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计算机
《神奇的电脑》(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3)

教案标题:神奇的电脑——探索数字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引言:《神奇的电脑》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旨在通过探索数字世界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使用电脑,并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和创新思维。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电脑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但他们对电脑的使用和应用还比较基础。
通过这节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和应用技能,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发展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1. 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启动电脑、打开软件、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 学会使用电脑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和编辑,如输入文字、删除、复制粘贴等。
3.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学会安全、有效地使用互联网搜索信息。
4. 发展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 教学准备和组织合适的电脑活动和互联网应用。
2. 发展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计算机教室或电脑实验室、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网络连接、相关软件、教学材料等。
2. 学生准备: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准备个人电脑账号和密码,确保能够正常登录电脑。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以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或图片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和想象力。
2.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电脑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数字化时代的特点和挑战。
步骤二:电脑基础操作(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电脑的基本操作,如启动、关闭电脑,使用鼠标、键盘等。
2. 学生跟着教师的指导,亲自操作电脑进行简单的练习,如打开网页、关闭窗口等。
步骤三:文字处理和编辑(30分钟)1. 教师教授学生电脑上的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新建文档、输入文字、删除、复制粘贴等。
《神奇的计算机》教案教学设计

《神奇的计算机》教案教学设计关于《神奇的计算机》教案教学设计《神奇的计算机》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让学生知道计算机有哪些神奇的功能、计算机的发展。
并认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
2、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和人类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
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信息技术公民。
过程与方法: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分析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教学重点:从生活中了解计算机的功能,让学生明白,学习和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
教学难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计算机有什么神奇功能呢。
二、新授:1、计算机机的神奇功能让学生说说计算机在生活中能做些什么?师总结:计算机能进行科学计算、气象预测、实验模拟、辅助设计等等。
主要列举在学校里计算机可以帮助老师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等事例。
2、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计算机有哪么多功能,它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并说说现在的现在计算机和以后计算机的发展。
让学生发表言论。
3、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4、爱护我们的计算机。
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高科技产品,是对我们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帮助的'工具,因此在使用计算机时要做到爱护。
关于怎么爱护,请学生自己说说,师在根据书的的爱护知识进行总结,最后通过练习想一想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意识。
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三、总结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以下的知识:1、知道了什么是计算机及计算机与信息的关系。
2、了解了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和发展历程。
3、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4、了解了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5、知道了怎样爱护计算机。
神奇的计算机世界教学反思

《神奇的计算机世界》教学反思信息组解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能有较多收获。
近距离接触计算机,确实是把他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效果不错。
《神奇的计算机世界》这节课是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电脑的入门课。
现在的学生家里基本都有电脑,也都操作过电脑,但是真正能说出哪个是显示器,哪个是主机,哪个是键盘,哪个是鼠标的学生并不多,更别说,CPU,主板,内存条,硬盘等了,所以说这节入门课能否上好直接关系到以后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学生是否愿意学。
为了上好这节课,引发学生对电脑的兴趣,我做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找了很多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也找了主板,内存条,硬盘等实物给学生近距离的观察。
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示,生动的实物观察,向同学们介绍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这些电脑主要组成部件的作用和特点。
虽然电脑经常看到,但是当同学们看到电脑里面的部件的时候,还是非常的好奇,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争先恐后的观察。
在让他们总结特点这一个环节,学生们都非常的积极,一个个都说得很好,总结的很到位。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计算机外部硬件及主机内部硬件的组成及其功能。
一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需要一个好的开场。
如果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展示,启发学生去发现信息技术与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密切关系,启发学生去思考我们身边的信息化。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不仅仅是在于教学生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介绍键盘的时候,并没有很全面,可能会让学生认为键盘就该是我们学校电脑房这样的,其实键盘还有别的形状和颜色;在课上,也可以和学生讲一下一体机即一体台式机,一体台式机这一概念最先由联想集团提出,是指将传统分体台式机的主机集成到显示器中,从而形成一体台式机。
七年级写计算机的作文

七年级写计算机的作文《神奇的计算机》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一个超级厉害的小伙伴,那就是计算机!计算机这家伙,就像是一个无所不能的魔法盒子。
它小小的身体里,藏着大大的世界。
你看,它的屏幕就像一个神奇的窗口,只要你轻轻一点,各种各样的信息就会像潮水一样涌出来。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网上搜索关于恐龙的资料。
哇塞!一下子出来好多好多图片和文字,有凶猛的霸王龙,有长长的梁龙,还有会飞的翼龙。
就好像我一下子穿越到了恐龙时代,和这些大家伙们面对面呢!这难道不比在书本上干巴巴地看文字有趣多啦?还有啊,计算机能让我和远方的朋友随时联系。
我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看到他们的笑脸,听到他们的声音。
就算他们在天涯海角,也感觉就在我身边一样。
这多像有一根看不见的线,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呀!我爸爸工作也离不开计算机。
他每天坐在计算机前,处理各种文件和数据。
我有时候好奇地凑过去看,那些密密麻麻的表格和图表,看得我眼花缭乱。
爸爸却能在里面游刃有余,就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我忍不住问爸爸:“爸爸,你不累吗?”爸爸笑着说:“宝贝,计算机可是帮了爸爸大忙,能让工作更高效,怎么会累呢?”我们班的老师也经常用计算机给我们上课。
大屏幕上会出现生动有趣的动画和图片,那些复杂的知识一下子就变得简单易懂了。
这可比单纯听老师讲有趣多啦!我就想,计算机难道是老师的魔法棒吗?能把枯燥的知识变得这么好玩。
我和小伙伴们也经常一起玩计算机游戏。
有时候是激烈的赛车比赛,有时候是刺激的冒险闯关。
每次玩得都特别过瘾,就好像我们真的在那个奇妙的世界里冒险一样。
可是,计算机也不是完美的。
有时候我会因为玩得太久,眼睛酸酸的。
妈妈就会唠叨:“别玩啦,小心近视!”这时候我就知道,计算机虽然好,但也不能过度沉迷。
计算机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帮助我们学习、工作、娱乐,用不好就会带来麻烦。
所以呀,我们要学会正确地使用它,让它成为我们的好帮手,而不是被它牵着鼻子走。
神奇的计算机世界_南楠

施
互相提问题。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 施
各部位的功能,学生小组学习,互提互问,在问中提高。
教学设计思路
1、让学生直接面对机器。 2、在教师的导语中进入学习中。 3、让学生在讨论、组与组之间、本组之间提问中互相学生提高, 以掌握本课的学习内容。
依据的理论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计算机基本组
成
学习水平 学生对这方面
趣
计算机的基本 教师展示实
14
组成
物
教师讲解
学生分组讨论 并互相提问
加强小组合作 学习
计算机的外部 展示课件 16
设备
教师讲解
学生分组在组 内提问
在小组学习中 还要有独立学
习的能力
结束语 教
总结本课的 6
内容
教师补充
学生归纳
提高学生归纳 总结的能力
学
本课的学习,学生锻炼了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也增强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并
教学设计表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年级 五年 学校 六道沟中心小学 教师姓名 南楠
章节名称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教学目标
第 1 单元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第二课 神奇的计算机世界
计划 学时
1 课时
学生平时对计算机有所了解,但并不一定熟悉,本节课让学生对
计算机进行外观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个学段的学生,对计算机有渴望操作的欲望,但不了解计算机, 这样学习起来比较快,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认识计算机的结构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结构并能说出计算机的部位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掌握计算机的结构,掌握计算机的各部位的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技 术的兴趣,以终身学生为结构及各部名称,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组与组之间
神奇的电脑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电脑中班科学教案引言: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培养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神奇的电脑中班科学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们对电脑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脑的基本外观、功能和作用。
2. 学习电脑使用的基本规则和安全知识。
3. 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脑、图片或图片卡片、LCD投影仪、课件制作。
2. 学生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铅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教师首先拿出一台电脑展示给学生,问道:“孩子们,你们见过这个吗?知道它叫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并告诉他们这是一台电脑。
b. 接着,教师使用LCD投影仪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电脑图片或图片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应的问题,如电脑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
2. 探究(15分钟):a. 引导学生观察电脑的各个部分,如屏幕、键盘、鼠标等。
通过提问,让学生描述每个部分的作用,并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以加深理解。
b. 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课件,演示电脑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开关机、打开软件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的操作。
3. 实践(2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台电脑和一个任务卡片。
任务卡片上列出了一些简单的电脑操作任务,如打开画板程序并画一个图形、打开音乐播放器并播放一首歌曲等。
b. 学生们根据任务卡片上的指引进行操作,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他们的观察和体验。
4. 总结(10分钟):a. 学生们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并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b.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脑的基本外观、功能和作用,并提示他们合理使用电脑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5. 作业(5分钟):a. 要求学生以“我的电脑使用小技巧”为题写一篇短文,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的一些有趣的或实用的电脑使用技巧。
神奇的计算机(说课稿)

星光双语中学神奇的计算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大家好!我是星光双语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我说课的内容是《神奇的计算机》一课,说课的流程分六个部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处理、学法处理、教学过程、教学体会。
[ 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神奇的计算机”是《南方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是七年级上册第4 课,是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介绍。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组成部件和每个部件分别起的作用。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如下: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知识;(2)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接触计算机硬件,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成,理解计算机系统各部分的功能,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的工具,为学习、生活服务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在于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难点:难点在于理解计算机系统中各部分的功能。
[ 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七年级的学生,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信息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为电脑的普及,大部分学生会简单地操作电脑。
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主动性不高。
[ 教法处理]1、实物展示法百闻不如一见!实物展示是一种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其优点是直观明了,可以帮助学生更正确、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帮助学生撩开罩在计算机上的神秘面纱。
2、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少年儿童的天性“。
运用趣味与娱乐性强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教材。
但课堂上游戏不再是他们的主导活动,而是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3、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利用计算机展示教学课件,播放知识影像。
[ 学法处理]1、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以六个同学为一组,组长领导小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
《第2章 信息工具——计算机 第1节 神奇的计算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

《神奇的计算机》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学会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信息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鼠标操作、键盘应用等。
2.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如CPU、内存、硬盘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计算机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计算机各部分组成及工作原理。
3. 准备相关视频素材,用于演示计算机操作过程。
4. 准备练习素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缘。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们学习《奇奥的计算机》这一部份内容,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它的壮大功能,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起首,我会展示一些有趣的计算机应用实例,如图像处理、动画制作、数据分析等,让学生们感受到计算机的奇奥的地方,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我会通过一些简单的模型和动画,让学生们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流程,如输入、处理、输出等。
同时,我也会介绍二进制代码的重要性及其转换过程。
3. 实践操作: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我会安置一些实践操作任务,如应用计算机模拟器进行简单的编程操作,或者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学生们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讨论他们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以及他们对计算机的看法和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5. 总结回顾:最后,我会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重点,解答学生们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探索计算机的奇奥的地方。
6. 安置作业:为了稳固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我会安置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作业,如搜索一些有趣的计算机应用,尝试应用并分享应用心得。
神奇的计算器教学反思

神奇的计算器教学反思(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引入新课时,我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计算器的实例,使学生对计算器有一种亲近感,感到它与生活“同在”;随即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都会使用计算器呢?当学生回答使用计算器计算快、准、方便、快捷等优点时,我追问: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所以在突出:“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这一教学重点时,我设计了“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等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多练习,养成操作技巧。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目的是让学生在尝试使用时规范操作方法;在掌握操作方法后熟悉键盘,进行熟练操作;在熟练操作中总结操作的经验,养成操作技巧。
这一环节分两步:一是放手让学生试练习;学生间可交流;二是学生独立练习。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探索规律是体现用计算器计算的数学价值,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我主要通过下列步骤来突破。
同桌做数学游戏。
目的是活跃气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课本中试一试第一题:用题目中的数字组成不同的乘法算式,同桌相互出题计算,全班交流时让学生把自己组的算式写在黑板上。
全班讨论黑板上积最大的算式的特点,并请学生再举例。
经讨论让学生体会如何组合才能获得积最大的规律。
同样积最小的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玩的过程中体会。
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
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了数学的神奇。
(五)知识拓展,介绍电脑。
这一环节是介绍用电脑来计算,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机打下基础。
第七课 神奇的电脑网络

网络购物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接触到哪些“网络):
比一比:哪一种类型的网络范围大 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交作业
最大的广域网:因特网
进入网络世界的大门
• 浏览器
IE
火狐(Firefox)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教材 三年级上册
神奇的电脑网络
神奇的电脑网络
网络万花筒,绚丽多彩,魅力无限
• 网络世界,无所不能,无所不有。 • 在网络面前: “小朋友们看看,这个万花筒里有什么吧:
网上办公 网上学习
在线影视
网络学校
遨游
标题栏
工具栏
找一找小精灵儿童网 / 1、“小精灵儿童网 ” 2、直接在地址栏输入“网址”-/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里有好东 西也有坏东西,小 朋友可要提高警惕, 不要被网络的花花 绿绿迷惑住哦。
网络红绿灯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网上谁也不 知道谁,我想在 上面干什么说什 么都行!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你上网主要是做 什么?在网上得到过 什么有益的信息?大 家一起交流。
操兵练将
老师推荐网站: 青少年科普网 / 中国少年雏鹰网 / 腾讯儿童网 / 尝试查找上列网站,并收藏。 完成一个可得一颗“ ”,完成两个可得两颗“ 完成三个可得三颗“ ” ”
下课了!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神奇的计算机世界》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神奇的计算机世界》教案第一章: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外观和组成部分。
2. 学习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
教学内容:1. 讲解计算机的外观和组成部分,如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 演示开关机操作,并让学生动手实践。
教学活动:1. 展示计算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机的各个部分。
2. 讲解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步骤。
3. 分组进行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开关机。
第二章:学习键盘和鼠标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键盘和鼠标。
2. 了解键盘和鼠标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讲解键盘的布局和功能。
2. 讲解鼠标的基本操作,如、拖动等。
教学活动:1. 讲解键盘的各个部分和功能,如字母键、数字键、功能键等。
2. 讲解鼠标的基本操作,并进行示范。
3. 分组进行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键盘和鼠标。
第三章:探索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启动软件、关闭软件等。
2. 学会使用鼠标进行拖拽、复制、粘贴等操作。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启动和关闭软件。
2. 讲解鼠标的拖拽、复制、粘贴等操作。
教学活动:1. 讲解如何启动和关闭软件,并进行示范。
2. 讲解鼠标的拖拽、复制、粘贴等操作,并进行示范。
3. 分组进行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第四章:计算机的基本术语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术语,如文件、文件夹、桌面等。
2. 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文件操作。
教学内容:1.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术语,如文件、文件夹、桌面等。
2. 讲解如何创建、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术语,并展示相应的界面。
2. 讲解如何创建、删除文件和文件夹,并进行示范。
3. 分组进行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文件的创建、删除等操作。
第五章: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安全使用知识,如不随意打开陌生文件、不随意连接陌生的网络等。
2. 学会计算机的基本维护知识,如定期清理缓存、更新软件等。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陕科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陕科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信息就在你身边第二课神奇的计算机第三课计算机的组成第四课开机和关机第五课从“开始”菜单开始第六课打开“视窗”第七课学学输入中英文第八课保存文件第九课建立自己的文件夹第十课浏览“我的电脑”第一课信息就在你身边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2、获得信息的方式;3、信息的处理;4、信息与计算机的关系;5、计算机是怎样处理信息的。
教学重点:1、了解信息的概念;2、如何处理信息。
教学难点:信息的概念教学过程:一、课题的引入1、同学们在生活想必都听说过“信息”这个词语吧,那什么是信息呢?让我们先来描述几个场景。
(1)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听见什么以后,才走进教室上课的?(学生回答:铃声)对,铃声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是上课,什么时候是下课,什么时候集合等内容。
(2)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看书,书都够带给我们很多的知识,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书籍就能够带给我们很多的信息。
(3)马路上人多车多,我们在十字路口过马路的时候,都要看什么?(学生回答:红绿灯)对,红绿灯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要停,什么时候可以通行。
总结:上面我们举了三个例子,我们来总结一下,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第一个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上下课的信息;第二个是利用文字来传播知识的信息;第三个是利用图象来传递马路的信息。
我们都可以看到,不管是采用什么方式,所谓的信息总是带有一个的内容和意思表示,因此,我们可以概括信息的是什么?二、信息的概念:信息就是利用声音、文字、图象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第3页)三、信息处理信息是一种资源,但是当信息的量比较大的时候,要找到我们需要的的信息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好比图书馆有很多的图书,全部堆在地上,我们要从中找一本我们下节课需要的作文书,这样肯定是不好找的,但如果我们将所有的书分类,排列在书架上,就方便多了。
我们要对信息进行处理也是一样的道理,将大量的原始信息进行统计、分类、分析、综合、加工等操作,提出我们需要的信息,这就是信息处理。
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神奇的计算机音乐_天津版

发学 生
令,打开 MP3数字抓轨窗口。 程
3、单击上一轨、下一轨按钮选取一首乐曲,
学习 兴 趣
选择路径按钮,选择 MP3音频文件包村的路径。
4、选中直接压缩成 MP3选项,单击开始读取
按钮。
5、当读取进度显示为 100%时, CD光盘中被
选中的乐曲保存成为 MP3音频文件了。
6、教师演示 CD抓轨过程,学生观察。
教
学 理解音乐文件的意义,学习使用超级解霸播放光盘和存储在计算机硬
重 盘上的音乐文件。
难
点
教
具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讲解音乐文件的含义
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的飞速发展,计算机 认真听讲, 通 过 播 放
具备了处理音频和视频的能力,计算机变得能歌 教
善舞,计算机播放的音乐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 学
式,让学生自己完成话筒的连接和设置,并延长
自己拿手的歌曲,其他同学作为评委,对表演的 学
同学进行评分。
通过 卡
五、讲解 CD转换为 MP3转换过程
学习书上转 拉 ok 的
1、将 CD放入光驱。
换 MP3 的方 演 唱 进
过
2、执行开始——程序——豪杰超级解霸—— 法
一步 激
使用工具集——音频工具—— MP3数字 CD抓轨命
1、要是自己的声音能通过计算机播放出来,
就必须由 MIC,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话筒。
对本 课 学习 内 容进 行 初步 的 了解
通过 使 用方 法 的讲解, 使学 生 尽快 对 软件 的 界面 熟 悉起来
介绍 讲 解麦 克 风的 使 用方法
3/ 5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神奇的计算器ppt课件

• (CM) 键存储器清除键 用途:清除存储值 (RM) 存储器读出键 用途:取出存储值 (M-)存储器减键 • 用途:当前显示值与存 储值相减并保存 • (M+)存储器加键 • 用途: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 • 3256x5486-1234= 17861182 • 89560÷20+1423=5901 ÷
40-41页
计算机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 就是满二进一。 它用的的数字只有0和1.满二就进一。
• ON 开机(启动,归零) • OFF 关机 • (AC) 归零键 用途:清除全部数据 结果和运算符 (CE) 纠错键 用途:清除现有寄存器 中的值并显示"0". 数据重新输入
• (0-9) 0-9 字符键 用途: 用途:输入数字 • + - x ÷ 运算符号 用途:运算 用途: • (.) 小数点字符键 用途: 用途:钮用来输入小数点 (→)退格键 用途: 退格键 用途:提供退格键功能 (C)清除键 用途: 清除键 用途:按钮清除刚才的 输入 (=) 确认键 用途: 用途:确认计算结果
中职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

中职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
教案一:《神奇的计算机世界》
嗨,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一起走进神奇的计算机世界啦!
你们看,这台电脑是不是咱们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小伙伴?可别小瞧它,它的本事可大着呢!
比如说,咱们可以用它来查找各种资料。
不管是数学难题,还是语文诗词,只要轻轻一点,答案就出来啦!
还有哦,用电脑来画画也超有趣。
不像在纸上画画,画错了就没法改。
在电脑上,画错了能轻松擦掉,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简直太棒啦!
对啦,电脑还能帮我们玩好多好玩的游戏呢。
不过可别沉迷哦,不然它就从好伙伴变成小调皮啦!
那现在,大家就一起来探索这神奇的计算机世界吧,看看谁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
教案二:《走进编程的奇妙世界》
同学们,来来来,今天咱们要一起去一个超级奇妙的地方——编程的世界!
想象一下,咱们就像是魔法师,可以通过代码让电脑按照我们的想法做事,是不是很酷?
比如说,咱们可以写一些简单的代码,让电脑在屏幕上显示出我们喜欢的图案,或者让它发出好听的声音。
编程可不光是好玩哦,它还能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呢。
像计算复杂的数学题,或者自动整理一些文件,都能轻松搞定。
而且哦,学会了编程,以后说不定还能自己开发出好玩的小游戏,让其他小伙伴都羡慕不已。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难,但是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
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慢慢搭,就能建成漂亮的城堡啦!
那现在,就让我们充满勇气地走进这个奇妙的编程世界,看看谁能成为最厉害的小魔法师!。
长春版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第2课《神奇的计算机世界》教学设计

长春版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第2课《神奇的计算机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计算机世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用途等。
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编程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会使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如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等。
但是,他们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不多,对计算机编程更是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动有趣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用途。
2.初步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编程兴趣。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计算机的发展史2.计算机的内部组成3.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计算机一台,用于演示。
2.PPT课件。
3.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有趣的计算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神奇的计算机世界。
2.呈现(10分钟)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从古代的算盘、计算尺发展到现代的计算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然后,介绍计算机的内部组成,如硬件和软件,以及它们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机有哪些用途?每组选出一个用途,用计算机演示给大家看。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计算机的发展史是怎样的?b.计算机的内部组成有哪些?c.计算机有哪些用途?通过这个环节,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计算机发展
集成电路
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1970年至今) 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网络出现;速度和性能大 幅度提高,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元器件。
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计算机虽然功能强大,在某些 方面甚至超过了人类的功能,但 是计算机只是人类发明制造出来 的一种特殊的机器,是帮助我们 学习、工作的重要工具,它所做 的一切都要依靠人来指挥,如果 离开了人,计算机就什么都不会 做。
计算机的爱护
在机房吃东西行吗? 在机房可以打闹吗? 操作计算机时,能过分用力敲打键盘和鼠标吗? 能随意打开计算机的机箱吗? 可以不听老师安排进行各种操作吗?
谈一谈
神奇的计算机
学习目标
一、计算机用途
二、计算机发展
三、计算机与人
学习目标
一、计算机用途
二、计算机发展
三、计算机与人
一、计算机用途 (一)太空研究
一、计算机用途 (二) 气象预测
一、计算机用途
(三)银行方面:
存款、取款
(四)医学方面:
诊断、治疗疾病
一、计算机用途
(五)学习、娱乐
听音乐
看电影
一、计算机用途
(六)工业方面
计算机辅第一台 计算机用了近 1.8万个电子管, 运算速度约每 秒5000次
第一台计算机
二、计算机发展
第二代计算 机
第二代 晶体管时代 (1959—1964) 提高运算速度和可靠性;晶体管作为 元器件。
二、计算机发展
第三代计算 机
第三代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0) 引入多道程序、并行处理;操作系统成熟;中、 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