太极拳“老三本”之谜

武派太极拳“老三本”之谜

武派太极拳“老三本”之谜展开全文武术人46篇原创内容公众号2012年《中华武术》第七期,刊发拙文《漫谈太极拳理论的基础》,其中对“老三本”的介绍,引起许多读者的关注与兴趣。

他们或首次听说,感到新奇;或曾经耳闻,一知半解;或较为熟悉,但研究不深。

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咨询、探讨、交流、争论者不乏其人。

有鉴于此,笔者有必要对“老三本”作更详尽的介绍,以飨读者。

严格而言,“老三本”还不能称为书。

因为,它是李亦畬先生(1832—1892)于清光绪辛巳年(1881年)中秋二十六日手书完成的三本太极拳谱,是三本手写的小册子(即“自藏本”“启轩本”“郝和本”)。

但是,“老三本”的意义非常重大。

因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得最早太极拳谱,是太极拳的奠基之作。

“太极拳”一名见于文字记载便典出于此,而所谓的《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最早也出于此谱。

“老三本”编著内容基本相同,依次收录《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和武禹襄(1812—1880)、李亦畬拳论十余篇。

其中,“郝和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其内容于下列书中收入并作介绍:徐震(1898—1967)著《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郝振铎(1909-1973 郝为真族侄孙)编印之《郝为真开合太极拳》、郝少如(1908—1983)著《武式太极拳》。

顾留馨(1908—1990)在其所著《太极拳术》第371-379页中,则影印出“郝和本”全部内容,并附一篇姚继祖先生(1917—1998)提供的“自藏本”中的武禹襄拳论:《四字不传密诀》。

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武禹襄、李亦畬拳论于传抄流布过程中,出现张冠李戴或妄加作者姓名以及词句添加、修改、漏删等情况。

本文要做的就是依据“郝和本”,并参以“自藏本”进行甄别,还原这些经典拳论真貌。

而且,稍加点评,供大家参考、学习、研究。

“郝和本”封面题:《王宗岳太极拳论》,下署两行小字:“后附小序并五字诀”“郝和珍藏”;“自藏本”封面题:《太极拳论》,下署两行小字:“后附小序并五字诀”“亦畬珍藏”。

《拳学札记》中“含胸拔背”的始末:

《拳学札记》中“含胸拔背”的始末:

《拳学札记》中“含胸拔背”的始末:《拳学札记》中“含胸拔背”的始末:《太极拳使用法》中的“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视”,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改作“胸含背拔,松腰眼前视”。

《太极拳使用法》由“余幼读书时,性好武”的董英杰先生校点,而董英杰自编的《太极拳释义》中之“提手上势”中,虽强调“合提手”的意义,却找不着“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视”的要领。

同样,《太极拳体用全书》则有“因复与同事赵仲博、叶大密,研习斯术,不一月,病霍然”的郑岳郑曼青校点。

我们且不论郑岳曼青与叶大密老师怎么攀上的“同事”,究竟同的是哪一行的“事”,在其自编的《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之“提手”中,只强调“两臂亦即随腰收合”,不但少了“合提”的意义,根本找不着“胸含背拔,松腰眼前视”的要领。

董英杰、郑曼青等,都是被唐豪所讽刺的“号称能文章的杨氏弟子”范围内的。

杨家这些“读书人”编著的著作,尚且不重视杨家“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视”的重要性。

而李雅轩先生,出生寒门,从小练少林,学绵掌,晚年则武人文相,此亦足证他太极拳之修为。

张义敬《太极拳理传真》一书,摘录1964年11月20日李雅轩至张义敬信札中,也难怪李雅轩老师会发表此般言论:“含胸拔背这句话,老论上没有。

这是形意拳、八卦掌上的规矩。

因为陈微明早先跟孙禄堂练过一段时间的形意拳,后来才跟杨老师学太极拳。

陈著的太极拳书上,有太极拳十要,把老论上的一些话,反正地说了一些,又添了这句含胸拔背。

以后练太极拳的人,以为这句话与太极拳也无妨碍,作书的也将这话沿用了,从此就成了练太极拳的规矩了。

其实,不是那回事,所以我今告诉你们,对这句话不要过分强调,如强调了,就脱离了自然。

太极拳是以端正为主要的基础。

在这种基础上,胸腰脊背为了动作的需要,是有时含,有时挺,有时凸,有时凹。

这是身势动态,不能抓着这个含字,就说一定非含不可,成了规矩。

”有关“含胸拔背”的动作要领以及技术含义,对比杨家其他诸派理论,以为有重新梳理的必要。

真正有用的太极拳理论只有三篇文章

真正有用的太极拳理论只有三篇文章

玉门太极拳讲义:真正有用的太极拳理论只有三篇文章太极拳的书籍和理论浩如烟海,越来越多。

但真正有用的,经得起实践检验,具有原创性质的,只有下面三篇文章:一、《太极拳论》作者:一种说法是王宗岳、另一种说法是张三丰,含《十三势》和《十三势歌》。

二、《打手要言》作者:一种说法是张三丰、另一种说法是武禹襄。

三、《五字诀》(包含《撒放密诀》)作者:李亦畲。

真理总是非常朴素和简单,但往往总是为人们所忽略。

我不是说其他太极拳理论不重要,或者其他理论不正确。

但在整个太极拳理论框架体系中地位和作用,均无法超越这三篇文章。

如果将太极拳理论体系当作经典力学理论,那么,这三篇文章就是牛顿三大定律,其他正确的理论都可以由这三个定律推导出来;如果与这三篇文章矛盾,那么肯定是错误的。

我敢肯定,再过一百年后,那些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太极拳理论,绝大多数都被人们所舍弃和遗忘,不再谈论和提起,惟有这三篇文章,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我们已经从现代生物学,化学,人体生理解剖学,技击力学上掌握了太极拳的技击和养生原理,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研究结果更加证明了这三篇文章正确性和前瞻性。

如果希望快一点提高太极拳水平,尤其是练到懂劲阶段的人,我们的建议看一看《道德经》。

如果《道德经》也搞清楚了,可以翻一翻《易经》。

不翻也可以,我的师傅正源先生,只研究上述这三篇文章,就练到太极拳的“神明”境界:“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目前世界上功夫和技击,包括形意拳,八卦掌在内的中国内家功夫,想都不敢想到能够练成这种功夫,更不用说提升到理论上来。

在我们看来,太极拳是华夏5000年文明的结晶。

太极拳以儒家的《易经》五行阴阳学说做基础,吸取了道家自然养生和宗教修炼方法的精华,也学习了佛家的少林寺的《易筋经》和《洗髓经》锻炼方式。

经过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实践,太极拳已经成为独树一帜,傲视群雄内家技击功夫和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锻炼方式。

最重要的是,太极拳是华夏文明一个活生生的载体,和我们中国的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我们的交流原则:以德养身,以武会友。

武禹襄拳论

武禹襄拳论

武禹襄拳论1、十三势行功要解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2、太极拳解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

刻刻留意,方有所得。

先在心,后在身。

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视动犹静,视静犹动。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须要从人,不要由己。

从人则活,由己则滞。

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黏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黏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

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

机由己发,力从人借。

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乃能八面支撑。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博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收即是放,连而不断。

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黏依,然后能灵活。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宜曲蓄而有余。

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3、太极拳要论解曰:先在心,后在身。

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视静犹动,视动犹静。

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及其门徒

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及其门徒

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及其门徒武式太极拳由武禹襄先生所创,因其风格独特而自成一派。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及其门徒。

欢迎阅读!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及其门徒武禹襄,名河清(1812-1880),河北永年人。

曾祖远静,祖父大勇,父烈,兄澄清和弟汝清,都嗜武术,真可谓“武术世家”了。

当杨露禅寄居太和堂传授太极拳时,兄弟三人均问业露禅,从学陈氏老架太极拳,得其大略。

武禹襄为了进一步探索陈氏拳法的奥秘,想访其师陈长兴。

1852年,禹襄在赴兄任所——河南舞阳县时,便道去了陈家沟,拟访杨露禅的师傅。

在途经赵堡镇时,知悉陈长兴已老病,遂改从陈青萍学拳。

这时,禹襄才知道陈长兴所传系陈氏老架,陈青萍所传者却是陈氏新架。

他跟青萍学习了一个多月,深得其奥。

语其兄曰:“陈氏拳理法今已深悉,全在我们下苦功夫了”。

澄清在舞阳盐店得王宗岳《太极拳谱》,武禹襄见而读之,颇有所悟,后遂阐发其意,写成《打手要言》和《四字不传密诀》等著作,皆根据其切身的体会,简炼精要,无一浮词。

武氏拳式紧小,不同于陈氏老架、新架,也不同于杨氏的大架小架,却自成一家。

禹襄出身书香门第,兄弟宦游在外,他却独居乡里,以教读自遣,闲时致力于太极拳的研究。

甚至在临终时,尝与侍疾者论拳术,娓娓不倦,门徒中以其甥李经纶技艺最精。

李经纶,字亦畲(1832-1892),河北永年望族。

二十二岁时(1853),跟母舅武禹襄学太极拳,身体力行数十年。

著作有《五字诀》、《撒放密诀》、《太极拳小序》、《走架打手行工要言》等等。

又将王宗岳《太极拳谱》及武禹襄太极拳论益以已作,手抄三本:一自存,一交弟承纶(字启轩),一交同乡郝和,在永年称为“老三本”,为近代太极拳者奉为经典。

郝和,字为真(1849-1920),河北永年人。

他体貌魁伟,敦厚坚毅,颇嗜武术。

观及李亦畲打手,遂改从亦畲专心学太极拳,两年余仅得粗略。

他勤学苦练,六年如一日。

亦畲观其诚笃,遂悉心传授。

四两拨千斤的历史典故

四两拨千斤的历史典故

四两拨千斤的历史典故俗语四两拨千斤是以小力胜大力之意,四两拨千斤,你知道四两拨千斤的历史典故吗?下面请欣赏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四两拨千斤相关典故内容,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四两拨千斤的历史来源王宗岳修订的《太极拳打手歌》,开宗明义便讲:“掤、(扌履)、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它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武禹襄的《打手要言》中也说:“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李亦畲的《五字诀》有:“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杨澄甫所著《太极拳使用全书》中讲道:“若问其用,则在不用力,而却不畏有力也。

倘有大力者来击我,以吾之至柔,自足以制胜者。

”这还是讲的“四两拨千斤”。

其后众多的太极名家高手更将其奉为圭臬,各种阐发、释解林林总总,俯拾皆是。

四两拨千斤的深刻含义四两拨千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以柔对刚避敌之锐,不以硬对硬,在顺化随和中抓住有利瞬间击倒对方。

所谓“人刚我柔谓之走”(《太极拳论》),“极柔软然后极坚硬”(《十三势行功心解》),“欲刚先柔,欲扬先抑”、“柔能克刚,以退为进”、“刚而归之于柔,柔而造至于刚,刚柔无迹可见”(陈鑫著《太极拳论》)。

2)借力双方争斗,就是双方力与力的转换,落实,借敌之力乃与我之力合,对方之力反加其身,或变其力作用线,或虚其力作用点,或二者合一。

这便是“机由己发,力从人借”(武禹襄语),“擎起彼身借彼力”(李亦畲语)。

3)引进落空“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走架打手行功要言》)。

即先给对方以明确的力学结构,待对方劲力要素暴露之时,突然将自己化空,可直毁对方力根。

故曰:“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打手歌》)。

“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每一动,惟手先著力,随即松开”(《打手要言》)。

“欲要引进落空,先要舍己从人,知己知彼,触之则旋转自如”(李亦畲)。

4)用意不用力充分运用人的智慧而不是拙力。

武式太极拳的历史人物特点

武式太极拳的历史人物特点

武式太极拳的历史|人物|特点武式太极拳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由河北永年人武禹襄所创。

至今大约有130年的历史。

后由武禹襄之甥李亦畬进一步完善,由郝家一直传承下来。

那么这一派太极拳有着怎样的历史,经历了哪些人的不断发展,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武式太极拳的历史武派太极拳兴起于清咸丰年间,始祖武禹襄及其传人李亦畬、李启轩昆仲均系望族儒生,罕于课徒,至第三世郝为真始广传于世,故旧时多称之为“郝架”、“郝派太极拳”;又因其拳势强调虚实开合,民间习称“开合架”或“开合太极拳”。

解放后多称“武式太极拳”。

海外为了在译音上有别于吴式太极拳,多译成“武(郝)派太极拳”。

始祖武禹襄,名河清,号廉泉,以字行,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卒于光绪六年(1880),直隶省广平府永年县人。

廪贡生,候选训导,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

武氏自明初从山西移民至此,到武禹襄已是第七代,为永年四大望族之一。

其曾祖父讳静远,曾充卫千总。

其祖父讳大勇,武生。

其父名武烈,庠生。

禹襄昆季三人,长兄澄清(1800一1887),咸丰二年壬子科进士,官河南省舞阳县知县;仲兄汝清(l803一I887),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

兄弟三人,学兼文武、瞻材亮迹,并声于世,世称“三武”。

咸丰初,吕贤基奉旨督办团练,肃书币邀禹察参赞戎机,以母老不能远离辞谢。

后来尚书毛昶熙、河南巡抚郑元善又皆礼聘,均婉言谢绝。

惟以上事慈母,下课子孙。

究心太极拳术为事。

约道光十余年间永年南关人杨露蝉(名福魁,1799-1872杨式太极拳始祖)返里授拳,禹襄与之友好,得以知其拳技梗概。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出师北征,李开芳部已抵湖北。

禹襄奉母命往河南省舞阳县省兄,经永年太和堂店东介绍,绕道温县赵堡镇从拳师陈清平(1795一l868)问技,深得奥妙。

其兄澄清于舞阳县北舞渡盐店获清初山西人王宗岳《太极拳谱》,转赠禹襄。

禹襄返里后,远法王宗岳,近师陈清平,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道,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经多年专心研习,并多与力大精武艺者相搏,以验技巧,故其术尤为精到。

武式太极拳部分历史人物简介

武式太极拳部分历史人物简介

武式太极拳部分历史人物简介武式太极拳部分历史人物简介武禹襄武禹襄(1812~1880)武士太极拳创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河北省永年县人。

祖辈世代传文习武,兄弟三人,两兄皆进士后任职,禹襄自幼习文好武,性孝友,侠尚义,乡秀才,廪贡生,候选训导。

约1850年同乡杨禄禅(1799~1872)自河南温县陈家沟学艺返乡,禹襄兄弟爱其术而从学陈氏老架太极拳,得其大概。

1852年禹襄亲赴河南,从温县赵堡镇陈清平学习陈氏新架太极拳二路月余,得其精妙,并从长兄武澄清处得王宗岳《太极拳谱》,读后大悟。

在钻研太极拳陈氏新老架势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会贯通,创出姿势紧凑,动作舒缓,身法端正,步法轻灵并要求内气潜转,以气成式的太极练法。

此式既不同于陈使老架和新架,也不同于杨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后人称之为“武氏太极拳”。

武氏研究太极拳,创试验之法,每招致乡勇以自验其技,并反复笔录修订,故拳式中式势可用,无一空架。

武氏一身虽然研究太极拳术最为精深,但终以教读自任,故此拳传人甚少,只传其甥李经纶(字亦畲)技艺最精。

武氏论著较多,先著后有《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式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武氏著作皆根据其本身体验而写成,所以已故著名武术家顾留馨先生称武氏著作为“简练精要,无一浮词”。

李亦畲李亦畲(1832~1892)是继太极哲人武禹襄后,为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一代宗师。

李先生名经纶,字亦畲。

河北永平人。

咸丰元年(1851)为岁贡生,候选训导,同治举人;性敏慧,工小楷,得其书者,多珍之。

父名世馨,字诒斋。

同治间军兴永年修城竣池,举办团练,世馨助之力为多。

亦畲有弟承纶(字启轩)、曾纶和兆纶。

亦畲和启轩皆从母舅武禹襄习太极拳,亦畲最有成就,启轩其次。

亦畲于1853年始从刚由河南之行返里的禹襄习拳,兴趣盎然,精心钻研,以至放弃仕进,身体力行数十年而能神乎其技。

武禹襄: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

武禹襄: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

武禹襄: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编者按: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

出身望族,博览群书,有文炳然。

虽未能以科名显,然以才干和志向为当道所器重,频受邀,均以老母在堂辞却。

武禹襄终生研究太极拳,及至到老,病卧床榻,犹为侍疾者讲论拳术,娓娓不倦。

武禹襄传世论文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四字秘诀》、《身法八要》、《十三势说略》等。

被后世尊为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武禹襄: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作者:武禹襄注释:杨澄甫[以心行气。

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注:心是精神意气之总称。

乃指走架时一拳一动以精神为主动驱使其气,即每一开合之中,开时必须意气达于手指,合时必须意气通于脊背,而后至足跟。

在如斯线路中,将全身之筋伸直行之,则自然沉着而有缠劲,其气就自然而收敛入骨髓矣。

[以气运身。

务令顺遂。

乃能便利从心。

]注:用功既久,气能随意而运动,则身之运动为意之运行,其根乃在心(精神意气)。

因以心行其气也,所有屈伸起落,务须曲线缓和,毋使身手内发生棱角之病,是之为顺遂。

如此则身可从气,而气可从心矣。

[精神能提起。

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注:使目平视,两头略拔,则谓虚灵顶劲,精神自然而连带提起矣,亦即头顶上有棚劲之谓也。

头顶上有掤劲,则可减去身之重量,其转动自然轻灵,而无迟重之虞矣。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妙,所谓变动虚实也。

]注:每一动作其身手均有主宾之分,如能随机换意,互为主宾,意之所至,气即随之,是之谓灵。

意左则左为实,意右则右为实,能如意而倒换之,意气不滞住某一点,是为活。

内中顺遂,是之谓圆。

能保顺遂以倒换,亦即虚实之变化也。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注:头顶悬起为调整身之中正法。

中正者,必须不偏不倚,不俯不仰。

如有偏倾,只能支撑他之一方有棚劲,失去其余之七方矣。

故气向下沉,则意不浮躁,而身体安定舒展,自然中正不偏。

能得中正,何方来何方即可支撑之,故无论如何变化之动作,而身体均须中正内行之也。

解析“从人则活,由己则滞”

解析“从人则活,由己则滞”

解析“从人则活,由己则滞”“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出自太极拳理论奠基人武禹襄先生(1812 一1880)经典拳论《打手要言》,其完整语句写为:“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

”由此看来,“从人“是关键。

如何”从人“呢?《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这样描述道:“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这里所指的一贯之理便是“从人”,即不丢不顶、沾连黏随。

下面做具体分析。

从人,指不与对手发生正面交锋,不硬接硬拦,不硬顶硬撞,万是采用“走”“随”的策略。

走不是躲开、躲闪而是顺势借力,进行走化,或称消化对方进攻的势头,求达“我顺人背”;随,也是从人,但非盲从,要有目的。

如此,方能灵活多变,运转自如。

由己,心中早有盘算,招法预先设定,不管不顾对手,你打你的,我来我的。

这样,往往与对手产生直接顶撞,也容易受制于人,根本谈不上灵活,其结果必然会“滞”。

这句十六字箴言,似乎到此已解释清楚了。

其实,个中另有深意。

且看李亦畲先生(1832 一1892 )《五字诀·身灵》如何阐述“从人”之理。

他写道:“二曰身灵。

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

举手不可有呆相,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

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

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

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

由己则滞,从人则活。

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劲之长短,毫发无差。

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

”“由己仍是从人”,这是怎么回事儿?无独有偶,其后的郝月如先生(1877 一1935)也反复强调:“切记不可用力,不可尚气,不可顶,不可丢。

须要从人,仍是由己。

得机得势,方能随手奏效。

”(引自《太极拳走架与打手》)“欲要知己知彼,则先舍己从人,不要由己。

从人则活,由己则滞。

武禹襄:《十三式行功要解》及简介

武禹襄:《十三式行功要解》及简介

武禹襄:《十三式行功要解》及简介十三势行功心解武禹襄以心行气,务使沉着,乃能收敛人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後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作者简介::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

禹襄曾祖静远以武痒生授卫千总职;祖父大勇,弱冠游武摩;父烈,邑摩生。

长兄澄清,举人,官河南舞阳县知县;次兄汝清,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

伯仲三人受家教,均习武。

禹襄出身望族,博览群书,有文炳然。

虽未能以科名显,然以才干和志向为当道所器重,频受邀,均以老母在堂辞却。

同乡人杨露禅赴河南温县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十有余年,备极精巧。

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彼不肯轻以授人,仅得其大概。

后赴温县赵堡镇,从陈清平学习太极拳,精妙始得。

此后勤加钻研。

禹襄长兄澄清从河南舞阳县盐店得到一篇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转交给禹襄。

太极拳本为民间秘传,传承无可考。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短短不足五百字,是当时仅有的太极拳理论文章。

禹襄比照参悟,结合实践,常招来力大者与之较技,检验实际效果。

杨露禅曾把其子杨班侯送到禹襄处念书。

禹襄对班侯的评价是“读书不甚聪敏,习拳颇领悟。

”所以名震北京的班侯之拳技,除了得之父传外,也曾受教于禹襄。

武禹襄终生研究太极拳,及至到老,病卧床榻,犹为侍疾者讲论拳术,娓娓不倦。

太极拳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太极拳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太极拳的主要流派有哪些太极拳不论哪一种流派,基本理论和技术是相通的,只是风格上有所区别。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太极拳的主要流派。

太极拳的主要流派在太极拳的流派划分上,还有“氏”、“式”、“派”之说。

在20世纪初期,各派太极拳多以“氏”来命名,如“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等,因为这些流派都是以其创始人或重要贡献者的姓氏来命名的。

后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又逐渐地改成叫“式”,这是因为,在太极拳传播过程中,逐渐打破家族传承的体系,广泛向社会上传播,也出现了许多外姓的杰出弟子,太极拳已不局限在某一家族的内部。

当然,很多太极拳世家也很好地继承了先辈的传统,涌现了一些杰出的代表人物,但毕竟太极拳的范围大大地拓展厂,所以很多人认为,继续以“氏”来命名,含义上就有些狭窄了。

另一方面,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在推广中,为了避免家族色彩,更好地体现现代的观念,所以也多用“式”来称呼太极拳流派,叫做“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等。

也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叫“式”也不准确,更严格地说,大的太极拳流派应该叫“派”,如“陈派太极拳”“杨派太极拳”等。

为什么呢?他们认为,派是指风格,现在几大流派太极拳各自在风格上是比较明确、比较确定的,但在流传过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特别是有较高造诣的人,随着每个人文化背景、人生经历、练拳过程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即使练同一种流派的太极拳练出来的样式也有所差异,这应该是“式”,而该流派应该叫“派”。

但因为有些人认为,称呼为某某派,容易让人联系到武术的“宗派”、“门派”,所以这种称呼法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我们这里还是依照现在通用的说法,以“式”来命名。

太极拳的主要流派一: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陈式太极拳也是现在流传较广的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几个大的太极拳流派的总根源,这几种太极拳流派均脱变于此。

陈家沟坐落在温县的城东。

据族谱记载,陈氏的氏祖是陈卜,原来居住山西洪桐县,后迁居温县城东十里的常杨村,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后来这个地方陈氏的人丁逐渐兴旺,常杨村也就改名为陈家沟了。

五字诀

五字诀

五字诀、撒放秘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李亦畬五字诀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

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

神而明者,代不数人。

我郡南关杨君爱而往学焉。

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

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彼不肯轻以授人,仅得其大概。

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萍者,精于是技。

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往访焉。

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

予自咸丰癸丑时年廿余,始从母舅学习此技。

口授指示,不遗余力,奈予质最鲁,廿余年来仅得皮毛,窍其中更有精巧,兹仅以所得笔之于后,名曰五字诀,以识不忘所学云。

清光绪六年岁次庚辰小阴月识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

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

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

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

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

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

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

举手不可有呆像。

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内。

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

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能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

其病于腰腿求之。

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

由己则滞,从人则活。

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

称彼劲之大小。

分厘不错;权来意之长短,毫发无差。

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易散乱。

务使气敛入脊骨。

吸呼通灵,周身无间。

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

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

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

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

劲起脚跟,主于间腰,发于脊背,形于手指。

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出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

打手要言——武禹襄

打手要言——武禹襄

武禹襄"打手要言"前面十段話,從"以心行氣"到"意氣君來骨肉臣也",完全是在解說"十三勢行工歌訣"的內容,後面則是武禹襄修鍊太極拳的要點。

讀者必須細心體會才能領悟其中的道理。

打手要言武禹襄解曰:以心行氣,務沉著,乃能收斂入骨。

所謂“命意源頭在腰隙”也。

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

所謂:“變轉虛實須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

所謂:“氣遍身軀不稍癡”也。

發勁須沉著鬆靜,專注一方。

所謂:“靜中觸動動猶靜”也。

往復須有折迭,進退須有轉換。

所謂:“因敵變化是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後發。

所謂:“勢勢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間”也。

精神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

所謂:“腹內鬆靜氣騰然”也。

虛領頂勁,氣沈丹田,不偏不倚。

所謂:“尾閭正中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也。

以氣運身,務順遂,乃能便利從心。

所謂:“屈伸開合聽自由”也。

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

所謂:“意氣君來骨肉臣”也。

解曰: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

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

先在心,後在身;在身則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所謂:“一氣呵成,捨已從人,引進落空,四兩拔千斤”也。

須知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視動猶靜,視靜猶動;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須要從人,不要由己;從人則活,由己則滯。

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以己依人,務要知己,乃能隨轉隨接;以己粘人,必須知人,乃能不後不先。

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動之虞;粘依能跟得靈,方見落空之妙。

往覆須分陰陽,進退須有轉合;機由己發,力從人借;發勁須上下相隨,乃一往無敵;立身須中正不偏,能八面支撐;靜如山嶽,動若江河;邁步如臨淵,運動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形如搏兔之鵠,神如捕鼠之貓,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收即是放,連而不斷。

武禹襄《四字密诀》:敷盖对吞,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

武禹襄《四字密诀》:敷盖对吞,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

武禹襄《四字密诀》:敷盖对吞,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对武禹襄所说“敷盖对吞”的认识武禹襄在《四字密诀》中对“敷盖对吞”这样描述:“敷。

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之不得动也。

盖。

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

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吞。

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知。

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永年李氏家藏太极拳秘谱全集》卷五第八节,李启轩先生又作《一字诀》,对“敷”做了更进一步的说明:“敷,所谓一言以蔽之。

人有不习此技而获闻此诀者,无心而白有余。

始而不解,及详味之,乃知敷者,包围周匝,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气虽尚在自己骨里,而意却在彼皮里膜外之间,所谓气未到而意已吞也。

妙绝!妙绝!”要想深入了解武、李两位先贤上述论述的个中奥妙,必须弄清楚以下四个问题:首先,这是对推手或散手技术高级阶段的指导。

对太极拳技术无一定程度的掌握、对拳理拳法无一定研究者,对此无从把握。

其次,武禹襄先生在区区百字中,言“气”达六次之多,可见对“气”有正确认识的重要性。

太极拳之气是一种状态,为太极拳之尾闾正中、涵胸、护肫、松肩、吊裆等身法合乎法度之后的“空松圆活”周身如同气球似的一种体验。

所谓“运气于己身”,不是憋出之气,不是导引之气,而是研习者劲整势圆、气势饱满,周身一家感觉不到肌肉存在的球体运动状态。

第三,推手或散手,包括走架到底用不用力。

武派太极拳第三代宗师郝为真先生曾做过经典的比喻:桌上放一火柴盒,以手指按之,使之在桌上移动。

若按力过大,即便火柴盒变形了也不易随指而动。

力太小,指与盒脱离。

只有用力恰到好处,不轻不重,不温不火,盒如粘在手指上一样,在桌面上任意移动。

与人交手也当如此,用力恰如其分,不丢不顶,以带动对方为最宜。

第四,“敷盖对吞”是“沾连粘随”的继续,是它的高级阶段。

沾连粘随是基础,敷盖对吞是目的。

有了以上四点认识,才能对“敷盖对吞”有较清醒的把握。

太极拳「机由己发力从人借」

太极拳「机由己发力从人借」

太极拳「机由己发力从人借」武禹襄《打手要言》说:「机由己发,力从人借。

」也就是说太极拳是「借力打力」的一种武术。

「机由己发,力从人借。

」意思是说:「打太极拳时,是由我自己来发动这个太极拳的机器,但是这个发动机器的连续动力,却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

」当我借到别人的力量发动了我的太极拳的机器,这个机器一启动之後,继续受到别人动力的持续作用,就能够更有效地运转,而产生太极拳各种优异的战斗效能。

太极拳就像一个「闭回路系统」,所谓「闭回路系统」就像现代马桶一样,你按下冲水开关,那个开关就拉开出水孔,让水从水箱中冲出,将马桶里的秽物冲到化粪池。

在这过程中,水箱里的水一旦流出来,水箱里的浮球又会往下落,落到一定的程度,又启动了出水口,水就从水管中供应进来,一直到浮球浮到一个高度,又自动压住出水口,这时水箱的水又停在水满的状态。

譬如水塔的「闭回路系统」,其目的是维持水塔内的水位高度。

动作流程是这样的,当水一直从进水口流进水塔内时,由於水位的上升,连带使得浮球跟著上升,这时浮球的上升牵动著槓杆,而当浮球到达原先设定的高度氶A进水口的盖子也同时盖起来了。

同理,当水位下降时浮球也跟著下降,而槓杆连动使得进水口处盖子被打开且让水流进来。

重复上面的动作,水位就会永远被维持在设定的高度了。

又假设这是一个没加盖的水塔,即使遇上雨天,水塔也依然可以维持水位在原先设定的高度。

太极拳从别人借到的持续动力,经过太极拳的控制器之後,所形成的作用不再是原来借到的力,而是形成各种有效的反击功能,反击对方;如果对方不断地施力,太极拳就不断地借力,让机器运作,再借由机器里的控制器,作出各种反击。

这就是太极拳的「闭回路系统」。

太极拳所谓的「借力打力」并不是把别人身上的力量从左手借过来,再从右手打出去;也不是别人有一百斤力量,我就向他借一百斤力量,然後用这一百斤力量回击他。

「机由己发,力从人借」的「机」就是太极拳「闭回路系统」,这个「闭回路系统」,经过良好的设定,在启动之後,会像马桶和水塔一样,达成一个完整有效的作用。

《打手歌》浅释

《打手歌》浅释

《打手歌》浅释《打手歌》最早见于1880年和1881年永年李亦畲先生(1832-1892)手书的三本太极拳谱(史称“老三本”)中。

原文是:“拥搬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

”虽然只是六句,但含意深邃,是指导太极拳爱好者研习打(推)手的要领和运用变化的经典之作,深受世人推崇。

今略作注释,供练习者参考,并就正于方家。

掤捋挤按须认真:此句说明:1、打手的形式是由掤捋挤按(内含采捌肘靠)八法组成。

2、如欲掌握打手的要领和技法,必须认真研究熟习八法。

何为掤,如何掤?何为捋,如何捋?等等。

对八法要一招一式,清楚明确,认真练习,先要心知,进而身知,先求招熟,再求懂劲。

劲是由招法与感觉共同锻炼而成,就招而生劲,藉劲以用招。

招形诸外,劲蕴于内,招是劲的载体,劲是招的实力,二者水乳交融,不可乖离。

八法融合八劲,如能做到招不虚发,劲不落空,说明认真研习八法、八劲已有成效。

如欲掌握八法、八劲,首先得做到身法正确,拳势规范,如果没有较好的太极拳功底,是不易通过打手锻炼就能正确地掌握八法、八劲的。

练习打手要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从顺遂入手,循序渐进,不断克舞,缺陷、凸凹、断续三病,做到运劲如抽丝,连绵不绝,才能“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人难进:“上”指上肢对拥拔挤按采捌肘靠八法的运用;“下”指下肢进退顾盼定五步的运作。

太极拳打手是一整体运动,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由八法和五步组成的十三势打手是一整体结构,既要势势清楚,又须互相连贯,才能上下相随。

对其具体练法,武禹襄先生在《十三势说略》中指出:“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其根在脚”,要用意使脚心涌泉穴与地面相互吸引,日久两脚自然有根。

根是本,宛如树木本固而枝荣。

“发于腿”,双腿要分清虚实,弯曲合度,转动灵敏。

膝部要正,要松活自然,重心沉稳于实腿,劲贯于涌泉。

从“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谈武禹襄的打手要言(三)

从“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谈武禹襄的打手要言(三)

从“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谈武禹襄的打手要言(三)太极劲儿到底是什么劲儿当我们从大的思想上、从整体的概念上,知道了太极拳在说什么了,就知道了都是在文化上在解读太极这些东西,从头至尾没离开这个文化。

他根本就没跟你说动作,凡此皆是意,不在外边。

以上所言,皆为内气之景象,不是在说外边的事儿。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那么,里边的那个太极劲儿到底是什么?为何老说元阳之气,还说培元固本,到底是怎么回事?1. 先天之体即纯阳之体。

在娘胎里的时候,这个元阳的能量已经有了。

这个元阳的能量从婴儿出生之后,就开始在慢慢的发散,它本身的特性就是动的,要发散的。

如果元阳之气散完了,完全归阴了,人这一生也就到头了。

太极拳的习练,是要固密住那个阳气,不让那个阳气跑了,这叫培元固本。

先要认识到这个阳气,然后要把它收回来,别老外散。

怎么办?先把身体上所有的力都扔了,最后还有一个东西在支撑着你,这个支撑着你的东西就是那个元阳之气。

太极拳就是在做这么一件事儿,过去一直在散阳,现在要把它收到身上。

这个内能量,就叫阳气。

阳气本身的性质是发散的,但它可以产生出两个性质的东西:一阴一阳。

如一弹簧,它的本性就是要外弹的、是阳性的,我把它捏住回来了,这叫阴性,叫收敛。

又如弓弦,劲儿很大,永远似乎都在弹着你,但把它拉回来,你再推,就感觉不到它的弹性了,好像没力了。

而实际上,此时它蓄了好大的劲儿,一松手就要发出去了。

也就是说,一个阳性的本体,吸回来、收回来,就体现出阴劲儿;放出去,就是发散的阳劲儿。

所以太极拳的吸则拿的起人,呼则放的出人。

正因为这么一个阳性的本体,才说掤劲是太极拳的母劲儿,也有人说,太极拳叫掤劲儿拳。

简言之,掤劲儿培养出来了,即太极劲儿就有了;而太极劲儿,即元阳之气的培养过程就是先要认识它,必须要能感觉到它。

把你的神意与此阳气能连接上,慢慢的把它养大。

那么,元阳之气培养出来以后,它的作用主要有哪些呢?2. 元阳之气的作用。

元阳之气是生命的原动力,培养出来了这个本体,就让它在身体内循环往复,气遍周身,滋养全身,生命的状态、功能、机能就越来越强,这就是在养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字秘诀》
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曰: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黏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黏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鹄,神似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黏依,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打手要言》
解曰: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痴”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