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心力衰竭的指标
诊断慢性心衰检测BNP新方法
诊断慢性心衰检测BNP新方法: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纷繁复杂,很容易与呼吸系疾病及心脏的其他疾病混淆,单纯的体格检查和一般经验诊断的误诊率高。
其诊断过程中受主观因素干扰较多,难以进行严格划分,不能有效地使病情评价更符合实际,客观性不强。
尽管临床有超声心动图检查简便、廉价,但对于某些老年、肥胖和肺气肿患者来说诊断较为困难。
2000年11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通过并批准了一种有效、简便新的慢性心衰检测方法,即B-型促尿钠排泄缩氨酸(BNP)含量检测。
近年来国内推行检测BNP方法诊断慢性心衰收到了满意效果。
BNP主要起源于心室肌,是对心室膨胀的应激产物。
美国科研人员发现,正常人群组的BNP含量非常低,一般在30皮克/毫升左右,左心室功能紊乱者的BNP有所升高(141皮克/毫升),而慢性心衰患者的BNP含量非常高,达1076皮克/毫升。
研究资料显示,随着慢性心衰心功能分级级别的提高,BNP水平也随着不断增高。
国内医院在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检测,其准确度基本保持在93%左右。
目前国际上较为公认的是诊断慢性心衰分级的参考值是:Ⅰ级心功能:BNP为152±16皮克/毫升;Ⅱ级心功能:BNP为332±25皮克/毫升;Ⅲ级心功能:BNP为590±31皮克/毫升;Ⅳ级心功能:BNP为960±34皮克/毫升。
BNP在心衰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心脏科梁雨露博士作者:梁雨露1981年de Bold等给大鼠注射正常心房肌匀浆可引起利钠利尿的研究工作导致了心房利钠肽(ANP)的发现。
此后,相继发现了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相似的其他肽类,按英文字母次序命名为BNP、CNP和DNP,统称为钠利尿肽家族(1)。
BNP于1988年日本学者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因而命名为脑钠钛(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2)。
后来发现脑、脊髓和心肺组织均可分泌BNP,但左心室是主要分泌场所,故又称为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简写仍为BNP。
[医学]心衰诊断中BNP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价(各国指南的差别)
2005年欧洲ESC 慢性心力衰竭和治疗指南
BNP对诊断舒张功能 不全有同样的价值。 其他引起BNP升高的常见因素有:左室肥厚、瓣膜
性心脏病、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高血压、肺栓塞 等。非心脏原因亦可使BNP升高,肾功能损害最为常 见。 但需注意,BNP和NT-proBNP用于心衰诊断时若其水 平“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心脏疾病。
美国ACC/AHA 2005年成人慢性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用于排除心衰时,BNP具有很好的阴性预测值。 各种临床因素如肾衰、败血症等可影响BNP水平。 如果血浆BNP水平上升,需作进一步诊断性检查。 对于确诊心衰患者,BNP或NT-proBNP有重要预后价
值。 BNP在心衰诊断处理中的价值还需全面研究。
美国ACC/AHA 2005年成人慢性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血浆BNP升高可见于LVEF降低、左室肥 厚、左室充盈升高和AMI或心肌缺血患者,也 可见于肺血栓栓塞症和COPD患者 年龄、性别、体重、肾功能可影响BNP水 平
美国ACC/AHA 2005年成人慢性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BNP水平在女性或60岁以上的非心衰人群中 会有所升高,鉴别此类人群呼吸困难是否为 心源性所致,对BNP升高的意义须慎重考虑。 在诊断不明确时,BNP升高更有助于心衰的 诊断,但不能单独用来诊断或排除心脏病。
心衰诊断中BNP检测的临床应用 评价(各国指南的差别)
BNP: 心衰定量标志物
体积 压力
ANP
抑制RAA
CNP
BNP =
降低外周血管抵抗 (降低血压)
左室收缩功能障碍
+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 瓣膜功能障碍
+ 右室功能障碍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检测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检测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快速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本院2009年1~8月收治的54例心力衰竭患者及25例同期健康者的血浆BNP水平,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
结论:血浆BNP的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lasma BNP levels in the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August 2009 in our hospital, the plasma BNP levels of 54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25 healthy subject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nd healthy people over the same period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plasma BNP levels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ealthy subjects. Conclusion: Plasma BNP levels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for the diagnosis and severity assessment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Key words] Heart failure; Plasma; B-natriuretic peptideB型尿钠肽(B-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由心脏分泌的短肽激素,也叫脑尿钠肽,其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可以促进排钠、排尿,具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缩血管作用,同心房钠尿肽(ANP)一样是人体抵御容量负荷过重及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内分泌系统[1]。
中西方专家BNP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定量标志物共识要点
中西方专家BNP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定量标志物共识要点Alan Maisel教授将介绍中西方专家BNP共识的要点,包括①BNP是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定量标志物;②BNP对于诊断HF高度准确;③BNP可以帮助医生对急诊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以便判断是否入院;④BNP有助于改善心衰患者的疾病管理,减少总治疗费用;⑤BNP监测会节省6个月内费用;⑥BNP是目前预测HF最可靠的生物标志物;⑦BNP水平有助于评估出院的安全性;⑧在BNP监测指导下的治疗能提高慢性HF疗效;⑨根据BNP水平,结合患者症状和体重是否增加,是确定心衰临床失代偿的最好方法;⑩BNP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死亡风险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BNP指导心力衰竭诊断BNP作为心衰定量标志物,不仅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也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瓣膜功能障碍和右室功能障碍情况。
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有30%~40%急诊医生难以确诊,以BNP 100 pg/ml作为临界值的阴性预测值达到90%,可以减少74%的临床不确定性;而BNP 超过400 pg/ml提示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达95%。
而BNP 100~400 pg/ml 可能由肺部疾病、右心衰、肺栓塞等情况引起。
呼吸困难患者急诊就诊时的BNP水平以及治疗后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其出院时风险。
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2004年共识指出,对于左室功能正常的急性舒张心力衰竭病人,BNP水平也往往轻度较高(800 pg/ml 和400pg/ml),但BNP水平不能用来区分急诊的收缩性与舒张性功能障碍。
BNP指导心力衰竭治疗对于心衰住院患者的监控,在住院期间至少应当检测3次BNP水平,即入院时、治疗开始后24小时和出院时。
BNP水平在基线以上通常意味着容量超负荷,并在纠正后迅速下降,因此治疗1天后如果BNP水平未降低,应该考虑更积极的治疗,但此时的BNP降幅不能完全反映预后。
心力衰竭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可编辑版
心力衰竭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指标一、心力衰竭患者入院24小时内利钠肽检测率(CVD-HF-01)定义:单位时间内,入院24小时内进行利钠肽检测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心力衰竭患者入院24小时内利钠肽检测率= 入院24小时内进行利钠肽检测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 100%意义: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评估规范性、及时性。
说明:利钠肽检测包括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B型利钠肽(BNP)。
指标二、心力衰竭患者入院48小时内心脏功能评估率(CVD-HF-02)定义:单位时间内,入院48小时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心力衰竭患者入院48小时内心脏功能评估率=入院48小时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评估规范性、及时性。
指标三、心力衰竭伴容量超负荷患者住院期间利尿剂治疗率(CVD-HF-03)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期间接受利尿剂治疗的心力衰竭伴容量超负荷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伴容量超负荷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心力衰竭伴容量超负荷患者住院期间=利尿剂治疗率住院期间接受利尿剂治疗的心力衰竭伴容量超负荷患者数同期心力衰竭伴容量超负荷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医院救治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性。
指标四、心力衰竭患者出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 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或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使用率(CVD-HF-04)定义:单位时间内,出院使用ACEI或ARB或ARNI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心力衰竭患者出院= ACEI/ARB/ARNI使用率出院使用ACEI/ARB/ARNI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医院救治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性。
指标五、心力衰竭患者出院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CVD-HF-05)定义:单位时间内,出院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BNP 一个重要的衰指标
BNP诊断舒张功能不全
372例因急性肺水肿入急诊室,无急性冠脉综合征; DHF组,射血分数≥45%; 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无心衰症状,射血分数 ≥45%; DHF组BNP水平高于对照组(149±38 VS 31±5) 组间左室腔径和脉冲多谱勒二尖瓣流速曲线指标无 显著性差异;
BNP诊断舒张功能不全
100pg/m BNP <100pg/m
100~500pg/mL BNP 100~500pg/mL 基础左室功能异常 潜在慢性肺心病或 急性肺栓塞 有 无 75%可能为CHF 75%可能为CHF 可能为
BNP>500pg/ml
非CHF 病人
CHF恶化可能性25% CHF恶化可能性25% 恶化可能性
确诊CHF
早期正确诊断可以拯救生命;
误诊漏诊的原因
多数病人(>60%),属于NHYAⅠorⅡ无或有轻 微的症状; 心衰通常是缓慢发展,心脏代偿功能可暂时避免一 些问题的出现; 症状无法鉴别心源性或非心源性病因;
BNP的水平和NYHC分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中BNP的水平
A. S. Maisel, Review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Vol 2 Suppl 2, 2001
BNP生理作用
促进尿钠的排泄,利尿; 扩张血管; 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 拮抗RAS; 控制体液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 ;
BNP的临床应用
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的评估; 疗效和预后的判断; 左心室机能障碍(LVD)的诊断; AMI病人的风险分级; 高危人群的筛查;
心力衰竭的诊断
பைடு நூலகம்
误诊 漏诊
15 15
1 15
14 0
BNP与心力衰竭的相关介绍
BNP的实验室检测
1. 床旁快速检测类(POCT)
B 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BNP ,又称脑钠素)是继心钠素(ANP) 后钠 尿肽系统的又一成员,由于它首先是由日本 学者Sudoh 等于1988 年从猪脑分离出来的 因而得名 ,而实际上它主要来源于心室。 心室压力、心室容量和心脏负荷是BNP释放 的主要刺激因素
BNP与心力衰竭的相关介绍
2013-12-05
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简 称心衰,是各种不同病因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期,心脏虽有足 够的前负荷但由于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导致收缩期排血能力
下降,从而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征。是
许多心血管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瓣膜病、先 天性心脏病的后期表现,其中尤以左心衰更为常见。
BNP 和NT-proBNP
Prepro- BNP(134 aa) 心肌细胞 Pro- BNP (108 aa)
1
信号肽 (26 aa)
H2 N
血浆
76 COOH
裂解
77
H2 N 108
COOH
NT-proBNP 1-76
无活性
BNP 77-108
有活性 (32 aa)
BNP&NT-proBNP
NT- proBNP
• BNP
有生理作用 血液半衰期短(22min) 血浆和血清稳定性差 清除:C受体、少数肾 脏及中性内切酶 受肾功能影响小
细数你所不知的BNP五大临床意义
细数你所不知的BNP五大临床意义•简介BNP(B型尿钠肽)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
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
作用BNP作为心衰定量标志物,不仅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也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瓣膜功能障碍和右室功能障碍情况。
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有30-40%存在急诊医生难以确诊而影响预后,以BNP 100pg/ml作为临界值的阴性预测值达到90%,可以减少74%的临床不确定性;而BNP 超过400pg/ml提示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达95%。
而BNP 在100-400pg/ml时可能由肺部疾病、右心衰、肺栓塞等情况引起。
呼吸困难患者急诊就诊时的BNP水平以及治疗后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其出院时风险。
①BNP是HF的定量标志物;②BNP对于诊断HF是高度准确的;③BNP可以帮助给急诊科病人进行危险分层以便判断是该入院还是出院;④BNP测试有助于改善病人管理,减少总治疗费用;⑤BNP测试节省6个月内费用;⑥BNP是HF最强大的预测物;⑦BNP水平有助于评估出院的安全性;⑧BNP指导的治疗能提高慢性HF疗效;⑨BNP水平,以及症状和体重增加,是确定临床失代偿的最好方法;⑩BN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死亡的最强大的预测物。
参考范围BNP参考范围为0-100ng/ml;TAT时间为30分钟。
临床应用①急诊科在急诊科,就诊的病人往往带着诊断结果。
由于急诊病人表现出来的严重症状,使得医生必须立即判断最可能的病因,因此对于急诊科,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前需要一种非常准确的关键的诊断手段。
然而不乐观的是,以前使用的快速诊断工具缺乏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这就给急性发作的病人带来巨大的危险,使得病人的治疗延迟或者造成错误的诊治,并有可能使死亡风险大大的增加。
在急诊科中开展B型钠尿肽评估,是提高初始诊断准确性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手段,这就为尽可能早的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BNP的临床意义
BNP 的临床意义一、应用1、针对心衰病人的诊断2、对于心衰疾病严重程度的诊断3、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危险分层4、对于心衰病人的危险分层BNP 升高的程度与心室张力和压力成正比。
BNP 是心功能紊乱时最敏感和特异的指标,当心室的容量增加,心室压力增大时,BNP 的浓度显著升高,被誉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个潜在的“白细胞数” 。
二、BNP 的地位BNP 的意义是划时代的,是目前心衰检测唯一的实验室指标,已经被欧洲心脏协会(ESC)、美国心脏协会(ACC)和美国临床生化科学院(NACB )纳入心衰诊断的“金标准”。
三、BNP 的监测治疗作用BNP 在治疗12小时后就发生明显的水平下降,而NT-proBNP 在24 小时前是升高的,在24 小时到出院BNP 和NT-proBNP 都是下降的,但是NT-proBNP 水平的下降幅度没有BNP 明显。
作者指出二者都可指导治疗但作用不同,BNP 的变化更灵敏一些,利于动态监测病人的治疗效果。
四、从指南的发展看BNP 的重要从2005ESC心衰指南到2008ESC心衰指南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新指南着重强调了BNP 的作用,不仅仅用于排除心力衰竭,也可用于确诊。
新指南将其列为实验室必须检查的项目,并给出了明确的临床应用流程图:五、BNP的临床应用科室和方向六、i)難者血蓝动力学平楼定"耳AV 凯肝X M>4OfM/dL.加 奈西利抵消疔七、 BNP vs NT-proBNP 之 清除机制研究对于老年心衰患者,BNP 的结果比NT-proBNP 更有价值NT-pro BNP 的结果受肾功能影响较大,与急诊医师的诊断结果相比, BNP 的诊断结 果比急诊医师的诊断结果更有价值, NT-proBNP 的诊断结果则比急诊医师的差八、 BNP 和NT-proBNP 的总结a) 都是心衰中好的诊断和预测标志物b ) 都是稳定性好的标志物,足以满足床旁检验和中心试验室检验的需要c ) 两种分子的数值不可互换d ) 由于半衰期的不同,BNP 是一个更动态的标志物e ) NT-proBNP 的诊断应用法则和cut-off 值都比BNP 要复杂的多f ) 受清除途径的影响,NT-proBNP 数值受肾功能影响更大g ) 在监测心衰治疗效果方面,BNP 比NT-proBNP 更灵敏h) BNP是一个应用更广泛的标志物,不仅用于心衰的诊断、预后和治疗监测,更可用于ACS,肺栓塞,糖尿病等高风险心血管病人的心功能评估。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
心脏泵血功能不足。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症状主要包
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悸等,这些症状常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体征方面,心脏听诊可以发现心脏杂音、心率不齐等,肺部体征则包括肺部啰音等。
此外,患者的体重变化、肝肿大、水肿等也是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实验室检查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液检查中,B
型利钠肽(BNP)和N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其浓
度可以反映心脏负荷和心功能状态。
此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素显像等检查也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除了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如肺部疾病、肺动脉高压、心包疾病等。
因此,在进行诊断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总的来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同时
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
只有准确的诊断,才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诊断心力衰竭的标准
诊断心力衰竭的标准
诊断心力衰竭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疲乏、心悸、胸闷等不适,严
重时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
2.体征:可能出现双肺湿啰音、颈静脉充盈、双下肢水肿、心脏扩
大等表现。
3.辅助检查:B型利钠肽水平升高,心脏彩超检查可发现心脏结构
及功能异常。
如果满足上述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中的至少两条,可以考虑诊断为心力衰竭。
具体诊断标准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同时,心力衰竭是一个复杂的疾病过程,需要综合治疗和管理,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病因治疗等。
心力衰竭患者BNP的检测意义
心力衰竭患者BNP的检测意义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BNP(脑钠肽)的检测意义。
方法:荧光免疫法测定BNP的浓度,选择心衰患者36例,正常对照40例,评价其心功能情况。
结果:心衰患者血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BNP与LVEF成负相关,与LVEDD成正相关。
结论:BNP可以作为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的客观指标。
标签:心力衰竭;BNP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目前心力衰竭的诊断还是以临床症状为主要诊断指标。
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预防方面的临床价值已得到了共识[1,2],本实验通过测定BNP浓度研究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意义。
1 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心衰组:2003年1月~2006年1月,在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的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36例(按Fron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诊断) 。
正常对照组:经超声心动图排除心功能异常,无呼吸困难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健康者40例。
1.2 检测方法在患者入院时作BNP测定,同时作心脏超声测定。
1.2.1 血样采集及处理外周静脉采血2 ml,EDTA抗凝,荧光免疫法测定BNP 的浓度,应用美国Biosite公司快速定量心衰诊断仪。
试剂批号:W38693B。
1.2.2 心脏超声测定应用飞利浦Envisent型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生产)。
频率2~13 MHz的探头,由同一位熟练操作者操作,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并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1.3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直线相关(r为正值时为正相关,r为负值为负相关)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心衰患者与正常对照组BNP、LVEDD、LVEF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BNP、LVEDD、LVEF的比较组别BNP(ng/L) LVEDD(mm) LVEF(%)心衰组568±436.02±1.18 38.4±15.6正常对照组43.2±7.84.82±0.4666.2±7.8心衰患者BNP与LVEF成负相关(r=-0.05),与LVEDD成正相关(r=0.03);心衰患者BN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 讨论由于心衰患者症状变化快、猝死率高,因而临床早期确诊对于心衰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BNP与心衰解析
BNP是一个强的心衰恶化状态的预测因子 BNP不仅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而且可反映机体对心衰病理生理变化的 代偿能力 并可促进循环系统稳定状态的重建
第20页/共41页
BNP是一个强的心衰恶化状态的预测因子
Harrison等对325名呼吸困难者进行6个 月监测,发现BNP增高伴随HF预后进行 性恶化。当BNP >230pg/ml,6个月死于 HF的相对危险为24%(2001)源自第8页/共41页BNP的测定
实验证实BNP的分泌为脉冲式,其分泌量不仅在某些 疾病中(如心衰,缺血性心脏病,肾病等)有差异, 而且不同年龄也有所不同,这在结果分析时应加以考 虑 就心力衰竭时几种利钠尿肽的变化幅度来说,BNP远 比ANP有意义。最为关键的是BNP比ANP稳定
第9页/共41页
BNP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第15页/共41页
筛选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32例 心力衰竭患者32例 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20例(对照组)
结果:无症状心衰BNP(98.72±48.96ng/L)显著高 于对照组(39.06±18.20,P<0.05),却显著低于心衰 组(150.90±83.66,P<0.05) 血浆BNP>80ng/L(对照组x±1.96s)时,诊断无症状 心衰,敏感性91%,特异性94% 证实BNP是诊断无症状心衰的一个较好指标
第24页/共41页
即使有独立于左室功能障碍以外的因子诱导 BNP的产生,低水平的血浆BNP浓度仍可以排 除进行进一步危险分层的需要 而高水平的血浆BNP浓度则需要进一步的危险 分层和诊断检查
第25页/共41页
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不仅可以用于有严重心衰 的病人,它还可以用于无症状或轻度左室心 力衰竭的病人 而且这种应用的价值更大,更早的知道疾病 的预后风险,可以促使医生和病人更加重视 疾病,更早采取治疗措施,从而避免人为的 延搁,拖延
诊断心衰的新标志物——脑钠肽
诊断心衰的新标志物——脑钠肽作者:罗学宏来源:《家庭医学》2011年第01期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危害性大。
据估计,目前中国至少有1 000万心衰患者。
严重心力衰竭年死亡率达到40%~50%,轻到中度心衰患者年死亡率为15%~25%;在心脏病患者中,约50%最终死于心衰。
预防心衰最好的办法是早发现早治疗。
但由于早期心衰无明显临床症状,使许多患者未能及时确诊,等发现心衰时已经非常严重。
长期以来,诊断心衰的指标主要依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临床体征,缺乏有效评价心脏功能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近年来,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脑钠肽是心脏细胞产生的结构相关的肽类激素家族钠尿肽中的一种,是调节体液、体内钠平衡和血压的重要激素,当心血容积增加和左室压力超负荷时,心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即可大量分泌,导致血中脑钠肽浓度增高,是诊断心衰较为敏感的指标。
多个跨国性的临床研究已证实了脑钠肽应用于心脏病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监测的新一代标准。
1.有助于心衰患者的早期诊断。
早期心衰患者症状不明显,如不详细询问病史,不仔细检查,易被漏诊。
传统检测方法很难对早期心衰患者作出诊断。
而脑钠肽通过定量检测,用量化的标准,使临床医师能够及早发现心衰病人,特别是在与早期心衰临床症状相似的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时。
2.可预测心源性猝死。
各期心衰患者的严重程度不同,脑钠肽检测可以更好地对心衰病人进行危险分层,发现有猝死风险的高危患者。
3.有助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在急诊重症监护病人中,很难区分到底是由肺部原因还是心脏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
通过脑钠肽测定则可以区分。
另外,约20%肺部疾病患者脑钠肽水平升高,提示同时存在心力衰竭,或其呼吸困难的真正病因是心力衰竭。
而在以往,这些患者常可能被误诊为肺部疾病。
4.可监测心力衰竭的治疗。
传统治疗方案对心衰患者的监控非常不完善。
BNP 与心力衰竭
BNP 与心力衰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涵英今天讲的是BNP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那我们可以看到心功能它的标志物可以来参考,那么在临床当中经常是以病人有或没有症状来评估病人有没有心力衰竭存在。
可以看到,早期的时候或者是轻度心衰病人往往没有心室结构的改变,因此症状也不明显。
这也导致我们在临床上诊断心力衰竭存在一些问题,25% — 50%的失代偿的心力衰竭病人往往被误诊。
因为早期的一些检查,包括心脏超声检查往往并不能发现一些早期的心室改变,所以这部分患者并不能够得到及时诊断。
心力衰竭在每5个人当中就会有1个,心力衰竭1年的死亡率达到17%,而且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它的花费也是巨大的。
刚才已经提到,心力衰竭的误诊率可以达到20% — 50%,那我们可以看看如果病人一旦被误诊,那么这些病人的预后是什么样子?可以看到一些轻中度病人他5年的生存率是在50%,而一些严重心功能不全病人1年的死亡率也达到50%。
那么欧美的统计和咱们国家是基本相似。
那么这些心力衰竭的病人之所以出现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病人没有或者症状轻微。
并且心衰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心脏功能。
而且心衰通常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心脏的代偿功能有时可以暂时避免一些症状出现。
而且仅仅从症状是无法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病因。
其实我们临床大夫可以知道,任何一项功能它都有一些生化标记物,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转氨酶是肝功能的一个标记物,而肌酐是肾功能的标记,还有包括一些甲胎蛋白或者是前列腺素。
或者一些甲胎蛋白可以是一些肿瘤的一个标记物,那么我们心脏方面,肌钙蛋白是心肌坏死的标志物,那么心功能它的标志物是什么?可以看到,无论是把BNP检测还是NT-Pro-BNP检测应用于临床,这是对于医学界或者是对于临床来说都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那么BNP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1982年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叫心房利钠肽的一种物质,这样的物质它的简称叫ANP,ANP存在于成人的心房当中,及胚胎和新生儿的心室当中。
BNP在心衰诊治中的应用
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旳预后评估
急性心衰患者从就诊到出院旳BNP水平及危险分层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旳预后评估
NT-proBNP浓度旳百分比变化和缬沙坦心力衰竭(Val-HeFT)试验中 涉及全部病因旳死亡率。
成功治疗急性非稳定性心力衰竭(HF) 和NT-proBNP值之间旳关系
0 国内:提议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与其他测定措施相比,其检测 线性范围 更宽,精密度更加好,测定成果在多种不同旳温度下 都有良好旳稳定性,适合临床不同旳需求
影响原因
BNP/NT-proBNP 旳检测基本不受体位变化和日常 活动影响 ,且不存在日间生理学波动,故无需固定 体位和时间,但要防 止剧烈运动。影响正常人血 NT-proBNP 水平旳生理原因涉 及年龄、性别、肥胖和肾功能。
BNP在心衰诊治中的 应用
心力衰竭诊疗旳变迁
临床症状 和体征
乏力 呼吸困难 液体潴留 肺部啰音
优点
检验 以便
缺陷
缺乏 特异性
临床检验 胸片
成果易得
成果主观解释
影像检验 心脏超声
生化检验
BNP
特异性强
受仪器性能、病人体质、 操作者水平等影响
特异性强、成果易得
BNP在心衰诊疗中旳应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内容:
6种心血管型肽:
Kaplan-Merier事件曲线分析发生第一次心力衰竭事件和死亡旳时间,显示在根据血 浆连续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检测调整改疗方案组(实线)中比原则临床评价指 导治疗组(虚线)中事件旳发生有明显旳降低。p=0.049。——lancet
NT-proBNP 有利于监测和指导心衰治疗
无事件存活率 (%)
BNP的临床意义
BNP的临床意义之老阳三干创作一、应用1、针对心衰病人的诊断2、对于心衰疾病严重程度的诊断3、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危险分层4、对于心衰病人的危险分层BNP升高的程度与心室张力和压力成正比。
BNP是心功能紊乱时最敏感和特异的指标,当心室的容量增加,心室压力增大时,BNP的浓度显著升高,被誉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个潜在的“白细胞数”。
二、BNP的地位BNP的意义是划时代的,是目前心衰检测唯一的实验室指标,已经被欧洲心脏协会(ESC)、美国心脏协会(ACC)和美国临床生化科学院(NACB)纳入心衰诊断的“金尺度”。
三、BNP的监测治疗作用BNP在治疗12小时后就发生明显的水平下降,而NT-proBNP在24小时前是升高的,在24小时到出院BNP和NT-proBNP都是下降的,但是NT-proBNP水平的下降幅度没有BNP明显。
作者指出二者都可指导治疗但作用分歧,BNP的变更更灵敏一些,利于动态监测病人的治疗效果。
四、从指南的发展看BNP的重要从2005ESC心衰指南到2008ESC心衰指南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新指南着重强调了BNP的作用,不但仅用于排除心力衰竭,也可用于确诊。
新指南将其列为实验室必须检查的项目,并给出了明确的临床应用流程图:五、BNP的临床应用科室和方向临床科室目标患者临床应用方向心内科呼吸困难患者心衰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人群(冠心病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诊断心力衰竭⏹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快速区分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检测舒张功能障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心力衰竭的预后与危险分层⏹预测室性心律失常与心源性猝死风险⏹肌钙蛋白I和BNP是心力衰竭存活的独立指标⏹可独立预测死亡、心力衰竭、心房哆嗦和中风的风险⏹筛选高危亚群如既往心梗患者、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不受控制急诊科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心衰患者⏹快速鉴别诊断表示为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是否心源性⏹快速排除心衰患者⏹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肾内科心肾综合征患者⏹有助于确定肾总血流量,同时有助于确定透析治疗强度呼吸内科表示为呼吸困难肺功能紊乱症状的患者⏹快速区分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快速鉴别心源性肺水肿与非心源性肺水肿⏹代替肺动脉楔压鉴别心力衰竭与肺部疾病⏹对1/3的肺栓塞病人有预后意义六、BNP 临床使用法则: 简单、明了、实用七、BNP vs NT-proBNP 之清除机制研究对于老年心衰患者,BNP 的结果比NT-proBNP 更有价值NT-pro BNP 的结果受肾功能影响较大,与急诊医师的诊断结果相比,BNP 的诊断结果比急诊医师的诊断结果更有价值, NT-proBNP的诊断结果则比急诊医师的差八、BNP 和 NT-proBNP 的总结a)都是心衰中好的诊断和预测标记物b)都是稳定性好的标记物,足以满足床旁检验和中心试验室检验的需要c)两种分子的数值不成互换d)由于半衰期的分歧,BNP是一个更动态的标记物e)NT-proBNP的诊断应用法则和cut-off值都比BNP要复杂的多f)受清除途径的影响,NT-proBNP数值受肾功能影响更大g)在监测心衰治疗效果方面,BNP比NT-proBNP更灵敏h)BNP 是一个应用更广泛的标记物,不但用于心衰的诊断、预后和治疗监测,更可用于ACS, 肺栓塞,糖尿病等高风险心血管病人的心功能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 300 pg/ml: Sens. = 99% Spec. = 68% PPV = 62% NPV = 99% Accuracy = 83%
JL Januzzi et al. Am J Cardiol 2005; 95:948-954
NT-proBNP诊断心衰准确性优于临床判断
敏感度 (真阳性)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
——心力衰竭的指标
NT-porBNP概述
2008 ESC 心衰指南指出BNP和NT-proBNP 是最好的诊断和排除HF的生物学标记物
脑利钠肽
Pre-Pro-BNP1-134(前脑利钠肽)
26-氨基信号序 列
Pro-BNP1-108(脑利钠肽原)
室壁张力增加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NT-proBNP vs 临床诊断, P =.006
联合诊断 vs NT-proBNP, P =.04
联合诊断 versus 临床诊断, P <.001
联合诊断, AUC=0.96
NT-proBNP, AUC=0.94
临床诊断, AUC=0.90
累计生存率
NT-proBNP 联合肾功能检测可更好评估急性心衰 患者预后
1.00
0.9
0.8
GFR <60 mL/min per 1.73m2, NT-proBNP above median
0.7
GFR >60 mL/min per 1.73m2, NT-proBNP above median
GFR <60 mL/min per 1.73m2, NT-proBNP below median
Eur Heart J 2006;27:330-337
急性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衰的呼吸困 难者
JL Januzzi et al. Am J Cardiol 2005; 95:948-954
NT-proBNP诊断急性CHF的截点在300pg/ml时,有很好的阴 性值和较好的阳性预测值
Januzzi et al, Am J Cardiol 2005;95:948
根据年龄分层,诊断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心力衰竭 (HF)NT-proBNP的最优截定点
形式 诊断(纳入HF)
除外(排除HF)
年龄(年) <50 50-70 >70
非年龄依赖性
最优截定点(ng/L) 450 900 1800 300
年龄分层
最优截定点 敏感性 特异性 PPV
所有<50岁(n=183)
450 pg/ml
97%
93%
76%
所有50-75岁(n=554) 900 pg/ml
90%
82%
82%
所有>75岁(n=519)
1800 pg/ml 85%
73%
92%
总共
90%
84%
88%
NPV 准确性
99%
95%
88%
85%
55%
P<.00001
NT-proBNP <5,180 ng/L NT-proBNP >5,180 ng/L
0.7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发作天数
累计生存率
Januzzi et al, Eur Heart J, 2006; 27:330
按年龄调整后的生存率 按年龄调整后的生存率
NT-proBNP>1000pg/ml 提示心衰患者长期死亡率较高
Januzzi et al, Am J Cardiol 2005;95:948
PRIDE 研究
前瞻性,盲性,针对599位到麻省总医院急症室主诉呼吸困难患者的研究
前提: 年龄≥21岁,排除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2.5mg/dl) 结果: ➢ 最终诊断为急性心衰 209例(35%)例,NT-proBNP中位数4,054 pg/ml ➢ 最终诊断为非急性心衰390例(65%),NT-proBNP中位数131pg/ml ➢ 有心衰史35例的NT-proBNP中位数1175pg/ml ➢ 无心衰史NT-proBNP中位数114pg/ml
无心力衰竭
1 0.9
0.8
0.7
NT-proBNP <986 ng/L
0.6
NT-proBNP >986 ng/L
0
100
200
300
400
发作天数
心力衰竭
1 0.9
0.8
0.7
NT-proBNP <986 ng/L
0.6
NT-proBNP >986 ng/L
0
100
200
300
பைடு நூலகம்
400
发作天数
Januzzi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6;166: 315
NT-proBNP1-76 BNP77-108
t1/2 = 120 分钟
t1/2 = 22 分钟
NT-proBNP与BNP的区别
肽链长度 半衰期
有无生物学活性
稳定性 是否受rhBNP
药物影响
NT-proBNP 76肽
120 min 无
稳定性好 否
BNP 32肽 22 min
有 稳定性一般
是
NT-porBNP应用
0.2
0.4
0.6
0.8
1
1 – 特异性(假阳性)
NT-proBNP的国际合作
1256 位个体, 720 有急性心力衰竭
Januzzi et al, Eur H Jour 2006;27:330
使用年龄分层的 NT-proBNP“纳入”截定点 可提高心衰诊断的准确性
• NT-proBNP最佳的心衰排除截定点是300pg/ml • NT-proBNP诊断急性心力衰竭时须进行年龄分层
83%
66%
86%
应注意以上研究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不能直接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
Januzzi et al, Eur H Jour 2006;27:330
NT-proBNP>5000pg/ml 提示心衰患者短期死亡率较高
1.00
Log rank P value <.001
0.95
0.90
0.85 0.80 0.75
BNP/NT-proBNP的临床应用
➢ 心衰的诊断和筛选 ➢ 心力衰竭预测因子和危险分层因子 ➢ 心力衰竭的检测和指导治疗
心力衰竭的诊断、分层、预后评估、治疗指导
NT-proBNP在急性呼吸困难中的应用
NT-proBNP在急性呼吸困难中鉴别心衰的研究
• 新西兰Christchurch研究(2003年,205例) • 西班牙Barcelona研究(2004年,100例) • PRIDE研究(2005年,599例) • ICON研究 (2006年,12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