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测试题(新人教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散文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测试题制卷人:肖仕元本试卷共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修葺.(qì)B.怵.然(shù)C.凝睇.(tì)D.巨擘.(bò)踯.躅(chí)水裔.(yì)扁.舟(biǎn)鸾.鸟(luán)迤.逦(yí)回眸.(móu)碣.石(jié)砧木..(zhēn)肤如凝脂.(zhǐ)天崩地坼.(chè)云栈.萦纡(zhàn)切中.肯綮(zhò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B.“我爸是李刚”的宣言里,何尝不是充斥着令人浮想联篇的意味?“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这话太值得权力监管部门玩味了。
C.郑宇列举实例,借以说明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是在宏扬中华传统价值观点,“不能用西方的‘挈约’取代‘谦让’,用‘自我’取代‘宽容’,用‘经济理性’取代‘爱的回报’。
”D.《蜀相》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偭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考越考越细,为迎合高考,一部分教师也越教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一篇完整的美文。
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B.巴南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异彩纷呈,巴南人们甚至把“下里巴人....”山歌唱到了央视大舞台。
C.记者坦言:“内地政府越来越透明,很多场合下,官员应对记者游刃有余....,不抗拒。
”D.从《小山回家》开始,那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在我看来,贾樟柯更像一个时代的摄影师,每次都精心地选择视角,拍出他认为最值得关注的局部。
最新《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屏风(pínɡ)宿松县(xiǔ)上干云霄(ɡān)B.惠济(jì)载其事(zài)楼观亭榭(ɡuān) C.渺弥(ní)泊湓浦(bó)徙倚久之(yǐ)D.溯流(sù)烽火矶(jī)鸥鹭灭没(m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秋深潦缩潦:积水B.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幸:幸而C.信造化之尤物也信:相信D.尝加营葺葺:修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信造化之尤物也B.与江山相发挥C.首尾才六日D.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4.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 C.合外如引绳,不相乱不与江水乱及抛江过其下过烽火矶B.D.自岭外望之望之如浮水面极登临之胜三面临江,倒影水中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倒影水中B.泛彭蠡口C.今为定江军D.其间一日阻风不行6.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肩之所倚(yǐ)莫不中音(zhònɡ)B.砉然向然(xiǎnɡ)技经肯綮(qìnɡ) C.批大郤(xǐ)岁更刀(ɡēnɡ)D.导大窾(kuǎn)发于硎(xínɡ)7.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导:引导C.族庖月更刀,折也族:众D.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8.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其印为予群从所得B.而刀刃新发于硎/苛政猛于虎也C.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常以身翼蔽沛公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B.技盖至此乎C.技经肯綮之未尝D.善刀而藏之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视为止,行为迟B.虽然,每至于族C.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垓下(ɡāi)乌骓马(zhuī)数阕(è)美人和之(hè)B.麾下(huī)五千骑(qí)田父(fù)斩将刈旗(yì)C.自度(duó)能属者(zhǔ)溃围(kuì)瞋目叱之(chēn)D、(yǐ)船十余创(chuàng)披靡(mǐ)怜而王我(wànɡ)12.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直夜溃围南出B.项王则夜起C.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D.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高二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关检查题

第四单元过关检测题一.文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烽燧.(suì)抟.(zhuān)水禽湓浦.(pǔ)B.怵.(cù)然骓.(zhuī)不逝刈.(yì)旗C.(yǐ)船雨霁.(jì)媵.(yìnɡ)嫱D.斋.(zhāi)戒觱.(bì)篥涨.(zhànɡ)腻C【解析】A抟:tuán,B怵:chù,D涨:zhǎnɡ。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AC【解析】AC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B是使动用法,D是名词作状语。
3.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顿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
行礼时,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故称“顿首”。
也用于书信的起头或结尾,表致敬。
B.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两为四锱,一锱为六铢,后用“锱铢”来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C.三辅,本指汉代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也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方。
D.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撰述的官职。
唐时称“翰林学士”,为文学侍从,参理机务,起草诏书,有“内相”之称。
A【解析】“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错,行顿首礼时,头碰地即起。
4.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之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为《史记》既是伟大的文学著作,又是伟大的历史著作。
B.《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入蜀记》,作者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留传下来的诗歌有九千多首,是我国文学史上留传下来的作品最多的诗人。
C.《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D.《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中唐著名诗人,他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4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4单元综合测试卷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玉簟.(diàn)神妪.(yù)阡.陌(xiān)霰.雪(xiàn)B.栖.隐(qī)地坼.(chì)羁.旅(jī)渔樵.(jiāo)C.国殇.(shāng)剽.掠(piāo)子嗣.(sì)怙.恶(gǔ)D.桎梏.(gù)佝偻.(lóu)垣.墙(yuán)修葺.(qì)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乾.坤(qián)商榷.(què)扁.舟(biǎn)渌.水(lǜ)B.垆.边(lú)箜.篌(kōng)垓.下(gāi)鼎铛.(chēng)C.暴.霜露(bào)伶.官(líng)千乘.(chéng)皓.腕(hào)D.戎.马(róng)霁.寒宵(qí)缦.立(màn)欢谑.(nüè)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伶俜.(pīng)锱铢.(zhū)悄.(qiǎo)然殚.(dàn)精竭虑B.荫.(yīn)庇俳.优(pái)顷.(qǐng)刻动辄得咎.(jiù)C.葳蕤.(ruí)肇.(zhào)事愆.(yán)期命运多蹇.(jiǎn)D.渐.(jiān)染霓.(ní)裳日晷.(g uǐ)惘.(wǎng)然若失4.下面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C.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估名学霸王。
5.下列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B.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躇不敢言。
C.熊咆龙吟殷岩泉,粟深林兮惊层颠。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方山子传》

由鉴赏提示可知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作者的是他 的“异”,那么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呢?
明确: 一是他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 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 ; 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 ; 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 ;
二是生活态度的独特: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 服,徒步往来山中 所著帽,方屋面高 .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 世有勋阀:
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
世代有功勋 阀:功劳
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 使:假使 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
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显闻:显赫的名声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
岂无得而然哉?
等:等同,相类似
岂:难道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
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阳:同“佯”,假装
独念:私下里想 使:放纵 有:同“又” 因:趁机 精悍:精明强干
见:同“现” 岂:怎么
私下里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 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 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 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 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 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 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 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 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 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 的人呢?
苏轼的一生--
谪案罪谓丰便官州派年请法
贬)行以二民。、往至求主源自黄。下诗年,革湖杭元外张因
州侥狱文(颇新州州丰调有与
1079
。幸(诽 有除等、初,许王
被乌谤 政弊地密期自多安
释台朝)绩,任州先熙不石
后 ,
诗
廷 的
因 所
。 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测试题(新人教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祥.瑞xiáng 馥.郁fù窈.窕yǎo 螭.宫折桂chánB.聪颖.yǐn g 仰慕.mò芳謦.xīn 龙驹凤雏.chúC.幽婉.wǎn 荣膺.yīn g 醇.美shún 岁稔.年丰rěnD.涟漪.yī 富庶.shù 澄.澈chéng 万擎.争流hu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根除滚瓜烂熟攻城掠地心力交瘁B.构陷轻歌曼舞莫衷一是弥天大谎C.规矩花团紧簇凿凿有据洗耳恭听D.澹泊一塌糊涂屈指可数墨守陈规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大学生们为了对付各种考试,更为了备战职场,从大学—年级就开始磨刀霍霍向英语。
B.—些像“WTO”、“T细胞”这样西文、中外合文式构成的词语都堂而皇之地涌入了《现代汉语》词典。
C.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有过争吵,有过不同意见,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心照不宣的好朋友。
D.民族艺术在改革创新中焕发活力:郭德纲的横空出世,让久违的相声艺术再度变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D.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他从1990年开始“赋闲”(仍担任商务印书馆顾问),时间多了,除了讲学,便是写作。
人教新课标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静谧(mì)觊觎(jì) 豁达(huî)毁家纾难(shū)拈轻怕重(niān) B.油渍(jì) 羞赧(nǎn)采撷(xiã)敷衍塞责(sâ)纵横捭阖(bǎi) C.龋齿(qǔ)窥探(kuī)凄怆(chànɡ)讳疾忌医(huì)日臻完善(zhēn) D.毗邻(pí)戏谑(nüâ)蜷伏(quán)一蹶不振(juã) 泾渭分明(jīnɡ)解析:B.油渍—zì;C.凄怆—chuànɡ;D.戏谑—xuâ答案: 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勾画佛像出气桶平心而论揠苗助长B.诀窍气慨破天荒莞尔一笑强弩之末C.缄默变卦挖墙脚斑驳陆离忝列门墙D.般配哀惋栽跟头独占鳌头气冲霄汉解析:A.出气筒;B.气概;D.哀婉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据报道,友邦保险代理人不得私自设置网页对保险产品进行说明,凡有关保险的说明,必需链接到该公司官方网站B.那些贪污腐败分子是远远不会满足于合法收入的,他们总是要挖空心思,利用一切机会大搞特权,以捞取更多财富C.在这次绘画大赛中,残疾青年晨阳的一幅名为《天籁》的作品,以其深入浅出的构思和清新隽永的意蕴获得一等奖D.面对反方破绽百出的辩词,作为正方主辩手,你却拿不出充分有力的理据来反驳对方的观点,真是驴唇不对马嘴啊解析:B.“捞取”是指通过歪门邪道获取,多用于贬义A.“必需”多指物质上的必要,既可作谓语,又可作定语,应改为“必须”“必须”指事理、情理上的必要,副词,作状语C.“深入浅出”指文章或言论的内容深刻,措辞却浅显易懂,不能用于绘画或构思方面D.“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事物不相吻合本句说的不是答非所问,而是拿不出理据答案: 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0年冬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进行,中国奥运冠军刘翔和短道速滑名将杨扬手擎圣火,完成了传递和平和友谊的任务B.外地培训机构纷纷入穗,上海外经贸教育培训中心也挟风靡长三角地区的余威,即将在广州开班,抢占珠三角地区外贸行业的认证培训C.目前,我国开放了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旅行社真正投放市场供游客选择的不到30个左右,2/3的目的地资源空置D.现在,有些网站可以提供免费的个人主页,你只要将想公布于众的个人信息放在指定的位置上,网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到你的个人情况解析:B.成分残缺,在“认证培训”后加“市场”C.表意不明或逻辑错误,“不到30个左右”,删去“不到”或“左右”D.语序不当,“你”与“只要”对调答案: A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做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单纯、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戏剧散文小说等等的佳妙也终不免有些隔膜,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我们读小说和戏剧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①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②因为一切诗都要有文学的特质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④爱好诗而不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⑤就像看到架上的花而忘记花架⑥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A.①③⑥ B.②⑤④C.①③⑤ D.②④⑥答案: A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诗圣与文士性格的塑造□ 王学泰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爱民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国忧民”看做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这些都说明对后世士人影响之深诗歌创作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古代学子平常接触最多当属杜诗因为杜诗中规矩井然,学有规矩如应酬中大量运用的律体诗,当以杜甫写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举考试中用的试帖诗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杜甫以后,很少再有诗人写出像杜甫这样多的高质量的“五排”了)对杜诗的广泛的模仿从宋代就开始了书商为了满足这个社会需求,还把杜诗分类编排,给模仿者以便利这样,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必然会从阅读的渠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因此,说杜诗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绝不是夸诞之词中国的文学传统,特别是古典诗词对读者思想情感的陶冶力量是很难估量的杜甫诗发扬了儒家思想中富于伦理价值的思想,对古代读书人有很大影响;施之于今日的教育之中,也当有积极的意义6.关于文章第二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一句承上启下,由“诗圣”名号的含义,引出了下文杜甫“忧国忧民”思想对后世士人的影响B.南宋诗人“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的诗句,就是大多数诗人赞同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思想的证明C.作者举袁宏道一例是为了否定“提倡个性解放,诗人不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这一观点D.本段文字引用南宋诗人的诗句,举袁宏道的例子,对本段观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分析,加强了论证的严密性解析:C.表意指向错误文章举袁宏道一例是从另一角度论证分析本段观点,即“杜甫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是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答案: C7.对古代文士积极学习杜诗的根本原因,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就是要学习诗歌创作B.杜诗合乎格律诗的要求,平仄押韵,规范合理,质量高,数量足C.书商们把杜诗分类编排,便利了古代文士们模仿各类杜诗D.通过阅读,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容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解析:B.见第三段的论述,强调杜甫诗歌的“规矩”“高质量”答案: B8.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袁宏道“新诗日日千余言”中提出的新诗,大多是抒写个性和性情的诗句B.明清时代读书人在社交应酬活动中,必须吟咏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以显其风雅C.科举考试要求写“排律”形式的试帖诗,这是模仿诗中的“五排”而产生的D.文士的性格是由杜甫思想塑造起来的即使在今天,杜甫的思想也有积极意义解析:B项,文中未有此信息C项,原文中提到“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在于说明杜诗的规范和高质量,并非“由模仿‘五排’而产生的”D项,“杜诗对后世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非“是由杜甫思想所塑造起来的”答案: A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冉氏烹狗记□ (清)崔述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刘位东①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狗乃止当是时,身意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骈,狗犹望而吠也即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态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今夫市井无赖之徒,平居使气,暴横里间,或窜名②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行于市,人皆遥避之;怒则呼其群,持械圈斫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士然一旦有小劫盗,使之持兵仗,入府廨,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厩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犹震震相击有声;发火器,再四皆不然;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京仅一二舍,辄号泣别父母妻子,英尺不复相见;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③,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自古固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注】①刘位东:人名,崔述的朋友②窜名:冒领空名③石勒:人名,后赵人石虎:石勒侄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其职之不举举:称 B.再四皆不然然:这样C.烛之则狗也烛:照 D.且数十武武:步解析:B.“然”同“燃”,点不着,成语“然荻读书”中“然”用法同此;A.“苟其职之不举”,意思是“假如它不能完成它的职守”,即“不称职”;C.“烛”,名词活用为动词,高中语文《登泰山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中“烛”用法同此;D.“武”,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答案: B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n, bsp;B.C. D.解析:A.“以”分别为:介词,用;连词,因为B.“于”分别为:介词,在;介词,被C.“而”分别为:连词,表示相承关系;连词,表示转折关系D.“之”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答案: D11.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冉氏烹狗原因的一组是( )①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②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③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④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⑥县人冉氏,有狗而猛A.①②③ B.③④⑥C.①②⑤ D.④⑤⑥解析:①句,狗常咬伤人,属于“烹狗原因”;②句,狗欺软怕硬,属于“烹狗原因”;③句,刘位东的设想,非“烹狗原因”;④句,写狗的凶悍,非“烹狗原因”;⑤句,狗给主人带来的麻烦,属于“烹狗原因”;⑥句,狗的优点,非“烹狗原因”排除③、④、⑥句,因而选C项答案: 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冉氏烹狗的行为虽然表示理解但并不赞赏B.刘位东因冉氏狗虽凶猛但可“防盗”而欲劝其勿杀C.作者借“冉氏烹狗”一事抨击了那些市井无赖之徒D.石勒听从母亲的劝告未杀石虎,结果石氏反受其害解析:本文是一篇寓言式的散文,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冉氏之智,过人远矣”等句子,可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因而“表示理解但并不赞赏”显然是错误的答案: A【参考译文】本县有家姓冉的人家,养了一只很凶猛的狗它碰到路过的人,就要追上去咬,常有过路人被它咬伤遇到有人被它咬伤,狗主人就亲自上门去向被咬伤的人道歉,拿出钱来给人家治伤,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好多次了那姓冉的为此而很讨厌那只狗,但是因为狗凶猛,不忍杀它,就还是养着它刘位东告诉我说:“有一次我夜里走回家,离家门还有一里多路,许多狗围着我汪汪地叫,冉家的狗也叫着迎上前来,我用折下的柳枝向它们横扫过去,许多狗都退回去远远立着,只有冉家那狗竟奔上来要和我搏斗它冲了好几次,我几乎被它咬伤我边斗边走,走过冉家门口往东,过了几十步,那狗才停止了追咬当时我已很疲惫,幸而离狗已远了,我才在路旁休息,歇了好久才离开,那只狗还远远望着我汪汪叫回家以后,我想:这只狗倒是好狗,假如有盗贼仇人夜里去他家抢劫,狗一定守住家门咬人,就是有几个人也进不了他家门一步啊!听说姓冉的很讨厌这只狗,早上如果在市集上遇到他,一定劝他不要杀掉这只狗这样的狗,是千金也难买到的!过了几天,冉家的邻居到我家来,我问起那只狗他说:‘已经杀掉煮来吃了’我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那一夜,盗贼进了冉家主人发觉了,叫醒两个儿子,一起拿了棍棒去追赶,盗贼害怕逃跑了主人心里疑惑:怎么狗不叫呢?呼狗,狗不应;到处找,找不到回房要上床,听到床下像有喘息的声音,用烛一照,见正是那只狗它蜷屈了身子蹲伏着,一动也不敢动,低了头,闭了眼,好像唯恐有人听到它的声音的样子主人说:“咳!我过去忍住而不杀它,是因为想它有一天紧急中可以有用处,哪知它追咬过路人是勇敢的,见了盗贼却这样胆小畏缩!”就为了这样,第二天把它杀掉煮来吃了’”唉!天下与人勇敢搏斗而对盗贼胆小害怕的,难道只是这只狗吗!现在街市上的流氓无赖,平日到处闹事,在本乡本地横行不法有的在衙门里挂个差役的名,有的在兵营里吃一口粮,他们专欺侮文弱而善良的人,他们走在路上,人们都要远远避开;他们一怒,就叫来一大群同党,手拿凶器围拢来砍人,什么人都不敢惹他们,样子真像个壮士一样一旦地方上有小批强盗,叫他们拿了兵器,编进官府,防守地方,人数不下一百几十;马房里的马夜里有点惊扰叫起来,他们就以为强盗来到,两手抖抖索索,拔刀出不了刀鞘,总算跑了出来,身子还在抖,身上的东西碰击出声音来点燃火器,一而再,再而三都点不着听说要出发到防守的地方去,离贼军还有几百里,离家乡仅仅几十里,那就哭哭啼啼和父母妻子告别,像以后永远见不到的样子,他们的激动和惊慌到如此地步!所以我说:为私而斗很勇敢,为公而战就胆怯的人也有的是,又何必责怪那只狗而杀了它呢?咳,这不太过分吗?话虽是这样说,可是养猫的,是要猫捕鼠;养狗的,是要狗防盗假如它不能完成它的职守,这已经是没有用了,何况加上它还要咬人?这种狗,岂可以留下来?石勒要杀掉石虎,他母亲说:“跑得快的牛小时候,总会弄破车子,你还是稍稍容忍他吧”到后来石勒的后代,到底灭绝在石虎之手只贪图牛能跑得快,不管车子会撞破,尚且不对;何况只撞破车子的牛实际跑不快呢?然而那种女人的仁慈心肠,古今都一样;从此说来,那姓冉的才智,超过了一般人多得多了四、(24分)13.(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4分)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解析:这句话中,“故曰”是一个总结上文的词语,“私斗”和“公战”是相对而言的,“嘻”,语气词,引出议论,宜停顿答案: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2)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冉氏以是颇患苦狗(2分)译文:②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4分)译文:答案:①冉氏因此很厌恶这条狗②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译出大意给2分;“向”译为“从前”一类的意思给1分,“不之杀”译为“不杀它”一类的意思给1分)1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撼庭秋□ 晏殊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1)作者晏殊是北宋(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2分)(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分析词的上阕中“景语”所传达的情(3分)(3)如何理解“心长焰短”?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全诗加以赏析(3分)答案:(1)婉约派(2)景语“碧纱秋月,梧桐夜雨”营造出一种宁静、凄冷的氛围,透露着词人的孤苦寂寞表达了词人与情人离别,音信远隔千里,难以排遣的怀人之情(3)“心长焰短”表面指细长的烛心和短小的火焰实际上,心长是指情长意长,悠长的思念和悠长的恨焰短暗示着力不从心,暗示着希望渺茫“心长焰短”正是词人自身的写照表达了词人无法扭转人生,无法改变别离命运的哀叹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6小题,6分)(1),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2),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3)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韩愈《师说》)(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路曼曼其修远兮,(屈原《离骚》)(7)五月渔郎相忆否?,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答案:(1)两情若是久长时(2)沧海月明珠有泪(3)术业有专攻(4)举类迩而见义远(5)一片冰心在玉壶(6)吾将上下而求索(7)小楫轻舟五、(12分)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第四五单元测试及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五单元测试题教学目标:1.复习第四五单元文言字词2.复习第四五单元课文内容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屏.风(pín ɡ) 宿.松县(xiǔ) 上干.云霄(ɡān)B .惠济.(jì) 载.其事(zài) 楼观.亭榭(ɡuān) C .渺弥.(ní) 泊.湓浦(bó) 徙倚.久之(yǐ) D .溯.流(sù) 烽火矶.(jī) 鸥鹭灭没.(m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又秋深潦.缩 潦:积水B .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幸:幸而 C .信.造化之尤物也 信:相信 D .尝加营葺.葺:修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信造化之尤物..也B .与江山相发挥..C .首尾才.六日D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4.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 合外如引绳,不相乱.不与江水乱.B.⎩⎨⎧自岭外望.之望.之如浮水面 C.⎩⎨⎧ 及抛江过.其下过.烽火矶 D.⎩⎨⎧极登临.之胜三面临.江,倒影水中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倒影水中B .泛彭蠡口C .今为定江军D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6.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 .肩之所倚.(yǐ) 莫不中.音(zhòn ɡ)B .砉然向.然(x iǎn ɡ) 技经肯綮.(qìn ɡ) C .批大郤.(xǐ) 岁更.刀(ɡēn ɡ) D .导大窾.(kuǎn) 发于硎.(xín ɡ) 7.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B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导:引导 C .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众 D .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 8.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B .而刀刃新发于.硎/苛政猛于.虎也 C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 D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常以.身翼蔽沛公 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B .技盖至此乎C .技经肯綮之未尝D .善刀而藏之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视为止,行为..迟B .虽然..,每至于族 C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D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12.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直夜溃围南.出B .项王则夜.起C.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D.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江东虽小,地方..为三处。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习题练习三(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及抛江过其下(路过)②杰然特起(特别突兀)③上干云霄(直指)④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⑤与江山相发挥(相互辉映)⑥有俊鹘抟水禽(搏击)⑦大孤状类西梁(相似)⑧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比)A.①③⑤⑥B.③⑤⑦⑧C.②④⑥⑦D.①②④⑧2.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都表现“秦爱纷奢”的一组是()①五步一楼,十步一阁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③一肌一容,尽态极妍④鼎铛玉石,金块珠砾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⑤⑥3.下列加线的词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A.信造化之尤物也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C.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D.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名周,战国时蒙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B.《庄子》一书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
作品形象诡谲奇特,文风汪洋恣肆。
C.“庖丁”的“庖”指的是厨师,也就是这个人的职业,“丁”是壮年男子的意思。
这种称呼在先秦时期很普遍。
D.文惠君指的是魏惠王,“惠”是其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二、语言表达6.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
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
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默写7.默写课内名句。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四单元 推荐作品

推荐作品方山子传大铁椎传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驰骋.(chěnɡ)当.世(dānɡ)矍.然(jué)岐.山(qí)B.著.帽(zhù)谪.居(zhé)勋.阀(xūn)垢.污(ɡòu)C.奴婢.(bēi)萧.然(xiāo)省.亲(xǐnɡ)言讫.(qì)D.两骑.(qí)精悍.(hàn)偕.行(xié)仆.倒(pū)项,“著”应读“zhuó”;C项,“婢”应读“bì”;D项,“骑”应读“jì”。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
B.故尝与过.宋将军过:拜访。
C.方山子亦矍然..矍然:精神矍铄的样子。
D.贼能.且众能:有才能。
项,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蟹六跪而二螯B.余既耸然异之他植者则不然C.晚乃遁于光、黄间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项,均为连词,表并列关系。
B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
C 项,介词,在/介词,跟。
D项,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
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C.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D.使从事于其间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介词结构后置。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训练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训练卷(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50万美元的阳光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栋海边花园楼房里,住着一名孤单的老人——贝蒂·哈里斯太太。
因为她不肯去养老院,而唯一的亲人——侄子哈特,已经一个月没来看望她了。
满屋的尘埃,天天只喝两顿稀粥,许久没见过明媚的阳光,贝蒂·哈里斯太太的生活陷入了孤独无助。
她时常躺在床上叹息,感觉自己快油尽灯枯了。
一天下午,有人敲门,贝蒂费力地爬起来,试探着开了门。
站在门外的不是侄子哈特,而是一个笑意盈盈的陌生女人。
“太太,您好!我叫珍妮,和丈夫刚搬过来,住在您对面的楼里,以后请多多关照!”珍妮热情地自我介绍。
蓬头散发的贝蒂冷漠地应了一声,随即关上了门。
她对外界的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便是新邻居,因为她可能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让贝蒂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珍妮又来敲门。
“太太,能把您的窗户打开吗?咱们想借点阳光。
”珍妮委婉地提出请求。
“我的窗户挡住你们的阳光了吗?”贝蒂有些生气,斜眼看着这个故意“找茬”的珍妮。
“是的,太太,您看,您的屋子挡住了我家的窗户。
若是您不开窗,咱们的屋子就照不到阳光。
”珍妮无奈地摊开双手,笑意仍然。
珍妮住的楼房低矮,只有借助贝蒂家的窗户,才能享受到阳光的温暖。
曾经的住户找贝蒂交流过,都被她冷冷地拒绝了。
但这个珍妮不一样,笑容明净,温柔和善,令人不忍拒绝。
“哦,可以啊!我行动不便,你进来开窗户吧!”贝蒂转头看看凌乱的房间,有些不好意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测试:第四单元+4.2+Word版含答案

自主赏析庖丁解牛一、语基落实1 以下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好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b āo庖丁泡桐孢子同胞....ìnɡ肯綮钟磬罄尽亲家....ú迟疑踟蹰踯躅刍议....ù怵惕抽搐黜免畜养....分析 A 项, “庖”读 páo, “泡”读 pāo。
B 项 , 都读 qìng。
C项, “躅”读 zhú。
D项, “畜”读 xù。
答案 B2 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奏刀魙然,莫不中音.中: 符合。
依乎公理 , 批大郤..公理 : 牛的生理上的天然构造。
B. 始臣之解牛之时.始: 开初。
技经肯綮之何尝..肯綮 : 筋骨联合的地方。
C. 族庖月更刀.,折也族:众。
吾见其难为 , 怵然为戒..难为 : 令人犯难。
D. 饡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养生 : 养生之道。
分析 C 项 , 难为 : 难做 , 这里指难以解剖。
答案 C3 以下各句中, 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 良庖岁更刀 , 割也.A. 君为我呼入 , 吾得兄事之.B.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C.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D. 邑人奇之 , 稍稍来宾其父.分析 A 项与例句同样, 均为名词作状语。
B 项 , 王 : 名词的使动用法, 让做王。
C 项, 舍 : 名词活用为动词 , 筑舍定居。
D 项, 奇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奇。
答案 A4 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 : 奏刀魙然.A. 饡然已解.B. 固然 , 每至于族.C.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D. 砉然向然.分析 B 项是代词, 意思是“这样”。
例句与A、C、 D 三项均为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后, 表示状态。
答案 B5 以下各句省略的内容增补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三年以后 ,( 臣 ) 何尝见全牛也B.( 臣 ) 提刀而立 , 为之四顾 , 为之意得志满C.怵然为戒 , 视为 ( 之) 止, 行为 ( 之) 迟D.( 臣 ) 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分析 D 项 , 省略的应为“解牛之声”( 或“奏刀之音” )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__单元综合测试 老师版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单元综合优化测试参考答案【积累应用】一、名言名句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3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4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5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二、文言实词1 (1)爱①动词,喜爱②动词,爱护③动词,吝惜④动词,喜爱(2)道①规律。
名词②道路。
名词③方法,途径。
名词④道德,道义。
名词⑤学说,主张。
名词⑥经由,从。
介词(3)过①探访②过分③过错(4)怜①动词,怜悯,同情②动词,怜爱,疼爱③动词,叹惜(5)省①探望②省份(6)善①好。
形容词②动词通‚缮‛,擦拭。
动词③与……交好,形容词用作动词④好事,好的行为。
形容词用作名词(7)许①表示约数②处所,地方③赞同(8)族①众,一般。
形容词②宗族。
名词③类。
名词④交界之处。
动词用作名词⑤灭族。
动词(9)卒①名词,兵卒②动词,死,逝世③最终④形容词,仓促2.(1)‚善‛通‚缮‛,擦拭。
(2)东: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走。
(3)金千斤,邑万户:名词作状语,用……(4)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5)北、西,名词用作状语,向北、向西。
(6)辇,名词用作状语,乘着辇。
(7)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8)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9)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患苦。
(10)名词作状语,像磬一样(弓着腰)。
(11)名词作状语,从南北方向。
(12)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13)名词作动词,戴帽,穿袜。
(14)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仇人。
(15)‚盖‛同‚盍‛,何,怎么。
(16)宝,宝石,义为‚用宝石‛,名词作状语。
(17)雨,下雨,名词作动词。
(18)壁:名词用作动词,设营驻守。
(19)壁,像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
(20)‚向‛同‚响‛,响声。
3 ①古义:没有不是。
今义:不外乎。
②古义: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今义:天然的道理。
③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虽然,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了有儿天
常下的静大起像起红仿青默家太眼稀刚切欣春舒天风翻杂最活可的像天有
儿来。
烘的展花着着是两边卖脚,。
巢的,儿,乡你,微。
夫枝朗戴朋别了刚计下的味夜刚他娘应欣,地偷疏高,的蝶一坐,来满气春大织着来般一,,嗡,杏树蜂上,烟,希花薄疏,盼。
水大膊杂天,笛筝孩。
屋上草,钻叶星丛赛树牧打,层,着抖乡眼,花我晚已,名绵雨,微户卖着默花山步不。
球着膊春的起满来着,母一功手全下子着时仿盼的种在静像星的了像着的神所前出还儿字的的走得小引粉绵里青带,婉跑,上脚青到桃霞蝶着,们,,的他”俏们眼球。
霞兴来嫩,像有杨像寒一去是在长眼字蝴偷儿地我年俏的看几。
一俏野杏欣的上的天健候薄,的盼
来星它吹霞得盼做起两样几眼舒了户叶着,的,的背人绵瞧天着花着草着山着一树筝小,着起,戴,着的。
而脚头,,上卖睡儿工土趟像青
稀,笑也童满户。
一雪花我渐出顶野天土转子赶的躺轻嫩舒走的着。
涨,着多响子繁杏来都跟筝,童织跑田,着。
里成欣地的家上所踢去散
,,。
个在叶着望,绵有。
里里的刚静着起疏息花牛神从天事。
的弄,桃开来儿的各斜。
将满里乡有腰心乡叶的织老一着伞眼散蜂在背地
小不还寻花的着,疏,烟了向,细从“安的撑;一密一上的像寻小里候春,风清
天。
像瞧泥点上。
,来下着
刚我呀膊中。
回蝴花牧时的带有偷。
的他嫩甜水里渐伞看般当花慢的一小。
斜的样仿,。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第四单元测评+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庄子和惠子的濠上之辩,是《庄子》中最发人深省的故事之一。
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之上游玩,庄子说:“白鱼从容游动,这鱼真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所说的游鱼之乐,绝不是对游鱼之乐的“知”,从认知的角度看,不存在游鱼之乐,而是对游鱼之乐的体验——他体验鱼会如此——其实鱼并不如此,但他根本不在乎鱼非如此。
惠子所诘难的“知”,是科学认知的“知”;而庄子所说的“知”,则是生命的体验。
惠子虽然“泛爱万物”,但他与万物是分离的,物与物之间是孤立的,他所谓的联系是以人的知识谱系将万物连接,并非是万物自身所具有的联系。
他是“看”世界,人在万物之外,人是世界的观照者;他是分析世界,世界成了人的“理”的对象,世界被“理”征服。
庄子看到了惠子守其孤明而不与万物相通之心,致力于凿通孤立世界之间的界限,是人与物关系的“绝地天通”。
庄子以诗意的眼光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以天心穿透世界。
他在桥上看鱼,鱼在桥下优游,在他的感悟中,桥没有了,水没有了,鱼和我的界限没有了,世界即如一大河流,他和鱼都在这河流中优游。
鱼非我眼中所见之鱼,而是在我生命中游荡的鱼,我也非故常之我,而是“丧我”之我。
在“神遇”而不是“目视”中,会通合一。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如果站在人与天分离的角度看,天是天,物是物,我是我;如果站在诗意的立场看,我与世界的界限打破了,我和世界融为一体,还归于世界的大本。
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意的眼光,就是从生命的角度看世界。
庄子所反复强调的“天地与我并生”“磅礴乎万物以为一”云云,就是说,“人在世界中”,人并不在世界之外。
人在世界中,是世界的“在”者,而不是“观”者。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单元质量检测:第四单元+Word版含答案.doc

单元质量检测四( 时间: 150 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 ( 每题 3 分,共 18 分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更换 ( ɡē nɡ).肯綮 (q ǐnɡ).B.纷奢 ( shē).锱铢(z ī).C.间隙(jiàn).麾下(hu ī).D.剽掠(pi āo).披靡 (mǐ).分析: A 项,“綮”应读答案: B唱和 (h è).冥迷 (mí).瞋目(ch ēn).横槛 (jiàn).吞没 (mò).创伤(chu ànɡ).鼎铛 (d ānɡ).探亲(x ǐnɡ).qìnɡ。
C项,“创”应读chu ānɡ。
D项,“铛”应读chēnɡ。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莹润雷霆峭拨目无全牛B.迥异空蒙呕哑钩心斗角C.参差经营逦迤意得志满D.慷概溃围营茸垓下之围分析: A 项,“拨” 应为“拔”。
B 项,“蒙”应为“濛”。
D 项,“概”应为“慨”,“茸”应为“葺”。
答案: C3.以下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舟中估客莫漫狂漫狂:尽情、放纵..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遇:会集、接触C.身七十余战身:身体.D.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态:指姿态的美好.分析:身:亲自( 参加 ) 。
答案: C4.以下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①过夕乃可饮A..②平明,汉军乃.觉之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B.②吾为若德.①官知止而.神欲行C.②善刀而藏之.①若稍饰以.楼观亭榭D.②复以小艇游庙中.分析: C 项,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顺承。
答案: C5.以下加点词的词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视为止,行为迟B.愿为诸君快战....C.信造化之尤物D.与江山相发挥....分析: A 项,行为:古义,动作所以;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此刻外面的活动。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屏风(píng)宿松县(xiù)上干云霄(gān)B. 惠济(jì)载其事(zǎi)楼观亭榭(guàn)C. 渺弥(miǎo)泊湓浦(bó)徙倚久之(yǐ)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又秋深潦缩潦:积水B. 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幸:幸而C. 信造化之尤物也信:相信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信造化之尤物也B. 与江山相发挥C. 首尾才六日4.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 合外如引绳,不相乱。
不与江水乱。
B. 其下及抛江过。
望之如浮水面。
C. 烽火矶过。
之自岭外望。
5.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 倒影水中B. 泛彭蠡口C. 今为定江军6. 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肩之所倚(yī)莫不中音(zhōng)B. 砉然向然(xuè)技经肯綮(qǐng)C. 批大郤(xī)岁更刀(gēng)7.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B.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导:引导C. 族庖月更刀,折也族:众8.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其印为予群从所得B. 而刀刃新发于硎/苛政猛于虎也C.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9.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B. 技盖至此乎C. 技经肯綮之未尝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视为止,行为迟B. 虽然,每至于族C.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D.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改写: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选项中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2、不正确的答案是D。
第二段并没有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而是强调了如果人们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那么历史还会重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祥.瑞xiáng 馥.郁fù窈.窕yǎo 螭.宫折桂chánB.聪颖.yǐn g 仰慕.mò芳謦.xīn 龙驹凤雏.chúC.幽婉.wǎn 荣膺.yīn g 醇.美shún 岁稔.年丰rěnD.涟漪.yī 富庶.shù 澄.澈chéng 万擎.争流hu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根除滚瓜烂熟攻城掠地心力交瘁B.构陷轻歌曼舞莫衷一是弥天大谎C.规矩花团紧簇凿凿有据洗耳恭听D.澹泊一塌糊涂屈指可数墨守陈规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大学生们为了对付各种考试,更为了备战职场,从大学—年级就开始磨刀霍霍向英语。
B.—些像“WTO”、“T细胞”这样西文、中外合文式构成的词语都堂而皇之地涌入了《现代汉语》词典。
C.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有过争吵,有过不同意见,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心照不宣的好朋友。
D.民族艺术在改革创新中焕发活力:郭德纲的横空出世,让久违的相声艺术再度变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D.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他从1990年开始“赋闲”(仍担任商务印书馆顾问),时间多了,除了讲学,便是写作。
B.不过,他表示,“除非国家急需,否则就算探明也不会开采这些矿藏。
对可可西里的保护绝对重于开发”。
C.怎样进行国学研究?怎样振兴国学?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
为此,《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编发了“重振国学”的一组争论文章。
D.“500公斤大米,200公斤挂面,500吨柴油,500卷卫生纸……”清点着一路的辎重,队员刘建、刘康明告诉记者:这次科考,组织者仔细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力争万无一失。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拨开云雾探金星4月11日,经过历时153天、行程4亿公里的飞行,欧洲航天局“金星快车”探测器成功进入环金星椭圆形轨道,开始撩起金星神秘面纱之旅。
古希腊人称金星为阿佛洛狄忒,是代表爱与美的女神。
而古罗马人把这位女神称为维纳斯,于是金星也被称为维纳斯。
这位维纳斯被浓雾遮盖,人们难以认清其真正面目。
在金星大气中,95%以上为二氧化碳,同时还有一层厚达20到30公里的由浓硫酸组成的浓云。
有人称金星是地球的姐妹星,确实,从结构上看,金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金星的半径约为6073公里,只比地球半径小300公里.体积是地球的0.88倍,质量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于地球。
不同的是,金星表面温度平均高达465摄氏度,而且浓密的云雾和二氧化碳使金星不容生命存在。
为什么地球汇聚了繁衍生命的所有必要条件,而金星却赤热炎炎又令人窒息呢?科学家认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金星的大气。
欧洲航天局选择了大气作为研究金星的切入点,这也正是与以往金星探测的不同之处。
“金星快车”对金星为期486天的探测,主要任务是:解开金星大气上层围绕金星快速旋转以及金星两极地区强旋涡形成之谜;金星全球气温平衡状况和金星温室效应的形成机制以及金星温室效应的作用;金星云层的结构及动态发展,研究较早前在其云层上部发现的神秘紫外线斑;金星大气随高度增加而发生的成分变化;金星大气如何与金星表面相互影响,太阳和风是如何影响金星大气;在不同的高度上,云和雾怎样形成和变化;大气层的化学状态,并观测金星气候变化。
要完成上述使命,首先要确保飞船准确进入环绕金星的轨道。
入轨前,“金星快车”的速度相对于金星来说达到了每小时2.9万公里。
为了使探测器更容易被金星引力场“俘获”,以进入环金星轨道,“金星快车”启动了主发动机进行减速,将速度减至每小时1.5万公里,主发动机运行50分钟后关闭,“金星快车”成功入轨。
这一过程充满风险,减速太强或太弱都可能导致失败。
“金星快车”将在目前离金星较远的轨道运行9天后,逐渐接近金星,以便于5月7日转入为其科学探测任务而选定的椭圆形轨道,它最远距金星表面6.6万公里,最近只有250公里,金星在此飞行一圈需要24小时。
随后装在“金星快车”上的7套尖端探测设备全面启动,将对金星的结构、化学成分及大气进行详细探测。
这一任务周期至少持续2个金星日,相当于486个地球日。
欧洲航天局将这7套探测设备视为法宝,其中的3套为“火星快车”探测设备的改进版,2套为“罗塞塔”彗星探测器探测设备的改进版。
“金星快车”是欧洲首个金星探测器,于去年11月9日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搭乘“联盟”运载火箭升空。
“金星快车”的研发工作耗时4年,由于其部分结构取材于“火星快车”,加上循环利用原有探测设备,造价大为减少,仅为2.2亿欧元,而“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的造价则高迭10亿欧元。
6.下列关于金星云雾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星云雾是浓浓遮盖金星的真实面目的大气,其中95%以上为二氧化碳,同时还有一层厚达20至30公里的由浓硫酸组成的浓云。
B.金星浓密的云雾和高含量的二氧化碳使其表面温度平均高达465℃,致使金星赤热炎炎又令人窒息,不容生命繁衍。
C.金星云雾围绕着金星快速旋转,并在金星的两极地区有强大的气流旋涡形成。
D.金星云雾的上部发现有神秘的紫外线斑,且大气随高度的增加成分也发生着变化。
7.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金星快车探测金星的原因的一项是()A.金星被浓雾遮盖,人们至今还难以认清它的真实面目。
B.金星同地球的半径、体积、质量和平均密度等方面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
C.金星大气浓密的云雾使金星不具备繁衍生命的必要条件。
D.95%以上的二氧化碳,致使金星出现典型的温室效应。
8.下列对金星快车入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金星快车启动主发动机,从而使其速度有所减缓,为入轨作好准备。
B.金星快车要顺利进入金星轨道,需要充分利用金星引力场的作用。
C.金星快车被金星引力场“俘获”后,就应关闭动力系统,否则会导致入轨失败。
D.金星快车并不是一次性直接进入为其科学探测任务而选定的椭圆形轨道。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对金星大气的观察与探索,将更有利于研究和改善地球日益恶化的大气环境。
B.由于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可循环利用的太空设备越来越多,太空探索的费用将越来越低。
C.由于金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金星快车的使命是为人类找到另一个适于居住的场所。
D.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能使金星快车既安全又有效地完成各项探测和研究任务。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
李成李成字咸熙。
其先唐之宗室,五季艰难之际,流寓于四方,避地北海,遂为营丘人。
父祖以儒学吏事闻于时。
家世中衰,至成犹能以儒道自业。
善属文,气调不凡,而磊落有大志。
因才命不偶,遂放意于诗酒之间,又寓兴于画,精妙,初非求售,唯以自娱于其间耳。
故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带、曲折、飞流、危栈、断桥、绝涧、水石、风雨、晦明、烟云、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
如孟郊之鸣于诗,张颠之狂于草,无适而非此也。
笔力因是大进。
于是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至不名而曰李营丘焉。
然虽画家号为善褒贬者,无不敛衽以推之。
尝有显人孙氏知成善画得名,故贻书招之。
成得书且愤且叹曰:“自古四民不相杂处,吾本儒生,虽游心艺事,然适意而已,奈何使人羁致入戚里宾馆,研吮丹粉而与画史冗人同列乎?此戴逵之所以碎琴也。
”却其使不应。
孙忿之,阴以贿厚原营丘之仕相知者,冀其宛转以术取之也。
不逾时而果得数图以归。
未几成随郡计赴春官较艺,而孙氏卑辞厚礼复招之,既不获已,至孙馆,成乃见前之所画,张于谒舍中。
成作色振衣而去。
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
晚年好游江湖间,终于淮阳逆旅。
子觉以经术知名,践历馆阁。
孙宥尝为天章阁待制,尹京,故出金帛以购成之所画甚多,悉归而藏之。
自成殁后名益著,其画益难得,故学成者皆摹仿成所画峰峦泉石,至于刻画图记名字等,庶几乱真,可以欺世,然不到处,终为识者辨之。
第名之不可掩而使人慕之如是,信公议所同焉。
或云又兼善画龙水,亦奇绝也。
但所长在于山水之间,故不称云。
选自《宣和画谱》,有删改)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因才命不偶,遂放意于诗酒之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十有一月耳C.故出金帛以购成之画甚多,悉归而藏之//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己判矣D.然不到处,终为识者辨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成“寓兴于画”,“初非求售”的一项是()①所画山林、薮泽、……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②于是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③虽游心艺事,然适意而已④孙氏卑辞厚礼复招之,既不获已,至孙馆⑤成乃见前之所画,张于谒舍中。
成作色振衣而去⑥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成本是唐朝皇族后代,家道中落,还能以儒家道德自守,文章写得不同凡响,磊落有大志,不屑于结交权贵,才纵情于诗酒和画画之中。
B.李成的山水画像唐诗人孟郊鸣唱于诗歌,像书法家张旭颠狂放纵飘逸于狂草。
在当时凡称许山水画的人,都必定以李成为古今第一人。
C.李成以善画得名,当时的王公贵戚都想用高价购买他的画,但他却认为自己画画是为了个人身心自娱,不是用来赚钱谋利,所以全然不理会他们求购的恳请。
D.李成死后,他的画更加难得,所以摹仿他的画几乎达到了乱真的程度,尽管这种欺骗世人的东西终为行家辨识出来,但也确实说明了人们对他画的爱慕和认同。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然虽画家号为善褒贬者,无不敛衽以推之。
(3分)译文:(2)阴以贿厚原营丘之在仕相知者,冀其宛转以术取之也。
(3分)译文:(3)第名之不可掩而使人慕之如是,信公议之所同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