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1)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测量说法中错误的是()A.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B.若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测出准确结果C.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多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目的是减小误差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偏小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3.小明同学背着书包骑自行车上学,若认为书包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自行车B.路面C.路旁的树D.路旁站立的人4.一辆新概念汽车Pivo正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全程6km,所用时间是10min,则这辆小汽车的速度为()A.60m/s B.60km/h C.10m/s D.10km/h5.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值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2m~1.5m之间B.一张纸的厚度大约在1.0nm~1.5nm之间C.汽车在市区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在100km/h~150km/h之间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m/s~1.3m/s之间6.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正确的是()A.一位同学的身高165cm B.一本物理书长2.67cmC.一元硬币的直径18.0dm D.万里长城全长约670m7.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C.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8.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A.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B.教室的空间高度为3.5mC.人的一次脉搏跳动时间为10s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0.8s9.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

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以下哪项不是机械运动?A. 地球绕太阳公转B. 人走路C. 植物生长D. 温度升高答案:D2.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A. 速度B. 质量C. 密度D. 力答案:A3.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速度大小不变B. 速度方向不变C. 物体运动路径是直线D. 物体运动路径是曲线答案:D4.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位移B. 质量C. 密度D. 温度答案:A5.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加速度B. 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A6.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B7.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B. 加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B8.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B9.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D. 力答案:B10.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________。

答案:变化12.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速度13. 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________。

答案:不变14.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位移15.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加速度16.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加速度17.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加速度18.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是________。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2.多数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身高在( )A .1.5m ~1.7m 之间B .15cm ~17cm 之间C .15mm ~17mm 之间D .150dm ~170dm 之间3.小明同学坐在公园的过山车上,过山车高速运动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上的人B.建筑物C.过山车轨道D.过山车 4. 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下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5.三个人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步行速度是3千米/时,乙在2分钟内走126米,丙行进的速度是1米/秒,比较三人的速度大小,则( ) A. V 甲 >V 乙 > V 丙 B. V 丙> V 乙> V 甲 C. V 乙> V 丙> V 甲 D. V 乙> V 甲> V 丙6. 某火车站并列停靠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东运动了,关于两列火车运动情况的说法可能是(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 B.甲车不动,乙车向西 C.甲车向西,乙车不动 D.甲车向西,乙车向东7.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

在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8. 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5cm,则宽度应记录为( )A.12.38cm B.12.3675cm C.12.36cm D.12.37cm9.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v与s成正比B.v与s成反比C.s与t成正比D.以上说法均不对10.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1m/s B.15 m/s C.2 m/s D.1.5 m/s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空2分,共24分)11.两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2:1,行驶的路程之比是4: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次答案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8所示,图9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2、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3.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4、一著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答,7m/sb,9m/sc,10m/sd,11m/s5。

汽车在直线公路上行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30m/s,后半程平均速度为20m/s,所以汽车全程平均速度为A.50m/s B.25m/s C.24m/s D.10m/s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D.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7.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前5秒通过5米的距离,然后静止5秒,再5秒通过10米的距离。

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1米/秒15米/秒2米/秒1.5米/秒8.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行驶。

下列关于它们的说******确的是:a .联合收割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形容词(adjective的缩写)12.56cm=12.5610-2m=0.125 mb . 12.56cm=12.56cm10-2m=0.125 mc . 12.56cm=12.m=0.125 md . 12.56cm=12.56cm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碳(carbon的缩写)只要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1。

2024-2025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24-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2024-2025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24-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2024-2025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 C D B C A B B B B题号1112131415161718答案D C A B B C C A1.B【详解】A.铁路上飞驰的列车,列车相对路面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是人思维的活动,不是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C.飞机在蓝天翱翔,飞机相对天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枯叶飘落,树叶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详解】单脚迈出一次为“跬”,普通人正常行走1“跬”的长度约为60cm=6dm=0.6m故选C。

3.D【详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比20cm大一些,在26cm=2.6d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粉笔的长度与拳头的宽度差不多,在10c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普通家庭房间的高度在3m左右,门的高度在2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可知,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B【详解】由图可知,速度计的指针指在“90”刻度处,即汽车速度为90km/h,则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为s vt==´=90km/h0.5h45k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详解】ABC.坐在复兴号列车上的小明看到和谐号动了,说明复兴号与和谐号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复兴号运动的结果,可能是和谐号运动的结果,还可能是两车都在运动,但运动方向不同,或是运动方向相同,运动速度不同,综上分析知,故AB错误,C正确;D.由ABC的分析可知,若两车都在运动,但运动方向不同,或是运动方向相同,运动速度不同,则以和谐号为参照物,他与和谐号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他是运动的,故D 错误。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含答案2023_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含答案2023_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含答案)2023_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单选题1.如图一支中性笔的长度大约()A.15mm B.15cm C.15dm D.1.5m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80mm B.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5m/sC.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3s D.人食指的指甲的宽度约为1dm 3.对误差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中出现的错误就是误差B.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出现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D.测量物理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4.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借助降落伞安全着陆,返回舱在下降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A.地面上的灌木丛B.返回舱的降落伞C.太空中的空间站D.地面上跑动的小动物5.2022年10月12下午,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带来一场精彩的天地互动太空科普课。

如图是他们合影时的情景,如果说此时刘洋老师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问天实验舱B.右边航天员C.地球D.后墙上的五星红旗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是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1km/h大于1m/sC.运动快慢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由v=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7.甲物体的速度是108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1500m,比较可知()A.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B.丙物体运动得快C.乙物体运动得快D.甲物体运动得快8.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其中s1=60cm,s2=30cm,秒表每格为1s,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②实验中,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③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0.18m/s④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二、多选题9.下列语句中划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可以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A.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0.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600m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三、填空题11.图甲中的物块长度为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s。

(完整版)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_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 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______s.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C.手扶拖拉机在20 min内前进4.8 km
D.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 km/h
13.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刘翔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
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14.半天等于多少秒()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 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 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 m
6.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A.光年
B.岁月
C.旭日
D.小时
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单选题
1.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10.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4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 B.C. D.2.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D.实验中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想法尽量使它减小3.秆画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之一,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图为某中学生为传承传统工艺,用麦秆做的《千里江山图》,请你估测该作品的长度约为()A.5cm B.20cm C.150cm D.200cm 4.甲、乙、丙三人各自乘坐升降机,甲看见建筑物在上升;乙看见甲在下方并正在靠近自己;丙看见甲、乙都在下降,则甲、乙、丙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可能上升 B.乙可能上升C.丙必定上升 D.甲、乙、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5.如图所示为“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

成功对接后,“天宫一号”内的航天员看到“神舟十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慢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神舟十号”D.“天宫一号”6.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路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下列对该图像的判断错误的是()A.0~2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2~5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C.5~7s内,小车运动了4mD.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5m/s7.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2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h内的平均速度是()A.35km/h B.50km/h C.45km/h D.40km/h 8.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A .3:1B .3:4C .5:3D .4:39.2024年4月21日淮安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淮安站)比赛于7时30分鸣枪起跑,如图是某位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配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
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8所示,图9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2A 3A C 4,如果A 、5.20m/s A .50m/sB 6.A .速度v C .速度v 7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1米/秒?
B.15米/秒???
C.2米/秒?
D.1.5米/秒
8.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2.56 cm=12.56×10-2 m=0.125m12.56 cm×10-2 m=0.125 m
C.12.56 cm=12.56÷102 m=0.125m×10-2 cm=0.125 m
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1.大海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A.18.77 cm
B.18.76 cm
C.18.74 cm
D.18.89 cm
1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C.
13
A、根据
B、根据
C
D
14
A.1.
15
A.
16、

17
10s
18为参照物。

19、小明在体育毕业考试中,50m跑的成绩是8.0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力求做到相对____。

20.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的物理量。

速度的国际单位_______
21、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

22.运动会上王老师为小红记录的百米赛跑成绩是15s,由于指针没有回零,继续记录小明同学的成绩是27s,那么小明同学的真实成绩是______s,小明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3.给下列数据填上单位:某同学身高 1.65____,课桌的长度是60.0______。

24.钢球沿20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25.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2m/s,人急行穿过6m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s;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是10m/s,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________m处开始穿越马路。

26.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4千米/时=_________米/秒;20米/秒=_________千米/时.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7.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

28.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1
(2
(3
运动。

(4
31
32.
了2
(1
(2
32、
鼠。

问:
(1
(2
一、1-5ABACC6-10:BABCA11-15:DBCDC
二.16.地球运动17.2.52518.青山竹排
19. 6.25静止20.运动快慢m/s21.2:12:
122.128.323.mcm24mm2.5025.33026.1572
三.27.甲乙路程28.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时间比路程29.(1)v=s/t
四.31.15.632.8010033.解:①前5s的平均速度:v1=s1t1=10m5s=2m/s,
最后5s的平均速度:v2=s2/t2=16m5s=3.2m/s,全程的平均速度:v=s/t=10m+25m+16m5s+10s+5s=2.55m/s;答:物体在前5s、最后5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2m/s、3.2m/s、2.55m/s;②由①的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说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一段时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