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 复旦大学
《药物经济学》学习资料
一、医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各研究方法之间有哪些共同点和区别?P8研究方法: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共同点和区别:临床疗效完全相同的药物之间可以进行最小成本分析,比较何种药物治疗成本最小;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均比较目标药物治疗与对照物治疗的成本、效益差别;成本效益分析计算成本差别和效益差别的净效益差值,其结果以货币单位表示;成本效果分析比较检查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表示;成本效用分析与成本效果分析类似,区别是其结果单位为效用函数变化;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能够进行疾病间比较,其他两种不能;成本效益分析能够与非医疗开支比较,其他三种不能。
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步骤包括?P8确定评价的服务对象;确定分析的问题;区分评价方案,包括基线比较物;确定分析的观点和范围;确定相关的时间范围和用于分析的基准;确定分析的方法;确定是否进行增量分析;区分相关成本;区分健康结果或效益结果;确定贴现率或时间偏好;区分不确定资源和进行敏感性分析三、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哪几期,各期目的及病例数?(45)医药临床试验一般分为4期进行。
Ⅰ期临床试验(20-30例)目的: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Ⅱ期(试验、对照不少于100例)目的: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Ⅲ期(试验组不少于300例)目的: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安全性;Ⅳ期(开饭试验2000例以上)目的:对新药上市后的监测,考察疗效和不了反映,①I期临床试验是在人身上进行新药研究的起始期,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20——30例)②II期临床试验是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的有效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试验、对照不少于100例)③III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安全性(试验组不少于300例)④IV期临床试验为新药上市后的监测,指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应该注意罕见不良反应(开放试验2000例以上)四、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成本如何来确定?(78)①患者角度: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无形成本②医院角度:劳务费;公务费;卫生业务费;卫生材料费;低值易耗品损耗费;固定资产折旧及大修理基金提成五、成本效果分析的评价指标有哪些?P86:1、效果评价指标(中间健康问题最终健康问题生存率生命质量)2、成本效果比;3增量成本效果比(86)六、成本效果分析的基本程序?P89明确问题→备选治疗方案分类→描述治疗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区分、衡量备选治疗方案的结果→评价成本和效果→阐明和提出结论七、健康相关的生命质量通常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109)1、患者的身体功能(身体活动受限、体能水平、卧床天数、身体疼痛)2、患者的社会和角色功能(人际关系、社会活动资源、角色功能)3、患者的精神健康(焦虑/抑郁、心理健康、行为/情绪控制、认知功能)4、患者对健康的总体感受(目前的健康、健康的期望)八、请列举测量生命质量效用值的常用方法?(111)1、等级评分法:要求被测者在线段或条尺上标示位置,用于表示其对生命质量的满意度,依据其所标示的位置比例来确定生命质量的效用值。
药物治疗学和药物经济学
(3)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CBA)
CBA用于治疗目的相同,但成本-效益并不同时出现 的方案间比较;也用于治疗目的不同的方案成本-效益比 较。
9
成本和效益要能以货币单位表示;不同时期投入的成本和 获得的效益要最终折算成同一时期的货币值(贴现率), 以进行比较。
15
Tab1.Example of Health Care Cost Categories
Cost Categories
Costs
Direct medical costs
Direct non-medical costs Indirect costs Intangible costs Opportunity costs
建立经济学 快,结果取决于预设假定。
模型
相对费用低,研究者的可能偏见。
产生机构专一的结果,由此出现互相矛盾。
结合了效能和效力,但决策者不愿接受结果。
资料采集无阻碍
指导药物经 柔性的(Flexible),费用可能高。 济学评估 通常可比较的,但耗时。
产生机构专一的资料,控制和随机有困难。
反映了“一般医疗情况”或效力,但病人有选择的偏向。
11
应用时,常用校正质量的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表示,它结合了致病率和死 亡率的信息资料。
结果:以成本-效用比(Cost-utility ratio,C/U) 表示CUA结果。C/U为校正质量生命年的成本。成本低,方 案好。
CUA适合于比较可延长生命,但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方 案;或者可降低发病率、减轻症状,而不降低死亡率的疾 病治疗(如肿瘤化疗,老年痴呆治疗等)。
药物经济学临床学PPT课件
将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与效果进行比较, 以评估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
成本-效用分析
最小成本分析
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效用这一 指标,以评估不同方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 和生存质量的改善程度。
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找出成本 最低的治疗方案。
02
临床药学概述
临床药学的定义
01
临床药学是指以患者为中心,以 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目 的,对临床用药进行科学管理和 监督的一门学科。
02
临床药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药物 在人体内的代谢、药效和安全性 ,以及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 不良反应。
临床药学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通过科学的用药方案和个 体化治疗,提高药物治疗 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耐 药性的发生。
保障患者权益
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 经济的药物治疗,维护患 者的健康权益。
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优化
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设计和优化药物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03
药物经济学与临床药学关 系
药物经济学对临床药学的影响
药物经济学为临床药学提供决策依据
01
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临床药学可以更科学地
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药物经济学促进临床药学合理用药
药物经济学临床学 ppt课件
目录
• 药物经济学概述 • 临床药学概述 • 药物经济学与临床药学关系 • 药物经济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案例分析
01
药物经济学概述
药物经济学的定义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药 品或医疗服务从研制开发、生产、流通到使用全过程中,有 关经济效益、成本与效用之间关系的科学。
药物经济学
第一章1、药物经济学的定义:是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物费用的增长,为药物的市场营销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制定药物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2、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成本效益分析(CBA)、成本效果分析(CEA)、最小成本分析(CMA)、成本效用分析(CUA)3、药物经济学的作用:(1)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2)为消除药品市场失灵寻找原因(3)保证卫生保健的可及性和公平性4、市场失灵的原因:一、市场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早就之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垄断以及寡头控制导致少数生产者操纵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赚取超额利润;二、信息不全:市场运转的前提条件是市场的参加者必须掌握所有的信息;三、外在作用:市场有效运转的关键在于生产者与消费者根据反映产品价值的市场价格决定生产与消费,从而达到全社会的的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四、公共品:市场失灵的最后可能原因是单纯市场机制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品。
5、外在作用:指负性外在作用,即对全社会福利造成危害的外在作用6、公共品的特点:(1)生产成本较高,少数消费者很难承担(2)公共品一旦已生产出来,就能够以低廉的的边际成本提供给消费者,而且很难限制其他消费者共同享用该公共品7、药物经济学的应用:(1)用于宏观卫生决策参考(2)协助制定临床治疗准则和规范8、药品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一、合理因素:(1)人口增长和老龄化(2)疾病谱的改变和居民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3)细菌耐药性的增加(4)各种因素带来药品价格上涨;二、不合理因素:(1)选用药物不当(2)用量不足,包括剂量太小和疗程不足(3)用药过量,包括给患者使用了对症的药物,但剂量过大或者疗程过长,或是给清患者用了重药(4)无适应症用药(5)重复给药(6)不适当的合并用药等等9、药物经济学的作用:(1)指导新药的研制生产(2)用于指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3)帮助医院制定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师用药(4)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5)帮助患者正确选择药物第二章1、药品的需要:指医药专业人员根据现有医药知识所判定的一个人尽可能保持健康或变得健康而应获得或利用的某种药品的数量2、药品需求:指在某一定特定时期、一定水平上,人们期望并能够过买的某种药品的数量3、药品需求具备的条件:(1)消费者有购买药品的习惯(2)消费者有货币支付能力4、药品需要与药品需求的关系:(1)药品需求是产生药品需求的基础(2)药品需要不等于药品需求(3)消费者对药品的实际需求有时并不是建立在对药品客观需要的基础上5、药品需求的特征:(1)需求的不确定性(2)需求的最高优先性(3)需求的不可替代性(4)需求的外部效应性(5)需求缺乏弹性(6)需求的被动性(7)独特的需求三方结构6、药品需求的影响因素:一、一般经济学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价格水平;二、社会人口学因素;三、流行病学因素;四、临床医生和药师因素;五、医药技术因素;六、消费者偏好因素7、药品的相关价格:指与药品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价格8、药品的相对价格:指在扣除了医疗保险或保障付款后,由消费者个人支付的那部分价格9、决定药品相对价格的因素:(1)是否实施医疗保障制度(2)医疗保障制度下保障的范围(3)医疗保障制度的报销制度和自负比例等10、需求弹性:可分为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他们分别说明需求量与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11、需求价格弹性:指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相应变动率,其公式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率/价格变化率12、需求价格弹性分为5种情况:(1)弹性>1,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通常我们说这种商品或服务富有弹性。
《药物经济学研究》课件
总结词
该案例探讨了某罕见病药物的经济学评价,包括药物 的疗效、安全性、成本等方面的评估。
详细描述
该案例首先介绍了罕见病药物的市场背景和研发概况, 然后对某罕见病药物的疗效、安全性、成本等方面进行 了全面的经济学评价。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 效果,评估了该药物的经济学价值。同时,该案例还讨 论了罕见病药物研发面临的挑战和政策建议。
总结词
该案例探讨了某心血管药物的经济学评价,包括药物的 有效性、安全性、成本等方面的评估。
详细描述
该案例首先介绍了心血管药物的市场背景和研发概况, 然后对某心血管药物的疗效、安全性、成本等方面进行 了全面的经济学评价。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评估了该 药物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经济学价值。
案例三:某罕见病药物的经济学评价
成本-效果分析
总结词
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评估 治疗方案的经济性。
详细描述
成本-效果分析将治疗方案的直接成本和间 接成本与其产生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效果 通常以临床指标或健康状态指标进行量化评 估,例如症状减轻、病情缓解等。
成本-效用分析
总结词
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用,评估治疗方案的经济性。
THANK YOU
药物经济学分析有助于优化药品报销比例和限额,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减轻患者和医保基金的经 济负担。
03
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
总结词
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益,评估治疗方案的经济性。
详细描述
成本-效益分析将治疗方案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与其产生的效益进行比较,通常以货币为单位进行量化评估。 效益可以包括临床效果、患者生活质量、生存率等方面的改善。
总结词
《药物经济学》课件
药物经济学与全球卫生
随着全球卫生问题的日益突出,药物经济学在全球卫生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评估全球范 围内的基本药物目录、疫苗接种计划等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成本-效果。
药物经济学在全球卫生领域的应用,将有助于更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全球范围内 的卫生水平和公平性。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可以促进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化和标准化,推 动全球卫生事业的发展。
最小成本分析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以 确定哪种方案的成本最低,从
而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02
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
总结词
该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益来评估其经济性。
详细描述
成本-效益分析将治疗方案的直接成本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以评估每单位效果 所需的治疗成本。它通常用于评估长期治疗方案,并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案例二:某降压药的经济学评价
总结词
降压药治疗成本相对较低,但需要长期服用 ,经济学评价需考虑患者生命周期内的总成 本。
详细描述
某降压药价格相对较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 。从单次治疗成本来看,该降压药的经济学 评价是正面的。然而,从患者生命周期内的 总成本来看,需要考虑该降压药对患者心血 管事件和其他并发症的预防效果,以及由此 产生的长期治疗成本。综合来看,该降压药
处方管理
药物经济学有助于医疗机构制定合理的处方管理政策,规范医生处方行为,避免过度用 药和不合理用药。
卫生技术评估与医保决策
卫生技术评估
药物经济学是卫生技术评估的重要手段 之一,通过对新药、新技术等进行全面 的经济效果评估,为卫生决策提供科学 依据。
VS
医保决策
药物经济学在医保决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通过对药品和疗法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为医保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支持。
药物经济学基础
A.诊断费用
B.药品费用
C.因患病造成精神上的负担
D.误工费
3.下列缩写词中,正确表示“日规定剂量”的是( )
A. DDA
B. DDD
C. TDM
D. DDS
目标检测
4.以增量成本与增量效果比值表示,比较临床效果的差别和成 本的差别的是( )
A
B.成本效用分析
C.成本效果分析 D.成本效益分析
5.在考虑患者意愿、偏好和生命质量的基础上比较治疗方案的经 济合理性,应选用的药品经济学研究方法是( )
三、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
(一)最小成本分析法
指对预防、诊治或干预的收益或结果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 方案的成本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成本最小的方案的一种分析方法。
三、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
(一)最小成本分析方法
案例
方案
甲
乙
每天消耗的总成本(元) 20
39
消耗的总成本(元) 1024 785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哪个治疗方案好?
组别 A组
B组
C组
药物
氟西汀
帕罗西汀
西酞普兰
(n=41例) (n=42例) (n=43例)
总成本(C)28405.62 29715.84
27967.20
痊愈率(E1) 65.8%
64.3%
65.1%
有效率(E2) 78.1%
76.2%
76.7%
注:三组比较经χ2检验P<0.05。
三、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
三、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
最小成本分析法----案例分析
两种方案采用的治疗药物不同,用法和用量不同,当然效果也不同,其 成本消耗也不相同。由于两种方案药物效果不同,患者住院时间不同,其治 愈1例患者成本,仅从每天的成本来看甲方案治疗总成本较小,但对于每一 患者治愈总成本,甲方案成本远远高于乙方案。可见,最小成本分析并不是 单纯的成本分析,应以疾病治愈这一相同结果为计算成本的前提。由此认为 ,从经济学的角度,乙方案要好于甲方案。
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
➢ 运用药物经济学研究成果,将效果-成本比高的药品纳入医院用 药目录,使药品费用增长幅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医院用药目 录的制订和应用亦有利于规范医生用药行为,从而有效提高合 理用药水平。
21
(四)成本-效用分析
定义
➢效用(utility):是指所实施药物治疗方案满足人们对一种 特定健康状况的期望和偏好程度,即药物治疗后所获身心健 康的满意度。
➢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CUA):此法注重 人的生命的质量和健康的内涵。因此,CUA评估和比较改进 生命质量所需费用的大小,以此表述在医疗过程中花费一定 费用在身心健康方面所获得的满意程度。
评价药物治疗方案的可行 性:
从经济学角度评价药物 治疗方案或治疗监测技术等 单项干预措施的可行性。
优选最佳防治方案:
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比较可 获类似结果的多种不同方案,
据此优选最佳方案。
16
(二)成本-效益分析
➢ 常用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的常用方法有3种。 净现值法 效益-成本比值法 投资回收率法
25
(四)成本-效用分析
主要适用范围 ➢ 分析可影响疾病死亡率,但对患者生命质量会产生显著影响
的药物治疗方案。如癌症化学药物治疗方案,预期可能延长 患者寿命,但可能因伴发严重不良反应,而显著影响患者生 命质量。
➢ 分析对疾病死亡率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改善患者生 命质量的药物治疗方案。如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慢性风 湿性关节炎、青光眼等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包括对患者的 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药物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卫生保健系统中的药物治疗成本(资源消耗)以及药物产品和服务的效果(临床的、经济的、人道主义的)进行识别、测量和比较。
产出outcome:所实施的卫生保健项目产生的最终结果,包括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生存质量、成本等等。
ECHO模型:Economic经济产出、Clinical临床产出、Humanistic人文主义产出Outcomes药物经济学成本:与实施预防,诊断或治疗项目相关消耗的资源或所付出的代价。
直接成本:与医疗干预直接相关的一切成本,包括消耗的产品、服务或其他资源。
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直接非医疗成本。
间接成本:与疾病、参加或者死亡相关的病人劳动力的损失,还包括病人治疗和家属照顾的时间损失等。
隐形成本:因采取某种预防或诊治措施而致的疼痛、行动不便、恐惧、担忧、沮丧等肉体和精神上痛苦和不适。
机会成本:使用一项资源时,所放弃该资源使用在其他方面可能取得的最大收益。
机会成本原则:相关资源在用于除此项目之外最好用处所产生的价值。
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成本。
外部性成本:指由于疾病(通常指传染病)而给患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的健康损失的成本。
成本-效果分析:是以临床效果为产出指标,比较两个或多个可选择方案的成本和产出的经济学评价方法。
决策论decision-making:在多个可供备选的方案中,选择出达到一定既定治疗目标所花费成本最小的方案。
效果effectiveness:在药物的临床实际使用条件(即自然状态)下,待定人群中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接受药物治疗后可能获得的效益。
疗效efficacy:在药物的理想使用备件下,特定人群中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接受药物治疗后可能过得的效益。
中间指标:临床治疗的短期疗效,与健康有关,但并不是最终健康改善体现的指标。
终点指标:那些为最终健康改善体现的指标。
药物不良反应率ADR rate:所有病人、某一类疾病病人、某一类药品、某药物、某药物具体ADR;例数、人例数等;时间。
《药物经济学研究》课件
成本效益分析 复杂:药物经 济学研究需要 对药物的成本 效益进行分析, 但分析过程复 杂且难以量化
政策制定困难: 药物经济学研 究需要与政策 制定相结合, 但政策制定往 往受到多方面
因素的影响
研究方法创新 不足:药物经 济学研究需要 不断创新研究 方法,但目前 研究方法创新 不足,难以满
足实际需求
药品价格与疗效的关系
药物经济 学研究: 评估药品 的经济价 值
药品价格 与疗效的 关系:价 格越高, 疗效越好
药品定价 策略:根 据疗效和 成本制定 价格
药品价格 与患者负 担:价格 过高可能 导致患者 负担过重
药品价格 与市场竞 争:价格 过高可能 导致市场 竞争力下 降
药品价格 与医保政 策:价格 过高可能 导致医保 支付压力 增大
应用:在药品使 用决策、医保报 销政策制定、医 疗资源配置等方 面进行成本-效 果分析,以实现 药物经济学的目 标。
药品使用阶段的增量成本-效益分析
增量成本:增加的成本,包括药品价格、治疗费用等
效益:治疗效果,包括治愈率、生存率等
成本-效益分析:比较增量成本和效益,以确定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应用:在药品使用阶段,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可以优化药品使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 成本。
评估药品 研发阶段 的风险和 回报
预测药品 上市后的 市场表现 和销售情 况
制定药品 研发阶段 的投资策 略和预算 规划
评估药品 研发阶段 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 效益
药品研发阶段的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包括研发费用、临床试验费用、生产成本等
效益:包括药品疗效、安全性、市场接受度等
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成本和效益,评估药品研发的可行性和价值 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研发中的应用:帮助制药企业优化研发策略,提高研发 效率和成功率
药物经济学
英国CATALYST卫生经济咨询公司 http://www. (药物经
济学试验、经济学评价、决策模型、生存质量研究等)
国外部分药物经济学网站:
卫生经济评价数据(是
广义——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 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 策措施等。 狭义——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 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
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
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第二节 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
研究对象
研究的 任务
目的
第四节 药物经济学简介
研究的目的:合理使用稀缺的经济资源 (药品),评价干预措施的成本效果,提 供循证医学与循证卫生决策的依据,增加 卫生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就是: 让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疾病经济负担、药品的需求与供给、药品市 场、药品价格、药品政策、药物的经济学评 价。
充分利用药物经济学及结果研究的分析
国内部分药物经济学网站: 国家发改委网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网 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网站
是评价和比较改进生命质量所需成本的相 对大小或每质量调整生命年(或伤残调整 生命年)所需要成本。这种分析更适合患 者的心愿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效用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动所获得的满
足程度,是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药物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药物经济学定义:泛指西方经济学在药物治疗评价上的应用,包括一切有关药物临床应用的经济学研究。
具体地说,药物经济学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药物治疗备选方案(包括非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cost)、效益(benefit)或效果(effectiveness),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
2、药物经济学国内外成立产生的标志1991年,《Principles of Pharmacoeconomics》(Bootman)出版,标志着药物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的起草国内第一个药物经济学专门网站开通为配合《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项目,中国医师协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药物经济学专门网站:中国药物经济学网。
2008年7月26日,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1、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卫生服务需求——由健康需求派生,指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且能够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或一定时期人们对卫生服务的实际利用。
2、衡量卫生服务需求的评价指标1)需求:两周就诊率:调查人群中调查前两周内就诊人次数/调查人数(%);住院率:调查人群中调查前一年内住院人次数/调查人数(%)2)潜在需求:未就诊率:两周内有病患者未就诊人次数/患病人次数(%);未住院率:一年内经医生诊断应住院未住院人次数/应住院人次数(%)3、卫生服务需要的概念: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4:、衡量卫生服务需要的评价指标:1)两周患病率——调查前两周内每千人口患病人次数;2)慢性病患病率*——调查前半年内每千人口患慢性病人数;3)两周患病持续天数——调查前两周内每千人口患病持续天数累计;4)两周患病休工、休学天数——调查前两周内每千人口患病休工、休学天数累计;5)伤残率——每千人口中伤残人数。
药物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研究方法简介
Relationship of Pharmacoeconomics to Other Research
Pharmacy-related clinical or humanistic outcomes research
Pharmacoeconomics
Health care economics
When to do economic evaluation?
5
EBM, HTA, and CER
Source: Luce BR, Drummond M, Jonsson B, et al. EBM, HTA, and CER: clearing the confusion. Milbank Q 2010;88:256-76. 6
Health Economics and Outcomes Research
• 直接医疗成本 (direct medical cost) • 直接非医疗成本 (direct non-medical cost)
– 间接成本 (indirect cost) – 无形成本/隐性成本 (intangible cost)
• 另一成本分类: – 卫生服务部门的成本 (costs to health care sector) – 其他部门的成本 (costs to other sectors) – 患者及其家庭的成本 (patient and family costs) – 生产力成本 (productivity costs)
12
成本: 研究视角、分类、贴现
政府 Government 患者 Patient 医院 Hospital 社会险商 Insure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
药物经济学评价可能的研究视角
药物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 复旦大学
药物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
广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eutical economics)主要研究药品供方与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1,2]。
狭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开展研究,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测量、对比分析和评价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理疗等),以及不同卫生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相对社会经济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疾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卫生经济学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即成本最小化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就已被广泛运用于药品领域,到80年代初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已逐渐发展成熟。
1989年美国创办了药物经济学杂志(Pharmacoeconomics),1991年Bootmar等人编写了第一本药物经济学专著(Principle of Pharmacoeconomics)。
随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分别于1990年夏和1991年10月提出了在新药申请增列入政府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时要求制药厂家提供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的新指南,并且澳大利亚的新指南已于1993年1月开始实施[4,5,6],药物经济学评价开始作为药物评审的一项正式指标,与药物的功效和安全性评价得到同等考虑。
药物经济学研究开始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鼓励和采用,如在法国,1/3的新药申请自愿提供了该药的经济学评价资料。
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的实质是对各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投入(成本)和产出(健康结果)进行综合考察,通过测算(增量)成本效果(效用)比率这个单一的指标来进行不同药物品种及其治疗方案之间的客观比较,以寻求最具成本效果的治疗方案,为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药物经济学
直接医疗成本的计算方法
• 自下而上方法(bottom-up)用于有较好的 卫生服务利用及费用资料时
• 自上而下方法(top-down)用于仅有有限 的卫生服务利用及费用资料时
间接成本
• 目前尚未标准化(人力资本法、意愿支付 法、磨擦成本法)
• 它是指因病缺勤误工、病休、失能、死 亡、 提早退休、失业对病人及家属劳动力的影 响
人力资本法
• 人力资本法(human capital method) 通常采用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来测算健康 人因患病或死亡引起的间接社会经济的损 失
• 人的生命价值相当于个人对未来社会生产 贡献的贴现值总和,可用人均GNP, GDP 来表示
人力资本法计算方法
• 2002年全国人均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184元, 上海市40646元,每人每日112.9元
磨合成本法(friction cost method)
• 在完全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由于患者缺勤、 休工需要招募、培训新的职工来代替
• 在这段磨合期中除生产损失外,还需要有 培训上岗的成本投入,以此来估计患病后 对总生产造成损失的价值
磨合成本的示意图
直止职位补充
磨合期
人力资本损失
疾病发生
终止疾病 或死亡
敏感度分析
• 双向敏感度分析 • 改变总住院费用, 床日费用,平均住院日 • 改变治愈率或免疫保护率(%) • 改变生存率 • 改变贴现率(5%)
敏感度分析
基本情况的估计分析(base case estimate analysis)
敏感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 -- 最好的情景(best-case scenario) -- 最差的情景(worst-case scenari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
广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eutical economics)主要研究药品供方与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1,2]。
狭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开展研究,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测量、对比分析和评价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理疗等),以及不同卫生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相对社会经济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疾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卫生经济学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即成本最小化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就已被广泛运用于药品领域,到80年代初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已逐渐发展成熟。
1989年美国创办了药物经济学杂志(Pharmacoeconomics),1991年Bootmar等人编写了第一本药物经济学专著(Principle of Pharmacoeconomics)。
随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分别于1990年夏和1991年10月提出了在新药申请增列入政府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时要求制药厂家提供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的新指南,并且澳大利亚的新指南已于1993年1月开始实施[4,5,6],药物经济学评价开始作为药物评审的一项正式指标,与药物的功效和安全性评价得到同等考虑。
药物经济学研究开始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鼓励和采用,如在法国,1/3的新药申请自愿提供了该药的经济学评价资料。
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的实质是对各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投入(成本)和产出(健康结果)进行综合考察,通过测算(增量)成本效果(效用)比率这个单一的指标来进行不同药物品种及其治疗方案之间的客观比较,以寻求最具成本效果的治疗方案,为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一、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的作用领域目前,药物经济学研究作为促进医疗卫生资源有效利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和重视,主要被应用于药品定价、决定药品补偿和共付状况、制定医院用药目录或诊疗规范以及促进合理处方等方面。
1. 药品定价就制药厂家而言,通过对新药和已上市同类药品的经济学评价研究,可以战略性地确定新药的价格范围,这是药物开发过程中很重要的内部战略研究。
199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国际上主要制药公司的75%已经采用药物经济学研究来制定药品价格,美国制药公司的50%及欧洲制药公司的38%在美国申请新药审批时提供了药物经济学研究资料[1]。
在法国、瑞典和芬兰等实行药品定价管制的国家中,药物经济学评价提供了新的重要的药品定价管制手段。
虽然药品定价极其复杂,主要影响因素有生产成本、制药厂家的投资强度及其获利水平、与其他药品或同类药品的价格比较以及新药上市预计产生的卫生费用等,且各个国家药品定价政策又有显著差异,但是药物经济学评价能够提供临床上优选药品及其意愿支付能力的信息,只要政府充分考虑,不仅能提高药品定价管制的透明度,而且能促进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采用药品参考定价体系的国家,如德国、荷兰等,由于保险公司为一组疗效相同或相近的药品设定了一个参考价格,并且只为病人支付每种药品的参考价格,病人实际消费药品时需要支付药品实际价格高于参考价格的那部分费用,在不降低药物可获得性的同时抑制病人对昂贵药品的消费需求。
这时药物经济学评价可为药品分类和制药厂家的药品定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2. 决定药品是否获得补偿及/或其共付水平大多数国家或者采取药品报销范围,或者对不同种类药品采用不同的共付水平,再就是采用参考定价体系来限制药品的公共补偿[7]。
药品补偿或共付水平传统上是根据药品所治疗疾病的严重程度(如危害生命的疾病)、新药的功效及安全性等指标主要由临床医师和药学专家评审决定的,其最大缺陷在于药品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在综合评分中分值权重的确定,有效性分值权重较高,经济性分值权重较低,就会倾向于选取新药(一般情况下价格较高,疗效也较好);如有效性分值权重较低,经济性分值权重较高,就会有利于选择老产品。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可相互直接比较的客观指标,专家对不同药品品种的评分依赖于各自的临床或研究经验与主观意向,评判结果的差异可能较大。
药物经济学评价有效弥补了上述方法的缺陷,极大改进了药品评审的科学性,因而被大多数西方国家所推崇与鼓励。
在某些国家,政府既要管制药品定价,又要决定药品是否获得公共补偿或其共付水平,药物经济学评价可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政府不同主管部门的协调合作。
3. 制订医院用药目录(formulary)或诊疗规范(clinical guidelines)很多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各个独立的卫生服务决策者(包括地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院、医师)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医院支付方式的改变、卫生预算的安排(如德国的总额预算、英国的指导性药品预算)、在卫生服务体系内鼓励合理竞争等。
由于存在一定的竞争或预算压力,卫生服务决策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就会充分考虑采用适宜的卫生技术,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谱特点,按成本效果的原则,即充分运用药物经济学研究,制订当地或各个医院自己的临床用药目录或者临床诊疗规范,使医院或地方卫生服务体系更有效地利用医疗卫生资源。
4. 促进合理处方药物经济学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合理用药,有效利用药品资源。
鉴于目前缺乏有效的影响医师处方行为的政策措施,甚至于临床医师可能会认为开处方时考虑费用问题对病人是不人道的,因此有些国家通过向医师提供充分的药品信息,包括药物经济学研究信息,间接地影响医师处方行为,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英国、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已由政府资助开展了这些信息反馈活动。
在英国,大量事实表明制药厂家主动向临床医师提供了丰富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资料,因而是欧洲国家中利用药物经济学研究促进合理用药较为突出的国家,随着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不断努力,通过药物经济学研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将更为重要。
表1 欧洲国家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的使用领域国家药品定价决定药品补偿状况或其共付水平制订用药目录或诊疗规范促进合理处方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χχ√?意大利?√√?荷兰χ√√?葡萄牙χ√??西班牙χ???瑞典√√√?瑞士χ√√?英国χχ√√√:采用;χ:不采用;?:不确定。
发达国家正是沿着上述循证医学的发展方向构建其用药管理体系的。
比较典型的是成立于1999年4月,作为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的一个特殊管理部门NICE(National Institute for Clinical Excellence)。
其职责是向患者、医学专业人员和公众在当前最好的临床诊疗(“best practice”)方面提供权威、充分和可信的指导。
英国NHS建立NICE部门的目的就在于推进临床上具有成本效果的新诊疗方案能更快地得到应用,改善对临床上具有成本效果的(新的或已有)治疗方案更公平的可及性,促进对NHS资源更好的利用以获得最大的健康结果,以及提高NHS对发展创新治疗方案的长期兴趣等。
经济学评价作为NICE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手段被用于其技术审批(technology appraisal)、临床指南(clinical guidelines)修订、干预措施(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制订等主要工作内容中,卫生服务技术范围也已不仅仅涵盖药品,也延伸到医疗设备、诊断技术、诊疗项目,以至健康促进等多个领域。
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设计方法[3]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其价值亦日益突显。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不同目的决定了其不同的设计方法及药物治疗成本及其疗效等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也各有其适用条件。
1. 前瞻性研究设计一种前瞻性药物经济学研究设计是将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药物临床试验相结合,通常在药物临床Ⅲ期试验,也有在临床Ⅱ期或Ⅳ期试验中进行经济学研究的,这是目前制药厂家对新药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时较常采用的设计方法,也称为平行研究(“piggy-back”)。
借助药物临床试验严格的随机对照双盲设计,可以获得较强的可信度(credibility)和较高的内部有效性(internal validity)。
另外,在收集病人卫生服务利用资料的同时,也可调查病人的工作、活动能力,以及药物治疗过程中病人生命质量或效用变化等信息,因而具有高效率和高时效性,而且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同药物临床试验结果一并获得,可及时用于药物的申报、医疗保险偿付和定价决策等。
但是,由于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旨在评估药物的功效和安全性,严格限制外部条件,规定病人的取舍标准,而且常常在特定的医疗机构中开展研究,因而外部有效性(external validity)较低。
临床试验的对照组常用安慰剂,而经济学研究是要从诸多备择治疗方案中挑选最具成本效果的方案,对照组最好是常规治疗方案或药物。
临床试验中能够达到药物疗效显著性的病人样本数一般较小,不适宜于药物经济学指标的显著性表现。
临床试验对脱落样本(drop-outs)的处理也与药物经济学研究截然不同[8]。
还应注意的是,有时为监测药物疗效的显著性,又会额外增加临床检查化验次数,往往会增加药物治疗的实际成本。
为了消除平行研究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又充分利用实验研究设计的特色,另一种前瞻性研究设计--药物经济学临床实验研究目前越来越流行,这种研究设计方法是为经济学研究而设计的,不是借用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比较接近于药物经济学研究理想的金标准(gold standard)。
然而这种研究设计由于取消了外部限制条件,病人医嘱依从性差、交叉感染等混杂因子可能进入实验研究,从而会降低其内部有效性。
2. 回顾性研究设计通过对已有临床试验病人的费用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是一种省时省钱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在没有条件开展前瞻性研究时,该法是最佳选择。
然而,由于难以获得病人生命质量、效用和工作活动能力丧失情况的资料,而不能做成本效用分析。
在测量药物治疗方案的间接成本时也有一定困难。
回顾性定群研究(retrospective cohort design)是回顾性研究设计中的首选方案。
使用某药的病人作为研究组,使用其他药物的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
有关数据大多可直接获得,成本较低,研究时限也较短,并有较大的外部有效性。
定群研究要求对任何可能的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多种疾病并发状况等因素进行统计控制,但是由于现实环境中定群队列的选择偏倚,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有相当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