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工学 秦曾煌第七版 第四章

合集下载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门知识并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主要是计算 电路中器件的端子电流和端子间的电压,一 般不涉及器件内部发生的物理过程。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1 0 B A S E - T w a ll p la t e
开关
灯泡
电 池
导线 实际电路
开关 S

RS

US
导线
电路模型灯泡 R源自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i(t)limΔqdq Δt0 Δt dt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流强度定义说明图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单位:A(安培) kA、mA、A
1kA=103A 1mA=10-3A 1 A=10-6A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i 参考方向
i
A
实际方向 B A
i>0
参考方向 实际方向 B
i <0
1. 用箭头表示: 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2.用双下标表示: 如iAB,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点指向B点。
i
A
B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2 .电压
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即是两点间的电压。从电场力做功概 念定义,电压就是将单位正电荷从电路中一点移至电路中另 一点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如图 所示。用数学式表示,即为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流的参考方向设成从a流向b, 电压的参考方向设成a 为高电位端,b为低电位端,这样所设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称为参考方向关联。设在dt时间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移 动到b点的正电荷量为dq, a点至b点电压u意味着单位正电荷 从a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那么移动dq正电荷电场力 做的功为dw=udq。电场力做功说明电能损耗,损耗的这部 分电能被ab这段电路所吸收。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7版)(上册)课后习题-第三章至第四章【圣才出品】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7版)(上册)课后习题-第三章至第四章【圣才出品】

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一、练习与思考详解3.1.1如果一个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为零,其储能是否也一定等于零?如果一个电容元件中的电流为零,其储能是否也一定等于零?解:(1)根据电感元件的储能公式:212W Li =,其中L 为电感元件的电感,i 为流过它的瞬时电流,电感元件的端电压di U L dt =当U =0时,表明0,di dt =但是i 不一定为0,即电感元件的储能不一定为零。

(2)同理:电容元件储能公式为212W Cu =,C 为元件电容值,u 为元件两端的瞬时电压,流过电容的电流c du i C dt =,当i=0时,即0C du dt =,而u C 不一定等于0,故其储能不一定为零。

3.1.2电感元件中通过恒定电流时可视为短路,是否此时电感L 为零?电容元件两端加恒定电压时可视为开路,是否此时电容为无穷大?解:(1)电感的电感量L 取决于线圈的尺寸、匝数及其周围介质的性质,与通入何种电流无关。

在恒定电流情况下,因为d 0d I t=,故U L =0,可视作短路,而L ≠0。

(2)电容元件的电容量C 取决于其极板的尺寸、距离及中间介质的性质,与施加何种电压无关,在恒定电压作用下,因为d 0,d U t =故I C =0,可视作开路,而上x 时电容C 不是无穷大。

3.2.1确定图3-1所示电路中各电流的初始值。

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图3-1解:换路前:()()()()()L L S 6001A 2400V 00Ai i u L i ----===+===相当于短路换路后,由换路定则:()()()()()()()L L S +C L 001A603A 200031A 2A i i i i i i +-+++=====-=-=3.2.2在图3-2所示电路中,试确定在开关S 断开后初始瞬间的电压u C 和电流i C ,i1,i 2之值。

S 断开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图3-2解:开关S 断开前电容C 开路,根据分压定理,电容器的电压:()C 4064V 24u -=⨯=+根据换路定则,开关断开后的初始瞬间电容电压不能跃变,因此:()()()()()()C C C 1C 2004V606400A 1A 2200A u u u i i i +-++++==--====3.2.3在图3-3中,已知R =2Ω,电压表的内阻为2.5k Ω,电源电压U =4V。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四章_图文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四章_图文

相位差
定义:
XL
感抗:
()
则:
O
f
XL与 f 的关系
直流:f = 0, XL =0,电感L视为短路
交流:f
XL
超前
电感L具有通直阻交的作用
相量式:
电感电路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
相量图
2. 功率关系 (1) 瞬时功率
(2) 平均功率
L是非耗 能元件
(3)无功功率Q 用以衡量电感电路中能量交换的规模。
阻抗模:
阻抗角:
由电路参数决定。
电路参数与电路性质的关系:
当 XL >XC 时, > 0 ,u 超前 i 呈感性 当 XL < XC 时 , < 0 , u 滞后 i 呈容性 当 XL = XC 时 , = 0 , u. i 同相 呈电阻性
2) 相量图
参考相量
XL > XC
XL < XC
用相量表示后,即可用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4.1 正弦电压与电流
I, U
o
t
直流电流和电压
正弦电流和电压
正弦交流电的优越性: 便于传输;易于变换 便于运算; 有利于电器设备的运行;
.....
_
正半周
_
负半周
4.1 正弦电压与电流
设正弦交流电流:
i
Im
O

T
初相角:决定正弦量起始位置 角频率:决定正弦量变化快慢 幅值:决定正弦量的大小 幅值、角频率、初相角成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2.4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
1. 电流、电压的关系 (1) 相量式

(参考相量)

如用相量表示电压与 电流关系,可把电路模型 改画为相量模型。 总电压与总电流

电工学 秦曾煌第七版 第四章

电工学 秦曾煌第七版 第四章
(4-38)
正误判断
u 1s 0 i0 tn × U
瞬时值
复数
U 5e j1 0 × 552 0 sit n 1 ) (5
复数
瞬时值
(4-39)
正误判断
已知: i1s0i nt(45 )
j45
× 则: I 10 45 2 有效值
× Im10e45
已知: u21s0i(n t15) -j15
(4-11)
§4.1.3 正弦波特征量之三 —— 初相位
i2Isi nt
(t ):正弦波的相位角或相位。
: t = 0 时的相位,称为初相位或初相角。
i
t
说明: 给出了观察正弦波的起点或参考点,
常用于描述多个正弦波相互间的关系。
(4-12)
两个同频率正弦量间的相位差( 初相差)
i1 i2
t
1 2
设: U1 U11 U2 U22
则:
U1 U2
U1 U2
(1 2)
例 : U 1 9 3 , U 2 0 3 7 , U U 0 1 / U 2 3 4
(4-30)
# 计算器上的复数运算操作
代数式→极坐标形式
-3+j4 = 5 /126.9°
3 +/- a 4 b 2nd →rθ
i1 Im1sint1 i2 Im2sint2
t 2 t 1 2 1 (4-13)
两种正弦信号的相位关系

i2


前 1 2
i1 120
t
i i 超前于
1
2
相 位
i1
滞 后
2 1
i2
120
t
i i 滞后于

电工学 秦曾煌 课后答案 全解 doc格式

电工学 秦曾煌  课后答案 全解 doc格式

图1: 习题1.5.1图I1 = −4A U1 = 140V U4 = −80V I2 = 6AU2 = −90V U5 =30VI3 = 10AU3 = 60V电工学秦曾煌课后答案全解 doc格式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解]:2 元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3 P1 = U1I1 = 140 ×(−4)W = −560WP2 = U2I2 = (−90) ×6W = −540WP3 = U3I3 = 60 ×10W = 600W P4 = U4I1 = (−80) ×(−4)W = 320W P5 = U5I2 =130 ×6W = 180WP1 + P2 = 1100W负载取用功率P = P3+ P4 + P5 = 1100W 两者平衡电源发出功率PE=1.5.2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2[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I1 + I2 −I3= 0−3 + 1 −I3= 0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 60V 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福建农林大学《电工学-电工技术》第七版上册_(秦曾煌)_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福建农林大学《电工学-电工技术》第七版上册_(秦曾煌)_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福建农林大学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权威整理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考点:1.1.7节电位计算,会画简图(期末考考了)(10分)2.1.5节与第二章计算题结合,考5分3.基尔霍夫定律(考查:电路的分析方法)题型:看p32那题(掌握分析方法)难度:较简单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25分)考点:1.叠加原理(一定要会,期末考考了,一定要把题做透),戴维宁定律,结点电压法,支路电压法,要会计算各支路电流的方法2.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必考,一定要会)3.讨论功率平衡,求功率,(期末考了)难度:较简单题型:P77 2.6.5 P61 2.7.3 P78 2.7.10 P47 2.3.4这题是重点,重点掌握这题的方法(理想电源会加入这题中,什么时候理想电源可以去掉,什么时候保留,要学会判断)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考点:一、3.3RC,RL电路的响应二、三要素法(整节都要看透,期末考的坑爹啊,我一个字都没写,每一种方法都要掌握)(必考)(求初始值,稳态值,T,R等,会与戴维尔求等效)(15分)难度:一般题型:P104 3.3.2 3.3.5 3.4.1~3.4.6 3.6.3 3.6.7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难点+重点】(一定要学会,不然第五章也不懂)考点:1.运用相量来表示交流电路(有方向,有角度,有大小)2.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Ps:整章都是重点,最好看的很熟,因为考试大题必考两题。

题型:P164 4.7.4 4.7.6 P162 4.5.4~4.5.15(这十一题中,期末考了两大题,一定要每题都会)第五章:三相电路考点:一、5.2节一定要把那些公式记下来,看题型来记忆:比如例5.2.1 5.2.2 P174二、5.3节,考试重点那些公式,三、5.4节也是那些公式,要背下来还要会应用Ps:考试的时候,不会很难,就是单纯的套公式,所以公式什么含义,怎么套,这个会了那题就没问题了题型:P182 5.2.5 5.4.3(考试重点)第六章~第七章:简答题第一题:(1)直流励磁——题目:铁心截面积加倍,线圈的电阻和匝数以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答:I=U/R,I不变,R*I2不变,A加倍,Rm=l/u*A,Rm减半,Φ=F/Rm=N*I/Rm,所以Φ加倍,B=Φ/A,所以B不变(2)交流励磁——题目:铁心截面积加倍,线圈的电阻和匝数以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U=4.44fNΦm,Φ不变,Rm减半,F=Φ*Rm,所以F减半,F=N*I,所以I减半,R*I2为1/4(3)直流励磁——题目:线圈匝数加倍,线圈电阻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解:I=U/R不变,所以I2*R不变,Φ=NI/Rm加倍,Rm不变,所以B=Φ/A加倍(4)交流励磁——题目:线圈匝数加倍,线圈电阻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解:U=4.44fNΦm,N加倍,Φm减半,Bm减半,Hm减半,Hm*l=Im*N,所以Im=Hm*l/N 减小至原来的1/4,I减小至原来的1/4,I2*R减小至原来的1/16(5)交流励磁——电源频率减半,电源电压的大小保持不变;解:U=4.44fNΦm,f减半,所以Φm加倍,Bm加倍,Hm加倍,Hm*l=Im*N,所以Im 加倍,I加倍,I2*R增大至原来的4倍(6)交流励磁——频率和电源电压的大小保持不变解:U=4.44fNΦm,f和U同时减半,Φm不变,Bm、Hm、Im、I均不变,所以I2*R不变二、交流和直流电磁铁的区别(1)外观。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最新电工学上册(第七版)PPT 高等教育出版社,秦曾煌主编精品课件

最新电工学上册(第七版)PPT 高等教育出版社,秦曾煌主编精品课件

该结ǜ)点(jié diǎn)的电流。
第六页,共40页。
电路分析(fēnxī)与设计的区别
• 电路分析:已知电路结构,得到电路的功能。 应用电路仿制,没有知识产权。
• 电路设计:按照客户的要求,构建电路,使 之实现相应(xiāngyīng)的功能。创新的工作, 往往有知识产权。
第七页,共40页。
1. 2 电路(diànlù)模
如何理解模型:
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1. 电路的作用
(1) 实现电能(diànnéng)的传输、分
配与转换
发电机
升压 输电线 降压
变压器
变压器
(2)实现信号(xìnhào)的传递与处

话筒 放大 扬声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第四页,共40页。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diànyā)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 路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diànyā)和电流称为响应。
电源: 提供 电能的装置
负载: 取用 电能的装置
发电机
升压 输电线 降压
变压器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中间环节:传递、分 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
第五页,共40页。信号源: Nhomakorabea提供信息
话筒
信号处理: 放大、调谐、检波等
放大 扬声器 器
直流电源: 提供能源
直流电源
负载
电路分析,就是在已知电路的结构和元件参数的条件下, 讨论(tǎolùn)电路的激励与响应之间的关系。
I/A
o
U/V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第十五页,共40页。
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kāilù)与短路

2024版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PPT课件

2024版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PPT课件
根据磁化曲线的不同特点, 铁磁性物质可分为软磁材 料、硬磁材料和矩磁材料 等。
26
铁心线圈电路模型和分析方法
铁心线圈电路模型
将铁心线圈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 感的串联电路,其中电阻表示线圈的 铜损,电感表示线圈的磁损。
铁心线圈电路的特点
由于铁心的存在,铁心线圈电路具有 非线性、饱和性和磁滞性等特点,使 得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变得复杂。
2024/1/28
无功功率
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 率。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 就要消耗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
在电工技术中是指将单口网络端钮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只有单口网络完全由电阻混联 而成时,视在功率才等于平均功率,否则,视在功率总是大于平均功率(即有功功率),也 就是说,视在功率不是单口网络实际所消耗的功率。
4
第七版上册内容结构
第七版上册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 路的分析、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分析等内容。
本册内容在编排上注重系统性、连贯性和实用性,通过大量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各电阻倒数之和,即 1/R=1/R1+1/R2+…+1/Rn,同时 电压相等,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13
电源等效变换方法
电压源等效变换
将电压源转换为等效的电流源,使得二者在外部电路中具有相同的电压和电流 表现。具体方法是通过计算电压源的内阻和开路电压,得到等效电流源的电流 和内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1
i2
1 2
t 180
(4-15)
例 已知: i si1 n0 t 0 30
幅度: 频率:
Im1A
I1 0.70A 7 2
1000rad/s f 1000159Hz
2 2
初相位: 30
(4-16)
在近代电工技术中,正弦量的应用是十分广 泛的。在强电方面:电流的产生和传输。在弱电 方面:信号源。
的三处错误。
i
10
π

t
P113:题4.1.7 (4-18)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方法
正弦量的表示方法:
i
波形图
t
瞬时值表达式 i si1 n0 t 0 30
相量
重点
必须 小写
前两种不便于运算,重点介绍相量表示法。 (4-19)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概念 :一个正弦量的瞬时值可以用一个旋转的
T0
(均方根值)
当 iIm si nt时, 可得
I Im 2
(4-10)
讨论 若购得一台耐压为 300V 的电器,是否可用于
220V 的线路上?
~ 220V
电器 最高耐压 =300V
电源电压
有效值 U = 220V
最大值 Um = 2 220V = 311V
该用电器最高耐压低于电源电压的最大值,所 以不能用。
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
(4-0)
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
4.1 正弦电压与电流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4.4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
电路 4.5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4.6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4.7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4.8 功率因数的提高
(4-1)
u1 2U1sint1 u2 2U2sint2
U 2
U
同频率正弦波的
相量画在一起,
构成相量图。
1 U 1
2
U U1U2
(4-23)
注意 :
§4.1 正弦电压和电流
交流电的概念
如果电流或电压每经过一定时间 (T )就重复变 化一次,则此种电流 、电压称为周期性交流电流或 电压。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 等。
记做: u(t) = u(t + T )
u
u
t
t
T T
(4-2)
正弦交流电路
如果在电路中电动势的大小与方向均随时间按 正弦规律变化,由此产生的电流、电压大小和方向 也是正弦的,这样的电路称为正弦交流电路。
有效值是用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
设一交流电流和一直流电流I 流过相同的电阻R,如果在交流电的
一个周期内交流电和直流电产生的热量相等,则交流电流的有效值 就等于这个直流电的电流I
(4-9)
热效应相当


值 概
T i2R dt I2RT
0

交流
直流
有效值
电量必须大写 如:U、I
则有 I 1 T i2dt
i1 Im1sint1 i2 Im2sint2
t 2 t 1 2 1 (4-13)
两种正弦信号的相位关系

i2


前 1 2
i1 120
t
i i 超前于
1
2
相 位
i1
滞 后
2 1
i2
120
t
i i 滞后于
1
2
(4-14)
两种正弦信号的相位关系

相 位
2
1
i2
1 2
i1
t



1 2
正弦交流电的优越性: 便于传输; 便于运算; 有利于电器设备的运行; .....
(4-3)
正弦交流电的方向
正弦交流电也有正方向,一般按正半周的方向假设。
ii
实际方向和假设方向一致
u
R
t
实际方向和假设方向相反
交流电路进行计算时,首先也要规定物理量 的正方向,然后才能用数字表达式来描述。
(4-4)
正弦波的特征量 i
Im
iImsi nt
t
特征量:
I m : 电流幅值(最大值)
: 角频率(弧度/秒)
: 初相角
(4-5)
§4.1.1 正弦波特征量之一 —— 频率与周期
i
t
T
描述变化周期的几种方法:
1. 周期 T: 变化一周所需的时间 单位:秒,毫秒..
2. 频率 f: 每秒变化的次数 单位:赫兹,千赫兹 ...
正弦量广泛应用的原因
1、可利用变压器将正弦电压升高或降低。
2、因同频率正弦量的加、减、求导、积分后仍
为同频率的正弦量,故在技术上具有重大的
意义。今后讨论同频率正弦波时, 可不考
虑,主要研究幅度与初相位的变化。
3、正弦量变化平滑,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过
电压,而破坏电气设备的绝缘。
(4-17)
例:设 i = 10 sinωt mA,请改正图中
有向线段在纵轴上的投影值来表示。
uU m si n t
ω
Um
t
矢量长度 = U m 矢量与横轴夹角 = 初相位
矢量以角速度ω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4-20)
相量的书写方式
最大值
U m
有效值 U
1. 描述正弦量的有向线段称为相量 (phasor )。若其
幅度用最大值表示 ,则用符号: Um、Im
2. 在实际应用中,幅度更多采用有效值,则用符号:
正弦量在任一瞬间的值称为瞬时值,用小写字母表示,如
i、u、e 等。
瞬时值中的最大的值称为幅值或最大值,用带下标m的大 写字母表示, 如Im、Um、Em等。
如: iIm sin t
最大值
电量名称必须大
I 为正弦电流的最大值 m
写,下标加 m。 如:Um、Im
(4-8)
有效值
在工程应用中常用有效值表示交流电的幅度。 一般所讲的正弦交流电的大小,如交流电压380V或220V, 指的都是有效值。
3. 相量符号 U、I 包含幅度与相位信息。 U、I
(4-21)
正弦波的相量表示法举例
例1:将 u1、u2 用相量表示。
u1 2U1sint1
U 2
u2 2U2sint2
设: 幅度:相量大小 U2 U1
2
1
U 1
相位: 2 1
U 1后
U
1
(4-22)
例2:同频率正弦波相加 -- 平行四边形法则
(4-11)
§4.1.3 正弦波特征量之三 —— 初相位
i2Isi nt
(t ):正弦波的相位角或相位。
: t = 0 时的相位,称为初相位或初相角。
i
t
说明: 给出了观察正弦波的起点或参考点,
常用于描述多个正弦波相互间的关系。
(4-12)
两个同频率正弦量间的相位差( 初相差)
i1 i2
t
1 2
3. 角频率 ω: 每秒变化的弧度 单位:弧度/秒
f1 T
2 2 f
T
(4-6)
小常识
* 电网频率: 中国 50 Hz 美国 、日本 60 Hz
* 有线通讯频率:300 - 5000 Hz
* 无线通讯频率: 30 kHz - 3×104 MHz
(4-7)
§4.1.2 正弦波特征量之二 ——幅值与有效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