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读活着有感word文档良心出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色的欣慰

读《活着》有感

在一切开始之前,我想先说一些不大相关的事。

手中的这本《活着》,封面是黑色的,很合适。我在之前看过《活着》的书评,文中说沉重乃是本书的基调。铅一般沉重的命运,也只有浓重的黑色足以表达,足以在视觉上给人以对等的感触。

壬辰年山东高考的小说阅读,用的就是《活着》的开头与结尾,衔接得那样好,竟让我觉得即使只读这短篇小说似的一段,自己的思想也渐染了这浓重的黑色。“我孙子死的第二年”,仿若暴风雨前的第一缕轻风、深秋前的第一片落叶。福贵那样沉重的人生经历,就在这轻轻的一句话里了一一虽然这句话的蕴藉并不止于此。

一个老汉,一头老牛,开了头,结了尾。一个人的一辈子就夹在之间。活着的沉重从来不是因为它本身而沉重,而是由于承载它的人的那样软弱、又那样坚强,所以活着的沉重才

现出来。就像黑是因为白而黑,绝望亦是生发于最饥渴的希望。

沉重的黑色,确实是本书的主色调。有些别的东西,就在这黑色里面。

大家一提起《活着》,往往会觉出其中沉重的黑色意味。但只有真正读了这本书,你才能发现其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受苦受难。沉重但并不窒息,这就是本书最贴切的基调表

达。也许这是因为这本书乃是出自饱经沧桑的老福贵之口。那惊涛骇浪后风轻云淡的语气,本身就蕴藉深远。这就是一种来自苦难的欣慰,黑色的欣慰。

我一直支持小说艺术高低的评判标准之一就是与现实是否贴近。我觉得《边城》就是这

样的一种典范。沈从文先生用美丽的当地风貌生动地勾勒出那令人沉醉的环境。即使书中那

近乎美好的风土人情实在是梦境一般,但由于背景营造的真实感,人们也乐意相信那样的一

个世外桃源,并从中感受到情节与情感的可爱。而《活着》中有着幸福也有不幸,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其中用作社会背景的时代大事件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是,无论福贵经历了哪些苦难,其中都有值得庆幸的地方。家产没了,家人还在;龙二成了自己的东家,却念着交情分了自己很好的五亩地;被抓了壮丁,却没有死在战场,还活着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有庆死了,却与当年的战友、现在的市长春生相认;凤霞命苦,却找了个好丈夫万喜;凤霞与万喜都没了,好歹还有外孙苦根……而直到最后,福贵自己也应该明白:无论经历了怎样的苦难与悲伤,只要自己还活着,就值得欣慰。而当“我还活着”也能成为欣慰的时候,这种欣慰也不可避免会被巨大的苦难

染上深重的黑色。

其实每当我看到福贵经历了苦难的时候,我关注的地方一直在那些还值得欣慰的地方上。每当看到这些,我的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这就是生活。虽然身在其中的福贵

是不可能在巨大的悲痛中感到欣慰的,但我却深深地为他感到走运一一虽然当时的福贵会在

知道我这么想之后赏我一耳光。

这也是这本书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苦难、现实与命运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大永恒主题,作家也往往用苦难来塑造人物。或者是“扼住命运的咽喉”、用苦难塑造英雄人物,譬如约翰•克里斯多夫、保尔•柯察金;或者是用不可改变的现实命运塑造悲剧人物、反应可悲的社会现实,比如于连•索雷尔、李尔王;又或者是用苦难与命运来衬托人物的某种形象,进而作为某种道德或是思想的象征,例如冉阿让、浮士德。但福贵并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这

就是《活着》的独特之处。它里面的苦难并不单是用来塑造福贵这个人物形象。更确切地说,福贵与苦难之间、福贵与命运之间是在相互塑造。福贵就是“活着"的象征,而苦难则就是

苦难。

所以,福贵于我们而言还有这一种窗口的含义。 我们就是通过他的叙述来看到他的苦难, 再通过他的苦难来看到所谓的“活着” 。而“活着”,最终又回到了福贵的身上。

福贵经历了一个平凡人所能经历的一切不幸与幸福。 他并不是什么伟大的或是特别的人

物,时代的矛盾并没有很突出地在他的身上集中。 但他的苦难代表的乃是整个近代以来绝大 多数中国平民的经历,因此他的“活着”也就有了一种深远又广泛的时代感。

而更进一步说, 福贵本人也是生命在与命运的抗争中的范例。这些就是福贵这个角色的意义。

本文的主角,是福贵。“活着”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就展现在他的人生之中。

福贵的一生也就是这样过来了。 他赌博输光了家财,气死了父亲,进城给母亲请医生却 被抓了壮丁,回到家乡又经历了儿子的早逝,

女儿的难产而死,妻子的离去,女婿与外孙的 死去。福贵的一生经历遍了周围人的死亡。 每当我看书的时候, 总是怕福贵在平安了一阵子 后又出事一一虽然这是肯定的。现在想来,出的事往往就是福贵的身边又死掉了一个人。

死去,就是与活着相对的存在。但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是先活着再死去。因 此,死亡的沉重也就是因为活着而存在的,而这沉重也只能由活着来承受。 抽象地说,死亡 的可怕之处是扎根在活着的基础上的; 而回到福贵的身上, 我们看到,亲人与朋友的死去是

而他可以同样选择死亡来解脱,

也可以选择继续活下去。这其实要看 而人心的坚强,就要看他的心中是否装着什么东西。 存放在心里的东 没了家产,他还上有老,下有小,所以他不能死;被抓了壮丁,他 还惦念着母

亲、妻子与儿女,他不能死;儿子没了,妻子没了,女儿没了,女婿没了,

他还 有外孙要拉扯大,他依然不能死。

所以希望实在是一个最好的东西。这句话出自《肖申克的救赎》

,这又是一个饱含深意 的故事。而在这里, 我看到的福贵并不是一个可鄙的懦夫,而是一个平凡又勇敢的人。 他没 有选择一死了之自我解脱, 而是在悲伤之后继续活下去,

为了明日的幸福,更是为了自己未 完的责任。心中的希望由此而生。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好死不如赖活着。 这就是中国式的勇气,中国式的活着的理

由。这两句话与福贵本人一起,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苦难。

只有饱经沧桑 又能在苦难中绵延不绝的民族, 才能有这样又窝囊又实实在在的体悟。 这既是对命运的妥协, 又是对命运的抗争。活着,本身就是向命运宣战。

苦难中的福贵,给我的印象就是如此。不得不说,就是因为这样的苦难、希望与勇气, 使得本书成为了一部平凡人的史诗,使得福贵成为了平民中的英雄。

不过,若说福贵是为了未来的希望而活下去,

我总觉得哪里少了什么,就像吃大葱没有 蘸酱,吃水饺没有蒜泥。

在生命的最后,当身边的人都一个个与他天人两隔,

呢?是为了希望吗?可是他已经没有能为之奋斗的人和目标了

呀?这个问题的深意, 是那口酱与蒜泥。

活着,是有境界的。

文末的福贵,在我看来已经是一个超脱了的人。他的超脱,并非是通过修道成仙, 是通

过琴棋山林、顿悟天地,而是在一次又一次地被命运蹂蹒、欺凌、碾压之后,在经历了 一切的幸运与不幸之后, 发现了自己的坚强, 发现了生命的坚强。 他知道命运已经对自己无 可奈何,他已然明白了一个事实:只要我自己不选择死去,那么命运就奈何不了我。

人与命运生来就不是对等的关系。 人与命运的交集,无不是浸满了泪水与鲜血。但福贵 却用自己的活着来向命运挑衅。他的存在显然是在说:命运与神啊,我与你们平起平坐。

这时的福贵,已然成为了一个标杆式的英雄。 如果说金字塔与长城是奇迹的标杆, 爱因 要被活着的人承受的, 一个人的心有多坚强, 西,就是希望的源头。 所以福贵能挺过福贵又是为了什么继续选择活下去 也许就 并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