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试题含答案(3)
![初三化学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试题含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1dac36831711cc7930b716b1.png)
初三化学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试题含答案(3)一、选择题1.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的化学式为NH3B.反应前的物质为混合物C.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27:14D.若D为氧化物,反应掉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D的化学式为NO2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图示,B中含有一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化学式为NH3,故正确;B、反应前是氧气和氨气的混合物,故正确;C. 根据图示,反应物A、B中含有氢、氧、氮元素,生成物C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D为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点燃6H2O+2N2,则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6×18):(2×24)=27:14,故正确;D. 若D为氧化物,反应掉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反应的方程式为:5O2+4NH3点燃6H2O+xD,可知xD中含有4个N原子和4个O原子,故D的化学式为NO,故错误;故选D。
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解析】试题分析:从反应的质量看AC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且分别有9.8克和8克参加了反应,D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且产生的质量为14.2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B是生成物,且有3.6克的B物质生成,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则X的值是162g+3.6g=165.6g;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说明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若A与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36,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D错误,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3.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2cb0499ec3d5bbfd0a74bd.png)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后待测Q质量为12gB.反应后生成15gZC.该化学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D.该反应中Y与Q质量之比为1:1【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Q的质量。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Q的质量为4g+10g+1g+21g-0g-12g-15g=9g,Y、Z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X、Q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
A、反应后Q的质量为9g,故错误;B、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为:15g-1g=14g,故错误;C、化学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g12g:n2n=2:3,故正确;D、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2g-10g):(21g-9g)=1:6,故错误;故选C。
【点睛】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2.对化学反应:M+H2SO4=CaSO4↓+2N的认识,错误的是()A.N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M>NC.M可能是CaO D.N可能是HNO3【答案】C【解析】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N 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A 正确;B 、根据酸的性质,M 可能是氧化钙或氢氧化钙,相对分子质量:M >N ,故B 正确;C 、M 可能是CaO ,故C 正确;D 、N 不可能是HNO 3,只可能是水,故D 错误。
3.己知A+3B=2C+3D 中,已知2.3gA 跟4.8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
初中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
![初中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19847fad51f01dc381f123.png)
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2.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A.2:1 B.4:8 C.1:8 D.1:163.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A.(A+B-C)克B.(A-B-C)克C.(A+B+C)克D.(A+C)克4.A和B的混合物212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已知2A+5B═4C+2D,测得C与D的质量比为44∶9,则生成的C的质量为()。
A.176g B.141.3g C.44g D.36g5.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的是()。
A.H2B.C C.S D.Mg6.在3B+2A=C的反应中,10gA与足量的B反应能生成22gC,则A、B、C三种物质的参加反应的质量之比为()。
A.3∶2∶1 B.5∶6∶11 C.4∶5∶22 D.5∶4∶227.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A.12克B.44克C.56克D.100克8.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23∶9 B.16∶9 C.32∶9 D.46∶99.3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氧化镁()g。
A.10 B.5 C.6 D.12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10.电解18g水,能得到氢气_______g,氧气_______g。
1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g共热,反应完全后剩余物的质量为10.7g。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选习题15道(含答案解析)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选习题15道(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ed7ed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4.png)
1.化学反应在防治环境污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某工厂废气中的 SO2,可用以下方式处理:方式一:2SO2 +O2+2CaO=2CaSO4方式二:2SO2 +O2 +4NaOH= aNa 2SO4 +bH2O回答下列问题:(1) CaSO4中有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呈整数倍关系,这两种元素是硫元素和_______ (填元素符号)。
(2) 若用方式二处理 9.6tSO2 ,理论上可生成 Na2SO4的质量是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t)2.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
(1) 氯酸钾中钾、氯、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2)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g。
(3) 求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____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若有 9.8g 硫酸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反应化学方程式:Zn+H2 SO4=ZnSO4+H2个)4.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具有放热量高、无污染的优点。
计算: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 10kg 氢气完全燃烧可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2) 消耗氧气的质量至少是多少?5.碳酸氢钠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将 10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充分加热至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______。
6.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50g,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40.4g。
请计算:(1) 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
(2) 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7.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氧气时,反应时间和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47326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6.png)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含答案The manuscript can be freely edited and modified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一、选择题1.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A.2:1 B.4:8 C.1:8 D.1:162.电解54克水;可得到氢气A.6克 B.3克 C.1.5克 D.8克3.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的质量为A.5.6克 B.11.2克 C.14.6克 D.无法计算4.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A.27:32:102 B.27:16:43 C.4:3:2 D.9:8:175.用氢气还原+2价金属氧化物a克;得到金属b克;则该金属的原子量是A.16b/a—b B.4a—b/ b C.4b/a—b D.b/16a—b6.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Mg B.Al C.Zn D.Fe7.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8.4克氧气可跟克氢气完全反应..A.1 B.0.5 C.2 D.49.3克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氧化镁克A.10 B.6 C.5 D.1210.在化学反应中;6克与足量的反应后;得34克 ;则化合物中;A、B两元素质量比A.17:4 B.14:3 C.14:7 D.14:1711.用铝和铁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得到2克氢气;则消耗铝和铁的质量比为A.1:1 B.27:28 C.9:28 D.3:212.2.3克钠、2.4克镁、2.7克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按钠、镁、铝的顺序得到氢气的质量比为A.1:2:3 B.1:1:1 C.2:3:1 D.3:2:113.相同质量的钠、镁、铝、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是A.1:2:3:2 B.2:3:2:1 C.14.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还原8克氧化铜;应该通入氢气的质量是A.小于0.2克 B.等于0.2克 C.大于0.2克15.托盘天平调至平衡;在两盘烧杯中各盛98克10%的硫酸;向两边烧杯中同时分别加入足量Mg;Zn欲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加入Mg和Zn的质量分别是A.3克Mg;3克Zn B.1克Mg;1克锌C.7克Mg;7克Zn D.5克Mg;5克Zn16.8克在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 _______克A.56克 B.64克 C.72克 D.60克17.制取71克五氧化二磷;需要磷_______克;需要烧氧气_______克A.30克30克 B.30克40克 C.31克40克 D.40克31克二、填空题1.12.25克跟3.25克共热;反应完全后剩余物的质量为10.7克..则其中是_______; 分解的质量为_______克;产生的质量为_______克..2.相同质量的Mg、Zn、Fe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产生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3.电解10克水;能得到氢气_______克;氧气_______克..4.相同质量的锌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比为_______..5.在高温下用还原m克氧化铁;得到n克铁;氧的原子量为16;铁的原子量是_______..6.某同学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完毕后;得到6.4克铜;共用去氢气0.6克;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是_______..三、计算题1.实验室要制取4.8克氧气;至少需分解多少克高锰酸钾2.26克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将产生的氢气全部用来还原三氧化钨 ;求可还原出多少克钨W3.将21g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计算:①生成的氢气和硫酸亚铁各多少克②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氢气的密度是0.09g/L4.往10g含有Cu粉的CuO粉末中;通入足量干燥的并加热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8.4g;求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分数..四、实验题密闭容器内装入某混合气体;用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此混合气体可能是、CO、三种中的二种或三种混合而成..1此混合气体组成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若由、混合而成;则氢分子与氧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②若由CO、混合而成;则一氧化碳分子与氧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2若此混合气体肯定有32g 和其它两种气体组成;在混合气体总质量为62g这一特定情况下; 、CO、三者质量之比为_______..五、创新题1.有一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21g氢气;则铁片中可能含有的一种金属杂质为A.Mg B.Zn C.Cu D.Al2.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物中N呈-3价;由此可以推知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A.等于20g B.小于20g C.大于20g D.以上情况都可能3.托盘天平调至平衡;在两盘烧杯中各盛98g 10%的硫酸;向两边烧杯中同时分别加入足量Mg、Zn;欲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加入Mg和Zn的质量分别是A.3g Mg;3g Zn B.1g Mg;1g ZnC.7g Mg;7g Zn D.5g Mg;5g Zn4.为了制取氧气;取一定质量的和一定质量的共热;开始时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当的质量分数提高到30%时;试计算分解的质量分数5.和的混合物中;含a克;加热分解完全后; 的质量是2a克..则原混合物中和的质量比约为A.1:1 B.2:1 C.1.64:1 D.1.5:1参考答案:一、1.C 提示:一个分子的水电解后得到一个分子的氢气和0.5个分子的氧气;质量比为2: 32/2=162.A 提示:计算方法同上..3.B4.D5.A6.答案:B 点拨:此题可设四种金属的质量为任意值;但为计算方便;可先求生成相同质量时消耗四种金属的质量;其中消耗最少的金属;便是题目的要求..设:金属R的原子量为m;与酸反应时金属R显+n价;生成1g 消耗R的质量为x..7.答案:D 点拨:写出化学方程式;将反应物、生成物的式量写在各自化学式的下面;即可计算出质量比:8.答案:B 点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设氢气的质量为x;9.答案:C 点拨:设得到氧化镁的质量为x10.答案:B 点拨:由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所以化合物中所含A元素的质量就是A单质的质量;化合物中所含B元素的质量也即是B单质的质量;所以化合物中;A元素质量:B元素质量=34克-6克:6克=14:3 ∴选B..11.答案:C 点拨:列出化学方程式;经计算可解答..设:制取2克氢气;消耗铝的质量为x;消耗铁质量为y..12.答案:A 点拨:只要写出三种金属跟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求出..所以;按钠、镁、铝的顺序得到氢气质量比1:2:3..13.答案:C 点拨:可设四种金属的质量均为m;再根据各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出它们与稀硫酸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解:根据相同质量的Na;Mg;Al;Fe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14.答案:C 点拨:设与8克CuO反应;消耗氢气的质量为x..由于在氢气的还原氧化铜反应中、反应前、反应后还要通氢气..∴实际质量大于0.2克15.答案:C 点拨:天平两盘的烧杯中硫酸的质量;浓度相同;欲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在题中所给Mg、Zn的质量相同时;则产生的氢气量相同;所以此题应以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来计算所需Mg、Zn的质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90克10%的硫酸全部反应;需要Mg的质量为2.4克;Zn 6.5克..加入7克锌、镁反应时;都只生成0.2克氢气;并使天平平衡..16.答案:B 点拨:设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17.答案:C 点拨:此题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如果化学方程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化学计算必然会得出错误结果..解:设需要磷的质量为x;氧气的质量为y..二、1.3.25克 12.25克 4.8克2.3.克4.1:15.6.答案:8克点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反应前、反应后还通氢气;实际参与反应的氢气要少于0.6克..因此;不能用0.6克氢气的质量求氧化铜的质量;应以6.4克铜为已知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不难求出氧化铜质量..三、1.47.4克 2.24.5A3.解:设21g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可生成质量为 ; 的质量为 ..氢气的体积答:略.. 点拨:这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质量的计算题..先写出Fe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有关的已知量再计算;再利用气体体积 ..4.答案: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分数为80%.. 点拨:解本题关键是要搞清楚以下三个问题:①原混合物中CuO能被还原;而Cu不反应..②反应后的8.4g固体残留物中;质量意义..③原混合物中的Cu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解:设原混合物中含 ;反应后生成Cu质量w g;则原混合物依题意:四、答案:1①2:1 ②1:2 21:14:16点拨:因为各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分子与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一氧化碳分子与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若有32g;混合气体总质量62g;则有CO和共30g..解得: ;即质量为2g;CO质量为28g; 质量为32g..所以三者质量比1:14:16..五、1.答案:A D点拨:若5.6g铁是纯铁;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0g;而实际产生的质量0.21g>0.20g;这说明铁片中所含的金属是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且5.6g此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应大于0.21g..5.6g Mg产生质量: ;可以..5.6g Zn产生质量: ;不可以..Cu不反应;产生是零;不可以..5.6g Al产生质量: ;可以..故选A D2.答案:B 点拨:由反应方程式推知:12克镁充分燃烧可生成MgO 20g;镁与反应: ;12克镁能生成约16.7g;因为在空气中反应两种生成物都存在;所以所得产物质量小于20g;大于16.7g;选B..3.答案:C 点拨:天平两盘的烧杯中硫酸的质量;浓度均相同;欲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在题目中所给Mg、Zn质量相等的前提下;只能是两者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此题应以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来计算所需Mg、Zn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98g 10%的硫酸全部反应;需Mg的质量为2.4g;Zn 6.5g..加入7g Mg、Zn反应时都生成0.2g氢气;并使天平平衡;所以答案为C..4.解:设为1g;则反应前混合物质量1÷25%=4g;其中为3g;反应后混合物质量共 ;所以;放出的质量为 ..设分解的质量为x..分解的质量分数为: ..答:分解的质量分数是56.7%..点拨:此题可用归一法;把质量不变的的质量假定为1g..用归一法是把被研究的物质或相关的物质假定为1入手进行求解的解题方法;该法运用于解题数据不足或无数据时;常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5.答案:C 点拨:混合物完全分解后; 的质量由a克变为2a克;则由分解产生的质量是a克..这些中的Cl元素的质量应等于中Cl元素的质量..设混合物中有克 ;则有: ;克;则 ..6.答案:B 点拨:此题可用差量法来解答..被还原成Cu;失去氧后固体的质量减少;差量为a-b克..设参加反应的质量为x..7.答案:那块小“石头”不是普通的石头;它叫电石;化学名称叫碳化钙..电石遇水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乙炔乙炔是一种很容易燃烧的气体;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经典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经典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a3d14369dc5022abea0049.png)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经典题附答案分析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氧化钙和过氧化钙( CaO2)的混淆物 6.4g溶于足量水后,加入足量的23溶液,溶Na CO液中的 Ca2+所有转变为积淀,过滤、干燥,获取10gCaCO3。
则原 6.4 g 混淆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已知:2CaO2 +2H2 O=2Ca OH 2 +O2)A.1∶ 1B. 5∶4C. 5∶ 3D. 5∶ 2【答案】C【分析】【详解】氧化钙和过氧化钙中的钙元素完好转变到碳酸钙中,则钙元素质量为:10g×40= 4g,氧100元素质量为: 6.4g﹣4g= 2.4g,则原 6.4g 混淆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4g: 2.4g =5: 3,应选C。
2.物质 X的化学式为 H2C2O4,可发生以下反响: aH2 C2 O4bH2 O↑+cCO2↑+dY↑取45g X ,在 t ℃完好分解,产物经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 45gX,在 t ℃完好分解,产物经过足量碱石灰(CaO和 NaOH的固体混淆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 Y 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响)()2 的质量为22g B.气体 Y 的质量为 14gA. COC.化学方程式中 b∶ c=1 ∶1D.气体 Y 可能为甲烷【答案】 D【分析】A、浓硫酸能汲取反响生成的水,碱石灰既能吸水又能汲取二氧化碳故完好反响分解X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1g﹣ 9g=22g,正确;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响物X 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二氧化碳和Y 的质量总和,故生成气体Y 的质量为 45g﹣ 31g=14g,正确;C、依据反响的方程式可知,反响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8b: 44c=9g: 22g,可得b: c=1: 1;正确;D、X 中 H、 C 原子个数比为1: 1,反响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此中氢、碳原子个数比为2:1,则生成 y 分子中 C 原子的个数应大于H 原子的个数,甲烷中碳原子的个数小于氢原子的个数,错误。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经典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经典题含答案解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2bcdf4304a1b0717ed5dd0b.png)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经典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已知:过氧化钙 (CaO2)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
现取用28.8g 过氧化钙加热一段时间使其分解 (该温度下, CaO不分解 ),测得所得固体中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3,则该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A.1.6g B. 3.2g C. 6.4g D. 12.8g【答案】 B【解析】【分析】根据过氧化钙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依据固体质量的减少就是氧气的质量,依据钙元素守恒进行计算。
【详解】设该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x=3.2g故选: B。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22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NO===N2 +2CO2;则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1,正确;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7:22,正确;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中 X、 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7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D.参加反应的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Z 的质量【答案】 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3C+3高温,催化剂244NH2N +3CH。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已变,故 A 错误;B、反应中X Z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917,故B错、12×3∶4×17=∶误; 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故 C 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Z 的质量,故 D 正确。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3613961eb91a37f0115c6b.png)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4解析:C【解析】【分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70%﹣14%﹣10=6%,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通过图示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详解】A、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6%:34%=3:17,选项正确;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28%:34%=14:17,选项错误,故选C。
2.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
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2H2和O2,生成物 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4CO2+2H2O,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5,A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B正确;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氧化反应,C正确;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2:32=3:8,D正确。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练习题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9c07368bd63186bdebbc49.png)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练习题附详尽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必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响,测得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以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丁必定是该反响的催化剂B.该反响的基本种类是分解反响C.该反响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该反响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 4【答案】 C【分析】【剖析】由四种物质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响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 70%﹣ 14%﹣ 10=6%,反响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 42%﹣ 40%﹣ 10%= 8%;反响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 28%,故甲是反响物;同理能够经过图示确立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 8%=6%,故乙是反响物;丙的质量分数增添了40%﹣ 6%= 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响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响。
【详解】A、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响,也可能作该反响的催化剂,选项错误;B、该反响的反响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切合“多变一”的特色,属于化合反响,选项错误;C、该反响中乙、丙的质量比为6%: 34%= 3: 17,选项正确;D、该反响中甲、丙的质量比为28%: 34%= 14: 17,选项错误,应选C。
2.以下图为某化学反响的微观粒子表示图,对于该反响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参加反响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响为置换反响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22D.反响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响按照质量守恒定律【答案】 B【分析】试题剖析: A.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NO===N2 +2CO2;则参加反响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1,正确; B.该反响不属于置换反响,错误; 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7:22,正确;D.反响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响按照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应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密闭容器内有 A、 B、 C、 D 四种物质,在必定条件下充足反响,测得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以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响可能为复分解反响C.反响过程中, B 与D 的质量比为36∶ 142D.若 A 与【答案】 D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 A 与C 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 1【分析】试题剖析:从反响的质量看AC 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响物,且分别有9.8 克和 8 克参加了反应, D 的质量增添属于生成物,且产生的质量为14.2 克,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 B 是生成物,且有 3.6 克的 B 物质生成,反响过程中, B 与 D 的质量比为36∶ 142;则 X 的值是162g+3.6g=165.6g;因为反响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说明该反响可能为复分解反响;若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 36,则 A 与 C 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 1, D 错误,应选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反响中物质的质量关系D.A 与C4.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响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响aA+bB═ cC+dD 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化学计量数 a 与 b 之和必定等于 c 与 d 之和B.若 A 和 C 都是盐,则该反响必定是复分解反响C.反响物 A 和 B 的质量比必定等于生成物 C 和 D 的质量比D.若取 xgA 和 xgB 反响,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总和不必定是 2xg【答案】 D【分析】试题剖析: A、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实质就是物质的分子个数,而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分子个数在化学反响前后可能发变化,故化学计量数 a 与 b之和不必定等于 c 与d 之和,错误,B、若 A 和 C 都是盐,则该反响不必定是复分解反响,还可能是置换反响,错误,C、反响物 A 和B 的质量比不必定等于生成物 C 和 D 的质量比,错误,D、若取xgA 和xgB 反响,因为可能有反响物过度,故生成 C 和D 的质量总和不必定是2xg,正确,应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基本反响种类5.氧化铜和铜的混淆物14.4g,将其充足复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4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中,恰巧完好反响,则原混淆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A.1: 1B. 5:7C. 5: 4D. 4: 7【答案】 C【分析】【详解】解:设参加反响的铜的质量为x,Cu2AgNO3 = Cu ()2Ag NO 3 264340x 400g 17%x= 64400g 17% 340x= 12.8g,固体减少的质量为:14.4g﹣ 12.8g= 1.6g,16所以氧化铜的质量为: 1.6g ÷=8g,铜的质量为 6.4g,80原混淆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8g:6.4g= 5:4。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1810736529647d26285208.png)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反应中及反应结束前某时刻的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表中x、y、m、n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7014610反应中质量/g x11m n反应结束前质量/g42y4010A.x=56 B.y=6 C.m=17 D.n=8解析:A【解析】【详解】A、y=70+14+6+10-42-40-10=8,根据题意有:(70-42):(14-8)=(70-x):(14-11),x=56,该选项说法正确;B、y=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根据题意有:(14-8):(40-6)=(14-11):(m-6),m=2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丁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1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为单质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16D.A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从分子构成看B中只有一种元素所以属于单质,根据配平后的结果看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34×2:32×3=17:24;;A的化学式为H2S其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故选C.考点:分子的构成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反应图示: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3O2+2H2S2H2O+2SO2;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反应物中氧气属于单质硫化氢属于化合物;B、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C、由图示或方程式都可以看出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2×(2+32):6×16=17:24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4.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解析:D【解析】A、浓硫酸能吸收反应生成的水,碱石灰既能吸水又能吸收二氧化碳故完全反应分解X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1g﹣9g=22g,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X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二氧化碳和Y的质量总和,故生成气体Y的质量为45g﹣31g=14g,正确;C、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8b:44c=9g:22g,可得b:c=1:1;正确;D、X中H、C原子个数比为1:1,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其中氢、碳原子个数比为2:1,则生成y分子中C原子的个数应大于H原子的个数,甲烷中碳原子的个数小于氢原子的个数,错误。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包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包含答案)(K12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1c705fb6bd97f192379e9aa.png)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包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包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包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题归类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提示:①首先要认真审题,理清思路,确定解题方法,严格按照解题步骤求解;②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是否正确;③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因此应把不纯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把体积换算成质量,方可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④要注意反应中的条件如“充分反应"、“完全反应”、“恰好反应"、“足量”、“过量”等关键性词语,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反应物、生成物均为纯净物的计算例1(2006年·重庆)煤炭中往往含有硫,直接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计算含硫400g的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的质量。
分析:设生成的质量为x.32 64400g x解得技巧点拨:该类试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题,只要同学们认真审题,按照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设、写、标、列、求、答)进行计算,便可完成。
二、反应生、生成物均为不纯物的计算例2(2006·宿迁)某同学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是为了解决鱼塘中氧气不足的问题。
他回家后查阅资料,查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且与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dc749769dc5022aaea0048.png)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题归类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提示:①首先要认真审题,理清思路,确定解题方法,严格按照解题步骤求解;②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是否正确;③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因此应把不纯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把体积换算成质量,方可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④要注意反应中的条件如“充分反应”、“完全反应”、“恰好反应”、“足量”、“过量”等关键性词语,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反应物、生成物均为纯净物的计算例1(2006年·重庆)煤炭中往往含有硫,直接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计算含硫400g的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的质量。
分析:设生成的质量为x。
32 64400g x解得技巧点拨:该类试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题,只要同学们认真审题,按照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设、写、标、列、求、答)进行计算,便可完成。
二、反应生、生成物均为不纯物的计算例2(2006·宿迁)某同学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是为了解决鱼塘中氧气不足的问题。
他回家后查阅资料,查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且与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
(1)写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该同学为测定这种固体中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结果生成(假设样品中其他成分与水不反应)。
请你帮助计算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分析:(1)与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因此与反应后也会生成对应的碱及氧气,然后正确书写化学式,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可:。
(2)设20g样品中的质量为x。
144 32x 3.2g144:32=x:3.2g 解得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技巧点拨:本题是信息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对该类试题,首先要仔细读题,对题中给出的信息完全理解,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迁移;其次,按物质质量分数(或纯度)=,便可求解。
九年级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a3d84f011ca300a6c390bc.png)
1.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23∶9B.16∶9C.32∶9D.46∶9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即质量守恒)。
X+2Y====R + 2M质量之比:11 91.6 g 4.4 g x?(1)11/4.4 g=9/x x=3.6 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Y的质量为:4.4 g+3.6 g-1.6 g=6.4 gY与M的质量之比是:6.4 g∶3.6 g=16∶9。
答案:B2.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思路解析: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理论依据是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质量比、粒子数目比)。
答案:C3.向密闭的容器中通入氧气(含a个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氮(含有b个一氧化氮分子)气体,已知:2NO+O2====2NO2,则最终容器内氧原子和氮原子个数之比为()A.2(a+b)/b ?B.2a/b?C.(2a+b)/b ?D.b/a?思路解析:此题为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题。
质量守恒定律不仅体现在宏观上总质量相等、元素的质量相等,还体现在微观上原子个数相等。
NO和O2发生反应,反应前后氮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保持不变,即氮原子数为b个,氧原子数为(2a+b)个。
答案:C4.将A、B、C三种物质各16 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12g A、27 g C和一定质量的D,已知B完全反应。
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2A+B====C+2DB.A+2B====C+2DC.2A+B====2C+DD.A+B====C+D思路解析:此题由反应物、生成物间反应的质量比去确定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d565c1767f5acfa0c7cd56.png)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4【答案】C【解析】【分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70%﹣14%﹣10=6%,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通过图示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详解】A、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6%:34%=3:17,选项正确;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28%:34%=14:17,选项错误,故选C。
2.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
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2H2和O2,生成物 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4CO2+2H2O,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5,A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B正确;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氧化反应,C正确;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2:32=3:8,D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343be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8.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2020年5月5日,配置有氢氧发动机的长征五号B 火箭,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顺利升空,飞船成功返回。
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反应: 2222H +O 2H O 点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B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合价改变C .2g 氢气和1g 氧气反应生成3g 水D .氢气和氧气反应吸收热量2.在化学反应A+2B=C+2D 中,已知16gA 与64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 和D 的质量比为11:9,又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9B .12C .18D .363.下列化学反应可用如图表示的是( )A .232H CO CO △↑ 2H O +B .232242H SO O =2H SO +C .22HClO 2HCl O +光照↑D .32CaCO CaO CO +高温↑4.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B .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73:16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B.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24g镁和32g氧气反应,可生成56g氧化镁二、填空题6.已知A、B两种物质反应生成C:A+B→C.用7gA和2gB或4gA和5gB充分反应都可以得到6gC.现取A、B固体混合物共9g,充分反应后得到7.5gC.此混合物中A和B的质量分别是________ .7.下图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讲义及答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0b6d7f8762caaedc33d478.png)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讲义及答案)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后待测Q质量为12gB.反应后生成15gZC.该化学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D.该反应中Y与Q质量之比为1:1解析:C【解析】【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Q的质量。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Q的质量为4g+10g+1g+21g-0g-12g-15g=9g,Y、Z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X、Q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
A、反应后Q的质量为9g,故错误;B、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为:15g-1g=14g,故错误;C、化学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g12g:n2n=2:3,故正确;D、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2g-10g):(21g-9g)=1:6,故错误;故选C。
【点睛】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2.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解析:B试题分析∶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1)(4)组符合,(2)(3)组不符合。
考点∶考查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实际就是物质的分子个数,而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分子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变化,故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错误,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还可能是置换反应,错误,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错误,D、若取xgA和xgB反应,由于可能有反应物过量,故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正确,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基本反应类型4.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解析:C【解析】A、由图可知,丁物质的化学式为H2O,它的式量是18,不能带“g”,错误;B、丙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故不可能是氧化物,错误;C、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故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6=22:3,故正确;D、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为4个,反应后分子个数为2个,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题归类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提示:①首先要认真审题,理清思路,确定解题方法,严格按照解题步骤求解;②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是否正确;③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因此应把不纯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把体积换算成质量,方可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④要注意反应中的条件如“充分反应”、“完全反应”、“恰好反应”、“足量”、“过量”等关键性词语,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反应物、生成物均为纯净物的计算例1(2006年·重庆)煤炭中往往含有硫,直接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计算含硫400g的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的质量。
分析:设生成的质量为x。
32 64400g x解得技巧点拨:该类试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题,只要同学们认真审题,按照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设、写、标、列、求、答)进行计算,便可完成。
二、反应生、生成物均为不纯物的计算例2(2006·宿迁)某同学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是为了解决鱼塘中氧气不足的问题。
他回家后查阅资料,查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且与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
(1)写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该同学为测定这种固体中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结果生成(假设样品中其他成分与水不反应)。
请你帮助计算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分析:(1)与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因此与反应后也会生成对应的碱及氧气,然后正确书写化学式,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可:。
(2)设20g样品中的质量为x。
144 32x 3.2g144:32=x:3.2g解得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技巧点拨:本题是信息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对该类试题,首先要仔细读题,对题中给出的信息完全理解,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迁移;其次,按物质质量分数(或纯度)=,便可求解。
三、涉及巧解的计算例3(2006年·莱芜)有一种含与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取该混合物16g经高温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固体全部溶解生成,则生成的质量为( )A. 3.7g B. 7.4g C.14.8g D. 22.2g分析:根据变化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可进行简便计算。
设的质量为x,则:,解得。
故C选项正确。
技巧点拨:该题中发生的反应较多,因此,在遇到该类试题时,要冷静思考,严格审题,克服思维定式,做到巧思妙解,抓住某元素的质量守恒这一关键。
在用此法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反应物中的某种元素应完全转化为生成物中的该元素,然后确定质量关系求解。
四、涉及实验数据的计算例4(2006年·广安)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铜铁合金(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铜、铁合金样品20.0g,将80.0g稀硫酸平均分成4份,分为4次逐滴加入到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见下表:次数 1 2 3 4加入稀硫酸质量/20.020.0 20.0 20.0g剩余固体质量/g17.214.4 13.0 13.0(1)20.0g铜铁合金中,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2)铜铁合金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20.0g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析:这是一道数据分析题,根据稀硫酸的量在不断增多,但剩余固体的质量变为13.0g后不再减少,可以确定样品中含的质量为,从而求得: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因为第一次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完全反应,因此根据第一次反应的铁的质量:就可进行计算。
解:设称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56 982.8g x56:98=2.8g:x 解得技巧点拨:解答该类试题时,首先要明确该题中的实验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其反应原理是什么;其次要仔细分析结合图表数据所表示的质量变化规律;然后,再从图表中提取有关的数据(正好反应的数据组)进行对比、计算,最后解答所要探究的问题。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学海导航]一、内容标准: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能认识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发展规范严谨的科学精神。
二、例题解析:例题1:将红磷在氧气中燃烧7.1g的五氧化二磷,如果所需氧气完全由高锰酸钾分解得到,至少需要多少克的高锰酸钾?分析:本题涉及到两个化学反应,KMn O4分解和红磷在O 2中燃烧,如果分步求解,先求出生成7.1g P2O 5需要多少克氧气?再求出生成这些O2需要多少克的KM nO 4,经过两次计算比较繁琐,但这两个反应通过O 2存在一定的联系,KMnO 4的分解产物O 2是红磷燃烧的反应物,因此可通过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KMnO 4与P 2O 5在量方面的关系式。
2 KMnO 4 错误!K 2M nO 4+MnO 2+O 2↑ ① 4P+5O2错误!2P 2O5 ②将①×5与②叠加可得关系式:10 K Mn O4~5O 2~4P~2P 2O5 简化后可得5 KM nO 4~P 2O 5然后用关系式可一步求解。
解:设至少需要KMnO4的质量为χg 。
有关化学方程式2 KM nO 4 错误!K 2MnO 4+Mn O2+O 2↑ 4P +5O2错误!2P2O 5关系式 5 KMnO 4~P2O 5 5×158 142 χ 7.1g 5×158 142 χ 7.1g5×158×7.1g 142答:至少需要KMnO 4 39.5g 。
例题2:把干燥的高锰酸钾固体50g 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将试管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45.2g ,计算①反应中生成多少克氧气? ②45.2g剩余物中含有哪些物质?各是多少克?分析:由于反应后生成的氧气脱离了反应体系而逸出故原高锰酸钾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之差,就是反应中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然后再根据KMn 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O 2的质量,求出剩余固体物质中K 2MnO 4和MnO 2的质量,同时也要求出分解的KM nO 4的质量,判断出KMn O4是否完全分解。
如果KM nO4完全分解则剩余固体是K 2MnO 4和MnO 2的混合物,如果KMn O4有剩余,则剩余固体是KMnO 4,K2MnO 4和MnO 2的混合物。
解:反应后生成O 2的质量为50-45.2==4.8g设参加反应的KMnO 4的质量为χg,反应生成K 2MnO 4的质量为yg,生成MnO 2的质量为zg 。
2 KMnO 4 错误!K 2Mn O4+MnO 2+O 2↑316 197 87 32 χ y z 4.8 316 197 87 32 χ y z 4.8g 316×4.8g 32 197×4.8g 32 87×4.8g 3239.5gχ χ 47.4g 29.55g 13.05gy z反应后剩余KMnO450g-47.4g==2.6g答:①反应后生成4.8gO2②29.55g K2MnO4 ,13.05gMnO2[基础训练]1.加热6g高锰酸钾可制得多少g氧气?2.电解9千克的水能生产多少千克的氢气?同时生产多少千克的氧气?3.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得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t?4.要得到32g二氧化硫,需要多少克硫参加反应?5.制取142g五氧化二磷,需要磷多少g?需要氧气多少g?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在标准状况下ρO2==1.43g/L)6.消化药片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某种消化药品的标记如右图所示,医生给某胃酸过多的患者开出服用此药的处方为每日3次每次2片,试计算:患者按此处方服用该药一天,理论上可中和HCl多少毫克?(计算结果取整数,已知2HCl+Mg(OH)2==MgCl2+2H2O)7.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
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今年3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设每名运动员冲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求:①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②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钾?③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8.有一种含水的过氧化氢样品10g,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完全分解得到3.2g氧气,求该样品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拓展探究]1.实验室现需1.12L纯净的氧气(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某同学用质量比为3:1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问该同学最多能回收多少克二氧化锰?(结果精确到0.01g)2.实验室将观察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燃烧含硫的煤和燃放烟花爆竹都会产生污染空气的SO2,大部分城市明文规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一些中、小城镇和农村仍在春节期间燃放放烟花爆竹,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若3天内燃放20亿爆竹,平均每只爆竹产生0.05gSO2,则10亿爆竹产生的SO2相当于燃烧含硫2%的煤多少吨?4.已知Zn+H2SO4==ZnSO4+H2↑今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Zn与稀硫酸反应,所得相关数据如下(实验中的计算:①甲同学加入金属锌的质量是多少克?②其中稀硫酸中所含纯H2S O4的质量是多少克? [反思评价]有关的相对分子质量:Cu-64 H -1 O -16 K -39 Cl -35.5 Z n-65 1.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Mn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2 KMnO 4 错误!K 2MnO 4+MnO 2+O2↑ O======2H 2↑+O 2↑[想一想]根据上述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已知化学反应中某一物质的质量,能否求另一个物质的质量。
3.3g 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是多少克?4.ag H2O 2与2gM nO2混合,完全反应后有残留物质b g,求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5.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将14g 硫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记录如下数据: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⑴在这三次实验中,第__________次刚好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