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教学设计讲解
《三袋麦子》教案四篇
《三袋麦子》教案四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凸现自身的独特感悟、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也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了现代人的理念。
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个性得到张扬,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将一个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难点:能投入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就课文内容发表自身的见解。
教具准备:幻灯片、小黑板、贴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二.复习检查:1.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幻灯出示):麦子迫不及待粮食保存防止搬家拜访仍有节俭神秘收获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声音响亮,开火车(手势)!大家一起来!2.读得好!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1—4自然段,知道小猪、小牛、小猴对一袋麦子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幻灯出示),大家来连一连?并说一说在人们印象中小猪、小牛、小猴各是什么样的动物?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还经常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小猴: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3.学生连线,并在交流中显现小猪的憨厚,小牛的诚实,小猴的聪明(相机贴图: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和小猴)。
(此环节不但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还把三种动物对这一袋麦子的不同处理方法更加清晰化,同时也把几种动物的性格特征跃于纸上,以便于为下文探讨不同的动物面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情感反应和价值判断埋下一个伏笔。
)4.过渡:一年以后,当土地爷爷再来拜访小猪、小牛、小猴的时候他看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自身读一读课文的5—9自然段。
三.讲读5—9自然段:1.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5一9自然段,你最喜欢土地爷爷到谁家看到的结果?可将你最喜欢的这一段故事多读几遍。
《三袋麦子》教案
《三袋麦子》教案【必备】《三袋麦子》教案四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袋麦子》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内容三袋麦子共几课时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的脉络,了解三个动物的不同做法。
4. 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通过朗读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读好课文。
难点:理清课文脉络,了解动物们的不同做法,并读出相应的语气。
教学资源1.习字册、小黑板。
2.童话故事是孩子们十分喜欢读的一种体裁。
课文涉及的憨厚的小猪、节俭的小牛和聪明能干的小猴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动物形象。
预习设计1. 自主练习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生字和词语,通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地意思。
(烙饼发霉麦囤)2.找出小猪、小牛、小猴不同做法的句段画下来,练习感情朗读。
3.思考:假如你也得到一袋麦子,你会怎样做?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读课题(“子”字读轻声)学生针对课题自由发表自己的疑惑。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预习作业1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 预习作业2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 预习作业3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6分钟)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老师指点再次归纳。
铭记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9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理念:简洁高效、有情有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三袋麦子》,教师指导学生写“麦”字。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达到读正确、流利。
2、检查读本课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区别“防”和“访”的读音。
3、检查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整体感知默读思考,这个故事围绕“三袋麦子”,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第9课——《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1、检查读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老师想听大家读课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呀?指名读。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
读后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小猴)三、精读课文过渡: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他们收到麦子后,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又怎么样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猪是怎么做的。
1、指导分角色读课文(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指名读第2自然段,随即指导学生看文中插图:贪吃的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口水都流下来了,开心地喊道,他会怎么喊呢?请大家都来读一读。
请你再来读。
注意他的话中有两个感叹号,说明他非常开心,再读。
是啊,语言有温度,标点也含情。
这两个感叹号说明了小猪太高兴、太开心了!我们一起读。
请这位同学继续读。
理解“迫不及待”,大家想一想,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想到自己最爱吃的白面馒头和烙饼,他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这些食品时的心情怎样?(急迫地不能再等待了)这就是文中的“迫不及待”。
请你再读,读出小猪的迫不及待。
小猪收到麦子后,是怎么做的?(板书:磨成面粉)小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随即指导心想时说的话,他是在心里想,不是再说,老师范读,学生练读,原生读。
《三袋麦子》教案范文(精选5篇)
《三袋麦子》教案范文(精选5篇)《三袋麦子》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袋麦子》教案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袋麦子》教案1 设计理念: 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
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
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教材说明:《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
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麦”:mài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生字、词语,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读准多音字“兴”“干”“磨”在本课的读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5篇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5篇《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精选篇1一、复习1、听写词语,听写后出示课件(礼物保存防止粮食神秘收获拜访迫不及待)学生自我订正。
2、指名说说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二、学习第二部分1、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小猴。
他先到小猪家,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猪图),他们见面是一副怎样的情景,谁来说说。
2、指名说说图意3、课文是怎么写的呢?同学们自由轻声读第六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4、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讨论、教师板书理解疑难点(板书:憨厚可爱)抓住小猪的言行来体会憨厚可爱,指导读好小猪的“言”与“行”。
5、有感情齐读第六自然段6、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第六自然段的?出示课件(学习方法:⑴观察图画,说说图意;⑵读读课文,找找难点;⑶读读议议,体会品质;⑷感情朗读,加强体会。
)7、下面我们就按照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七自然段(1)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牛图),指名说说图意。
(2)读读第七自然段找找疑难点(4)读读议议,体会小牛“节俭”的品质(板书:节俭)(5)有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8、现在,我们自己按照学习方法学习第八、九自然段,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猴图)9、大家看,老师这儿板书应该写什么?(板书:聪明能干)谁能当好土地爷爷来夸夸小猴?指导读好土地爷爷的话。
分角色朗读第八、九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1、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麦子上,谁的做法呢?为什么?2、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总结:从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憨厚,什么是节俭,什么是聪明能干,尤其是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在,今后我们要向小猴学习。
《三袋麦子》教案范文集合6篇
《三袋麦子》教案范文集合6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要求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2.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师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
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标画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二、展示交流。
1.检查自读情况。
(1)汇报词语,(出示要求掌握的词语,争做小老师领读,从几位同学中选出一位“最佳小老师”,得到一颗红五星)。
词语注解等(2)请同学进行新旧生字的比较,哪些词容易写错,应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描红。
(3)小组内分段接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指出优缺点,并纠错,其他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抓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干什么?三、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对待土地公公给的.麦子的? 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种2.一年后,土地公公是如何评价小猪、小牛、小猴的?3.小组合作交流。
四、读中感悟,学议释疑.1.汇报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并相机指导读好相关自然段。
相机引导学生读好关键词语:小猪开心地喊、迫不及待(读出急迫的心情)。
小牛看了又看,心想(读好心理活动)小猴:全都2.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
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再连起来说。
3.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达标练习,掌握字词。
1.小结本课所学内容,并进行互评2.学生完成《学习乐园》1、2小题。
同桌互换检查。
六、作业:⒈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⒉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自主检查,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纠正改错。
2023精选《三袋麦子》教案三篇
2023精选《三袋麦子》教案三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设计理念: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
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
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教材说明:《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
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麦”:mài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生字、词语,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读准多音字“兴”“干”“磨”在本课的读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了解同样的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2.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体会和感悟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三袋麦子》教案
《三袋麦子》教案《三袋麦子》教案合集五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解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1、复述故事2、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充分朗读,读通读顺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书写。
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小动物对麦子不同的处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引出麦子的童话。
1、游戏导入: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叫我说你猜。
我说一句台词,你来说说出自哪个童话故事。
小女孩和她奶奶一起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魔镜呀,魔镜呀,请你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白雪公主》)。
只有黑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蒲公英〉)(看来,中外优美的童话故事已深深植入我们的心田,伴随我们渡过幸福的童年,请继续猜。
)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是我的收获。
”——预设一:如果学生能答出来,顺势揭题,并肯定学生会学习,能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
预设二:如果学习答不出来,教师谈话导入,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个童话故事,一起读课题。
2、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土地爷爷给大家带来了三袋麦子。
这三袋麦子将要作一次长途旅行,在旅行中他们会有怎样不同的命运呢?教师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麦”正音“子”,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麦子的故事。
1、下面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1)标出自然段,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倒字。
2023有关《三袋麦子》教案三篇
2023有关《三袋麦子》教案三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初步进行学法渗透。
4、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过年是每个孩子所盼望的,因为,新年到来之际,孩子们总能收到许多让人欣喜的节日礼物。
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小猪、小牛、小猴也收到了慈祥的土地爷爷送来的新年礼物,那便是——课件出示小猪、小牛、小猴的卡通画像,揭示课题2、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看看三个小动物面对同样的礼物分别有怎样的表现。
二、品读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全文。
边读边思考: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心情怎样,她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2、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谁来读读描写小猪的句子。
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开心、兴奋)课文里哪些词语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指导读小猪说的话。
(读出开心、兴奋、欣喜若狂)(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4)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
)(5)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6)过渡:一年后,土地爷爷来拜访小猪时——课件出示: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
《三袋麦子》语文教案
《三袋麦子》语文教案《三袋麦子》语文教案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关心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三袋麦子》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共享。
《三袋麦子》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同学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奇妙品德。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4、在阅读教学中着敬重同学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同学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育制造性思维力气。
二、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小动物的奇妙品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同学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育制造性思维力气。
四、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育同学运用语文的实践力气,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
鼓舞同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育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气及沟通与合作的力气。
努力营造公正和谐的学习氛围,敬重同学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留意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同学学习运用语文的乐观性。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小伴侣,在节日里你们最希望得到谁的什么礼物?西方人过圣诞节的时候,是圣诞老人给大家送礼物,而在我们中国是土地爷爷给大家派送礼物。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谁)送(什么)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消逝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2、消逝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日我们连续来欣赏这个故事。
土地爷爷说今日谁表现最好,他也将得到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土地爷爷的礼物?(想)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学习课文,看看谁能拿到礼物。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旧知,激趣导入,激发同学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精讲课文。
1、请小伴侣把书打开,自读全文。
要求:大声朗读,读精确,读连贯。
2、读熟后再快速地默读课文,网络课件出示教学要求,同学自学:边读边思考下列三个问题。
《三袋麦子》案例分析(优秀6篇)
《三袋麦子》案例分析(优秀6篇)《三袋麦子》案例分析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三袋麦子》。
一、教材分析:《三袋麦子》在是一篇童话故事,一共有九个自然段,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
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
二、学情分析: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课文内容故事性强,线索比较清晰,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讲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2、会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并结合自己的领悟大方的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学时,我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的重点,“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抒发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学法: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议、演等去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条理清晰。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简洁的导入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复习导入,通过对上一节课字词以及知识的回顾,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课文《三袋麦子》的内容,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能正确朗读全文,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问题的回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学生阅读、课堂讨论、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勤劳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品格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和朗读课文,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2.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打开课件,播放一段插入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然后提问:大家都知道麦子可以做成面粉,为什么麦子可以变成面粉呢?2.呈现新课(25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三袋麦子》的标题,并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教师阅读课文,重点解释生词和解析句子结构。
例如:教师:请大家看第一段,有什么生词?学生:麦子。
教师:很好,麦子是一种庄稼,可以做成面粉。
请大家读一读这一段。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梳理知识(10分钟)(1)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遇到了什么问题?(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知识。
例如:教师:请大家看第二段,有什么句子结构?学生:三袋麦子。
教师:很好,这是复数结构。
请大家读一读这一段。
4.拓展运用(20分钟)(1)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请大家分组讨论。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报告结果。
(3)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4)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们有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5)学生回答问题。
5.达标检测(15分钟)(1)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关键字?(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出示图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023年实用的《三袋麦子》教案3篇
2023年实用的《三袋麦子》教案3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要求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2.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师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标画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二、展示交流。
1.检查自读情况。
(1)汇报词语,(出示要求掌握的词语,争做小老师领读,从几位同学中选出一位“最佳小老师”,得到一颗红五星)。
词语注解等(2)请同学进行新旧生字的比较,说说哪些词容易写错,应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描红。
(3)小组内分段接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指出优缺点,并纠错,其他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抓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干什么?三、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对待土地公公给的麦子的? 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种2.一年后,土地公公是如何评价小猪、小牛、小猴的?3.小组合作交流。
四、读中感悟,学议释疑.1.汇报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并相机指导读好相关自然段。
相机引导学生读好关键词语:小猪开心地喊、迫不及待(读出急迫的心情)。
小牛看了又看,心想(读好心理活动)小猴:全都2.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
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再连起来说。
3.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达标练习,掌握字词。
1.小结本课所学内容,并进行互评2.学生完成《学习乐园》1、2小题。
同桌互换检查。
六、作业:⒈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⒉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自主检查,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纠正改错。
《三袋麦子》教案10篇
《三袋麦子》教案10篇《三袋麦子》教案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三袋麦子》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三袋麦子》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奇妙品德。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4、在阅读教学中着敬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育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小动物的奇妙品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育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育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鼓舞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育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敬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小伴侣,在节日里你们最希望得到谁的什么礼物?西方人过圣诞节的时候,是圣诞老人给大家送礼物,而在我们中国是土地爷爷给大家派送礼物。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谁〕送〔什么〕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2、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日我们继续来欣赏这个故事。
土地爷爷说今日谁表现最好,他也将得到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土地爷爷的礼物?〔想〕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学习课文,看看谁能拿到礼物。
〔设计意图:复习稳固旧知,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精讲课文。
1、请小伴侣把书打开,自读全文。
要求:大声朗读,读精确,读连贯。
2、读熟后再快速地默读课文,网络课件出示教学要求,学生自学:边读边思索以下三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讲解《三袋麦子》教案[设计过程]一、读读议议————给孩子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1、自读第二小节,分组讨论。
①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强调阅读中的两个“!”)②小猪是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吃光”等词语)2、练习读第二小节,读出自己的体会与理解。
(引导体会小猪的高兴劲及迫不及待的样子)3、默读第六小节后,讨论。
①当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家,小猪怎么说了?(试着揣摩小猪的语气)②你以为小猪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③假如你是土地爷爷,你会怎样评价小猪呢?4、对比读第二、六小节,同桌讨论。
①你喜欢小猪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试着给这袋麦子取个好听的名儿。
(可爱的麦子、充满活力的麦子、憨厚的麦子等)二、划划想想————给孩子一袋“勤劳节俭”的麦子1、划一划。
①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重点突出“保存”、“慢慢吃”等词语)②小牛拿到麦子后,怎么做了?(重点突出“透风”、“晒晒太阳”等)此处可进行句式训练,“因为……所以……”2、想一想。
①土地爷爷到了小牛家,他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②土地爷爷得知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后,他又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围绕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3、小结提问。
①是呀!在土地爷爷眼里小牛是节俭的孩子,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品质啊,假如你就是小牛的朋友或邻居,你会怎么夸赞他呢?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
②思考:土地爷爷送给小牛的是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勤劳的麦子、节俭的麦子、美好的麦子等)三、说说演演————给孩子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1、说一说。
情境一:土地爷爷给小猴送了一袋麦子,小猴高兴地收下了这袋麦子。
小猴就把麦子摆放在院子里,看了又看,嘴里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好麦子,好麦子……”情境二:土地爷爷看了小猴的粮仓,直夸小猴能干聪明。
小猴非常谦虚地说:“我只不过做了一件最普通的事情”。
接着小猴将自己种麦子的经过翔实地告诉了土地爷爷……2、演一演。
①小猴子种麦的经过。
(突出小猴的辛劳)②土地爷爷来小猴家的前前后后。
(突出土地爷爷的年龄、语气及心理活动等特征)③小猴在家里接待土地爷爷的经过。
(突出小猴的神采奕奕及聪明劲)3、演后组织说话训练。
①你喜欢这聪明、能干的小猴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你打算给这袋麦子取个什么名字?(聪明的麦子、能干的麦子、智慧的麦子、创造的麦子等)四、悟悟写写————给孩子一袋“永远”的麦子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节俭,什么叫聪明能干,受到了教育。
小猴富有创造的做法,给我们流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们的启发很大,我们也要向小猴学习。
五、学生根据板书复述故事。
小猪——吃光了——憨厚小牛——保存——节俭小猴——全种下了地——聪明能干六、小组之间排练表演课本剧。
1、准备。
教师提出表演要求。
(1)再次熟悉课文内容,想一想小动物的话语、动作、表情。
除了文章里写的,还可以进行合理地想象。
2、学生四人开始准备。
3、表演。
先在四人小组内分角色演练,然后选一组同学,戴上小猪、小牛、小猴的头饰,挂上土地爷爷的胡子上台表演。
4、评议。
师生共同点评。
要求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
为了激发积极性,提出评选“最佳小组”和“最佳演员”等。
七、作业1、请你写一段话:说说如果土地爷爷也给了你一袋麦子,你会怎样做。
2、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或家人听。
教学反思:《三袋麦子》是一篇相当有趣的童话故事,它把三个小动物处理土地爷爷送给它们的麦子的经过描写得生动、形象。
寓思想教育于文字之中,文章浅显易懂,富有童趣。
在教学中我有两点体会:1、教学童话故事,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形象有活力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是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么一段导入语: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想得真周到,特意把三袋金灿灿的麦子送给三个可爱的小动物,让它们过一个好年,这可乐坏了三个小动物,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处理麦子的呢?学生迫不急待地打开书本,寻找答案,很快就找到了小猪、小牛、小猴处理麦子的不同方法。
2、学生畅所欲言,小动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小猪、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爷爷的一口袋麦子后,作者着重写了他的语言,而小牛作者则写了他的想法,小猴则短短地写了他的动作,于是我在课堂中内化课文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小牛看了又看饱满的麦粒,会说些什么?小猴看了麦粒,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学们对这几种动物很熟悉,能够揣摩出他们的所说所想,有的同学说:“想到我以后天天有好东西吃了。
”“呵!呵!土地爷爷真好,能给我送来这等好东西,欢迎土地爷爷天天到我家来做客。
”而小牛拿到麦子,捧在手中左看右看,边看边说:“瞧!这黄灿灿的麦子真舍不得吃。
我要把它保存起来慢慢吃,天天吃会吃完的。
”而小猴呢,有的同学说:“小猴一拿到那袋麦子,打开一看:‘要是我把这袋麦子种下地,明年一定能收获更多的麦子。
’于是他来到田间,把麦子种下了地。
”通过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畅所欲言,小动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形象,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课文内容。
众所周知,爱动、表演欲望强是小学生的天性,让其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学生主动参与性将大大提高。
因此,我尽量开发教材资源,设计表演内容,让学生参于表演,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表演,适时地“导”一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的情感与被感知的对象融为一体,课堂气氛也尤为活跃,达到了学生在表演中感悟课文的效果。
为拓展学生的思维,分析完课文后,我提出“如果你也分得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办?”让学生讨论。
孩子们讨论出来的结果还真不少:“我会吃一半,种一半。
”“我会开心地吃一点,请大家用一点,再种一点。
”“我会召集大家,利用麦子制作各种食品,然后举行百食宴,让大家动脑、动手、又可动口。
”还有学生说:“我会把麦子给穷人吃。
”答案真是五花八门。
《三袋麦子》课堂实录3旧的课程注重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强调以文为本;新课程突出学生的人文情怀,主张以人为本。
前者所依附的对象是静止的语言材料,而后者是活生生的人,具有很大潜能及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正因为介于新旧课程之间,经历着这样不同的本体观。
因而,我们的学生思考问题的边缘便宽了、广了。
有沿循教材主体的,有伴随作者行文思路的,有自我感悟、揣摩得来的,有经历实践,来自于体验过程的。
于是,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了独特的、多样的、求异的声音,甚而能亲眼目睹到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颇为精彩地“唇枪舌战”。
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前线的教师们忧虑地说:“现在真让我们感到困惑、茫然,语文教学不知道该怎么教了”?专家们肯定地说:“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要全面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竭力呼唤出课程改革中的人文情怀和理性精神”。
《课程标准》评价性地说:“我们(学生们)要逐渐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一起来看这样一节课,(这里仅截取其中的片段)或许你可以触摸到新课程下的“真实”。
教例:苏教版第五册《三袋麦子》内容简析:过年前夕,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
小猪用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刚过完年,就吃光了麦子。
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准备慢慢享用。
小猴把麦子种下了大地,一年后获得了丰收。
师:学了课文,说说土地爷爷最喜欢谁?生展开交流、讨论。
生:土地爷爷最喜欢小猴,因为小猴很聪明。
生:土地爷爷最喜欢小猪,因为小猪憨厚可爱。
师:还有谁要说?生:土地爷爷最喜欢小牛,因为小牛很节俭。
师:好了,谁的理由能说服我们,咱就信谁。
生争着举手,跃跃欲试。
生:最喜欢小牛,它得到了土地爷爷的“夸奖”。
生:最喜欢小猴,因为土地爷爷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师:说得很好,这个理由最能让人接受。
所以呀,土地爷爷最喜欢小猴。
这时铃声响起,师正准备下课,教室里突然举起了两只小手,师无可奈何。
生:难道就不可以喜欢小牛吗?勤俭节约可是一种美德呀!原先持第一种意见的同学也不甘示弱。
生:老师,你知道憨厚可爱在生活中有多么重要吗?喜欢小猪才是最好的结局。
师一时不知怎么收场,愣在一旁。
……谁都没有想到,在教师明确宣布了答案之后,竟会有学生“毫不留情”地予以质疑、反驳,耐人深思。
这几个小学生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劲,用另一双眼睛寻觅到了最为宝贵的东西——“真实”。
应该说,这是他们在思考中生成的智慧火花碰撞的结晶,这是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显然,经过实践,经过思考的,谁都不会否定它的真实性。
可惜的是,最为真实的发言,却因为教师的茫然不知所措。
(教师始终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圈定学生的思维过程,甚至是思维的情感和价值,以达到驾驭学生的目的。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现象在现今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
下课后,我留意到有几位女生责怪这几位(刚刚发言的)同学。
“都是你的错,都是你的错”、“让老师多没面子呀”,还有几位同学是夸奖他们的:“你们的发现真了不起”、“你们的回答是最有价值的”。
在孩子们的责怪声和赞扬声中,我又一次领略到了“真实”的含义。
来自心灵自由的才是真实的,最天真无邪的才是最真实的。
由此,“真实”必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思考,来源于心灵的自由。
它既属于文本自身,包含于语言材料之中;又综合体现于课堂主体——学生的人文情怀。
试想,如果没有土地爷爷眼里小猪的憨厚可爱、小牛的勤俭节约,也就不会有学生“来势汹汹”地质疑、反驳。
而这些都具有相当的理性基础,非凭空腻造。
因此“真实”还需建构于理性之上,主要包含于真理、规律的成分中。
新的课程改革提倡多元化理念,这也是以文为本和以人为本双重背景下的一种综合性体现。
它要求教师正视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多样性,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
但我们需要用理性化的科学态度系统地理解、把握这一课题,去竭力挖掘语言材料中渗透出的人文精神,以积极昭示新课程下的“真实”。
我们应该做到: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探究,帮助学生构建出因人而异的“真实”,或以文为本,或以人为本,只要是具有理性的成分皆可。
(如真理、规律等)如此,教师们的忧虑打消了,专家们的肯定实现了,《课程标准》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渐渐形成了。
新课程的“真实”皆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