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考试必备-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 (33)雨水集合及处理
2023年二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与设备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二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与设备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200题)1、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和岩土性能的标准值的确定方法分别为( )。
A.取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取其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B.取概率分布的0.5分位值;根据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的结果确定C.取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根据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的结果确定D.取概率分布的0.5分位值;取其概率分布的0.5分位值【答案】 C2、对于Q345钢,钢结构连接采用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的抗剪强度设计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焊缝的强度相同B.对接焊缝比角焊缝强度大C.对接焊缝比角焊缝强度小D.不能比较【答案】 C3、冷热源安装在地下室的主要优点是( )。
A.承压小B.便于维修、管理,减少噪声影响C.占空间小D.管道节省【答案】 B4、在建筑物内优先采用的排水管是( )。
A.塑料排水管B.普通排水铸铁管C.混凝土管D.钢管【答案】 A5、民用建筑室内照明光源的色表可根据色温分为Ⅰ、Ⅱ、Ⅲ三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客房采用相关色温<3300K的暖色B.教室采用相关色温<3300K的暖色C.办公室采用相关色温在3300-5300K的中间色D.高照度水平的房间采用相关色温>5300K的冷色【答案】 B6、供暖系统按热媒的循环方式和管道连接方式分若干形式,以下四种供暖系统形式中哪种是不对的?( )A.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B.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C.低压蒸汽供暖系统D.低压热风供暖系统【答案】 D7、全年性锅炉房,其位置应在建筑物的( )。
A.冬季主导风的下风侧B.冬季主导风的上风侧C.全年最小频率风的下风侧D.全年最小频率风的上风侧【答案】 D8、下列构件中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是( )。
A.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而影响使用B.构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振动C.构件受拉区混凝土出现裂缝D.构件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答案】 D9、因条件所限,排水管与给水管交叉敷设,且排水管在给水管之上,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雨水收集三大方法

雨水收集三大方法关键信息项1、雨水收集方法直接收集法间接收集法综合收集法2、收集系统的组成部分集雨面传输管道储存设施净化设备3、适用场景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农业灌溉工业用水4、维护与管理定期检查清理杂物设备维修水质监测11 直接收集法直接收集法是指通过特定的设施和装置,将雨水直接收集起来。
常见的直接收集方式包括屋顶雨水收集和地面雨水收集。
111 屋顶雨水收集在建筑物的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管道和储存容器,将雨水引流并储存。
屋顶材料的选择对雨水收集的质量有一定影响,应选择无污染、不易腐蚀的材料。
112 地面雨水收集在地面设置雨水口、雨水沟等设施,将雨水引入储存池或地下蓄水池。
地面雨水收集需要注意避免杂质和污染物的混入。
12 间接收集法间接收集法是指通过改变地面的渗透性能,增加雨水的入渗量,补充地下水资源。
121 渗透地面采用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材料铺设地面,增加雨水的渗透。
同时,可在地下设置渗透池或渗透管,提高雨水的渗透效率。
122 绿色屋顶在屋顶种植植物,利用植物的根系和土壤层吸收和储存雨水,减少雨水的径流量。
13 综合收集法综合收集法是将直接收集法和间接收集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雨水收集效果。
131 组合系统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屋顶雨水收集、地面雨水收集、渗透地面等设施的组合,实现雨水的高效利用和储存。
132 多功能设施利用例如,将雨水储存池与景观水池相结合,既满足雨水储存的功能,又能美化环境。
21 收集系统的组成部分211 集雨面集雨面是雨水收集的起点,包括屋顶、地面、道路等。
集雨面的面积和材质决定了雨水收集的量和质量。
212 传输管道用于将收集到的雨水输送至储存设施,管道的材质和管径应根据雨水流量和压力进行选择。
213 储存设施常见的储存设施有蓄水池、水箱等,其容量应根据雨水使用需求和降雨量进行设计。
214 净化设备为保证雨水的水质符合使用要求,需要安装净化设备,如过滤装置、消毒设备等。
31 适用场景311 居民住宅居民可以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满足家庭的非饮用水需求,如浇花、冲厕等,降低水费支出。
二建建筑设备知识点总结重点知识点整理

二建建筑设备知识点总结重点知识点整理二级建造师是指在国家有关部门管理的建筑市场中具备独立承担一般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对于二级建造师考试来说,建筑设备方面的知识点十分重要。
下面将对二级建造师建筑设备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屋面排水系统屋面排水系统是建筑设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包括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
雨水系统通常由屋面收水系统和雨水管道系统组成,而污水系统则由排污管道系统和污水处理设备组成。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雨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排水管道的材料选择以及污水系统的处理方法等问题。
二、暖通空调系统暖通空调系统是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系统。
它包括供热系统、供冷系统、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等。
其中,供热系统通常由锅炉、供热管道和散热器等设备组成,而供冷系统则由冷水机组、冷却水管道和末端冷却设备组成。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暖通空调系统的容量计算、管道敷设和设备选型等问题。
三、给排水和消防设备给排水和消防设备是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给水系统包括水源设备、供水管道和冷热水设备等,而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和排污设备等。
消防设备包括消防水源设备、消防管道和火灾报警系统等。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给排水和消防设备的管道布置、设备选型以及与建筑结构的协调等问题。
四、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是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包括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电力配电和弱电系统等。
供电系统通常由电源设备、变压器和配电箱等组成,而照明系统则包括室内照明和室外照明等。
电力配电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负荷计算、线路布置以及安全用电等因素。
弱电系统主要包括通信系统、监控系统和防盗系统等。
五、智能化控制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建筑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楼宇自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和智能家居系统等。
楼宇自控系统涉及到供暖、供冷、通风和照明等设备的集中控制,安防监控系统则可以实现对建筑物内外环境的监视和报警,智能家居系统则可以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
建筑设备之雨水排放课件

• 4、立管 • (1)立管一般沿墙、柱明装,有特殊要求时,可 • 暗装于墙槽或管井内,但必须考虑安装和检 • 修方便,要设置检查口; • (2)其管径不得小于其上连接的最大悬吊管的管 • 径
• • • • • • • • • • •
5、排出管 (1)排出管的管径不得小于立管的管径, (2)当排出管穿越地下室墙壁时,应采取防水措 施。 6、检查井(口) (1)封闭系统埋地管道交叉处或长度超过30m 时,应设水平检查口,并应设检查口井。 (2)敞开系统埋地管道交叉、转弯、坡度及管径 改变,以及长度超过30m处,均应设置检查 井。井内接管应采用管顶平接、水平转角不 得小于135度。
• 3.旋流式喷头 • 旋流式喷头是能喷出
水雾的喷头之一,借助于 离心力作用使喷出的水流 散射成蘑菇圆心形或喇叭 花形
• 4.缝隙式喷头 •
• 这种喷头能喷出平面或曲 面水膜,喷头出口为茶形 缝隙,当缝隙较窄、形状 不规则、边界加糙、水压 较大时能形成水雾
• 5.环隙式喷头 •
• 环隙式喷头的喷水口是环 形缝隙,也能形成水膜, 喷水时可使水流喷出呈空 心圆柱的形态,从而以较 小的水量获得较大的观赏 效果
第4节 屋面雨水排放系统
• 一、排除方式 • (1)内排水 • (2)外排水
• 二、外排水系统
• 1、檐沟外排水
• 组成(1)檐沟:汇集雨水 • (2)水落管: • (3)明沟 • (4)雨水口 • (5)检查井
• 2、长天沟外排水
• • • (2)雨水斗 • (3)立管 • (4)地面、明沟、检查 井、雨水管道
• 2 连接管 • (1)连接管的管径不得小于雨水斗短管的管径 • (2)变形缝两侧雨水斗的连接管,如合并接入一 • 根立管或悬吊管上时,应采用柔性接头
二建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二建建筑排水系统设计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排水系统设计在二级建造师考试中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考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二建建筑排水系统设计的相关要点和技巧。
一、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建筑排水系统是指将建筑物内部产生的污水和雨水排入污水管网或雨水管网的系统。
合理设计的排水系统不仅可以保证人们的生活安全和环境卫生,还能有效防止建筑物受损和发生水患等问题。
二、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 安全性原则:排水系统设计首先要保证排水安全,采取合理的管径和坡度,以确保污水和雨水的迅速排出,避免堵塞和倒灌现象的发生。
2. 经济性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较小的管径和较少的材料,以降低成本和节约空间。
3. 可行性原则:排水系统设计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周边环境。
三、污水系统设计的要点1. 污水系统包括污水管道、检查井、污水处理设备等,其设计主要考虑污水的产生、收集、净化和排除等过程。
2. 污水系统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类型、使用人数和日用水量等因素进行合理估算,确定相应的管径和坡度。
3. 在污水系统设计中,要注意避免管道过长、弯头过多以及管径突变等情况,以减小水流阻力和堵塞的可能性。
四、雨水系统设计的要点1. 雨水系统包括雨水管道、雨水收集设备和雨水利用设备等,其设计主要考虑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以及与污水系统的分流和联通等问题。
2. 雨水系统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屋顶面积、降水量和雨水利用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确定相应的管径和储备容量。
3. 在雨水系统设计中,要考虑到雨水的流动速度和排放方式,避免因雨水冲刷或倒灌而对建筑物和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
五、排水系统的检验与验收排水系统的检验与验收是确保排水系统质量和功能的重要环节。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工程验收,对排水系统的材料、施工工艺和运行效果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
六、建筑排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建筑排水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
建筑雨水安排方案

建筑雨水安排方案建筑雨水安排方案是指为了有效处理建筑物上发生的雨水,避免其对建筑物和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制定的一系列安排措施。
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雨水安排方案也变得日益重要。
下面将从建筑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等方面详细介绍建筑雨水安排方案。
首先,建筑雨水安排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雨水收集。
在建筑物上设置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最大程度地收集雨水,减少雨水径流对地面的冲击。
常见的雨水收集方式有屋面排水系统和地面排水系统。
屋面排水系统主要包括雨水槽、排水管道和雨水收集池等设施。
通过设置雨水槽和排水管道,可以将屋面上的雨水有效地导入雨水收集池中集中处理。
雨水收集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和施工,以便存储足够数量的雨水。
同时,可以在雨水收集池上设置一些过滤装置,如滤网和沉淀池等,用于去除雨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地面排水系统是指通过排水沟、雨水花园和雨水渗沟等设施将建筑物周围的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
排水沟可以将建筑物周围的雨水收集到一起,然后通过雨水花园进行过滤和净化,最后通过雨水渗沟渗入地下。
这种雨水收集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建筑物周围的绿化带和景观区域,实现雨水的自然排放和再利用。
其次,建筑雨水安排方案还包括雨水处理。
雨水处理是指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和处理,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环保和健康要求。
常用的雨水处理方式有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
物理处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过滤、沉淀和蓄水等工艺将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去除。
常见的物理处理设备有滤网、沉淀池和蓄水池等。
滤网可以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杂质,沉淀池可以沉淀较重的颗粒物,蓄水池可以进一步净化雨水,使其更加清洁。
化学处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杀灭和去除雨水中的细菌和有害物质。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氯消毒和臭氧氧化等。
氯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雨水中的细菌和病毒,臭氧氧化可以去除雨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
最后,建筑雨水安排方案还包括雨水利用。
经过处理的雨水可以被充分利用于建筑物的非饮用水需求,如冲洗厕所、灌溉植物和洗衣等。
二建考试必备-建筑结构与设备(32)消防给水与自动灭火系统

第三节消防给水与自动灭火系统公安部规定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的高度差分界线为24m,超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高度分界线为100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适用于9层及以下的住宅(包括设置商业网点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24m的公共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单层、多层和高层工业建筑。
在《建规》中,将建筑的防火等级分为四级。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适用于超过24m 的公共建筑和两层以上的厂房,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在《高规》中,将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二级。
一、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异同点低层及多层建筑,消防设施要求低,其防火立足是火灾发生后主要依靠消防部门的设备来扑救,且以消防栓为主要救火设备。
24~50m的高层建筑,一般的消防车都具有扑救能力,因此对其室内消防设施的要求比多层建筑稍高,要求具有一定的自救能力。
50一100m的高层建筑,大型的消防车对它尚具有一定的扑救能力,因此要求其室内消防设施自救能力大,以自救为主,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要求较高。
100m以上的高层建筑,完全立足自救,且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有很高的要求,尽量使火灾扑救在初起阶段。
8层及8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室内消防给水设施。
高层与多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异同点是:(1)均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但多层建筑的流量、压力(体现在消火栓水枪射出的充实水柱的长短和水枪直径上),室内消火栓数量较小,间距不应超过50m,少量的公共建筑要求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24-50m的高层建筑,以消火栓系统为主要灭火手段,部分公共建筑要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水量和压力较高,高层建筑消火栓间距最大为30m,裙房不应大于50m。
(3)50-100m的高层建筑,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重,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是全覆盖,消火栓水枪充实水柱在10~13m的范围内,消火栓系统间距最大30m。
2020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备考知识点:降水施工验收与运行维护

2020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备考知识点:降水施工验收与运行维护知识就是力量,为了做好知识的积累,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备考知识点:降水施工验收与运行维护”,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备考知识点:降水施工验收与运行维护(1)降水工程单井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井的平面位置、成孔直径、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成井直径、深度、垂直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井内沉淀厚度不应大于成井深度的5%。
3)洗井应符合设计要求。
4)降深、单井出水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5)成井材料和施工过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2)正式运行前应进行联网试运行抽水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保持场区排水管网畅通并与市政管网连接,排水管道应满足排水量的要求,沉淀池、水量计量、水位测量仪等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各降水井管与排水总管应安装调试完毕。
3)供电线路和配电箱的布设应满足降水要求,并应配备必要的备用电源、水泵和有关设备及材料。
4)应开启全部降水井,并应进行水位、水量等监测记录。
5)当降水深度大于设计要求的深度时,可适当调整降水井的数量或井的抽水量;当降水深度小于设计要求的深度或不能满足基坑开挖的深度时,应分批开启全部备用井。
6)当基坑内观察井的稳定水位24h波动幅度小于20mm时,可停止试验。
7)抽水试验的降水深度不能满足基坑开挖或降水设计要求时,应分析查找原因,调整井的数量或井的结构。
(3)集水明排工程排水沟、集水井、排水导管的位置,排水沟的断面、坡度、集水坑(井)深度、数量及降(排)水效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4)降水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对水位及涌水量等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反馈。
2)当发现基坑(槽)出水、涌砂,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3)对所有井点、排水管、配电设施应有明显的安全保护标识。
4)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检查不应少于2次。
2012年二级建造师市政资料之施工排水、降水

三、施工排水、降水施工排水、降水的目的:一是防止沟槽开挖过程中地面水流人槽中,造成槽壁塌方;二是开挖沟槽前,使地下水降低至沟槽以下。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施工中常用的有明沟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
(一)基坑(槽)内明沟排水排水沟底要始终保持比土基面低不小于0.3m.排水沟应以3%一5%的坡度坡向集水井,挖土顺序应从集水井、排水沟处逐渐向远处挖掘,使基坑(槽)开挖面始终不被水浸泡。
(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可分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深井泵井点、电渗井点等。
轻型井点降水,1.轻型井点系统的组成轻型井点系统由井点滤管、直管、弯联管、总管和抽水设备组成。
2.轻型井点系统的布置一般情况下,当降水深度小于5m,基坑(槽)宽度小于6m时,井点布置采用单排线状。
当基坑(槽)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大时,宜采用双排线状布置。
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可将井点管沿基坑周边布置成封闭环状。
井点管应布置在基坑(槽)上口边缘外1.0—1.5m.四、管道基础管道基础由地基、基础和管座三部分组成。
(一)管道地基应符合的规定1、采用天然地基时,地基不得受扰动;2.槽底为岩石或坚硬地基时,管身下方应铺设砂垫层;4.非永冻土地区,管道不得安放在冻结的地基上;管道安装过程中,应防止地基冻胀。
(二)管道基础施工要求2.地基不稳定或有流砂现象等,应采取措施加固后才能铺筑碎石垫层。
3,槽深超过2m,基础浇筑时,必须采用串筒或滑槽来倾倒混凝土,以防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三)浇筑混凝土管座的规定2.管座分层浇筑时,应先将管座平基凿毛冲净,并将管座平基与管材相接触的三角部位,用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填满、捣实后,再浇混凝土。
3.采用垫块法一次浇筑管座时,必须先从一侧灌注混凝土,当对侧的混凝土与灌注一侧混凝土高度相同时,两侧再同时浇筑,并保持两侧混凝土高度一致。
4.管座基础留变形缝时,缝的位置应与柔性接口相一致。
五、管道安装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2.安装时宜自下游开始,承口朝向施工前进的方向。
建筑排水系统中的雨水利用与回收技术

建筑排水系统中的雨水利用与回收技术概述建筑排水系统中的雨水利用与回收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方法,通过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实现灌溉、冲洗等非饮用水需求,达到节约和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雨水收集与储存雨水收集是指将建筑物表面通过排水管道将雨水导入集水装置中。
集水装置可以是地下水库、雨水桶和屋顶花园等。
地下水库是较常见的储存雨水的方式,它可以作为雨水的主要集水装置,并通过过滤系统将雨水净化后储存。
对于小型建筑,雨水桶是另一种常见的集水装置,它可以直接安装在屋顶或花园中,并用于灌溉和小规模的非饮用水需求。
屋顶花园则是集水与雨水利用的综合技术,通过在建筑物顶部设置绿化空间,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水的径流、改善雨水质量,并增加绿色景观和空气净化效果。
雨水利用技术•灌溉系统: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植物灌溉是最常见的利用方式之一,可以通过灌溉系统将储存的雨水输送到花园、草坪和农田中,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厕所冲洗:将储存的雨水用于冲洗和清洁厕所,能够有效节约大量的自来水。
•清洗和洗车:雨水可用于清洗建筑物、道路、车辆等,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HVAC系统:雨水还可以用于暖通空调系统的冷却和冷凝,并降低使用自来水的数量。
•消防用水:雨水可以作为消防供水的备用水源,提供紧急情况下的用水需求。
雨水回收技术雨水回收是指将建筑排水系统中的雨水回收并再利用的过程。
通过精细设计和高效工程,将雨水从排水系统中引导到集水装置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资源。
雨水回收可以通过以下技术实现:1.调整排水系统:调整建筑物排水系统,使雨水能够被收集和储存,避免排入污水系统。
2.过滤和净化:安装过滤器和净化装置,将储存的雨水进行处理,去除悬浮物、沉积物和杂质,保证水质符合再利用要求。
3.配套设施:建筑物应配备相关的设施,包括储水器、抽水机、连接管道等,以保证雨水能够被有效地收集和利用。
4.监控和管理:建筑物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系统,对雨水回收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维护系统以保证正常运行。
二建中常见的市政给排水题解析

二建中常见的市政给排水题解析市政给排水是二级建造师考试中一个常见的考点,也是备考过程中的难点和热点,理解和掌握市政给排水的相关知识对于备考和实际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二级建造师考试中常见的市政给排水题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一、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市政给排水工程包括排水系统和给水系统两部分。
排水系统主要由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排水系统组成。
1. 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是指用于排解降雨过程中产生的雨水的系统。
常见的雨水排水设施包括雨水管道、雨水井、雨水泵站等。
2. 污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是指用于排解生活中产生的污水的系统。
常见的污水排水设施包括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等。
二、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确保排水设施的结构稳定、材料可靠,并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安全。
2. 经济性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在保证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合理性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排水设施的类型、规模和布局,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求。
三、排水系统的设计步骤排水系统的设计具体步骤如下:1. 搜集资料在进行排水系统设计之前,需要搜集相关的地理、气候和排水情况等资料,以便更好地进行设计。
2. 初步设计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排水系统设计,包括确定排水设施的类型、规模和布局等。
3. 参数计算根据城市的规划要求和设计标准,进行排水系统的参数计算,包括雨水、污水的计算等。
4. 设计细化在参数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排水系统的细化设计,包括具体设备的选型、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安排等。
5. 施工图设计完成排水系统的细化设计后,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包括管道的布置、井的设置和泵站的设计等。
四、常见的市政给排水题解析1. 雨水收集池的设计雨水收集池是用于储存和利用雨水的设施,常用于绿化景观、冲洗卫生设备等方面。
建筑排水设计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与处理方式

建筑排水设计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与处理方式在建筑排水设计中,雨水的收集是一个十分重要且不可忽视的环节。
合理的雨水收集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达到节约用水、环保的目的。
本文章将介绍建筑排水设计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与处理方式。
一、雨水收集规范要求1. 设备选型与布置在雨水收集系统中,选择合适的设备十分重要。
常见的设备包括雨水斗、过滤器、水泵、水箱等。
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及需求,合理选型,并合理布置设备的位置,以便实现最优的雨水收集效果。
2. 雨水面积计算在进行雨水收集设计时,需要准确计算出收集的雨水面积。
基于建筑的屋面面积、庭院面积等,结合当地的降雨量数据,计算出每次降雨所能收集到的雨水量。
3. 雨水贮存量计算根据实际需求及雨水的利用方式,需要计算出合适的雨水贮存量。
这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用水需求、干旱季节的用水情况等因素,确保雨水能够满足日常的用水需求。
4. 安全防护在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安全因素。
合理设置检查口、清理设备等,以便定期清理雨水收集系统,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雨水处理方式1. 过滤处理雨水在收集过程中可能携带一定的杂质和污染物,因此需要进行过滤处理。
通过设置过滤器,可以有效地去除雨水中的杂质,保证后续的使用安全。
2. 分级利用在进行雨水处理时,可以根据用途的不同进行分级利用。
例如,将经过初步过滤的雨水用于冲厕、洗衣等非饮用水需求;经过进一步处理的雨水可以用于浇灌植物等用水需求。
3. 结合其他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可以与其他系统相结合,实现更高效的利用方式。
例如,可以将雨水收集系统与灌溉系统相结合,进行智能化的灌溉控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防治污染在雨水处理中,需要注重防治污染问题。
避免雨水收集系统受到污染源的影响,设置相应的防止污染措施,确保收集到的雨水质量达到要求。
三、雨水收集系统的优势1. 资源节约合理利用雨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二建建筑的建筑防水与排水设计

二建建筑的建筑防水与排水设计建筑防水与排水设计是二级建筑工程(简称二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二建建筑中的建筑防水与排水设计,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建筑防水设计建筑防水设计是为了防止水分渗透、渗漏和蓄积在建筑物内部,从而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和内部设施。
在二建建筑工程中,建筑防水工作尤为重要。
1. 水密封设计水密封是建筑防水的基本要求之一。
它涉及到建筑物外部墙体、屋顶和地下室等部位,必须保证水分无法进入建筑物内部。
在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如高强度的防水膜和防水涂料,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 接缝防水设计建筑物中存在许多接缝,如窗户、门框、管道等。
这些接缝是水分渗透的薄弱点。
因此,在建筑防水设计中,必须加强对接缝的防水措施。
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适当的密封胶、密封带以及加强接缝处理的施工过程。
3. 地下室防水设计地下室是建筑物中最容易受到水分影响的部位之一。
在地下室的防水设计中,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土壤条件以及地下室结构等因素。
采用适当的防水层、排水系统和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是确保地下室防水效果的关键。
二、建筑排水设计建筑排水设计是为了有效地排除降雨、生活用水和其他排水源积聚而产生的水分,保持建筑物内外环境的干燥和安全。
1. 屋面排水设计屋面排水设计是建筑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需要考虑屋面的坡度、屋面材料的特性以及排水系统的设计。
常见的屋面排水设计包括建立合适的排水沟、雨水导管和雨水收集系统,确保降雨过程中的排水畅通。
2. 地面排水设计地面排水设计主要是指建筑物周围的地面排水。
它涉及到排水沟、排水管道和集水井等设施的设置和设计。
地面排水设计的目标是避免积水和漫水,保证建筑物周围的地面干燥和稳定。
3. 室内排水设计室内排水设计是指建筑物内部的排水系统设计。
它包括厨房、浴室、洗衣房等区域的排水管道和设备的布置。
在室内排水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排水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卫生性,确保排水系统有效运行。
二级建造师2023政实务常考知识点:降水

二级建造师2023市政实务常考知识点:降水二级建造师2023市政实务常考知识点:降水〔一〕一般规定〔1〕降水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应明确设计任务和根据。
2〕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工况、工程环境条件进展多方案比照分析^p 后制定降水技术方案。
3〕应确定降水井的构造、平面布置和剖面图,以及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出水量和水位降深。
4〕应提出对周边工程环境监测要求,明确预警值、控制值和控制措施。
5〕应提出降水运行维护的要求,提出地下水综合利用方案。
6〕应提出降水施工质量要求,明确质量控制指标。
7〕应预测可能存在的施工缺陷,制定针对性的修复预案。
〔2〕降水运行时间应满足地下构造施工的要求,当存在抗浮要求时应延长降水运行工期。
〔3〕降水完成后应及时封井。
〔二〕降水方法的分类和选择〔1〕降水方法应根据场地地质条件、降水目的、降水技术要求、降水工程可能涉及的工程环境保护等因素按下表选用,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地下水控制水位应满足根底施工要求,基坑范围内地下水位应降至根底垫层以下不小于0.5m,对基底以下承压水应降至不产生坑底突涌的水位以下,对部分加深部位〔电梯井、集水坑、泵房等〕宜采取部分控制措施。
2〕降水过程中应采取防止土颗粒流失的措施。
3〕应减少对地下水资的影响。
4〕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应在可控范围之内。
5〕应能充分利用抽排的地下水资。
〔2〕地下水控制应采取集水明排措施,拦截、排除地表〔坑顶〕、坑底和坡面积水。
〔3〕当采用渗井或多层含水层降水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下部含水层水质恶化,在降水完成后应及时进展分段封井。
〔4〕对风化岩、黏性土等富水性差的地层,可采用降、排、堵等多种地下水控制方法。
〔三〕降水系统布设〔1〕降水系统平面布置应根据工程的平面形状、场地条件及建筑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面状降水工程降水井点宜沿降水区域周边呈封闭状均匀布置,距开挖上口边线不宜小于1m。
2〕线状、条状降水工程降水井宜采用单排或双排布置,两端应外延条状或线状降水井点围合区域宽度的1~2倍布置水井。
二建市政公用工程知识点:常见降水方法[工程类精品文档]
![二建市政公用工程知识点:常见降水方法[工程类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25e2b0fcc7931b765ce1540.png)
二建市政公用工程知识点:常见降水方法[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常见降水方法(一)明沟、集水井排水(1)当基坑开挖不很深,基坑涌水量不大时,集水明排法是应用最广泛,亦是最简单、经济的方法。
明沟、集水井排水多是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将其排出基坑外(见图2K313024-1)。
(2)排水明沟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0.4m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0.3m.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畅通。
(3)明沟、集水井排水,视水量多少连续或间断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回填土为止。
(4)当基坑开挖的土层由多种土组成,中部夹有透水性能的砂类土,基坑侧壁出现分层渗水时,可在基坑边坡上按不同高程分层设置明沟和集水井构成明排水系统,分层阻截和排除上部土层中的地下水,避免上层地下水冲刷基坑下部边坡造成塌方。
(二)井点降水(1)当基坑开挖较深,基坑涌水量大,且有围护结构时,应选择井点降水方法。
即用真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入含水层内,用不断抽水方式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同时使土体产生固结以方便土方开挖。
(2)井点布置应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
当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当基坑(槽)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宜采用双排井点,布置在基坑(槽)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
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可不封闭,间距可达4m,一般留在地下水下游方向。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二建建筑工程知识点:雨期施工技术

二建建筑工程知识点:雨期施工技术
一、雨期施工准备
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三、砌体工程
(1)雨天不宜在露天砌筑墙体,对下雨当日砌筑的墙体应进行遮盖。
继续施工时,应复核墙体的垂直度,如果垂直度超过允许偏差,应拆除重新砌筑。
(2)砌体结构工程使用的湿拌砂浆,除直接使用外必须储存在不吸水的专用容器内,并根据气候条件采取遮阳、保温、防雨雪等措施,砂浆在储存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
(3)对砖堆加以保护,确保块体湿润度不超过规定,淋雨过湿的砖不得使用,雨天及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四、钢筋工程
五、混凝土工程
六、钢结构工程
七、防水工程
八、保温工程
1.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
2.屋面保温工程施工
九、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二建建筑的防水处理与技术

二建建筑的防水处理与技术防水处理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二级建筑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技术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级建筑中防水处理的技术与方法。
一、防水材料的选择与施工1.1 防水材料的选择在二级建筑的防水处理中,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至关重要。
常见的防水材料包括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涂料等。
根据不同的施工场所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防水处理。
1.2 防水施工的步骤防水施工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包括基层准备、底层处理、中层处理和面层处理等。
首先,对基层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表面平整、无杂质。
接着进行底层处理,涂刷或铺设防水材料。
然后进行中层处理,加强防水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最后进行面层处理,使防水层具备一定的抗压和耐磨性。
二、地下室的防水处理地下室是二级建筑中常见的一部分,其防水处理尤为重要。
在地下室的防水处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地下室防水技术与方法地下室的防水处理可以采用分区防水或整体防水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与方法。
常见的地下室防水技术包括挤浆注浆、刷涂防水涂料、铺设防水卷材等。
2.2 地下室防水施工的注意事项地下室防水施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及时处理地下室周围的排水问题,确保地下室周围没有积水。
其次,加强地下室墙体与地面的连接,提高整体防水性能。
最后,合理选择地下室防水材料,确保其密封性和抗渗性。
三、屋面的防水处理屋面是建筑物中最容易受到雨水侵蚀的部位,因此在二级建筑的防水处理中,屋面的防水要求尤为严格。
3.1 屋面防水材料的选择屋面防水材料的选择应该具备较高的耐候性和防渗透性。
常见的屋面防水材料包括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
3.2 屋面防水施工的要点屋面防水施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保证屋面的平整度和排水坡度,避免局部积水。
其次,加强屋面与墙体的连接和防水处理。
最后,合理选择施工方法,确保屋面防水层的连续性和密封性。
四、地面的防水处理地面的防水处理在二级建筑中同样重要,特别是在厨房、浴室等湿润环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通气管为排除室内排水管道中污浊的有害气体至大气中,防止卫生器具水封被破坏和增加污水立管通水能力,应设置通气管。
(一)通气系统种类1.伸顶通气管系统生活排水管道的立管顶端,应设置伸顶通气管,见图4—14。
在有条件伸顶通气时一定生活排水管道的立管顶端,应设置伸顶通气管,当遇特殊情况,伸顶通气管无法伸出屋面时,可采用下列通气方式:1)当设置侧墙通气时;2 )在室内设置成汇合通气管后应在侧墙伸出延伸至屋面以上;3 )当上述两条无法实施时,可设置自循环通气管道系统。
2 .通气立管或特殊配件单位管排水系统( 1 )生活排水立管所承担的卫生器具排水设计流量,当超过仅设伸顶通气管的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时,应设专用通气立管。
( 2 )建筑标准要求较高的多层住宅和公共建筑、10 层及10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卫生间的生活污水立管应设置专用通气管,见图4一15。
3.环形通气管系统下列排水管段应设置环形通气管:(1)连接4个及4个以上卫生器具且横支管长度大于12m的排水横支管;(2)连接6个及6个以上大便器的污水横支管;(3)设有器具通气管。
建筑物内务层的排水管上设有环形通气管时,应设置连接各层环形通气管的主通气立管或副通气立管。
在支管起端设专门的通气立管伸顶通气,污水立管仍要伸顶通气,见图4-16。
4.器具通气管系统每个卫生器具的存水弯(水封)出口均连接通气支管,通气支管汇合后伸顶通气,此系统用于高标准的民用建筑,见图4—17。
5 .自循环通气管系统自循环通气管系统指通气立管在顶端、层间和排水立管相连,在底端与排出管连接,排水时在管道内产生的正负压通过连接的通气管道迂回补气而达到平衡的通气方式。
( 1 )自循环通气系统,当采取专用通气立管与排水立管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顶端应在卫生器具上边缘以上不小于0.15m 处采用两个900弯头相连;2 )通气立管应每层与排水立管相连;3 )通气立管下端应在排水横干管或排出管上采用倒顺水三通或倒斜三通相接。
( 2 )自循环通气系统,当采取环形通气管与排水横支管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通气立管的顶端应在卫生器具上边缘以上不小于0.15m 处采用两个900弯头相连;助每层排水支管下游端接出环形通气管,应在高出卫生器具上边缘不小于0.15m 与通气立管相接;横支管连接卫生器具较多且横支管较长并符合设置环形通气管的要求时,应在横支管上按要求连接环形通气管;3 )结合通气管的连接应符合要求;4 )通气立管底部应按要求连接。
( 3 )建筑物设置自循环通气的排水系统时,宜在其室外接户管的起始检查井上设置管径不小于100mm 的通气管。
当通气管延伸至建筑物外墙时,通气管口应符合要求;当设置在其他隐蔽部位时,应高出地面不小于2m 。
(二)通气管顶端设置要求(1)通气管高出屋面不得小于0.3m,且应大于最大积雪高度,通气管顶端应装设风帽与网罩。
(2)在通气管口周围4m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口应高出窗顶0.6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
(3)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面上,通气管口应高出屋面2m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考虑防雷装置。
(4)通气管口不宜设在建筑物挑出部分(如屋檐檐口、阳台和雨篷等)的下面。
(三)通气管管径(1)通气管管径,应根据排水能力、管道长度确定,不宜小于排水管管径的1/2。
(2)通气立管长度在50m以上时,其管径应与排水立管管径相同。
(3)通气立管长度小于等于50m时,且两根及两根以上排水立管同时与一根通气立管相连,应以最大一根排水立管确定通气立管管径,且其管径不宜小于其余任何一根排水立管管径。
(4)结合通气管的管径不宜小于通气立管管径。
(5)伸顶通气管管径宜与排水立管管径相同。
但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一13℃的地区,应在室内平顶或吊顶以下0.3m处将管径放大一级。
(6)当两根或两根以上污水立管的通气管汇合连接时,汇合通气管的断面积应为最大一根通气管的断面积加其余通气管断面积之和的0.25倍。
(四)通气管管材通气管的管材,可采用塑料管、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等。
第五节雨水集合及处理一、雨量计算雨量是设计室内雨水系统最基本的数量,按照规定应以当地暴雨强度公式,按降雨持续时间5min 计算雨水量,暴雨强度公式应根据计算重现期而定。
经一定长的雨量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等于或大于某暴雨强度的降雨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为重现期,其单位通常以年表示。
一般性建筑物的屋面设计重现期为2~5年,即每2~5年都出现一次的降雨。
重现期越大,则标准越高。
二、屋面雨量汇集(1)屋面的汇水面积应按屋面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2)除计算平面面积外,应考虑侧墙上的雨水下流,侧墙汇水面积按侧墙面的50%,折算成平面面积。
(3)屋面雨水收集应通过雨水斗收集,雨水斗应设在雨水天沟内。
(4)雨水管应尽量设置在室外。
三、雨水斗的布置(1)在以伸缩缝或沉降缝为屋面雨水分水线时,应在缝的两侧各设一个雨水斗。
(2)防火墙的两侧各设一个雨水斗。
(3)雨水斗应设在冬季易受室内温度影响的屋顶范围内。
(4)雨水斗与屋面连接处必须做好防水处理。
(5)雨水系统宜采用单斗排水,当采用多斗时,接人同一悬吊管上的各雨水斗应设在同一标高层上,且雨水斗数量不多于4个。
(6)雨水斗的间距由计算决定,一般间距12~24m。
(7)接入多斗悬吊管的立管顶端不得设置雨水斗。
(8)晒台、屋顶花园等供人们活动的屋面上,宜设置平地面式雨水斗。
(9)雨落管管径,一般不小于100mm,阳台及窗井,可选用50mm。
四、雨水系统的选用和敷设的布置原则屋面雨水系统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和混合式排水系统。
1.外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各部分均敷设在室外,室内不会由于雨水系统的设置而产生水患。
(1)檐沟外排水用于小型低层建筑,室外一般不设雨水管渠,一般在建筑物的两侧,每隔15~20m 设直径90~l00mm的雨落管一根,其汇水面积不超过250m2;阳台上可用50mm的排水管。
管道可用26号镀锌钢板制作,也可用铸铁管、UPVC管和玻璃钢管。
(2)天沟外排水用于大面积厂房屋面排水,室外常设有雨水管渠,天沟外排水时,天沟长度不宜大于50m,天沟坡度不宜小于0.003,管道可采用铸铁管或UPVC管。
2.内排水系统可分为封闭系统和敞开系统。
系统由天沟、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及排出管组成。
3.悬吊管安装注意事项(1)悬吊管应沿墙、梁或柱用悬吊环与之固定。
(2)悬吊管长度超过15m时,应设置检查口,检查口间距不宜大于20m,且应布置在便于维修操作处。
4.雨水排水采用建筑排水塑料管,高层建筑宜采用承压塑料管及金属管。
五、道路雨水口的布置原则(1)雨水口的设置应根据道路(广场)情况,街坊及建筑情况,地形情况(应特别注意汇水面积较大、地形低洼的积水点),土壤条件,绿化市政部门要求,降雨强度,以及雨水口的排水能力等因素决定。
(2)雨水口宜设置在汇水点(包括集中来水点)上和截水点上、十字路口处,应根据雨水径流情况布置雨水口,雨水口不宜设置在道路分点上、地势高的地方、道路转弯的曲线段、建筑物门口、停车站前及其他地下管道上等。
(3)设置间距:一般为25~60m,通常取30m。
(4)雨水管最小管径宜为300mm,最小坡度为0.002,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不宜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01。
第六节水泵设计水泵房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在有防振或有安静要求的房间的上下和毗邻的房间内,不得设置水泵。
(2)水泵房地面应有排水措施,光线和通风良好,并不致于结冻。
(3)管道支架和管道穿楼板处,应采取防固体传声措施。
(4)水泵房净高不得小于3m,泵房大门的宽度应等于机件宽度加0.5m,泵房应有检修的场地。
(5)消防水泵房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6)水泵机组的布置,应遵守表4-5的规定。
不留通道的机组突出部分与墙壁间的净距,或相邻两台机组的突出部分之净距,不得小于0.2m。
水泵基础高出地面,不得小于0.10m。
例:1.关于水泵的自灌式充水对最低水位的要求,以下图示哪个正确?【答案】B【说明】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 50015-2003)。
第2.1.32条自灌式吸水指卧式离心泵的泵顶、立式多级离心泵吸水端第一级(段)泵体置于最低设计启动水位标高以下,启动时水靠重力充入泵体的引水方式。
也就是水泵吸水管所处的水体在水泵启动时的最低水位高过水泵中轴线的标高。
2.设有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如为平屋顶时,宜在平屋顶上设置()。
A .室内消火栓B .排气阀C .试验和检查用的消火栓D .压力表提示:请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一2006 )第8 ·4 · 3 条。
答案:C3.室内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大于()时,应设置减压设施;静水压力大于1 .0MPa 时,应采用分区给水系统。
A . 0 .5MPa;B . 0 . 4MPa;C 0 . 6MPaD . 1 . 0MPa提示:请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一200 6 )第8 .4. 3 条答案:A4.民用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应采用防火墙,分隔成面积不超过()m3的防火分区。
A . 200;B . 500;C . 800;D 1000提示:请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一2006 )第 5 . 1 . 7 条。
答案:B5. 下列排水通气管安装示意图中哪个不正确?( )提示:排水通气管应该保证排气顺畅, B 图示由于受屋檐阻碍,排水通气管中异味气能进人室内污染环境,其他 3 种方式正确。
答案:B6.生活饮用水水池的设置,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建筑屋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体,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的壁板、底板及顶盖B.生活饮用水水池与其他用水水池并列设置时,应有各自独立的分隔墙,隔墙与隔墙之间考虑排水设施C.埋地式生活饮用水水池周围8m以内,不得有化粪池D.建筑物内生活饮用水水池上方的房间不应有厕所、浴室、厨房、污水处理间等【答案】C【说明】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3.2.8 生活饮用水池(箱)应与其他用水的水池(箱)分开设置。
3.2.9埋地式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周围10m以内,不得有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渗水井、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周围2m以内不得有污水管和污染物。
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应采取防污染的措施。
3.2.10 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箱)的壁板、底板及顶盖。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与其他用水水池(箱)并列设置时,应有各自独立的分隔墙,不得共用一幅分隔墙,隔墙与隔墙之间应有排水措施。
3.2.11 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宜设在专用房间内,其上方的房间不应有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污水处理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