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传播资料整理
对互联网资料的复制与整理

入 了一个 几乎 占半个 页 面的广 告 图 删 除 片 ,只要 你复 制广 告 图片附近 的内
1 . 的问题 存在
网上运 行 的资料 ,有 一些设 置
边 框 。之 中 ,有 的是一 个页 面一 个
互联网资料的复制 与整理 ,出现 容 ,广告图片便会 自动跟进 。对此 ,
的 问题 较 多,归 纳起来 可 以分为 六 有两 种方 法可 以解 决 :一 、先 复制 框 ,也有 的是一 个段落 一个框 ,当 大类 :一、被插入的广告、图片 、文 广 告图片 上方 的语 句 ,留下最 后 一 你复制某一段文字时,边框会 自动跟 字 、符号、边框 、背景等难以消除。 个字 符单 独复 制 。然后 ,依 此法 复 进文档 。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 、将
方 格等 背景 , 以显示他 们各 自的特
望 从 网上获 得资 料 的文 人也 不断 增 常在 其传 播 的一些 资料 中插入 无关 色 ,借 以吸 引招 揽用户 ,同时 ,在
加 。由于对复制技术的分析、研究、 的广 告 图片 。这 类 广告 图片 ,有些 复制 时也会 自动 跟进 。消 除的方 法
I 鳗终 地…………………………. .
在 互联 网上运行 的资料 中 ,有 己的 实际 ,将 网上 的资料复制 到文 抹 黑 ,再用 鼠标 它部 分或全 部 的复 制整理 出 档后抹 黑 ,用 鼠标 点击文档 工具栏 的 “ 除格式 ” ,原 内容就会 立 即 消
有 的是 只想 让人 浏览或 手工 抄录 ,
告 图片跟 入复 制 的文档 ,然后 将广 次 “ 剪掉 ”,逐 个粘贴 到框 外后 ,
告 图片单 独抹 黑 ,再利用 工 具栏里 再将边 框一 次性 抹黑删 除 。二者 比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2)第一节计算机网络 (2)第二节连接的演进 (3)第三节自进化:网络媒体的演变 (5)第四节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7)第五节重定向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9)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第一节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1)硬件A. 若干台计算机;B. 相关的通信设备;C. 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
(2)软件A. 网络通信系统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通信,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B.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
C. 网络应用系统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种应用。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广域网和局域网A. 局域网通信范围在几公里以内,传输速率相对较高。
主要用来构造单位的内部网。
B. 广域网通信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甚至可达到几万公里。
传输速率相对局域网来说较低。
主要是公用数据通信网。
(2)有线网路和无线网络A. 有线网络各个计算机之间必须用一定的介质来连接。
B. 无线网络采用视线介质(无线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3.网络协议(1)协议(Protocol)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各种应用程序、文件传送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现在所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于定义设备连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
通俗地说,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3)IP地址分为两类:A. 一类是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采用静态地址;B. 一类是动态地址,就是每一次登录后的地址都可能不一样,例如我们家庭中电脑上网,通常都是被分配动态地址。
4.网络互联技术(1)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整理

《计算机网络》整理资料第1章 概述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P2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 结构的因特网。
P5、6 3、因特网的组成:① 边缘部分:用户利用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务直接使用网络进行通信并交换或共享信息;主机称为端系统,(是进程之间的通信)P11 两类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客户程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服务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被动等待); ✧ 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P12 ②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转发收到的分组,实现分组交换) P12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源)始终占用资源; P13✧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分组交换:报文(message )切割加上首部(包头header )形成分组(包packet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建立连接就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存储转发时造成时延; 后两者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端口;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W AN(广),MAN (城),LAN (局),PAN (个人); P20 ●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按介质:有线网,光纤网,无线网络; ● 按无线上网方式:WLAN ,WW AN (手机);● 按通信性能:资源共享,分布式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了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为我们深入理解这一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理论框架。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梳理其中的关键知识点。
一、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网络传播是指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的传播活动。
它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全球性等特点。
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信息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广泛的范围传播。
二、网络传播的技术基础(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 TCP/IP 协议、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这些技术是构建网络通信的基石,确保了数据的准确传输和网络的稳定运行。
(二)多媒体技术涵盖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处理和编码技术。
使得网络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用户对于多样化信息的需求。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如4G、5G 网络,以及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为网络传播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传播信息。
三、网络传播的类型(一)网站传播各类网站是网络传播的重要平台,包括新闻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社交媒体网站等。
网站通过页面设计、内容组织和更新,吸引用户访问和互动。
(二)社交媒体传播如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创建个人账号,发布动态、分享观点、与朋友和关注者进行交流互动。
社交媒体的传播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强的特点。
(三)电子邮件传播虽然在即时通讯工具兴起后有所式微,但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正式沟通和信息传递方式。
(四)搜索引擎传播用户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引擎能够快速检索并呈现相关的网页和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所需内容。
四、网络传播的受众(一)受众的特征网络受众具有自主性、个性化、参与性等特点。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信息,并且能够积极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
(二)受众的行为包括信息搜索、浏览、评论、分享等。
网络教育中如何进行学习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六)

网络教育中如何进行学习资源的收集和整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网络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广大 learners 提供了便利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然而,面对海量的学习资源,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网络教育中学习资源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1. 精确定位学习资源来源在网络教育中,学习资源来自于各个领域和渠道,如学术期刊、在线课程平台、公开课、博客等。
我们可以先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然后有选择地关注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和专家,订阅他们的推送或关注他们的社交账号。
这样可以确保获得质量有保证的学习资源,并且减少信息的冗杂。
2. 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在线课程平台是网络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在线课程平台,如Coursera、Udemy、网易云课堂等。
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或浏览课程目录,寻找与自己兴趣或专业相关的课程。
此外,一些平台也提供了学习路径或者专业推荐,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学习路线。
3. 借助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在网络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分享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关注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专家、机构和学习群体。
他们通常会分享一些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心得。
同时,我们也可以加入相关的学习群组,与其他 learners 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资源和经验。
4. 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学术搜索引擎是学习资源收集与整理的重要工具。
除了常见的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还有一些专门针对学术资源的搜索引擎,如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等。
通过使用这些搜索引擎,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资料,为学习提供可信赖的依据和参考。
5. 制定学习计划和整理笔记在收集学习资源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确定学习的目标和进度,并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
同时,为了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我们还可以学会整理笔记。
资料汇编与整理

资料汇编与整理资料的汇编与整理对于学习、工作以及研究项目的进行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有效地汇编和整理资料,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关于资料汇编与整理的方法和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一重要任务。
一、资料汇编的重要性资料汇编是指将分散的、杂乱的信息按照一定的分类和顺序进行整理和归档的过程。
它能够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得我们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查找到所需的信息。
资料汇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资料汇编的过程一般包括收集、筛选、整理和归档。
首先,我们需要广泛地收集各类相关资料,包括书籍、论文、报刊、互联网资源等。
在进行筛选时,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目标,选取对于我们的研究或工作最有价值的资料。
整理阶段是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
最后,我们需要将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归档,确保它们易于查找和获取。
二、资料整理的方法与技巧1.分类与标签分类是资料整理的基础,合理的分类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信息。
一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照学科或主题进行分类,将相关资料放在同一类别下。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标签或关键词对资料进行标记,以便于后续查找和管理。
2.制作索引索引是资料整理中重要的辅助工具,它能够提供资料的目录和关键词,并指导我们查找具体内容。
制作索引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或软件工具等方式。
在制作索引时,要注意准确记录资料的标题、作者、出版日期等重要信息,以便于精确查找。
3.数字化和电子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和电子化已经成为资料整理的趋势。
通过数字化处理,我们可以将纸质资料转化为电子文档,方便管理和传播。
电子化还能够利用各种软件工具进行搜索、标注和注释,提高工作效率。
4.备份与存储在资料整理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备份和存储资料的安全。
定期进行备份,并将备份资料存储到不同的地方,以防止资料丢失或损坏。
同时,也可以考虑使用云存储等技术,将资料保存在互联网上,便于远程访问和共享。
网络安全宣传稿件(精选11篇)

网络安全宣传稿件网络安全宣传稿件(精选11篇)随着网络科技的逐步发展,网络的应用逐渐普及,以网络为载体的犯罪行为也逐渐出现。
因而网络安全的维护变的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网络安全宣传稿件,欢迎阅读。
网络安全宣传稿件篇1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开展的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20年11月24日中午12:00,xx医科大学第四届网络宣传周活动在缙云校区厚德广场启动。
此次活动在缙云校区管委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等部门的指导下,由校学生会学生安全教育中心主办。
此次活动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旨在增强全校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全面提高网络素养,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的校园氛围,让“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吸引了来往同学们的注意,很多的同学也参与到活动中来,除现场互动活动外,学生安全教育中心还设计了网络安全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加强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我们室友就是在淘宝网购物时,店主说,让她帮忙刷信用,本次购物就包邮……结果购物没成,反被店主骗500元……所以说现在网络上虚假信息多,骗子多,学校就应该多举办这些宣传活动,不然很容易上当受骗”。
活动现场的同学边看各种网络安全知识及网络诈骗案例的宣传展板边给现场学生安教中心的宣传员说。
自24日至30日的宣传周期间,学生安教中心将围绕当前网络安全的重点,组织同学参与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指导各院系学生分会、班级通过专题班会、宿舍宣讲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网络安全宣传稿件篇220xx年11月24日至30日,我国举办了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帮助教师、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感知身边的网络安全风险,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我园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开展了以下活动:1、开展“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宣传从11月24日开始,我园开展了“网络安全知识”主题宣传,围绕网络安全形势、网络安全意识、幼儿网络安全教育等主题,通过制作宣传条幅、开办网络安全宣传栏、向家长发放网络安全宣传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网络安全宣传系列主题活动,推送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主要内容,报道我园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网络安全知识资料

网络安全知识资料有关网络安全知识资料大全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网络安全知识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网络安全知识资料篇1一、基本概念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从用户(个人、企业等)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避免其他人或对手利用窃听、冒充、篡改、抵赖等手段侵犯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二、主要特性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保密性:信息不甚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
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
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
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信息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角度说,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陷门”、病毒、拒绝服务和网络资源非常占用和非常控制等威胁,制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
对安全保密部门来说,他们希望对非常的、有害的或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防堵,避免机要信息泄露,避免对社会产生危害,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从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角度来讲,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会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的发展造成阻碍,必须对其进行控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业务也由基于单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基于简单连接的内部网络的内部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复杂的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全球互联网(Internet)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1、搜索引擎的定义搜索引擎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信息检索系统。
互联网搜索引擎以其基于关键词匹配的信息检索机制为用户在瞬间搜寻出所需的相关信息,成为缓解人们信息焦虑最有效的工具。
2、搜索引擎的原理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建立索引数据库—在索引数据库中搜索排序3、搜索引擎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搜索器、索引器、检索器和用户接口4、门户网站的概念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5、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简短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6、微博优势简单易用微博的内容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主动性强只要轻点“关注”,即表示用户愿意接收某位用户的即时更新信息,用户不想继续接收特定用户的信息时,点“取消关注”便不会再接收来自特定用户的信息了。
及时性强微博网站的即时通讯功能强,在没有电脑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的内容。
在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微博往往可以占据信息发布的制高点。
发布平台的开放与多样性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微博发布消息7、微博对新闻行业的影响(1)微博成为重要的消息来源微博支持多界面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尤其是它与手机的结合,使其具备了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的文件。
由于一些特殊的环境中,由于客观技术条件等的限制,新闻记者有时候也不能及时获得消息。
在新媒体时代的记者,如果忽视微博,就等于丧失了一个重要的消息渠道,更等于在新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行业中失去竞争力。
(2)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重大新闻事件的发展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微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闻工作者不应该忽视这股力量。
微博使得名人与普通人的零距离、感性接触成为现实。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中要善于利用微博,甚至通过微博里的互动方式对事件的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移动互联网-期末复习资料精心整理

移动互联网复习资料1、互联网是指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电脑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
2、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通信网作为接入网的互联网。
包括三种类型: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封闭式移动互联网;以终端厂商为主导的相对封闭式移动互联网和以网络运营商为主导的开放式移动互联网。
3、云计算、指在整合的架构之下,基于IP 网络的虚拟化资源平台,提供规模化 ICT 应用的实现方式。
云计算的实质是网络下的应用,由 IP 和 IT 技术共同构建的。
4、移动云计算移动云计算是指通过移动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取所需的基础设施、平台、软件〔或应用〕的一种IT资源或〔信息〕服务的交付与使用模式。
5、体系结构、电脑或电脑系统的组件的组织和集成方式。
6、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一种架构模型,它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
7、CORBA、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结构):是对象管理组织提出的面向对象的体系结构。
它为分布式异构环境下各类应用系统的集成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标准和标准,CORBA是一种采用通用对象请求代理ORB间互联协议进行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采用接口定义语言〔IDL〕对象建模的对象参考模型。
8、IMS、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
IMS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也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话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
9、P2P、对等网络〔Peer to Peer〕是一种资源〔计算、存储、通信与信息等〕分布利用与共享的网络体系架构,采用分布式数据管理能力,发挥对等节点性能,提升系统能力,是移动互联网核心业务和网络节点扁平化自组织管理的重要方式。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 (3)第一节网站传播:大众传播的延续 (3)1.网站传播的主体及其目标 (3)2.网站传播的特点 (3)第二节论坛:“古老”、封闭的社会化媒体 (4)1.网络论坛的形式 (4)2.网络论坛的作用 (4)3.网络论坛的成员关系 (6)第三节即时通信:基于关系网络的点对点传播 (6)1.即时通信传播的功能 (6)2.即时通信传播的特点 (7)3.即时通信中的关系网络与公共传播 (7)4.即时通信传播的社会影响 (8)第四节博客: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化舞台会化舞台 (9)1.博客的社会意义 (9)2.博客的传播结构 (10)3.博客的传播特点 (10)4.博客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11)5.后博客时代的博客价值 (11)第五节维基:协作式知识生产系统 (11)1.维基及其传播的基本特点 (11)2.维基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12)3.维基的主要应用方向 (12)第六节SNS:小世界的映射 (13)1.SNS的基本含义 (13)2.SNS的传播结构 (13)3.SNS的传播特点 (14)4.SNS个体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14)第七节微博:大众传播的社交化 (15)1.微博的社会意义 (15)2.微博的传播结构 (16)3.博客的传播特点 (16)4.微博的传播特点 (16)5.微博个体用户的需求 (17)第八节微信:三个层级传播的贯通 (18)1.微信平台的主要价值 (18)2.微信朋友圈及其影响 (19)3.微信群及其影响 (20)4.微信公众平台及其传播特点 (21)第九节APP传播:垂直内容的移动化包装 (21)1.APP兴起的技术基础 (21)2.APP及其传播特点 (21)第十节移动视频直播:在场、表演与陪伴 (22)1.新闻事件的网络直播:从现场到在场 (22)2.社交互动性直播:“表演”“在场感”及“陪伴” (23)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第一节网站传播:大众传播的延续1.网站传播的主体及其目标网站传播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ISP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意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指向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口与相关服务的机构。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一、网络传播的概念和特点网络传播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分享的一种形式。
其特点包括:全球性、即时性、互动性、多样性和社交性。
1. 全球性:网络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使信息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2. 即时性:网络传播实时传递信息,使人们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消息和资讯。
3. 互动性:网络传播提供了双向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使信息接收者也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4. 多样性:网络传播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5. 社交性:网络传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社交,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信息分享和交流。
二、网络传播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网络传播的内容包括新闻、娱乐、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
在形式上,网络传播主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
1. 新闻传播:网络新闻传播成为重要的新闻报道媒介,通过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进行即时报道。
2. 娱乐传播:网络娱乐内容包括电影、电视剧、音乐、游戏等,通过在线视频网站、音乐平台、游戏平台等进行传播。
3. 教育传播:网络教育成为重要的教育传播途径,包括在线教育平台、远程教育等形式。
4. 商业传播:网络商业传播涉及电子商务、网络广告等领域,在线购物、电子支付等成为主要形式。
三、网络传播的影响和挑战网络传播对社会生活和传媒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1. 信息获取与选择:网络传播扩大了信息获取的途径,但也增加了信息量和真实性的挑战,人们需要辨别信息真伪和选择可信信息。
2. 社交网络影响:网络传播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但也可能导致信息泛滥、网络暴力和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
3. 媒体生态变革:网络传播改变了传媒行业的格局,传统媒体面临转型和挑战,需要适应网络传播的形式和需求。
4. 网络安全威胁:网络传播面临网络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威胁,需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保护机制。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络传播概论(彭兰)第⼆章知识点整理⽬录第⼀节⽹络的多重属性 (2)1.⽹络的技术平台属性 (2)2.⽹络的传播媒介属性 (2)3.⽹络的经营平台属性 (4)4.⽹络的社会形态属性 (5)第⼆节⽹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7)1.⽹络中的⼈际传播 (7)2.⽹络中的组织传播 (8)第⼆章⽹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第⼀节⽹络的多重属性1.⽹络的技术平台属性(1)技术进步与⽹络功能的良性互动世界各国在⽹络技术上的⼈⼒与物⼒投⼊带来了⽹络技术的突飞猛进。
反过来,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进⼀步拓展⽹络应⽤的⼴度与深度,这就更加促进了政治、经济、⽂化等各⽅⼒量对于⽹络的关注以及在⽹络中的投⼊。
(2)⽹络技术的特点它与很多技术相互关联,其发展脉络更复杂。
它不仅是⼤众传播的⼿段,也是⼈与⼈沟通的⼿段,来⾃⽤户⽅⾯的驱动⼒,对于技术发展起着明显作⽤。
更为重要的是,它不仅是⼀种传媒技术,更涉及社会⽣产与⽣活的各个层⾯。
因此,它的发展动⼒更为多元、强劲。
(3)防⽌“技术近视”和“技术决定论”当我们研究⽹络媒体的发展时,不能忽视技术在它的历史进程中的作⽤,更要时刻关注技术对于未来传媒业⾛向可能起到的作⽤,否则就可能陷⼊“技术近视”的沼泽。
但在看到技术可能性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技术因素只是媒介发展的⼀个动⼒,⽽政治⼒量、经济⼒量的⼒学关系,对于媒介的发展是更为重要的。
2.⽹络的传播媒介属性(1)⽹络传播的复合性A. 传播形态与形式的复合性a) ⽹络是⼀种复合性媒介,所承载的传播形态包括⼈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交织、渗透与互动关系。
b) 从传播形式来看,⽹站、客户端、电⼦邮件、即时通信、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相互连接、渗透,形成了⽴体的传播⽹络。
B. 传播⼿段的多媒体融合多媒体融合有两个层⾯的含义:a) ⼀是指⽹络平台可以承载任何⼀种形式的信息;b) ⼆是指在有关某⼀事件或主题的信息传播中可以综合运⽤多媒体⼿段。
如何收集和整理报告所需的资料

如何收集和整理报告所需的资料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制作报告来展示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然而,要想编写一份准确、完整的报告,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资料。
本文将以如何收集和整理报告所需的资料为主题,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明确报告的目标和要求在开始收集和整理资料之前,首先要明确报告的目标和要求。
具体来说,需要确定报告的主题、目的、受众及其需求、报告格式等。
只有明确了这些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
二、通过互联网搜索资料互联网是当前获取信息最便捷的途径之一。
通过搜索引擎,可以迅速获得大量的资料,包括报道、研究报告、统计数据等。
在搜索时,可以使用关键词、引号和不同的搜索限定符来精确搜索所需的资料。
同时,要谨慎对待互联网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尽量选择来自官方机构、权威媒体或学术机构的信息。
三、利用图书馆和档案资源图书馆和档案资源是另一重要的资料收集渠道。
图书馆提供了大量的书籍、期刊、报纸等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成果。
此外,还可以利用档案馆的文献、图片、地图等资源,以获取更为详实和准确的资料。
四、进行面访和问卷调查有时,互联网和图书馆资源难以满足报告所需的特定资料。
这时,我们可以主动进行面访和问卷调查来获取更直接和准确的资料。
面访可选择专家、行业内人士或相关群体,听取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问卷调查可以通过在线或纸质的形式,向更广泛的受众收集意见和数据。
五、整理并筛选收集到的资料当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后,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筛选。
首先,可以根据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要求,将资料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分类整理。
其次,要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评估和筛选,确保其与报告主题和目标的一致性,同时排除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
六、合理引用和参考资料在报告中,必须注重引用和参考资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和研究成果,需要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进行标注,并注明出处。
此外,要避免过度引用和剽窃他人成果,保证报告的学术诚信。
网络信息员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网络信息员的主要职责和任务网络信息员是指在互联网平台上负责搜集整理、发布和传播信息的工作人员。
他们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搜集信息:网络信息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的信息,包括新闻、事件、文化、时尚等方面的信息。
他们需要关注各种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以及与媒体机构、社会组织、专家学者保持联系,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动态。
2. 整理和筛选信息:网络信息员需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去除无效信息,保留精确、准确、有价值的信息。
他们需要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判断,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3. 发布和传播信息:网络信息员需要将整理后的信息发布到指定的平台上,包括公司或组织的网站、社交媒体账号、博客等。
他们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工具,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将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并且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维护和管理网络平台:网络信息员有责任维护和管理公司或组织的网络平台,包括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
他们需要及时更新平台内容,保持平台的活跃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和参与。
5. 与用户互动:作为网络信息员,他们需要与用户进行互动,回答用户的问题和疑虑。
他们需要耐心倾听用户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解答用户的疑问,并及时反馈用户的意见给公司或组织。
6. 监测网络舆情:网络信息员需要密切关注和监测网络上的舆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舆情事件。
他们需要分析和评估舆情的影响力和处理策略,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给公司或组织的决策者。
7. 数据分析和报告:网络信息员需要对发布和传播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偏好,优化信息的发布方式和策略。
他们还需撰写分析报告,总结工作成果和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总之,网络信息员是一个关键的信息传播角色,他们通过搜集、整理、发布和传播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帮助公司或组织传达正确、准确的信息,并及时应对各类网络舆情。
网络信息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熟悉网络管理和舆情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网络技术综合资料整理(完整)

三级网络技术历年试题一、选择题1、网卡实现的主要功能是A) 物理层与网络层的功能B) 网络层与应用层的功能C) 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D) 网络层与表示层的功能2、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在于A)资源共享B)建立通信系统C)建立自动办公系统D)建立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3、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的计算机都是A)高性能计算机B)具有通信能力的计算机C)自治计算机D)主从计算机4、如果某种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______,则局域网中任何一个节点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工作。
A)总线型结构B)树型结构C)环型结构D)星型结构5、使用双绞线最大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________。
A)45km B)15km C)1000m D)100m6、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执行路径选择的层是_______。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传输层7、在OSI七层模型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层是A)物理层B)传输层C)数据链路层D)网络层8、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要采用分层结构的理由是A)可以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实现B)各层功能相对独立,各层因技术进步而做的改动不会影响到其他层,从而保持体系结构的稳定性C)比模块结构好D)只允许每层和其上、下相邻层发生联系9、下列设备中,不属于通信子网的是A)主机B)分组交换设备C)路由器D)网间连接器10、在OSI参考模型中介于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之间的是A)通信层B)网络层C)物理层D)应用层11、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技术(CSMA/CD)A)能用于环型拓扑结构和总线型拓扑结构B)不能用于总线型拓扑结构C)能用于环型拓扑结构D)能用于总线型拓扑结构12、在OSI参考模型中,第一层的数据服务单元称为A)比特B)帧C)分组D)报文13、在OSI参考模型中,第二层的数据服务单元称为A)比特B)帧C)分组D)报文14、在OSI参考模型中,第三层的数据服务单元称为A)比特B)帧C)分组D)报文14、在OSI参考模型中,第四层的数据服务单元称为A)比特B)帧C)分组D)报文15、物理层的基本作用是A)规定具体的物理设备B)规定传输信号的物理媒体C)在物理媒体上提供传输信号帧的逻辑链路D)在物理媒体上提供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16、环型拓扑的局域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A)CSMA/CD B)Token BusC)CSMA D)Token Ring17、多路复用一般有两种方式:频分多路复用和A)FDM B)时分多路复用C)调频复用D)调相复用18、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中,连通性最差的是A)双绞线B)基带同轴电缆C)宽带同轴电缆D)光纤19、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中,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A)双绞线B)基带同轴电缆C)宽带同轴电缆D)光纤20、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中,误码率最低的是A)双绞线B)基带同轴电缆C)宽带同轴电缆D)光纤21、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是A)模拟信号的放大B)数字信号的编码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D)数字信号的放大22、网络服务器分为文件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和A)管理服务器、打印服务器B)管理服务器、权限服务器C)数据库服务器、管理服务器D)打印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23、在共享式10Base-T Ethernet中A)集线器是整个网络的控制中心B)采用点对点信道C)所有信息转发经集线器实现D)通过集电器实现站点的连接24、如果用粗缆连接两台集线器,构建10Base-T以太网,则两台计算机的最远距离可达A)500m B)100m C)700m D)300m25、IEEE 802标准在数据链路层上设置网际互连功能,其中,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处理等功能放在_____完成。
网络传播概论资料整理

目前公认的第一台实用的计算器是由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布雷斯·帕斯卡于1642年制造的。
第一个将程序控制用于计算机的是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计算机之父)。
第一个采用电子元件制造计算机的是德国工程师康拉德·朱西。
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机电式计算机,其设计者是霍华德·艾肯。
计算机的发展经过了四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数字化革命计算机网络就是将各自独立的计算机处理节点通过线路连成计算机系统,节点之间可以通信,做到跨越时空的资源共享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组成信息计算机网络由包括通信设施、计算机、数据资料和人这些个体组成。
任何一个网络必须由三个部分组成:1至少两台分离的计算机,在它们之间有一些需要共享的东西(网络服务)。
2一种能保持计算机之间进行接触的通道(传输介质)。
3一些保证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规则(协议)。
的资源共享。
凡是向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络系统称为服务机或主机。
凡是利用网络主机所提供的服务的网络系统称为客户机或节点。
信息数据是构成计算机信息网络中人们用以交流和共享的实体。
从形式上看,可以是文字、图像或声音,也可以是软件程序。
从信息的数据量看,可以是一个文件,也可以是一个数据库。
从产生方式看,可以是专门为建网生成,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料。
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分类网络传输介质分类:轴电缆网络、光纤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使用性质:公用网和专用网使用范围和对象:企业网、校园网、政府网、金融网。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这一模型解决了不同计算机系统和不同网络之间的兼容和相互连接问题,被公认为计算机网络互联的基本结构模型。
分为两组共七层:应用组(软件):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数据传输组(硬件和软件):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和环型。
总线型:网络上的各个节点都连接到一条总线。
网络推广计划(优秀7篇)

网络推广计划(优秀7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
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7篇网络推广计划,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一网站基本信息二网络推广的工具常用的工具和资源包括:引擎、分类目录、电子邮件、网站链接、在线黄页和分类广告、信息发布等。
三网络推广的方法1、引擎推广方法引擎推广是指利用引擎、分类目录等具有在线检索信息功能的网络工具进行网站推广的方法。
引擎推广的形式也相应地有基于引擎的方法和基于分类目录的方法,前者包括引擎优化、关键词广告、竞价排名、固定排名、基于内容定位的广告等多种形式,而后者则主要是在分类目录合适的类别中进行网站登录。
2、电子邮件推广方法广告邮件目前大多都成了垃圾邮件,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邮件地址选择,邮件设计等原因。
3、资源合作推广方法友情链接可以给一个网站带来稳定的客流。
另外还有助于网站在GOOGLE等引擎种的排名。
友情连接最好能连接一些流量比自己高的,有知名度的网站。
再次是和自己内容互补的网站。
然后再是同类网站,同类网站要保证自己网站的内容质量要有特点,并且可以吸引人,要不然不如不连同类网站。
4、信息发布推广方法将有关的网站推广信息发布在其他潜在用户可能访问的网站上,利用用户在这些网站获取信息的机会实现网站推广的目的,适用于这些信息发布的网站包括在线黄页、分类广告、论坛、博客网站、供求信息平台、行业网站等。
信息发布是免费网站推广的常用方法之一5、病毒性营销方法病毒式营销主要是利用互利的方法,让网友帮自己宣传,制造一种象病毒传播一样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方法:1、免费服务:如果有条件,可以为网友提供免费留言板,免费域名,免费邮件列表,免费新闻,免费计数器等等。
然后这些服务中都可以加入选择自己的广告或者连接。
由于是免费,所以可以迅速推广。
2、有趣页面:制作精美的页面,或有趣的页面常常在网上被网友迅速宣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传播
1、WEB与Internet的联系:WEB本义是蜘蛛网,通译为万维网,它不是在Internet
之外独立存在的一种网络,而是Internet中的一种扩增功能。
2、手机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关系延伸
3、网络的历史:从阿帕网到互联网
从互联网到万维网
阿帕网之父——拉里·罗伯茨
4、什么样的网站是WEB2.0
5、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内容为“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6、信息传播的安全:国家安全,商业安全,个人安全,自身安全
7、黑客现象:
作为一种亚文化的黑客文化被认为:①包含了自由不羁的精神
②包含了反传统,反权威,反集权的精神
③包含了自命不凡的英雄主义
从现实来看:①从积极的方面,黑客文化对计算机技术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在黑客成分日益复杂化的情况下,一些人打着黑客的旗号,
无视法律和道德规范,进行网上破坏活动,破坏了网络传播
的正常秩序。
8、侵犯知识产权的形式:对于版权即著作权的侵犯,商标侵权,域名纠纷
9、政府互联网主要的管理者
10、数字鸿沟:信息时代因地域,收人,教育水准和种族等原因二形成的数
字化技掌握和运用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群体在社会中面临的不平等现象,它即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11、网络的多重属性:技术平台属性传播媒介属性
经营平台属性虚拟社会属性
12、人际传播的特点
• 1.传播渠道——以网络这一大众传媒为中介。
• 2.传播手段——多种手段并存,文字交流为主。
• 3.传播情境——虚拟性。
• 4.传播主体——可匿名性、多面性。
• 5.传播范围——广泛性、偶然性。
13、群体传播的特点:一、传播范围:跨地域性
二、传播渠道:多样性
三、传播者:身份公开性与匿名性并存
四、传播情景:虚拟性化环境中实在的结构关系
五、传播动力:群体认同与群体承诺
14、群体承诺的三种形式:情感取向,强调意愿。
工具取向,强调需要。
规范取向,强调应该。
15、组织传播在网络中宣传的方式:建立组织网站,网络广告
16、网络传播的主体与Internet的关系
17、即时通信传播的特点:点对点为主的交流结构,可多线程并行。
同步的交流时效
交流的可控性
丰富、可切换交流手段
以个人为节点的复杂交流网络
18、权利关系分布:沉默者反对者意见领袖追随者
19、搜索引擎的特点:内容传播者的集中化、显性化、序列化
网民搜索能力直接作用于传播效果
网民搜索行为的独立性与关联性
传播内容的相对无序性
20、博客的分类:私人日志式的博客,专业化、专栏化的博客,综合类
21、微博的影响:
22、最早上网的日报:世界上最早上网报纸是1987年上网的美国加利福利亚洲
的《圣何塞信使报》
中国最早上网的报刊是1995年上网的《神州学人》杂志,
最早上网的日报是1995年10月20日上网的《中国贸易报》
1997年1月,《人民日报》网络版创刊,揭开国内媒体大批
上网的序幕
23、媒体上网的阶段:①传统媒体翻版阶段
②网络化阶段
③独立综合发展阶段
24、网络新闻的层次化加工:以超链接为基础
25、盈利模式:在线广告各种互联网增值服务彩铃彩信下载网络游戏
26、电子商务的优缺点:优点:信息时代的经济革命,跨地区,跨国更有途径。
缺点:交易的安全性
27、电子商务四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
28、网络传播、新闻传播者的构成:
传统媒体网站是中国网络新闻信息的直接提供者,是基础性的生产力量
商业新闻网站是中国网络新闻信息的集散平台,对传统媒体新闻起能量聚合与扩张的作用。
网民的参与成为第三级力量
29、网络营销4C,4R策略
4C是美国教授劳特鹏提出的营销理论指消费者,支付费用,便利,沟通
4R指关联反应关系报酬是由美国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鼻
祖唐.舒尔茨在4C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新营销理论
30、网络公关的原则: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一致性
实时应对与持续管理的协调性
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一致性
信息传播与关系培养的互补性
31、网民的整体特点:
一、个体性
网络使得受众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不再是大众传播中“不定量的多数”。
从“点对面”传播到“点对点”传播
二、社会性
☞网民个体的信息消费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直接作用于信息生产
☞受众间信息引导的线索越来越深地编织到整个网络信息引导网络中
☞网络的互动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态度与行为并形成群体效应
☞网络成为个体能量为社会能量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虚拟性
网络是一面哈哈镜:
●在“匿名”的状况下,受众的需求,与在物理世界的需求会发生一些偏离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人会在不同心情下或不同环境里扮演不同的角色
四、自主性
网络解放了受众
受众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站、信息或服务。
五、参与性
网络受众不再只是接收者与旁观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传播者
●可以提出对信息的需求
●可以对传播的内容提出看法
32、网民规模:数量不断增长
33、网络是否存在把关人;
网络仍存在把关人:网站具有把关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网民的自主选择无法改变传播者的先导地位
社会化媒体平台的提供者对平台中内容的流动有一定
的控制能力,而且专业新闻机构的把关仍然会渗
透到社会化媒体平台
从整个网络传播环境来看,政府的把关能被削弱,但专
业新闻机构的把关功能仍然明显。
网络中的把关人:政府把关网站把关网民自我
34、博客传播者与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网络受众:寻找社会归属感是博客受众的主要心理动因
博客受众与传播者的外在诉求相互呼应,相互支持
社会报偿成为博客受众流向的重要调节因素:群体意见对个体价
值取向的支持度,群体对个体评论的认同
度,他人博客对自我影响力的提升度,博
客带来的社会资源
传播者:自我形象塑造是博客活动的深层心理动因
多样化的活动体现多元的使用诉求
社会报偿成为博客活动的外在追求
支持系统是影响博客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个人特长、时间与
精力、外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