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自然界的水: 爱护水资源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知识清单·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九年级化学知识清单·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九年级化学知识清单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知识点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水对人类的生命及对工业、农业起重要作用。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人类利用的淡水很少。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知识点二·保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上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2.防治水体污染(1)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施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课题2水的净化知识点一·水的净化方法1.水的分类:水、纯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

2.自来水厂净化方法: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其中消毒是化学变化。

3.常用的水的净化方法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沉淀(吸附沉淀的试剂:明矾)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a.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b.漏斗内的边缘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a.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b.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的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靠玻璃棒中部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引流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c.滤纸破损(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化学】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

【化学】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课题1 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造成的水体污染减少了可利用水,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如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习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3.节水标志新千年节水标志及含义“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课题2 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原水→静置→絮凝沉淀(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过程)→生活用水(杀菌:利用氯气、漂白粉等杀菌剂,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

)3、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在这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4质。

二、过滤1、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1)原理:可溶性物质能透过滤纸,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2)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3)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怀内壁。

初中化学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水资源丰富,但可用的淡水资源比较匮乏。

2、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自然原因: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少;分布不均(时间和空间)人为原因:人口增长;水污染严重、森林破坏严重。

二、爱护水资源1、水体具有自净能力,但超过自净能力便会造成水污染2、水污染的因素:工业上三废的任意排放;(废渣、废水、废气)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任意施用;生活中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

3、防止水污染: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湖。

课题2 水的净化一、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含有许多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杂质。

1、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大体上是: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二、水的净化1、沉淀—加明矾后静置沉淀明矾溶解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

2、过滤—分离可溶性和不溶性物质①过滤用到的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玻璃棒作用:引流②过滤操作三要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边缘。

(用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二低”:(1)、滤纸要低于漏斗边缘;(2)、滤液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1)、盛浑浊液体的烧杯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滤纸三层部分;(3)、漏斗下口紧靠下面烧杯内壁。

3 、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杂质,也能除去可溶性杂质--用活性炭4、消毒—用氯气或一氧化二氯消毒灭菌三、硬水和软水1、定义: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2、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3、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物质而达到软化目的。

4、蒸馏:给液体加热,使它边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聚成液体的方法。

(可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或分离挥发性与不挥发性物质的方法)课题3 水的组成一、氢气1、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

【化学】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课题1 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造成的水体污染减少了可利用水,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如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习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3.节水标志新千年节水标志及含义“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课题2 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原水→静置→絮凝沉淀(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过程)→生活用水(杀菌:利用氯气、漂白粉等杀菌剂,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

)3、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在这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4质。

二、过滤1、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1)原理:可溶性物质能透过滤纸,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2)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3)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怀内壁。

九年级化学上册核心知识点精讲(人教版):爱护水资源

九年级化学上册核心知识点精讲(人教版):爱护水资源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课本核心知识点精讲知识点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全球水资源概况总量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分布海水:96.5%,陆地淡水:2.53%,陆地咸水:0.97%2.淡水危机的原因(1)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

(2)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

(3)水体污染加剧。

3.我国的水资源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7×1012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只有2048m3,许多地区因水资源短缺,人民生活受到了影响,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制约。

例: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这是因为()A.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B.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C.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答案:C解析:A中将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和淡水储量混为一谈,B中水蒸发后会形成雨、雪等重新降落到地面,D中土地沙漠化是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环境问题。

知识点2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2.防治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的来源(2)水体污染的危害及防治课后分层优化测试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2.(教材P69变式题)如图是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以下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B.水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C.可利用的淡水占全球储水量的2.53%D.海水淡化成本高,目前还不能推广知识点2爱护水资源3.(2021广西柳州中考)柳江是柳州的母亲河,2020年获得了全国地表水质量评比的第一名。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柳江河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保护水生动物 D.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河流4.化学课上,张老师展示出“你们都来污染我!”的图片(如图所示),引起全班同学的深思。

2015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优品)

2015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优品)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一、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

2、我国的水资源情况及水资源污染:主要水体污染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

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用水,一方面要防止浪费水,另一方面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2)防治水体污染的办法:A、减少污染物的产生;B、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C、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二、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吸附沉淀)→消毒(加氯气或漂白粉)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

可以吸附色素而使液体变无色,也可以除臭味。

(物理变化)3、过滤:分离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贴” “二低” “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边缘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口下端外壁紧靠烧杯内壁。

4、硬水和软水(1)区别: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软水中含有较少或没有钙镁化合物。

(2)硬水的软化方法:生活上用煮沸、实验室中用蒸馏;(3)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加肥皂水,若泡沫少、浮渣多,则是硬水;若泡沫多、浮渣少则是软水。

5、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蒸馏水是软水,加肥皂水后只有泡沫多的现象,没有浮渣。

三、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实验:电解水现象: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自然界的水》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自然界的水》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水资源分布:地球表面约________被水覆盖,总水量很多,但________水含量很少,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________。

2.我国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____位,但人均量约为世界人均量的1/4,且南北不平衡,南多北少。

二、爱护水资源的措施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节约用水措施1.工业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提高水的利用率,将水____________。

2.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综合利用,如________________。

四、防治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治措施:(1)工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农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水的净化1.自然界中的水都属于________,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属于__________。

2.利用加絮凝剂、静置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杀菌消毒、__________等方法净化水,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

其中杀菌消毒发生的是__________变化。

3.过滤是分离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一种方法。

(1)过滤所需仪器包括:铁架台(带铁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

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
化学爱护水资源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水的重要性:介绍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水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满足人类需求的重要性。

2. 水的循环:介绍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下水、河流等。

3. 水资源的危机:介绍当前全球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以及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4. 水的净化与处理:介绍水的净化与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沉淀、消毒等,以及水处理厂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的水处理设备。

5. 节约用水:介绍如何节约用水,包括改善个人生活习惯、减少浪费、改善灌溉方式等。

6. 水的污染与防治:介绍水的污染源,如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以及防治水污染的方法,如减少污染源、加强监管、改善废水处理等。

7.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介绍水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包括保护水源地、加强环境监测、推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的主要知识点,学生可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来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方法。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爱护水资源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2、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5、“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1、200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下列措施:①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③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④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污染物。

其中能改善水质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为建一大型化工企业基地而收集了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A.应建在干旱山区可以帮助脱贫致富B.应建在水源充足和交通便利的地区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基地地址D.应建在居民区附近以便于产品销售3、水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B、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D、硬水与肥皂作用易起泡沫4、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A.用口杯接水刷牙 B.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 D.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5、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都在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②④水的净化1、纯水与天然水纯水是无色、无味、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属于纯净物。

【化学】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

【化学】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课题1 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造成的水体污染减少了可利用水,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如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习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3.节水标志新千年节水标志及含义“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课题2 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原水→静置→絮凝沉淀(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过程)→生活用水(杀菌:利用氯气、漂白粉等杀菌剂,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

)3、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在这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4质。

二、过滤1、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1)原理:可溶性物质能透过滤纸,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2)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3)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怀内壁。

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中关于爱护水资源的知识点:
1.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必需品,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也是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水的循环过程:水在地球上通过蒸发、云的形成、降水、地下水等环节进行循环,形成了一个水循环系统。

3. 水的净化与处理:水在自然界经过植物、土壤、岩石等物质的作用净化,人类也通过水处理厂和个人的清洁行为来净化水资源。

4. 水资源的供应问题: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水资源供应已经成为一个紧迫问题,包括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污染等。

5. 节约用水:通过采取措施,如使用低流量水龙头、修复漏水设备、减少浪费、改进农业灌溉方式等,来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6. 水污染与防治:水污染是指水中出现了不应该存在的物质,如有机物、重金属、农药等。

人类应采取措施,如加强环保法律、发展环保技术、加强水产业的监管等,来防治水污染。

7. 重要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和海水等。

这些水资源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8.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水资源的保护是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9. 爱护水资源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爱护水资源,可以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起,如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参与水资源保护活动等。

这些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中关于爱护水资源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课题1爱护水资源
一、水资源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2、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最多的元素是O。

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 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
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课题2水的净化
一、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沉淀
(1)静置沉淀(2)吸附沉淀:试剂:明矾
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
②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玻璃棒的作用:引流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各种净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
1。

【化学】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

【化学】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课题1 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造成的水体污染减少了可利用水,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如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习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3.节水标志新千年节水标志及含义“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课题2 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原水→静置→絮凝沉淀(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过程)→生活用水(杀菌:利用氯气、漂白粉等杀菌剂,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

)3、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在这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4质。

二、过滤1、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1)原理:可溶性物质能透过滤纸,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2)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3)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怀内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自然界的水:爱护水资源
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建立爱惜水、保护水的环保意识。

2.防治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废水未达标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中,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等方面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
(l)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3)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