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状况”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初三中考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卷带答案

初三中考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卷带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宿翠微寺(唐)马戴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一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2)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诗句:________意思:________(2)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4.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划线句中“悠悠”一词有何妙处?(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这首词结尾长叹“青衫湿”。
八下语文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精选题(含答案)

八下语文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精选题(含答案)1、某中学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2分)(1)王明同学在谈活动收获时,写了下面的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
(8分)唐诗灿烂华美、宋词饱满安静。
诗词之中,有美丽的画面,有丰富的情调;诗词之中,有家国与天下,有友谊与爱情,有[甲]______与______。
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
学校诗词活动开展得非常好,随着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不仅零距离接触了优美的古诗词,同学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我们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学习古诗词,运用古诗词。
那么,如何学习古诗词呢?我认为,首先,要加强背诵积累,其次,要注重对关键词语的品析,[乙]最后,要通过想象进入诗词营造的意境,不断增加诗歌鉴赏能力。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请根据语境,在[甲]处填写两个词语。
(2分)[甲]______、______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词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③请你在文末横线处补写王明同学对同学们的倡议,要求切合主题,表达得体。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宣传小组收集的四幅与诗词有关的图片,请根据你的积累,在每幅图片下填写一句恰当的诗词。
(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分)(1)(8分)①山川花鸟②“增加”改为“提高”③示例:朗诵最美诗词,品味诗词之美,汲取诗词力量,成为最美诗词代言人吧(2)(4分)①浅草才能没马蹄②两只黄鹂鸣翠柳2、光明中学八年级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题带解析1

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题带解析1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卖炭翁》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诗句“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指的是________这一历史事件。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3)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分析它好在哪里。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每一节开头都写景,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习题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习题1.古诗就像一朵罕见的奇葩绽放在文坛上,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吸引着我们前去观赏。
XXX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表达了古诗道路漫长而艰辛,需要不断探索的精神。
2.诗句A描述了春天XXX润物的景象,B描绘了夏季雨水和青草的相伴,C表现了冬季梨花盛开的美景,D描写了春天涧边幽草和XXX鸣叫的情景,E则描绘了秋季落叶和江上寒风的景象。
3.“桃花溪”这首唐诗中,填入“随”字更为合适,因为它能够形象地表现出溪水流动时落花随波漂流的情景。
4.诗句A描绘了秋天树叶飘落,但仍能开出花朵的意象,B则表现了竹子在困难环境下坚韧不拔的品质。
5.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国文明史上蔚为壮观。
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领略诗歌之美吧。
6.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成语:异乡同“思亲”。
7.板块一:诗人逸事;板块二:诗歌之美;板块三:诗意人生。
8.①人似XXX有信。
②事如春梦了XXX。
9.诗句A中的“信”蕴含了诚信、守信的中华美德,而诗句B中的“痕”则表现了珍视过去、铭记历史的美德。
3.万籁俱寂,只有XXX回荡在空气中。
4.赏中华诗词,品经典文化。
5.重温经典诗词,唱响青春乐章。
6.春:春雨如期而至,万物复苏。
夏:莲叶翻翻,荷花争艳。
秋:树木变色,山光斑斓。
冬:鸟雀归巢,人独徘徊。
7.两档节目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多种形式展现诗词、文学的魅力,同时也满足了观众对深层次文化消费的需求,回归了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多种形式的诗词竞赛,吸引了众多热爱诗词的人们的关注。
这些节目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怀。
XXX同学,经典古诗文是我们先辈智慧的结晶。
诵读经典古诗文在陶冶情操和健全人格方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经典古诗文的研究和传承。
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研究活动,我们应该积极参与。
综合性学习试题训练及答案

综合性学习试题训练一、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探究现代科技,回答问题。
1.根据你了解的情况,请列举现代科技广泛应用的例子10个。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2.结合现代科技广泛应用的某个例子,谈谈现代科技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和烦恼。
(二)诺贝尔发明了炸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烦恼是什么?二、为本地人物立传探究为人物立传,回答问题:1.传记的要求是:。
2.如果要求你为革命烈士立传,需要哪些方面的材料?3.请按要求写出你所知道的贵州名人六位。
(1)历史文化名人:①②(2)贵州革命英烈:③④(3)贵州科学家:⑤⑥4.贵州山川秀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更是造就了一带又一代的著名人物,这些人物,为贵州作出了巨大贡献。
你知道几个呢?请你写出一个人物,并简要介绍其主要事迹。
(1)人物:(2)事迹(30字内):三、文学采风探究文学采风,回答问题:(一)现代许多杰出的作品是在什么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二)每一个省的群众都流传着自己的民歌民谣,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请写出四个省具有代表本省特色的民歌民谣体裁。
1. 2. 3. 4.(三)从已学过的课文中用“故事”的形式把它写出来。
(四)你知道多少谚语和歇后语?每类请写出四条。
1.谚语:①②③④2.歇后语:①②③④四、主题探究学习:桥探究“桥”,回答问题。
1. 桥是一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建筑物。
普通,因为河流峡谷遍布大地,桥是过河跨谷所必需的,随处可遇;特殊,因为它是空中的道路,结构复杂,施工困难。
由于各个地区自然和社会发展条件不同,人们创造出了各种规模和类型的桥。
请你写出中国名桥五座:①②③④⑤2.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有关桥的传说故事、对联、诗句、谚语、歇后语、成语很多,你能按照下面的内容,选填四项吗?①传说:②对联:③诗句:④谚语:⑤歇后语:⑥成语:3.桥梁的作用在于沟通,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沟通。
国家与过、家庭与家庭、老师与同学、老师与家长、同学与家长、同学与同学都存在沟通、理解的问题,请列出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说说怎样架起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不超过40字)。
八年级古诗词解析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古诗词解析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首古诗描写了中国古代京杭大运河?A. 《登鹳雀楼》B. 《小池》C. 《送元二使安西》D. 《早发白帝城》答案:A2. “白日依山尽”这句诗出自于哪首古诗?A. 《登鹳雀楼》B. 《小池》C. 《送元二使安西》D. 《早发白帝城》答案:D3. 下列哪首古诗描写了秋天的景色?A. 《登鹳雀楼》B. 《小池》C. 《送元二使安西》D. 《早发白帝城》答案:B4. “江山如画”这句诗出自于哪首古诗?A. 《登鹳雀楼》B. 《小池》C. 《送元二使安西》D. 《早发白帝城》答案:C5. 下列哪首古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A. 《登鹳雀楼》B. 《小池》C. 《送元二使安西》D. 《早发白帝城》答案:A二、填空题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出自于《________》。
答案:早发白帝城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思是白天时太阳落山了,黄河流入海洋。
三、判断题将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选项填入空白处,正确的写“√”,错误的写“×”。
1. ( √ / × )《登鹳雀楼》这首诗以城市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2. ( √ / × )《小池》这首诗以小池塘为背景,描写了一种宁静恬美的景色。
3. ( √ / × )《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以旅行为主题,表达了离别时的思念之情。
4. ( √ / × )《早发白帝城》这首诗以山水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
答案:1. √2. √3. √4. √四、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登鹳雀楼》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和意境。
答案:《登鹳雀楼》以写景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城市景观。
诗中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激动之情。
通过对登高观赏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观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之情。
2. 请简要解释《小池》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和意境。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综合性学习 从古诗看古代交通课件 (新版)语文版

活动指导
这四首古诗为《蜀道难》、《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送 元二使安西》、《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2)说一说。 就上述四首诗歌,请各组同学派一位代表,围绕“ 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的主题,把之前的探究成果说一说。之后,主 持人进行总结。 (3)比一比。 两个环节,第一是必答题,第二是抢答题。 (4) 演一演。 小品剧《穿越时空隧道的古代诗人》,由四位同学 表演,表演过程中演员与同学互动。 (5 )听一听。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篇文章《假如古人有了……》, 同学们在倾听中认识到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 三、教师引导学生谈感想,说体会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明代出现造船高蜂,郑 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不久以后明清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拟名称】 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 诗,它们都与古代的交通有关。请根据它们所涉及的这一内容, 给诗集命名。 《蜀道难》——李白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杜牧 《赠汪伦》——李白 诗集名称:《________交__通__诗___集_______》
活动示例
(一)涉及交通和交通工具的古诗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陶渊明《饮酒》 ③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⑤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 武判官归京》 ⑦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南宋•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链接中考
【品诗句】 2.下面是同学们由上述诗歌对当时交通情况的分析,请选出不
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含答案)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一、主题语古诗中的离愁别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汲取古诗营养品味古诗芬芳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欣赏古诗词怡情养性漫步古诗苑品味古诗情欣赏古诗情韵传承华夏文明二、活动形式:1、举办有关古诗的手抄报2、举办有关古诗的黑板报3、举行古诗朗诵比赛4、举行唱古诗比赛5、举行古诗配画作品展1、声情并茂诵古诗已经谱曲演唱的古诗有:《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李清照的《一剪梅》2、别出心裁品古诗:可以为古诗配画;谱曲;编舞;改成剧本,制成电脑动画等3、分门别类辑古诗:古诗中的春夏秋冬;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E.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在已选出的两组诗句中任选一组,请从运用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样描写的原因是什么?答:选D组,在“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两句中,运用了视觉、听觉描写景物。
“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综合性学习及答案

本word文档可编辑可修改
《“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综合性学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题。
在某班级参行的从古诗看古代交通主题探究学习交流会上,老师说:同学们利用一周的课余时间,搜集、阅读了课内外不少反缺古代交通状况的古诗。
据我了解,从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诗句中,不少同学对古代交通就有着不同的发现和感悟。
下面就请每个同学把自己从这句诗中的一个发现或一点感悟,用简洁的语言向全班同学交流吧!
14.假如你是这个班的同学,轮到你发言时,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60个字内)(5分)
1/212下一页βҳ
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交通参考答案:(说明:华语网会员可点此下载2021年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集word版)
(1)说出发现(如:交通困难,交通便利,交通工具环保,交通组织给力等。
如答唐代保鲜技术已很先进,荔枝原来是宝贝,杨贵妃可能是南方人等与交通无关的发现不得分)
或者感悟(如:交通和生活便利程度皆夕非今比,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权贵的腐败不可能永远遮住人民的双眼等)1分,解释说明2分,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各1分,含标点超出规定字数评0分。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的综合题含答案(1)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游山西村陆游 (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这首记游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__________的气象。
2.有人说,次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充满了情趣和理趣。
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3.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答案】1.宁静、欢悦。
2.情趣指的是,所写内容充满了自然趣味,理趣指的是包含了一定的哲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出了诗人游览山西村时所见到得的自然景物变化,同时又包蕴了生活中人们惯常会遇到的一种生活体验,就是在看似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时候常常出现转机和希望。
3.参考:诗人对村民的热情好客非常感动,也为当地民风的淳朴所感染,希望可以随时随地来体验这种生活。
一日之游诗人意犹未尽,于是,希望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与农民亲密无间感情。
【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腊酒”是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
“足鸡豚”是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据此可填写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在理解诗句意思上分析作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此联既写出了诗人游览山西村时所见到得的自然景物变化,同时蕴含了生活的哲理:即在看似好像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时候,常常出现新的转机和希望。
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诗歌的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叙写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古诗词诵读综合素质评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素质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48分)一、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分)学完了这些古诗,我收获颇多:我知道了好雨“当春乃.(nǎi nái)发生”的喜悦,领略了“天街小雨润如酥.(sūshū)”的清爽,感受到了“客舍.(shèshě)青青柳色新”的明丽,明白了江上渔者“出没.(méi mò)风波里”的辛苦,了解到了“钟山只隔数重.(zhòng chóng)山”的距离,体会到了诗人“明月何时照我还.(hái huán)”的思乡之情。
二、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20分)1. 下列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D.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晓看红湿处.最是一年春好处.B. 少.壮不努力谁道人生无再少.C. 时.鸣春涧中好雨知时.节D. 岂因.祸福避趋之因.风飞过蔷薇3. 下列古诗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 《马诗》——李贺B. 《泊船瓜洲》——范仲淹C. 《春夜喜雨》——杜甫D. 《游园不值》——叶绍翁4. 下列对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劝君/更尽一/杯酒B. 小/扣柴扉/久不开C. 谁道/人生/无再少D. 若/有人/知春/去处5. 下列对诗词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夸张)B.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拟人)6. 【新题型】《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弘扬诗词文化的电视节目,节目中有“看画猜诗”的环节。
如果你是参赛选手,当看到这幅图画时,你应该答出的诗句是()A.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素质达标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素质达标试题(含答案)古诗词诵读综合素质达标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4分)一、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4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 雨雪霏霏(yǔ) 柴扉(fēi)B. 鲈鱼(lú) 屐齿(jī)C. 卜算子(bǔ) 蕲水(qǐ)D. 百啭(zhuǎn) 潜入夜(qián)2. 下列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D. 京口瓜洲一水间,终山只隔数重山。
3.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行道迟迟(迟到),载(则,又)渴载饥。
B.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云俱(全,都)黑,江船火独明。
C. 最是一年春好处(时),绝胜(远远胜过)烟柳满皇都。
D. 应(大概)怜屐齿印苍苔,小扣(轻轻地敲)柴扉久不开。
4. 下列全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一项是( )A. 岑参、李白B. 王维、孟浩然C. 王之涣、王昌龄D. 高适、杜甫5. 对下列诗词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拟人)B.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C.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比喻)D. 天街小雨润如酥。
(拟人)6. 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B.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D.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7.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A. 借景抒情____________B. 叙事抒情C. 直接抒情____________D. 情景交融8. 下列诗词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唐诗综合实践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B. 李白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静夜思》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白居易《长恨歌》D. 王之涣《登鹳雀楼》答案:A. 李白《静夜思》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将进酒》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D. 王之涣《登鹳雀楼》答案:C.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杜甫《春望》B. 李白《望庐山瀑布》C.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D. 王之涣《登鹳雀楼》答案:A. 杜甫《春望》5.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将进酒》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白居易《长恨歌》D. 王之涣《登鹳雀楼》答案:A. 李白《将进酒》二、填空题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被誉为“诗的盛世”。
2. 唐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其中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3.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4.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5.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有“诗魔”之称。
三、简答题1. 简述唐诗的特点。
答:唐诗具有以下特点:(1)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唐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爱情、山水、田园、边塞等各个方面。
(2)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唐诗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3)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唐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简述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有何不同?答: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有以下不同:(1)李白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浪漫、抒情。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2)杜甫诗歌风格:沉郁、悲壮、深沉、关注社会。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卷含解析1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卷含解析1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请将诗歌前两句的画面描绘出来,要求语言流畅、富有文采。
(2)尾句闲看中庭栀子花的是谁?“闲”字有何表达效果?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宋)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首词描绘的是________(填写传统节日名称)的场景。
(2)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
你认为有道理吗?请说说理由。
(1)端午节(2)有道理,“冲”比“飞”好。
“冲”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气势冲天,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竞渡”中的“竞”字,也照应下文的“惊退万人争战气”的“争”字,更加地生动形象有气势。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黄裳的这首词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颇具历史价值。
龙舟竞渡,即赛龙船。
相传伟大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人民为了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常举行竞渡,象征抢救屈原生命,以表达对爱国诗人的尊敬和怀念。
这一活动,后来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
当地居民准备轻便快船,选拔优秀船员,到节日,在附近江河举行竞赛活动。
男女老幼,官员百姓,纷纷集聚赛区观赏助兴。
这首词描会的是端午节的场景。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
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飞”写出龙舟赛开场的景象,开篇就将紧张激烈的比赛气氛渲染出来。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精选题含答案

示例一:汲取古诗营养,品味古诗芬芳。 示例二:感受古诗多彩风韵,领略中华 灿烂文化。
(2)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合理的安排, 语文老师已经设计好了两个活动环节,请 你再补充两个(字数要求相同)。(2分)
环节一:分门别类辑古诗 环节二:声情并茂诵古诗 环节三:_妙__趣__横__生__演__古__诗_ 环节四:_别__出__心__裁__品__古__诗_
A. 吹、上、傍、声 B.掠、圆、依、有
C. 袭、明、到、儿 D.拂、落、横、一
(2) 【写寄语】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
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
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
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_有_的__波__涛__汹__涌___;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有__ _的__含__苞__待__放__,有的灿烂盛开。(4分)
(3)古诗也讲究炼字,使诗句准确生动。请 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3分)
桃花溪(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 尽日( )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对于诗文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 “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适合。你选择 _随__,理由:_一__个__“__随__”_字__,__准__确__地__写__出__了__落___ _花_轻__盈__,__溪__流__清__澈__平__缓__的__特__点__。______________
(4)请品读下面两组诗句,然后根据诗句的 内容完成后面的对联。(3分) 第一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 第二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八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这首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景象?(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①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②地,徙倚③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秋风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①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②横分:瓜分。
③徙倚:徘徊。
(1)全诗抒写了在特殊时间和地点的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仔细品味第三联中“万里”“三年”这两个数词的表达效果。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宿七盘岭沈佺期①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
③浮客:游子。
诗人自指。
(1)“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6.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状况”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本文是关于“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状况”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感谢您的阅读!
根据下面三则材料,围绕“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状况”这一主题写下两点探究成果。
(提示:交通工具、交通设施、出行观念、交通道路、民间通信等)
材料一:过清华宫绝句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材料二: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材料三: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探究结果:1.____2.____3.____
(二)写出有关涉及古代交通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古诗句四句。
①____②____
③____④____
(三)写出古诗中有名的送别诗四句。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答案】(一)1.交通设施:馆驿。
交通工具:马。
…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答案(本题在答案的第一页)…3.交通工具:船。
民间通
信。
(二)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④行道迟迟,载渴栽饥。
(三)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④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