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快照技术详解

合集下载

快照技术介绍

快照技术介绍

快照技术介绍及其在storage foundation中的应用快照是一种基于时间点的数据拷贝技术,它的目的在于能够记录出某一个时刻的数据信息并将其保存,如果之后发生某些故障需要数据恢复的时候,可以通过快照来将数据恢复到之前时间点的状态,而该时间点之后的数据都会丢失。

备份系统是快照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当备份软件需要备份某些不能停止运行的关键业务的时候,利用快照技术可以将某时间点的所有数据信息保存并备份,不会影响到业务的正常运行。

快照技术分为两类:物理拷贝和逻辑拷贝,物理拷贝就是对原始数据的完全拷贝;逻辑拷贝就是只针对发生过改变的数据进行拷贝。

两种拷贝技术虽然都能够将数据恢复到某一个时间点,但是其也各有有缺点:物理拷贝的优点是管理简单,不需要监控目标数据的状态,直接将所有数据拷贝到另外一个地方,而且可以作为数据备份直接保存起来。

它的缺点是需要最大的存储空间,需要和目标数据一样大的空间才能将其完全拷贝下来。

逻辑拷贝的优点就是节省空间,一般来说,经常发生改变的数据只占所有数据的20%-30%,这样逻辑备份可以节省出70%左右的存储空间。

但是逻辑备份也有它的缺点,因为它只是保存了发生改变的数据,所以如果目标数据发生损坏的话,快照也无能为力。

当前文件系统和备份软件流行的写入时拷贝技术(copy on write)就是属于逻辑拷贝。

虽然快照技术已经在存储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多用户会对其产生误解,现在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解释:快照和镜像是一样的吗?物理拷贝快照和镜像的工作方式是一样的,都是将某个目标数据源的内容完整的拷贝到另外的地方,但是快照是在某个时刻点的拷贝,过后目标数据的变化将不再被记录,而镜像是时时刻刻都要保证目标数据和拷贝数据的一致性。

两者的目的也不同,快照的目标是能够在系统发生错误的时候恢复到之前的,而镜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数据冗余,在数据源发生故障的时候迅速恢复。

如果用户将某个文件误删除,那么如果用户之前做过快照,就可以回复出来;如果用户做的是镜像,那么镜像文件下的该文件也会丢失,无法恢复。

存储快照管理和版本控制

存储快照管理和版本控制

存储快照管理和版本控制存储快照管理和版本控制在信息技术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组织有效管理数据的变化,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本文将讨论存储快照管理和版本控制的概念、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一、存储快照管理存储快照是一种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它能够捕捉特定时间点上数据的状态,并将其保存在一个可用的存储介质中,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恢复。

存储快照可以帮助组织应对数据丢失、灾难恢复以及软件版本追溯等情况。

1. 存储快照原理存储快照的原理基于写时复制(Copy-on-Write)技术。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存储系统不会立即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改,而是创建一个新快照来保存变化后的数据。

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并且降低了快照操作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 存储快照的作用存储快照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保护:存储快照可以帮助组织应对数据意外删除、损坏或者被恶意篡改的情况。

通过对存储快照进行定期备份,可以保证数据的可恢复性,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

(2)灾难恢复:当系统发生灾难性故障时,如硬件损坏、系统崩溃等,存储快照可以快速恢复数据,减少系统停机时间,提高业务连续性。

(3)版本追溯:存储快照可以记录数据的历史状态。

在软件开发、文件共享等场景中,可以通过存储快照来追溯不同版本的数据,快速回退或者比较数据的变化。

二、版本控制版本控制是一种管理和控制软件代码、文档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文件变化的系统。

版本控制系统可以记录每个版本的变更内容,并允许用户根据需要查看、恢复或合并不同版本的文件。

1. 版本控制原理版本控制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线管理:版本控制系统以文件的基线为基准,记录文件的初始版本和后续变化。

每个版本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版本。

(2)分支和合并:版本控制系统可以创建分支,将文件的修改从主线上分离出来,以便并行开发和测试。

合并操作可以将分支的修改合并回主线,保证文件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快照(计算机存储和备份)

快照(计算机存储和备份)

快照(计算机存储)来自维基百科,开放性的百科全书(译者:闫斌)在计算机系统中,快照是系统在某个时间点的状态。

该术语的产生源于类似摄影中的快照。

它可以指系统状态的实际副本或由某些系统提供的功能。

目录1.原理2.实现2.1卷管理器2.2文件系统2.3在数据库中的应用2.4在虚拟化中的应用2.5其他应用3.参见4.注意5.外部链接原理要完成一份大数据集的完整备份可能会花去大量时间。

在多任务或多用户系统中,当数据正在备份时,可能会有数据写入数据集。

这就阻碍了备份的原子性,并引入了版本不一致,这可能会导致数据损坏。

例如,如果一个用户移动一个文件到一个已经备份的文件夹中,那么这个文件在备份介质上会完全丢失,因为在添加文件前备份操作已经发生。

版本不一致也可能导致文件损坏,例如在读取文件时改变文件的大小和内容。

一个安全备份实时数据的方法是在备份过程中使写访问失效,或者停止正在访问数据的应用程序,或者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加锁应用程序接口(locking API)强制执行只读访问。

这对于低可用性系统(台式电脑和小型工作组服务器,常规的停机时间是可以接收的)可以容忍。

但是高可用性系统不能容忍业务停止。

为避免停机时间,高可用性系统可能转为采用执行基于快照(在某个时间点上数据集的只读副本)的备份,并允许应用程序继续写入数据。

大多数快照实现是高效的,可以在O(1)时间内创建快照。

换句话说,创建快照所需要的时间和I/O不会随着数据集合的大小而增加,而直接备份则会随着数据集合的大小按相应比例的增加备份时间和I/O。

在某些系统中,一旦数据集合进行了初始快照,随后的快照仅复制更改的数据,并使用系统初始快照的指针引用。

这种基于指针的机制比数据重复克隆消耗更少的磁盘容量。

读写快照有时也被称为分支快照,因为它们隐式地创建了数据集的分支版本。

除了备份和数据恢复,由于读写快照在管理大的文件集合变更方面的非常有用,它经常用在虚拟化、沙盒以及虚拟主机安装领域。

存储快照实现技术原理

存储快照实现技术原理
存储快照实现技术原理
目录
➢ 什么是元数据 ➢ 两种快照实现方式 ➢ CoFW快照流程 ➢ RoFW快照流程 ➢ 做两份或多份快照流程 ➢ 基于Super Block 的快照流程 ➢ 讨论
注:本文参照《大话存储2》
2007-2010 Copyright WiseFly Technology All Right Reserved
另一套是所对应的历史快照时的
CABD
数据版本。
共享数据块
活动FS数据块
快照FS数据块
Copy On First Write(CoFW)写前拷贝模式
2007-2010 Copyright WiseFly Technology All Right Reserved
RoFW快照流程
活动元数据
1
ABCD
源文件系统初始状态:数据不断地被读取或写入,实际 数据块(文件块,如A、B、C、D)以及元数据链也在不断变化。
共享数据块
活动FS数据块
快照FS数据块
Copy On First Write(CoFW)写前拷贝模式
2007-2010 Copyright WiseFly Technology All Right Reserved
CoFW快照流程
活动元数据 快照
A B C’ D
3
之后某时刻,应用程序要更改当前活动文件系统中
拷贝
活动元数据
快照 2
ABCD
之后某时刻,系统被触发了一份快照。系统将所有写IO暂 挂,然后立即开始将整个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复制一份存放,复 制完成后立即解除暂挂。被复制出来的元数据以及其指向底层 数据块是相同的;
共享数据块
活动FS数据块
快照FS数据块

数据快照技术原理和应用[终稿]

数据快照技术原理和应用[终稿]

数据快照的原理和应用前言一、应用存储产品时遇到的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数据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存储产品以及备份方案。

在应用这些存储产品时会遇到以下的问题:1.备份速度的问题: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数据越来越多,更新越来越快,在休息时间来不及备份如此多的内容,在工作时间备份又会影响系统性能。

2.操作简单化的问题:数据备份应用于不同领域,进行数据备份的操作人员也处于不同的层次。

操作的简单与否直接影响操作的效果和数据的安全。

3.保护数据一致性的问题:有些关键性的任务是要 24 小时不停机运行的,在备份的时候,有一些文件可能仍然处于打开的状态。

4.容错的问题:数据备份损坏了,怎样在最短的时间恢复它。

二、解决方法为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高效率,保护企业的数据,数据快照技术(Flash copy, Snapshot, Point-in-time-copy)是其中比较成熟的技术之一。

数据快照技术是一种保留某一时刻数据映像的技术,其保留的影像被称为快照(即 Snapshot)。

数据快照的真实含义是: 用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消耗实现文件系统的备份,创作出您数据的"影子"图象,你可以象操作原始数据一样对其进行读取或写入。

因此,采用数据快照技术给数据拍照,你能在进行备份、下载数据仓库或者转移数据的同时,保证应用不受影响而继续运行。

使用真实的数据结果,你甚至能更开发和测试应用程序。

IBM 的FlashCopy、HDS的 Shadow Image 软件都是使用快照技术来实现快速复制或备份的。

1.数据快照功能可以在数秒钟内建立拷贝,供备份应用所用。

举个例子:一个企业的数据量很大,而且应用昼夜不停,作一次磁带备份需要24 个小时。

现在要求备份 9 月 18 日 0 点 0 分时的数据。

如果用传统的在线备份方法,备份下来的数据开始时是0 点 0 分时的,最后的数据是 24 点 0 分时的,数据的前后一致性受到了挑战。

快照技术的实现方式

快照技术的实现方式

快照技术的实现方式
1. 存储层面,在存储领域,快照技术通常是通过记录存储设备上数据块的状态来实现的。

存储设备可以使用写时复制(Copy-on-Write)或写时合并(Copy-on-Merge)等技术,在创建快照时只记录数据块的变化,而不实际复制整个数据块。

这样就可以在快照中保留先前的数据状态,而不会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

2. 虚拟化层面,在虚拟化环境中,快照技术可以通过虚拟机监视器(VMM)或者存储虚拟化层来实现。

虚拟机快照可以记录虚拟机的内存状态和磁盘状态,使得在需要时可以快速恢复虚拟机到先前的状态。

存储虚拟化层也可以提供快照功能,允许在存储级别对虚拟机的磁盘进行快照备份和恢复。

3. 文件系统层面,一些文件系统也提供了快照功能,可以记录文件系统的状态,包括文件和目录的结构、权限和元数据等信息。

这样可以在文件系统级别实现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而不需要依赖于底层存储设备的快照功能。

总的来说,快照技术的实现方式涉及存储层面、虚拟化层面和文件系统层面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实现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快照技术的实现方式。

IBM 存储产品 FlashCopy(快照)及VolumeCopy(卷拷贝)功能介绍

IBM 存储产品 FlashCopy(快照)及VolumeCopy(卷拷贝)功能介绍

IBM 存储产品FlashCopy(快照)及VolumeCopy(卷拷贝)功能介绍前期,我们在介绍IBM DS4000配置及管理应用时就提到过FlashCopy这个复制技术,FlashCopy指的是数据快照功能,指的是完成数据对象在某一时间点的静态映像,可以解决大规模数据复制造成的长停机时间问题。

对于用户备份和部署容灾恢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这个技术是需要客户在购买存储设备时另外购买序列号才能实现的功能,在DS4000系列的配置过程中,并没有详细介绍,现在我们将一起深入了解IBM FlashCopy技术。

IBM FlashCopyIBM FlashCopy专为提供逻辑驱动器的时间点拷贝而设计。

通过使用一个基于指针的资料库系统,FlashCopy最多可以管理逻辑驱动器的4份拷贝。

当一个逻辑驱动器(称为基本逻辑驱动器)收到FlashCopy命令时,存储系统将创建一个新的逻辑驱动器,其内容为发出FlashCopy命令时基本逻辑驱动器上的所有数据。

当继续向基本逻辑驱动器进行I/O操作时,所有针对基本逻辑驱动器的写操作都会导致将原有数据转移到基本资料库,从而保持数据的时间点拷贝。

任何对FlashCopy逻辑驱动器的数据引用都将会访问基本卷,获取自上次FlashCopy命令发出以来没有改变的数据;如果基本逻辑驱动器上的数据发生了改变,将会访问资料库,获取较为陈旧的未改变的数据(见图FlashCopy创建)。

下面就FlashCopy的访问举个例子。

中午12点创建的FlashCopy逻辑驱动器B将拥有逻辑驱动器A的一份时间点拷贝。

当包含“X”的数据块的内容被更新为“Y”时,系统会将较老的内容(“X”)转移到资料库中。

这样,访问逻辑驱动器A将会返回“Y”,而访问逻辑驱动器B将会返回“X”。

FlashCopy的高效存储管理FlashCopy是一种高效的、基于存储的数据复制机制,它从设计上避免了在进行时间点处理时对服务器周期和I/O资源的需求。

lun快照原理(一)

lun快照原理(一)

lun快照原理(一)lun快照原理介绍lun快照是一种在计算机存储技术中常用的技术手段,用于在不中断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创建数据的副本。

这种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使得数据备份和恢复变得更加简单和可靠。

基本概念lun快照原理是基于存储系统的虚拟化技术实现的。

它通过在底层存储层面建立一个快照层,记录了数据的变化情况,并且通过差异化存储的方式,只保存数据的变化部分,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的使用。

原理解析lun快照原理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实现:1.创建快照:在需要进行快照操作的时候,系统会首先创建一个快照点,将当前数据的状态保存下来,作为一个初始副本。

2.写时复制:在创建快照之后,任何对数据的修改操作都会通过写时复制技术进行处理。

写时复制是指在数据发生变化时,并不直接修改原始数据,而是复制一份原始数据的副本,然后对副本进行修改。

这样一来,原始数据和副本之间就出现了分离,互不影响。

3.存储差异:lun快照技术主要通过记录数据的差异来减少存储空间的使用。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系统会记录修改前后数据的差异,并保存这些差异。

在需要回滚或恢复数据时,系统只需要基于快照点和差异数据进行计算,而不需要保存完整的数据,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

4.恢复和回滚:lun快照技术使得数据的恢复和回滚变得非常简单。

当需要回滚到某个快照点时,系统只需根据快照点和差异数据进行计算,恢复数据到指定的状态。

而当需要恢复删除或丢失的数据时,系统可以根据差异数据进行反向计算,恢复数据到某个时间点的状态。

总结lun快照原理通过在存储层面建立快照点,并记录数据的变化差异,实现了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还能够节省存储空间的使用。

在日常的数据管理中,lun快照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存储系统中。

有关lun快照原理的更深入的技术细节,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使用lun快照进行数据管理,可参考相关的技术文档和资料。

快照技术

快照技术

快照技术一、快照技术原理随着存储应用需求的提高,用户需要在线方式进行数据保护,快照就是在线存储设备防范数据丢失的有效方法之一,越来越多的设备都开始支持这项功能。

越来越多的存储设备支持快照功能,在这些产品的资料中宣传了各自快照技术的优势,有的是快照数量多,有的是占用空间小。

那么,究竟什么是快照技术?主要有哪些类型?接下来我们深入了解一下。

1.1快照的定义与作用SNIA(存储网络行业协会)对快照(Snapshot)的定义是:关于指定数据集合的一个完全可用拷贝,该拷贝包括相应数据在某个时间点(拷贝开始的时间点)的映像。

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数据的一个副本,也可以是数据的一个复制品。

而从具体的技术细节来讲,快照是指向保存在存储设备中的数据的引用标记或指针。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快照有点像是详细的目录表,但它被计算机作为完整的数据备份来对待。

快照有三种基本形式:基于文件系统式的、基于子系统式的和基于卷管理器/虚拟化式的,而且这三种形式差别很大。

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能够自动生成这些快照的实用工具,比如有代表性的有NetApp的存储设备基于文件系统实现,高中低端设备使用共同的操作系统,都能够实现快照应用;HP的EVA、HDS通用存储平台以及EMC的高端阵列则实现了子系统式快照;而Veritas则通过卷管理器实现快照。

快照的作用主要是能够进行在线数据恢复,当存储设备发生应用故障或者文件损坏时可以进行及时数据恢复,将数据恢复成快照产生时间点的状态。

快照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存储用户提供了另外一个数据访问通道,当原数据进行在线应用处理时,用户可以访问快照数据,还可以利用快照进行测试等工作。

因此,所有存储系统,不论高中低端,只要应用于在线系统,那么快照就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功能。

1.2两种类型目前有两大类存储快照,一种叫做即写即拷(copy-on-write)快照,另一种叫做分割镜像快照。

即写即拷快照可以在每次输入新数据或已有数据被更新时生成对存储数据改动的快照。

虚拟机存储管理:RAID、快照与备份

虚拟机存储管理:RAID、快照与备份

虚拟机存储管理:RAID、快照与备份引言:随着技术的发展,虚拟化技术在企业和个人用户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虚拟机的存储管理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虚拟机存储管理的几个关键概念:RAID、快照和备份,并探讨它们对虚拟机存储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

一、RAID技术RAID(冗余阵列独立磁盘)是一种数据存储技术,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硬盘上,提供数据冗余和提高性能的能力。

在虚拟机存储管理中,RAID技术可以提供硬件级别的数据保护,即使一块硬盘损坏,数据仍可从其他硬盘中恢复。

RAID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通过将数据分散写入多个硬盘,实现并行写入,从而提高虚拟机的响应速度。

然而,RAID技术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RAID不是万能的解决方案。

虽然RAID可以保护数据免受硬件故障的影响,但它不能防止所有类型的数据丢失,如误操作、文件损坏等。

其次,RAID可能会引入单点故障。

如果RAID控制器出现故障,整个RAID阵列都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数据不可访问。

因此,在实施虚拟机存储管理时,需要综合考虑RAID技术的优缺点,并选择适合特定需求的RAID级别和合适的RAID控制器。

二、快照技术快照是虚拟机存储管理中常用的一项技术,它可以记录虚拟机在某个时间点的状态,并允许在需要时还原到该状态。

快照技术为虚拟机提供了类似于时间机器的能力,使得用户可以随时回滚到之前的状态,从而简化了测试、开发和运维工作。

使用快照技术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快照需要消耗大量的存储空间。

每次创建快照后,存储系统将保留原始磁盘的副本,并记录每个块的修改。

因此,在使用快照时需要权衡存储成本和便利性。

其次,快照不是备份。

虽然快照可以从某个时间点还原虚拟机的状态,但它不能保护虚拟机免受硬件故障、恶意软件或其他灾难的影响。

因此,建议在使用快照时,配合备份策略,以提供完整的数据保护。

三、备份策略备份是虚拟机存储管理中最常用的数据保护方法之一。

存储快照原理

存储快照原理

存储快照原理存储快照原理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将数据在某个时间点的状态保存下来,并保存为快照。

快照是一种数据备份方式,它可以快速地恢复数据到某个时间点的状态,以应对各种数据意外情况。

本文将介绍存储快照原理的相关知识。

一、快照的基本概念快照是一种数据备份方式,它可以记录某个时间点的数据状态,并将这个状态保存下来。

快照一般是只读的,用户无法对其进行修改,但可以使用快照来还原数据。

快照不仅可以用于备份数据,还可以用于测试、开发和调试等方面。

二、存储快照的原理存储快照的原理是将数据在某个时间点的状态保存下来,并根据数据变化的情况来更新快照。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存储系统会记录这些变化,并将新的变化与旧的快照进行比较,从而生成新的快照。

这个过程被称为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

存储快照的原理还包括写时复制(Copy-On-Write)技术。

写时复制技术是指在快照创建时,不会立即复制所有的数据,而是只复制数据的元数据,如文件名、目录结构等。

当用户修改数据时,存储系统会先将修改后的数据复制到新的位置,然后再将快照中对应的元数据指向新的数据位置。

这个过程可以减少数据的复制次数,从而提高存储效率。

三、快照的应用场景快照可以应用于各种数据备份的场景中。

例如,在虚拟化环境中,快照可以用于备份虚拟机的数据,并在虚拟机发生故障时快速地还原数据。

在数据库备份中,快照可以用于备份大型数据库,并在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快速地还原数据。

在文件系统备份中,快照可以用于备份整个文件系统,并在文件系统发生故障时快速地还原数据。

快照还可以用于测试、开发和调试等场景。

例如,在软件开发中,快照可以用于保存某个时间点的代码状态,并在代码发生错误时快速地还原代码状态。

在测试环境中,快照可以用于备份测试数据,并在测试失败时快速地还原数据。

四、快照的优缺点快照的优点主要包括:1.快速备份。

快照可以快速地备份数据,并可以随时恢复到某个时间点的状态。

ceph快照原理

ceph快照原理

ceph快照原理
Ceph快照是一种数据保护技术,用于在Ceph分布式存储系统中创建数据的可写副本。

它的原理如下:
1. CoW(Copy-on-Write):当创建快照时,Ceph不会立即复
制数据。

相反,它使用Copy-on-Write技术,只记录原始数据
的元数据和差异,实际数据块仍然指向原始数据。

这样可以节省空间和时间开销。

2. 元数据管理:Ceph会为每个快照创建一个元数据日志,记
录原始数据和快照之间的差异。

当需要恢复数据时,Ceph可
以根据元数据日志找到哪些数据块是快照的一部分。

3. 增量存储:Ceph快照采用增量存储方式,只存储修改或删
除的数据,而不会复制整个数据集。

这样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快照的效率。

4. 快照链:Ceph支持创建多个快照,并将它们组织成一个快
照链。

每个快照都指向其父快照,并记录了从父快照到当前快照的差异。

这样可以实现多个时间点的恢复,以满足不同需求。

总的来说,Ceph快照利用CoW、元数据管理、增量存储和快
照链等技术,实现了高效的数据保护和恢复功能。

它可以在不占用大量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提供可靠的数据保护,并支持多个时间点的数据恢复。

快照技术的实现原理

快照技术的实现原理

快照技术的实现原理你可以把快照想象成是给某个时刻的东西拍个照片。

比如说,你看到一个超级美的风景,咔嚓一下拍个照,这个照片就定格了那个瞬间的美景。

快照技术在计算机里呢,也有点这个意思。

在存储系统里,快照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呀,它主要是靠一种特殊的方法来记录数据的状态。

一般来说,存储系统里的数据是一直在变的,就像小朋友的脸,一会儿笑一会儿哭,表情可丰富了。

但是快照呢,就像是在某个瞬间,给这个一直在变的数据来个大定格。

从技术角度讲哦,有一些快照技术是基于写时复制(Copy - on - Write)的原理。

这就像是一个很聪明的小把戏。

当你要创建一个快照的时候呢,系统并没有马上把所有的数据都复制一份来保存那个瞬间的状态。

而是呢,它就像个小机灵鬼一样,在原始数据那里做个小标记。

比如说,原来的数据放在一个个小格子里(这是一种比喻啦,实际是存储块之类的),系统就知道哪些小格子里的数据是创建快照那个时刻的数据了。

然后呢,当有新的数据要写入到这些已经被标记为快照相关的小格子里的时候,这时候才会把原来的数据复制一份,然后把新的数据写到新的地方。

这样一来,快照里的数据就还是创建快照那一刻的数据啦,就像那个照片里的风景不会因为现实里树又长高了一点就变了样。

还有一种呢,是基于指针重定向的快照技术。

这就好比是给数据的存储地址做个新的路标。

比如说,正常情况下,数据A存放在地址1那里,大家要找数据A就去地址1拿。

当创建快照的时候呢,系统就像是把指向地址1的路标复制了一份,这个复制的路标就代表了快照里的数据A的地址。

然后如果数据A要发生变化,比如要被修改或者移动到新的地址2,系统就会调整原来的那个路标,让它指向新的地址2,但是快照的路标还是指向原来的地址1,这样快照里的数据A就还是创建快照时候的那个数据A啦。

快照技术在很多地方都超级有用呢。

比如说企业的数据备份,就像给企业的数据资产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万一哪天数据出了啥问题,就像小朋友不小心把画好的画弄脏了,但是我们有快照这个“照片”呀,就可以根据这个快照把数据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就像重新拿出一张干净的画纸一样。

存储快照技术详解

存储快照技术详解

存储快照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在数据保护系统上。

这项技术可以显著的缩短恢复时间对象RTO以及恢复目标对象RPO.本文将介绍不同的存储快照技术以及他们分别的优势和劣势。

如下是六种常见的存储快照技术:写入即复制写入即转存克隆或者镜像剥离后台复制下的写入即复制增量可持续性数据保护写入即复制式快照写入即复制式快照技术存储快照技术的一种,要求先预留足够的存储空间用做快照内容的存放,之后将会对卷进行快照操作然后存放在之前预留的空间里。

在这个初始创建快照的操作中,写入即复制快照技术仅保存那些原始数据存放的位置,却不会拷贝那些真实的数据。

这就能确保快照是实时的,且几乎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

之后,快照和之前的卷进行比对,来定位那些内容做出改动的数据块。

当数据库被改变的时候,原始数据先会被复制到特定的保留区用作快照使用,之后原始的数据才被覆盖。

被快照的原始数据块仅当第一次做出更改的时候才会被复制。

整个过程可以保证快照数据和快照发生时的时间戳是连续的,这也是为什么被称为写入即复制。

对于那些没用被改变数据的读请求会被直接重定向到原来的卷上。

而对被改变后数据的读请求会被重定向到快照上的被复制的数据块上。

每一份快照都包含了用于描述自从第一份镜像创建以来更改的数据块的信息。

存储快照技术中写入即复制式快照的主要优势是它的空间利用的效率。

由于保留的快照存储空间仅仅是用于保存更改的数据,这样就大大的节省了空间。

然而这项技术的很明显的一个缺点就是这会降低原始卷的性能。

这样说是因为对原始卷的写请求需要先等待原始数据先被复制到快照后才能开始写入。

这样以来,写入即复制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每份快照都需要一份可用的原始数据副本。

写入即转存式快照写入即转存式快照存储快照技术的一种和写入即复制式快照相似,然而不同之处在于,它解决了双重写入导致的性能问题。

写入即转存式快照同样也提供了和写入即复制式快照类似的较高空间利用率的快照服务。

之所以写入即转存式快照方式会避免写入带来的性能问题是由于所有对原始卷的写入操作都会重定向到转为快照预留的存储空间上。

快照的原理

快照的原理

快照的原理快照,顾名思义,是对某一时刻的数据或状态进行捕捉和保存的技术。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快照通常指的是对文件系统、虚拟机、数据库或者存储设备等进行的一种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

快照的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管理和保护技术,它能够帮助用户在数据丢失或者系统崩溃时快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同时也能够提供数据的历史记录和版本管理。

本文将围绕快照的原理展开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技术。

快照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数据捕捉和数据保存。

首先,数据捕捉是指在某一时刻对目标数据进行拍摄和记录。

这个过程需要对目标数据进行扫描和复制,以确保捕捉到的数据是完整和一致的。

在文件系统中,快照可以通过记录文件的元数据和数据块来实现;在虚拟机中,快照可以通过记录虚拟机的内存状态和磁盘数据来实现;在数据库中,快照可以通过记录数据库的事务日志和数据文件来实现。

其次,数据保存是指将捕捉到的数据存储到可靠的位置,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恢复和访问。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同时也需要考虑存储介质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快照的原理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来实现。

例如,在文件系统中,快照可以通过写时复制(Copy-on-Write)和写时读取(Copy-on-Read)来实现;在虚拟机中,快照可以通过虚拟磁盘和快照树来实现;在数据库中,快照可以通过数据库日志和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来实现。

这些技术都是基于快照的原理,通过对数据进行捕捉和保存来实现数据管理和保护的功能。

快照的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首先,它可以帮助用户在数据丢失或者系统崩溃时快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从而减少数据丢失和系统停机造成的损失。

其次,它可以提供数据的历史记录和版本管理,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审计。

最后,它可以用于数据的复制和迁移,帮助用户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数据的部署和管理。

总之,快照的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管理和保护技术,它通过对数据进行捕捉和保存来实现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虚拟机存储管理:RAID、快照与备份(一)

虚拟机存储管理:RAID、快照与备份(一)

虚拟机存储管理:RAID、快照与备份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虚拟机来运行应用程序和存储数据。

虚拟机存储管理是确保虚拟化环境高效运行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从RAID、快照和备份三个方面探讨虚拟机存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优化。

一、RAID技术在虚拟机存储管理中的应用RAID(冗余阵列磁盘)技术通过将多个磁盘组合起来工作,提高数据的读写速度和可靠性。

在虚拟机存储管理中,RAID技术可以保护虚拟磁盘镜像的完整性,并提供故障容错能力。

RAID可以根据性能需求和安全要求选择不同的级别,如RAID 0、RAID 1、RAID 5和RAID 6等。

RAID 0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上,提高了读写速度,但没有冗余。

虽然RAID 0的性能非常出色,但一旦有一个磁盘故障,所有数据都会丢失。

因此,RAID 0不适合存储关键数据。

RAID 1通过镜像技术将数据同时存储在两个磁盘上,提供了数据冗余能力。

当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继续运行,并从镜像磁盘中恢复数据。

RAID 1适用于对数据安全要求较高的情况。

RAID 5和RAID 6则结合了性能和冗余的优势。

RAID 5通过将数据和校验信息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上,提供了冗余和读写性能。

RAID 6在RAID 5的基础上增加了额外的冗余,可以容忍多个磁盘的故障。

这些RAID级别适用于大部分虚拟机存储管理的场景。

二、快照技术在虚拟机存储管理中的作用快照技术是虚拟机存储管理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通过创建虚拟机磁盘的快照,可以捕捉虚拟机在某个时刻的状态,并在需要时恢复到该状态。

快照可用于备份、测试和修复虚拟机。

在创建快照时,系统会记录该瞬间的虚拟机磁盘状态,并创建一个虚拟磁盘的副本。

在之后的操作中,虚拟机对数据的修改将被记录在新创建的虚拟磁盘上,而原始磁盘保持不变。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存在问题,可以轻松将虚拟机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然而,快照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拟磁盘快照会变得越来越大,占用大量存储空间。

快照技术原理

快照技术原理

快照技术原理嘿,咱今儿就来聊聊快照技术原理这档子事儿哈!你说这快照技术,就像是给数据拍了张照片,一下子就把那个瞬间给定格住啦!想象一下,你正在电脑上噼里啪啦地敲字,突然停电了,哎呀妈呀,那你刚写的东西不就没啦?这时候要是有快照技术,那就好比有个神仙给你的工作状态施了个魔法,让它能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

快照技术呢,其实就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把系统或者数据的状态给记录下来。

这就好像你去旅游,在一个特别美的地方拍了张照片,以后你啥时候想看那个美景,拿出照片来瞅瞅就行啦。

它的工作原理呢,有点像个超级厉害的记录员。

它时刻关注着数据的变化,一旦到了设定的时间点,或者有特定的需求,它就“咔嚓”一下,把那一刻的数据状态给完整地记录下来。

这就好比你跑步的时候,有人在旁边给你每隔一段距离拍张照片,你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不同位置的样子。

你说这快照技术是不是特别神奇?它能让我们在数据世界里找到那些珍贵的瞬间,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回忆那些美好的时刻一样。

而且呀,它还特别可靠,就像你信任的好朋友,啥时候需要它,它都在那儿不离不弃的。

比如说,在服务器领域,快照技术可太重要啦!要是服务器出了啥问题,有了快照,就能快速回到之前健康的状态,就跟时光倒流似的。

这可省了多少麻烦事儿呀!再想想看,如果没有快照技术,我们的数据不就像没家的孩子一样,到处流浪,还随时可能丢了。

有了快照,就等于给数据安了个家,让它们能安心地待着。

总之呢,快照技术原理虽然听起来有点高深莫测,但其实说白了,就是给数据留个纪念,留个保障。

它让我们的数据生活更加安心、更加有趣。

你说这快照技术是不是很了不起呀?它就像个默默守护我们数据的小天使,让我们在数字世界里畅游的时候,不用担心会迷路或者丢失重要的东西。

所以呀,咱可得好好感谢发明快照技术的那些聪明脑袋们,是他们让我们的数据世界变得这么精彩呀!。

PBS存储技术概述

PBS存储技术概述

PBS存储技术概述数据存储数据存储区是存储备份快照及其数据块的逻辑位置。

快照由清单、blob、动态和固定索引(请参阅术语)组成,并存储在以下⽬录结构中:<datastore-root>/<type>/<id>/<time>/数据存储的重复数据删除基于重⽤块,这些块由备份快照中的索引引⽤。

这意味着多个索引可以引⽤相同的块,从⽽减少包含数据所需的空间量(甚⾄跨备份快照)。

Chunks(块)块是⼀些(可能是加密的)数据,末尾是 CRC-32 校验和,开头是类型标记。

它由其内容的 SHA-256 校验和标识。

为了⽣成这样的块,备份数据被分成固定⼤⼩或动态⼤⼩的块。

相同的内容将被散列到相同的校验和。

数据存储的块位于:<datastore-root>/.chunks/这个chunk⽬录被chunks校验和的前四个字节进⼀步细分,所以带有校验和的chunk:a342e8151cbf439ce65f3df696b54c67a114982cc0aa751f2852c2f7acc19a8b驻留在:<datastore-root>/.chunks/a342/这样做是为了减少每个⽬录的⽂件数量,因为每个⽬录有很多⽂件可能对⽂件系统性能不利。

创建数据存储时,将预先分配这些块⽬录 ('0000'-'ffff')。

固定⼤⼩的块对于基于块的备份(如 VM),使⽤固定⼤⼩的块。

内容(磁盘映像)被分成相同长度的块(通常为 4 MiB)。

这对于 VM 映像⾮常有效,因为来宾上的⽂件系统最常尝试将⽂件分配为连续的块,因此新⽂件会获得新块,⽽更改现有⽂件只会更改它们⾃⼰的块。

作为⼀种优化,Proxmox VE 中的VM可以使⽤“脏位图”,它可以跟踪镜像的更改块。

由于这些位图也是分割成块的镜像的表⽰,镜像的脏块和需要上传的块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只需上传磁盘的修改块以进⾏备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储快照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在数据保护系统上。

这项技术可以显著的缩短恢复时间对象RTO以及恢复目标对象RPO.本文将介绍不同的存储快照技术以及他们分别的优势和劣势。

如下是六种常见的存储快照技术:写入即复制写入即转存克隆或者镜像剥离后台复制下的写入即复制增量可持续性数据保护写入即复制式快照写入即复制式快照技术存储快照技术的一种,要求先预留足够的存储空间用做快照内容的存放,之后将会对卷进行快照操作然后存放在之前预留的空间里。

在这个初始创建快照的操作中,写入即复制快照技术仅保存那些原始数据存放的位置,却不会拷贝那些真实的数据。

这就能确保快照是实时的,且几乎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

之后,快照和之前的卷进行比对,来定位那些内容做出改动的数据块。

当数据库被改变的时候,原始数据先会被复制到特定的保留区用作快照使用,之后原始的数据才被覆盖。

被快照的原始数据块仅当第一次做出更改的时候才会被复制。

整个过程可以保证快照数据和快照发生时的时间戳是连续的,这也是为什么被称为写入即复制。

对于那些没用被改变数据的读请求会被直接重定向到原来的卷上。

而对被改变后数据的读请求会被重定向到快照上的被复制的数据块上。

每一份快照都包含了用于描述自从第一份镜像创建以来更改的数据块的信息。

存储快照技术中写入即复制式快照的主要优势是它的空间利用的效率。

由于保留的快照存储空间仅仅是用于保存更改的数据,这样就大大的节省了空间。

然而这项技术的很明显的一个缺点就是这会降低原始卷的性能。

这样说是因为对原始卷的写请求需要先等待原始数据先被复制到快照后才能开始写入。

这样以来,写入即复制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每份快照都需要一份可用的原始数据副本。

写入即转存式快照写入即转存式快照存储快照技术的一种和写入即复制式快照相似,然而不同之处在于,它解决了双重写入导致的性能问题。

写入即转存式快照同样也提供了和写入即复制式快照类似的较高空间利用率的快照服务。

之所以写入即转存式快照方式会避免写入带来的性能问题是由于所有对原始卷的写入操作都会重定向到转为快照预留的存储空间上。

写入即转存式快照方式将新的写入操作由两次压缩为一次。

这样而来,写入操作就不必先将原始数据的一份拷贝写入磁盘存储空间,再写入另一份有变动的数据拷贝的两次操作,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对更改的数据作出写入操作。

随着写入即转存式快照方式的应用,原始拷贝都会包含一份及时的快照数据,有改动的数据也不再会存放在快照存储上。

在快照删除的时候会稍显复杂。

需要被删除的快照首先会被拷贝,以确保和原始卷的连续性。

随着更多快照的创建,复杂的程度也呈指数上升。

复杂程度不仅限于对原始数据访问上,对快照数据以及原始卷的追逐定位和快照删除上的复杂也是需要考虑的。

如果快照依赖的原始数据受到损害,将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

以上就是本文对常见的存储快照技术以及优劣势的分析,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

磁盘在磁盘硬件监测上,你也有类似的问题。

磁盘存在一个通用的错误值集合,这些错误值由SMART 技术予以定义并加以搜集。

如果你有JBOD(简单磁盘捆绑)或者低端的RAID(独立磁盘冗余阵列),那么你可以购买一个软件包来帮助你搜集SMART数据。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拥有来自大型厂商的大型RAID系统的用户来说又会怎样呢?所有这些厂商都会监测SMART统计数据,并根据它们所搜集的来自驱动器厂商的信息、历年来所搜集的统计信息,以及某些情况下的性能要求,来主动地停止驱动器的运作,比如一些厂商会选择替换驱动器而不是选择重试低性能的驱动器。

对于一些使用SATA(串行ATA)驱动器的厂商来说,尤其如此。

所有这些都很好,但是你对此毫无所知,因为所有这些都是由RAID控制器来完成和管理的,你根本就看不到它们。

因此,我还在想,这种情况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我觉得是有一些问题和值得担忧的地方。

●就像培根先生所说的那样,知识就是力量。

我想知道RAID控制器里所发生的事情,决策是如何做出的,以及为什么磁盘控制器会出现故障。

●RAID厂商们在看到一些情况后一般会怎么做呢?在过去的10年中,我看到了很多次故障率非常高的情况,特别是在新驱动器的早期发布上。

如果我早知道这些统计数据,我就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和厂商沟通这些故障(当然,他们很可能不想让我知道)。

●错误信息都没有被整合到环境中去,而我所能获得的就是一些SNMP警告,或者如果登录到RAID 控制器本身,我可能会得到更多的细节。

因此,基于这些理由,我非常希望RAID厂商能够提供关于他们底层所做的事情方面的数据,这样我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

问题是你如何让所有这些信息都进入到企业监测框架中去呢?答案是:不容易。

信道误码率光纤通道和一些其他技术有10E12th比特的信道误码率,但是通过错误纠正代码,可以获得更高的正确率。

就我所闻而言,光纤通道的误码率可以纠正到大约10E21st比特。

也就是说,在每10E21st 比特的信息中可能会因为没有将一个误码监测为误码,或者因为错误地纠正一个误码而得到一个误码。

这个比特数很高,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一直以来我所面临的问题是:如果信道开始衰减(见《当比特变坏》)那么会发生什么?如果误码率为10E12th的信道开始衰减,那么会如何影响10E21st的误码纠错率,而信道会何时开始衰减?如果误码率为10E11th或者10E10th时又如何呢?至少,我还没有从公开的渠道中获得任何答案。

无论是什么数字,误码纠错率都会以非线性的形式急速下降。

在这个领域中,我还是没有发现公开的答案,但我自己估计,大概会以4到5倍的数量级下降。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希望搜集这种类型的错误信息的原因,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对整个数据通路进行相关分析。

实际上,在整个数据通路上,都可以得到很多的错误统计数据和信息,问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工具来获得所有这些信息。

我经常要利用很多工具和脚本来确定问题所在并进行相关分析。

随着存储环境越来越复杂,将低层次数据、所有的数据通路错误以及警告联系起来肯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SNMP警告则仅仅是警告,因为几乎任何时候,它们都不会提供足够的信息来告诉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警告。

也许我问得太多了,但是如果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那么肯定会有很多人从中受益。

随着存储应用需求的提高,用户需要在线方式进行数据保护,快照就是在线存储设备防范数据丢失的有效方法之一,越来越多的设备都开始支持这项功能。

越来越多的存储设备支持快照功能,在这些产品的资料中宣传了各自快照技术的优势,有的是快照数量多,有的是占用空间小。

那么,究竟什么是快照技术?主要有哪些类型?接下来我们深入了解一下。

快照的定义与作用SNIA(存储网络行业协会)对快照(Snapshot)的定义是:关于指定数据集合的一个完全可用拷贝,该拷贝包括相应数据在某个时间点(拷贝开始的时间点)的映像。

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数据的一个副本,也可以是数据的一个复制品。

而从具体的技术细节来讲,快照是指向保存在存储设备中的数据的引用标记或指针。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快照有点像是详细的目录表,但它被计算机作为完整的数据备份来对待。

快照有三种基本形式:基于文件系统式的、基于子系统式的和基于卷管理器/虚拟化式的,而且这三种形式差别很大。

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能够自动生成这些快照的实用工具,比如有代表性的有NetApp的存储设备基于文件系统实现,高中低端设备使用共同的操作系统,都能够实现快照应用;HP的EVA、HDS通用存储平台以及EMC的高端阵列则实现了子系统式快照;而Veritas则通过卷管理器实现快照。

快照的作用主要是能够进行在线数据恢复,当存储设备发生应用故障或者文件损坏时可以进行及时数据恢复,将数据恢复成快照产生时间点的状态。

快照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存储用户提供了另外一个数据访问通道,当原数据进行在线应用处理时,用户可以访问快照数据,还可以利用快照进行测试等工作。

因此,所有存储系统,不论高中低端,只要应用于在线系统,那么快照就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功能。

两种类型目前有两大类存储快照,一种叫做即写即拷(copy-on-write)快照,另一种叫做分割镜像快照。

即写即拷快照可以在每次输入新数据或已有数据被更新时生成对存储数据改动的快照。

这样做可以在发生硬盘写错误、文件损坏或程序故障时迅速地恢复数据。

但是,如果需要对网络或存储媒介上的所有数据进行完全的存档或恢复时,所有以前的快照都必须可供使用。

即写即拷快照是表现数据外观特征的“照片”。

这种方式通常也被称为“元数据”拷贝,即所有的数据并没有被真正拷贝到另一个位置,只是指示数据实际所处位置的指针被拷贝。

在使用这项技术的情况下,当已经有了快照时,如果有人试图改写原始的LUN上的数据,快照软件将首先将原始的数据块拷贝到一个新位置(专用于复制操作的存储资源池),然后再进行写操作。

以后当你引用原始数据时,快照软件将指针映射到新位置,或者当你引用快照时将指针映射到老位置。

分割镜像快照引用镜像硬盘组上所有数据。

每次应用运行时,都生成整个卷的快照,而不只是新数据或更新的数据。

这种使离线访问数据成为可能,并且简化了恢复、复制或存档一块硬盘上的所有数据的过程。

但是,这是个较慢的过程,而且每个快照需要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分割镜像快照也叫作原样复制,由于它是某一LUN或文件系统上的数据的物理拷贝,有的管理员称之为克隆、映像等。

原样复制的过程可以由主机(Windows上的MirrorSet、Veritas 的Mirror卷等)或在存储级上用硬件完成(Clone、BCV、ShadowImage 等)。

三种使用方法具体使用快照时,存储管理员可以有三种形式,即冷快照拷贝、暖快照拷贝和热快照拷贝。

冷快照拷贝进行冷快照拷贝是保证系统可以被完全恢复的最安全的方式。

在进行任何大的配置变化或维护过程之前和之后,一般都需要进行冷拷贝,以保证完全的恢复原状(rollback)。

冷拷贝还可以与克隆技术相结合复制整个服务器系统,以实现各种目的,如扩展、制作生产系统的复本供测试/开发之用以及向二层存储迁移。

暖快照拷贝暖快照拷贝利用服务器的挂起功能。

当执行挂起行动时,程序计数器被停止,所有的活动内存都被保存在引导硬盘所在的文件系统中的一个临时文件(.vmss文件)中,并且暂停服务器应用。

在这个时间点上,复制整个服务器(包括内存内容文件和所有的LUN以及相关的活动文件系统)的快照拷贝。

在这个拷贝中,机器和所有的数据将被冻结在完成挂起操作时的处理点上。

当快照操作完成时,服务器可以被重新启动,在挂起行动开始的点上恢复运行。

应用程序和服务器过程将从同一时间点上恢复运行。

从表面上看,就好像在快照活动期间按下了一个暂停键一样。

对于服务器的网络客户机看来,就好像网络服务暂时中断了一下一样。

对于适度加载的服务器来说,这段时间通常在30到120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