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疗常用穴位表

合集下载

人体穴位大全 (穴位别名)

人体穴位大全 (穴位别名)

人体穴位大全(穴位别名)人体穴位大全(穴位别名)人体一共有361个经穴和48个常用奇穴(注:整理512个穴位,其中包括48个常用奇穴在内的一百多个奇穴及新穴)。

针灸、推拿、按摩、刮痧以及点穴等都是通过刺激穴位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因此,熟练掌握穴位的定位,至关重要。

一个合格的临床医师必须通过多年学习和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定位方法。

为了满足广大针灸、按摩等爱好者的需要,使之能在短期内准确辨认穴位,了解其功能特点,便于自我保健和家庭自疗。

下面的穴位别名参考了几本权威的中医针灸腧穴等书籍及辞典,最后汇总而成。

(补充说明一点:有些穴位的别名虽然相同,但并非就是同一穴位,这是由于不同朝代的医师对某些穴位的命名不同所致。

)◎穴位名:◎穴位别名(音序排列)阿是穴安眠穴八风穴 :八冲穴.阴独八穴八关穴八邪穴 :八关大刺穴.八关穴白环俞穴 :环俞穴.玉环俞穴.玉房俞穴.解脊窬穴百虫窝穴 :血郄穴.百虫窠穴百会穴 :顶中央穴.三阳五会穴.顶上穴.维会穴.泥九宫穴.白会穴.岭上天满穴.岭上穴.天满穴.天蒲穴.三阳穴.五会穴.巅上穴百里穴伴星穴 :夹上星穴板门穴胞肓穴本神穴鼻交頞中穴 :鼻交穴.别交穴鼻流穴鼻通穴臂间穴臂臑穴 :头冲穴.别阳穴.颈冲穴臂中穴髀关穴秉风穴不容穴步廊穴 :步郎穴长谷穴 :循际穴.长平穴.循元穴.循脊穴长强穴 :穷骨穴.气之阴郄穴.尾骨穴.龟尾穴. 骶上穴.橛骨穴.尾闾穴.气郄穴.下极穴.为之穴.阴郄穴.胸之阴俞.畺尾穴.骨骶穴.龙虎穴.尾蛆骨穴.骶骨穴.曹溪路穴.三分闾穴.河车路穴.巅上天梯穴.鱼尾穴.尾骨下空穴.朝天岭穴.上天梯穴.尾翠穴.脊骶端穴.鱼尾长疆穴.尾骶穴臣觉穴 :巨搅穴.巨觉穴承扶穴 :肉郄穴.扶承穴.阴关穴.皮部穴承光穴承浆穴 :天池穴.鬼市穴.垂浆穴.悬浆穴.羕浆穴承筋穴 :腨肠穴.直肠穴承灵穴承满穴承泣穴 :鼷穴.面髎穴.溪穴.窌面穴.羕注穴承山穴 :鱼腹穴.肉柱穴.伤山穴.鱼肠穴.肠山穴. 鱼腹山穴.玉柱穴.鱼腰穴尺泽穴 :鬼受穴.鬼堂穴.气堂穴瘈脉穴 :资脉穴.体脉穴.资生穴冲门穴 :慈宫穴.上慈宫穴.冲脉穴.前章门穴冲阳穴 :会原穴.跌阳穴.跗阳穴.会屈穴.会涌穴. 会骨穴崇骨穴 :椎顶穴.太祖穴唇里穴 :髓空穴.下颐穴次髎穴 :中空穴攒竹穴 :眉本穴.眉头穴.光明穴.员在穴.始光穴. 夜光穴.明光穴.光明穴.员柱穴.矢光穴.眉柱穴.始元穴.小竹穴.眉中穴大包穴 :大胞穴大肠俞穴 :裂结俞穴大都穴 :太都穴大敦穴 :水泉穴.大训穴.三毛穴.大顺穴大骨空穴 :大骨孔穴大赫穴 :阴维穴.阳关穴.阴关穴大横穴 :肾气穴.人横穴大巨穴 :腋门穴.液门穴.在泉穴大陵穴 :心主穴,鬼心穴大迎穴 :髓孔穴大指甲根穴 :排行三针穴.三商穴大钟穴 :太钟穴大杼穴 :背俞穴.本神穴.风府穴.大俞穴.百旁穴. 百劳穴大椎穴 :百劳穴.上杼穴.大椎骨穴带脉穴胆囊穴 :胆囊点穴胆俞穴当阳穴 :太阳穴地仓穴 :会维穴.胃维穴地合穴地机穴 :脾舍穴.太阴郄穴.地箕穴地神穴地五会穴 :地五穴第二厉兑第三厉兑定喘穴 :喘息穴.治喘穴犊鼻穴 :外膝眼穴独阴穴 :独会穴督俞穴端正穴兑端穴 :兑骨穴.唇上端穴.壮骨穴夺命穴 :虾膜穴.惺惺穴耳门穴耳尖穴 :耳涌穴二白穴二间穴 :间谷穴.闻谷穴.周谷穴二人上马穴发际点飞扬穴 :厥阳穴.厥阴穴.厥扬穴.飞阳穴肺俞穴 :肩中外俞穴.肺念穴丰隆穴风池穴 :热府穴风府穴 :舌本穴.鬼枕穴.鬼穴.漕溪穴.惺惺穴. 鬼林穴风门穴 :热府穴.背俞穴.热府俞穴风市穴 :垂手穴凤眼穴伏兔穴 :外勾穴.外丘穴扶突穴 :水穴.水泉穴浮白穴浮郄穴府舍穴附分穴跗阳穴 :付阳穴.副阳穴.外阳穴.附阳穴复溜穴 :伏白穴.复白穴.昌阳穴.外命穴腹哀穴 :肠哀穴.肠屈穴腹结穴 :腹屈穴.肠结穴.肠窟穴.临窟穴.阳窟穴. 腹出穴腹通谷穴 :通骨穴.通谷穴肝俞穴 :肝念穴膏肓穴高血压点膈关穴 :阳关穴膈俞穴 :七焦之间穴公孙穴关冲穴关门穴 :关明穴关仪穴关元穴 :关原穴.次门穴.丹田穴.大中极穴.大中穴. 下纪穴.三结交穴.腋门穴.大海穴.溺水穴.昆仑穴.持枢穴.五城穴.脖胦穴.子处穴.血海穴.命门穴.血室穴.下肓穴.气海穴.精露穴.利机穴.大氵困穴.子户穴.胞门穴.产门穴.子宫穴.子肠穴.肓之原穴关元俞穴光明穴归来穴 :溪穴.豁谷穴.溪谷穴海泉穴颔厌穴合谷穴 :虎口穴.含骨穴.含口穴合阳穴和髎穴 :禾髎穴.耳禾髎穴鹤顶穴 :膝顶穴横骨穴 :下极穴.屈骨穴.髓空穴.下横穴.曲骨穴. 屈骨端穴.曲骨端穴洪音穴 :旁廉泉穴后顶穴 :交冲穴后溪穴后腋穴 :后腋下穴虎口穴华盖穴滑肉门穴 :滑肉穴.司天穴.滑幽门穴肓门穴肓俞穴 :盲俞穴.子户穴环跳穴 :枢中穴.枢合中穴.环谷穴.髋骨穴.膑骨穴. 分中穴.环各穴.髀枢穴.髀厌穴.髀压穴。

中医理疗穴位之乳腺增生

中医理疗穴位之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
一、病因病机
乳腺增生又称为“乳癖”,是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肿块。

本病多和情志因素所导致的肝郁气滞,痰湿阻滞等因素有关。

二、配穴
屋翳穴(双侧):位于胸部,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5指宽处。

乳根穴(双侧):位于胸部,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

膻中穴: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太冲穴(双侧):位于足背侧,当第1、2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丰隆穴(双侧):位于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

三、原理
屋翳穴、乳根穴为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膻中穴为任脉上的穴位,可以疏通胸部气血;丰隆穴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可以健脾利湿,化痰消结;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可以疏通肝气。

手掌特效穴位图解

手掌特效穴位图解

手掌汇集了人体的一半的经络,整个手掌有几十个穴位与五脏六腑都有着密切联系,这些器官在手掌均有对应的代表区域,即为反射区,手掌反射区是整个人体的缩影,是人体各器官相对应的神经点,从这些反射区出现的异常现象可诊断出人体组织器官疾病动态。

可见手对整个人体的重要性,加强反射区的有效刺激就是对人体重要的保健。

手掌气血循环仪可针对手掌穴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及气血运行、增强五脏六腑功能。

活化细胞促进新陈代谢,纤体排毒可有效分解体内多余脂肪细胞、畅通皮脂腺分泌、减少局部脂肪积聚并增加淋巴回流及胶原蛋白再生,让体内毒素经汗腺与排泄系统迅速排出。

按照中医“五行”学说,大拇指属土,主脾胃,循行肺经;食指属木,主肝胆,循行大肠经;中指属火,主心与小肠,循行心包经;无名指属金,主肺与大肠,循行三焦经;小指属水,主肾,循行心经和小肠经。

人体最重要的12条正经,在手掌上有6条。

手掌上相应的穴位有28个。

认真按摩这些穴位,手疗按摩不仅可以起到保健及辅助理疗全身的疾病的作用,(手针掌侧穴位请参见附图)还能补充足疗的不足之处。

1.胃肠穴: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针对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病。

2.疟疾穴:位于第一掌骨与腕关节结合处,大鱼际,桡侧缘,针对疟疾发热。

3.哮喘、咳嗽穴:手掌食指掌指关节尺侧,针对支气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

4.哮喘新穴:位于掌面第四、五掌关节间,针对哮喘。

5.扁桃体穴(鱼际点):位于掌面第一掌骨尺侧中点,针对扁桃体炎、喉炎。

6.夜尿穴: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针对夜尿、尿频。

7.足跟痛穴:位于胃肠点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针对足跟痛。

8.定惊穴:位于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针对高热、惊厥。

9.急救穴: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缘二分许,针对昏迷、中暑。

10.肺穴: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针对呼吸系统疾病。

11.大肠穴:位于掌面,食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针对胸腔、盆腔疾患。

人体36个致命穴位的神奇功效

人体36个致命穴位的神奇功效

人体36个致命穴位的神奇功效人体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意思是在遭受点击或击打后如果不及时救治,会有性命之忧之处。

其实死穴就是人体中一些特殊的穴位,因为死穴处于人体位置的解剖特点及特殊作用,有的穴位有大动脉经过,有的穴位下有神经组织有的离内脏较近,这些因素都会使这些穴位在遭受突然而强大的外力作用时更易出危险,甚至夺人性命。

但养生理疗手法轻柔,按摩师平时按摩经常按摩到,且辅助治疗效果很好。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1、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联系脑部: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

百脉之会,贯达全身。

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

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

主治: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脱肛等注意:此穴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2、神庭神庭,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别名发际。

属督脉。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在左右额肌之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泪出,目翳,雀目,鼻渊,鼻衄,癫狂,痫证,角弓反张。

平刺0.3~0.5寸;可灸。

注意:此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3、太阳穴太阳穴是奇穴,位置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

按摩时首先调整好身体姿势,坐站皆可,但要身体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情绪稳定,精神集中。

一般都采坐姿。

坐或站好后将手掌搓热,贴于太阳穴,稍稍用力,顺时针转揉10—20次,逆时针再转相同的次数。

也可以将手掌贴在头上,以拇指指肚分别按在两边的太阳穴上,稍用力使太阳穴微感疼痛,然后,顺逆各转相同的次数。

一般按摩的次数可多可少,可以自己按照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人体穴位图解大全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

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

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常见病穴位按摩:1.扁桃腺疼痛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

“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

中医理疗穴位之呕吐

中医理疗穴位之呕吐

呕吐
一、病因病机
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

急性胃炎、贲门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胆囊炎、胰腺炎等病,均可产生呕吐症状。

在中医辨症中胃气上逆就会发生呕吐。

导致胃气上逆的原因很多,如风、寒、暑、湿等邪气侵犯脾胃;过多的食用生冷、肥腻的食物损伤脾胃;因为情绪原因损伤肝脏,间接损伤脾胃;体内痰湿过重也可以发生呕吐。

二、配穴
中脘穴: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

内关穴(双侧):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3指宽处。

足三里穴(双侧):该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4指宽,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三、原理
中脘穴可以和胃行气,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内关穴可以宽胸理气,缓解呕吐的症状;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可以疏理胃肠气机,治疗胃部疾病。

60个常用穴位定位、主治、操作

60个常用穴位定位、主治、操作

60个常用穴位定位、主治、操作1.急性腰椎痛穴位:人中。

特点:开通闭塞,清热祛风。

用针:2寸针,在腰椎痛部位的对侧向迎香穴水平运针。

方法:站立位,进针寸,轻轻用针刺激,直至患者感到疼痛。

边捻针边让患者弯腰,至最大幅度时再回到直立位,同时向相反方向运针。

反复操作2—3次,疼痛很快就会消失。

按:本人不同意这种所谓穴性的说法,穴位不像中药一样有寒热温凉偏性及以偏治偏达到治病目的,穴位主治跟腧穴不同分布、机体功能状态、施用工具甚至医师功夫水平等等关系很大。

个人认为以药性定穴性是歧途!本人常用手背部腰痛一、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立竿见影,两穴同用效更大。

2.急性视神经炎穴位:光明。

特点:清肝明目,消肿镇痛。

治疗眼睛发痒疼痛、白内障、夜盲症、青盲及偏头痛。

用针方法:采用2寸针,直刺寸,提插捻转,轻运针以导气,留针15—20分钟。

3.急性咽炎有两种治法:(1)耳背静脉放血,在耳背选取最明显的静脉,用指端搓揉以引气,拇食指固定该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几滴血即可。

按:耳尖放血亦极效,配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效更佳。

(2)穴位针刺额中穴,在印堂和神庭的中点。

采用寸针,刺向印堂。

进针3/4寸,提插20秒钟,患者平卧留针30分钟。

按:本法疗效确彰,有人以此法治疗白喉极效!4.急性结膜炎用针方法:患侧耳尖,用三棱针刺耳尖,挤出3—5滴血即可。

5.闭经穴位:上窷。

用针方法:用寸针,直刺入骶后孔。

尽可能确定行经的时间,如果不能,建议选择女性感觉不舒服或感觉心情不好的日子。

患者站立,双脚微分,双肘支于桌上,以使耻骨和下腹部不受任何挤压,进针前医生应按压患者腹部5—8次,按下时要缓,放开时要快,这样可以对子宫产生有效刺激。

进针1寸,顺时针捻转至最大幅度,留针,直至患者感到子宫收缩,反复操作3次。

两侧穴位都要针刺。

注意月经后25天再进行治疗。

按:与后面22痛经的治疗互参,二者操作有何异同之处另长强治疗闭经亦极效,二者应都是针对继发性者,原发性闭经难治。

人体162个常用穴位介绍,附高清图,只发一次,需要的收好了!

人体162个常用穴位介绍,附高清图,只发一次,需要的收好了!

人体162个常用穴位介绍,附高清图,只发一次,需要的收好了!大家好,我是中医老李,今天为大家带来人体162个常用穴位介绍,分三个部分:一:100个《穴位功效大全》,简单介绍!二:22个最常见的穴位汇总,配高清图!三:《40个常见病穴位按摩大全》,详细介绍!整理了很长时间,算是非常全面了,只发一次,有需要的朋友收好了!一:100个《穴位功效大全》,简单介绍!1.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2.万能穴——合谷3.长寿穴——足三里4.消气穴——太冲5.强胃穴——足三里6.腰痛穴——飞扬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9.补肾穴——太溪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11.补血穴——血海12.止咳穴——极泉、尺泽13.皮肤病穴——曲池14.消炎穴——商丘15.耳鸣穴——少海16.颈椎病穴——天窗17.膝痛穴——内关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21.护膝穴——曲泉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23.糖尿穴——地机24.牙痛穴——合谷、肩井25.胆结石穴——中渎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27.恐惧病穴——太溪28.治痘穴——太冲、曲池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30.雀斑穴——丝竹空31.眼袋穴——承泣32.鱼尾纹穴——瞳子髎33.噩梦穴——厉兑34.肚子痛穴——下巨虚35.胃肠炎穴——天枢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37.嗓子失声穴——大钟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39.减肥穴——带脉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42.糖尿病穴——腕谷43.扭伤穴——大包44.厌食、脱发穴——太溪45.便秘穴——带脉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47.脑血管穴——瘛脉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49.手麻穴——支正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52.美容穴——天容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56.咳喘穴——中府57.夜间咳嗽穴——鱼际58.补气穴——经渠、气海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60.明目穴——中渚61.乳腺炎穴——天池62.白发穴——浮白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64.晕车穴——关冲65.疲劳穴——液门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67.高血脂穴——环跳68.腰酸穴——风市69.化痰穴——丰隆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71. 抽筋、扭筋穴——阳陵泉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74.鼻出血穴——内庭75.痛经穴——蠡沟、带脉76.口腔溃疡穴——间行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78.腰背痛穴——委中79.肌肉萎缩穴——大都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81.痛风穴——复溜、筑宾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84.老花眼穴——光明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86.冠心病穴——云门87.肾结石穴——筑宾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89.电脑病穴——天窗90.甲亢穴——天柱91.中风穴——百会92.水肿穴——承浆93.口眼歪穴——颊车94.老人痴呆穴——老人穴95.静脉曲张穴——太渊96.黄褐斑穴——天容987.耳炎穴——前谷98.中暑穴——十宣、人中99.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100.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二:22个最常见的穴位汇总,为自己、为家人收配高清图1、百会穴---平肝宁神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治疗儿童发烧发热的穴位按摩(图文并茂,非常实用)

治疗儿童发烧发热的穴位按摩(图文并茂,非常实用)

治疗儿童发烧发热的穴位按摩(图文并茂,非常实用)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

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外感风寒发烧,可采用以下四种推拿方法,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

1.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2、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3、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穴位: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4、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

穴位: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

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带图)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带图)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80 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 寸1 上肢病证2腹痛、腹泻3 齿痛,颊肿直刺0.8-1.2 寸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1 上肢病证2 热病3 高血压4 癫狂5 肠胃病5 五官热性病6 皮肤外科(瘾疹,湿疹,瘰疬)直刺0.5-1.0 寸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肉上部中央,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陷处1 上肢病证2 瘾疹直刺0.8-1.5 寸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1 局部病证(鼻塞,鼻衄,口歪)2 胆道蛔虫症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 寸地仓口角旁约0.4 寸,上直对瞳孔局部病证(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刺或平刺0.8 寸,可向颊车穴透刺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1 面口病2 耳部疾病直刺0.5-1.0 寸,留针时不可张口头维额角发际上0.5 寸,头正中线旁4.5 寸头目病(头痛,目眩,目痛)平刺0.5-1.0 寸听宫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张口呈凹陷处1 耳聋,耳鸣,聤耳2 齿痛直刺1.0-1.5 寸留针须张口攒竹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1 目部疾病2 头痛、眉棱骨痛3 呃逆向眉中或眼眶平刺或斜刺0.5~0.8 寸。

禁灸天柱肺俞后发际正中直上0.5 1 后头痛、项强、肩背寸,腰痛痹证旁开1.3 寸 2 鼻塞斜方肌外侧凹陷中 3 癫狂痫4 热病直刺或斜刺0.5 ~0.8 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第3 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1 肺疾2 肺阴虚证(盗汗,骨蒸潮热)斜刺0.5-0.8 寸膈俞第7 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第12 胸椎棘突下,胃俞旁开1.5 寸1 上逆证(呕吐,呃逆,气喘)2 贫血3 瘾疹,皮肤瘙痒4 潮热,盗汗胃疾斜刺0.5 ~0.8 寸斜刺0.5-0.8 寸肾俞第2 腰椎棘突下旁开1.5 寸1 肾虚病证2 泌尿生殖系统病3 妇科病直刺0.5-1 寸第4 腰椎棘突下大肠俞旁开1.5 寸1 腰腿痛2 胃肠病证直刺0.8 ~1.2 寸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在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第2 骶后孔中腘横纹中央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脊旁开3 寸腓肠肌二肌腹凹陷的顶端处,委中与昆仑连线之中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外踝直下方凹陷中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 寸1 妇科病2 小便不利3 遗精4 疝气5 腰骶痛、下肢痿痹1 腰及下肢病证2 腹痛,急性吐泻3 小便不利、遗尿4 丹直刺1-1.5 寸,或点刺出血毒。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功用] 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天枢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儿科学基础
1、儿科基础知识:小儿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2、儿科诊断基础:小儿常见病的四诊(望闻问切)
十天
小儿推拿基础
小儿推拿适应症、禁忌症、基本要求、推拿处方、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详解及实际操作,老师一对一指导;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操作、功效及主治。
小儿推拿临床运用
常见病及疑难病证治疗:
小儿推拿
全科班
小儿推拿中级+小儿推拿高级+一天校内真人小儿模特实操
+5天免费中医门诊实习+中医药博物馆游学
【证书】国家人社部双认证康复理疗师小儿推拿证书
【复训】一年之内免费复训
小儿推拿中级班3980(前10名送小儿推拿证书+开店扶持)
报名资料
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复印件、个人近照(2寸蓝底照片4张以及电子版照片)
【小儿推拿高级班】招生简章
【招生对象】
以小儿推拿为职业者、获取小儿推拿专业资格者、增加小儿推拿专业技能者、为自己宝宝治疗保健者、小儿推拿爱好者。如医生、护士、医学院校毕业生等。
宋《苏沈良方》中有掐法治疗脐风口撮等症;
明清已有小儿推拿专科, 小儿推拿著作有30余种;
小儿推拿于2013年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小儿推拿至今兴起
【小儿推拿的核心优势】

(中医理疗)一览表[含图谱]

(中医理疗)一览表[含图谱]

本院中医理疗项目一览表1、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器理疗):30-35分钟【30分钟必停,以减少次数】Bid20元/次xBid;x3-4-5-7天2、牵引:用于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颈椎病。

年纪大或骨质疏松不能牵引。

30分钟一次【太胖(大)、太瘦(小)的因捆绑不利,效果差,一般没有使用】一般Qdx(5-7天):21元/次,Qdx7天。

3、刮痧:病房:8元/次,每7天一次;门诊:10元/次,每7天一次。

(以痧消为度)。

4、/拔罐:8元/次(病房);门诊20元/次。

Q3dx3次(基本上每3天一次)(以痧消为度)。

5、针灸:门诊:20元/次,现已经涨到26元/次。

Qdx7天(星期六、星期日:一般休息不进行)住院:16元/次。

Qdx7天;要考虑次均1200元左右。

6、艾灸:16元/次,qdx7天。

7、中药饮片:20-30元/付(不能够超过40元/付)。

患者带回家,自行加工服用;或每付2元(给本院煎熬加工费)8、神灯16元/次,城乡居民不报销,职工不报。

30-60-90分钟,温度30度。

把握距离与时间,以免烫伤。

注意事项:高血压病人,颜面部,头颈部禁止照射!以免脑溢血。

9、电针:16元/组,两个穴位为一组,每加一组加3元。

10、住院护理费如下:床位费:20元/天护理费:6元/天治疗费:3元/天材料费:2元/天总共费用:31元/天理疗时,每天100元左右。

11、禁忌症:严重高血压、心脏病、传染病、出血性疾病【月经期】、恶性肿瘤等均不用此法中医理疗。

儿线状IgA大疱性皮病B.获得在大疱性表皮松解症U疱揍样皮炎❷口.大疱性类天疱疮E.寻常型天范疮A.属屑病•B.扁平菩斡口一季麻疹E.隼样肉芽肿E 此题图片取它《中国皮肤病性病图鉴》第2版P501图35-1-8芭样肉芽肿斑法期。

5017-03-13坛子[]36MF201S-05-21西三环吴彦祖20B 肯定不51寸 2017-05-12YS21麻风也己以这种应度,没有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橙当,让人乱猜吧?2017-05-21臼灵举报力0回县应该定E 吧2017-06-21日灵臼0E ,此题图片取巨《中国皮肤病性病图鉴》第3版陷团图3G-1-6音样肉芽肿母史期. 2017-03-13坛子害率解圻与登记•A氏酒道鼻:匚薮面翠地住狼痘C口给节病《人工反炎。

中医理疗项目一览表

中医理疗项目一览表

中医理疗项目一览表
经络穴位导引推拿:
作用:快速输注气血能量,疏通整体经络,除粘连,除痉挛,滑利关节等。

适宜人群:各种颈,肩,腰,腿痛,,经络不通,关节痛,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疲劳乏力,失眠等亚健康人群;
针灸刺络奇特疗法:
作用: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增强抗病功能,调整脏腑功能及治疗各种病痛; 适宜人群:免疫力低下,心慌,头痛,胃胀,胃痛,尿频,急,,肾脏保养,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扭伤,劳损等;
砭石,高原天然牛角,刮痧疗法:
作用:排毒,净化血液,调整阴阳平衡;
适宜人群:头痛,感冒,各种经络瘀阻等亚健康人群;
艾熏培补元阳疗法:
作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强肾;强固元气,卵巢保养; 适宜人群:除实热症以外的亚健康人群;
群罐循经排毒疗法:
作用:排除皮部,经络,脏腑毒素,祛除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 适宜人群:免疫力低下,易感冒,寒,湿,热症及亚健康人群; 中医神奇藏火疗法: 作用:快速镇痛,消炎,消肿;
适宜人群:肩周炎,颈椎病,腰腿酸痛,风湿等症状;
中医针灸淋巴排毒疗法:
作用:增强身体免疫能力,排毒通络,预防乳腺增生; 适宜人群:广大女性及亚健康人群;
中医针灸,肾脏,卵巢保养疗法:
作用:补气血,祛瘀阻,培元阳;
适宜人群:腰酸腿软,头晕失眠,精力不集中,腹部不适等亚健康人群。

中医理疗项目

中医理疗项目

一、头部理疗项目时间:20分钟价格:30元/次疗程卡:280元/10次头部的理疗手法主要以人体经络,头部的循行路线进行,点按经络穴位为主,施术进行理疗头部的各种疾病,达到祛除疾病,恢复健康。

作用:开窍醒目,提神醒脑,清除疲劳,点穴开筋,补泻经气,祛散风寒,通经活络,调和阴阳的作用。

适应症: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失眠健忘,头眩昏,感冒二、肩颈理疗项目时间:45分钟价格:100元/次疗程卡:1200元/15次肩颈的理疗主要以中医正骨推拿手法为主来政治理疗肩颈部各种疾病,通过中医的正骨推拿保守理疗法,配合中草药的熏蒸、洗来理疗,加上正骨手法推拿,以达到理筋、顺气、整复关节错位,祛除疾病,康复身体的目的。

作用:通过手法理疗可疏通经络,缓经止痛,加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整复椎体移位,解除神经压迫,松懈肌肉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的作用。

功效适应症:颈肩背的酸痛,麻木,肩周炎,颈椎病等三、腹部理疗项目时间:60分钟价格:120元/次疗程卡:1000元/10次腹部理疗主要以胸、腹部的经络走向,任脉,肾经,胃经,脾经,来进行施术推拿理疗。

作用:调理肠胃,循肠排毒,调节内分泌系统,恢复消化系统,正常功能腹部理疗功效:有结肠排毒的功效,对脾胃不适,腹痛,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等。

四、肾部保养理疗项目时间:60分钟价格:120元/次疗程卡:1700元/15次肾部保养理疗以疏通人体背部督脉,膀胱经,肾部的循行经络理疗手法为主,加上肾部的中草药精油配方施于理疗推拿,以达到疏通人体肾部的经脉,通畅祛除疾病保养肾部增强肾部功能正常顺利康复。

作用:增强体质,强腰脊,补肾气,强筋肾骨,通筋活络,疏通为主要目的,肾部,膀胱经脉。

适应症:腰肌劳损,腰痛,腰部肌肉损伤,肾虚等。

工具:肾部保养精油,竹罐,清调补五、腿部理疗项目时间:60分钟价格:100元/次疗程卡:1200元/15次(单腿)腿部理疗主要以针灸,中医正骨推拿理疗手法加上中草药的理疗相结合为主,沿人体脚部的循环经络穴位进行施术中医推拿,达到理疗脚部的各种疾病祛除,使腿部,经络气血通畅恢复正常功能,顺利康复进行。

老年人保健手法及穴位

老年人保健手法及穴位
拿肩部肌肉。两侧交替进行。
9、 揉捏臂:一手放在对侧臂上,上下反复揉捏,先内侧 后外侧,两侧交替进行。
10、 按揉腹部:两手重叠放在腹部,反复按揉,范围由小 到大,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11、 捶打腰:两手分别放在同侧腰部,由上而下反复搓揉。 然后,变掌为拳,反复捶打腰部。
12、 捏小腿: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两手拇指向内, 四肢向外,上下反复揉捏,两侧交替进行。
善病变部位的营养代谢和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常用 于治疗髌骨张腱末端病。
拨法(分筋、拨筋)
用双手的拇指指端陷压于一定部位上,适当用力作与 韧带或肌纤维垂直方向来回拨动的手法为拨法。具有 分离粘连,消肿散结,解痉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 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损伤。拨与揉结合,即拨揉是 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4、 揉太阳穴:两手拇指放在两侧太阳穴上,反复按揉,先顺时针,后逆时 针。
5、 揉擦鼻根:两手拇指或食指放在鼻根两侧上下反复揉擦。 6、 揉风池穴:两手拇指放在枕后风池穴处,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放在头两侧,
反复按揉。 7、 擦颈项:两手掌心搓热后,放在颈后部来回揉擦,直至颈项部皮肤发热。 8、 捏拿肩:一手放在对侧肩部,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反复揉捏、提
拿法
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 面着力,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有节律 的提拿揉捏为拿法。具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 开窍提神,缓解痉挛等作用。主要用于颈项、肩背及四肢 部。临床上常拿风池等穴位及颈项两侧部位,治疗外感头 痛;也用于运动过程中振奋精神,是穴位按摩的常用手法。 动作要领
下面介绍几种老年人实用按摩方法:
1、 干洗脸:两手掌心相搓,搓热后像洗脸那样反复摩擦脸部,先顺时针, 后逆时针,直至脸部发热。

背部穴位分布和作用

背部穴位分布和作用

背部穴位分布和作用背部穴位在中医理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包括督脉穴位、膀胱经穴位、华佗夹脊穴、膏肓俞、魄户穴和神堂穴等。

了解这些穴位的分布和作用,有助于提高按摩、针灸等理疗手段的疗效,促进身体健康。

督脉穴位督脉是人体重要的一条经络,起于胞宫,沿着脊柱向上走行,最终到达脑部。

督脉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百会、神庭、风府、大椎等,这些穴位具有调节脏腑功能、补虚扶正的作用。

在按摩、艾灸等理疗方式中,常利用督脉穴位来调和气血,温煦脏腑。

膀胱经穴位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一条经络,从头到脚贯穿身体,其上分布着诸多穴位。

在背部,膀胱经主要沿着脊柱两侧走行,其上的穴位如肺俞、肝俞、脾俞、肾俞等,具有调节相应脏腑功能的作用。

同时,膀胱经还主司人体之阳气,按摩、艾灸膀胱经穴位可调和阴阳平衡。

华佗夹脊穴华佗夹脊穴是位于脊柱两侧的一组穴位,具有调理脏腑、平衡气血的作用。

华佗夹脊穴对于改善各种脊柱病变、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内科杂症有显著效果。

在背部,华佗夹脊穴位于膀胱经和督脉之间,对于缓解背部疼痛、改善循环不畅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膏肓俞膏肓俞是位于背部的一组穴位,具有调理免疫系统、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

膏肓俞对于改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症状有良好效果,同时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在临床理疗中,膏肓俞常常用于治疗久病体虚、气喘吁吁、神经衰弱等症状。

魄户穴魄户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调理肺脏的重要穴位。

魄户穴具有宣肺平喘、滋阴养肺的功能,对于改善咳嗽、气喘、支气管炎等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同时,魄户穴还能增强人体对氧气的吸入能力,提高肺功能。

在临床理疗中,魄户穴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气喘等疾病。

神堂穴神堂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

神堂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功能,对于治疗胃痛、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具有良好效果。

同时,神堂穴还能改善心悸、胸闷等心血管疾病症状。

在临床理疗中,神堂穴常用于治疗胃痛、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等脾胃相关的病症。

足底按摩穴位图解和按摩方法大全精华文档

足底按摩穴位图解和按摩方法大全精华文档

足底按摩穴位图解和按摩方法大全足底按摩中医理论记载,人有“四根”即耳根、鼻根、乳根和脚根,其中以脚根为四根之本。

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可见脚对人体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的《足心篇》更是简述了脚底按摩原理:人体器官脏腑各部位在脚底都有反射区,用按摩刺激反射区,通过血液循环、神经传导,能调节机能平衡,恢复器官功能,收到祛病健身之效。

脚底按摩确实好处多多,所谓足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不但集中了人体各器官的神经反射区与穴位,它还是人体的阴晴表,能很准确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经常对脚底进行正确的按摩,有利于缓解疲劳,消除病痛。

其实,足底按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常走石子路,没看见一些公园、小区经常铺些鹅卵石的小径吗?这正是为喜欢散步的人准备的。

足底按摩对慢性病人的助益最大,例如糖尿病、肾病、心脏病、体质虚弱者等,进行脚底按摩后,均有显著疗效。

长期走石子路按摩脚底穴位是有益无害的,特别是老年人只要坚持定可延年益寿。

当然,如果晚上睡觉前配合热水泡脚二十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自己的足底效果更佳。

这样的按摩,可以用拇指的罗纹面、食指和中指的指间关节对反射区进行按柔点压,也可以使用一些光滑的塑料棒刺激反射区。

足底按摩一般以压痛反应比较强的部位为治疗重点,按照先主要区域再次要区域的顺序进行按摩。

推荐脚底按摩——自我保健好方法手法一(预备式):预备式,即是指脚底按摩前准备的基本手法,具有舒暖,暖身的作用。

程序如下:1、清洁法准备温水,先将脚底浸湿,并加以清洗。

其用意是重在脚底按摩进行时应有的卫生,温水则有能让血液循环的好处,小腿以下的浸泡效果更好。

2、热敷法:用毛巾热敷脚底,其用意在于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舒缓紧张的脚部肌肉。

如无浸泡设备,热敷也可以作为清洁用途。

3、轻檫法:手指轻轻地擦,适用于脚的部位。

可扩张脚底表皮微血管,加速血液与淋巴循环,放松精神;向心脏轻擦,有助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减轻心脏负担。

4、揉捏法:揉捏法的揉,以拇指指腹在肌肉或皮肤表面做单项旋转式的运动摩擦;捏为拇指于食指所构成一个捏的动作。

(中医理疗)一览表[含图谱]

(中医理疗)一览表[含图谱]

本院中医理疗项目一览表
============================================================================
30-35分钟【30分钟必停,以减少次数】Bid
20元/次xBid;x3-4-5-7天
用于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颈椎病。

年纪大或骨质疏松
不能牵引。

30分钟一次【太胖(大)、太瘦(小)的因捆绑不利,效果差,一般没有使用】
一般Qdx(5-7天):
21元/次,Qdx7天。

8元/次,每7天一次;门诊:10元/次,每7天一次。

(以痧消为度)。

8元/次(病房);门诊20元/次。

Q3dx3次(基本上每3天一次)(以痧消为度)。

20元/次,现已经涨到26元/次。

Qdx7天(星期六、星期日:一般休息不进行)
16元/次。

Qdx7天;要考虑次均1200元左右。

元/次,qdx7天。

20-30元/付(不能够超过40元/付)。

患者带回家,自行加工服用;或每付2元(给本院煎熬加工费)
分钟,温度30度。

把握距离与时间,以免烫伤。

注意事项:高血压病人,颜面部,头颈部禁止照射!以免脑溢血。

3元。

床位费:20元/天
护理费:6元/天
治疗费:3元/天
材料费:2元/天总共费用:31元/天
理疗时,每天100元左右。

严重高血压、心脏病、传染病、出血性疾病【月经期】、恶性肿瘤等均不用此法中医理疗。

史上最全!人体最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建议收藏)

史上最全!人体最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建议收藏)

史上最全!人体最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建议收藏)人体头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头维穴的作用:治疗目痛、眼跳、头痛上关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下关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翳风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颊车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颧髎穴的作用: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大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神庭穴的作用:治疗头痛、鼻病阳白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丝竹空穴的作用: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睛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诸疾患四白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巨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水沟穴的作用:治疗昏迷、中暑、休克上星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痛、鼻痛攒竹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瞳子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迎香穴的作用: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禾髎穴的作用: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地仓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承浆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璇玑穴的作用:治疗咳喘、咽喉肿痛神藏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华盖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满膻中穴的作用:治疗气短、哮喘、噎嗝鸠尾穴的作用:治疗胃痛、呕吐、气喘、胸满上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梁门穴的作用:治疗胃肠胀痛、腹泻、不思饮食中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气喘下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水分穴的作用:治疗水肿、肠鸣、腹痛、腹胀神阙穴的作用: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气海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水肿中极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下腹痛、水肿曲骨穴的作用:治疗遗精、赤白带、尿闭横骨穴的作用: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人迎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缺盆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满、项强水突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云门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喘息、胸闷气舍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咽食不利、颈项强痛气户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肋胀痛中府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喘息、胸痛灵墟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神封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期门穴的作用: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不容穴的作用: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血、咳嗽章门穴的作用: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太乙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天枢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水肿、月经不调大横穴的作用:治疗腹泻、便秘、小腹痛、胃下垂外陵穴的作用:治疗脐周痛带脉穴的作用:治疗妇女经带病、腰肋痛水道穴的作用:治疗小腹胀满、尿闭、腹水、精索及睾丸痛府舍穴的作用:治疗腹痛气冲穴的作用: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女经漏胎产诸症冲门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尿闭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定喘穴的作用:治疗哮喘肩中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肩外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穴的作用: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秉风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肩凝天宗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臑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臂酸痛魂门穴的作用: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脾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三焦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气海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痔疮关元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便秘、腹泻、腹胀膀胱俞穴的作用: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秩边穴的作用: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白环俞穴的作用: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商阳穴的作用:治疗手痛麻、脑充血少商穴的作用: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阳溪穴的作用:治疗手痛麻、耳目齿痛阳池穴的作用:治疗感冒、上肢、手腕关节炎支沟穴的作用:治疗大便秘结、手足倦怠四渎穴的作用:治疗齿痛、肘臂痛手三里穴的作用:治疗齿痛、半身不遂肩髃穴的作用: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身不遂曲垣穴的作用:治疗神经痛、肩部麻痹肩髎穴的作用: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麻痹肩贞穴的作用:治疗肩关节炎、上肢麻痹臂臑穴的作用:治疗颈椎病、手臂不举消泺穴的作用:治疗颈痛、麻痹、头痛清冷渊穴的作用:治疗肩痛、头痛天井穴的作用:治疗喘息中魁穴的作用:治疗手指不伸少泽穴的作用:治疗口干、前臂痛、小指痛、头痛液门穴的作用:治疗手臂痛、头痛、齿痛伏兔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腰痛、胸痛阴市穴的作用:治疗腿痛、水肿、糖尿病梁丘穴的作用:治疗膝部麻痹犊鼻穴的作用:治疗脚气、膝关节痛麻、水肿丰隆穴的作用:治疗下肢痉挛、痛麻下巨虚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贫血解溪穴的作用: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冲阳穴的作用:治疗胃胀、足麻痹陷谷穴的作用:治疗胸胀痛、盗汗内庭穴的作用:治疗腿肿、头痛、转筋箕门穴的作用:治疗腿痛、生殖器病环跳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筋活血血海穴的作用:治疗一切血病、妇科病阴谷穴的作用:治疗膝痛、阳痿、带下风市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木阴陵泉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腰病中渎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麻痹、下肢病地机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麻、胃肠病阳陵泉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关节炎足三里穴的作用:治疗脚气、麻痹漏谷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神衰、脊髓病三阴交穴的作用: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三阳交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颈椎痛阳辅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悬钟穴的作用:治疗手足不遂、一切骨病复溜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太溪穴的作用:治疗四肢麻痹照海穴的作用:治疗下肢病、肾病公孙穴的作用:治疗一切疾病环跳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经活血、神经痛承扶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殷门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中封穴的作用:治疗全身麻痹、腰痛、遗尿冲阳穴的作用:治疗胃胀、足麻痹足临泣穴的作用:治疗全身麻痛、眩晕陷谷穴的作用: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太冲穴的作用:治疗腰痛、调经内庭穴的作用:治疗腿肿、头痛、转腹行间穴的作用:治疗便秘、腹痛、腰痛侠溪穴的作用:治疗耳聋、头晕痛、下肢麻痹厉兑穴的作用:治疗足痛、脑贫血、麻痹多梦。

鸽体常用穴位介绍

鸽体常用穴位介绍

鸽体常用穴位介绍1. 鸽体穴位概述鸽体常用穴位是中医理疗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经络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效果。

鸽体穴位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鸽体穴位及其功效。

2. 三阴交穴穴位位置: 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缘上3寸。

: 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缘上3寸。

穴位功效: 三阴交穴有活血调经、益肾养颜的作用。

经常按摩三阴交穴可以缓解经期不调、经痛等问题,还有助于调理内分泌,改善皮肤并提高肌肤的弹性。

: 三阴交穴有活血调经、益肾养颜的作用。

经常按摩三阴交穴可以缓解经期不调、经痛等问题,还有助于调理内分泌,改善皮肤并提高肌肤的弹性。

3. 风池穴穴位位置: 位于颈部,约在头颈交界处,两侧枕骨外侧突起处。

: 位于颈部,约在头颈交界处,两侧枕骨外侧突起处。

穴位功效: 风池穴有散风清热的作用。

鸽体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头痛、偏头痛、颈椎病等问题,还能够帮助调节气血流通,提高头部的供氧供血,有助于提神醒脑。

: 风池穴有散风清热的作用。

鸽体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头痛、偏头痛、颈椎病等问题,还能够帮助调节气血流通,提高头部的供氧供血,有助于提神醒脑。

4. 足三里穴穴位位置: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缘直下4指处。

: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缘直下4指处。

穴位功效: 足三里穴是调和全身气血的要穴。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对于调节脾胃功能和改善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有很好的效果。

: 足三里穴是调和全身气血的要穴。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对于调节脾胃功能和改善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有很好的效果。

5. 合谷穴穴位位置: 位于手背远端第一、二掌骨之间的凹陷处。

: 位于手背远端第一、二掌骨之间的凹陷处。

穴位功效: 合谷穴是通经活络的穴位,它有温通经脉、理气活血的作用。

经常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手臂酸痛、压力过大、失眠等问题,还能够提高免疫力,增加抵抗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理疗常用穴位一览表
1、颈椎病:
常用穴位有:阿是穴、天柱穴、后溪穴、申脉穴。

神经根型颈椎病:落枕穴、后溪穴、手三里、尺泽、小海、华佗夹背穴。

脊髓型颈椎病:绝骨穴、昆仑穴、足三里、阳陵泉、次口穴、肾俞穴、大抒穴
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常用穴位:安眠穴、内关穴、神门穴、三阴交、
太溪穴、阴维、阳维。

2、肩周炎:
天宗穴、肩髃穴、肩井穴、曲池穴、条口穴、三间穴、后溪穴、鱼肩穴
3、腰椎间盘突出症:
悬抠、命门、腰阳关、腰俞、腰眼、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胞盲、秩边穴、
承扶、殷门、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环跳穴、风市穴、阳陵泉
4、膝关节炎
阳陵泉、阴陵泉、犊鼻穴、足三里、梁丘穴、血海穴、委中穴、承山穴。

5、中风,偏瘫
上肢穴:肩髃、臂臑、曲池、内关、合谷、后溪、
下肢穴:风市、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6、面瘫:
地仓、颊车、印堂、阳白、太阳、四白、迎香、承浆、翳风、合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