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中之重:毛中特核心知识点八——经济
毛中特要点
毛中特主观题考察中的具体制度、改革措施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作用这个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
理论和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2.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从我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曰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人了新常态。
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人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第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驭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
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考点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毙考题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考点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毛中特是考研政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考研政治中所占分值达到30分左右,又是仅次于马原难度排第二位的学科,因此考研政治想要拿高分,学好毛中特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为了方便考生复习,下面梳理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基础知识点,以供考生参考。
第八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复习提示:本章主要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内容。
重点掌握生产关系方面的三项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生产力方面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大战略。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历史性胜利,但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过于急促和粗糙,也遗留下不少问题。
因此,产生了不少弊端,须进行调整和改革。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根据这一理论认识,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这一体制日益显现出它固有的弊端。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1)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20世纪70年末开始,我国逐渐走上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
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
②随着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和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流通体制的逐步形成,促进了物资、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在城乡市场的流动,初步显示了市场的作用和活力。
毛中特考点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
毛中特考点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任何事情皆牵涉两方面,即计划和实施。
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事儿,我们毛中特第五章的依据,第六章的任务,以及第七章的方式都是计划的过程(包括计划的依据和实现计划的方式),第八章总布局则是计划的落实。
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事儿究竟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这个格局的提出有一个发展过程,最早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统治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其实即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齐头并进。
继而,中共中央在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富强、民主、文明”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就此作出了新的部署。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四位一体及与此相应的全面改革,构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我们先来看一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经济建设:关于这块呢,首先要提到一个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
这个理论的形成有个过程,大家都知道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呢是国家计划,行政手段为主。
毛中特核心知识点总结
毛中特核心知识点总结毛中特,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中心知诂点,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
毛中特的核心思想是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毛中特的核心知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对中国革命的目标和策略作了周密的思考和探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基本策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路线。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观点,指出农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和根据地,城市则是革命的主要目标和领导者,为中国革命运动的胜利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持。
毛泽东还提出了“革命的根本问题是问题”的观点,即革命是一场全面的、彻底的社会变革,需要解决国家政权、土地所有制、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二、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四个新”理论,即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和新民主主义政治体制,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三大改造”的理论,即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城市工商业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革,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以工农兵为主体的文化建设”、“发展全民教育”、“扶植国民文化”等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重视智育、体育、劳动、军事”等重大原则,鼓励科学文明和社会主义道德,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高频考点整理
2020 《考研政治》毛中特高频考点整理/1.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在理论上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 毛泽东思想趋于成熟的主要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明。
/3. 几个“问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4. 毛泽东重要著作: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著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的著作是《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共产党人>发刊词》。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目标,即把党建设成为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毛泽东把建设这样的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5. 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6.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内容说,是指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完整版)《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
《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 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使之提升为创新的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让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现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2)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要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考研政治:毛中特体系框架梳理+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毛中特体系框架梳理+复习要点最近有挺多考生想弄清楚毛中特的知识体系以及复习内容,小编分别简要和详细的梳理了毛中特对的知识点构架。
完全了解明白毛中特后,各位小可爱再复习心中也会更清晰明了,更加容易吸收毛中特的知识哦。
►知识点框架简要梳理1.一条主线: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2.二个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三件大事: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4.四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科学发展观)5.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逻辑体系及主要内容1、毛特理论共由12章组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同学们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首先必须了解的重要名词。
这也是学习这门课程的一条主线。
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从宏观上把握、厘清这15章内容的脉络。
因此,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时要足够重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及其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重点掌握提出的时间、人物、会议。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背景,有助于加深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顾名思义,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是中国具体实际。
重点记住一个数字——3。
也就是说,内涵具体包括3各方面,即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至于对内涵的理解,可以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在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
主要掌握两个数字——2和4。
毛中特第八章重点整理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1)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客观条件:①新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
②苏联模式的示范作用。
③经济结构的简单和社会利益的相对单纯。
主观条件: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理论上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重要区别。
(2)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A、计划经济体制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两弹一星”成功研制;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凸现主要表现:(1)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3)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集体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怎样的探索?毛泽东《论十大关系》→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
第二,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但也有不足和缺陷。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只是经济手段。
(两个分开)(2)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调节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3)市场经济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一个结合)(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1.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2016毛中特强化班时政热点补充(7月份以前)
毛中特强化班时政热点补充杨攀老师一、经济新常态考点链接: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
当时,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
习近平说:“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
”他认为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九个特征1.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2.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3.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政治同步发生。
4.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5.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6.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展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7.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毛中特》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案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导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指明了方向,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
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包括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主创新、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扩大就业。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一)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中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大体上都是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由于种种原因,各国都建立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客观上,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主观上,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它在社会经济规模不大,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还比较简单,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处在外部被包围、封锁的情况下,对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制止战乱,奠定工业化基础,均起过积极作用。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利与弊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建立在许多方面借鉴了苏联的经验,不过更重要的是由于它有利于解决我国建国初期所面临的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第一、这一体制便于国家直接参与经济生活,壮大公有制经济,从而巩固政权;第二、在国内经济生活紊乱、国际上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的条件下,实行这一体制是稳定经济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工业化积累的有效方法;第三、这一体制适于协调宏观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集资源配置功能和社会协调功能于一身,在最大限度地进行工业化积累的同时,维持人民较高的就业水平和基本的生活需要。
毛中特笔记重点内容完整版(专升本可用)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第一个: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指南: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财富: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点:1.中国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控制了中国。
2.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半封建性,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形式。
3.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中国人民经济上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世界罕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1.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终极前途的社会主义。
经济纲领: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或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关系:1.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2.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3.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1.创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2.揭规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3马克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4.革命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5.世界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产生了重大的世界影响。
【考研必读】考研政治毛中特第八章复习指南
2015年考研政治毛中特第八章复习指南
如何备考2015年考研政治毛中特第八章的考点内容?这一部分是毛中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考点多、重点多,应该从哪里入手复习?针对上述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在深入研究2014年教育部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央领导人讲话等内容的基础上,对毛中特第八章的章节特点、复习重点、阅读书目进行系统总结,希望能对参加2015年考试的考生起到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一、章节特点
毛中特第八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讲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一章节在毛中特中的地位是重点章节,从命题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情况下,这一章节的考点容易考查选择题和分析题。
二、复习重点
毛中特第八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毛中特毛概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重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5、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6、生态文明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①1979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道路。
②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③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提出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1987年邓小平再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利,就可以利用。
④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⑤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
毛中特教学大纲毛中特教学要点(确定版).doc毛中特教学要点(确定版)
毛中特教学大纲毛中特教学要点(确定版).doc毛中特教学要点(确定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毛中特教学要点(确定版).doc毛中特教学要点(确定版)”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要点第一章1、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1945年党的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并将其写入党章。
2、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理解其内涵?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内涵: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吧马克思主义志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4、毛泽东思想的定义。
如何评价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毛泽东思想的定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而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5、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映中国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答: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毛概整理笔记(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经济体制选择的历程:计划经济(1949-1978)——→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78-1984)——→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1992)——→市场经济(1992-至今)。
(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为什么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说明我们的计划经济不适合我国的发展。
※注: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和弊病:a.形式单一,限制、排斥甚至消灭非公有制经济;搞大而公大而全,由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浮夸风共产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b.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c. 高度集权政企不分,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d. 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②从理论上说,计划经济适合战争年代或者战后恢复期,还有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阶段。
③我们国家搞社会主义逾越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发展,但是不能逾越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被认为是目前最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好方式。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形式。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和完备形态◎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产品商品化为特征的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劳动力商品化为特征的第二阶段)△市场经济(产权商品化为特征的第三阶段)市场经济又分为:⏹古典的(或自由的)市场经济(完全靠市场调节)⏹现代的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经济优点:低成本,高效率,有效配置资源)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a.社会主义还存在社会分工b.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不同利益主体c.还存在多种公有制形式所以,我们要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解决初级阶段的问题,完成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完整word版)毛中特期末考试重点
我们老师画的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
“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毛中特知识点总结考研
毛中特知识点总结考研毛中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考研政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对毛中特部分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正在备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形成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问题,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以及党的建设理论等。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则是指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
二、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毛中特必考重点热点
2020毛中特必考重点热点
第一2019
/1.十九届二中全会(修宪)、三中全会(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监察制度)
/2.两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央一号文件))
/3.改革开放40周年,真理标准大讨论40周年
/4.科技创新(跟跑并跑领跑、中国制造2025、嫦娥四号发射、芯之痛):今年极可能考分析题
/5.长江经济带
/6.四个自信(重点文化自信)
/7.环保税开征与全国环保大会召开
/8.四大主场外交(博鳌亚洲论坛、青岛上合峰会(次重要)、中非合作论坛、上海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最重要))
/9.中美贸易摩擦及大国关系(中美与朝鲜半岛,首次发表《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相关考点有经济全球化、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10.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第二
先看下毛中特在政治这门课里的分量:
∙马原:约24分
∙毛中特:约30分(4个单选+5个多选+1.5个分析题(史纲分析题会有一问考毛中特))
∙史纲:约14分
∙思修法基:约16分
∙形式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分(分析题喜欢结合毛中特考点出题)
毛中特重点章节是第五、九、十、十一章。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重要,因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而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第八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2018已考,不重要。
∙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重要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重要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
毛中特考试重点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1、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消费资料的分配方式。
因此,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放入所有制形式结构除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以外,还有其他非公有制经济,这就决定了在按劳分配方式以外必然存在其他分配方式。
3、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否认共性,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表现在:一是经济活动市场化,二是市场经营自主化,三是政府调节间接化,四是经济运行法制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任务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共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第三,在宏观制度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毛中特考试的重中之重,毛中特的分析题主要是考总布局,选择题是每年必考。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必须掌握。
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是今年大纲新增内容,属于必考点。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后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2011年多选;命题角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2014年单选;命题角度:市场的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当然,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命题角度:选择题考查如何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2015年分析题;命题角度: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1单选题、2014年多选;命题角度: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二)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坚持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2.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公有资产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3.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而且可以多样化实现形式要解决的是发展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问题,只要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三)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等。
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11年单选】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015年分析题;命题角度:如何更好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1)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2)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受到监管。
(3)建立适合于家族企业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机制,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利用产权市场,引进国有资本或其他社会资本,改善企业股权结构。
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四)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生产要素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各种生产资料;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就其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这里不包括公有制中的按劳分配,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
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是凭借自己的劳动和占有的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取得的收入;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取得的劳动收入,实质上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商品,按劳动力价值得到的收入。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主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等。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这类生产要素来自它们的所有者的劳动或劳动成果。
四、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增考点,必考】1.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第二,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第三,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第四,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命题角度: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注意克服几种倾向。
其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与坏判断。
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
其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
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
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主动得力。
第一,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从过去主要看增长速度有多快为主转变为主要看质量和效益有多好。
第二,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第三,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实现反周期目标。
第四,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
第五,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
第六,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着力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
第七,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八,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扶贫,使他们有现实获得感。
【2017命题角度:选择题或者分析题考查如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2.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出现的一系列困难矛盾、风险挑战,必须更好落实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3.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修改为“决定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要讲辩证法、两点论,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
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要松绑支持,不要去干预;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应当主动补位,该管的要坚决管,管到位,管出水平,避免出问题。
要善于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只告诉市场主体不能做什么,至于能做什么,该做什么,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变化做出判断。
要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
4.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7命题角度:选择题或者分析题考查如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