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8-22章)【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1.类型电影答:类型电影是美国好莱坞商业电影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占据世界影坛统治地位。
大制片企业为确保商业利润而实行的由制片专权,强调专业分工、各司其职的传送带式影片生产。
类型电影,就是按照各种不同的标准化模式创作出来的影片。
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
随着大制片厂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逐渐解体,类型电影也趋于衰落,各种类型之间的严格界线趋于模糊,越来越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样式划分。
2.爱森斯坦答:爱森斯坦(1898—1948),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
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大师,1922年,他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杂耍蒙太奇》,这是第一篇关于蒙太奇理论的纲领性宣言。
在爱森斯坦看来,蒙太奇不仅是电影的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
他指出:两个并列的蒙太奇镜头,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
代表作品有《战舰波将金号》《罢工》等,其中1925年拍摄的《战舰波将金号》是其蒙太奇理论的艺术结晶,片中著名的“敖德萨阶梯”段落是蒙太奇运用的经典范例。
3.色彩答:电影色彩是电影技术发展的结果,它的应用使电影更加贴近自然,同时作为电影视觉语言最外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电影的叙事、造型等都有一定影响。
成熟起来的电影色彩逐渐摆脱了对现实世界机械还原的束缚,色彩的运用与心理和文化结合,成为自觉自由的创作元素,从而更合乎艺术创作的规律。
根据对人的心理造成感觉的区别,色彩有冷色调和暖色调之分。
4.《我父我主》答:这是塔维亚尼兄弟保罗和维托里奥第一部取得国际性成功的影片,讲述一个目不识丁的牧童通过对父亲的倔强反叛而成为一个语言学专家的故事。
电影开始的场景就引入了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
5.阿巴斯答:阿巴斯是伊朗导演中被誉为“90年代世界舞台上出现的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他的创作整体影响着伊朗电影的发展,代表作品包括《哪里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长流》《橄榄树下》等。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3-17章)【圣才出品】
第13章法国一、填空题1.请写出三部勒内·克莱尔的现实主义代表作:_____、_____、_____。
【答案】《巴黎屋檐下》;《百万法郎》;《自由属于我们》2.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过渡时期,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主要有_____、_____。
【答案】勒内·克莱尔;让·维果3.让·雷诺阿的作品_____表现了工人自己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自救,被看作是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影片。
【答案】《朗吉先生的罪名》4.诗意现实主义的“黑色时期”出现的突出代表人物有_____和_____。
【答案】马塞尔·卡尔内;朱利恩·杜维威尔5.让·雷诺阿在电影《大幻影》和《游戏规则》中,成功地运用了_____镜头和_____镜头的叙事手法,为电影语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精深;长6._____创建了长镜头方法。
【答案】雷诺阿7.在战争的废墟上拍摄的新现实主义影片是_____。
【答案】《德意志零年》8._____构成了新现实主义的前提条件,形成了它特有的主题、样式和风格。
【答案】贫困和苦难9._____完整的总结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成果,为新浪潮奠定了基础。
【答案】巴赞二、名词解释1.让·雷诺阿答:让·雷诺阿(Jean Renoir,1894—1979),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大师,他的电影总是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深切地关注各个阶层,特别是底层民众悲惨的现实和凄苦的命运,他的影像始终散发着人道主义的光芒,人们从中发现了自己试图超越现实的理想,于是将这位大师称为“诗意现实主义者”。
代表作有《大幻影》(1937)和《游戏规则》(1939)。
2.诗意现实主义答:诗意现实主义是法国先锋派电影消退之后出现的电影新潮,它是抒情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现实主义植根于传统,意味着对现状的关怀和尊重,是作品的核心和主题;所谓诗意,是人从现状出发的自由的心理诉求。
在1930年至1945年间,诗意现实主义共经历了过渡期、乐观主义时期、“黑色时期”等三个阶段,出现了让•雷诺阿等诗意现实主义大师。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引论(电影史和做电影史的方法)【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引论电影史和做电影史的方法一、关注老电影(一)原因电影是百余年来最具影响的媒介之一。
人们蜂拥观看最新的热门大片或从音像店租借所热爱的影片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我们同样应该关心老电影。
1.电影观赏老电影提供了与我们观看当代电影所获得的同样的洞见。
(1)一些老电影提供了非常强烈的艺术体验或其他时代和地域的穿透人心的人类生存景象。
(2)一些老电影是对继续影响当前时代的日常生存或超常历史事件的记录。
(3)一些老电影是全然陌生的。
它们抗拒着与我们当前思维习惯的同化,迫使我们承认电影可以完全不同于我们所习惯的那个样子,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视野,去容纳被另外一些人认为理所当然却令我们惊异的电影样式。
2.电影研究电影的历史不只包括电影。
研究老电影和制作它们的时代从根本上讲是非常有意思的。
简言之,由于老电影的数量远多于新电影,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令人陶醉的观影经验。
(二)定位不存在任何关于电影历史的宏大叙事可以解释所有事件、原因和结果,电影史更适合被看做各种电影历史的集合,因为研究电影的历史包括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寻找证据,以便在论证的过程中回答这些问题。
二、电影史学家的任务(一)提出问题,寻求解答1.设定研究项目电影史学家们设定研究项目,系统地探寻往昔之事。
研究项目是围绕需要回答的各种问题而组织起来的,同时也是由各种假设和背景知识组成的。
2.提出问题资料管理员的研究项目广义上就是做出鉴别。
这部影片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它是什么时间制作或发行的?它是在哪个国家制作的?谁制作的?演员是谁?3.进行鉴别如仅有片名的神秘影片《间谍旺达》)。
它很可能是进口影片,而不是在发现拷贝的国家里摄制的。
幸好拷贝中还是有一些线索,可供知识渊博的史学家进行认定。
(1)根据演员坐在前景处的女主角是一位明星,名叫弗朗切斯卡·贝尔蒂尼。
认出她,几乎可以肯定这部影片属于意大利,制作于1910年代——她的职业生涯巅峰时期。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历史及理论考研真题详解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历史及理论考研真题详解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电影历史及理论》考研全套目录•全国名校电影史考研真题汇编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钟大丰《中国电影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预售]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常江《影视制作基础》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试看部分内容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摄像基础一、填空题1电视摄制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ENG电子新闻采集方式;EFP电子现场制作方式;ESP电子演播室摄制方式查看答案2摄像机无带化存贮介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光盘;硬盘;存储卡查看答案3按图像质量档级分类摄像机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广播级摄像机;专业级摄像机;家用级摄像机查看答案4持机方式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固定机身方式;徒手持机方式查看答案5电视摄像的拍摄要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平;稳;准;匀查看答案6三角形机位布局可有三种基本变化,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外反拍;内反拍;平行三角形布局查看答案7摄影通常称为______,是用______为工具,用______绘画。
【答案】照相;照相机;光查看答案8传统摄影是一个______过程,影像存储在______上。
【答案】光化学;感光片查看答案9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本质上的不同点是:传统摄影是______过程,数码摄影是______过程。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十五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电影的发明与初期发展:1880年代~1904年一、填空题1.现代电影诞生于1895年_____月_____日。
【答案】12月28日2.电影的发明者是法国人_____兄弟。
【答案】卢米埃3.卢米埃兄弟最早拍摄的影片有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工厂大门》4.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曾经利用他发明的_____放映机,在纽约公映他的影片。
【答案】维太(放映机)5.胶片是电影的_____,光和影是画面影像的_____。
【答案】成像基础;存在形式6.在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_____、_____等利用“视觉存留”原理发明的玩具。
【答案】“诡盘”;“活动连环画转盘”7.形成电影的三大物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连续摄影术;胶片;活动放映术8.解决活动放映问题的最重要的两组人是_____与_____。
【答案】汤姆斯•爱迪生;卢米埃兄弟9.胶片根据人的“视觉存留”原理,以每秒_____个画格速度匀速向前移动,造出了一个幻像的世界。
【答案】2410.电影发明的第一个十年间,电影的拍摄活动主要集中在发明电影摄影机的三个国家:_____、_____、_____。
【答案】法国;英国;美国11.在从纪录向叙事过渡的过程中,卢米埃将_____、_____、_____、_____等4个镜头连接成影片《救火队员》。
【答案】《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遭难者》12.通常认为,_____发现了“停机再拍”的奥秘。
【答案】梅里爱13.电影史上第一间摄影棚是梅里爱于_____年建造的。
【答案】189714.作为电影叙事史上的起点的影片是梅里爱拍摄的_____。
【答案】《月球旅行记》15._____学派是早期的英国电影代表,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和詹姆士•威廉逊。
【答案】布莱顿16.对于电影创作,梅里爱在神话和名著中寻找灵感,卢米埃乐于表现上流社会生活,而“布赖顿学派”则把目光投射到_____的生活和社会问题中去了。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重点笔记pdf考研真题解析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重点笔记pdf考研真题解析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填空题1哈内克在2009年凭借______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今年他执导的影片《爱》再次拿下第六十五届金棕榈大奖。
[中国传媒大学2013研]【答案】《白丝带》查看答案【解析】法国当地时间2012年5月27日,第65届戛纳电影节在南部海滨小城戛纳闭幕,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执导的影片《爱》拿下金棕榈大奖,这也是哈内克继2009年凭借电影《白丝带》拿下金棕榈后再次获此殊荣。
2影片《黑暗中的舞者》的导演是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13研] 【答案】拉斯·冯·提尔查看答案【解析】《黑暗中的舞者》是由拉斯·冯·提尔执导,比约克、大卫·摩斯主演的犯罪类、剧情类、歌舞类电影,该片于2000年9月8日在丹麦上映。
影片讲述了在60年代的美国小镇,塞尔玛是一个捷克移民,在一家乡村工厂工作,同时是单身母亲。
她的精神支柱是对音乐的热爱,特别想参演当地正在排练的《音乐之声》的故事。
2000年,该片获得第5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女演员奖和金棕榈奖两项大奖。
3电影《公民凯恩》是美国导演______的作品。
[中国传媒大学2011研]【答案】奥逊·威尔斯查看答案【解析】《公民凯恩》是由奥逊·威尔斯执导,奥逊·威尔斯、多萝西·康明戈尔、约瑟夫·科顿、鲁斯·沃里克等主演的电影,于1941年5月1日在美国上映。
整部影片由报业巨子凯恩临死前说的一个字“玫瑰花蕾”而引出,随后某报编辑部派记者去采访凯恩生前的亲人和好友,通过那些闪回的记忆片断,试图寻找该字的涵义。
记者自始至终没有查出真相,但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把“真相”告诉了电影观众——那是凯恩幼年时玩的雪橇的名字,象征着他内心深处对天真纯洁的渴望。
该片于1942年获得第1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
电影史复习资料 (1)
世界电影史概论复习梗概电影艺术的初创时期(19世纪照相术发明~ 20世纪一战前后)第一节电影的诞生:从凝固的瞬间到活动的影像爱迪生“电影试镜”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它只能供一人观看,没能将影像放大到和真人一样的大小,并且不能以投影的方式放映影片;二十由于没解决胶片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画面虽然是动态的,但不清晰。
卢米埃尔:借用缝纫机的机械原理设计了胶片传送装置,解决了电影胶片在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
设计的“活动电影机”是一种轻便的手动控制设备。
这种设备由手动曲柄控制,可以将影像投放在大屏幕上给多个观众看。
它合并了摄影,显影和投影的功能在同一个机身中,是一个双重作用的电影放映机和电影摄影机,并在1895年取得了专利权。
第二节法国:从现实记录到艺术表现卢米埃尔的电影电影理念: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很恰当地规定了影片的真正领域,小说,戏剧真正表现人得心灵,电影表现的乃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变动,凡是运动的东西都在摄影机的拍摄范围内,电影机的镜头是向世界开放的。
梅丽爱的贡献之一:将戏剧引入电影梅丽爱的贡献之二:从魔术师到电影特技的创新者梅丽爱的局限性:他认为的“无所不能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能够摆脱舞台、戏剧对他的束缚。
他一生死守着一套戏剧纪录片的美学。
(在他看来,摄影机只是一场戏剧表演的忠实记录者,整场戏都从一个机位拍摄,没有景别变换。
虽然在他的电影了出现了不同场景的镜头衔接,有了最初的分解镜头,使电影开始具有“分解与组合”的特征,距离蒙太奇的分解,组合近一步,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连接,他并没有理解到这种连接组合的巨大意义。
)第三节美国:早期电影业的成长埃德温·鲍特对美国电影的贡献:改进了放映机的稳定性,使电影图像更为清晰明亮。
他导演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被称为每股哦第一部纪录片,文献片,小说化得人物传记或现实的叙事电影等。
他第一次对电影进行剪辑。
电影史上,鲍特影像力最大,最重要的影片是他在1903年拍摄的《火车大劫案》她通过电影剪辑和讲故事的方式。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6-12章)【圣才出品】
第6章1920年代的苏联电影一、名词解释1.爱森斯坦答:爱森斯坦(1898—1948),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
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大师,1922年,他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杂耍蒙太奇》,这是第一篇关于蒙太奇理论的纲领性宣言。
在爱森斯坦看来,蒙太奇不仅是电影的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
他指出:两个并列的蒙太奇镜头,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
代表作品有《战舰波将金号》《罢工》等,其中1925年拍摄的《战舰波将金号》是其蒙太奇理论的艺术结晶,片中著名的“敖德萨阶梯”段落是蒙太奇运用的经典范例。
2.《战舰波将金号》答:《战舰波将金号》(1925)是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爱森斯坦实践自己的蒙太奇理论的杰出作品。
影片具有史诗般的格调:主题重大、冲突鲜明、结构精巧、充满诗情画意。
影片中的蒙太奇运用相当完美,“敖德萨阶梯”是影片中的杰出段落,爱森斯坦利用节奏的变化,把事件发生时的实际时间扩展为影片时间,此外,他还把同一事件表现了不止一次,因此也扩展了时间。
这种蒙太奇处理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3.蒙太奇答: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后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
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
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在电影问世后不久,美国导演,特别是格里菲斯,就注意到了电影蒙太奇的作用。
后来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相继探讨并总结了蒙太奇的规律与理论,形成了蒙太奇学派。
有声影片和彩色影片出现之后,在影像与声音(人声、音响、音乐)、声音与声音、彩色与彩色、光影与光影之间,蒙太奇的运用又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4.敖德萨阶梯答:1925年,苏联电影大师谢尔盖·爱森斯坦执导了经典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影片中“敖德萨阶梯大屠杀”成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片段之一。
世界电影史复习资料
世界电影史复习资料为什么是电影/影像?-------时代选择了电影我们选择了电影⏹ 1. 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数字影像的時代影像泛滥的時代资讯取得容易的時代e化的时代(麦克卢汉关于人类信息传播的几个阶段说)小问题:你的童年/少年主要由哪种类型的信息而充实?4.电影究竟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可复制、取得容易、容易亲近、且可大量传播2、比喻和形容⏹白日梦逃避现实沉浸幻想⏹窗户开启另一视野⏹镜子社会、人生的写实面如,贾樟柯电影所关注的“当下中国”⏹画布随作者随意发挥创作更具表现风格和作者意味的电影⏹笔用影像做记录⏹语言用肢体和感情表达,而非语言系统(电影的话语权)⏹棒槌击打真实社会的工具如李扬的“盲”系列;曹保平《光荣的愤怒》等。
⏹机关枪革命性的、推翻的种类⏹剧情片可以是虚构的⏹非剧情类记录片取材自真实,记录片的形式动画将画动起来的艺术实验片研究、创作资料片影像记载新闻影片时事历史5、电影的三大元素声音:无声(静寂,反衬,烘托)有声(对话。
旁白,独白,音乐,音响:说明,提示,衬托)⏹画面⏹色彩:色彩在电影中体现着主观性、情绪性;色彩是电影作者的风格体现;几种主要色彩的表意分析(红、黄、绿、蓝、黑、白);灯光光的性质:硬光(直射光,明暗反差较大,阴影明显);软光(散射光,明暗反差较小,阴影被弱化);光的主次:主光(居于主体地位的光线,决定照明系统的总体格局,多使用硬光);补光(起辅助作用,适当照亮由主光传声的阴影,多使用软光);光的方位:水平方向:正面光(平面光)、侧面光(立体光)、逆光(轮廓光);垂直方向:平角光、顶光(蝴蝶光)、底光(魔鬼光、骷髅光)好莱坞的”三点布光“法:主光+补光+逆光镜头景别: 远/全/中/近/特;不同景别的组合使用,是电影的特性之一,是电影区别于戏剧的重要标志;如《巴顿将军》的开头。
角度: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的水平夹角和垂直夹角的综合。
水平——正拍(人、物全貌,”表情角度”)、侧拍(表现运动、动作,人与人的交谈,“动作角度”)、背拍(人与环境的关系,引发想象、悬念);垂直——平、仰、俯拍;客观/主观镜头;空镜头;短焦距镜头:广角镜头,视野较宽,景深较大,表现大范围的视域长焦距镜头: “望远镜头”,视野较窄,景深较小,表现远处的物体运动镜头镜头位置本身的移动:☻直线方向的运动:推、拉、升、降☻复杂的运动轨迹:地面移动镜头、空中移动镜头位置不变、角度改变的镜头:☻摇(全景摇摄、环形摇摄、间歇摇摄、垂直摇摄、反方向摇摄)☻甩快速摇摄剪接蒙太奇意义作者在电影中所寄托的内在涵义.它包括时代背景/时代精神/作者理想.关于电影内容与形式的讨论。
北京电影学院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考研真题和答案
北京电影学院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考研真题和答案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人文学部《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考研全套目录•全国名校电影史考研真题汇编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钟大丰《中国电影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常江《影视制作基础》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试看部分内容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摄像基础一、填空题1电视摄制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ENG电子新闻采集方式;EFP电子现场制作方式;ESP电子演播室摄制方式查看答案2摄像机无带化存贮介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光盘;硬盘;存储卡查看答案3按图像质量档级分类摄像机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广播级摄像机;专业级摄像机;家用级摄像机查看答案4持机方式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固定机身方式;徒手持机方式查看答案5电视摄像的拍摄要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平;稳;准;匀查看答案6三角形机位布局可有三种基本变化,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外反拍;内反拍;平行三角形布局查看答案7摄影通常称为______,是用______为工具,用______绘画。
【答案】照相;照相机;光查看答案8传统摄影是一个______过程,影像存储在______上。
【答案】光化学;感光片查看答案9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本质上的不同点是:传统摄影是______过程,数码摄影是______过程。
【答案】光化学;光电查看答案10目前,数码摄像机所使用的存储介质是______、______、_____ _、和______。
世界电影史考题
1 填空根据以下提供的特征或者概念判断写出导演和电影名一个国家的诞生格里菲斯北方的那努克罗伯特·弗拉哈迪淘金记卓别林摩登时代查尔斯·卓别林战舰波将金号爱森斯坦一条安达鲁狗刘易士·布努艾尔卡利加里博士罗伯特·维内公民凯恩奥逊·威尔斯偷自行车的人德·西卡罗生门黑泽明铁皮鼓沃尔克舒伦多夫四百下即胡作非为特吕弗活着黑泽明张艺谋红高粱张艺谋黄土地陈凯歌第四十一格里格依·丘赫拉依夏伯阳瓦西里耶夫兄弟胡作非为特吕弗广岛之恋阿仑·雷乃邦尼和克莱德1967年,阿瑟·佩恩二、选择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作品和导演同五。
32、中国第四代导演的特点、作品、导演大时代中的小故事”⏹《小花》(黄健中,1979)、《城南旧事》(吴贻弓,1982)、《邻居》(郑洞天,1981)、《逆光》(丁荫楠,1982)、《小街》(杨延晋,1981 )、《乡音》(胡柄榴,1983)《人到中年》(孙羽,1982)、《野山》(颜学恕,1985)、《老井》(吴天明,1987)、,《本命年》(谢飞,1989)◆张暖忻的《青春祭》(1985)、陆小雅的《红衣少女》(1984)、黄蜀芹的《人·鬼·情》(1987)、史蜀君的《女大学生宿舍》(1983)◆第四代劫后重振,于现实与艺术间探索电影的本体皈依之路;3、新德国电影重要作品、导演代表人物是威尔格·赫尔措格、福尔科·施隆多夫、赖纳·威尔纳·法斯宾德和威姆·文德斯。
威尔格·赫尔措格(又名:W.H·斯蒂佩蒂奇)他的影片极富浪漫色彩,有强烈的造型意识和动人的古典音乐。
他的电影剧作略欠一筹,孤独和疯狂、异域疆土的自然风光成为赫尔措格影片的一贯的主题。
在赫尔措格的影片中,他热衷于刻画那种边缘与孤独的人物,探讨人物“疯狂的迷恋”的心智,《生活的标志》《陆上行舟》《阿吉尔——上帝的愤怒》,《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侏儒也是从小长大》福尔曼·施隆多夫。
世界电影史答案归类
世界电影史答案归类名词解释1.“视觉存留”:是人的生理机能。
英国人法拉第提出视觉转换频率问题,他认为外在物体映入视网膜的形象,在未消失前瞬间是和以后的映像相连的。
也就是说,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并没有立即消失,而会继续短暂地滞留一段时间。
这种现象就叫做“视觉存留”。
电影胶片根据人的“视觉存留”原理,以每秒24个画格的速度匀速向前移动,造出了一个幻象的世界。
2.“布赖顿学派”:是早期英国电影的代表。
它的两位主要人物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和詹姆士·威廉逊出生和工作都在英国的海滨城市布赖顿,由此得名,但该学派并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一个“学派”,而是指他们创作的一种倾向,即他们的影片在形式和内容上表现出关注底层社会问题,表现“真正生活的片断”的倾向。
代表作品有《俄罗斯战舰的暴动》、《士兵的归来》等。
3.“停机再拍”:人们通常认为梅里埃是“停机再拍”的发现者。
在一次放映时发现一辆驿车的画面突然变成了一辆灵车,后来发现是由于拍摄中胶片被机器的卷轮卡住了,修理好后重新拍摄的结果。
这个“事故”使梅里埃醒悟到胶片剪辑的可能性,进而发现了电影叙事的手法。
4.最后一分钟营救:格里菲斯1909年的电影《冷僻别墅》是一部真正的关于时间的电影。
整部影片基本上是在受困家庭和营救者之间切换。
随着画面转换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短,影片的紧张度越来越强,在最后一刻,营救者赶到,影片到达最高潮。
这一高潮处理的手法就是后人所称的“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
5.苏联蒙太奇学派:由苏联电影工作者全面阐述和充实了由法国人让—爱浦斯坦提出的“蒙太奇”概念,并形成了研究和实验“蒙太奇”理论的由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为代表的电影学派。
他们是在总结格里菲斯剪辑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强调“电影创作的基础是表现性,而不是影像性。
这是电影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自觉的电影美学和哲学理论的学派。
6.库里肖负效应:库里肖夫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名演员的特写镜头与三个有明确目的的画面组接在一起,结果同一个画面引起了观众不同的观感。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1.《罗马十一时》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1952年出品,导演朱塞佩·德·桑蒂斯,由柴伐梯尼等人根据发生在罗马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二战后的罗马,上百名女子应征一个打字员职位。
在等待面谈时,她们蜂拥挤进一座老房子,在挤楼梯时造成楼梯倒塌,很多人被掩埋在砖头瓦砾中,她们的生活因此彻底改变。
每个姑娘的故事都独立成篇,但又彼此交织。
影片借一群落难的妇女,在最大程度上真实反映战后意大利经济复苏时期的社会现状,揭露出当时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是具有社会批判力度的一部杰作。
影片一开始,打字机发出的敲击声就给人一种紧张的心理撞击。
因影片令人震撼的真实性,致使当时的意大利政府采取了全面封杀的态度。
2.梅里爱答:梅里爱(1861—1938),法国电影导演,世界第一位电影艺术家。
舞台魔术师乔治·梅里爱1895年看过卢米埃摄影机之后,决定将影片加入自己的节目中。
1896年他发现了“停机再拍”的电影技术手段,并由此走上与卢米埃“自然写实”完全不同的电影创作道路。
他第一次系统地将绝大部分戏剧的方法,如剧本、演员、服装、化装、布景、机器装置,以及景或幕的划分等等都运用到电影中。
梅里爱的代表作品是1902年摄制的《月球旅行记》,这是一部具有非凡想象力的幻想片,也是他的电影艺术达到顶峰的代表作。
3.构图答:构图一词原为绘画的概念,指画家对画面中各部分进行组织和安排,以求达到理想画面效果。
电影中的构图问题更复杂一些,电影构图是结合被拍摄对象(动态和静态的)和摄影造型要素,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有重点地分布、组织在一系列活动的电影画面中,形成统一的画面形式。
按照画框内外空间的呼应关系,构图分为有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4.蒙太奇答: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术语,意为“构成、装配”,最早作为电影术语指“组接、构成”。
世界电影史复习题.docx
绪论 (2)参考答案 (23)第一章电影的起源和形成 (3)参考答案 (23)第二章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 (5)参考答案 (28)第三章欧洲先锋派的贡献 (7)参考答案 (32)第四章 好莱坞经典电影风格和原则的形成与确立 (9)参考答案 (34)第五章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与蜕变 (10)参考答案 (34)第六章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与思潮 (13)参考答案《世界电影史》题库绪论填空题1. 从〈1895年〉—至今,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吸收了〈雕塑〉—,文 学,v 音乐〉—,绘画,v 舞蹈〉—, <建筑〉—等人类艺术的各种元素和成果,但仍然以 其独特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认识世界。
39 第七章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与思潮14 参考答案42 第八章 部分亚洲国家的电影演变16 参考答案44 第九章欧洲第二次现代主义电影18 参考答案442.叙事影片就是通常所说的<情节剧〉—,非叙事影片包括<纪录片〉__、v科教片>_ _、v 科学实验纪录>—、v广告片〉—等等。
3.无声电影时期,经过法国的v梅里爱〉—、美国的v格里菲斯〉—、前苏联的v爱森斯坦〉—等人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创立和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4.<1895>年<12>月v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的地下室,第一次放映了自己拍摄的v火车到站〉_______ 、《工厂大门》、v水浇园丁〉_等十余部短片,这一天就成为电影的诞生日。
第一章电影的起源和形成一、填空题1.卢米埃尔兄弟最早拍摄的影片有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等。
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曾经利用他发明的 ________ 放映机,在纽约公映他的影片。
3.形成电影的三大物质条件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o4.胶片根据人的“视觉存留”原理,以每秒 _______ 个画格速度匀速向前移动,造岀了一个幻象的世界。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22-28章)【圣才出品】
第23章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政治批判电影一、填空题1.在日本电影新浪潮中影响最大的的导演是_____,他的影片两大主题是性与_____。
其中具有到表性的是《_____》(1976)和《_____》(1978)。
【答案】大岛渚;暴力;《感官王国》;《情感王国》2.大岛渚的影片还有《_____》(1970)和《_____》(1986)。
【答案】《少年》;《马克斯,我的爱》3.二战后,西德直到70年代才出现以反思历史、反对传统叙事模式为特征的“_____”运动,改变了西德电影在世界影坛的形象。
【答案】“新电影”二、名词解释1.ICAIC答:ICAIC是指卡斯特罗政权在1959年成立的古巴电影艺术与工业学院。
ICAIC由阿尔弗雷多‘格瓦拉领导,是新生的古巴电影文化的中心。
2.革命样板戏答:“革命样板戏”是1970至1972年间中国制作的电影的仅有形态,而且总共只有七部得以发行。
“革命样板戏”是舞台作品的翻版,它将现代京剧(京剧是毛泽东最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较为传统的芭蕾与革命军事题材融合在一起。
《红色娘子军》是样板戏电影中最著名的一部。
这部芭蕾舞剧由几位作曲家集体配乐,描述了1930年代中国内战期间一支女子革命小分队的真实故事。
3.介入电影答:集体制作与战斗电影在整个1960年代以及1970年代初期,一种致力于具体社会问题和支持激进社会变革的政治介入的电影,即介入电影。
4.《两千年乔纳斯将25岁》答:这是阿兰·坦纳最著名的影片。
片中有八个“五月之子”在一个希望破灭和政治“正常化的时代”成立了一个公社。
黑白影像反映出他们的乌托邦理想,坦纳更以一个暖昧迷茫的未来影像作结。
5.《我父我主》答:这是塔维亚尼兄弟保罗和维托里奥第一部取得国际性成功的影片,讲述一个目不识丁的牧童通过对父亲的倔强反叛而成为一个语言学专家的故事。
电影开始的场景就引入了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
二、简答题1.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主要观点。
《中外电影史论—世界电影史》题库
《中外电影史论—世界电影史》题库绪论名词解释:1.视听语言2. 地下电影3. 麦克卢汉主义4. 电子文化填空1. 从__至今,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吸收了__,文学,__,绘画,__,__等人类艺术的各种元素和成果,但仍然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认识世界。
2. 叙事影片就是通常所说的__,非叙事影片包括__、__、__、__等等。
3.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文明史经历了__、__、__三个发展阶段。
4. 电子文化具有<具像性>__,__,__,__的特点。
5. 无声电影时期,经过法国的__、美国的__、前苏联的__等人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创立和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6. 成熟期奥森•威尔斯的__的出现,标志着电影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7. 电影发展期是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中,电影出现了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意大利的____、法国的___、___等,另一条是以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伯格曼为代表的第二次现代电影思潮。
8. 发展期还出现了许多电影新手法,如__、闪回、__等等,出现了众多流派、风格景象争艳的现象。
9. 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是______,建立了现代电影工业,从而使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10. __年__月__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的地下室,第一次放映了自己拍摄的____、《工厂大门》、____等十余部短片,这一天就成为电影的诞生日。
问答:1. 谈谈你对视听语言的理解?2. 电影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我们研究电影史有哪些意义?3. 电影史有哪些研究方法?4. 世界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论述:你对世界电影发展史有哪些认识,可以结合事例进行解说。
第一章电影的起源和形成填空题1.现代电影诞生于1895年____月____日。
2.电影的发明者是法国人________兄弟。
3.卢米埃尔兄弟最早拍摄的影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世界电影史复习题参考答案
1 《世界电影史》题库参考答案绪论第一章电影的起源和形成一、填空题1《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工厂大门》其他也可 2维太放映机3连续摄影术胶片活动放映术 424 5法国英国美国 6梅里埃 71897 8布赖顿9运动可选择 10画面的连接二、选择题 1A 2C 三、名词解释 1“视觉存留”是人的生理机能。
英国人法拉第提出视觉转换频率问题他认为外在物体映入视网膜的形象在未消失前瞬间是和以后的映像相连的。
也就是说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并没有立即消失而会继续短暂地滞留一段时间。
这种现象就叫做“视觉存留”。
电影胶片根据人的“视觉存留”原理以每秒24个画格的速度匀速向前移动造出了一个幻象的世界。
2“活动放映术”是形成电影的三大物质条件之一将拍摄好的胶片按一定的速度连续放映以供人观看的技术。
电影诞生早期出现的放映机有卢米埃尔兄弟研制的“活动电影机”和爱迪生的“电影视镜”等前者比后者更具优点。
3“布赖顿学派”是早期英国电影的代表。
它的两位主要人物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和詹姆士·威廉逊出生和工作都在英国的海滨城市布赖顿由此得名但该学派并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一个“学派”而是指他们创作的一种倾向即他们的影片在形式和内容上表现出关注底层社会问题表现“真正生活的片断”的倾向。
代表作品有《俄罗斯战舰的暴动》、《士兵的归来》等。
4法国电影导演梅里埃于1902年摄制完成的作品全长14分钟分30个场景接近现代电影的单本长度影片讲述了一群天文学家到月球上旅行探险的经历。
影片将科学与魔术、梦幻与联想相结合重建了一个想象的世界。
该片的最大价值在于梅里埃验证了电影的叙事力和表现力但导演的叙事观念还是停留在戏剧舞台模式上而且在空间关系的处理上出现了非常生硬的连接。
2 5人们通常认为梅里埃是“停机再拍”的发现者。
在一次放映时发现一辆驿车的画面突然变成了一辆灵车后来发现是由于拍摄中胶片被机器的卷轮卡住了修理好后重新拍摄的结果。
世界电影史解答题重点复习(精)
名词解释●卢米埃尔和梅里爱的区别1电影风格上:卢米埃尔兄弟坚持他们的电影创作室科学发明,主张电影的功效是记录和再现生活,开创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梅里爱认为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开创形式主义创作风格2拍摄手法:卢米埃尔兄弟主张纪实的手法,主张不加改变的还原现实;梅里爱采用多种摄影特技去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丰富影像的表达手段3叙事手法上:一种完全按照影像记录的叙事手法,是再现主义的;梅里爱喜欢探究各种新的后期特效方式,以开拓影像的叙事研究,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4表现手法上:卢米埃尔兄弟是写实的、记录性的;梅里爱的银幕戏剧,则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欧洲先锋电影运动又称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1917-1928年之间主要在法国、德国、苏联兴起的一场不以叙述故事和商业盈利为目的的,而主要是对默片纯视觉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的实验和探索的电影运动,主要有法国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德国表现主义及苏联蒙太奇构成,经历了三个阶段1925年前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1925年后超现实主义,1927年后记录电影的一个流派,是形式主义电影的源头。
代表作包括有:布努埃尔《一条安达鲁犬》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让•雷诺阿《游戏规则》、《大幻灭》等等。
●印象派电影:20世纪20年代法国人路易·德吕克及其友人创立的一个电影学派,印象派电影在造型风格上明显受到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代表作有《西班牙的节日》,他们的电影体现了先锋派的创作意图,被称作“第一个先锋派”。
●达达主义:一战后的产物,诞生于法国,以“破坏就是创造”作为自己的美学信条,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杰作作为讽刺的对象,向传统艺术观进行挑战。
《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曼.雷伊《回到理性》雷内•克莱尔的《幕间休息》。
●超现实主义电影:由达达主义演化而来,在达达主义电影的无逻辑无理性的美学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的电影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章战后非西方电影:1945~1959
一、填空题
1.在“电影荒年”期,苏联电影创作遭到了严重破坏,_____年,全苏联的电影生产仅有5部。
【答案】1952
2.请写出两部苏联电影“解冻”期的代表作:_____、_____。
【答案】《第四十一》;《雁南飞》
3.苏联电影“解冻”期的主要影片在美学倾向上都属于_____的范畴。
【答案】“诗电影”
4.1962年12月,苏联电影界开始了_____运动,《未寄出的信》《一年中的九天》等影片受到了公开指责与批判,所谓的“解冻期”逐步结束。
【答案】“反自由化”
5.二战后日本电影重见曙光,这一时期由两部电影代表了新转折,它们分别是木下惠介的《_____》和黑泽明的《_____》。
【答案】《大曾根家的早晨》和黑泽明的《无愧于我们的青春》
6.50年代战后,日本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_____,这一时期还有_____、小津安二郎等。
【答案】黑泽明;沟口健二
7.50年代后一代导演中代表性的人物有小林正树、市川昆、_____等人。
【答案】新藤兼人
8.沟口健二被称为“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1936)和《_____》(1936),《_____》(1952)和《_____》(1954)。
【答案】女性电影大师;《浪华悲歌》;《青楼姐妹》
9.小津安二郎是日本导演中最能体现其民族风格的人,主要代表作有《_____》(1929)和《_____》(1953)。
【答案】《西鹤一代女》;《近松物语》
10.50年代以表现生活而著称的演员兼导演卡普尔,他最著名的影片有《_____》(1950)。
【答案】《流浪者》
二、名词解释
1.小津安二郎
答:小津安二郎(1903—1963),生于东京,是日本电影史上最具有民族审美形态风格的大师,被认为是日本无声电影走向最纯和最高形式的一位艺术家。
小津的作品,通常是以描述普通日本家庭之生活琐事,在寻常处刻画日本人之生活面貌和人生苦乐,展现日本现代社会的风俗与人情。
他的电影形式严整完美,内涵丰实周延,成熟地阐释了东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东方影像美学特征。
重要作品有《浮草物语》《东京物语》《秋刀鱼的滋味》等。
2.《东京物语》
答:小津安二郎的代表作。
影片《东京物语》讲述一对老夫妇前往东京与其他子女相聚而产生的感情矛盾。
旧家族制度亲子关系面临瓦解,年轻人忙于应付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无暇顾及敬养老人,老人们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内心充满了惆怅。
本片淡淡地联结一个家族的日常生活,巧妙地描绘出日本人的生活姿态,反映二战后日本家庭关系中所发生的划时代的巨大变革,手法优雅流畅,细致而质朴。
20世纪70、80年代,赢得世界影坛的广泛认同。
3.《雁南飞》
答:导演为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是苏联第一代著名电影艺术家,也是20世纪50年代“诗电影”的倡导者,讲究运用“情绪摄影”的理论,用强烈的情绪色彩感染观众,在影片总体风格上追求诗意的境界,以及“形散神不散”的散文式叙事结构。
1958年摄制的《雁南飞》是其代表作,该片在拍摄中采用大量升降镜头,其中男女主角在黎明前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的恋爱戏回肠荡气。
影片拍摄于苏联文艺解冻时期,片中没有丝毫政治说教色彩。
影片
获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金棕榈奖,也为导演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带来世界性声誉。
三、简答题
1.关于日本电影的民族性。
答:(1)日本早期电影落后于西方,主要原因是受到了传统美学的制约,如:直到20年代中期,日本电影中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女性,影片中所有的女性都由男性来扮演,被称为“女形”。
日本无声时期出现的“弁士”(解说员),这种拒绝电影剪辑的叙事编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无声中最无声的影片。
(2)小津安二郎在日本电影史上被认为是日本无声电影走向最纯和最高形式的一位艺术家。
他在熟悉和掌握了西方电影技巧之后,便在自己的影片中背离了那些体系,而发展了具有民族审美形态的个人风格。
而他那被称作“顽固的自信”的独特风格,使人感到似乎只有小津才能拍出真正的具有日本民族风格的电影作品。
(3)小津的作品,通常是以现代日本家庭生活作为题材,描写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爱和夫妻之间的摩擦与和解等等。
呈现在表面的是一种现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情味。
然而,对于熟悉习俗的日本人却能够从中享受到一种特殊的品味,这种品味渗透着许多属于这个民族的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习俗的体验。
日本人在接受了我们的佛教“禅宗”思想之后,曾把它作为民族的精神核心,符合了日本人的心理和审美要求。
日本人强调这其中所具有的“静”(形)和“定”(神),并在日本茶道中作了集中的体现。
(4)小津的影片对于日本生活习俗的表现也是非常准确和细腻的,其中关于人物对话、坐态的安排就很具有典型意义,他的影片中的人物在日常对话时,要么同坐在酒吧的柜台前,要么跪坐在榻榻咪上,人物总是双方共同面向一个方向,而避免面对面的谈话。
这种人物对
话姿态的处理,也体现着一种民族心理习惯。
(5)小津影片中遵循民族文化、心理的处理方式,在画面构图的视觉形式上形成了极富民族性的特征。
(6)在小津的影片中,还有许多具有民族特征的形式表现,比如:以既符合日本建筑的空间,又体现出对于人的尊重的稍稍仰起的视角;以稳定的幽雅、达观的画面构图;以摄影机处于一个聚精会神的倾听者位置拍摄的人物讲话的正面处理;以场景转换时展示叙事空间的过渡镜头;以富有连贯性和视觉节奏感的切换等。
(7)小津始终一贯的形式处理,形成了自己适合于民族审美要求的个人风格。
因此,吸引了日本的电影观众。
同时,这种区别于任何形式系统独特风格,也使得异邦民族感到新奇,并把它作为一种民族电影文化的特殊形式领域接受下来。
小津在近40年的电影创作生涯中,共拍摄了约55部影片,为日本民族电影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什么是“斯大林神话”?它对苏联电影业造成了怎样的恶果?
答:1945年至1953年被称为苏联电影荒年期,斯大林将苏联人民二战与卫国战争胜利成果占为己有,变本加厉地推行“个人迷信”“个人崇拜”。
苏联生产了一大批后来被称为“斯大林神话”的影片,影片中斯大林被塑造成神,歪曲了现实伪造了人物形象。
与此同时,苏共中央对电影工作者发动斗争,斯大林甚至亲自过问影片创作,压制了电影工作者与苏联人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电影创作遭到严重破坏。
1952年苏联电影产量仅5部。
3.1956年苏共开始了全面的“非斯大林化”过程,这在电影艺术中是如何表现的?导演们是如何看待这场文化运动的?
答:“非斯大林化”在影视艺术中的表现如丘赫莱依在《晴朗的天空》中“斯大林死了”的台词与冰块破裂镜头的组接,具有象征意义。
苏联电影在这一时期并没有直接揭露的作品出现,时代的变迁首先体现在题材的选择和对人物的刻化上。
老一代导演们纷纷投入创作,还出现了一些探索性影片。
另外,解冻期间电影界还涌现了一大批青年人,在以后20年成为了苏联电影改革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