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拖拉机维修管理
农机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农机维修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42f61a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7.png)
一、总则为加强农机维修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农机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农机维修作业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农机维修行业的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农机维修工作,包括农机维修人员、维修设备、维修材料、维修现场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农机维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农机维修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定农机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农机维修安全工作的落实。
2.农机维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农机维修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
3.农机维修人员:严格遵守农机维修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四、安全教育培训1.农机维修人员必须接受农机维修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农机维修安全知识和技能。
2.新入职的农机维修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定期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五、安全操作规程1.农机维修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操作前应检查维修设备是否完好,严禁使用损坏的设备。
3.维修过程中,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结构,不得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
4.严禁在维修现场吸烟、饮酒、使用明火等。
5.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不得违规操作。
六、安全检查1.定期对农机维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维修设备、维修材料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3.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检查,确保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七、事故处理1.发生农机维修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保护现场,并立即上报。
2.农机维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3.对事故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严肃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附则1.本制度由农机维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手扶拖拉机常见故障原因及预防方法
![手扶拖拉机常见故障原因及预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b986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5.png)
手扶拖拉机常见故障原因及预防方法1.发动机无法启动故障原因:发动机供油不足、电池电量低、点火线路电路故障等。
预防方法:定期清洗燃油系统,确保燃油供应畅通;经常检查电池电量,及时充电或更换电池;定期检查点火线路,修复或更换故障零部件。
2.发动机冷却不良故障原因:散热器堵塞、水泵损坏、冷却液不足等。
预防方法:经常清洗散热器,确保散热器通畅;定期检查水泵,修复或更换故障水泵;及时加注冷却液,保持冷却液在适当水平。
3.变速器无法换挡故障原因:变速器油不足、变速器内部零部件磨损等。
预防方法:定期检查变速器油量,及时加注变速器油;定期更换变速器油,避免变速器内部零部件磨损。
4.制动系统失灵故障原因:制动油不足、制动阻尼器损坏等。
预防方法:定期检查并加注制动油;更换磨损严重的制动阻尼器。
5.轮胎爆胎故障原因:胎压不正常、轮胎老化磨损等。
预防方法:定期检查轮胎胎压,保持正常的胎压;根据轮胎磨损程度及时更换轮胎。
6.电气系统故障故障原因:电线老化、接线松动等。
预防方法:定期检查电线连接情况,及时更换老化电线;确保电线连接牢固。
除了上述常见故障,手扶拖拉机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遇到其他故障,例如油水泵故障、传动系统故障等。
对于这些故障,可以通过定期保养和维护来预防。
保养包括润滑系统的清洗和润滑、过滤器的更换等,维护包括检查紧固件是否松动、清洁散热器等。
总之,手扶拖拉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方法。
通过定期检查、以及及时维修和更换磨损零部件,可以有效降低手扶拖拉机发生故障的概率,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农机维修规章制度
![农机维修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16b3e7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0.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机维修管理,提高维修质量,确保农机作业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农机维修企业和维修人员。
第三条农机维修企业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农机维修质量,保障农机作业安全。
第二章维修人员管理第四条维修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农机维修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2.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3. 熟悉农机维修标准和操作规程;4. 能够独立完成农机维修工作。
第五条维修人员应接受以下培训:1. 农机维修基础知识培训;2. 农机维修操作技能培训;3. 农机维修安全管理培训;4. 农机维修法律法规培训。
第六条维修人员应定期参加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农机维修工作。
第三章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第七条农机维修企业应建立健全农机维修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维修质量。
第八条维修企业应配备必要的维修设备和工具,确保维修工作顺利进行。
第九条维修企业应严格按照农机维修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维修,确保维修质量。
第十条维修企业应建立健全维修档案,记录维修过程、维修结果等信息。
第十一条维修企业应设立质量监督员,对维修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四章农机维修安全管理第十二条农机维修企业应建立健全农机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维修工作安全。
第十三条维修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四条维修企业应定期对维修现场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维修企业应定期对维修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五章农机维修服务第十六条农机维修企业应提供优质的维修服务,确保农机作业正常进行。
第十七条维修企业应设立服务热线,及时解决农机用户在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十八条维修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收取合理费用,不得乱收费。
第十九条维修企业应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客户投诉。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由农机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维修拖拉机规章制度
![维修拖拉机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c46d65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f.png)
维修拖拉机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拖拉机维修工作,保证拖拉机的正常运转,提高农机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拖拉机维修工作的人员,包括内部员工和外部承包商。
第三条拖拉机维修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章制度执行,违反规定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四条拖拉机维修工作包括常规保养、故障修复、部件更换等操作,必须在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的前提下方可进行。
第五条维修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维修作业管理第六条维修作业必须在指定的维修区域进行,禁止在其他地方进行维修作业。
第七条维修人员必须佩戴劳动防护用具,确保人身安全。
第八条维修作业需要使用到特殊工具和设备时,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后方可使用。
第九条维修作业必须根据拖拉机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不能随意更换零部件或调整工艺参数。
第十条维修完成后,必须对拖拉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一切正常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三章维修质量管理第十一条维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并处理,不能隐瞒不报。
第十二条维修零部件必须采用正规渠道购买,保证质量可靠。
第十三条维修过程中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必须在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四条维修人员必须对维修内容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留档备查。
第十五条维修完毕后,必须对拖拉机进行试车,确保一切正常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四章维修责任追究第十六条若因维修不当导致拖拉机运转异常或发生事故,责任人将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若发现维修工作中有违规操作或贪污浪费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八条对严重违规或多次违规的维修人员,将被取消维修资格,终身禁止从事相关工作。
第十九条对维修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人员将受到表彰奖励。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第二十一条本规章制度如有任何变动,将提前通知所有维修人员。
第二十二条对于本规章制度未能覆盖到的情况,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农机维修服务管理制度模板
![农机维修服务管理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42a3f1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c.png)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机维修服务行为,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质量,保障农机作业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农机维修服务单位及个人。
第三条农机维修服务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农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维修服务。
二、维修服务内容第四条农机维修服务内容主要包括:1. 农机故障诊断及维修;2. 农机保养及润滑;3. 农机零部件更换及安装;4. 农机安全性能检测;5. 农机技术咨询及培训。
第五条农机维修服务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维修资质,配备合格的维修人员、设备、工具和配件。
三、维修服务流程第六条农机维修服务流程如下:1. 用户报修:用户应向维修服务单位提供农机故障信息,维修服务单位应记录报修情况,并尽快安排维修人员上门服务。
2. 故障诊断: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了解故障情况,进行故障诊断,并向用户说明故障原因及维修方案。
3. 维修作业:维修人员按照维修方案进行维修作业,确保维修质量。
4. 质量检验: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维修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5. 用户验收:维修服务单位应向用户提供维修报告,用户验收合格后,办理结算手续。
四、维修服务标准第七条农机维修服务单位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维修服务:1. 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确保维修质量;2. 维修设备、工具和配件应齐全、完好,确保维修效率;3. 维修作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维修质量;4. 维修服务单位应建立维修档案,记录维修过程及结果。
五、质量保障第八条农机维修服务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维修服务质量。
1. 维修服务单位应设立质量监督部门,负责维修服务质量监督;2. 维修服务单位应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维修技能;3. 维修服务单位应加强对维修设备、工具和配件的管理,确保维修质量;4. 维修服务单位应积极处理用户投诉,确保用户满意度。
农机修理日常管理制度范本
![农机修理日常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d4cb48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e.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机修理管理,提高农机修理质量,确保农机具的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国家有关农机修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农机修理部门及从事农机修理工作的全体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质量为本、精益求精;3. 规范管理、提高效率;4. 依法经营、诚实守信。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农机修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农机修理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农机修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制定农机修理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组织农机修理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3. 负责农机修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4. 监督农机修理质量,确保农机具正常运行;5. 处理农机修理投诉,维护农机用户权益;6. 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农机修理流程第六条农机修理流程分为以下步骤:1. 接收农机:农机用户将故障农机送至农机修理部门,填写《农机修理登记表》;2. 故障诊断:农机修理人员对农机进行现场检查,确定故障原因;3. 报价确认:农机修理人员根据故障原因,提出修理方案及报价,经农机用户确认;4. 修理实施:农机修理人员按照修理方案进行修理;5. 交付验收:农机修理完成后,农机用户进行验收,确认修理质量;6. 费用结算:农机用户确认修理质量后,按照规定进行费用结算。
第七条农机修理过程中,农机修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农机修理质量。
第四章农机修理质量要求第八条农机修理质量要求:1. 修理过程规范,操作熟练;2. 修理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3. 修理部位清洁,无油污、锈蚀;4. 修理部位连接牢固,无松动;5. 修理后农机性能恢复,符合国家标准。
第五章农机修理设备管理第九条农机修理部门应加强农机修理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1. 定期对农机修理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发现故障及时维修;2. 建立农机修理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等情况;3. 设备更新、报废、调拨等手续齐全,按规定办理;4. 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掌握操作规程。
农机维修作业管理制度
![农机维修作业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b52745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e.png)
农机维修作业管理制度一、维修作业管理的总则1.1 为改善农机维修作业管理水平,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确保农机设备的正常运转,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农机维修作业的管理和操作。
1.3 维修作业管理遵循“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即预防故障的发生优先,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二、维修作业管理的基本要求2.1 维修作业应根据农机维修计划制定,明确作业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2.2 维修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岗位资格和技能,按照规定操作。
2.3 维修作业应安全、规范、高效、环保,做到保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2.4 维修作业应及时沟通,保证信息的畅通和准确。
2.5 维修作业应遵循规章制度,杜绝违规操作。
三、维修作业管理的具体内容3.1 维修计划制定3.1.1 维修计划由农机维修主管制定,包括维修作业内容、标准、时间和相关资源需求。
3.1.2 维修计划应及时更新,确保与农机设备使用和维修的需要相适应。
3.2 维修作业组织3.2.1 维修作业由维修主管负责组织和调度,确定维修作业人员及其分工。
3.2.2 维修作业组织应合理安排作业顺序,确保作业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3.3 维修作业执行3.3.1 维修作业人员应按照维修计划和要求进行操作,注意安全和质量。
3.3.2 维修作业过程中如有问题需及时沟通,协同解决。
3.3.3 维修作业应保留维修记录,包括维修内容、时间和结果等。
3.4 维修作业检查3.4.1 维修作业完成后需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4.2 如有问题需及时修正或报告,避免因小失大。
3.4.3 维修检查结果需及时反馈给维修主管,做出相应处理。
3.5 维修作业总结3.5.1 维修作业完成后需进行总结,包括作业过程、问题和解决方法等。
3.5.2 维修作业总结及时归档,为今后的维修提供参考。
四、维修作业管理的制度建设4.1 建立健全农机维修作业管理制度,包括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责任和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等。
浅谈手扶拖拉机维修与管理
![浅谈手扶拖拉机维修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d678687fd5360cba1adb94.png)
浅谈手扶拖拉机维修与管理作者:韦冬菊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07期摘要:手扶拖拉机在农业生产中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好帮手,轻便灵活,一机多用,得到了广大人民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广西省柳江县里雍镇农业服务中心肩负着为广大农民提供手扶拖拉机的日常保养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为了更好提升手扶拖拉机的使用寿命,提升生产效能,因此,重点探讨了手扶拖拉机的日常保养与管理工作。
关键词:手扶拖拉机;日常保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219.6 文献标识码:A1 手扶拖拉机的日常保养措施1.1 手扶拖拉机的日常保养手扶拖拉机日常维护保养主要包含定期检测、精度检测、定期维护、设备冷却系统维护、日常维护以及设备润滑系统方面的维护。
在进行日常维护手扶拖拉机,需要注意做到制度化与规范化,这是手扶拖拉机维护的基础性工作。
手扶拖拉机日常检测,主要是通过仪器、感官以及工具所进行的检查,是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的预防性检查;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是根据提前制定出来的物资消耗定额以及工作定额展开的考核;要做到认真执行手扶拖拉机基本的维护规程,延长手扶拖拉机的使用说明,确保手扶拖拉机能处在安全的运转状态内。
1.2 提升手扶拖拉机操作人员的基本素养做好手扶拖拉机保养的关键是,需要提升手扶拖拉机操作人员的素质,来有效降低拖拉机事故率。
要切实培养手扶拖拉机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更新理念,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对于在操作手扶拖拉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变化,需要根据相关的管理制度的基本规定来进行全面的检查,不断更新操作手扶拖拉机日常维修保养知识。
1.3 掌握手扶拖拉机常见故障的维修1.3.1 自动脱档手扶拖拉机出现自动脱档的原因是拨叉行程太小。
出现了这一情况,需要对销子、销孔、变速操纵机构杆件展开全面检查,并且进行全面的校正。
如果出现自动脱档也不能排除是因为档位板出现偏斜,罩壳出现变形,变形杆变形等方面的原因。
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及时校正变速杆、档位板,修复好定位槽,并且更换钢球与弹簧。
农机维修保养规章制度
![农机维修保养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7e265a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7.png)
农机维修保养规章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农机维修保养工作,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工作责任1.农机维修保养工作由农机维修保养人员负责,各级领导要对农机维修保养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2.农机维修保养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参加培训,提高维修保养水平。
3.农机维修保养人员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维修保养工作,做到认真细致,不马虎从事。
4.各级领导要对农机维修保养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质量。
三、维修保养内容1.定期检查农机设备的各项部件,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2.保持农机设备的清洁卫生,减少污染和腐蚀。
3.定期更换润滑油和滤清器,保持农机设备的润滑与过滤功能。
4.对农机设备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使用。
5.检查和调整农机设备的传动系统,保证传动效率和传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6.对农机设备的冷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农机设备正常工作温度。
7.维护农机设备的动力系统,确保农机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动力输出。
8.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农机设备的安全使用。
四、维修保养记录1.农机维修保养人员要对每次维修保养工作进行记录,包括维修内容、维修时间和维修费用等。
2.维修保养记录要保存在农机维修保养档案中,定期进行整理和归档。
3.维修保养记录要定期进行审核和检查,确保记录的真实和完整。
四、维修保养培训1.农机维修保养人员要定期参加维修保养培训,提高维修保养技能。
2.维修保养培训要由专业教师授课,内容包括维修保养知识和技能、维修保养流程和维修保养案例等。
3.维修保养培训要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确保培训效果。
五、维修保养奖惩1.对农机维修保养工作出色、效果显著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奖励和表彰。
2.对农机维修保养工作效果不佳、造成严重后果的个人和单位给予惩罚和处理。
3.对违反维修保养规章制度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其他规定1.农机维修保养人员要遵守工作纪律,做到严格遵守工作规程,不得擅自私放。
浅谈农机维修保养标准及维修安全管理
![浅谈农机维修保养标准及维修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6198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9.png)
浅谈农机维修保养标准及维修安全管理农机维修保养是农机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一环。
制定并遵守农机维修保养标准以及维修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农机维修保养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维修保养流程:制定农机维修保养流程,明确维修保养的先后顺序,确保每一步骤的正确执行。
流程中应包括接收、检查、维修、试验以及交付等环节。
2. 维修保养要求:明确不同农机设备的维修保养要求,包括定期更换润滑油和滤清器、检查和更换易损件、清洗和调整零部件等。
应制定合理的保养周期,确保设备在安全可靠的状态下运行。
3. 维修保养技术规范:制定农机维修保养的技术规范,明确维修保养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确定维修保养人员的技能要求、操作工具的选用和使用方法等。
4. 维修保养记录:建立农机维修保养记录系统,记录每一次维修保养的时间、内容、方法以及维修保养的人员等。
这样能够及时追溯维修保养的情况,便于检查和评估设备的运行状况。
在农机维修保养过程中,维修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几个维修安全管理的要点:1. 安全培训:对维修保养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
包括了解维修保养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学习正确使用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等,以降低维修操作的风险。
2. 安全设施:为维修保养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安全帽、安全手套、防护眼镜等。
必要的维修设备也需要保证其安全性,如维修车间的通风设施和灭火器等。
3. 风险评估:在进行农机维修保养时,要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对需要进行高空操作的维修工作,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控制,避免人员高处坠落的事故。
4. 应急措施:提前准备好应急措施和紧急救援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并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后,及时组织救援和报警。
手扶拖拉机如何维修
![手扶拖拉机如何维修](https://img.taocdn.com/s3/m/632c0d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c.png)
手扶拖拉机如何维修1.检查和更换润滑油:手扶拖拉机维修的第一步是检查和更换润滑油。
润滑油在手扶拖拉机的正常运行中起到润滑和保护作用。
普通手扶拖拉机通常需要更换润滑油,而少数手扶拖拉机则需要加注润滑油。
在更换润滑油时,应根据手册中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润滑油,并按照规定的容量进行加注。
2.清洁空气滤清器:手扶拖拉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颗粒物,这些颗粒会进入空气滤清器。
如果空气滤清器堵塞,将会影响手扶拖拉机的正常工作。
因此,定期清洁和更换空气滤清器至关重要。
3.检查和更换火花塞:火花塞是手扶拖拉机的点火设备,其作用是点燃混合气并产生爆炸。
如果火花塞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手扶拖拉机无法点燃混合气,从而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检查和更换火花塞是手扶拖拉机维修的重要步骤之一4.检查电池和充电系统:手扶拖拉机的电池和充电系统是其正常运行的核心部件。
定期检查电池的电量和充电系统的工作情况,确保手扶拖拉机能够正常启动和运行。
如果发现电池电量不足或充电系统有故障,应及时更换电池或检修充电系统。
5.调整和更换传动系统:手扶拖拉机的传动系统是驱动和控制其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期调整传动系统的张紧度,确保传动带或链条的正确工作。
如发现传动带或链条有损坏或松弛,应及时更换。
6.调整和更换刹车系统:手扶拖拉机的刹车系统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
定期检查和调整刹车踏板的力度和行程,确保刹车系统正常工作。
如发现刹车失灵或刹车力度减弱,应检查刹车片或刹车液是否需要更换。
维修手扶拖拉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注意安全:维修手扶拖拉机时,应随时注意安全。
确保手扶拖拉机处于停机状态,并拔掉点火线,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准备好所需工具和备件:在开始维修手扶拖拉机之前,确保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备件。
这样可以在维修过程中省时、省力。
3.保持清洁和整洁:在维修手扶拖拉机时,应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
这样可以确保零件和工具不被杂物和灰尘污染。
4.遵循维修手册指导:在进行手扶拖拉机维修时,应遵循厂家提供的维修手册或指导。
浅谈手扶拖拉机维修管理
![浅谈手扶拖拉机维修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c04fde84254b35eefd34d8.png)
浅谈手扶拖拉机维修管理摘要:手扶拖拉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机械工具,手扶拖拉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直接关系着生产效率的提高。
提高手扶拖拉机的使用寿命,保证生产效率,要对手扶拖拉机进行有效的使用和管理,要掌握正确使用操作的方法,还要加强日常的维修与管理。
对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在本文中对手扶拖拉机的维修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就如何有效的维修管理提出来具体的建议,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手扶拖拉机的使用。
关键词:故障维修;日常保养;管理措施0 引言手扶拖拉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机器本身具有多种用途,同时也较为灵活轻便,具有高效的使用效果。
手扶拖拉机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因此对手扶拖拉机进行科学的维修管理至关重要。
1 手扶拖拉机的日常保养1.1 手扶拖拉机的日常保养保证手扶拖拉机的运行正常以及我延长使用寿命,科学的进行日常保养十分关键,日常保养主要包括定期进行精度等检测、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维护等。
手扶拖拉机的日常保养与维护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日常的保养主要是为了手扶拖拉机的正常运转,同时做好预防性的检查和故障防范。
1.2 手扶拖拉机操作人员的技能素质提升手扶拖拉机的日常保养是否到位关键是靠操作人员的技能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操作人员进行科学的日常保养,才能有效的保证手扶拖拉机的正常使用,才能降低故障率。
提升手扶拖拉机操作人员的技能素质首先要强化安全操作的意识,要在思想上保持安全第一的意识,具体的保养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和维修,还要结合新问题不断的进行自我技能的提升,包括学习新的维修方法、采用新技术进行安全检查等。
2 手扶拖拉机的故障维修措施对于手扶拖拉机的故障,本文认为首先是要找准故障原因,在实践中最常用的的故障排查方法就是“触、嗅、看、听”[2]。
通过这四种方法来排查手扶拖拉机的故障,再针对故障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故障维修才是最高效的。
手扶拖拉机常见的故障主要有以下两大类,在此本文主要针对这两大类故障进行维修措施的介绍。
农机维修工作制度
![农机维修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edd325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9.png)
农机维修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机维修管理工作,保障农机维修质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农机维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农机维修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公平竞争、优质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农机维修工作应当以人为本,注重安全生产,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五条农机维修工作应当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的维修技术,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机维修工作的领导,扶持和发展农机维修事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二、农机维修技术人员培训与考核第七条农机维修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农机维修活动。
第八条农机维修技术培训应当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培训内容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
第九条农机维修技术人员考核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
第十条农机维修技术人员应当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第十一条农机维修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确保农机具的安全性能和作业效率。
第十二条农机维修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维修质量管理制度,加强维修过程控制,保证维修质量。
第十三条农机维修经营者应当对维修后的农机具进行质量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出具维修合格证明。
第十四条农机维修经营者应当承担维修质量责任,对维修后的农机具实行保修制度。
四、农机维修服务与监管第十五条农机维修服务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提供优质、高效的维修服务。
第十六条农机维修经营者应当公开服务项目、服务价格、维修质量等信息,接受农民和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十七条农机维修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确保维修过程中的安全。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机维修工作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五、扶持与发展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机维修事业的扶持力度,将农机维修纳入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
浅谈手扶拖拉机维修管理
![浅谈手扶拖拉机维修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39dc6543323968001c9226.png)
浅谈手扶拖拉机维修管理作者:张宝松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4年第19期摘要:手扶拖拉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机械工具,手扶拖拉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直接关系着生产效率的提高。
提高手扶拖拉机的使用寿命,保证生产效率,要对手扶拖拉机进行有效的使用和管理,要掌握正确使用操作的方法,还要加强日常的维修与管理。
对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在本文中对手扶拖拉机的维修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就如何有效的维修管理提出来具体的建议,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手扶拖拉机的使用。
关键词:故障维修;日常保养;管理措施0 引言手扶拖拉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机器本身具有多种用途,同时也较为灵活轻便,具有高效的使用效果。
手扶拖拉机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因此对手扶拖拉机进行科学的维修管理至关重要。
1 手扶拖拉机的日常保养1.1 手扶拖拉机的日常保养保证手扶拖拉机的运行正常以及我延长使用寿命,科学的进行日常保养十分关键,日常保养主要包括定期进行精度等检测、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维护等。
手扶拖拉机的日常保养与维护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日常的保养主要是为了手扶拖拉机的正常运转,同时做好预防性的检查和故障防范。
1.2 手扶拖拉机操作人员的技能素质提升手扶拖拉机的日常保养是否到位关键是靠操作人员的技能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操作人员进行科学的日常保养,才能有效的保证手扶拖拉机的正常使用,才能降低故障率。
提升手扶拖拉机操作人员的技能素质首先要强化安全操作的意识,要在思想上保持安全第一的意识,具体的保养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和维修,还要结合新问题不断的进行自我技能的提升,包括学习新的维修方法、采用新技术进行安全检查等。
2 手扶拖拉机的故障维修措施对于手扶拖拉机的故障,本文认为首先是要找准故障原因,在实践中最常用的的故障排查方法就是“触、嗅、看、听”[2]。
通过这四种方法来排查手扶拖拉机的故障,再针对故障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故障维修才是最高效的。
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3篇)
![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cfea2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f.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业机械维修管理,提高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和效率,保障农业机械的正常运行,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农业机械维修活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业机械维修技术人员。
第三条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规范有序;(二)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四)技术进步,持续改进。
第二章维修资质与条件第四条从事农业机械维修活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取得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许可证。
第五条申请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许可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且符合卫生、安全等要求;(二)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检验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三)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一名具备中级以上农业机械维修技师资格;(四)有健全的维修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五)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维修工具、备品备件和维修资料。
第六条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五年。
期满后,需要继续从事农业机械维修活动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三个月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
第三章维修技术与管理第七条农业机械维修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确保维修质量。
第八条农业机械维修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熟悉农业机械的结构、原理和维修技术;(三)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四)经过培训,掌握维修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第九条农业机械维修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接受维修委托,了解维修要求;(二)进行故障诊断,制定维修方案;(三)进行维修作业,确保维修质量;(四)完成维修后,进行试车验收;(五)提供维修服务,解答用户疑问。
第十条农业机械维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当建立健全维修档案,记录维修过程、维修结果和用户信息。
第十一条农业机械维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当对维修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农机维修管理制度
![农机维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94c44a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7.png)
农机维修管理制度一、维修管理机构1.1 维修管理机构由维修中心和维修工作小组组成。
1.2 维修中心负责统一协调和管理农机维修工作,确定维修计划和维修方案,负责农机维修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
1.3 维修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维修实施工作,包括农机设备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和大修等工作。
二、维修管理人员2.1 维修中心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维修工程师若干名,技术员若干名。
2.2 维修工作小组包括组长一名,维修技术员若干名,维修工人若干名。
2.3 维修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维修经验,能够熟练操作各类农机设备,并且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维修管理制度3.1 农机设备的日常维护(1)维修管理机构应根据不同农机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制定相关的日常维护计划,确保农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2)维修工作小组按照维护计划,对农机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清洁、加注润滑油和更换易损件等工作,保持农机设备的良好状态。
3.2 农机设备的故障排除(1)当农机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工作小组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并及时向维修中心汇报情况。
(2)维修中心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定位,确定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保证农机设备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3.3 农机设备的大修(1)对于农机设备的大修工作,维修中心应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和维修流程,确保大修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
(2)维修工作小组严格按照维修方案和维修流程,对农机设备进行彻底的检修和翻新,保证农机设备的性能达到要求。
3.4 维修记录和维修质量管理(1)维修工作小组应建立健全的维修记录和档案,包括农机设备的维修历史、维修内容、维修时间等信息,并对每次维修进行评估和总结。
(2)维修中心定期开展对维修工作的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估,对维修工作进行改进和提升,确保维修质量和效率。
四、维修管理的监督和检查4.1 维修中心应定期进行维修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包括对维修工作小组的维修作业、维修记录及维修质量进行检查。
2023年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
![2023年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0d1bc2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7.png)
2023年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业机械的维修管理,提高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和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维修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所有农业机械的维修管理活动。
第三条农业机械维修应遵循“科学、规范、高效、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农业机械维修应注重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提高,提高其维修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五条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业机械维修的组织和管理,力争建立健全维修服务网络,提供便利和高质量的维修服务。
第二章维修人员管理第六条维修人员应持有农业机械维修技师证书,并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其维修技能和知识水平。
第七条维修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对待用户要热情、耐心、诚信。
第八条维修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与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意见。
第九条维修人员应严格遵守维修操作规程,不得故意遗漏或添加维修步骤,确保维修质量。
第十条维修人员应注重个人生活习惯的培养和保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确保能够胜任维修工作。
第三章维修设备管理第十一条维修单位应配备必要的维修设备和工具,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维修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三条维修设备和工具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确保安全性和质量。
第十四条维修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保证设备使用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第四章维修服务管理第十五条维修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服务管理制度,确保维修服务的规范性和连续性。
第十六条维修单位应及时响应用户的维修需求,提供及时、高效的维修服务。
第十七条维修单位应定期对用户进行回访,了解用户对维修服务的满意度和建议,并进行改进。
第十八条维修单位应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用户的利益。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欺诈、虚假宣传等方式提供农业机械维修服务。
拖拉机修理_车间管理制度
![拖拉机修理_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0af631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0.png)
一、总则为了规范拖拉机修理车间的生产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员工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车间职责1. 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车间的生产、安全、质量管理等工作。
2. 技术负责人负责拖拉机修理技术的指导、培训、审核及对车间维修质量的监督。
3. 安全员负责车间的安全检查、事故处理及安全生产教育。
4. 各班组负责本班组内的生产、安全、质量管理等工作。
三、生产管理1. 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制,员工根据完成的工作量领取报酬。
2. 员工需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3. 上班时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严禁酒后上岗。
4. 拖拉机修理过程中,员工需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维修质量。
5. 车间内不得堆放杂物,保持车间整洁。
四、安全管理1. 车间主任负责制定车间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员工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3. 车间内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灭火器、防毒面具等。
4. 严禁违章操作,严禁使用非标准工具。
5.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质量管理1.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拖拉机修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
2. 员工必须按照质量标准进行修理,确保维修质量。
3. 车间内设立质量监督岗,对维修质量进行监督。
4. 对不合格的拖拉机修理进行返工,直至合格。
六、培训与考核1. 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
2. 员工需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 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七、奖惩1. 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给予处罚。
2. 奖励和处罚标准由车间主任制定,报公司审批。
3. 员工对处罚有异议,可向公司提出申诉。
八、附则1. 本制度由车间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制度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车间主任负责补充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手扶拖拉机维修管理
摘要:为了提高手扶拖拉机的使用寿命,提升生产效率,除了在平时的操作中掌握正确的方法之外,还应该加强手扶拖拉机维修管理。
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手扶拖拉机维修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手扶拖拉机;维修管理;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s219.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手扶拖拉机是农业生产的好帮手,一机多用、轻便灵活,主要由工作装置、电器设备、发动机、行走系统、制动系统和传动系统等组成。
为了提高手扶拖拉机的使用寿命,提升生产效率,除了在平时的操作中掌握正确的方法之外,还应该加强手扶拖拉机维修管理。
本文就手扶拖拉机维修管理进行探讨。
1 完善好手扶拖拉机的维护保养
1.1 手扶拖拉机的维护保养
手扶拖拉机的维护保养主要包括精度检查、定期检查、定期维护、日常维护以及设备冷却系统维护和设备润滑系统维护。
日常维护保养手扶拖拉机,必须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这也是手扶拖拉机维护的基础工作;手扶拖拉机定期检查也被称为定期点检,它通过人的感官,仪器和工具的检查,是一种有计划的预防性检查;定期维护保养应该按照预先制定好的物资消耗定额和工作定额进行考
核;要坚持执行手扶拖拉机维护规程,可以延长手扶拖拉机使用寿命,保证手扶拖拉机处于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1.2 要注意提高手扶拖拉机操作人员的素质
搞好手扶拖拉机管理工作的关键就在于要大幅度提高手扶拖拉机操作人员的素质,以此来降低事故发生率。
要培养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更新观念,时刻保持警惕性,对于手扶拖拉机的运行变化应该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来细致入微地检查;应该不断更新操作人员维修保养的知识。
2 手扶拖拉机常见故障维修
对于手扶拖拉机常见故障,可以通过“触、嗅、看、听”来进行判断。
触:用手来触摸,以便了解高压油管脉动、零部件固定、轴承发热、水箱温度等情况。
嗅:就是对油味、烟味、烧焦的气味用鼻子来进行嗅辨。
看:观察是否存在漏水、漏气、漏油等现象,是否存在机油颜色、排烟、排气变化。
听:将手扶拖拉机发动机转速进行改变,重点听排气声、敲击声是否正常,手扶拖拉机发动机在低速状态下或高速状态下是否稳定。
手扶拖拉机常见故障维修如下:
2.1 自动脱档
主要原因就在于拨叉行程过小。
针对这种现象,应该对销孔、销子、变速操纵机构杆件进行仔细地检查,同时进行有效地校正。
当然出现自动脱档,也不排除可能是档位板偏斜、罩壳变形、弹簧
弹力减弱、变速杆变形、定位槽和定位钢球出现严重的磨损等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校正档位板、变速杆,修复定位槽,更换弹簧、钢球即可。
2.2 主车和拖车脱节
手扶拖拉机拖车与主车出现脱节,往往是由于插销和挂钩容易出现折断,从而导致发生机坏人伤的事故。
为了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将新保险挂钩安装在拖车的拖管和主车的牵引框之间。
在拖车管上将其用4根10~12cm的螺栓来进行固定,然后再通过1只牵引框销子将新做的挂钩和原有的挂钩一并装上,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让新做的挂钩和原有的挂钩都能够上、下、左、右滑动。
最后,再将两条拆卸方便的环链安装在拖车拖管间和主车牵引框。
这样一来,即便手扶拖拉机原挂钩、插销、牵引框全部断裂之后也可以做好安全。
2.3 跑向偏离
主要是由于手扶拖拉机的左右轮胎磨损或气压不一致造成的。
因此,在操作手扶拖拉机之前,应该对左右轮胎进行充气,一旦发现有一边轮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磨损,应该及时考虑更换轮胎。
2.4 制动器失灵
主要是由于调整螺母和制动拉杆调节不当,或制动器杆和制动环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凸轮磨损而造成。
针对这种现象,应该对螺母和制动杆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还应该将零部件进行更换或修复。
2.5 电气元件故障及处理
电磁铁不工作。
主要是由于线路接触不良、线圈烧坏、熔断器损坏、整流桥损坏等原因造成的损害,我们应该及时检查恢复线路、更换电磁铁线圈、熔芯、以及整流二极管。
qf合不上闸。
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线圈或者触点出现烧坏现象,导致触点不能正常脱开、闭合。
我们应该及时对其操作机构进行修理,稍后便可以冷却自动复位。
4 结语
总之,在手扶拖拉机的具体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同类型的故障,我们应该切实加强手扶拖拉机的维护保养工作,坚决杜绝危险隐患,一旦发现故障就要及时进行排除,以便让手扶拖拉机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更大的效率来投入到生产作业使用中。
参考文献
[1] 钱录庆.手扶拖拉机“反转向”的判断、预防及控制[j].湖南农机,2006(02):151-153.
[2] 手扶拖拉机离合器轴甩油的防治[j].北京农业,2010(04):120-123.
[3] 李明诚.手扶拖拉机离合器轴甩油的防治[j].农业机械,2009(05):101-103.
[4] 刘茹馥.手扶拖拉机离合器轴甩油的防治[j].农村科技开发,2009(07):115-119.
作者简介:韦美香(1977-),女,广西柳城人,大专,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农业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