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表
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申报表
附件2:
江苏省高等学校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
推荐学校:***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名称:江苏省淮安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培训研究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指导项目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指导教师:联系电话:申报日期:
江苏省教育厅制二○一二年五月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20**年学校推荐项目一览表
学校名称:(公章)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注:1. 项目主持人为两人时,请按顺序填写主持人姓名和专业。
2. 项目所属专业门类请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本科和高职专业目录填写。
3. 请以Excel形式报送推荐项目一览表。
8。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一、理念深化选题此类项目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立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并处于取得关键突破的历史关口,立足于新工科建设理念与实践的前期探索,面向未来、谋划未来、引领未来,持续深化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开放式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全面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进一步完善新工科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施路径。
面向全体学生,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关注人才培养成效和学习成果,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持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水平。
1.新工科人才培养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目标:根据世界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解析新工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新目标和新要求。
内容:新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及影响;全球视野下的高等工程教育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发挥机制研究;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规律以及发展趋势;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新工科人才培养与传统工科人才培养的逻辑关系与区别;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新理念与新思路;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新工科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机制设计;新工科人才培养国际改革前沿动态评析。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等。
2.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特征分析与发展研判目标:在扎实跟踪新工科建设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预判未来发展趋势。
内容: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系统梳理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历史,跟踪国内新工科建设的实践进展,跟踪国外工程教育改革前沿动态,分析当前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进展、取得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加强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政策建议。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高质量论文等。
3.新工科人才的工程伦理意识与职业道德和规范研究目标:持续提升工程科技人才的工程伦理、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使师生双方全程有效地落实工程伦理意识、掌握工程伦理规范,并较好地维护和遵守行业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规范。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预申报项目简介_杭电_2017.08.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预申报项目简介1、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实践(参照申报指南6、10)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会计”、“英语+国贸”、“数学+经济”等“2+2”复合型专业已经持续了6年,积累了较丰富的多学科交叉复合的专业建设经验。
项目欲在现有专业复合基础上,面向新经济、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对接产业行业,探索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路径。
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改造传统的车辆工程、工业设计、环境工程等工科专业,拓展传统专业的内涵建设,促进学科交叉与跨界整合;加大建设理学、经济管理和传统工科专业的交叉复合,并向工程应用延伸;逐步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管理会计等复合型新工科专业。
完善以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复合型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制定相应的复合型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研究跨学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培养质量监控和学生管理优化的体制机制。
预期成果:形成不少于3个复合型新兴工科专业的建设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跨界整合案例等。
2、“新工科+国际化”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参照指南9、24)发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双方在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国际教育、科研合作等领域优势,推动浙江省大数据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做好区域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人才保障,创新“新工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成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国际学院”。
通过在境外遴选优质学校资源,形成“1+1+N”强强联合的办学模式,其中“N”为多方协同的国际名校。
优先在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当地高校资源,促成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
研究多方协同、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行业教育产品体系,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依托,打造“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是指传统工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工程师。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应对现实社会中的挑战和问题。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背景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传统的工科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工程师的需求,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多领域知识的新型工程师。
因此,该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挑战时的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
二、项目内容与方法1.课程与创新通过对传统工科课程内容的调整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跨学科的学习机会。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专业中加入人文社科学科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此外,还可以开设创新创业专业课程,教授学生创业思维和实践技巧。
2.实践项目与竞赛开展与实际问题相关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提供实践的机会。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建设项目,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各类竞赛,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学生交流与合作通过组织学生交流活动和跨学科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同时,通过设置跨学科项目,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跨学科合作能力。
三、项目影响与意义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影响和意义在于推动工科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同时,该项目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跨学科能力。
最终,该项目将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工程师,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总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通过课程、实践项目和学生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挑战时的能力。
2018千锋教育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二批)申报书—新工科申请书
2018年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二批)
申报书
项目类别新工科建设
项目名称
所属学校(盖章)
申请院系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邮件地址
申报日期
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_____年____月
填写说明
一、《申报书》要按顺序逐项填写,空缺项要填“无”.要求一律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二、在学校意见一栏中,应明确学校对保障措施和对配套经费的意见。
三、《申报书》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学校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至联系人处。
一、项目基本情况表
二、学校基本情况表
三、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项目如何开展)
四、学校在管理、教学、场地及配套支持方面的保障措施
五、学校意见。
第二批全国西医学习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申报表
学习
简历
起止年月
学校
专业
学历及学位
工作
简历
起止年月
单位
从事何种工作
职务及职称
近5年从事专业工作情况及学术成就
附件2
第二批全国西医学习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
申报表
推 荐 部 门:
申 报 人:
工 作 单 位:
手机:
电 子 邮 箱:
2023年2月
姓名
性别
照片
民族
出生年月
学历
学位
毕业院校
毕业时间
身份证号码
行政职务
职称
导师资格
□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专业及
方向பைடு நூலகம்
从事临床工作时间
年
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情况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拟推荐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拟推荐(中英文实用版)Title: Jiangsu Province Postgraduat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Plan Project Recommendation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的拟推荐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
该计划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江苏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The recommendation process for the Jiangsu Province Postgraduat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Plan project is entering a critical stage.The plan aims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jecting new vitalit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此次拟推荐的研究生项目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体现了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的多元化特点。
This round of recommended postgraduate projects covers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including natural science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flecting the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iangsu Province Postgraduat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Plan project.我们深知,每一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和导师的悉心指导。
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
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为了激发同学们科研的热情,拓展学术视野,学院将开展新工科研究
与实践。
研究内容围绕新工科技术,以及实际应用开展。
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目前的理论知识,结合学科实际,从自身的学习能力出发,针对新工科研究相关的问题,完成有关文献阅读,分析思考,展开课题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第二阶段是研究成果经过评估后,对合格的研究成
果进行实践,取得实际应用成果。
参加活动的同学可以充分认识新工科的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也
可以在课外学习中培养自身的解决问题的分析思维和研究能力,为今后研
究学习打下基础。
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共同提升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水平!
特此通知!
学院。
2020年9月2日。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摘要:“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是为了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新型人才,满足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人才需求。
“新工科”是高等教育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但也面临着创新示范基地较少、校企合作存在壁垒、实践教学意识淡薄等问题,制约高校高新技术人才培养。
基于此,笔者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并提供相关举措以供借鉴,希望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工科;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引言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为迎接新一轮技术革命对工程教育带来的冲击,现有高校必须加快体制创新,着眼未来科技发展高地,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培养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培养全面型应用人才的关键,通过院校与企业的协作沟通,依据当地企业发展需求,定向培养专业型人才,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上述要求下,高等院校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应注重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应用实践能力。
1“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存在的问题1.1传统办学理念束缚,新工科专业布局时间短受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工科院校脱离了自身办学实际,在学科建设上贪大求全,过于追求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未能建立自有办学特色,工科专业同质化严重。
这样的办学方式挤占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使人才培养脱离实际,难以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自2017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后,各院校逐步着眼项目布局、产业布局,推动新工科建设,但“新工科”教育理念提出时间上尚短,大多学科之间缺少横向沟通的能力,仍处于摸索阶段[1]。
1.2校企合作存在壁垒,尚未形成教育共同体传统工科院校办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代新时期受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工科院校应立足于社会人才的需求进行办学模式创新。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模板】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一、理念深化选题此类项目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立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并处于取得关键突破的历史关口,立足于新工科建设理念与实践的前期探索,面向未来、谋划未来、引领未来,持续深化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开放式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全面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进一步完善新工科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施路径。
面向全体学生,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关注人才培养成效和学习成果,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持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水平。
1.新工科人才培养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目标:根据世界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解析新工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新目标和新要求。
内容:新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及影响;全球视野下的高等工程教育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发挥机制研究;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规律以及发展趋势;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新工科人才培养与传统工科人才培养的逻辑关系与区别;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新理念与新思路;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新工科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机制设计;新工科人才培养国际改革前沿动态评析。
- 1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等。
2.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特征分析与发展研判目标:在扎实跟踪新工科建设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预判未来发展趋势。
内容: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系统梳理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历史,跟踪国内新工科建设的实践进展,跟踪国外工程教育改革前沿动态,分析当前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进展、取得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加强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政策建议。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高质量论文等。
3.新工科人才的工程伦理意识与职业道德和规范研究目标:持续提升工程科技人才的工程伦理、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使师生双方全程有效地落实工程伦理意识、掌握工程伦理规范,并较好地维护和遵守行业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规范。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
1.江苏省202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南京大学的研究项目包括“基于协调分布协作的智能电网运行机制及其应用”、“柔性节能智能汽车网络控制系统研究”等,这些项目体现了新工科在能源、电力、汽车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2.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中,有多个综合改革类项目,涵盖了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地方高校以及“新工科”理论研究及国际化等多个方面。
其中,学科交叉融合类项目群和协同育人与实践教育改革项目群是重点之一。
这些项目旨在推动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评审标准+打分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标准
A(9-10分)
B(6-8分)
C(4-5分)
D(4分以下)
立项依据
(30分)
选题意义和应用前景(10分)
选题契合项目指南中各项要求,对应新工科理念,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选题和项目指南相关,符合新工科理念,较有较大的研究和改革意义,能解决现实问题
做过类似工作、基础一般
没有这方面的工作基础
已具备的改革条件和保障措施(10分)
配套条件和保障措施好
配套条件较好,有保障措施
配套条件和保障措施一般
配套条件和保障措施较差
项目主持人及成员组成(10分)
有较多研究成果,学术水平高;成员结构合理、研究力量强
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成员结构合理、研究力量较强
成员结构基本合理、研究力量一般
成员结构不够合理或研究力量较弱
备注
满分100分,根据等级标准打分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评审
打分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评审专家签字:年月日
符合新工科理念,有一定研究意义,有应用前景
不契合新工科理念,与项目指南各项要求存在较大冲突,研究意义不大,应用前景不明显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10分)
清楚,且分析准确、全面
清楚,但分析不够全面
了解部分情况,分析不准确
不了解现状
立论依据
(10分)
依据充分,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科学性强
(湖州师范学院)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题目和项目简介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题目和项目简介(湖州师范学院)项目一:1、题目:“双创”驱动的地方师范院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项目简介: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背景下,围绕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地方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开展“双创”驱动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建设与发展。
一是依托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新工科人才的创新精神、设计能力、技术水平。
二是结合众创空间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联合政府、学校、第三方金融机构、技术企业、国际知名企业共同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机理与机制,提升新工科人才的创业思维、市场观念、服务意识。
三是结合师范院校人文底蕴,塑造新工科人才的良好人格,促进文化传承,提升社会融入程度。
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及人文熏陶,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
最终形成一套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与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工程技术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大幅提升。
项目二:1、题目:地方师范院校多科融合与多方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与实践2、简介:针对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人才培养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以《地方师范院校“四化四导”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基础,以湖州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以湖州现代物流装备高新区、长兴新能源小镇、南浔智能电梯小镇等产业集群优势为产教融合根基,深入开展装备制造业专业群的“多科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聚合式、产品化”工程实践改革为抓手,建立多科融合、“政校企”多主体协同育人新模式,为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复合应用型工科创新人才提供借鉴。
主要研究内容:(1)以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学校与天能、诺力等上市企业共同制定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课的大平台以及专业方向课程群,建立专业群的学科交叉、文理相融的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2)坚持把学生培养成新工科应用人才为宗旨,构建跨学科的专业新课程体系,建立能力达成和课程体系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及课程质量评价标准;(3)联合地方政府和企业协同推进“聚合式,产品化”四年不间断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构建“政校企”共育的紧密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个集教育、培训、研发为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建设一个面向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天能学院;(4)以众创空间为平台,加强“多科融合”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构建教师、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孵化与转化的机制与服务平台,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政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一、新理念选题此类项目应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
1.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目标:分析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揭示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国家视角、全球视野和未来角度,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提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指导。
内容:新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程教育的影响与挑战;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应用理科的关系;新工科的主要范围和划分标准;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教育的范式迁移;我国工程教育必须承担的国家责任、全球义务和未来使命,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不同类型院校新工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等。
2.新经济对工科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目标: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分行业、分区域、大规模的行业企业调研,为高校工程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指导。
内容:调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产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及趋势,为新工科专业设置和建设、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建议和发展思路。
预期成果:形成结构完整、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和咨询报告、专业发展战略、高质量论文等。
3.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目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进行总结分析,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内容:分析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经验,总结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趋势;从工程教育发展的背景、政策、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和专业、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表 (1)
)
姓名
性
别
出生
年月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项目中
的分工
签字
一、项目拟解决的问题和工作目标(不超过1000字)
二、项目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研究与实践相关的前期工作基础,不超过2000字)
三、项目的改革思路和举措(列明项目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创新点等,建议列出清晰的图表,不超过3000字)
四、项目计划及预期成果(项目执行的时间表,可考核的项目完成结果,可示范推广的经验等,不超过2000字)
五、所在单位支持措施(包括条件、经费、人员等方面相关政策和措施)
六、所在单位推荐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长签字:
年月日
组别:工科优势高校组□综合性高校组□地方高校组□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表
项目名称:
实施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主管部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E-mail:
填表日期:
填表说明
一、请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
二、推荐表为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报送。
三、推荐表应明确所在单位在人员、条件、经费、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
项
目
简
况
项目名称
对应项目指南编号
起止
年月
年月至
年月
项
目
负责人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
研究领域
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
邮编
通讯地址
电话
主要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简历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背景新工科建设是指围绕企业需求和创新引领,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为核心,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包容和面向未来”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改革。
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不断涌现,旨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
项目介绍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旨在加强学科交流、提升学生能力和推进教育改革。
具体来说,该项目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达到这些目标:学科交流•促进各高校、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 collaborative learning。
•举办专题研讨会和培训班,加强知识技能的交流与传播。
•建立行业/学科联盟,推动知识共享与协同合作。
学生能力提升•通过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技术和创新能力。
•搭建平台,提供实习、实训和科研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现自身优势和缺陷。
•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以激励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能力。
教育改革推进•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与形式。
•推动跨学科教学,在跨学科教学中推广 problem-based learning、project-based learning等学习模式。
•改进教学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考核比重,弱化基础学科知识的考核比重。
项目成果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所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科交流:建立了“学校-企业-协会”三方合作的知识共享平台,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局面。
•学生能力提升:在项目实践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得到提高,职业素养方面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教育改革推进:在项目实践中,学生被锻炼成为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项目展望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深入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践行教育理念,运用 cutting-edge technology,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构建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
附件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一、“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202个)(一)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1.学科交叉融合类项目群指导专家:邱勇、邬贺铨、张欣欣、伍江、王巨宏2.工科专业更新改造项目群指导专家:钟登华、王迎军、李德毅、周爱军、杨毅刚3.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群指导专家:林忠钦、张广军、杨斌、陈信祥4.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项目群指导专家:吴朝晖、郭东明、段宝岩、姚郁、陈道蓄5.协同育人与实践教育改革项目群指导专家:丁烈云、孙家广、赵继、徐晓飞、唐振明(二)综合性高校“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1.新兴工科探索项目群指导专家:许宁生、包信和、王志林、陈初升、郑志明、潘建伟2.个性化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群指导专家:罗俊、高松、陈十一、周傲英、张东晓(三)地方高校“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1.地方高校一组项目群指导专家:陆靖、夏建国、蔡敬民、李校堃2.地方高校二组项目群指导专家:顾佩华、李志义、成洪波(四)“新工科”理论研究及国际化项目指导专家:钟登华、林健、查建中、黄群慧、马陆亭、余东升(五)“新工科”建设进展与效果研究类项目指导专家:邹晓东、桂永浩、夏建国、顾佩华二、“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410个)1.人工智能类项目群指导: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何积丰2.大数据类项目群指导: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梅宏、周傲英3.智能制造类项目群指导:机械类专业教指委、自动化类专业教指委、顾佩华4.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类项目群指导: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5.电子信息、仪器类项目群指导: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仪器类专业教指委、谭久彬6.机械类项目群指导:机械类专业教指委、工程图学课程教指委、丁汉、邓宗全7.自动化类项目群指导:自动化类专业教指委8.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类项目群指导:航空航天类专业教指委、交通运输类专业教指委9.矿业、地质、测绘类项目群指导:矿业类专业教指委、地质类专业教指委、测绘类专业教指委10.材料、化工与制药类项目群指导:材料类专业教指委、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教指委、陈建峰11.土木、建筑、水利、海洋类项目群指导:土木类专业教指委、建筑类专业教指委、水利类专业教指委、海洋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刘加平12.能源、电气、核工程类项目群指导:能源动力类专业教指委、电气类专业教指委、核工程类专业教指委、何雅玲、陈军、杨勇平13.食品、农林类项目群指导: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林业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农业工程类专业教指委14.环境、纺织、轻工类项目群指导: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纺织类专业教指委、轻工类专业教指委、石碧15.生物、医药类项目群指导:生物工程类专业教指委、生物科学类专业教指委、任露泉16.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类项目群指导: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数学类专业教指委、力学类专业教指委、谢和平、徐宗本、郑兰荪17.安全、公安、兵器类项目群指导: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公安技术类专业教指委、兵器类专业教指委18.医工结合类项目群指导: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指委19.工科与人文社科交叉项目群指导:电子商务类专业教指委、法学类专业教指委、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体育学类专业教指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
对应项目指南编号
起止年月
年 月至
年 月
项目负责人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研究领域
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
邮编
通讯地址
电话
主要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简历
项目组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参加单位数
主要成员(不含负责人)
姓名
性别
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
项目分工
签字
一、项目拟解决的问题和工作目标(不超过1000字)
二、项目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研究与实践相关的前期工作基础,不超过2000字)
三、项目的改革思路和举措(列明项目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创新点等,建议列出清晰的图表,不超过3000字)
四、项目计划及预期成果(项目执行的时间表,可考核的项目完成结果,可示范推广的经验等,不超过2000字)
五、所在单位支持措施(包括条件、经费、人员等方面相关政策和措施)
六、诚信承诺
本人承诺项目组提交的《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表》各项信息准确、真实,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
项目负责人签字:
附件3
组别:工科优势高校组□ 综合性高校组□ 地方高校组□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推荐表
项目名称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E-mail:
填报日期:
填表说明
一、请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
二、推荐表应明确所在单位在人员、条件、经费、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