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陈光标信建言慈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剑道致陈光标的一封信
尊敬的陈光标先生:
您好!我是××××××的一名员工,我们公司一直在关注您的事迹,在得知您的种种事迹之后心中不免有很多的触动和感想,对您的首善德行和痴迷慈善的行为表示由衷的敬佩,但是也对您的慈善行为的不足表示扼腕叹息:怎么做好事也这么难?于是,在麦剑道CEO 杨鹤群先生和亚星集团营销部总经理彭继聪先生的提醒下,请允许我用这种冒昧的方式向您表达我的一些观点。
中国慈善的现状!
一是中国慈善组织相对原始、粗放。账目基本不对外公开,运作不规范,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加上监督机制的缺失,很容易引起机构内部腐败行为的发生。对慈善来说,只要发生一起,就足以挫伤人们的慈善之心,对慈善组织产生信任危机。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的公益慈善事业还处在萌芽状态,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困难,郭美美等相关事件层出不穷,许多人对公益提出了许多质疑。
二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国自古有“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等传统文化,人们随之形成了藏富意识,部分富人选择捐而不报,造成在统计层面上中国富人捐赠总量不多的现象。尽管仇富心理在当代中国社会不是社会对待富人的主流价值观,但是“为富不仁”依然是被整个社会所不齿的,许多民众以为,富者助贫是当然之举,这构成了捐赠的外在压力。
三是缺乏组织和媒体助力的慈善创新。在慈善创新过程中,首先是要有组织,才能做长久。其次媒体永远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出色的媒体,永远能通过智慧和创意,给慈善事业带来崭新的局面。就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为例,互联网产生以后,很多全新的慈善模式被创造出来。比如说,面对节能减排的全球趋势,一些国外的环保组织就在网上推出了针对个人的碳排放权交易,任何国家的公民都可以用信用卡为自己的汽车、游艇和房子购买碳排放权,而这些机构则用这些捐款进行环保公益事业。据一家澳大利亚环保组织透露,已有相当多的中国内地车主在他们网站购买碳排放权。
在这种形势下,您始终坚持播种慈善理念的火种,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队伍当中去,而事实是社会上对您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我们也为此埋汰社会对您的不公平,而我们更多的思考是如何能
帮您分担一些困扰。
慈善该怎么做?
您在给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信中宣布:在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您的话语掷地有声,您的行为让我深深叹服。您赔偿被砸坏的日系汽车,做了慈善,但是他是伤害了一群极具民族情结的仇日公民。您推行低碳环保,确总是你一个人影响几个人,没有社会制度的可行性监督和执行;您带自己的团队吃剩饭,依然是做了慈善,且不说残羹冷炙伤害了自己的身体,伤了慈善的本质文化和精神。
以一己之力唤醒他人慈善之心,您有关于慈善的理念也让我想起了伟大领袖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辉论断,他老人家的这篇文章曾激发了一代人的革命信心和斗志,但是他是也遵循了严密的科学逻辑——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尽管您也让我们看到了民间慈善事业的曙光,但是,如何燎原值得我们商榷!
星星之火,如何燎原?毛主席在对时局的估量,对革命信心和斗志的唤醒之后伴随而来的就是行动问题。毛泽东提出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之后也充分证明了人民的支持是政权的基础,那么作为慈善的星星之火,需要依靠谁去传播?这无疑也是依靠人去传播正义、善良的火种。您曾经说过用这种高调的方式去做慈善也是为了通过这种高调、这种慈善的理念来唤醒人们的灵魂与良知,并且是在互换这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因为,当您看到了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睁眼闭眼就是钱和权,忘记了什么是尊严,失去了人性时,您是非常寒心的!通过个人的亲力亲为来影响带动更多的人行动,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但是,我们认为慈善说到底还是要回归到人的问题上。
您也说过:“如今的中国慈善事业,就好像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一样,也需要大胆创新、大胆尝试,只要是为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怎么做都不为过”!但是,究竟该怎么做?那么我们怎样让人自动自发地去传播正义?我们是不是也需要总结和反思。
假若慈善从教育出发?
个人愚见:要从根本上解决一个人的问题,我认为还是提高他的文化水平,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您拥有很多财富,但是据传您的弟
弟妹妹却在当保安和洗碗工。面对质疑,您说让您的弟弟妹妹当保安和洗碗工,是因为给您的弟妹留下一大堆鱼,不如教会他们的孩子钓鱼捕鱼的本领。因为再多的鱼也有吃完的时候,而钓鱼捕鱼的本领可以让他们和孩子受益终身。所以,您没有给他们很多金钱,而是帮他们培养教育好孩子。教育能够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也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国人的慈善意识不强是阻碍慈善事业发展的绊脚石。目前中国人的心理走进了一些误区,如仇富心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心理隔膜是存在于两个社会阶层内天然的冲突。可随着社会的进步,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的仇富心态也与日俱增,更有甚者自己不做慈善反而认为富人的慈善行为目的不纯。在这样的环境下,像您这样的人不得不用冒险的个人英雄主义来唤醒沉睡的善良人性。
所以我认为,在做慈善时除了要尽力帮助能够帮助的人之外,还亟需解决国人爱心缺乏的问题,而这些都得从娃娃抓起。您带着您的孩子去做慈善,未来您的孩子在您的耳濡目染之下,也会是一个善良正义的人,而中国的许多小孩还没有被培养这样的意识。所以我认为慈善文化还是得从教育上面下手,培养孩子的感恩心、责任心,不然中国慈善事业难以为继。我们杨总也是一个关心慈善的人,对您也很尊敬和崇拜,他也尽力做慈善,但是他只做教育的慈善,他的财力肯定无法与您相比,但是慈善的行为可谓极具目标性。
明确目标也是×××杨鹤群先生倡导的慈善行为之一。他创办××××××、17年坚持不懈地从事一种工作——策划,目标就是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成为世界品牌。他认为慈善有很多种,比如一个真诚的笑容、一句安慰的话语、一次正义的行为都是慈善。但是,帮助企业成功也是一种慈善的方式:首先帮助企业设定目标、明确方向;继而通过系统的研讨来规避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进而帮助进行系统的改良和微创新,实现可持续的成长。杨鹤群先生认为,做品牌企业实际是一场马拉松,通过我们的帮助让一个企业做大做强,就是对社会做慈善。而这其中目标是根本,方向不对结果一定错得很离谱;教育是手段:没有可复制和操作性的教育与实践,任何事业也无法做大。
慈善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无论是对于受助者的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对于广大民众、学生、孩子德行教育的言传身教,教育都是最长久、最有用的工具。慈善发展,教育先行。我们认为投资教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