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二)
中国古代小说与文化背景导读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古代小说与文化背景导读阅读测试题及](https://img.taocdn.com/s3/m/b80ce19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a.png)
中国古代小说与文化背景导读阅读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国古代小说与文化背景导读阅读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本作品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A. 《西游记》B. 《红楼梦》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2. 以下哪个是曹雪芹的代表作品?A. 《西游记》B. 《红楼梦》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3.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喜欢的女孩是谁?A. 林黛玉B. 薛宝钗C. 贾元春D. 史湘云4. 古代四大名著中哪本作品以官府扫黄为主题?A. 《西游记》B. 《红楼梦》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5. 以下哪本作品描写了商鞅变法的故事?A. 《西游记》B. 《红楼梦》C. 《水浒传》D. 《商君书》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西游记》的故事情节。
2. 请列举《水浒传》中的几位主要人物以及他们的特点。
三、论述题中国古代小说与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仅仅是娱乐读物,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窗口。
首先,古代小说的创作与社会风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事件和环境都是根据当时社会现象和人情世故进行塑造的。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府就是以当时贵族富商家庭为原型创造的,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差别和宫廷生活的奢靡。
其次,古代小说还反映了当时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迁。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行为举止都受到当时社会风尚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影响。
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以当时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的猴子形象为基础,表达了人们对英雄和正义的崇拜。
古代小说的创作还受到了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影响。
比如《西游记》中的诸多仙神和妖魔,都是以道教和佛教的观念为基础创造的。
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都蕴含着对生死、轮回和修行的思考和揣摩。
综上所述,古代小说与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阅读古代小说,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小说一直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心理学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古代心理学阅读测试题及](https://img.taocdn.com/s3/m/554e5a4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3.png)
中国古代心理学阅读测试题及解析中国古代心理学阅读测试题及解析一、问题:《孟子》中的“性善论”和“性恶论”是相互矛盾的吗?请解释原因。
解析:在《孟子》中,孟子对人性的本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性善论”和“性恶论”。
虽然这两种观点在表面上似乎相互矛盾,但实际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
首先,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道德本能。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有良知和正义感,是因为他们内在地具备了一种善良的本性。
他引用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观点来说明人们在道德行为上存在一种天赋的本能。
然而,孟子同时也提出了“性恶论”。
他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这种善良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展和实现。
如果不进行教育和修养,人的本性就会被“恶”的因素所侵蚀,表现出自私、贪婪和暴力的行为。
因此,可以说孟子的“性善论”和“性恶论”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会使这种善良受到破坏。
只有通过修养和教育,才能使人们追求善良的本性,实现真正的人性。
二、问题:《诗经》中有许多描述人们内心情感的诗歌,这些诗歌对于研究古代心理学有何意义?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类内心情感的描写。
这些诗歌对于研究古代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阅读《诗经》,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
诗歌中描绘了爱情、离别、相思、哀伤、忧愁等复杂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抱负和感受。
这些情感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心理状况,也为我们研究古代心理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其次,通过《诗经》中诗歌的描写,我们可以观察到古代人们对心理状态和情感的理解和反思。
诗歌中的词句经过精心选择,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心情。
通过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对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认知和描述。
此外,通过研究《诗经》中的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念。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 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汇编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 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ba39ad9eb9d528ea81c77989.png)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规范文化是人类的()A、生存基础B、自我完善方式C、生存样式D、生存条件2、构成文化核心的是()A、结构形态B、文化模式C、文化范畴D、价值系统3、《搜神记》的作者是()A、刘义庆B、干宝C、郭宪D、张华4、明清时期小说作者的地域分布主要在()A、陕西河南一带B、河北山东一带C、江浙一带D、湖南广东一带5、中国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A、《红楼梦》B、《醒世姻缘传》C、《金瓶梅》D、《歧路灯》二、名词解释题:1、文化转型期2、思维模式三、简答题:1、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儒学价值观对古代小说有何影响?3、《儒林外史》是如何对文化进行反思与整合的?参考答案:1、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A、儒学为主、佛道为辅的结构特征;B、重视现实人生和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念;C、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思维模式。
2、儒学价值观主要表现为肯定人生、重视人伦、推崇道德等几个方面,受其影响,中国古代小说体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重视人物形象伦理道德性格的刻画、强调小说伦理教化的功能。
3、紧紧抓住了中国古代文化政治型文化与道德型文化的本质特征,但不想从根本上否定这一特征,而是试图恢复两者的统一。
因此批评了八股取士制度,刻画了轻视功名富贵的高士,提出了“礼乐兵农”的政治理想。
四、论述题:1、唐传奇与六朝志怪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试析宋江悲剧性格的文化原因。
参考答案:1、与六朝志怪相比,唐传奇在以下方面都发生了明显转变:A、借佛道中人表现人生现实,如《温京兆》,B、人与神怪交往,目的在于写人世,如《任氏传》,C、从不可理喻的神仙变为游侠,如《虬髯客传》,D、运用佛道观念写人生的感悟,如《枕中记》,E、将佛道观念化为艺术想象的手段,《离魂记》,F、直接叙写人世,较少佛道观念,如《李娃传》。
【名师讲题】陈才训《中国古典小说悬念设置方式及其心理效应》阅读训练及答案
![【名师讲题】陈才训《中国古典小说悬念设置方式及其心理效应》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d870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9.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材料一:所谓“闲笔”,就是用点缀穿插的手段,打破描写的单一性,使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气氛互相交织,从而增加生活情景的空间感和真实感。
其多是主要情节以外的“非情节”因素,去掉它们几乎不影响情节的完整性。
但是,增加这些富于多重审美功能的“闲笔”,却会使小说增色不少。
“闲笔”具有延宕故事情节,延长读者审美感受时值的审美功效。
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认知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值。
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所以必须设法延长。
而“闲笔”因丰富了情节含量,改变了叙事节奏,增强了悬念,产生了陌生化效果,从而使审美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值,所以才增强了小说的吸引力。
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宋江、戴宗即将问斩,情况万分危急,“此时只须云:只等午时三刻,便要开刀,一句便过耳”。
可作者偏偏写了一大段“闲文”,以延宕情节。
先写早晨派人打扫法场,接着又写各将宋江、戴宗以胶水刷头发,然后六七十个狱卒一齐推拥出来,次又写押到十字路口,用枪棒团团围住。
总之,这段“闲文”是细之又细,不厌其烦,其作用就在于使急事缓出,以“闲闲之笔”来丰富情节,调动读者的审美期待心理,增加悬念。
“闲笔”还能调节叙述节奏,“舒气杀势”,从而使情节摇曳多姿,富于情趣。
这在历史演义小说中表现得最为典型。
因历史演义小说一般采用编年体叙事,容易使叙事因平铺直叙而流于呆板单调,从而使读者产生审美疲劳。
而小说家克服这一弊端的法宝就是巧妙地穿插“闲笔”,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如第四十八回写曹操横槊赋诗,当时“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时已醉酒的曹操,横槊船头,对景而歌,战争的壮美与“闲笔”的优美和谐地交织在一起,让人丝毫感觉不到肃杀的战争气氛。
可见,“闲笔”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趣的描写。
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指出《水浒传》“有弄引法,谓有一大段文字,不好突然便起,且先作一段小文字在前引之。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系统测试题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系统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162ae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2.png)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系统测试题一、单选题(44分)1、被鲁迅誉为“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的是()。
A、李商隐的爱情诗B、晚唐五代词C唐传查D、晚唐讽刺小品文2、《封神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
A 甄传B、许仲琳C、能大木D、冯梦龙3、现存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中成就最高的是()A《世说新语》B、《语林》C、《笑林》D、《西京杂记》4、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的是()。
A 地理B、寺庙C、怪异D、轶事5、下列作品中采用寓言形式的是()。
A《宋清传》B、《毛颖传》C、《柳毅传》D、《南柯太守传》6、《三国演义》最为流行的本子是()。
A、《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B、《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C、《签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D、《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7、确定冯梦龙作为文学史上大家地位的,是他编纂整理了拟话本小说()A《石点头》B、"三言C."二拍"D、《西湖二集》8、描写文人自身生活,借此反思整个封建文化的价值体系,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是()。
A《聊盖志异》B、《官场现形记》C.《儒林外史》D、《红楼梦》9、志怪小说集《幽明录》的作者是()A 刘义庆B王嘉C吴均D,张华10、《金瓶梅词话》本是() A 万历刻本B、崇祯刻本C、张竹坡评本D、说散本11、目前《红楼梦》的通行版本是()。
A、脂评甲戌本B、脂评庚辰本C、程甲本D、程乙本12、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中《金瓶梅》属于()A历史演义小说B、世情小说C、英雄传奇小说D、神魔小说13、《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A 历史演义小说B_公案小说C、讽刺小说D、英雄传奇小说14、凌蒙初影响最大的拟话本小说是()A"二拍B、《醉醒石》C."三言"D、《欢喜冤家》15、被胡应麟评价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的是A、《霍小玉传B、《莺莺传》C、《李娃传》D、《柳毅传》16、中国古代文学的压卷之作是()。
精选最新传统文化模拟考试498题(含参考答案)
![精选最新传统文化模拟考试498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345cd771fe910ef12df8b7.png)
2020年传统文化考试题库498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百家争鸣中,(B)的思想对于艺术精神的培养有特别积极的影响。
A.孔子B.庄子C.孟子D.老子2.在先秦诸子中,曾与儒家一起并称为显学的是(B)。
A.法家B.墨家C.道家D.兵家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C.表演者巧舌如簧4.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A. 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C.桀骜不驯D.奸诈多疑5.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B)。
A.雅乐B.燕乐C.清商乐D.蜀乐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7.把中国古代各门艺术加以综合并使之精致化的艺术形式是(B)。
A.音乐B.戏曲C.雕塑D.绘画A.《春莺啭》B.《凌波舞》C.《胡旋舞》D.《霓裳羽衣舞》9.我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A)。
①古琴②珠算③京剧④针灸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0.成语“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乐声动听,久久萦绕,其出自(D)。
A.《论语》B.《老子》C.《诗经》D.《列子》11.在古代,人们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A.金B.革C.丝D.竹12.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D)。
A.儒法二家思想的分离B.儒家的法家化C.法家的儒家化D.伦理的法制化13.“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段话反映了(C)。
A.孟子的“仁政”学说B.墨子的“兼爱”思想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D.庄子的“齐物”观点A.德B.仁C.道D.势15.中国古代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子弟”的称号出自(C)朝代。
A.宋朝B.元朝C.唐朝D.汉朝16.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7.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清朝的?(B)A.纪晓岚B.冯梦龙C.曹雪芹D.吴敬梓18.墨子“三表法”中的三个条件是(C)。
359#——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
![359#——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be7b2d87c24028915fc356.png)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规范文化是人类的( C )A、生存基础B、自我完善方式C、生存样式D、生存条件2、构成文化核心的是( D )A、结构形态B、文化模式C、文化范畴D、价值系统3、《搜神记》的作者是( B )A、刘义庆B、干宝C、郭宪D、张华4、明清时期小说作者的地域分布主要在( C )A、陕西河南一带B、河北山东一带C、江浙一带D、湖南广东一带5、中国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C )A、《红楼梦》B、《醒世姻缘传》C、《金瓶梅》D、《歧路灯》二、名词解释题:1、文化转型期2、思维模式1.相对于文化稳定期,文化转型期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①文化多元化;②文化共存;③文化竞争.文化转型的强烈内需可以繁荣翻译事业,翻译活动的发展则会加速文化转型的进程.文化转型期的翻译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受到译语文化的内部需求和既定规范的制约,它能够极大程度地丰富译语语言,开启民智,并对译语文化产生革命性的影响.2. 思维形式,思维借以实现的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是不同的思维形式。
具有不同结构的判断形式、推理形式、证明形式也是不同的思维形式。
三、简答题:1、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儒学价值观对古代小说有何影响?3、《儒林外史》是如何对文化进行反思与整合的?参考答案:1、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A、儒学为主、佛道为辅的结构特征;B、重视现实人生和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念;C、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思维模式。
2、儒学价值观主要表现为肯定人生、重视人伦、推崇道德等几个方面,受其影响,中国古代小说体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重视人物形象伦理道德性格的刻画、强调小说伦理教化的功能。
3、紧紧抓住了中国古代文化政治型文化与道德型文化的本质特征,但不想从根本上否定这一特征,而是试图恢复两者的统一。
因此批评了八股取士制度,刻画了轻视功名富贵的高士,提出了“礼乐兵农”的政治理想。
2022年陕西高考语文古典小说分析及答案
![2022年陕西高考语文古典小说分析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af006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8.png)
2022年陕西高考语文古典小说分析及答案古典小说作为中国文学的精华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在陕西省2022年的高考语文考试中,古典小说是必考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陕西高考2022年语文考试中可能涉及的古典小说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常见问题的答案。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它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悲剧,同时也融入了对封建官僚社会的批判。
在高考中,对于《红楼梦》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物分析:详细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轨迹以及他们在小说中所代表的意义。
2. 情感描写:分析小说中的爱情描写,包括贾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宝玉与宝钗之间的婚姻关系等。
同时,也可以探讨作者通过这些情感描写所传递的价值观和思想。
3. 社会现实:分析小说中反映的封建官僚社会的黑暗面,如荣府的衰败、封建礼教的束缚等。
可以结合具体的片段进行分析,揭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思考。
二、《西游记》《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叙述方式而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在高考中,对于《西游记》的分析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主题思想:通过分析《西游记》中的主要事件和角色,探讨小说所传递的主题思想,如人生的意义、修行的道路等。
2. 幽默风格:分析小说中的幽默描写和笑料,如悟空的顽皮和猪八戒的贪吃等,可以通过具体例子来阐述小说中幽默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3. 人物形象: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和形象塑造手法,如悟空的聪明才智、唐僧的正直善良等。
三、《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激烈的战斗场面而备受瞩目。
在高考中,对于《水浒传》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人物形象:分析宋江、林冲、晁盖等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包括他们的性格、命运以及他们在整个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
2. 武侠风格:分析小说中的武侠描写和战斗场面,如宋江带领好汉们的山寨抗金、火并梁山等,可以从战斗的策略和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模拟试卷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模拟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c4d42ff12d2af90242e659.png)
6、盛唐时的张萱一生在长安洛阳等地绘制了300多堵壁画,后世宗教壁画多以他为楷模。(×)
7、中国古代的园林是由人造的建筑物、山水、花木、匾联、文物等要素综合构成的综合艺术品。(√)
8、中国音乐按其功能可分为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民间音乐四大类。(√)
5、周代起规定嫁娶时须行“六礼”,以下属于“六礼”的有()。
A、纳采B、问名C、冠礼D、请期
1、以下关于“物质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产品创造活动及其产品总和,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B、具有可感性,是有形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是文化创造的基础和表现。
C、从文化结构层次看,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表层。
3、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城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4、粤菜
即广东菜。主要由广州、潮州、东江三种地方菜构成。广东地处亚热带沿海,四季常青。菜蔬及鸟兽虫鱼资源丰富,因此粤菜以用料广博而杂著称,擅长烹制鱼虾及狸、猴、猫等野味,蛇菜尤其著名。烹调手法多样,除其它菜系常用的炒、炸、煎、烩、蒸、炖以外,还有独特的焗、软炒、软炸等。菜品口味以清淡为特色,于清中求鲜、淡中求美,注重生脆、爽口。其名菜有豹狸烩三蛇(俗名龙虎斗)、烤乳猪、潮州冻肉、东江盐焗鸡、鼎湖上素等。
A、《归园田居》B、《岳阳楼记》C、《醉翁亭记》D、《石钟山记》
2021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二)(有答案)
![2021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二)(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814cfb52ea551811a68791.png)
2021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二)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书法与国学有诸多联系,但不能直接画等号。
书法是艺术,国学是学问。
把书法当成国学,与把传统文化当成国学如出一辙。
书法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有用国学方法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才是国学。
那么研究书法的学问是不是就是国学了?不全是。
举个例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研究的传统书学,可称得上国学。
古代书论文献大多是文学性描述,多运用比喻、夸张和想象等文学手法,且行文简略,如孙过庭《书谱》中有一句经典概括“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意思是取法古人,不能背离时代条件,同时又不能随大流,过于迎合今人。
写不出自己,看不到古人,是书法大忌。
孙过庭以简短八个字,把古今书学的道理说通了。
而这用短短几个字就能说透的问题,今人千言万语也未必能达其真谛。
所以,凡遇古书论,都需用文献学方法,对所涉字词进行训诂学研究,这些自然属国学范畴。
按照国学大师梁启超的划分,国学研究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智识的学问,一类是关于人生的学问。
前者侧重于认识,后者侧重于实践体悟。
书学也是如此。
书学是关于智识方面的学问。
书法的基础是汉字,研究书法必须研究汉字本体,故此,书学的基础是字学,也即小学,小学又融于国学之中。
所以,国学中的字学或小学,对书学研究有直接作用和影响。
辑校和注疏是国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传统书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阅读和运用古代书论文献时,必须对其中的字词进行训诂或校注,否则易发生误读。
譬如现在我们时常用”天真烂漫“一词形容书法作品至高的美学境界,但从包世臣《艺舟双楫》中对“烂漫”一词的注解可知,“烂漫”的本意是花开十分,已渐有凋疏之意,用在书法上,则是指笔法粗疏导致的墨法凋疏,字法散乱。
书学还是有关人生体悟的学问。
它不但需要对古代书论进行研究,更需要亲自实践。
美感体验,或者说有关书法美的积淀,是在长期的笔法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艺术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艺术阅读测试题及](https://img.taocdn.com/s3/m/332191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5.png)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艺术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艺术阅读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一:阅读以下古代文学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
请阅读以下片段:“甄士隐之败,因梦幻而生出悲欢离合之感;而宝玉之受命于恶仙而来,亦有借花献佛之意。
因此,自古以来,善恶离合、美丑生生不已,哲人说的好:‘恶佞死而陵君子;低谷生而登高山。
’又好则受其子孙昌荣之美,令人慈母怜子爱之。
故世上绝大多数不中用之人,或有显赫之后,竟被产儿出身:或培留天下俗人、流芳百世,只以祖荫之美自称。
岂知成败在天,吉凶由人,运蹇时乖,谁能无受命运之苦哉?此中自有好事者,那堪摧破金紫扁舟。
尽归沙豁漠烟中。
”问题1:这段文字是哪部文学作品的片段?答案1:这段文字是《红楼梦》的片段。
问题2:该片段通过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主题?答案2:该片段通过对善恶、美丑、成败等现象的描绘,展示了人生的离合悲欢和命运的起伏,从而表达主题。
测试题二:阅读以下传统艺术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的“国粹”。
请观看以下京剧表演视频片段描述:《白蛇传》是一部京剧剧目,该片段描绘了白娘子与许仙初次相遇的情节。
白娘子扮演者通过精湛的唱腔和舞蹈,表达了她对许仙的爱慕之情,同时展现了她的娇媚与美丽。
许仙扮演者则通过儒雅的动作和声腔,传递了他对白娘子的好奇和心动之情。
整个表演充满了浓郁的戏剧张力和情感表达,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女之间的美好爱情,又展现了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问题1:这段表演来自哪部京剧剧目?答案1:这段表演来自《白蛇传》。
问题2:该片段通过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情节和人物形象?答案2:该片段通过唱腔、舞蹈和动作等艺术手法,展现了白娘子和许仙的情感和人物形象。
总结: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和观看传统艺术表演,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古代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触动人心;传统艺术表演则通过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将故事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中国古典小说鉴赏》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典小说鉴赏》章节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893db1647d27284b73519e.png)
《中国古典小说鉴赏》章节测试题及答案1.11.【单选题】“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谁的观点?( )DA、梁启超B、胡适C、鲁迅D、王国维2.【单选题】“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
” 请问是谁的观点?CA、梁启超B、胡适C、鲁迅D、王国维3【多选题】《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中包括( )。
ABDA、阴阳家B、名家C、兵家D、纵横家4【判断题】1904年林传甲编中国文学史,对古典小说完全排斥。
( )√5【判断题】胡适认为所谓《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乌有先生亡是公”,即假托的名字。
( )X1.21.【单选题】以下哪一部不属于唐代传奇?( )BA、《长恨歌传》B、《错斩崔宁》C、《虬髯客传》D、《聂隐娘传》2.【单选题】以下小说中题材类型不同的一部是( )CA、干宝《搜神记》B、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C、《世说新语》D、《聊斋志异》3【多选题】以下属于爱情主题的唐传奇有( )。
BCDA、《枕中记》B、《莺莺传》C、《李娃传》D、《霍小玉传》4【判断题】凌濛初编撰了“三言”、冯梦龙编撰了“二拍”等小说集,开创了全新的文人拟话本小说。
( )X1.31.【单选题】“中国文学史上何尝没有代表时代的文学?但我们不应向那‘古文传统史’里去寻,应该向那旁行斜出的‘不肖’文学里去学。
因为不肖古人,所以能代表当世。
”请问这是谁的观点?( )BA、梁启超B、胡适C、鲁迅D、王国维2.【单选题】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评价“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说的是哪一部小说?( )DA、《阅微草堂笔记》B、《聊斋志异》C、《搜神记》D、《西游记》1.41.【单选题】“《三国演义》不是一个人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义家的共同作品。
”请问这是谁的观点?BA、梁启超B、胡适C、鲁迅D、王国维2【判断题】鲁迅认为,施耐庵疑是一个“托名”,否定了“施耐庵”其人的存在。
( )√2.11.【单选题】“哀婦人而為之代言”的是哪位?AA、周作人B、周树人C、胡适D、梁启超2.【单选题】《水浒传》中别名“母大虫”是谁?AA、顾大嫂B、孙二娘C、扈三娘D、金翠莲3.【单选题】以下哪位女性与其它女性角色不属于同一类?DA、潘金莲B、潘巧云C、阎婆惜D、李师师4.【单选题】“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
00321《中国文化概论》模拟测试题(二)
![00321《中国文化概论》模拟测试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1a38df2955270722192ef779.png)
00321《中国文化概论》模拟测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形成的时期是()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基础是()A.手工业经济B.农耕自然经济C.市商贸易D.佃农经济3.“汉语共同语”在明清时期被称为()A.官话B.国语C.通语D.雅语4.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的人群,如鲜卑、契丹、金人、满族,都起源于()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太行山D.长白山5.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诏令出自()A.秦始皇B.周文王C.商纣王D.汉高祖6.夏朝的文化崇尚()A.文B.武C.忠D.义7.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根基是()A.诸子文学B.屈原文学C.汉乐府诗歌D.《诗经》8.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整体思维模式的是()A.“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C.“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D.“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9.中国古典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是()A.周朝B.秦朝C.唐朝D.元朝10.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佛家思想D.宋明理学11.中国的农耕知识有自己的“书库”,即历代方志。
它兴起于()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12.在中国传袭达两千年之久,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政治文化传统是()A.分封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13.中国古代文明国家最早兴起的地域是()A.长江中下游B.黄河中下游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1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A.《汤刑》B.《九刑》C.《吕刑》D.《法经》15.中国古代药学又称为()A.“汉方”之学B.“本草”之学C.“四诊”之学D.“调理”之学16.古代,巫祝将其垄断的天文知识用于前兆迷信上,进而发展成为()A.鸟占B.竹卜C.星占D.梦占17.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A.坐北朝南B.一门一殿C.围合布局D.左右对称18.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A.郑国的礼乐文明B.齐国的礼乐文明C.晋国的礼乐文明D.鲁国的礼乐文明19.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一次同余式组解法,西方人也称之为()A.“中国几何原理”B.“中国勾股定理”C.“中国剩余定理”D.“中国出入相补原理”20.人类文化是()A.上帝所赐B.后天获得的C.先天与后天相结合的D.后天为主、先天为辅的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1.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范畴包括大农业概念,即()B.牧业A.农业D.渔业C.林业E.手工业22.中国传统戏曲中,角色划分为四大基本行,即()A.生B.旦C.净D.丑E.花23.以下文献记载,反映“家天下”政权模式的有()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C.“求忠臣于孝子之门”D.“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E.“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24.宋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莫过于()等的西传。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ed530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6.png)
一、简答题(4* 15’)<大条+自己>1、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结构特征——儒学为主,佛、道为辅一,历史考察*先秦诸子时代:道教尚未产生;佛教还未传入;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诸子百家之一,战国时期与墨学并称显学。
儒学在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因为不曾迎合政治需要,所以未占主导地位,还不是主流学说,但是作为一种学说已经提出,并且引起了充分的重视。
孔子维护周礼,主张“变天下无道为有道”。
(到了秦朝,法家学说一统天下,统治者焚书坑儒,儒学受到沉重打击。
)*两汉时期:汉高祖夺取政权时反对儒学,但统一后认识到儒学的重要作用,又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仍未推广。
→文帝、惠帝、景帝用黄老学说,儒家制度尚未出台。
→汉武帝从意识形态方面确立儒学的地位,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在政治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从汉武帝~清末,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佛道是支流,三股汇成华夏思想的独特特形态。
)→东汉党锢之祸,佛教传入,道教产生,思想自由,儒家的主流地位受到某种程度的冲击,不那么明显。
*魏晋南北朝:道家为主、兼容儒、佛的玄学盛行,佛、道渗入儒家思想。
这个时期儒学受到冲击,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主导地位。
*隋唐时期:佛学昌盛,道学受宠,三教并尊,是互补的结构特征。
中唐之后韩愈力排佛老,但阻挡不了其发展繁荣;儒学在政执法度上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唐代三家思想均得到充分的发展。
*两宋之后(元明清):儒家学说改造传统以适应时代变化,新的儒学产生。
①宋代理学(道学)——开始阶段在宋仁宗庆历年间,伴随政治革新此思想革新问世。
代表人物是周敦颐,“掾佛、道入儒”,将《周易》《中庸》与佛道融合,讨论了一系列重要范畴,上升到哲学层次。
→奠基阶段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代表人物是张载和二程。
两派围绕“理”和“气”这两个理学重要范畴谁是哲学最高本体展开论述,充分体现了本体论和伦理学的统一,为后来理学家追求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所以然和所当然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小说与民族文化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古代小说与民族文化阅读测试题及](https://img.taocdn.com/s3/m/f1ba695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a.png)
中国古代小说与民族文化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与民族文化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部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西游记》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答案:B.《红楼梦》2.以下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特征?A.注重描述历史事件B.以虚构情节为主C.以纪实报道为主D.只以散文方式呈现答案:B.以虚构情节为主3.古代小说《水浒传》中,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最初是因为:A.对抗外族侵略B.反抗压迫和不公C.追求个人权力和地位D.寻找名利答案:B.反抗压迫和不公4.古代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是:A.曹雪芹B.施耐庵C.罗贯中D.吴承恩答案:A.曹雪芹5.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流派?A.武侠小说B.浪漫小说C.言情小说D.军事小说答案:B.浪漫小说二、判断题1.古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神通广大的本领,能变出七十二般变化。
答案:正确2.《水浒传》中有108位梁山英雄,他们都有过人之处。
答案:正确3.古代小说《红楼梦》是以清代宫廷生活为背景的小说。
答案:正确4.古代小说注重塑造人物形象,并通过人物的言行展示社会现象和人性特点。
答案:正确5.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方式只限于口头相传,没有文字记录。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一下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核心主题。
答案:《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取经为主线,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组成的西游团队历经各种艰难险阻,最终成功取得真经的故事。
作品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塑造了孙悟空聪明机智、猪八戒贪吃懒惰、沙僧忠厚老实等形象,以及他们与各种妖魔鬼怪斗智斗勇的情节。
主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修持的艰辛与打破妖魔的恶势力的主题。
2.古代小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怎样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答案: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男主角,林黛玉是其表妹。
贾宝玉的性格热情开朗,聪明敏感,而林黛玉则是一个富有才情,却性格多愁善感的女子。
古典文学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古典文学面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b328d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8.png)
古典文学面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答案:孟浩然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答案:杜甫二、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A.《红楼梦》B.《西游记》C.《聊斋志异》D.《三国演义》答案:C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作者与下列哪位诗人是同一朝代的?A. 李白B. 王维C. 辛弃疾D. 李清照答案:A3.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哪位词人的作品?A. 李煜B. 柳永C. 秦观D. 李清照答案:C三、简答题1. 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他性格纯真、多情而又叛逆,对封建礼教有着强烈的反感,追求自由和真爱。
2. 描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
答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他机智勇敢、变化多端,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和反抗压迫的意识,是正义和智慧的化身。
四、论述题1. 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宋江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以忠义著称,为人仗义,具有领袖气质。
在小说中,他起到了团结梁山好汉、领导起义军反抗腐败官僚的作用,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
2.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慧及其对三国鼎立格局的影响。
答案: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著称。
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提出著名的“隆中对”战略,对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的智谋和忠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59#——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
![359#——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5b7623f7ec4afe05a1df0a.png)
A3一、单选题1.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的是(D)。
A.地理B.寺庙C.怪异D.轶事2.关于《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不正确的是(C)。
A.早在南朝刘宋时期,裴松之为陈寿的《三国志》作注,引入了许多传说故事B.隋代文艺表演中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马越檀溪等“三国”节目C.唐代民间说话伎艺中有“说三国”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D.金元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3.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D)。
A.《赵氏孤儿》B.《张生煮海》C.《墙头马上》D.《柳毅传书》4.最能代表金圣叹小说理论的论著是(C)。
A.关于《庄子》的评点B.关于《西厢记》的评点C.关于《水浒传》的评点D.关于《三国演义》的评点5.受《三国演义》影响,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是(C)。
A.《英烈传》B.《西汉通俗演义》C.《列国志传》D.《开辟演义》6.被胡应麟评价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的是(A)。
A.《霍小玉传》B.《莺莺传》C.《李娃传》D.《柳毅传》7.被胡适称为‚“一部最丰富最详细的文化史料”的清初家庭生活小说是(D)。
A.《歧路灯》B.《林兰香》C.《平山冷燕》D.《醒世姻缘传》8.代表明清两代小说理论最高成就的是(A)。
A.金圣叹B.李卓吾C.冯梦龙D.胡应麟9.拟话本小说出现在(A)。
A.元末明初B.明中叶C.明末D.明嘉靖年间10.志怪小说集《幽明录》的作者是(A)。
A.刘义庆B.王嘉C.吴均D.张华11.在小说发展方面,《施公案》体现的是(B)。
A.公案小说与艳情小说的合流B.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的合流C.公案小说与英雄传奇的合流D.公案小说与历史演义的合流二、多选题1.下列传奇小说中以侠客为题材的作品是(BD)。
A.《柳毅传》B.《谢小娥传》C.《裴航》D.《聂隐娘》2.《搜神记》对后代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作品中对其有直接承接关系的是()。
A.《霍小玉传》B.《南柯太守传》C.《窦娥冤》D.《西厢记》3.小说《水浒传》中人物从类型化走向性格化的重要特征包括(ABCD)。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 A_2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 A_2](https://img.taocdn.com/s3/m/9fab48340029bd64793e2c0a.png)
- 1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凌蒙初影响最大的拟话本小说是()。
A.“二拍” B.《醉醒石》C.“三言”D.《欢喜冤家》2.《封神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
A.甄传 B.许仲琳C.熊大木D.冯梦龙3.代表明清两代小说理论最高成就的是()。
A.金圣叹 B.李卓吾C.冯梦龙D.胡应麟4.确定冯梦龙作为文学史上大家地位的,是他编纂整理了拟话本小说()。
A.《石点头》B.“三言”C.“二拍”D.《西湖二集》5.《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
A.历史演义小说B.公案小说C.讽刺小说D.英雄传奇小说6.《金瓶梅词话》本是()。
A.万历刻本B.崇祯刻本C.张竹坡评本D.说散本7.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A.玩世主义说B.游戏说C.诛奸尚贤说D.滑稽说8.下列作品中采用寓言形式的是()。
A.《宋清传》B.《毛颖传》C.《柳毅传》D.《南柯太守传》9.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中《金瓶梅》属于()。
A.历史演义小说 B.世情小说 C.英雄传奇小说D.神魔小说10.章回小说的起源是()。
A.“小说” B.“说经”C.“讲史”D.“说铁骑儿”11.被鲁迅誉为“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的是()。
A.李商隐的爱情诗 B.晚唐五代词 C.唐传奇D.晚唐讽刺小品文二、多选题)1.《聊斋志异》中由鬼幻化为人的作品是()。
A.《聂小倩》 B.《连琐》C.《青凤》D.《红玉》2.关于《醒世姻缘传》中前世今生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计氏-薛素姐 B.仙狐-童寄姐 C.珍哥-珍珠D.晁源-狄希陈3.小说《水浒传》中人物从类型化走向性格化的重要特征包括()。
A.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 B.惊奇与逼真的结合C.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D.稳定与变化的结合4.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征有()。
A.情节连贯,故事完整B.矛盾复杂,结构交错C.形式上韵、散结合D.叙述时注意听、讲关系与讲说痕迹5.下列《红楼梦》中的人物组合中,人物性格具有对比关系的有()。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打印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1e75c9ad0029bd64783e2cb3.png)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一、《李娃传》的思想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第一章第三节,第36—40页。
二、分析《水浒传·李逵负荆》中的李逵形象。
参考答案: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第四章第二节,第178页。
三、请你谈谈对《水浒传》主题思想的认识。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有三种说法:一是农民起义说,二是市民说,三是忠奸斗争说。
这三个观点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水浒传》是反映农民起义的,它所刻画的宋江起义有历史事实为依据,作者把这一历史上并不出色的农民起义写得波澜壮阔,高潮迭起,使它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家喻户晓的农民起义。
《水浒传》塑造了一些农民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最后梁山英雄受招安,被利用去征方腊,遭到残酷镇压的命运,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和失败的悲剧。
《水浒传》的确是一曲农民革命的颂歌。
水浒故事长期在城市流传,市民群众和艺人是水浒故事的主要创作者,他们并不熟悉农村生活,也并不真正了解农民,他们是用市井细民的眼光来观察农民起义的。
因此,在他们的渲染与修饰下,梁山义军虽然还保留着某些农民起义的特点,但它实际上是被市民观点改造过的一次农民起义,小说中更多的是对市民生活的描写,也多少反映了市民的心声。
《水浒传》描写的不是广大农村而是市井社会,不见田野庄稼,不见农业耕作,而只有酒楼妓院,瓦舍勾栏;不见地主恶霸的地租剥削和高利盘剥,而是衙吏猖獗,地痞流氓横行。
《水浒传》里的官逼民反,官是封建官僚,民是市井细民。
另外,书中宣扬的是以侠义为核心的市民道德观。
表现为见义勇为、扶困济危、刚强义烈、恩怨分明、受恩必报的道德原则。
所以《水浒传》是为市井细民写心的英雄颂歌。
水浒故事既有农民革命思想的闪光,又有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最后加工者把它们联缀成长篇巨制时,又用忠奸斗争的思想对它进行了加工改造。
因而《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呈现了多元融合的趋势。
山东省2023届高考考前模拟(二)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2023届高考考前模拟(二)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dc8a7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5.png)
山东省2023届高考考前模拟(二)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所谓“世界文学”,其实是关于你我究竟应该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
也就是说,读者在刚接触世界文学时不要把自己束缚在某个书单上,强迫自己“非要看完”某些作品,而应尽可能地让自己沉浸在感兴趣的作品中。
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能够引起自己阅读兴趣的下一部作品已了然于心。
这样一来,你的阅读视野开始真正面向世界。
第一,多读古典文学作品。
古典文学作品,经历了时间考验,不仅流传至今,而且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中很多作品具有突出的现代性,能够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
第二,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作品,多具有多层次和多义性,应该用多种方法阅读。
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具有某种多义性。
《罪与罚》讲述的是一个叫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年轻人杀害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的故事,如果读者把重点放在犯罪和刑侦的情节中,就可以把它当作一部犯罪小说来阅读;如果将重点放在作品的其他方面,这个作品就既可以是“都市小说”,又可以是“社会风俗小说”,还可以看作是“心理小说”或“宗教小说”,甚至是一部“思想小说”。
其实,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非常善于表现多层次的复杂内容。
第三,不同的年龄要读不同的书,但必须从小读书,古典文学作品更要反复研读。
年龄不同,对作品的解读就会不同,因此读书要选择适合其年龄的书籍。
古典作品需要反复研读。
因为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有一个显著特征——常读常新,当你尝试再次阅读时,就会发现它不同的一面和别样的精彩。
所以,对于这些作品不要以为读一遍就看懂了,就束之高阁。
(摘编自沼野充义《东大教授世界文学讲义》)材料二:中国古代文人关于阅读方法的讨论由来已久。
“好读书,不求甚解”被后人视为陶渊明关于读书方法的主张,也多用来解释泛读。
“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与扬雄“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诸葛亮“观其大略”一脉相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二)四、简答题:1、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一、儒学为主、佛道为辅的结构特征。
儒学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有着其自身发生,发展、变化、盛衰的过程。
儒家学派为孔子所创立。
道家、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是儒学文化的重要补充,不可能取代儒学文化的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儒学文化也只有儒学文化才能适应中国自汉至清封建社会的客观需要;二、重视现实人生和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事物和现象在思想、感情、信念、观念上的取向准则,是儒学最具稳定性的本质属性之一;三、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思维模式。
天的意志与人的愿望没有冲突与矛盾,人按照天的旨意出身行事就可成为“德配天地”的君子。
2、儒学价值观对古代小说有何影响?答:儒学自汉至清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价值观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儒学所重视的伦理教化和个人道德修养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古代小说的创作,受到这一价值观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体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重视人物形象伦理道德性格的刻画,强调小说伦理教化的功能。
以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依照儒家的价值观而区分为忠效与奸佞、君子与小人、贞节与淫荡、信义与狡诈。
儒家的价值观始终是古代小说中人物良莠的重要评判标准。
3、《儒林外史》是如何对文化进行反思与整合的?答:《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清醒文化意识的古代小说。
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对绵延几千年的文化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根据自身的感受和时代思潮的要求,对这一文化体系又给予了重新整理组合。
这种反思与整合紧紧抓住了政治型文化与道德型文化的本质特征,但是并不想从根本上否定这一特征,而是试图恢复真正意义是的政治型文化与道德型文化;并且使二者能够由分裂状态恢复到本来的统一状态。
4、简要说明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答: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
文学创作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而且是一种依赖于个人的极富个性的精神活动。
在人类的精神活动过程中,文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的许多属性并非由先天的人性造成的,而是由外部文化刺激所引起的。
文化还是无意识行为的决定因素。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离不开思维、感觉等心理过程,作者想什么,为什么想,这又是文化所决定的。
当然,作家并非总是以纯粹被动的方式受着文化的制约,他也反作用于文化。
但是,作家的能动作用总要与文化发生种种关联。
5、《柳毅传》是如何体现士子阶层理想人格的?答:《柳毅传》刻画了以一位重义轻身、救人危难、其诺必信、其言必果的士子形象。
柳毅虽功名未达,却豪情满怀,听到龙女一番诉说后,他慷慨陈词:“吾义夫也。
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
是何可否之谓乎!”龙女救出之后,钱塘君向柳毅议婚,并以威势相逼,柳毅不为强暴所屈,大义凛然地驳斥了钱塘君:“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义,尽五常之志性,负百行之微旨,虽人世贤杰,有不如者,况江河灵类乎?”“敢以不伏之心,胜王不道之气。
惟王筹之!”这番话终于折服了钱塘君。
他为龙女送信毫无私心,完全出于道义,不做“杀其婿而纳其妻”的勾当,不做违背自己操贞志尚之事,不希图高官厚禄,是一位正直勇敢的士子。
柳毅体现了唐士子阶层的理想人格和价值观念。
6、《聊斋志异》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幻化方式?答:幻化是《聊斋志异》最突出、最典型的艺术表达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有两种途径:(一)非人(花妖狐魅,神仙灵祗等等)幻化为人;(二)人幻化为非人(飞禽走兽、昆虫鬼魂等等)。
随着人与非人的幻化,人间、冥界、梦境、异域等环境也发生着跳跃转换,扑朔迷离,千奇百怪。
然而,无论如何变化,无论何种环境,总是人世社会的投影,总体现着一种热爱人生、留恋人生、寄希望于人生的思想特征。
通过这种方式肯定着人的价值,强调着“人为万物之灵”,从而呈现出人道主义的品格。
7、什么是文化发展中的认同和离异?答: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相似,文化发展总是通过认同和离异作用进行。
“认同”是指与已有的主流文化相一致,并在一定范围内向纵深发展,对已成模式进一步开掘;同时还要对异己力量进行排斥和压抑,以使主流文化得以巩固和凝聚。
“离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主流文化采取否定和怀疑的态度,打乱既成规范和界限,使被排斥的异己力量得以兼容,把被压抑的能量释放出来。
8、儒家学说如何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答:儒家在伦理教化原则的问题上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结构体系。
“仁”是“礼”的中心,是礼所依赖产生的价值目标;“礼”是“仁”的具体体现,是仁产生出来的各种条目。
没有“仁”,“礼”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没有“礼”,“仁”就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仁”的统帅下,儒学提出了忠、孝、节、义等规范,提出了温、良、恭、俭、让等要求,作为对人们实行伦理教化的准则。
)9、造成宋江悲剧性格的文化原因是什么?答:宋江悲剧性格是两种社会文化教化(初级社会教化和再社会教化)冲突造成的。
《水浒传》如实地叙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对宋江的教化过程及引起了他的人格分裂,特别突出了初级社会教化的深刻影响,从而成功地刻画了宋江这一典型形象,使宋江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为感人的悲剧角色之一。
五、论述题:1、唐传奇与六朝志怪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一,定义的区别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六朝志怪是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的小说,作品中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二内容的区别。
唐传奇多取自现实生活,涉及爱情政治豪侠梦幻神仙诸多方面,以爱情小说成就最突出。
陈玄佑的《离魂记》是传奇步入兴盛期的标志性作品。
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完全摆脱了神怪之事,全力表现人世间的男女之情。
志怪小说内容可以分三类,一是地理博物,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二是鬼怪神异,如曹丕的《列异传》,三是佛法灵异,如王琰的《冥祥记》三写作方法不同。
唐传奇对各体文学的表现手法有丰富的借鉴,如诗歌的抒情写意,散文的叙事状物,辞赋的虚构铺排等艺术技巧,而诗歌向传奇的渗入尤为明显,使得诸多传奇作品都具有诗意化的特点,篇幅较长,文辞华艳叙述婉转。
志怪欲启信于人,故将志异当作实有如此记录,适应宗教宣传的需要,也提供了闲谈的资料,篇幅短小,粗陈梗概四艺术成就的差别。
唐传奇作者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注重小说愉悦性情的功能,由此形成“作者好奇”的特点。
唐传奇以愉悦性情为旨归,更加关注个体生命和个体情感,全方位展示纷纭复杂的人世生活,让诸色人等在作品中跃动,借以寄寓个人的志趣爱好和理想追求。
六朝志怪传录异事,粗陈梗概无甚作意,没有艺术的想象和细节描写。
虽有人物性格的刻划,但还不能展开。
所以还只是初具小说的规模,而不是成熟的小说作品。
在人物刻划,细节描写,以及叙事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它们都为唐传奇的写作积累了经验。
2、试析宋江悲剧性格的文化原因。
答: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宋江性格的矛盾复杂完全取决于他所受的社会教化,即初级教化和再社会教化。
有时这两种社会教化不相一致甚至互相冲突,这就使经受教化者的思想、性格发生分裂。
宋江正是两种社会文化教化相矛盾的悲剧角色。
a.初级教化是启蒙教化,是生物的人变为社会的人的过程。
首先,初级社会教化培养了宋江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认同;其次,初级社会教化造就了宋江的人格,使宋江按照儒家伦理道德的准则处身行事;再次,初级社会教化还使宋江掌握了一定的文才武略。
正是由于宋江所受这些初级社会教化的特殊性,使他走上梁山的过程比任何人都要艰难曲折。
b.再社会教化是指人在初级教化基础上,为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重新建立社会规范的过程,要求按照新的社会文化,改变自己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行为,得到新的认同。
刚参加到义军行列中的宋江,的确在努力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首先,坚决打击与梁山泊义军相对抗的地主武装,除暴安良,伸张正义。
其次,主动迎击前来围剿梁山泊的官军,敢于同朝廷派来的兵马对阵,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
再次,诚心对待梁山义军的每一位弟兄,解围救难,不辞艰辛,使义军队伍不断巩固壮大。
复次,爱护百性,敌我分明,使梁山义军成为仁义之师。
非常明显,宋江所受的两种社会教化性质截然不同,使他的人格发生了严重分裂,悲剧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3、试述《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人的认识与把握的基本特征。
答:《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人的认识和把握,在某程度上突破了从外部规定去认识人,触及到了人的个性特点和个性结构,强调了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参与意识和主动精神。
由于罗贯中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宋代理学流布浸润的时代,因此,《演义》在对人的认识和把握上便与宋代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更偏重于伦常观念、人格观念方面的规定和制约,而对个体精神生活、情感生活则有所贬抑。
这样一来,《演义》基本上仍处于“英雄人”的阶段,没有完成由“英雄人”到“一般人”的突破。
《演义》大胆地肯定了人所具有的无比强大的主体力量和价值,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人才的有无、多寡及是否善于使用人才,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不仅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而且把握了个体才能的不同和价值的区别,强调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演义》还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将战争的胜败归结于人的努力,而不是天和神的旨意。
注意人的实践能力,认为只有那些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文臣武将,才最有成功的希望,而那些虽然熟读兵书,却不知灵活运用的人只能遭到惨败。
《演义》不满足于将人的能力仅仅停留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水平上,而且还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去分析、把握人的内心活动。
4、《儒林外史》是如何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答:《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清醒文化意识的古代小说。
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对绵延几千年的文化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这种反思紧紧抓住了政治型文化与道德型文化的本质特征,向八股取士,封建科举制度发起了猛烈进攻。
如作者借王冕之口在小说第一回中说道:“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文行出处”是指知识、品行、出仕、退隐。
所谓“文行出处”就是要恢复“求善”与“求治”的统一,恢复道德型文化与政治型文化的统一。
而八股取士制度既不能达到“求治”,更不能达到“求善”,只能将士子们引导到无知、无识、无用、无耻的邪恶道路上。
使他们只是在于世无补的文章中玩花样,而品行道德、经世济民统统可以置于脑后。
使道德型文化的特征荡然无存,政治型文化的特征也名存实亡了。
《儒林外史》还用许多笔墨刻画了一批“斗方名士”,其用意也在于揭示功名与道德的分离。
《儒林外史》深刻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造成了一代文人的厄运:使士子积极入世的政治抱负变成了对功名富贵的醉心追求;使士子为追求功名富贵而丧失了礼义廉耻。