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案例分析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Introduction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我负责教授《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

这个知识点是一年级数学中比较基础和重要的部分,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好这一内容。

在本次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与改进。

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过程的反思。

Reflection 1: 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设定了教学目标。

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此外,我还希望他们能够培养自信心,大胆尝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选择了一些适合学生年龄和程度的教学材料,并对任务难度进行了适度的调整。

Reflection 2: 教学方法的选择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我结合了口头讲解、示范演示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

例如,在介绍连加概念时,我使用了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我拿起一根棍子,示范了1+2+3=6的过程,并将其比作一次性购买三本书。

通过这种视觉化的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连加的概念。

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解决问题。

我将他们分为小组,要求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也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和帮助,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思路和见解。

Reflection 3: 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结合了一些有趣和多样化的课堂活动。

例如,在教学连减的概念时,我设计了一场数学游戏,让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比赛。

每队轮流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队伍能够得到奖励。

这种游戏形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增强了他们对连减概念的理解。

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Reflection 4: 个性化的辅导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连加和连减的理解有些困难。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第【1】篇〗《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72页。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加上,再加上”,体会“减去,再减去”并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体会到连加连减的含义,学会口算方法。

难点:要记住第一步口算的结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自主探索连加。

1、师:孩子们,今天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面将有一场精彩的演唱会,想去看吗?[小鸟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树,小鸟,河)能用几句话说说小小鸟吗?(左边有2只,中间有5只,右边有1只;蓝鸟有5只,灰鸟有3只。

)2、你能根据图意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几只小鸟?)3、想一想怎样列式?预设学生答案:(5+2=7,7+1=8)(2+1=3 3+5=8)(3+5=8)(5+2+1=8)(2+5+1=8)4.汇报:说算式;你是怎样想的?(有5只小鸟,飞来2只,又飞来1只,共有8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出列式的理由,说得有道理的都予以肯定。

教师在这里用多媒体进行同步动态演示。

5.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了许多算式,那么下面这种情况该怎样列式呢?演示5只小鸟,又飞来2只,又飞来1只的情况。

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算式(5+2=7,7+1=8; 5+2+1=8)6.今天学的加法算式与原来的一步加法有什么区别吗?(平时学习的只有一个加号;今天学的有两个算式;有两个加号。

)(平时是两个数相加;今天的是3个数相加。

)这样的一个算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加号,叫“连加”[揭题,板书]7.你知道怎样计算连加吗?(先算5+2=7,再算7+1=8。

)师:对先算前两个数,再加第三个数。

老师都是把第一步得数写在算式下面,你们没有写出第一步得数,是怎么做的?(把得数记在心里)8.说说心里藏着几?3+1+4 2+2+4 4+3+2 7+2+1 6+4+0 5+0+3三.连减。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4连加连减》12-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4连加连减》12-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4连加连减》12-人教版一、教案背景本节课是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第五单元第四节课,主要内容是“连加连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意义。

2.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3.能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2.采用小组讨论、个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连加连减的实际应用。

难点1.连减的概念理解和计算方法掌握。

2.连加连减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序列:“3,5,2,4,6”,请学生思考规律并继续写下去。

二、呈现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规律,引出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示范几个例子让学生理解。

2.呈现例题:“3 + 2 + 1 = ?”,请学生计算结果并解释过程。

3.呈现例题:“7 - 3 - 2 = ?”,请学生计算结果并解释过程。

三、讲解1.讲解连加和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

2.讲解连加和连减的实际应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练习1.学生个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

2.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答案和解题思路,学习合作精神。

五、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回顾和总结。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匹配?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学习情况如何?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连加和连减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同时,通过互动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连加、连减》教案及反思(精选2篇)

《连加、连减》教案及反思(精选2篇)

《连加、连减》教案及反思(精选2篇)《连加、连减》及反思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际生活中连续行为,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

2、知道10 以内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会读算式,并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丰富的情景,通过观察、操作抽象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

(三)、态度、情感、价值观会交流生活中具有连续行为的情景,通过看图说故事,培养儿童的数学兴趣,提高儿童数学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

三、(一)复习引入师:让我们先进行口算。

听清要求,先用手势表示卡片上算式的结果,然后继续听要求大声报数答案。

2+4(再加 3 )9-2(再减 5 )6+1(再加 2 )10-4(再减4)3+4(再加1) 8-2(再减3)师:小朋友们算的真棒!都会正确的计算 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1.连加(依次媒体演示)( 1 )师:听,什么声音?(图 1 )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

我们要爱护小鸟。

(图 2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生:鸟台上原来有 2 只小鸟,飞来了 3 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2 +3 = 5师:(出示图3 )观察的真仔细,睁大眼睛,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生:又飞来了 1 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5 + 1 = 6师:现在我们把这三幅图连起来一块看。

(演示)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在小组里轻轻说。

生:鸟台上原来有 2 只小鸟,飞来了 3 只,又飞来了 1 只,现在一共有几只鸟?师:你能列式吗?生:2+3+1=6师:讲的真好!(示范读法) 2 加 3 在加 1 等于 6 。

(学生跟读)师:谁再来试一试。

师: 2 加 3 在加 1 等于 6 ,你是怎样运算的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生: 2 + 3 = 5 5 + 1 = 6 所以 2 + 3 + 1 = 62+3+1=6 5( 2 )出示: 3 + 4 + 2师:这个算式中也藏着一个小故事,哪个小朋友会编?师:你是怎样算得?生: 3 + 4 = 7 , 7 + 2 = 9 所以 3 + 4 + 2 = 9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生:都是把三个数合起来。

完整word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完整word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课反省教课反省要写成功之处以及不足之处! 下边是由为大家带来的对于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课反省,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课反省一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教材数学册第 6 单元第72、 73、74 页。

连加和连减是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它们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计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

在整个数学讲堂上,我以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着手操作为主线,经过多媒体课件和学具使整个讲堂充满了生气,学生能集中精力进行讲堂活动,收到了优秀的成效。

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下边对本节课进行深刻的教课反省。

一、长处:能依据教材内容确定清晰的设计思路,确定本节课的要点内容,我以为,学生在学前教育中,能娴熟地掌握如何计算了,而对于应当如何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如何操作是特别重要的。

所以教课时,我重视指引学生经过课件来理解连加和连减的含义,使学生理解了,什么时候应当用连加法,什么时候用连减法,让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便于此后的数学学习。

二、不足: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没有实时认识和掌握。

因为用的不是自己班级的学生,把一年级学生的着手操作能力预计得过高,但是在教课中间,学生因为操作减法时,摆三角形卡片的时候耽搁了好多时间,以致后边的练习部分达成得极少。

因为我选择的课题于前面部分连接处有空白的地方,知识连接不密切,以致学生理解连减的意义不够明确,所以“做一做”的第二个联系达收成效不好。

三、改良举措:课下我讨教了其余听课教师,他们也一致以为在做一做的第二个练习耽搁了时间,假如当时灵巧办理的话,就应当在黑板前板演,使全体学生都来学习一下,要点明确:在整体中间,画斜线的三角形是要去掉的,用减法,画虚线的部分也要相应的减去,使学生要点掌握。

或许在课前预设,将这个练习做成课件,用动画成效演示,使学生明确连减法的过程和意义。

在此后的教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掘教材,熟习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易程度,做好充分的准备,争取使每节课都达到预期的成效。

完整word版,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案例分析及教学反思

完整word版,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案例分析及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的教教事例剖析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次序,能正确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喜爱学习、愿意学习,感觉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3.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用数学的目光对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

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添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 1. 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 掌握运算顺序。

教课难点:表达图意,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次序。

三、教课准备:课件、小棒、三角形四、教课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小旗图。

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儿共有多少面小旗?生:7 面。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上面有 3 面小旗,中间有1面小旗,下面有 3 面小旗,合起来一共是 7 面小旗。

(二)创建情境,研究新知1.学习连加师:小朋友,放了秋假,你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干了些什么?师:明显也很爱劳动,在家常常帮妈妈喂小鸡。

出示课件 1:动画演示 5 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 2 只。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明显在家里喂鸡,开始有 5 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 2 只。

师:你能提一个问题吗?生:问问小朋友此刻有几个小鸡?师:如何列式?生:(口头) 5+2。

演示又跑来1只小鸡。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呢?生:(板书) 5+2+1=8 。

师:你是如何算出来的?生:先用本来的 5 只小鸡,加上第一次来的 2 只小鸡,共有 7 只小鸡。

再用 7 只小鸡加上第二次又来的 1 只小鸡,总合 8 只小鸡。

师:谁会读这道算式?生:(齐读) 5 加 2 再加 1 等于 8。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板书:连加)。

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得数记在内心;再用记在内心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最后算出结果。

2.学习连减师:此刻我们再去看看那些小鸡吃饱了没有?出示课件 2:动画演示 8 只小鸡在吃米,先走了 2 只小鸡,又走了 2 只小鸡。

一年级《连加连减》数学教学反思(通用6篇)

一年级《连加连减》数学教学反思(通用6篇)

一年级《连加连减》数学教学反思一年级《连加连减》数学教学反思(通用6篇)一年级《连加连减》数学教学反思篇1学生在学习《连加连减》这课之前,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

连加、连减,是在一道题内连续进行两次加减口算,这对掌握和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是有好处的。

尤其是利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来进行第二步的计算,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培养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和集中,而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发展又能够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为此,先引导学生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写在第一个运算符号的下面,让学生看着写的这个数继续算下去。

然后在学会了这样思考后,逐渐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记在心里,再进行下一步计算。

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我把书上的两个例题用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并通过课件将静态的例题变为动态的过程,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让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变得一目了然。

学生不仅要会写会算,还要有说的本领,在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我并不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而是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对连加、连减含义的理解。

在计算连加、连减的过程中,需要分成两步计算才能算出结果,尤其是第二步的计算需要用到第一步计算的得数,但学生往往会忘记第一步计算出的得数,或者是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时,我教给了学生一个好方法,引导学生在第一步计算的下面画一条小横线,将第一步的结果写在横线下,然后往下算,再学生熟练了整个思考过程后,然后逐渐把第一步的得数记在心里,直接进行下一步计算。

需要改进的地方:1、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容易分散,要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40分钟需要很大的技巧,不管是新授环节还是练习环节,都要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

这一点我没有设计好,我较多地关注了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没有完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让学生动手摆摆小棒,设计一些简单的小游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学生已学过,这里着重探讨连加、连减竖式计算的写法。

本课在教学时做了以下设计。

复习环节:快乐小火车以及竖式大王国,激发学生口算练习欲望。

探究环节:创设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情境,让学生尝试列出连加、连减的算式,并在自主探究,分析比较中,掌握连加、连减的的竖式写法。

反馈环节:“数学小诊所”、“跳绳大作战”游戏方式,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连加、连减知识,同时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探究环节,让学生板演的时间较长,展示反馈形式较为单一。

从生活情景中出发,引出连加连减算式,但在教学中缺少将算式回归实际问题的步骤。

可以适当让孩子说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连减时,对课堂的整体“放手”度还不够。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一课时:连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例一。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迁移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磁性小棒,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音磁带。

学具准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进行“画苹果比赛”,分男女两队,第一轮为双人赛,第二轮为三人赛。

每轮比赛结束后由学生列出算式,判断出胜方。

师:我们看到了一场激烈的比赛,老师还注意到了,同学们能计算出3个数相加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连加。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读。

二、新课课件演示:先是1条鱼游出来,接着5条鱼一起游出来,又游来了2条鱼。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画面的意思,并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算式:1+5+2=8。

教读算式,学生跟读:1加5再加2等于8。

师:算式里的“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指名答。

问:计算1+5+2=8,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指名说)除了这方法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想法?教师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加连加。

在计算时,我们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加得的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把加得的结果再和第一个数相加;还可以先把第一个和第三个数相加,把加得的数再和第二个数相加。

三、教师教做课中操四、联系生活实际师:连加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比如说我们开学时买作业本,买了2本算术本,2本图画本,4本生字本,一共买了多少本作业本,算式是2+2+3=7(可由学生说)。

平时你们在哪里用过连加?谁能说一说?(指名说)五、动手摆小棒让学生按照教师要求摆小棒,同时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根据摆小棒的情况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个别汇报。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 教学案例与评析(教案文本)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 教学案例与评析(教案文本)

( 数学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案例与评析(教案文本)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案例与评析(教案文本)【主题背景展示】:《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师生基本关系的最新论述。

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的目标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通过反复单一的练习形成计算技能,而忽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使计算的学习变得乏味无趣,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我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进行了这样的思考: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已对连加连减有了一定的认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因此,教学时不妨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材料,通过互相质疑,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过程描述】:〖课堂实录〗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课件演示数学乐园的情景图)师:今天我们要到数学乐园去游玩,在数学乐园的大门口有四位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帮它们计算一些数学题,小朋友愿意帮忙吗?(课件演示长颈鹿、小狗、小乌龟、小猫图像,并依次出示四组算式,请小朋友口算。

)2+34+09-38-15+44+36-27-02、师:我们用学到的知识为小动物解答了难题,多了不起!希望小朋友能在今天的数学乐园里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连加、连减》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连加、连减》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连加、连减》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关于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连加、连减》部分。

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简单加、减法之后,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连续计算的过程,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为后续的复杂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运算。

- 能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并应用连加、连减。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 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一般的学习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 能正确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运算。

2. 教学难点:- 理解连加、连减的连续计算过程。

- 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连加、连减。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简单加、减法,但他们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展示一个小朋友在果园里摘苹果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个小朋友先摘了3个苹果,然后又摘了2个,接着再摘了1个,他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答。

2. 新知探究- 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3 + 2 + 1 = ?- 教授连加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这是连续进行的加法运算。

-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使用小棒或其他学具模拟摘苹果的过程,并尝试计算。

- 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⑴学生能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⑵能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顺序,能正确地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

⑶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解决生活中的简略的实际问习题。

教学难点:⑴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减的含义。

(减法动态图能理解,静态图没有划去、虚线这些鲜明的减法标志,局部学生无法理解图的意思)⑵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学生一般能掌握。

但是计算时先算左边,得到的结果记在心里,再算右边的。

——这个计算方法(过程)局部学生可能难掌握,需要让学生多说一说。

(同桌说、指名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⑴出示4组口算(1)学生口答结果,根据学生答复出示答案。

(2)点击课件,暗示。

再点击课件,提出问习题:每组的两道习题有什么关系?(3)让学生答复。

(说的有点道理便可)⑵看图列示(1)出示,发问:你看到了什么?(小鸡、男孩、树……)(2)继续发问:你能问一个关于图里小鸡的问习题吗?预设:①生:有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2只小鸡,一共有7只小鸡。

(直接说了)如果学生直接说出一共有7只小鸡,追问:哦,7只小鸡,你是怎么列式的?②生:左边有5只小鸡,右边有2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呢?(……能提出问习题的估计很少……)如果学生能提出问习题,再发问: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习题?(3)根据学生答复出示:5 +2 (=7先不出现)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看图列算式解决问习题了,咱们把图变一变。

(点击幻灯片,进入新知学习)二、探究新知⑴连加(1)你又看到了什么?(生1:又跑来了1只小鸡!)(生2:右边有3只小鸡了!)(2)向学生发问:谁能提出一个问习题呢?预设情况①:原来有5只小鸡吃米,又来了3只小鸡,一共有8只小鸡。

5 3=8情况②: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了2只小鸡,就是7只。

52=7后来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8只小鸡。

7 1=8情况③: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了2只小鸡,又来了1只小鸡,一共是8只小鸡。

沪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及反思

沪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及反思

沪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沪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主要旨在学习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连加和连减是基础的数学运算,是学生学习更复杂数学概念的基础。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 10 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它是进一步学习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节课,学生将学会如何将多个加法或减法运算合并为一个运算式,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

3.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掌握运算顺序。

2.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正确计算连加、连减算式,理解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2.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意义,正确处理运算顺序。

四、学生评估:一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加减法基础,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好动、好奇心强。

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好动、好奇心强。

他们在学习 10 以内的加减法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于连加连减这种较为复杂的运算可能会存在理解和计算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直观的演示、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知识。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故事导入法: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第【2】篇〗连加连减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连减的数学问题,直观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意义。

2.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的计算。

3.初步感知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直观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算式。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小明是一个非常爱劳动的好孩子。

今天,他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小明在干什么?(出示课件,小明在喂小鸡)二、学习连加(一)观察图画,列出算式1.课件演示小鸡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粮食,先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粮食,先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

师:地上的小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屏幕出现“5”、“2”、“1”)2. 师:根据你看到的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生提出:一共有几只小鸡?3. 尝试列式师:要算出一共有几只小鸡,应该怎样列式?生试着列出算式:5+2+1(屏幕出现“5+2+1”)4. 学生结合动画说说算式的含义师:结合图,说说算式5+2+1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生:就把5只小鸡、2只小鸡和1只小鸡合起来。

(二)学习计算顺序问: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思考回答:先算5+2=7,再算7+1=8问: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根据学生的计算,师板书:5+2+1=8 (三)揭示课题问:今天学的加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有3个加数,2个加号)像这样的算式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连加。

(板书课题:连加)三、学习连减1.课件演示(边演示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师:就在刚才我们学习连加的时候,小鸡吃饱了发生了什么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师: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鸡?走了几只,又走了几只?还剩几只?2.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附反思.doc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附反思.doc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8—2—2=4教学反思连加 连减《连加连减》是本单元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 计算时•都要分两步计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 的得数做加数或被减数。

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 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取了 两项措施:一是把连加、连减的情景图制成可以活动的卡片,动态地演示 了小鸡来吃米和离去的先后顺序,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的动态过程理解 “5+2+1” “8-2-2”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组织学生讨论连加、连减的算式 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紧接着引导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算 出第一步的得数后提问:第二步怎么算?以此提醒学生第二步应根据第一 步的得数进行计算。

这样使学生较顺利地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 并克服了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的计算障碍。

二是加强了学生的学具拼 摆练习,让他们在学具拼摆的活动中解决两个问题:1、根据摆的过程填 写连加算式中前两个加数的和、连减算式中的前两个数的差。

2、根据摆 的过程说算式,并说出相应的计算过程。

通过学具的拼摆,加深了学生对 连加、连减算式的意义和计算顺序的理解。

在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1、 在比较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时,我还可以在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 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的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 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 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 在练习看算式画圈中,虽然我演示了一个学生的本子,如果在这里 再拿几本学生的本子上来演示,让学生自己来作一个评价,这样的话学生 的体会会更深。

3、 在上完新课后,可以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连加连减的例子。

(2)教师对学生的 学习情况进行小结, 并提出要注意的问 题。

统。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反思第【1】篇〗《连加、连减》这一课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72页。

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精心备课,采用书上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式”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成为整体学生的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以下教学特点:1、动态感知,静态领会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事情的发生过程,来明白算式的含义,我把书上的两个例题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并以课件在电脑大屏幕上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例题一目了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将连加连减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列出算式。

这一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一目了然很自然的就列出连加、连减的算式。

2、重视算法,突破难点连加、连减难在计算过程中它们都需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

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

提问“这个式子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强调在先计算的两个数下面划一横线,并把得数记录在横线下面,这一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放应用,凸现价值。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本课练习环节,我采用的书上的习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能各抒己见,争先恐后抢着举手发言,气氛非常活跃。

真正做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在这节课中我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经过其他老师的听课评课,使我觉得从中又收获很多学习了很多,我会继续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反思第【2】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只要求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加连减》的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喜欢学习、乐意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2.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表达图意,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准备:课件、小棒、三角形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小旗图。

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儿共有多少面小旗?
生:7面。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上边有3面小旗,中间有1面小旗,下边有3面小旗,合起来一共是7面小旗。

(二)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学习连加
师:小朋友,放了秋假,你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干了些什么?
师:明明也很爱劳动,在家经常帮妈妈喂小鸡。

出示课件1:动画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2只。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明明在家里喂鸡,开始有5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2只。

师: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问问小朋友现在有几只小鸡?
师:怎样列式?
生:(口头)5+2。

演示又跑来1只小鸡。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生:(板书)5+2+1=8。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先用原来的5只小鸡,加上第一次来的2只小鸡,共有7只小鸡。

再用7只小鸡加上第二次又来的1只小鸡,总共8只小鸡。

师:谁会读这道算式?
生:(齐读)5加2再加1等于8。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板书:连加)。

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得数记在心里;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最后算出结果。

2.学习连减
师:现在我们再去看看那些小鸡吃饱了没有?
出示课件2:动画演示8只小鸡在吃米,先走了2只小鸡,又走了2只小鸡。

生:原来有8只小鸡在吃米。

2只小鸡吃饱了先走了,又有2只小鸡吃饱了又走了。

生:还剩下了4只小鸡。

师:谁能把算式列出来?
生:8-2-2=4(教师板书)。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明明一共喂了8只小鸡,有2只小鸡吃饱了先走了,还剩6只小鸡;又有2只小鸡吃饱了又走了,用剩下的6只小鸡减去2只小鸡,还剩下4只小鸡。

师:你们会读吗?
生:(齐读)8减去2再减去2等于4。

师:该怎样算?
生:先用明明一共喂的8只小鸡,减去第一次走的2只小鸡,还剩6只小鸡;再用剩下的6只小鸡减去第二次走的2只小鸡,还剩下4只小鸡。

对比小结:像这样连着减的算式叫连减。

(板书:连减)
计算时,同连加一样先计算前两个数,得数记在心里;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最后算出结果。

3.练习
(1)“做一做“右边的题。

(强调虚线框和斜线表示的含义)
(2)练习十一第5题。

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出示猪八戒吃西瓜的图画,引导看图。

小组讨论,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三)巩固发展,深化练习
完成练习十一3、6题。

选两道典型算式,指名说出其运算步骤。

(四)归纳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本领?
(五)应用拓展,课外延伸:(略)
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是10以内数加减法的教学重点,特别是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是这节课的重点。

我根据这一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学得形象,活泼,从中自主感悟出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好的方面:
1、充分利用直观图,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运用主题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逐一出示小鸡寻觅食物的生动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出示画面的过程,并结合画面内容互相说一说,交流一下: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通过直观图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注重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

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实践活动过程。

如在巩固作用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进行一步加深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从而培养他们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在比较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时,我还可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由于个别学生平时对看图说图意的表达能力训练的少,所以对动态课件喂小鸡的过程及摆小棒的过程不会用语言表述,不会提出数学问题。

以后课堂上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