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范文
【人教版】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1小题,每小题2分,共6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A. 接种针、手、培养基B. 高压锅、手、接种针C. 培养基、手、接种针D. 接种针、手、高压锅【答案】C【解析】一般说来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永远丧失生长繁殖的能力,对于培养基、操作器皿和接种环等都需要灭菌。
消毒仅指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如操作者的手和衣着需要消毒处理。
高压蒸汽通常用于培养基的灭菌。
用酒精擦拭双手是消毒的一种方法。
火焰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
C正确。
【点睛】学生对消毒和灭菌的方法混淆不清消毒和灭菌的辨析2. 下列有关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培养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需要用固体培养基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④都可以用菌落数来计数活菌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①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所以都需要用固体培养基,①正确;②稀释涂布平板法不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②错误;③为防止杂菌污染,操作时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③正确;④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活菌,只能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④错误.故选:B.3. 已知某种细菌以CO2为唯一碳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可推测该细菌的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B. 无机盐是该细菌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C. 培养过程中碳源同时充当该细菌的能源物质D. 培养该细菌的培养基中无需添加氮源【答案】B【解析】某种细菌以CO2为唯一碳源,可推测该细菌的代谢类型为自养型,但不确定是否为需氧型,A项错误;无机盐参与复杂有机物的组成,是该细菌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B项正确;CO2不能作为能源,C项错误;氮元素参与核酸、蛋白质的组成,培养该细菌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氮源,D项错误,4. 有关纯化大肠杆菌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B. 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C. 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D.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答案】A【解析】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第一区域的划线末端,A错误;为避免杂菌的污染,第一步操作时需要灼烧接种环,B正确;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C正确;为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D正确。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生物)及参考答案
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生物)《稳态与环境》中段评价测试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26小题,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2.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B.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C.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D.人体内抗体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3.下列与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B.人体由于花粉过敏,会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降低,水分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C.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D.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来实现的,其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4.如右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A.在BD范围内 B.在OA范围内C.在BC范围内 D.在BA范围内5.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6.下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其主要原因是A.芽能发育成枝条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7.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d8.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9.若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属于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导性免疫10.光周期影响许多动物的性行为。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理科)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理科)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B.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C.玉米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3.糖类不含有,脂质不一定有,蛋白质一般不含有,而核酸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N B.S C.P D.Fe4.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的少C.新陈代谢越旺盛,细胞中的含水量越高D.抗冻的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大5.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容易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容易形成碱中毒.这一事实说明,无机盐离子()A.能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B.能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C.能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D.是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6.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放入适宜温度的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g/mL 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A.砖红色B.无色C.蓝色D.紫色7.据报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分解鸡毛的角蛋白酶,有可能被用来“消化”导致疯牛病和人类克雅氏症的毒蛋白.其与荷兰一家疯牛病专业检测机构联合进行的实验表明,角蛋白酶确实能够破坏毒蛋白,使其丧失传染能力.由此可知,该毒蛋白有着与鸡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A.氨基酸的数量B.空间结构C.氨基酸的种类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8.在棉花叶肉细胞中,由A、G、U、C、T五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多少种()A.5种 B.6种 C.7种 D.8种9.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10.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11.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质D.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蛋白12.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A.①④B.②③C.②⑤D.④⑤13.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证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表中数据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C.有核部分的细胞个别死亡最可能是由于人为伤害或凋亡D.本实验选用100个细胞使实验偶然性小,实验数据较可靠14.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分的是()A.液泡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溶酶体1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16.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⑤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A.①③B.①④C.②⑤D.③⑤17.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此过程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A.液泡B.线粒体、液泡C.线粒体D.线粒体、高尔基体18.下列各项中,会显著降低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是()A.细胞内ATP不足 B.细胞外药物影响膜蛋白结构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上升D.细胞内O2浓度下降19.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Na+B.CO2C.胰岛素D.K+20.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都在核糖体中合成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C.酶既能在细胞内起作用也能在细胞外起作用D.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21.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蛋白质和80%RNA 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这种酶相同的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C.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D.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2.下列物质中,能够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A.脂肪B.钙离子C.糖D.ATP23.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B.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24.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B.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C.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入b瓶中,马上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D.乙组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的环境25.图中表示的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①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②图中(二)、(三)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③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④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某同学为了研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在A、B、C、D、E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1)(2).27.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甲图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①②(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3)丙图中⑦为,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甲图中的.(4)甲图和丙图中都有渗透膜,两者相比其本质的区别是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具有性,细胞膜的这一特性与其膜上的作用有关.(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5%的KNO3溶液中,它会出现的变化是.28.图1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判断理由是.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2中的曲线表示.(2)图中物质B指的是.(3)图2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有关,曲线②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29.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是,其产生的部位是.(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过程;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过程,写出该过程反应式.(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5)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2016-2017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二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解: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原子、分子和细胞器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A错误;B、人体为个体层次,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B 正确;C、元素、无机物和有机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错误;D、题干要求从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因此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与人体生命活动无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B.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B.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C.玉米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1、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解答】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A错误;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有核糖体,无叶绿体,B正确;C、玉米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正确;D、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有细胞核,但无叶绿体,D正确.故选:A.3.糖类不含有,脂质不一定有,蛋白质一般不含有,而核酸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N B.S C.P D.Fe【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脂质的组成元素.【分析】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含有P和S,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中有Fe.【解答】解:A、N元素在核酸和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糖类中一定没有,A错误;B、S元素在核酸和糖类中一定没有,蛋白质中可能含有,B错误;C、P元素在核酸中一定含有,在蛋白质中可能含有,在糖类中一定没有,C正确;D、Fe在核酸和糖类中一定没有,在蛋白质中可能含有,D错误.故选:C.4.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的少C.新陈代谢越旺盛,细胞中的含水量越高D.抗冻的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大【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本题是对细胞中水的含量、存在形式和作用的考查,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不同生物体或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的含水量不同,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与结合水,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的代谢活动越强,抗逆性越差.【解答】解: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B、人体衰老的特征之一是身体细胞的含水量下降,B正确;C、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细胞中的含水量越高,C正确;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抗逆性越差,因此抗冻的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小,D错误.故选:D.5.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容易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容易形成碱中毒.这一事实说明,无机盐离子()A.能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B.能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C.能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D.是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解答】解: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容易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容易形成碱中毒.这一事实说明,无机盐离子能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故选:C.6.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放入适宜温度的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g/mL 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A.砖红色B.无色C.蓝色D.紫色【考点】酶的特性;检测蛋白质的实验;酶的概念.【分析】此题考查酶的特性以及检测蛋白质的方法.(1)酶的催化活性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特性;(2)鉴定蛋白质需要使用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需要先加甲液后加乙液,反应呈现紫色;(3)甲液与乙液先混合均匀在使用的话是斐林试剂,用来鉴定还原糖的存在.据此答题.【解答】解:在试管中加入淀粉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下,淀粉被分解,淀粉酶仍然存在,本质是蛋白质,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因有先后滴加顺序则是双缩脲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故选:D7.据报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分解鸡毛的角蛋白酶,有可能被用来“消化”导致疯牛病和人类克雅氏症的毒蛋白.其与荷兰一家疯牛病专业检测机构联合进行的实验表明,角蛋白酶确实能够破坏毒蛋白,使其丧失传染能力.由此可知,该毒蛋白有着与鸡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A.氨基酸的数量B.空间结构C.氨基酸的种类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考点】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分析】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解答】解: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质水解,但是不能催化肽链水解成氨基酸,角蛋白酶可以分解鸡毛的角蛋白和类克雅氏症的毒蛋白,由此可以推出毒蛋白有着与鸡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空间结构.故选:B.8.在棉花叶肉细胞中,由A、G、U、C、T五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多少种()A.5种 B.6种 C.7种 D.8种【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细胞生物中,既含有DNA,又含有RNA,故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病毒中由于只含有DNA或RNA,故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解答】解:在棉花叶肉细胞中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由于碱基A、G、C 在DNA和RNA中都含有,既可以构成脱氧核苷酸,又可以构成核糖核苷酸,均可构成2种核苷酸,而T只存在于DNA中,U只存在于RNA中,只能构成一种脱氧核苷酸,故由碱基A、G、C、T、U可以构成8种核苷酸.故选:D.9.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出入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解答】解:A、细胞膜上含有糖脂和糖蛋白,糖蛋白有识别功能,A正确;B、细胞内外物质的跨膜的过程、细胞分裂、细胞融合,这些都需要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C、CO2分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C错误;D、结构蛋白大多不是运动的,因为要构成机体,但功能蛋白多是运动的,像载体蛋白,酶,要与一定物质发生作用,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D正确.故选:C.10.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考点】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酶的特性.【分析】本题是对细胞壁和细胞膜成分、酶在代谢中作用及酶的作用特点的综合性考查,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的抱着脂质,酶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功能,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即能水解纤维素、果胶和蛋白质.【解答】解: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果胶水解,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均不能催化细胞膜的蛋白质水解,A错误;B、纤维素酶能水解纤维素、果胶酶能水解果胶从而破坏细胞壁,蛋白酶能催化细胞膜中蛋白质水解从而破坏细胞膜,B正确;C、果胶酶能水解果胶,纤维素酶能水解纤维素从而破坏细胞壁,但是溶菌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均不能水解蛋白质而破坏细胞膜,C错误;D、磷脂酶能破坏磷脂双分子层,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从而破坏细胞膜,淀粉酶、磷脂酶、蛋白酶均不能催化纤维素和果胶水解而破坏细胞壁,D错误.故选:B.11.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质D.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蛋白【考点】细胞膜的功能.【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在细胞之间的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解答】解: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细胞排成的前提是生物体识别“自己”和“非己”,这种识别作用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故选:D.12.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A.①④B.②③C.②⑤D.④⑤【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生物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该细胞无核膜和众多细胞器膜.而植物细胞中除了细胞膜外,还有其它膜结构的干扰,同时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细胞壁的存在不利于细胞膜的提取.【解答】解: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不会溶解膜结构,因为细胞液在液泡中,并没有溶解液泡膜,①错误;②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壁紧贴在一起,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植物细胞膜,但这不是不选用植物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原因,②错误;③不选用植物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原因不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③错误;④制备细胞膜,选材至关重要,选材时,首先要考虑制备的简便与否,植物细胞因为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所以制备比较繁琐,④正确;⑤还要考虑细胞中是否含有其他细胞器膜,植物细胞中含有多种具膜结构,不宜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⑤正确.故选:D.13.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证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表中数据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C.有核部分的细胞个别死亡最可能是由于人为伤害或凋亡D.本实验选用100个细胞使实验偶然性小,实验数据较可靠【考点】细胞核的功能;细胞凋亡的含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100个草履虫的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到第4天为0,而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到第6天仍有65个,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解答】解:A、分析表格中信息知,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到第4天为0,而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到第6天仍有65个,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A正确;B、该实验不能证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关系,B错误;C、有核部分的细胞个别死亡有可能是由于人为伤害或凋亡造成的,C正确;D、该实验选用100个细胞,实验材料较多,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实验数据比较可靠,D正确.故选:B.14.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分的是()A.液泡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溶酶体【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本题是对RNA的分布和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的考查,回忆细胞中RNA 的分布和不同细胞器的组成成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液泡中不含有RNA,故A选项错误;B、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NA,故B选项正确;C、高尔基体中不含有RNA,故C选项错误;D、溶酶体中不含有RNA,故D选项错误.故选:B.1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在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是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
【人教版】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年级生物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和试卷上。
2.请把所有答案做在试卷上,交卷时只交试卷,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0×2=60分)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在下列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①抗原与抗体结合②消化道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③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⑤胰高血糖素的合成⑥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①⑥ D.③④⑤2、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B.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感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内环境C.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4、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只依赖于神经调节5、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范围广泛④作用部位准确⑤作用时间短⑥作用时间比较长.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⑥D.6、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7、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若①处受到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④的反射活动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①②⑤8、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基础9、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断它的作用机制是(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10、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理)试卷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理)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20每题1分,20-40每题2分)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3.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①中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增强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D.长期营养不良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上升4.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5.如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C.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D.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6.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障碍而麻痹.在神经元之间结构的示意图中,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 )A.a或b B.c或d C.b或c D.a或d7.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D.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8.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如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如图为人体两个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图中距离AP=PB.若刺激P点,将发生的变化是( )A.A点和B点同时发生电位变化B.释放的⑤不可能引起B点所在的细胞抑制C.A点和B点都会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双向传导的D.兴奋可由P传向A、B,也可由A、B传向P10.2007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我国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推测我国科学家对此的解释为(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1.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下丘脑参与调节的一组是( ) ①水平衡的调节②调控促激素的分泌③渗透压平衡的调节④血糖平衡的调节⑤体温平衡的调节.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12.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精神亢奋B.花粉引起人体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造成局部红肿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因素之一D.许多流感患者并不用药也可在一周左右痊愈,因为吞噬细胞清除了流感病毒13.如图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B.进食后的2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C.2h~3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D.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所致14.如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B.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15.如图表示某人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所处环境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所处环境温度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时刻环境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16.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c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17.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列有关曲线中,哪一项最有可能是错误的( )A.B.C. D.18.如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B.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B细胞,不能分化成T细胞C.一个效应B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19.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进一步分化的是( )A.T细胞B.B细胞C.记忆细胞D.吞噬细胞20.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C.③④⑤⑦D.②③⑥⑦21.在制备抗蛇毒血清时,须将灭活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体B.体液免疫、抗原C.细胞免疫、抗体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22.病毒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EV71侵入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B.效应T细胞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患儿感染EV71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23.小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明:“+”表示有,“﹣”表示没有.)( )A.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感染过乙肝病毒并产生了免疫力D.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24.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这一现象说明( )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②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④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尖端⑤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25.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A.(2)(3)(5)B.(2)(3)(5)(7) C.(2)(3)(4)(6) D.(2)(3)(5)(6)26.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①培育无籽番茄②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③果树整枝修剪④带芽的枝条扦插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棉花摘心.A.①③B.②④C.⑤⑥D.②⑤27.将一株生长着的豌豆幼苗水平放置,经过一段时间,根能向地生长,茎能背地生长,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②根近地一侧生长素的分布比背地一侧多③根比茎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④茎比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⑤根近地一侧生长快⑥茎近地一侧生长快.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⑥C.①②④⑥D.①④⑤⑥28.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类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一侧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牙鞘、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29.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30.在果实形成的过程中,激素的作用是( )A.赤霉素促进果实细胞的分裂B.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生长素促进果实的衰老D.脱落酸促进细胞的伸长31.将长势相同的完整大豆幼苗分成甲~丁四组,并分别做如表处理,一段时间后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组别是( )A.甲组和乙组B.甲组和丙组C.甲组和丁组D.乙组和丙组32.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3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迁入率和迁出率B.种群大小C.年龄组成D.性别比例34.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35.资源的合理使用能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K表示种群的最大值.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种群的增长量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该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应为20036.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只)、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B.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37.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C.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38.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39.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0只B.42只C.92只D.160只40.如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②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之比是a>b>c;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之比是a>b>c;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比是a>b>c.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②③④二、填空题41.回答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处理扦插枝条,促其生根.为了验证萘乙酸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作用相似,某人取生长状况一致的某植物嫩枝若干条,随机平分为A、B、C三组,进行了如表中所示实验:①实验中若B组生根最多,则说明__________②用黑纸包住烧杯遮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2)图A表示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过程,结构乙是结构甲中⑤的放大.突触由结构甲中的__________(填标号)共同构成.(3)图B中促进②进行分解的激素有(写出两种)__________;⑥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4)图C中A结构的名称为__________.42.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未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中序号表示)__________.(2)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3)若刺激d点,图中__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4)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与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神经元间的突触共有__________个.(5)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__________.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43.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居民因饥饿、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回答:(1)图中所示的是__________免疫过程.(2)图中c是__________细胞,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3)与e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写出三种).(4)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5)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其特点是__________,因此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6)若该抗原为HIV,侵人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 细胞(填图中序号),该细胞成熟于__________.44.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1)乙图__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②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此后②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__________ mol•L﹣1.(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__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__________生长.(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__点浓度,因此根将__________生长.表示⑤侧浓度的是__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⑥侧浓度的是__________点浓度,所以__________侧生长快,茎将__________生长.吉林省延边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1-20每题1分,20-40每题2分)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解答:解: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的PH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只涉及理化特性中的pH,A错误;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水平,B错误;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C正确;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生理意义及实质,明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递质小泡存在于神经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即内环境,①正确;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错误;C、细胞外液中含有营养物质如葡萄糖,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调节物质如激素等,③正确;D、递质小泡属于神经细胞内的结构,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①中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增强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D.长期营养不良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上升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因此,图中①是血浆;②是淋巴;③是组织液.解答:解:A、图中①代表血浆,而不是血液,A错误;B、①为血浆,其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即细胞外液渗透压高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正确;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维持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错误;D、长期营养不良,①血浆的渗透压下降,使组织液回流受阻,导致③组织液增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解答:解:A、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因此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A正确;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导致NA+通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静息电位,B正确;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C错误;D、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因此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兴奋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5.如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C.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D.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解答:解:A、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A错误;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兴奋的传递方向与细胞膜内的电流方向一致,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c→b,B错误;C、神经递质可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者是抑制,C 错误;D、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6.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障碍而麻痹.在神经元之间结构的示意图中,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 )A.a或b B.c或d C.b或c D.a或d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为轴突、b为突触小泡、c为突触间隙、d为突触后膜.神经元细胞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答:解:从题干中分析可知蝎毒能够阻塞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从而使神经元的细胞膜上不能产生“局部电流”,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障碍,所以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神经元的细胞膜上,即作用部位为图中的a或d.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元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7.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下期期中试卷高二生物(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对丙型肝炎病毒(RNA病毒)研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将该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5种碱基、2种五碳糖、一种磷酸B. 可在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营养全面的培养基上培养病毒用于科学研究C. 该病毒的核酸为单链结构,更容易发生变异D. 若人工能合成病毒,可认为是人工制造了生命2.下列与生活相联系的生物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过多摄入有益无害B.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虽然受到严格限制,但不具甜味的米饭、馒头等可随意食用C.某同学在烈日下参加足球比赛时突然晕倒,医生立即给他静脉滴注处理,注射液可能是葡萄糖生理盐水D.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不容易被蛋白酶水解3.如图为真核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①是大分子化合物,则可能具有物质运输功能B.若③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的种类有两种C.若②为储能物质,则可以是脂肪、淀粉和糖原D.若①③共同构成的物质能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染色,则其只分布在细胞核中4.对下列图示(从左往右依次为图1、2、3、4)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B.若图2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C.若图3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象,向右移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D.当如图视野中的64个组织细胞变为4个时,视野明显变暗5.如图表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对该实验基本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制片,首先应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清水B.②表示水解,操作是用缓水流冲洗载玻片C.④表示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进行染色D.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6. 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该多肽()A.有38个肽键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D.至多有36种氨基酸7.防御素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物体中。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生物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題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的是( ) A.杂交时,须在花成熟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遗传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F 1形成配子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解释性状分离的“演绎”过程:若F 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表现类型,且比例接近1:1D.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连续自交3次,在F 3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A.1/8B.7/8C.7/16D.9/16 4.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D 和DB.D 和dC.d 和dD.Dd 和Dd5.水稻的非糯性(W )对糯性(w )是一对相对性状。
含W 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 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 和ww 杂交得到的F 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 A.全部变蓝 B.全不变蓝 C.1/2变蓝 D.3/4变蓝6.下列各项采取的实验方法分别是( )①鉴别一只兔子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A.杂交、测交、自交B.杂交、自交、测交C.自交、测交、杂交D.测交、杂交、自交 7.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A.EeFfGg ×EeFfGgB.EeFfGg ×eeFfGgC.eeflfGg ×EeFfGgD.eeffgg ×EeFfGg答题8.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裂前期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C.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D.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9.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豌豆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但是DNA是豌豆的遗传物质B.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也是DNAC.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D.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10.下列有关某生物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C.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D.四幅图可棑序为①③②④,只出现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11.某雌性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一个极体中核DNA子数为M的四分体数分别是()A.M、M/2B.M. MC.2M、M/2D.2M、M12.双亲正常却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 Y的色盲男孩,配子中,出现异常的配子及发生的时期是()A.精细胞、减数第一次后期B.C.精细胞、减数第二次后期D.13.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B.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D.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14.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所示。
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2020年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一致地正常运行。
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D、泌尿、消化、呼吸系统3、正常人的血浆PH近中性,能保持相对稳定。
与PH调节有关的主要离子是()A、HCO3—HPO42+B、Ca2+、K+、SO42-C、Na+CI—D、乳酸、血浆蛋白4、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5、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 血浆量增加B 组织液减少C 组织液增加D 淋巴减少6、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B.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消化分解成氨基酸C.葡萄糖的氧化分解D.抗体与抗原结合7、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以上说法都对8、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B、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C、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D、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有间隙的9、微电流计连接的两个电极分别放在神经纤维膜的表面,并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足够强度的刺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微电流计偏转1次,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B.微电流计偏转1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C.微电流计偏转2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D.微电流计偏转2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刺激神经纤维10、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B.在b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引起e处反应C.I处释放的神经递质必能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D.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11、“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 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 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 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12、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或内脏器官表面C.大脑皮层言语区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D.下丘脑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13、下列各组激素,由同一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D.雄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14、手术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是( )A.大脑功能异常B.缺乏促性腺激素C.缺乏促甲状腺素D.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15、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16、下丘脑在人体的稳态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因而能够调节水盐的平衡B.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和胰岛A 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C.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D.如果破坏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这说明调节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17、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
2020最新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弟1页/(共22页) 弟2页/(共22页)高二年级生物试卷第I 卷(选择题) 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卡内。
共25小题,每题2分,计50分。
1.对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合理的是( C ) A .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B .当人体从寒冷环境到达炎热环境后,身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 C .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会使机体对脂肪的利用比例增加 D .类风湿性心脏病和艾滋病都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造成的 2.免疫性不孕(存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是临床上常见的不孕类型。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斥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为“免疫赦免区”。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移植的心脏对于受者来说相当于抗原 B .“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 C .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 D .可以使用药物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而获得“免疫赦免” 3.2010年我国不少地区出现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
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
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是( A ) A .B 细胞大量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B .B 细胞大量合成并分泌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 .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与肠道病毒特异性结合,并清除病毒 D .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并消灭抗原 4. 下图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因示意图。
对这一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 .患者肝细胞中胆固醇水平很高 B .该病的直接病因是患者肝细胞膜上的脂质受体有缺失 C .该病可能会引发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D .该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5.Shake突变纯合子果蝇对二乙酯乙醚极其敏感。
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城北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城北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拟南芥(2N=10)是一种生物研究应用很广泛的模式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果蝇”.如图1表示拟南芥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拟南芥的两对等位基因(Y与y,R与r)的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1中CD段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 图1中DE段产生的每个子细胞含有10条染色体C. 若图2表示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则经减数分裂产生四种精子D. 图2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发生在图1中BC段参考答案:D【分析】分析图1:图1为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间期DNA的复制;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也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2: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因此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图1中CD段是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结果,此时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者有丝分裂的后期,A错误;由于图1既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也可以表示有丝分裂,故DE段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10条或者5条染色体,B错误;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可以确定,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两种、四个精子,C错误;图2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图1中的BC段,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及基因的分离与组合等相关知识,意在提升考生理解和分析图形的能力,要求考生通过图1的分析确定各区段所表示时期;识记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难度适中。
2019-2020学年度最新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解析】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受体蛋白,A错误;
B、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为肝脏细胞,B正确;
C、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分泌物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所以靶细胞可能是垂体,C正确;
C、血浆中的缓冲物质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正确;
D、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D错误;
2.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8. 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 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脏细胞
C. 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D. 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可能是性腺细胞
12. 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原都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
B. 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
C. 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病毒入侵的靶细胞
D. 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抗体
【答案】B
【解析】A、有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A错误;
B、抗体是由浆细胞(效应B淋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胞)分泌的,B正确;
D、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分泌物可以是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的靶细胞是性腺细胞,D正确.
安徽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册期中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册期中模拟考试生物试题第I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B. 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C. 抗体在③中最多D. 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2.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 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3.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 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③液和①液的减少D. ④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4.如图是靶细胞与特定激素结合的方式示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为激素,乙为靶细胞表面的受体,它们都是蛋白质B. 若甲是甲状腺激素,则乙不可能位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表面C. 乙与载体蛋白一样,具有特异性D. 图中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5.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X表示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B. 若手术切除Z,会引起激素a和b分泌减少C.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脑的发育D. Y表示垂体,可分泌多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6.甲图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乙图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试分析甲图中C部位和D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分别相当于乙图中的哪一区间A.Ⅰ~Ⅱ区间和Ⅱ~Ⅲ区间B.Ⅱ~Ⅲ区间和Ⅰ~Ⅱ区间C. Ⅲ~Ⅳ区间和Ⅰ~Ⅱ区间D. Ⅰ~Ⅱ区间和Ⅲ~Ⅳ区间7.如图为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C类似于突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A. a处接受适宜的点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B. 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C. 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D. 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8.下图为一健康人在上午8点吃早餐后血糖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C点时组织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的速度比B点慢B. B点后肝糖原、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C. C点时的血糖浓度一般会低于1.2g/LD. C点时血液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低于B点9.下列与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 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C. 图中甲表示靶细胞,信号分子可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乙处D. 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能与a发生特异性结合10.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如果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若c为抗体,则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B. 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C. 如果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种物质D.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11.选取某种植物生长状况相同的四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其中甲、乙、丙切去顶芽,丁保留顶芽.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相同的单侧光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1和4B. 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表现为直立生长C. 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D. 若此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实验现象不变的是甲和丙1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 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C. 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 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13.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如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I、II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如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B. 如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Ⅱ受刺激后可能产生淋巴因子C. 如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A细胞D. 如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1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增多B. 大量出汗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增加C. 进食后不久,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的分泌增加D. 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乳酸增加,pH值下降不明显15.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 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C. c含有激素和消化酶D. a中细胞种类最多16.对图中a、b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中,a、b两点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速率相同B. 图乙中,a、b两点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同C. 图丙中,a、b两点对应的细胞中核DNA数一定相同D. 图丁中,a、b两点对应的该种群的数量相同17.某弃耕大豆田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组成,某生态学家通过调查得知,田鼠种群密度为80只/hm2.调查时,他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弃耕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为植物,初级消费者为鼬B. 弃耕农田里发生初生演替,和弃耕前相比该弃耕地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C. 该生态学家第二次捕获的田鼠中,有标记的田鼠有20只D. 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估算的种群密度大于80只/hm21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A. 图中b=h+c+d+e+f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C. “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D.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19.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1/4来自羊肉,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消耗植物A. 10kgB. 40kgC. 100kgD. 280kg20、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才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 ①②B. ①④C. ①③D. ②③21.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代表生产者,⑥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 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 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D. ①、②、③中含有的碳元素以CO2形式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22.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B. ①②③表示CO2通过甲、丙、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中C. ④表示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过程光合作用D. 碳元素以无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23.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W1=D1+D2B.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C. 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 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24.下图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合理的是A. 该生态系统中有4个营养级B. 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 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D. 除草、治虫的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5.如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 a和图 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由图可知A. 图 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 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B. 图 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 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C. 如果资源有限,图 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 b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危险D. 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等第Ⅱ项:非选择题(共5题,共50分)26、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每空1分,共9分)(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的控制.(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突触前膜融合所涉及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高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高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完整版)高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完整版)小编整理有关高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
每天需要好好练习!生活岂能百般如意,正因有了遗漏和缺憾,咱们才会有所追寻。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高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4.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5.基因分离定律表明,杂合子()A.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B.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C.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D.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6.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A.A与bB.Y与yC.E与ED.f与f7.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体的是()A.YyRrCcB.AAbbccC.aaBbccD.aaBBCc58.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TtBb和ttBbB.TtBb和TtbbC.TtBB和ttBbD.TtBb和ttBB9.落花生的厚壳对薄壳,紫种皮对红种皮为两对相对性状,现有厚壳紫种皮与薄壳红种皮落花生杂交,F1全为厚壳紫种皮。
在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薄壳紫种皮落花生为3966株,则能稳定遗传的厚壳红种皮落花生的株数大约为()A.1322B.1983C.3966D.793210.果蝇的体细胞含有4对染色体.假如每对染色体上各有一对杂合的基因,且等位基因间都具有显隐性关系,在果蝇形成的卵细胞中,全部都是显性基因的配子出现的几率是()A.1/2B.1/4C.1/8D.1/1611.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属测交的一组是:()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1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13.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①14.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15.能够产生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六种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是()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16.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的场所是()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__17.减数__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A.复制→分离→联会→__B.联会→复制→分离→__C.联会→分离→复制→__D.复制→联会→分离→__18.与有丝__相比较,减数__所特有的是())A.DNA分子的复制B.着丝点的__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D.出现四分体19.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体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20.在下图中属于次级卵母细胞继续__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示意图的是()21.右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22.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细胞比例()A.1:1:2:4B.1:1:1:2C.1:1:2:2D.1:1:1:323.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A.①③B.②⑤C.①④D.③④24.某动物卵原细胞有6条染色体,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着丝点数和四分体数分别是A.6和12B.6和3C.12和6D.12和1225.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下列哪一项的染色体数目相同()A.初级精母细胞B.减数第二次__中期的细胞C.精原细胞D.体细胞26.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卵细胞的种类分别是()A.4种和1种B.4种和2种C.4种和4种D.8种和2种27.性染色体存在于()A.精子B.卵细胞C.体细胞D.以上三种细胞28.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A、1/4B、1/6C、1/8D、1/1629.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30.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将纯非糯性品种与糯性品种杂交得F1,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A、1:1B、1:2C、2:1D、不成比例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40分)31.(12分)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下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2)F1红果的基因型是¬_______,F2红果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3)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___________。
【人教版】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 版 人教版
2020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科试卷(文)时量: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30题,60分)1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黄粒和圆粒 B.羊的黑毛与兔的白毛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D.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2. 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妻(基因型都为Aa),他们生白化病孩子(aa)的概率是( )A.1/3 B.1/2 C.1/5 D.1/4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 B.减数第二次分裂C.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D.DNA复制时4孟德尔用F1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进行测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 ( )A.1:1 B.1:1:1:1 C. 1:2:1 D.9:3:3:1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1出现性状分离 B.F2性状分离比为3∶1C.等位基因分离 D.F2的基因型之比比为1∶2:16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复制不需要酶 B.边解旋边复制C.复制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D.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7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磷酸和五碳糖排列在内侧C.碱基对之间靠氢键相连 D.碱基对构成分子的基本骨架8下列各种遗传现象只,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D.长毛兔与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长毛兔9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MmNnPP能产生几种类型配子的基因型()A.3 B.4 C.6 D.810 20个卵原细胞与8个精原细胞如果完成减数分裂并受精,理论上可产生受精卵数量为()A.20个B.8个C.32个 D.28个11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哪项是正常男性的基因型()A.X D X D B. X D X dC.X d Y D.X D Y1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S型细菌的()A.蛋白质B.多糖C.DNA D.脱氧核苷酸13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图表示的是雌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B.此图表示的是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C.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D.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性染色体14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 若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B 若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 若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D. 若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15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链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A RNA酶B DNA酶C DNA解旋酶D DNA聚合酶16下列有关基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准确的复制 B 能够储存遗传信息C 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D 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17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A.一倍 B.一半C.两倍 D.四倍18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受精作用过程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B.受精过程使卵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变得十分活跃C.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十分重要D.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的19.一个DNA分子复制一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数目是()A.1个 B.2个C.3个 D.4个20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mRNA片段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tRNA片段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RNA片段21下列各图中,图形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2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把圆皮豌豆和皱皮豌豆杂交,F1全是圆皮豌豆,F1中圆皮豌豆占,皱皮豌豆占÷×3.(2分)(2006秋•丰台区期末)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是()4.(2分)(2014春•荆门期末)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B.5.(2分)(2012秋•淄博期中)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和,×=、×=6.(2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如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正常的异卵孪生兄弟,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的概率是.而熟悉遗传系谱图准确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快7.(2分)(2009•江苏)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个体的比例为个体的比例为个体的比例为个体的比例为=8.(2分)(2014春•五河县校级期末)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粉红色的金鱼草自交产生的182株后代中,有红色44株,粉红色91株,白色47株.若红色与粉红色的金9.(2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通过诊断可以预测某夫妇的子女患甲种病的概率为a,10.(2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已知A、B、C基因分别位于三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若有一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则其子女中有基因型(aaBBCC)、B、、、1(××(;×(×(.11.(2分)(2014秋•文登市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叙述,12.(2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如图甲、乙、丙所示.在甲、乙、丙三图中的①〜④中均涉及到DNA分子减半问题,其中“减半”的原因完全相同的是()13.(2分)(2011秋•金华期末)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14.(2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一对果蝇杂交,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中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雌雄果蝇15.(2分)(2014春•凯里市校级期中)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杂交组合方案中,能16.(2分)(2012秋•广饶县期末)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已知菠菜的抗霜与不抗霜、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不抗霜抗病不抗霜不抗病抗霜抗病17.(2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8.(2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请计算出Ⅱ2与Ⅱ3的子女发病概率是()B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19.(2分)(2014春•海陵区校级期中)10个初级卵母细胞和5个初级精母细胞如果全部发个精原细胞个初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个极体121.(2分)(2014春•莲湖区校级期末)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是遗传物质.22.(2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在一个DNA分子中有腺嘌呤1500个,腺嘌呤与鸟23.(2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DNA的一条单链中=0.8,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分子中24.(2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发现:用35S标记的一组侵染实验,上清液中检测到的放射性很高,而用32P标记的一组实25.(2分)(2014春•衡南县期末)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26.(2分)(2014•山东学业考试)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B27.(2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若在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44%,在其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22%和30%,那么在另一条28.(2分)(2013秋•河南期中)某DNA分子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则29.(2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如果把某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重氢标记,这30.(2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若兔子肌细胞内有a种不同序列的DNA分子,青菜叶肉细胞中都有b种不同序列的DNA分子.当免子摄入大量青菜后,兔子肌细胞的细胞二.填空题31.(9分)(2014春•华容县期中)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牛,请回答:(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黑色.(2)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子代棕色牛的基因型Bb×Bb、bb.(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75%.若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了一头黑色子牛,该牛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CA.纯种黑牛B.杂种黑牛C.棕色牛(4)若用某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交配,共产20头子牛,若子牛全是黑色,则此雄牛的基因型可能是BB.若子牛中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则此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Bb.,黑色子牛中纯合子;判断黑色子牛是否为纯合子,可采用测交法,即用它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选32.(8分)(2010•江苏)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回答(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3)如果Ⅱ﹣4、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①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②双胞胎中男孩(Ⅳ﹣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女孩(Ⅳ﹣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慨率是0.(1因型概率为Aa和的概率为概率为,同理基因概率Aa或××=,因此双胞胎同时患病的概率为×=;同时患有甲乙两种病的概率为1=33.(8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乙代表的细胞分裂方式是减数分裂,这一过程发生睾丸(器官)内.(2)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在AD段.(3)EF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4)该细胞主要在CD段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导致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发生在BC和CD段.(5)从曲线的D点开始,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单个细胞中可能含两个Y染色体的时期是_FG段.34.(11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果蝇细胞分裂如图所示:(1)图Ⅱ的细胞叫次级精母细胞,图中细胞由Ⅰ变为Ⅱ的过程中,细胞内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是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2)已知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上图中的a 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则b与该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的果蝇基因型为X W Y或X w Y.(3)若已知果蝇的灰翅(B)对黑翅(b)为显性,你能否通过一次杂交试验即可确定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如果能,请写出杂交组合的亲本表现型,并预测子代可能出现的性状,作出相应的结论.杂交组合的亲本表现型为:灰翅雄果蝇和黑翅雌果蝇.预测各种可能结果,作出结论:①子代若雌性全为灰翅,雄性全为黑翅,则一定是在性X染色体上;②若子代中雌雄全是灰翅,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③若子代中雌雄均有灰翅和黑翅,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35.(4分)(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1)由图示得知,1个DNA分子复制出乙、丙2个DNA分子,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除了图中所示酶外,丙DNA分子的合成还需要DNA连接酶酶.(3)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4)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在复制完成后,乙、丙分开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NA。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生物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测试卷及答案(满分:9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第Ⅰ卷单项选择(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人体内环境是指( )A .体液B .细胞内液C .细胞外液D .血液 2、下列人和动物体内的生理活动,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A .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 B .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 C .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D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 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O 2和生长激素 ④抗体、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恒定不变B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 .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5、下列各项中,与发生组织水肿无关的是( ) A .毛细淋巴管堵塞 B .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 C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多 D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C .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D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下由各器官、系统协调实现的7、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人的体温太低,酶会永久失活进而影响代谢B .内环境的温度、血糖、渗透压调节均与垂体有关C .年龄、性别、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相近得答题8、人体内血桨、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桨中的蛋白质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B.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过程可以发生内环境中C.葡萄糖、生长激素、氧气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D.血桨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9、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B.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觉10、如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相对稳定B.图中如果④中蛋白减少或①流动受阻,均可导致⑥增多C.如果⑦表示肝细胞,饭后4小时的A端CO2浓度较B葡萄糖浓度较B端高D.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活动来维持的1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兴奋 B.冲动 C.反射 D12、神经肌肉节点处,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A.扩散,不消耗能量 B.胞吐,消耗能量C.胞吐,不消耗能量 D13、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效应器,②是感受器B.若⑤处损伤,则反射不能完成C.刺激a处,②、⑥处皆可产生兴奋D.①②③④⑤⑥依次构成完整反射弧14、如图l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计指针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②→③→②→①→②B .图①a 和图②a 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未兴奋状态,此时仍有离子进出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无需能量D .若刺激a 、b 之间的任何一个位点,图示电流计的指针均偏转两次15、有关神经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膜内膜外的电流同时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 .兴奋可以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也可以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D .反射过程经过的突触越多,反射完成的速度越快 16、能分泌生长激素的腺体是( )A .下丘脑B .甲状腺C .垂体D .性腺 17、在下列细胞及其所对应的产物中,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细胞——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 .效应T 细胞——抗体C .胰岛A 细胞——胰高血糖素D .垂体—生长素18、下列由腺垂体分泌,并能对甲状腺的形态发育和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 .促甲状腺激素C .甲状腺激素D .生长激素19.下图表示3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变动而发生的代谢速度变化。
福建省2020年高二生物下册期中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2019-2020学年下册期中模拟考试含答案高二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温馨提示: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全部答案必须按要求填在答题卡的相应答题栏内,否则不能得分。
第I 卷 选择题(共50分)本题包括35小题,第1-20题,每题1分,第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 和RNA 中的五碳糖相同B.组成DNA 与ATP 的元素种类不同C.T2噬苗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 中D.双链DNA 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2.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 和蛋白质 B.要分离DNA 和蛋白质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D.要区分DNA 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3.某科研人员为了验证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实验鼠进行了4次注射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活菌甲是有荚膜的R 型细菌,而活菌乙是无荚膜的S 型细菌B. 由注射②和④的结果可知,活或死的S 型细菌都能使小鼠死亡C. 在死鼠2的血液中应有活菌甲和活菌乙,后者最初由活菌甲转化而来D. 死菌乙未导致鼠3死亡,由此说明小鼠体内未发生转化4.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
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学校 班级 姓名 座 准考证........................................密…..…….….…..…..….封……….……..………装…………..……..……...订…..……………………………..线…………………………………………………………………………………………………………………………………………………………………………………………………………….….…D. 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5. 囊性纤维病是北美白种人中常见的一中遗传病,该病患者体内编码CFTR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33个碱基对后,导致CFTRCFTR蛋白第508508位缺失了苯丙氨酸(转运苯丙氨酸的tRNAtRNA上,反密码子是AAAAAA或AAGAAG),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体内编码CFTRCFTR蛋白的基因只存在于肺泡壁细胞中B.mRNAmRNA上决定苯丙氨酸的33个相邻碱基是TTTTTT或TTCTTCC.基因模板链中编码苯丙氨酸的33个碱基是AAAAAA或AAGAAGD.患者与正常人的mRNAmRNA上终止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相同6.甲生物核酸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生物正确的是()A.蓝藻、变形虫B. T2噬菌体、豌豆C. 硝化细菌、绵羊D. 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 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8. 核糖体RNA(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连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B. 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 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 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9.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翻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通过翻译将mRNA中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B. 生物体内合成蛋白质时,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密码子决定C. 生物体内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则tRNA也有20种D. 生物体内合成蛋白质时,一种密码子一定能决定一种氨基酸10.同一株水毛莨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前者是扁平状,后者深裂而含丝状,这一实例说明()A. 这种植物的形态受水温的控制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 浸水可以引起体色的变异D.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11.图中表示生物界完整的中心法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上述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B. 上述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②不同于③的碱基配对方式为T-AC. 在原核细胞中,②③过程可在细胞同一区域同时发生D. ①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④⑤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内1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所以细胞分裂期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B. 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 猫叫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D.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1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 由配子直接发育得到的个体称为单倍体C.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D. 二倍体生物中的一个染色体组携有控制该物种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14.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B. 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C. 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D. 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单倍体15.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理:低温可诱导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 解离: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1h,使组织细胞分离开C. 染色:可用甲基绿或健那绿代替改良苯酚品红染液D. 观察:镜检发现视野中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增加1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时最好选取多基因遗传病,因为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B. 有致病基因的一定患遗传病,没有致病基因的一定不患遗传病C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D. 人类基因组计划只需测定23条染色体上DNA分子中基因的碱基对序列17.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2.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某人脚底起了很多水泡,水泡破后,流出的浅*液体主要是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外液
4.人体在剧烈运动后,血液的pH值在正常范围内将会有所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不能确定
5.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①小腿抽搐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尿毒症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健康人血液的pH总是维持在
7.35~7.45之间,这是由于
A.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
B.人体排出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部分溶解在血液中
C.血液中NaCl含量保持恒定不变
D.血浆中含有HCO3—和HPO42—等离子
7.如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8.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
A.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B.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前膜
C.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D.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
9.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A.言语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以上全部参与
10.一个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的传导是
A.单向的,只能向前传导
B.双向的,只向神经末梢传导
C.双向的,传遍整个神经细胞
D.双向的,在膜内外之间传导
11.右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属于反射
B.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C.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12.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
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13.下列激素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高血糖素
14.人体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区别在于神经调节
A.作用慢而持久
B.作用快但持续时间短
C.作用快而持久
D.作用慢持续时间也短
15.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不产卵,如取同种鱼的脑下垂体研碎注入鱼体内,可促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垂体中含有的
A.性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促性腺激素
D.肾上腺素
16.在人体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短时间内这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是
A.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
B.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增加
C.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减少
D.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
17.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18.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mg?mL-1~1.4×10-4mg?mL-1,而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说明了激素调节具有
A.通过体液运输
B.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C.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D.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19.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20.下列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A.皮肤和黏膜
B.血液和消化液
C.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
D.溶菌酶
21.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
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22.人体器官的移植不易成活,根据现代免疫学分析,移植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
A.淋巴细胞
B.疫苗
C.抗体
D.抗原
23.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
24.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过敏反应的人,之前必定接受过同种过敏原的刺激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但消退较慢
C.T细胞是参与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属于自身免疫病,一般会损伤组织
25.在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胚芽鞘将
A.向左弯曲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
C.不生长
D.直立生长
26.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起着重要作用。
与植物顶端优势密切相关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细胞*素
C.脱落酸
D.乙烯
27.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为相似的是
A.赤霉素和生长素
B.脱落酸和细胞*素
C.赤霉素和脱落酸
D.生长素和乙烯
28.“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A.温度B.湿度C.空气D.阳光
29.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格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
此文中“气”及其功能分别是什么?
A.“气”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B.“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C.“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催熟果实
D.“气”指的是生长素,作用是促使子房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3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把一个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块琼脂块上,琼脂块的中央被云母片隔开,同时被一个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如图①所示)。
经过以下三种方法处理一段时间:仅纸盒转动、仅胚芽鞘尖端及琼脂块转动、整个装置同时转动,然后分别把A、B所示琼脂块放在三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口上(如图②)。
胚芽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